❶ 如何查詢香港匯豐銀行交易歷史記錄至少3-6個月以上的記錄...... 可網上銀行只能查2個月的.....
用網路瀏覽器打開匯豐銀行網址:
1.進入匯豐銀行網站http://www.hsbc.com(使用戶名、密碼);
2.進入「銀行服務」之後,選擇你的帳戶類型,比如:「港幣儲蓄帳戶」等
3.選擇「交易記錄」,選擇查詢日期區間:比如「28/11/2010" 至「28/11/2011」
4.頁面會顯示出過去一年的交易全部記錄,然後右偏上角,有一個「列印」的按鍵,點擊,會出現列印機選擇的頁面,這時,你可以列印(連接列印機,直接列印出來),或者 如果你有「PDFCreator」軟體,便可以將看到的pdf文件,另存到你的指定「存儲器」中。
(1)香港上海匯豐銀行股票擴展閱讀:
匯豐銀行是外資銀行,全稱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中文直譯為「香港和上海銀行有限公司」,英文縮寫為HSBC,中文簡稱為「匯豐」,取「匯款豐裕」之意。
一、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為匯豐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屬於匯豐集團的創始成員以及在亞太地區的旗艦,也是中國香港最大的注冊銀行,以及中國香港三大發鈔銀行之一(其他兩個是中國銀行(香港)和渣打銀行)。總部位於中環皇後大道中1號香港匯豐銀行大廈,現時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及各附屬公司主要在亞太地區設立約700多家分行及辦事處。
2021年10月18日,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公布,匯豐銀行可開展「跨境理財通」業務。
二、發展歷史
1865年7月,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倫敦分行開業,並於舊金山開設代理機構,直到1875年成為提供全面服務的分行。
1866年,匯豐在日本橫濱開設分行,成為日本政府的咨詢顧問。
1888年,匯豐泰國分行成立,成為泰國第一間銀行,並為泰國發行首批鈔票。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最初是為在華的外國企業(以英資為主)提供金融服務,雖然在成立初期已經在全球建立分行以及代理行網路,但是主要業務依然是中國以及亞太其他地區。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原本的名稱為:香港上海匯理銀行(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mpany Limited),1866年英文名稱改為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1881年中文名稱改為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匯豐」這兩個字據說是由華人買辦古應春於測算過筆劃吉凶之後建議的,取其「匯款豐裕」之意。至1900年,匯豐在遠東其他地區,如印度、新加坡等地也設立了分行。
1911年後,匯豐取得中國關稅、鹽稅的收存權。到了20世紀初,匯豐已經成為遠東地區第一大銀行。由匯豐經手買賣的外匯經常占上海外匯市場成交量的60%-70%。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匯豐業務曾暫時中斷,隨著戰爭結束,公司的業務進一步擴張。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匯豐業務再次受影響,並暫時將總辦事處遷往倫敦。戰爭結束後,香港的業務恢復運作,並取回香港總行營運權。1949年,隨著中國共產黨取得政權,匯豐在中國大陸的分行相繼關閉,只有在上海的分行繼續運作,匯豐成為少數在中國大陸沒有中斷業務的外資銀行。鑒於發展空間大受限制,匯豐在1950年代開始實行集團形式運作。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在端納(Michael Turner)的帶領下,於1953年開始實行以集團形式運作。首先於1955年在美國加州成立集團首間附屬公司-加州香港上海匯豐銀行。1959年,匯豐收購有利銀行及中東英格蘭銀行,這是匯豐集團的第一宗收購。1965年,匯豐收購恆生銀行的控制性股權。1972年,匯豐成立獲多利有限公司(即匯豐投資銀行控股有限公司前身)。1980年,匯豐入股美國海豐銀行(Marine Midland Bank),並在1987年成為匯豐的全資附屬公司。1981年,匯豐收購赤道控股有限公司(Equator Holdings Limited)的控制性股權;同年匯豐收購蘇格蘭皇家銀行失敗,但對於收購英國大型銀行的興趣未有減退。1987年,匯豐入股英國米特蘭銀行(Midland Bank),透過合作協議,匯豐和米特蘭互相轉撥業務。
1990年12月17日,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宣布進行結構重組,其中包括:成立一間集團控股公司,名為匯豐控股有限公司,並將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倫敦分行升格為匯豐控股的注冊辦事處。匯豐銀行股份轉移到匯豐控股名下,匯豐控股再發行新股,以4股匯豐銀行股票換成1股匯豐控股股票,並將原發行股縮減至3/4,以便日後在海外上市。匯豐控股股份取代匯豐銀行股份後,分別在香港及倫敦的證券交易所上市。匯豐控股在英國注冊,但以香港為集團總管理處。香港上海匯豐銀行為匯豐控股的全資附屬公司,在香港的注冊維持不變,以便香港業務的發展。
1991年,匯豐銀行母公司匯豐控股成立,香港上海匯豐銀行股份轉移至匯豐控股股份,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則由匯豐控股全資擁有。1994年,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在馬來西亞的業務轉移至在當地注冊成立的馬來西亞匯豐銀行。
2020年4月5日匯豐銀行宣布,該行最優惠利率將維持不變,保留在目前5%的水平。同時,匯豐給予港元儲蓄存款戶口的利率維持不變,當中戶口結餘5000元或以上的年利率均為0.001厘;5000元以下則維持零息。 [5]
港交所披露易26日信息顯示,中國平安在9月23日以平均每股28.2859港元的價格,增持1080萬股匯豐控股股份,耗資約3億港元。此次增持完成後,中國平安對匯控的持股數量達16.55億股,持股比例升至8%,取代貝萊德重新成為匯豐第一大股東。
❷ 匯豐銀行是哪年在香港上市的,發行價是多少
1991年,匯豐銀行母公司匯豐控股成立,香港上海匯豐銀行股份轉移至匯豐控股股份,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則由匯豐控股全資擁有
正確發行股票是1991年,招股價未知,等我查查先
(再加)不錯,想想應該沒那麽遲,很早就有,但匯豐自己公報是這樣
❸ "匯豐銀行" 什麼意思
「匯豐」這兩個字據說是由華人買辦古應春於測算過筆劃吉凶之後建議的,取其「匯款豐裕」之意。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中文直譯為「香港和上海銀行有限公司」,英文縮寫HSBC,中文簡稱匯豐。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為匯豐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屬於匯豐集團的創始成員以及在亞太地區的旗艦,也是香港最大的注冊銀行,以及香港三大發鈔銀行之一。
匯豐銀行的早期發展:
1、1865年7月,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倫敦分行開業,並於舊金山開設代理機構,直到1875年成為提供全面服務的分行。1866年,匯豐在日本橫濱開設分行,成為日本政府的咨詢顧問。1888年,匯豐泰國分行成立,成為泰國第一間銀行,並為泰國發行首批鈔票。
2、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原本的名稱為:香港上海匯理銀行(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mpany Limited),1866年英文名稱改為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1881年中文名稱改為香港上海匯豐銀行。
3、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匯豐業務曾暫時中斷,隨著戰爭結束,公司的業務進一步擴張。
4、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匯豐業務再次受影響,並暫時將總辦事處遷往倫敦。戰爭結束後,香港的業務恢復運作,並取回香港總行營運權。鑒於發展空間大受限制,匯豐在1950年代開始實行集團形式運作。
❹ 怎麼看QFII持倉股票
隨著2014年三季報的出爐,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在中國股市的投資動態基本明晰。我們知道,A股在三季度已經走出一波上漲行情,滬港通也將在今日上線,在這期間,QFII持倉情況如何,QFII有著什麼樣的投資策略,也是很多投資者關心的課題。在此,我根據金融界提供的數據,對QFII的持倉進行歸納總結,以了解其在第三季度的投資動態。
根據統計,第三季度度QFII的持倉數據大致如下:有40家QFII機構出現在189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同股股東數據中,總計持股達216.2億股,無論是持股數量和參與的公司數量,都遠遠大於上半年QFII的持倉數據。持股數量排名靠前的QFII機構是:香港上海匯豐銀行(139.3億股),恆生銀行(20.7億股)、荷蘭安智銀行(14.4億股)、德意志銀行(9.03億股)、瑞士銀行(5.97億股)、法國巴黎銀行(4.8億股)、新加坡華僑銀行(4.42億股)、摩根史丹利(2.45億股)、美林國際(2.27億股)、梅林達蓋茨基金(2.04億股)、淡馬錫福敦投資(1.87億股)、挪威中央銀行(1.37億股)、馬來西亞國家銀行(1.35億股)、高盛公司(1.30億股)、瑞士信貸(1.28億股)、耶魯大學(1.25億股)等等,其他的QFII持股合計都在1億股以下。
從表面上看,QFII持股總量216.2億股比上半年報的77.9億股大了很多,實際上,由於滬港通的緣故,香港港匯豐銀行持有的138.86億股交通銀行港股也算到了這里,刨去這個數據,QFII三季度的持倉數據為78.91億股,與上半年總持倉數據大致相當,只略有增加。和上半年的數據一樣,排在前列的依然是外資銀行,其中有六家QFII都在A股持有巨量的銀行股,總持銀行股達52.92億股,而且大都持股超過一年以上。其中恆生銀行持有興業銀行20.7億股,荷蘭安智銀行持有北京銀行14.42億股,德意志銀行持有華夏銀行7.31億股,法國巴黎銀行持有南京銀行4.8億股,另外還有,華僑銀行持有寧波銀行4.42億股,德意志銀行盧森堡公司持有華夏銀行1.57億股,QFII實際持有銀行股竟然佔到其在A股投資總數的三分之二!QFII偏愛中國的銀行股,原因是它們是興業銀行、北京銀行、華夏銀行、南京銀行的戰略投資者,短期之內不會退出,隨著這一輪行情的發展,QFII的投資獲利頗豐。
雖然總持倉量增幅很小,但是調倉換股的動靜不小。與上季度相比,最顯著的加倉是荷蘭安智銀行增持北京銀行2.4億股;摩根斯丹利退出了伊利股份、美的集團、中國鐵建、中國中鐵、中國神華等藍籌股的十大流通股股東,新進入了更多的中小盤股的十大流通股股東,但總持倉有所減少;瑞士銀行的調倉幅度比較大,大量減持了中國鐵建、海螺水泥和中國神華等股票,大量買進入了萬科A,排到其十大流通股股東;馬來西亞銀行大量減持了中國北車、中國南車和上汽集團的股票。淡馬錫大量增持了中國平安和三一重工的股票。從效果看,QFII的操作並不都很成功,除了一些股票是獲利出貨外,有些股票是剛剛賣出股票反而大漲,例如高鐵概念的股票,顯然,有些QFII有點水土不服,對概念題材的把握並不到位。
由數據上看,QFII持股分布更為廣泛,除了偏愛的藍籌股外,在一些中小盤股票里也出現了他們的身影,不過,在創業板里還是很難找到QFII的身影。QFII基金管理人總體上還是喜歡估值低、業績穩定的藍籌股,他們大都堅持價值投資理念,不願意承擔投資風險,投資風格和交易策略較為保守。
不過,他們的價值投資理念還是獲得了很好的回報,例如,他們在低位建倉的銀行、機場、港口、路橋類的股票,已在目前的行情中獲得了豐厚回報。
❺ 上海銀行前十大股東
:1、上海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8.4%
2、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8.0%
3、國際金融公司,7.0%
4、上海聯和投資有限公司,6.69%
5、上海黃浦區國有資產總公司,3.08%
6、上海商業銀行,3.0%
7、上海匯鑫投資經營公司,2.62%
8、上海浦東發展集團公司,1.92%
9、上海閘北區財政局,1.62%
10、上海盧灣區財政局,1.53%上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銀行")成立於1995年12月29日,總行位於中國上海市,是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碼601229。
上海銀行以"精品銀行"為戰略願景,以"精誠至上,信義立行"為核心價值觀,近年來通過推進專業化經營和精細化管理,著力在中小企業、財富管理和養老金融、金融市場、跨境金融、在線金融等領域培育和塑造經營特色,不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上海銀行在上海、北京、深圳、天津、成都、寧波、南京、杭州、蘇州、無錫、紹興、南通、常州、鹽城等城市設立分支機構,形成長三角、環渤海、珠三角和中西部重點城市的布局框架;發起設立四家村鎮銀行、上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設立上海銀行(香港)有限公司,獲准籌建消費金融公司,並與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1500多家境內外銀行及其分支機構建立了代理行關系。
成立以來上海銀行市場影響力不斷提升,截至2016年末,總資產17553億元,同比增長21%;實現凈利潤143億元,同比增長10%。在英國《銀行家》2017年公布的"全球前1000家銀行"排名中,按一級資本和總資產計算,上海銀行分別位列全球銀行業第85位和89位;多次被《亞洲銀行家》雜志評為"中國最佳城市零售銀行"。
❻ 港股的投資價值怎麼樣,他們的分紅啊什麼的有沒有做到位
港股現在的投資價值還是可以的,但短期內避免調整。很多行業股票的PE都在10倍左右,而且還是消費類股票,股息分紅都超過了銀行一年存款利率,仔細挖掘還是能找到不少好股票的。網龍上市後動作也開始頻繁起來了,先是和迪士尼合作,然後是2款游戲進軍台灣,現在又和百事合作樂事薯片,推出有獎活動,網游+薯片,就和少林功夫+足球一樣,應該還是有點搞頭。市場名稱 證券名稱 證券代碼證券余額 證券可用數 市價 市值 操作港股 招商局中國基金 00133 2,000 2,000 31.45062,900.00 港股 莎莎國際 00178 10,000 10,000 2.88028,800.00 港股 太平洋網路 00543 44,000 44,000 1.82080,080.00 港股 中國南方航空股份 01055 2,000 2,000 5.78011,560.00 港股 濰柴動力 02338 2,000 2,000 34.50069,000.00 港股 紫金礦業 02899 4,000 4,000 7.94031,760.00 港股 - 08288 13,000 13,000 10.500136,500.00 幣種 資金余額 資金可用數 證券市值資產總額港幣 1,646.4 1,646.4 420,600.000 422,246.400 歷史數據表明高股息回報和股利再投資是制勝基石 不分紅的"鐵公雞"融資會很難。 在國外的成熟資本市場,分紅比例一般為50%左右,這是對投資者權益的保障,也是優秀的股市文化形成的前提。 可是,從現金分紅比例來看,即使上市公司整體利潤增長逾4成的2007年度,上市公司並沒有顯得更為大方。數據顯示,2004年至2006年的3年平均現金分紅占當年凈利潤比例為40%左右,2007年現金分紅比例則不到25%。數據顯示,2007年度,滬市和深市主板公司公布現金分紅預案的公司分別為430家和189家,現金紅利總額佔全部公司凈利潤總額的比例分別為22%和25%左右。截至8月1日,共有217家滬深上市公司公布2008年中期報告,其中11家公司公布2008年中期分紅預案。 從海外股市發展的經驗來看,高股息回報和股利再投資,一直是市場長期投資理念制勝的基石。 資料顯示,過去50年中美國所有上市公司的收益大約有50%作為股利發放給股東。即使在低利率的經濟環境下,出於股票風險溢價必然高於債券市場的考慮,美國上市公司的現金分紅股息率仍比貨幣市場基金利率高出0.5至1個百分點。據沃頓商學院金融學教授西格爾在其《投資者的未來》一書中統計,從1871年至1980年,美國標普500指數樣本股的股利平均收益率約為5%,為同時期股票年實際收益率的76%。 據西格爾統計,從1802年至2001年,美國股票的名義回報率為8.3%,其中股息收益率達5.2%,股票差價收益僅為3.1%。如果扣除1.4%的通脹,實際回報仍然高達6.9%。其中最讓人關注的是,股利再投資導致收益率大幅提升。如果在1871年把1000美元投資在股票上,那麼,到2003年底,剔除通脹因素後,這些美元價值將增至近800萬美元。可是,如果沒有股利再投資,則積累的價值不足25萬美元。 為此,西格爾將股利再投資稱為"熊市保護傘"和"收益加速器",因為"股利不僅僅在熊市中保護投資者,而且當市場重新復甦時,極大地提高了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