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某公司持有A,B,C三種股票組成的證券組合,三種股票所佔比重分別為40%,30%和30%,其β系數為1.2、1.0和0.8,
該證券組合的β系數=40%*1.2+30%*1+30%*0.8=1.02,該證券組合的必要報酬率=8%+10%*1.02=18.2%
拓展資料
一、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股票代表著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這種所有權是一種綜合權利,如參加股東大會、投票表決、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紅利等。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二、股票一般可以通過買賣方式有償轉讓,股東能通過股票轉讓收回其投資,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股東與公司之間的關系不是債權債務關系。股東是公司的所有者,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負有限只任,承擔風險,分享收益。
三、股票是社會化大生產的產物,已有近400年的歷史。作為人類文明的成果,股份制和股票也適用於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企業可以通過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籌集資金用於生產經營。國家可通過控制多數股權的方式,用同樣的資金控制更多的資源。目前在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絕大部分是國家控股公司。
四、股票具有以下基本特徵:
(l)不可償還性。股票是一種無償還期限的有價證券,投資者認購了股票後,就不能再要求退股,只能到二級市場賣給第三者。股票的轉讓只意味著公司股東的改變,並不減少公司資本。從期限上看,只要公司存在,它所發行的股票就存在,股票的期限等於公司存續的期限。
(2)參與性。股東有權出席股東大會,選舉公司董事會,參與公司重大決策。股票持有者的投資意志和享有的經濟利益,通常是通過行使股東參與權來實現的。
(3)股東參與公司決策的權利大小,取決於其所持有的股份的多少.從實踐中看,只要股東持有的股票數量達到左右決策結果所需的實際多數時,就能掌握公司的決策控制權。
(4)收益性。股東憑其持有的股票,有權從公司領取股息或紅利,獲取投資的收益。股息或紅利的大小,主要取決於公司的盈利水平和公司的盈利分配政策。
股票的收益性,還表現在股票投資者可以獲得價差收人或實現資產保值增值。通過低價買人和高價賣出股票,投資者可以賺取價差利潤。以美國可口可樂公司股票為例。如果在1983年底投資1000美元買人該公司股票,到1994年7月便能以11554美元的市場價格賣出,賺取10倍多的利潤。在通貨膨脹時,股票價格會隨著公司原有資產重置價格上升而上漲,從而避免了資產貶值。股票通常被視為在高通貨膨脹期間可優先選擇的投資對象。
(4)流通性。股票的流通性是指股票在不同投資者之間的可交易性。流通性通常以可流通的股票數量、股票成交量以及股價對交易量的敏感程度來衡量。可流通股數越多,成交量越大,價格對成交量越不敏感(價格不會隨著成交量一同變化),股票的流通性就越好,反之就越差。股票的流通,使投資者可以在市場上賣出所持有的股票,取得現金。通過股票的流通和股價的變動,可以看出人們對於相關行業和上市公司的發展前景和盈利潛力的判斷。
那些在流通市場上吸引大量投資者、股價不斷上漲的行業和公司,可以通過增發股票,不斷吸收大量資本進人生產經營活動,收到了優化資源配置的效果。
(5)價格波動性和風險性。股票在交易市場上作為交易對象,同商品一樣,有自己的市場行情和市場價格。由於股票價格要受到諸如公司經營狀況、供求關系、銀行利率、大眾心理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其波動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正是這種不確定性,有可能使股票投資者遭受損失。價格波動的不確定性越大,投資風險也越大。因此,股票是一種高風險的金融產品。例如,稱雄於世界計算機產業的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當其業績不凡時,每股價格曾高達170美元,但在其地位遭到挑戰,出現經營失策而招致虧損時,股價又下跌到40美元。如果不合時機地在高價位買進該股,就會導致嚴重損失。
Ⅱ 某公司想投資購買A、B、C三種股票構成證券組合,三種股票的市場價格分別是20、16、12,三種股票的貝塔系數
索芙特,該公司價位低,目前只有4塊錢,該公司是國海證券第一大股東,而且國海證券已經借殼ST集琦,該公司所持的股權增殖潛力巨大,漲到十塊以上沒有任何問題,而且該公司處於歷史最低部
寧夏恆力,小盤,低價,股價好幾年前被暴炒過,長期無人問津,主力一直默默建倉,公司題材眾多,參股蘭州市商業銀行6000萬股,增殖潛力巨大,公司身處寧夏,俗話說,「邊疆有強庄」公司還正在開發地熱發電項目。目標價20元以上,連續9個季度主力增倉,股東帳戶連續9個季度減少。
ST邁亞,武漢著名化妝品公司麗花絲寶已經借殼,改名是早晚的事情,公司法人股以每股接近9元的價格成交,該股是兩市唯一一家股東為數連續12季度減少的,該公司為買殼花了6。27億元,目標價20元以上 贊同0| 評論
Ⅲ 某公司持有A、B、C三樣股票構成的證券組合,它們的β系數分別為: 2.2、 1.1和0.6,所佔的比例分別為60%、35%
1、投資組合的β系數=2.2*0.6+1.1*0.35+0.6*0.05=1.735
投資組合的風險報酬率=1.735*(0.14-0.1)=0.0694
2、 組合必要報酬率=0.1+1.735*0.04=0.1694
Ⅳ 知道A, B兩只股票的期望收益率分別是13%和18%,貝塔值分別為0.8和1.2
設市場收益率為RM,無風險收益率為RF,則
13=RF+0.8*(RM-RF)
18=RF+1.2*(RM-RF)
解二元一次方程組,得
RM=15.5
RF=3
同期,無風險利率為3%,市場組合收益率為15.5%
例如:
期望收益率=無風險收益率+貝塔系數*(風險收益率-無風險收益率)
實際上把證券B減去證券A就能得到貝塔系數為1時,風險收益率與無風險收益率的差值。由於證券C比證券B多出0.5倍貝塔系數乘以(風險收益率與無風險收益率的差值)
故此證券C的期望收益率=證券B期望收益率+(證券C貝塔系數-證券B貝塔系數)*(證券B期望收益率-證券A期望收益率)/(證券B貝塔系數-證券A貝塔系數)=12%+(2-1.5)*(12%-6%)/(1.5-0.5)=15%
(4)某公司投資兩支股票A和B其貝他系擴展閱讀:
市場收益率的變化決定著債券的發行價格。票面利率是發行之前確定的。而資金市場的利率是不斷變化的,市場收益率也隨之變化。從而使事先確定的票面利率與債券發行時的市場收益率發生差異,若仍按票面值發行債券就會使投資者得到的實際收益率與市場收益率不相等相差太多。
因此,需要調整債券發行價格。以使投資者得到的實際收益率與市場收益率相等或略高,當市場收益率高於票面的利率時,債券應以低於票面的價格發行;當市場收益率低於票面利率時,債券應以高於票面值的價格發行。
Ⅳ 假設某投資者持有股票A和B,兩只股票的收益率的概率分布如下表所示:
股票A的期望收益率=0.2×15%+0.6×10%+0.2×0=9%(0.5分)
股票B的期望收益率=0.3×20%+0.4×15%+0.3×(-10%)=9%(0.5分)
股票A的方差=0.2×(0.15-0.09)2+0.6×(0.10-0.09)2+0.2×(0-0.09)2=0.0024(0.5分)
股票A的標准差=(0.0024)1/2=4.90%(0.5分)
計算分析題
股票B的方差=0.3×(0.20-0.09)2+0.4×(0.15-0.09)2+0.3×(-0.10-0.09)2=0.0159(0.5分)
股票B的標准差=(0.0159)1/2=12.61%(0.5分)
Ⅵ 某投資組合由AB兩種股票組成,計算A與B的相關系數,要求哪些值
邏輯有嚴重問題。直接全投A即可。
做相關性分析,投資A、B股票,計算A、B股票之間的相關系數和A與組合的相關系數、B與組合的相關系數,這兩個相關系數不是一回事。
(2)A證券與B證券的相關系數=(3)證券投資組合的預期收益率=12%×80%+16%×20%=12.8%
證券投資組合的標准差=(4)相關系數的大小對投資組合預期收益率沒有影響;相關系數的大小對投資組合風險有影響,相關系數越大,投資組合的風險越大。
(6)某公司投資兩支股票A和B其貝他系擴展閱讀:
需要指出的是,相關系數有一個明顯的缺點,即它接近於1的程度與數據組數n相關,這容易給人一種假象。因為,當n較小時,相關系數的波動較大,對有些樣本相關系數的絕對值易接近於1;當n較大時,相關系數的絕對值容易偏小。特別是當n=2時,相關系數的絕對值總為1。因此在樣本容量n較小時,我們僅憑相關系數較大就判定變數x與y之間有密切的線性關系是不妥當的。
Ⅶ 某公司持有A、B、C三種股票構成的投資組合,計算甲公司所持投資組合的貝塔系數和必要投資報酬率。
β=1*40%+0.5*30%+2*30%=1.15
必要投資報酬率=6%+1.15*(16%-6%)=17.5%
Ⅷ 財務管理
第一問
A股票的必要收益率=4%+(10%-4%)*0.7=8.2%
B股票的必要收益率=4%+(10%-4%)*1.5=10.3%
A股票的價值1*(1+2%)/(8.2%-2%)=16.45
A股票的價值高於當前的市價,應當投資A股票。
第二問同第一問演算法
2/(10.3%-1%)=22.14
當前市價1826元,市場價遠高於股票價值,因此不應該投資B股票。
第三問
無風險收益率2.平均風險股票的必要收益率3.特定股票的β系數
Ⅸ 急求!兩只股票A和B的風險的一些歷史數據:A,B的市場組合貝塔值分別為: 0.99;1.25;1.00,回報
風險是指某一特定危險情況發生的可能性和後果的組合。是生產目的與勞動成果之間的不確定性,大致有兩層含義:一種定義強調了風險表現為收益不確定性;而另一種定義則強調風險表現為損失的不確定性,若風險表現為不確定性,說明風險產生的結果可能帶來損失、獲利或是無損失也無獲利,屬於廣義風險,所有人行使所有權的活動,應被視為管理風險。金融風險屬於此類。而風險表現為損失的不確定性,說明風險只能表現出損失,沒有從風險中獲利的可能性,屬於狹義風險。風險和收益成正比,所以一般積極進取的投資者偏向於高風險是為了獲得更高的利潤,而穩健型的投資者則著重於安全性的考慮。
Ⅹ 企業投資於A.B兩種股票,兩種股票收益率的正相關或負相關對於收益風險防範具有什麼樣的影響
兩種證券如果是負相關的話則是,不會因為一方的漲跌影響另外一方。而正相關的話,兩只股票如果都賺錢還好,都虧錢肯定是無法接受的,而且客觀加大了投資的風險性。
一、什麼是相關性?
相關性度量兩個不同變數的運動相互關聯的程度。相關性是使用-1.00到+1.00的標度進行的統計度量。
-1.00代表一個完美的負相關,其中一個變數下降的幅度正好是另一個變數上升的幅度。
同時,+1.00的相關性表示一個完美的正相關性,即每個變數都是以精確的順序移動的。
如果兩個變數完全不相關,則相關性將完全為零。
為了確定兩個股票之間是否存在負相關,以一隻股票作為因變數,另一隻作為自變數,對單個股票價格進行線性回歸。回歸的結果包含了相關系數,並顯示了兩個股票之間的相互關系。
二、負相關與投資
負相關性是投資組合構建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因為它定義了從多樣化中獲得的收益。投資者應設法納入一些負相關資產,以防範整體投資組合的波動。許多股票與其他股票和整個股票市場正相關,這使得僅用股票進行多樣化變得困難。
投資者可能需要從股市之外尋找負相關的資產。大宗商品與股市負相關的可能性可能更高。然而,大宗商品價格與股市之間的相關性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股市和大宗商品之間的關聯程度的一個方面是波動性。
兩個股票可能是負相關的,因為它們直接經歷了彼此之間的負反饋,或者因為它們對外部的反應不同。在第一種情況下:例如,百事可樂(Pepsi)推出的一款熱門新產品可能會提價,而可口可樂(Coke)則會下跌。因此,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密切的競爭對手可能會看到負相關。
另一個原因是兩支股票對同一外部消息或事件的反應大體相反。例如,當利率上升時,銀行或保險公司等金融類股往往會受到提振,而房地產和公用事業板塊則會受到加息的特別嚴重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