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國股市有哪些投機行為及其有何影響
(一)上市公司信息不對稱;
(二)以大吃小;
(三)不實消息滿天飛;
(四)股民接手的高價股票有可能就是「燙手山芋」;
(五)股民買到手的有投資價值的低價股票,短期內可能就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
鐵打的證券公司,流水的股民。
影響:「搖錢樹」不會倒,或者不能倒。
『貳』 跪求 證券投資論述題 你怎樣看待股市中的投資與投機
給你列個簡單的提綱吧,看來都是作業或論文之類的了,呵呵。首先,投資和投機者兩個詞是很有區別的,但一般來說,投資被普遍認為是價值投資,而投機就是帶有貶義的投機取巧,是偏門,被很多人鄙視這樣子的,例如做短線獲取差價。然而,我聽陳浩,指南針軟體的創始人,他解釋過投機是類似於波段操作這樣的高拋低吸獲取最大利潤的這樣一種行為,也就是還是好的,沒有貶義。好了,解釋完各自的含義,你就可以論述了,我個人的觀點是,在中國這個不成熟不完善的股票市場,投機是必然的,而投資卻是賺不了很多錢的,或者說大部分信奉價值投資的中小投資者都是虧損的,哎,如果我有這個作業或論文就好了,可惜我沒有啊,不然我肯定會寫得很深刻的,啊啊!!
『叄』 你怎樣看待股市中的投資與投機
投資的廣義定義即為投注資本,從實質意義上來說,投資與投機的關系就像手心與手背,不可將其割裂來看,要成為一個真正的資本管理大師,不僅僅要有相對於長期而言高瞻遠矚的戰略投資思想與目光,更要有相對於中短期而言精湛的投機手段做支撐,二者互為影響依存,缺一不可。對於市場而言,一直都是在理性與非理性之間輪回,高瞻遠矚的投資思想只能讓你在任何時候都保持清醒的頭腦,而獲得超值回報只能依靠精湛絕倫的投機手段。
市場上通常把買入後持有較長時間的行為,稱為投資,而把短線客稱為投機者。投資家和投機者的區別在於:投資家看好有潛質的股票,作為長線投資,既可以趁高拋出,又可以享受每年的分紅,股息雖不會高但穩定持久,而投機者熱衷短線,借暴漲暴跌之勢,通過炒作謀求暴利,少數人一夜暴富,許多人一朝破產。然而,在急功近利的驅動下,一方面看不起投機者,認為他們「黃牛」出身,一方面,長期投資禁不住短期誘惑,不自覺的逐步躋身於投機氛圍中,究竟怎樣辯證地看待呢?
不管「白貓、黑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投資和投機符合生物學的共生原理。也符合物理學:在相同的壓力下,單位面積越大,壓強就越小。也就是說,投機者的適度參與使市場走出無法成交的陰影,避免「死水」一潭,從而發揮市場機制。
『肆』 很傻的問題:投資和投機在股票中有什麼不同
證券投資和證券投機有什麼區別
在證券市場上既有投資,也有投機。證券投機是指在證券市場上,短期買進或賣出一種或多種證券,以獲取收益的經濟行為。它是以獲取較大收益為目的,以承擔較大風險為代價的。因此,對待風險態度不同是投資者和投機者的區別之一。投資者是風險迴避者,他們購買證券一般希望獲取穩定收益,本金又相對安全,而投機者恰恰相反。第二,從投資的時間長短來看,投資者著眼於長遠利益,買入證券往往長期持有,按期收取穩定的股息和資本增值,而投機者熱衷於在短期的股價變動中獲取價差收益,因此買賣極其活躍。第三,從分析方法看,投資者注重證券內在價值的分析和評價,常用基本分析法,而投機者關心市場價格的變動,多用技術分析法。
在股票市場,我是投機者,或者說,我是賺取差價的交易者。我不認為這里的「投機」有任何的貶義,相反,這意味著我很清楚自己在這個市場中的定位以及所扮演的角色,當然,也意味著我知道在這個市場中屬於我的「乳酪」或者說「蛋糕」在哪裡。關於股票市場的投資和投機概念,不僅市場中人,就是學術界都一直沒有廓清它們之間的異同。我認為,這里的投資應該有廣義 和狹義兩種含義。廣義的投資包括狹義的投資和投機。狹義的投資應該是這么一種行為,即買股票是為了獲得上市公司每年所進行的利潤分配——分紅派息,這部分收益在一定時期里是可以預期的,當然投資期也相對較長;而投機則是一種旨在賺取二級市場股票差價——資本利得的交易活動。這種交易活動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講的風險。 我不會滿足於上市公司那幾乎等同於銀行存款利息的分紅派息的,我也不可能通過購買國有股來提高自己的收益率,我要賺的就是這種資本利得,我就是個投機者。時下大家尤其是機構投資者都在探索盈利模式,其實在現有的游戲規則下,低買高賣是賺取二級市場股票差價——資本利得的不二法門。而投機趨勢和波段運作則是投機的有效保證。其實,投機的理念根植於價值投資的理念。作為投資者,大多考慮的問題是以什麼價格購買什麼股票,而投機者則時刻在考慮在什麼時候、以什麼價格、買賣什麼股票的問題。 根據收益-風險的比例來確定自己的持股和持幣的比例,根據資金量的大小在保證流通性、變現性的前提下來構建自己的股票組合。這要求我們不僅要有客觀的心態,開放的思維,而且還要求我們要有靈活的原則。在這里,投機不只是一門科學,而更是一門藝術(或許只有這時,你才真正了解了交易的內涵)。除了投機的理念根植於投資的理念之外,投機者要有投機者的思維範式,也就是:怎樣看待市場,怎樣看待股票價格的波動,怎樣才能有效地賺取二級市場的股票差價——資本利得。投機者的思維方式中所要堅持的根本有二,即:(1)股票是一種所有權憑證;(2)股票價格的波動和股票市場是「混沌」的而非「線性」的。投機者應該是一個積極的交易者,但不是過度的交易者。投機者只做積極的交易以抓住市場所提供的機會(這包括當市場沒有盈利的機會,甚至風險大於收益之時,要果斷清倉離場),而過度的交易是投機者所不為的。如果把股市比作大海,對股票的投機則是一項沖浪運動。
『伍』 中國股市的投資和投機問題
我來回答你這個問題!
在網路上回答這么久的問題 今天終於看到一個問得有點水平的了!
首先得糾正你一個錯誤 並不是股息分紅就代表投資人虧了 公司的資產不是這么簡單的問題
下面我從幾點說明一下
第一:從市價方面 根據證券史來看 公司通過留存股票收益保證每年定期定量的股息分配可謂是最好的 這樣既能保證公司未來發展也能在蕭條時期穩定市價
第二:並不這是中國的特色 公司分紅只是一個公司的策略 不可能每個公司年終都會分紅的 在蕭條時期 由於公司運營的資金減少 當然分紅就是正常的 另外微軟公司在過去 由於它獨特的專注(不開拓更多其它市場 也就是多元化)它一次性分紅740億美元。
回答你下一個問題:
投資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除了為這個還能有別的理由么?
中國是不是純粹的投機市場,這個當然不是,雖然投機是占絕大多數的(是由於缺乏相關知識的原因)。但是我需要說明一點的是在任何國家都是這種情況。而且以美國為大,不然這次金融危機是怎麼引起的?
其他人投資或投機對你的影響,其實也並不是很大。主要看你是投資還是投機。一個優秀的企業,它的市價在某個程度買進是投資的,但是在某個程度上買進它就是投機的。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巴菲特在金融風暴後,就開始買入大量企業的股票。因為在這個時候很多優秀企業的股票很便宜,達到了他心中的投資界限。要是在平時這些股票恐怕被大家炒得跟「天價」一樣。如果你還有其它問題要問,我網路上有資料,可以交流。
『陸』 股票市場的投資者與投機者的影響力問題
您這個問題很難回答。現實的投資者中很少有絕對的投資者和絕對的投機者。我承認自己是一名長線投資者,以基本面為主,持股時間有時長達5年,甚至更長。但是對技術分析我也很精通,投機者掌握的那些技術分析方法我幾乎都會,有時還使用這些技術掌握買賣點。投機者有時也看公司的基本面。
嚴格說,長期來看,如果把股市比喻成一個生物,投資者是這個生物的骨架,投機者是這個生物的皮肉。皮肉看起來很好看,千變萬化,永不停止的運動,但是真正決定這個生物的體形的卻是隱藏在內部的骨架。正是基本面投資者的存在,使股市長期來看反映著實體經濟的發展。因為他們在價格嚴重低估時買進股票,使股市避免了毀滅性的崩潰。投機者的存在,則造成了股票價格每時每刻隨著人類的心理波動永恆運動著。他們往往造成了股市的極端化、破壞性的波動,熊市跌到地獄,牛市漲到天堂。
我以前曾經做過一個模型,根據這個模型推演,長期來看,比如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周期,投機者的錢幾乎被投資者全部賺走。投資者是最後的贏家。這也是為什麼世界上依靠股市發大財的人往往都是長線投資者的原因。
投資和投機真是很難分清楚,這也許要上升到哲學層面才能搞明白。都說搞實業是投資,但是站在哲學層面看,搞實業和投機根本沒有區別。投機就是預測價格上漲,所以買進。搞實業不也是預測商品的賣價超過成本才搞的嗎?這和投機有什麼區別。
所以,我最喜歡「用投資的方法投機,用投機的方法投資」這句話。
『柒』 對於證券市場中投機與操縱對證券市場、股民、股價的影響
投機的本質是:操縱
股市誕生之初,投機就已經存在。法國的密西西比泡沫、荷蘭的鬱金香泡沫,其實投機的歷史已經有幾百年了。但是投機是陰暗的,是永遠不會出現在教科書上面的。就像學校里只會教你怎麼好好工作,會教你如何賺錢嗎?
我們怎麼樣去看待、去理解投機呢?
「投機其實是一種炒作,是一種操縱,不管是股票、期貨都是這樣。
比如說,你現在和幾個朋友手中握著幾百億,從市政府得到一個消息,明年房地產要限購。市場上現在就只有極少數人知道這個消息,然後你會想,我應該用我手中的錢做點什麼?
怎麼做?你肯定要先收購市場上大量的房產,最後才能哄抬房價對吧?但是現在你手中沒有房產(即籌碼),所以你會買入。但是買入時動靜不能太大,不然就被別人發現了,你只能少量的吃入。
假設原來的房價是8000元/平米,當你悄悄買進時,實際上是需求大於供給,房價會緩慢的上漲,這時可能就慢慢漲到1萬/平米,然後你讓房價在8千至1萬之間波動,在這個區間中慢慢買入吸籌,這個時候要注意隱蔽性。
但是,當房價上漲時可能有些人也看到了所以會跟風買進,這時你會怎麼做呢?
為了不讓太多人搭便車,你會來一記重磅砸盤,可能直接在中介將手中的房產以6千、或者8千賣掉,媒體上消息面上配合唱空房價,市場上多是買漲不買跌,這時大多數不明真相的人會感覺恐慌,想要投機的也不敢買房,會有很多拋盤出來,趁此機會你就可以低價大量吸籌。
等你手中已掌握絕大部分籌碼,形成高度控盤時,你會想要獲利出局。這時,你又會怎麼做?賣。沒錯,怎麼賣?你可能會直接在中介掛單1.2萬/平米賣房,同時雇上一些水軍在市場上搶房,這時在市場上你已經看不到1萬以下的房產了。
股市也一樣,可能初期,股價一直在某一個范圍之內,窄幅波動,成交量比較溫和;後面突然放量下殺,洗出浮籌;然後暴利拉升,股價突然跳高一個台階。一隻股票有沒有資金關注,要看它有沒有「異常「的表現。——投資有問題,就要上「約基」
『捌』 投資炒股和投機炒股的區別
投資要想成功需要承認兩個前提:第一,我們都是凡人,我們必將不斷犯錯;第二,投資的核心原理早已穩定,我們要做的不是創新,而是理解並執行。投資要想慘敗可以建立在另外兩個前提上:第一,我天賦異稟,我能做到別人做不到的;第二,我擁有或者發現了最新的炒股奧義,我在投資理論上已經幫人類跨出了新的一步。市場的高波動不代表高風險,反之市場的平靜也不等於均衡。平靜和激烈放在不同的尺度看完全不一樣,日線的驚濤駭浪可能在月線來看只是個小浪花。均衡與失衡的關鍵不是短期的波幅,而是到底距離價值線有多遠的問題。或者說,波動的程度僅僅體現情緒的烈度,但決定中長期方向的是價格與價值的偏離度。
『玖』 股票市場投資與投機有何區別
股票市場投資與投機是有明顯區別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從購買股票的動機看,投資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獲得股息,而投機則主要是為了賺取股票買賣價差;②從股票持有期的長短看,投資的期限一般較長,而投機的期限一般較短;③從承擔風險的情況看,投資的風險與上市公司生產經營業績相聯系,而投機的風險則直接取決於股票價格的波動;④從當事人對本金和預期收益的態度看,投資者不願承擔較大的風險,希望得到一筆穩定的收入,而投機者願意承擔較大的風險,希望較快地獲得大筆收入;⑤從當事人對股市變化的反應看,投資者希望股市繁榮活躍,但股價相對平穩,而投機者則希望股價大幅波動,以便從中賺取價差;⑥從當事人對股票發行公司的態度看,投資者通常較關心公司的經營管理、財務狀況等綜合指標和長期指標,而投機者則更關注市場短期供求狀況。
『拾』 股票是投資和投機
你好,股市投資
投資是一種購買財產以獲得合理預期收入、股息、利息或租金的方法,它以長期增值的形式獲利。區別投資與投機的關鍵在於投資具有時間和收益的可預測性。投資依據的理論就是穩固基礎理論。穩固基礎理論認為:每一種投資對象,都有某種稱為內在價值的穩固基點,可以通過仔細分析現狀和預測未來而確定。當市場價格低於(或高於)這一內在價值時,就會出現買進(或賣出)的機會。因為這一波動最終會被糾正。這個理論在很多人當中被廣泛的認知,因為它的邏輯如此之強:先找到不變的價值,再把變動的價格和其比較。
什麼是股市投機
而投機理論,又稱「空中樓閣理論」。它的鼻祖應追溯到30年代著名的經濟學家和成功的投資家凱恩斯。他的觀點是,專業的投資者並不願把精力都花在估算內在價值上,而願意分析大眾投資者未來可能的投資行為,以及在景氣時他們如何在空中樓閣上寄託希望。成功的投資者估計何種投資形式適宜公眾建築空中樓閣,並搶先買進選中的股票成交。凱恩斯不僅是這一理論的創作者,也是忠實實踐者。當倫敦的金融專家在擁擠的辦公室面對繁雜的數據夜以繼日地工作時,凱恩斯卻每天在床上躺著,手執電話進行著買賣,而這一悠閑的操作方式卻為他個人賬戶帶來了數百萬英鎊,令那些整天捧著各種金融理論和數據的學究們望塵莫及。也有人把這一理論毫不客氣地稱為「較大笨蛋理論」,俗稱「博傻」。
股市投資與股市投機的區別
投機所代表的就是抓住短線的最佳買入和賣出機會,而投資則可以認為是中長期買入股票的一種行為。兩者有區別,但也有相似之處。很多人中長線投資者都不屑於投機,認為投機就是鑽空子,耍小聰明,其實股票投機屬於一種投資風格,只不過投機提倡的是善於抓住短線的高拋低吸的機會。
我們打個比方說,一直股票從九元的價位上跌到了六元,然後從六元又漲到了十二元,然後又跌下去,再漲上來,這樣張漲跌形成了一個又一個的波段,對於中長期投資者來說,一般不去理會這些短期波動,而股票投機者則是善於去判斷股價每一次的低點和高點,然後通過高攀低吸來獲取其中的差價。因此,投機也對於炒作者的技術能力要求較高,如果不能准確判斷出波段的低點和高點,那出現虧損的可能性就會很大,因此投機的風險也就更大。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