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蘋果公司將向每個員工發放2500美元股票獎勵是真的嗎
蘋-果公司近日宣布將在未來幾個月向公司員工每人發放2500美元的限制性股票作為獎金。該限制性股票可能適用於蘋-果公司在全球的大部分員工,其中也包括零售部門。
目前尚不清楚該獎勵措施所覆蓋的員工人數、是否包括新員工在內、獎勵的頒發時間以及2500美元的金額是否多於或少於通常頒發給該級別員工的獎金。限制性股票可能適用於蘋-果公司在全球的大部分員工,其中也包括零售部門。
2. 蘋果零售店的specialist怎麼樣,發展前景大嗎
蘋果零售店的specialist挺好的,目前發展前景還是挺大的。
你可能很好奇在蘋果零售店裡工作是怎樣的情形。在這里工作的蘋果員工心裡又是怎樣想的呢?
周六,一名蘋果零售店的女員工接受了媒體的采訪。她從2011年到2015年就一直在英國一家蘋果零售店裡工作。
她表示,從內心裡來說,她認為蘋果零售店最差勁的不是管理、產品或其被神話了的品牌。
相反,她認為,作為蘋果零售店的員工,最糟糕的體驗就是經常遭到虐待,「不是被蘋果零售店虐待,而是被消費著欺負。這種工作真的叫人很沮喪。」
當Apple Store員工入職時,需要簽訂保密協議,這份協議規定Apple Store員工不能公開宣布或者在社交媒體上宣布自己加入了Apple Store,甚至不能在穿著蘋果T恤時進行自拍。
根據她的介紹,蘋果為英國Apple Store員工提供的時薪為8英鎊(約合11.7美元),並且銷售沒有績效獎勵,這也讓很多Apple Store員工無法購買他們出售的產品。
她說,蘋果的粉絲似乎並不那麼友好。他們一進門就開始抱怨。在Apple Store工作的福利就是,可以在購買蘋果產品時獲得折扣,購買AAPL股票時享受85折。
「在60%的情況下,他們抱怨的都是產品的問題。」她說,「但問題是,他們會直接找你算賬。他們不會預約天才吧,或在網上先查詢一下。由於不知道產品究竟出了什麼問題,我幾乎每天都會被罵一次賤人。」
事實上,有時候,消費者來了精神還會好好訓斥她一番,並在言語中加上一些修辭語,如「懶骨頭」,並賭咒她到某個傳說中的永遠悲慘的地方去(不,不是黑色星期五的沃爾瑪,但是也很接近了。)她也不知道消費者為何如此痛恨她。
因為她已經為不能立即解決他們提出的設備問題而道過歉了。事實上,消費者有時候抱怨有問題的產品「根本就不是蘋果產品,而是第三方公司推出的配件」。
說到蘋果產品,蘋果零售店似乎成了一些不滿消費者最方便的出氣筒。
這名蘋果零售店的員工稱,她甚至收到過不少死亡威脅。例如,一名消費者因為蘋果不提供免費修理設備的服務而揚言說,「你等著吧,等你下班的時候,我要用汽車壓死你」。蘋果可能該稱消費者的這種極端反應為「高熱原子核反應」了。
蘋果尚未就此發表評論。
你可能會感到好奇:既然遭受這樣非人的待遇,為何她還會在這里工作這么久呢?她說,這都是因為她的優秀的同事吸引著她。
她承認,就像很多人懷疑的那樣,蘋果就像一個擁有狂熱教徒的教派一樣。但是,她表示,她的很多同事都是音樂藝人和圖形設計師,他們確實打造了一些「非常酷的東西」。
當被要求列出蘋果銷售的最糟糕的產品時,她回答說是蘋果智能手錶Apple Watch。
「它有點像第一代iPad。第一代iPad與iPad 2相比,功能少了很多。」她說,「我的父母仍在使用iPad 2。他們本想換一個新的,但是這款平板電腦已能夠滿足他們的一切需求了。我想,下一代的Apple Watch估計會有更多的功能吧。」
她表示,蘋果似乎並不怎麼解僱人,一旦人們在蘋果零售店裡找到令人艷羨的工作,他們可能就會一直呆在那裡了。但是,根據這名員工的經歷,在這里工作的員工人身安全保障並不令人放心。
下次,當你走進蘋果零售店,看到衣服上印有蘋果標識的員工時,請記住這一點:你就是他們眼中的問題。從理智上來說,蘋果員工是很樂意幫你解決你設備的問題的。但是,從情感上來說,他們可能還很想修理你一頓。
3. 幫忙找找蘋果公司的五年計劃
有些計劃屬於商業隱私的,所以是很難找,既然自己定做,就建議你們好好了解一下蘋果,下面有一些關於他們一點點的計劃,你看的摘點出來吧
3 月 4 日,本周二,蘋果公司在庫布提諾總部早開一年一度的股東大會。一些股東甚至從歐洲遠道而來。喬布斯就股東提出的一些問題(繼任者、游戲、零售業務、未來的產品計劃 等)做了回答。
董事會
喬布斯從介紹丹尼爾.庫伯曼(Daniel Cooperman)開始,丹尼爾是蘋果公司新的高級副總裁、首席法律顧問兼秘書(去年 9 月任命),由他來主持這次大會的正式部分。喬布斯還介紹了其他五位出席的董事會成員,包括比爾.坎貝爾(Bill Campbell), 美國前副總統阿爾·戈爾(Al Gore),Google 的 CEO 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 Genentech 的 CEO 阿瑟·萊文森(Art Levinson,他也是 Google 董事會成員)和零售專家米拉德·德雷克斯勒(Millard Drexler)。
董事會的最新成員是雅芳(Avon)的 CEO 鍾彬嫻(Andrea Jung),股東大多對喬布斯邀請一位女性加入蘋果董事會表示歡迎。董事會成員的多樣化在前幾次的股東大會上一直受到股東的關注。
[關於蘋果董事會成員,更多請看這篇 蘋果下一步:顛覆直銷?]
蘋果公司在請求股東大會批准董事會成員連任,得到了批准。
有兩位股東提出了提議。
第一項提議是由勞聯-產聯(AFL-CIO)儲備基金提出了。他們希望發起一個一年一次的股東投票,對管理層的期權賠償發表無約束力的建議。同樣是這項提議在去年的股東大會上也曾提出,但去年只得到 41% 的股東支持,但今年這項提議獲得通過。蘋果的董事會兩次都建議反對這項提議,稱這項提議是一個「生硬的和無力的寄存不滿的工具」。
喬布斯對此評論說:「我希望這項提議對我『1 美元』的年薪有幫助」,喬布斯 1 美元年薪之外的補償主要是通過股票期權,這些股票期權在過去8年裡隨著蘋果市值的增長而猛增。
第二項提議建議成立一個企業責任小組,以監測全球問題並對其做出響應。但這一提議沒有獲得投資者通過。
在正式的投票會議結束後,股東大會中場,下面是喬布斯回答投資者的一些問題。
游戲業務
首先來自舊金山的投資者,提出的問題是蘋果在視頻游戲市場上的目標。「游戲是一個比好萊塢更大的市場,擁有超過 180 億美元現金的蘋果是否會有興趣,比如說,收購 Valve(著名游戲公司)來獲得 Half Life(視頻游戲),就像微軟當初購買 Mac 的游戲開發商 Bungie,將曾經 Mac 上游戲 Halo(光環)變成微軟 Xbox 上的游戲。蘋果對在 Mac、iPod、iPhone,和 Apple TV 上開發游戲有何戰略? 我提這個問題是因為,在去年的全球開發者大會上(WWDC)上游戲開發者已經提出了批評,蘋果對開發大型的游戲沒有做出任何必要的支持,是他們錯了,或者是你們錯了? 」
喬布斯回答指出,從去年的 WWDC 開始,由 EA 游戲公司發布的 Windows 游戲已經可以通過 Transgaming's Cider 引擎技術移植到 Mac 上來,而且蘋果也給其他游戲開發者有力地支持,特別是"Apple Design Award"的得主,來自暴雪娛樂(Blizzard)的魔獸世界(World of Warcraft),他們幾乎偏離了與微軟合作 PC 游戲生意的興趣。喬布斯還表示,即將發布的 SDK 也會給 iPhone 和 iPod touch 帶來新的游戲機會。
Blog 發布軟體
來自同一個投資者的第二個問題:「去年我問過蘋果關於 Mac 的計劃,現在有很多集成在 Leopard 上,新的 Web Gallery 讓我更方便地發布圖片和視頻。不知道蘋果有沒有注意到可以添加一個 blog 發布軟體,讓文章發布更簡單一些? 那樣我會更願意用 Mac,阻礙可能會是上載速度太慢,寬頻限制。有什麼計劃讓 Mac 更好,更有競爭力嗎? 」
喬布斯表示將在今年稍遲一些會有更多 Mac 軟體發布,同時他還提到 "如果蘋果沒有推出 blog 發布軟體",iPhone 的 SDK 也允許第三方來開發一個 iPhone 版的 blog 發布工具。喬布斯還建議提問者自學一下 Cocoa,然後自己開發一個 iPhone blogger 應用。
iTunes 視頻租賃
當被問到 iTunes 租賃視頻的質量和數量的時候,喬布斯承認電影公司在推出新內容方面落後了,並且說同樣的問題也曾出現在音樂身上,在 iTunes Store 建立之初的 5 年內,內容一直都不足。喬布斯之前曾許諾會提供 1000 部電影租賃,但目前仍然只有 600 部左右。
喬布斯的繼任者
有投資者提到,媒體經常將喬布斯等同於蘋果,他的問題是:如果蘋果沒有了喬布斯會怎麼樣? 喬布斯的回答是:「董事會已經有了幾個合乎條件的人選來接替我,假如我突然被一倆汽車撞死,我們有很棒的天才,我認為董事會有幾個非常好的選擇」。包括《華爾街日報》在內的幾家外部消息來源透露,蘋果的現任首席運營官 Timothy D. Cook 將可能會是喬布斯的繼任者。
iPhone 進入亞洲
負責蘋果運營的 Tim Cook 回答了投資者對蘋果的國際業務計劃的一些問題,包括 iPhone 何時進入印度、中國以及其他亞洲國家。Cook 明確地回答蘋果肯定會在 2008 年進入亞洲市場,但拒絕提供任何細節信息,比如那個國家,或者公司對中國或印度市場有何特殊的計劃。「總有一天我們會進入中國的,但我們不會說時間,當然有一天我們也會進入印度的」,Cook 的原話。
喬布斯插話說道:「我們已經開始在這些國家做生意了」(指通過解鎖流入亞洲國家的 iPhone),並且再次表示,對在 2008 年之前賣出 1000 萬台 iPhone 的目標很有信心。Cook 則表示了對解鎖 iPhone 的煩惱,並稱蘋果的確已經從 iPhone 的硬體上賺到了利潤,他們所擔心的並不是媒體上經常描述的那些問題,而在於破解的 iPhone 表明用戶對於產品的功能有更高的要求。
Mac 商用市場
喬布斯抓住這個間隙,向投資者宣布一個消息:2007 年,在教育筆記本市場,蘋果已經超過戴爾成為第一大銷售商。當被問及蘋果在商用市場時,喬布斯指出普通消費市場要比商用市場更大,蘋果首先會把精力集中在普通消費市場,因為個人會更善於接納新產品。而商業用戶使用的產品總會落後於企業的「看門人」首席信息官(CIO),而他們總是盡力限制購買,減少開支。而在普通消費市場,「每個人都能夠自主選擇」,而且有很多人將他們的 Mac 帶到工作環境之中,進而加速了商業領域採用 Mac。
零售商店
這位投資者問到:「企業責任和公司市值都比短期利潤更重要,蘋果在對環境保護方面過去都處理的不錯,這可能是由於蘋果產品的高價格和高利潤,而行業普遍都面臨著迫切的電子垃圾處理問題。還有蘋果也處理了iPod在海外製造廠的勞工問題。蘋果還會未來做哪些投資,繼續保持在企業公民中的領導地位? 特別是作為一家不斷擴大的零售商,蘋果會考慮對零售店的雇員實行浮動工資、按小時計酬,提高員工的積極性,讓他們提供更好的服務嗎? 」
喬布斯看起來對這個問題很有興趣,不過他首先讓負責零售業務的 Cook 回應。Cook 表示,蘋果為一線的銷售人員制定了行為操作手冊讓他們能夠有力地執行,當然如果有個別員工不認真對待,蘋果將會把他們解僱。蘋果也將其標准擴展到其他的(非蘋果專賣)的零售商,他們可以直接採用蘋果的零售銷售流程標准。
喬布斯還引介了 Ron Johnson,他是蘋果零售店的專家,請他對零售店的雇員發表意見。Johnson 表示蘋果現在有 15000 名零售店雇員,他們大概佔了蘋果全部員工的一半左右。不過與大多數典型的零售店每年大約 80% 的雇員流動率相比,蘋果的零售店的員工保有率正好與他們的流動率差不多,每年的雇員流動率只有 20% 左右。蘋果零售店的員工不僅僅是擁有一份銷售工作,也同樣擁有職業發展道路。
一個曾經的蘋果零售店雇員起身說道,要從零售店的雇員升遷到蘋果的工程團隊好像太難了,這迫使他決定離開了蘋果,選擇一個更有可能有可能升遷的公司,最終 Google 僱傭了他。他想喬布斯詢問了蘋果在零售店方面的計劃。一位來自懷俄明州的女士說她是專程來參加這場大會的,她的問題是蘋果會考慮在一些比較落後的地區,比如懷俄明州、愛達荷州、蒙大拿州、南、北達科他州這些地區建立蘋果零售店嗎?
Johnson 說蘋果正在向那些遠離人口中心的市場挺進,蘋果的銷售能力和零售經驗在這些地方也有發展潛力,並且蘋果已經在愛達荷州和懷俄明州以及其他人口更稀少的地方尋找可是的店址。
現金問題
另一位來自舊金山的投資者問到蘋果的現金問題,蘋果是否考慮通過股票回購或者分紅的形式,將現金返還投資者。喬布斯的回復每年都是同樣:「蘋果並沒類似的計劃,我們已經樂觀地表示過,蘋果將會有更大的增長,我們要利用好這個戰略機遇,用這些現金來穩步發展生意,還有發展其他更有前途的產品或者開發團隊。」
未來的產品 ——我們不能透露蘋果未來的產品計劃
股東大會上,對於投資者的最大好奇,喬布斯最通用的回答是:「我們不能透露蘋果未來的產品計劃」。不過有投資問到:「Leopard 伺服器擁有維基(wiki)、博客(blog)和日歷(calendar)服務功能,這很特別。蘋果是否有計劃推出一種家用 Xserve 迷你伺服器,以一個合理的價格將這些功能提供給普通消費者? 就像與 Apple TV 和時間膠囊(Time Capsule)同一級別的嵌入式家用伺服器 。」
喬布斯猶豫了好一會兒,好像想說點什麼,不過又止住了,為了打破會場難堪的寂靜,他一再重復「我們不能透露蘋果未來的產品計劃」。
一個學生問到:「Apple TV 是否可以什麼時候,向用戶免費提供內容,然後依靠廣告來盈利? 如果蘋果認真考慮一下,這聽起來是不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喬布斯回復道:「Yes!「,然後又是重復保密的那句話。
又一個十幾歲的少年問到 MacBook Air 是否會添加光碟機。喬布斯的回答是:「如果用戶需要有光碟機的 MacBook,可以買其他種類的MacBook,MacBook Air 是專門為那些需要高度靈活性的用戶設計的」。
另一位投資者問到,為何上市的 iPod touch 的容量要比 iPhone 容量大很多,或者說,為什麼 iPhone 的容量比 iPod touch小。喬布斯解釋說,這是由於 iPhone 要包含更多的通信天線和晶元,所以沒有足夠的空間來放更大容量的快閃記憶體。
4. Apple Store 締造者:蘋果專賣店為什麼能夠成功
Johnson 在蘋果幹了 11 年,親手締造了 Apple Store 實體零售店的成功模式。此番職業生涯轉變,聽到不少質疑他能否延續 Apple Store 輝煌的聲音,為此他在《哈佛商業評論》(HBR)網路版撰文,分享 Apple Store 帶給他的經驗。不只是「賣店」一種普遍的質疑是 Apple Store 的成功依託於蘋果自身優異的產品,它只是「一個人們購買蘋果產品的地方」。Johnson 對此回應是: 如果蘋果產品才是專賣店成功的關鍵,那麼怎麼解釋人們會涌進 Apple Store 里全價購買產品——而沃爾瑪、百思買(Best-Buy)、Target(Johnson 加入蘋果前在 Target 擔任副總裁)等賣場會有各種各樣的折扣,甚至在 Amazon 購買還免稅。事實上,2001 年 Apple Store 專賣店誕生之日起,Johnson 對它的設計就超越了「專賣店」的定位,最明顯例證即是每一家零售店都配備了「天才吧」(Genius Bar)——一個提供售前咨詢服務和售後服務的團隊(喬布斯當初不同意用「天才吧」來命名這個團隊是外話了)。Johnson 締造了「天才吧」概念,他堅信面對面的服務才能真正幫助顧客。「天才吧」剛成立的時候,很冷清,以至於不得不通過免費提供 Evian 礦泉水(法國著名礦泉水品牌)來讓顧客坐下來。直到三年後,「天才吧」真正得到認可。Johnson 後來經常把「天才吧」稱為 Apple Store 的「心臟和靈魂」。與顧客交朋友Apple Store 專賣店提供了豐富的蘋果最新產品供顧客體驗,人們通過體驗的好壞來決定購買。但 Johnson 認為Apple Store 同樣超越了「體驗店」的概念。最重要的,也是對其他零售店最有啟發意義的是——蘋果專賣店的員工不是專注於賣出更多產品,而是和顧客建立友誼,讓他們的生活更美好。這些員工都經過了良好的訓練,他們沒有傭金,賣出一台機器與幫你修好一台舊機器是一樣的效果。他們的工作是指出你想要的,並幫你獲得它們——哪怕是蘋果沒有的產品。相比之下,其他零售店員工則是交叉銷售(cross-selling)和追加銷售(up-selling)手段並用,他們不斷地鼓勵顧客購買更多(產品),而不管他們要不要。這沒有豐富顧客們的生活,更沒加深零售商和顧客間的關系。他們只是使顧客的錢包變得更輕而已。Apple Store 現在在全球范圍內開了 350 多家專賣店,從服務質量來看,北京三里屯店確實是這條流水線上合格的產品。「與顧客交朋友」是一種服務態度。FT 中文網 LEX 專欄曾點評「假如蘋果越來越難以依靠在硬體領域的創新能力來盈利,公司的一大轉變將是進軍服務領域」。以 Apple Store 專賣店的服務意識來衡量,這種過渡也許是順利的。革新零售模式Apple Store 的成功模式一直被人所模仿,但 Johnson 認為下一個成功點是革新現在零售模式,而非單純的模仿。他拿喬布斯重新定義智能手機來舉例。喬布斯做 iPhone 的時候,想的不是怎麼在市場上佔有 2% 的份額,而是怎樣重新定義電話。同樣,在零售業,我們不應該問「怎樣讓一個零售店一年的業績達到 1500 萬美元」,而是應該想:怎樣重新定義一家零售店,讓它的顧客生活更豐富。今年6 月傳出 Johnson 將接任彭尼 CEO 後,彭尼公司股票立即大漲 17%,達到 35.37 美元的高位,反射出投資界對 Johnson 這一理念的信心。而他本人也是認購了 5000 萬美元彭尼股權(2017 生效),以示大幹一場的決心。由於Johnson 博客是 HBR「零售業的未來」系列文章之一,他同樣談到了未來零售業的方向。沒有統一的定論。每個零售商都要找到自己的模式。但我可以滿懷信心地說,能夠贏得未來的零售企業,會另闢天地,能夠找到從根本上為顧客創造新價值的方法。
5. 蘋果為什麼會出現離職潮
如今,蘋果是全宇宙最優秀的公司,沒有之一,溫文爾雅的庫克把琳琅滿目的設計變成了一疊疊誘人的鈔票,而且相比於喬布斯,庫克更加關注員工的福利,他上任之後,延長了孕婦的產假,後喬布斯時代的蘋果,每一位員工都可享有限制性股票,此外,庫克還向NGO志願者提供津貼,重修了蘋果總部的大樓,而且在高層會議上,他從不會像幫主一樣暴跳如雷,而是不動聲色地給那些未達到業績目標的主管送上一個馬桶塞,這位出櫃CEO的親民作風,使得蘋果總部員工、海外員工、甚至關鍵的供應商都能雨露均沾。過去5年,越來越多的員工因蘋果而走向富裕,走上一條「似乎在改變世界」的康莊大道。
筆者有一個願望:希望企業能成為培養、輸出人才的主要基地,事實上,塑造出更好更多更強大的人類,比起出一款驚艷的手機更具有社會意義。當然,這樣的想法有些過於天真,最起碼依照現在生產力的水平,沒有辦法實現,但諸如蘋果這樣之於產品近乎自虐式的要求,也在不知不覺中催生出大量高端人才,而如今的離職潮也可以理解成一種具有良好社會意義的人才輸送。據國外媒體報道,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宣布已經聘請了拉特納擔任自動駕駛軟體研發部門的副總裁。在此之前,拉特納在蘋果工作了11年,開發出了Swift語言,且向外部開發者大面積推廣,他的到來不僅會帶來純熟的軟體研發經驗,而且給熟識的外部開發者帶來新的平台,還有哈維團隊里的一些核心設計人員,也帶著自己卓越的理念加入了其他企業,於是如你所見,越來越多的產品流露出一種蘋果式的藝術感;至於說,一些底層的供應鏈管理人員也大有用武之地,他們在初創企業里擔任中層之後,勢必能利用蘋果的管理手段來重塑企業,那些細致的流程管理,那些若隱若現的工匠精神,那種努力執著的工作態度都會經由這些散落的「小型人才」而在世界范圍傳播開來。
蘋果的產品明目張膽地改變著世界,蘋果的員工則潤物無聲地改變世界,如前文所述,從這個角度講,如今的離職潮更像是一種具有良好社會意義的人才輸出。筆者希望,越來越多地企業能重視員工的培養,畢竟,我們窮其一生,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重塑人類自我。(科技新發現 康斯坦丁/文)
6. 蘋果公司的股票在哪幾個證券交易所上市
蘋果公司的股票只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AAPL
納斯達克(英語:NASDAQ),全稱美國全國證券交易商協會自動報價表(),是美國的一個電子證券交易機構,是由納斯達克股票市場公司所擁有與操作的。NASDAQ是全國證券業協會行情自動傳報系統的縮寫,創立於1971年,迄今已成為世界最大的股票市場之一。
蘋果公司共127億股:
在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簡短文件中,蘋果正式宣布對《公司章程》進行修正,將其股票由1股分割為7股,這樣發行股票的總數就增加至126億股。
公司簡介:蘋果公司成立於1977年1月3日,設計、生產和銷售個人電腦、攜帶型數字音樂播放器和移動通信工具、各種相關軟體、輔助設施、外圍設備和網路產品等。銷售途徑多種多樣,包括在線商店、零售店、直銷、轉售和第三方批發等。此外,蘋果還銷售第三方產品、iPod和iPhone等兼容產品,包括應用軟體、列印機、存儲裝置、音響、耳機和各種配件和外圍設備。
7. 蘋果公司股票到底有多少投資價值
1、每股市價與每股現金流量之比。
從財報分析,現金流量能夠更真實反應企業經營狀況,每股價格與每股現金流量比值越小,股票價值越高。如投資者可用企業價值與自由現金流比值(EV/FCF)來評估,蘋果公司EV/FCF約為8,幾乎是市盈率一半。亦即是說,投資蘋果公司股票實際上只需要8元左右就能收回成本,不需要等到15.49年。蘋果公司企業價值與自由現金流量高於標准普爾平均值6,這說明該公司股票值得投資。
2、每股市值與美股主營業務收入之比。
收入是評估企業營收的一個指標,但是沒有銷售就沒有收益。營業外收入增加公司利潤是有限的,主營業務收入決定公司未來發展方向。股票市值計算有兩種方式,第一,流通股本乘以交易價格,第二,交易中個股股票現價乘以股數,以總股本為基數,乘以現階段市場交易價總和。
按照最新收盤價計算,蘋果公司市值約為6770億美元,比上一個交易日6380億美元增加約390億美元。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全球資產機構貝萊德持有股票數增加到3.22億股,目前持有約6.1%蘋果在外流通股票,以這個估算,蘋果流通股票數約為54億股,每股市值=總市值/流通股票數,6380/54=118
蘋果公司最新財季營收784億美元,服務營收71.7億美元。每股市值/主營業務收入=118/784。大多數價值導向投資者會選擇,每股價格/每股收入小於1的股票,如果該比例小於1,具有投資價值,若該比值大於10,將可能有風險,而這個比例在1.7左右需具體考慮不同行業。一般地,軟體公司利潤率較高,而零售企業該比例較低。
3、凈資產收益率。
巴菲特在投資股票時關注四個財務指標。銷售收入增長率,提價能力、公司營業成本、凈資產收益率。咱們來看凈資產收益率,凈資產收益率,就是凈利潤與凈資產之比。
蘋果公司最新財季凈利潤為178.9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183.61億美元略減少3%。據蘋果公司2016年第四財季財報,蘋果公司凈資產3216.86億美元,高於前年同期2903.45億美元。
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凈資產=178.91/3216.86,凈資產收益率越高,表明股東投入資本後,創造凈利潤更多,盈利能力更高。
8. 蘋果和華為是怎樣做股權激勵
蘋果股權激勵:
蘋果公司的股權激勵以兩點為靶向:一個是基於績效的RSU,一個是基於任期的RSU,前者與蘋果公司的長期業績掛鉤,後者只要求達到任期時限。
蘋果公司對高管授予股權激勵的時點和到期節點都較為頻繁,一般為人員入職或晉升時。富途ESOP認為「細水長流」的發放形式一方面有助於高管著眼於公司長期價值,另一方面使高管們處於持續、頻繁的獎勵下,增加了高管「跑路」的成本,對人才流失有極大的遏製作用。
別忘了,早前庫克承諾:「我很高興向大家宣布一個股票歸屬的新計劃,該計劃通過RSU的授予來實現,未來會覆蓋之前沒有資格獲得蘋果股票的員工,包括我們表現優異的零售和AppleCare團隊的眾多員工。」這項新的福利計劃正在逐步落地,惠及更多員工。未來是否能實現「全員持股」值得期待。
華為股權激勵:
華為的虛擬股激勵計劃,始於2000年。員工可以以每股凈資產的價格購買公司股票,此後可以每年獲得分紅。股票是虛擬股,能獲得收益分紅,但是沒有投票權,表決權。這種制度的優勢是讓員工一起享受公司成長果實的同時,避免了控制權的分散。
據媒體報道,在2000年投資的華為股票,十年之後,所持股票價值增長超過15倍。所以,購買公司的虛擬股對華為員工來說,是非常穩定且高收益的投資方式。這一激勵模式幫助華為逐步成長為全球領先的通信設備廠商。
但是,運行多年的股權激勵也逐漸顯現出一些弊端。
於是在2013年,華為推出新的「時間單位計劃」(Time Unit Plan),改良了過去的股權激勵方案。
從實股到虛擬股再到TUP。這一系列不斷優化改進的過程,證明了華為真正想要用股權去激勵員工成為「奮斗者」並獲得應有的獎賞。
9. 蘋果公司的股票是收益型股票嗎
蘋果公司的股票只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AAPL納斯達克(英語:NASDAQ),全稱美國全國證券交易商協會自動報價表(),是美國的一個電子證券交易機構,是由納斯達克股票市場公司所擁有與操作的。NASDAQ是全國證券業協會行情自動傳報系統的縮寫,創立於1971年,迄今已成為世界最大的股票市場之一。蘋果公司共127億股:在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簡短文件中,蘋果正式宣布對《公司章程》進行修正,將其股票由1股分割為7股,這樣發行股票的總數就增加至126億股。公司簡介:蘋果公司成立於1977年1月3日,設計、生產和銷售個人電腦、攜帶型數字音樂播放器和移動通信工具、各種相關軟體、輔助設施、外圍設備和網路產品等。銷售途徑多種多樣內,包括在線商店、零售店、直銷、轉售和第三方批發等。此外,蘋果還銷售第三方產品、iPod和iPhone等兼容產品,包括應用軟容件、列印機、存儲裝置、音響、耳機和各種配件和外圍設備。
一:1980年12月12日,蘋果公司股票公開上市,每股22元。在不到一個小時內,460萬股全被搶購一空,當日以每股29美元收市。二:按這個收盤價計算,蘋果公司高層產生了4名億萬富翁和40名以上的百萬富翁。三:當時他們吸引的資金比1956年福特(Ford)上市以後任何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公司(IPO)都要多,而且比任何歷史上的公司創造了更多的百萬富翁。在五年之內該公司就進入了世界500強,是當時的最快記錄。四:蘋果現在股價是:115.02美元,2015-09-15 09:43:05 2分鍾前更新 (美東時間)五:蘋果歷任首席執行官1977年-1981年:邁克爾·史葛1981年-1983年:邁克·馬庫拉1983年-1993年:約翰·斯庫利1993年-1996年:邁克爾·德勒1996年-1997年:Gil Amelio1997年-2011年: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2011年-今:蒂姆·庫克(Timothy D. Cook)
蘋果的股票在最初美國剛上市的時候的股價是29美元三十三年後的今天,蘋果股價已達560美元,市值達5040億美元。
1980年12月12日,蘋果公司股票公開上市,每股22元。在不到一個小時內,460萬股全被搶購一空,當日以每股29美元收市。按這個收盤價計算,蘋果公司高層產生了4名億萬富翁和40名以上的百萬富翁
10. 身為蘋果直營店店員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我是做授權店的店長,酷動數碼,應該有人聽過,進公司一年多,只能說感覺還可以,至少蘋果的團隊年輕,有激情,工作也很快樂,壓力比別的工作大,這是事實,工資憑能力,但是專業度方面肯定比街邊小店好很多,也見過很多刁蠻顧客,也有很多特好說話的顧客,送吃的,送禮物發紅包感謝的也有,說到底做一行就做好,至少現在蘋果的工作還是有一定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