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票與債券的區別
1、發行主體不同
作為籌資手段,無論是國家、地方公共團體還是企業,都可以發行債券。而股票則只能是股份制企業才可以發行。
2、收益穩定性不同
從收益方面看,債券在購買之前,利率已定,到期就可以獲得固定利息,而不管發行債券的公司經營獲利與否。股票一般在購買之前不定股息率,股息收入隨股份公司的盈利情況變動而變動,盈利多就多得,盈利少就少得,無盈利不得。
3、保本能力不同
從本金方面看,債券到期可回收本金,也就是說連本帶利都能得到,如同放債一樣。股票則無到期之說。股票本金一旦交給公司,就不能再收回,只要公司存在,就永遠歸公司支配。公司一旦破產,還要看公司剩餘資產清盤狀況,那時甚至連本金都會蝕盡,小股東特別有此可能。
4、經濟利益關系不同
上述本利情況表明,債券和股票實質上是兩種性質不同的有價證券。二者反映著不同的經濟利益關系。債券所表示的只是對公司的一種債權,而股票所表示的則是對公司的所有權。權屬關系不同,就決定了債券持有者無權過問公司的經營管理,而股票持有者,則有權直接或間接地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
5、風險性不同
債券只是一般的投資對象,其交易轉讓的周轉率比股票較低。股票不僅是投資對象,更是金融市場上的主要投資對象,其交易轉讓的周轉率高,市場價格變動幅度大,可以暴漲暴跌,安全性低,風險大,但卻又能獲得很高的預期收入,因而能夠吸引不少人投進股票交易中來。
B. 股票與債券的區別和聯系有哪些
你好,股票和債券的區別:1、發行主體不同
雖然股票和證券是籌資的手段,但債券發行人可以是國家,地方公共機構或企業;但是股票的發行人只能是股份制的公司。
2、收益不同
股票市場的投資者都知道,股票是高收益和高風險的投資項目,購買前股票的股息收益率是不確定的,股息收入也隨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而變化。相反,在購買公司債券之前,利率是固定的,固定利息可以在到期時獲得。
3、經濟關系不同
由於股票和債券的收益回報不同,市場中的經濟關系也不同。債券代表公司的一種信用,股票代表投資者對於公司的所有權,股票持有人直接或間接參與公司的業務管理許可權,但債券持有人沒有這種許可權。
4、本金償還不同
不管誰在在市場投資,都是帶著本金運作的,債券是到期支付投資者的本金,可以本帶利的得到償還;股票的本金移交給公司的話,它就無法收回了。在公司破產後,股票還需要檢查公司剩餘資產的清算,本金自然不能回收了。
5、風險大小不同
一旦公司債券到達清算期,債務人必須償還,否則債權人可以因為不能支付的理由,宣布它已經破產。而作為投資的股票只能轉讓。在公司有盈餘的情況下,才能有利益的分配請求權。可見股票風險更大。
任何形式的投資都具有不同的風險和收益。從以上差異我們可以看出,債券的投資對象和投資收益相對穩定,且交易的周轉率相對較低,因此債券投資風險比股票小。但是收益就不如股票大了。不管你是投資債券還是股票,選擇自己最想投資的就可以了。
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C. 試論述股票與債券的聯系與區別
一、股票與債券之間的聯系:
股票與債券都是有價證券,是證券市場上的兩大主要金融工具。兩者同在一級市場上發行,又同在二級市場上轉讓流通。對投資者來說,兩者都是可以通過公開發行募集資本的融資手段。由此可見,兩者實質上都是資本證券。
從動態上看,股票的收益率和價格與債券的利率和價格互相影響,往往在證券市場上發生同向運動,即一個上升另一個也上升,反之亦然,但升降幅度不見得一致。
二、股票與債券有3點不同:
1、兩者的實質不同:
(1)股票的實質:是股份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2)債券的實質:是政府、企業、銀行等債務人為籌集資金,按照法定程序發行並向債權人承諾於指定日期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
2、兩者的特點不同:
(1)股票的特點:收益較大,風險也較大。
(2)債券的特點:收益較少但較穩定,風險較小。
3、兩者的性質不同:
(1)股票的性質:股票所有權為一種綜合權利,如參加股東大會、投票表決、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紅利差價等,但也要共同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獲取經常性收入是投資者購買股票的重要原因之一,分紅派息是股票投資者經常性收入的主要來源。
(2)債券的性質:債券是一種有價證券。由於債券的利息通常是事先確定的,所以債券是固定利息證券(定息證券)的一種。在金融市場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債券可以上市流通。在中國,比較典型的政府債券是國庫券。
D. 債券投資與股票投資的區別有哪些
債券與股票的區別極為明顯。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籌資的性質不同
債券的發行主體可以是政府、金融機構或企業(公司);股票發行主體只能是股份有限公司。
債券是一種債權債務關系證書,反映發行者與投資者之間的資金借貸關系,投資者是債權人,發行債券所籌集的資金列入發行者的負債;而股票是一種所有權證書,反映股票持有人與其所投資的企業之間所有權關系,投資者是公司的股東,發行股票所籌措的資金列入公司的資本(資產)。
由於籌資性質不同,投資者享有的權利不同。債券投資者不能參與發行單位的經營管理活動,只能到期要求發行者還本付息;股票持有人作為公司的股東,有權參加股東大會,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活動和利潤分配,但不能從公司資本中收回本金,不能退股。
(二)存續時限不同
債券作為一種投資是有時間性的,從債券的要素看,它是事先確定期限的有價證券,到一定期限後就要償還。股票是沒有期限的有價證券,企業無需償還,投資者只能轉讓不能退股。企業惟一可能償還股票投資者本金的情況是,如果企業發生破產,並且債務已優先得到償還,根據資產清算的結果投資者可能得到一部分補償。相反的,只要發行股票的公司不破產清算,那麼股票就永遠不會到期償還。
(三)收益來源不同
債券投資者從發行者手中得到的收益是利息收入,債券利息固定,屬於公司的成本費用支出,計入公司運作中的財務成本。在進行債券買賣時,投資者還可能得到資本收益。對於大多數債券來說,由於在它們發行時就會定下在什麼時間以多高的利率支付利息或者償還本金,所以投資者在買入這些債券的同時,往往就能夠准確地知道,如果自己持有債券到期的話,未來受到現金的時間和數量。相反,賣出這些債券的投資者也會清楚地了解,由於賣出債券而放棄的未來現金收入。由於這一原因,債券投資一直深受固定收入者的喜愛,如領退休金者、公務員等等。
股票投資者作為公司股東,有權參與公司利潤分配,得到股息、紅利,股息和紅利是公司利潤的一部分。在股票市場上買賣股票時,投資者還可能得到資本收益。事實上,股票投資者中很大一部分投資的目的並不是著眼於得到股息和紅利收入,而是為了得到買賣股票的價差收入,即資本收益。
而且,有過投資股票經歷的投資者大都會體會到股票投資的最大特點,就是其價格和股息的不確定性,這也是股票投資的魅力之一。由於股息取決於股份公司的獲利情況,這是投資者所無法控制的。而且就算公司獲得盈利,是否進行分配也需要召開股東大會來決定,未知因素很多,因此股票價格波動比較頻繁。
(四)價值的回歸性
債券投資的價值回歸性,是指債券在到期時,其價值往往是相對固定的,不會隨市場的變化而波動。例如,對於貼現債券來說,其到期價值必然等於債券面值;而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債券的到期價值,必然等於面值加上應收利息。
但是股票的投資價值依賴於市場對相關股份公司前景的預期或判斷,其價格在很大程度上取決公司的成長性,而不是其股息分配情況。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個股息支付情況較好的公司,其市盈率也較低。而且從理論上講,一隻股票的價格可以是0到正無窮大之間的任意值。
股票投資的價格計算基於市盈率和該支股票的每股收益,而債券投資的價格計算則是基於該支債券的未來各期現金流以及相對應的貼現率。
(五)風險性不同
無論是債券還是股票,都有一系列的風險控制措施,如發行時都要符合規定的條件,都要經過嚴格的審批,證券上市後要定期並及時發布有關公司經營和其他方面重大情況的信息,接受投資者監督。但是債券和股票作為兩種不同性質的有價證券,其投資風險差別是很明顯的。
E. 債券投資的優缺點和股票投資的優缺點
一、債券投資
優點
固定收入,利率高時收入也頗可觀;可以自由流通,不一定要到到期才能還本,隨時可以到次級市場變現;可以利用附買回及賣出回購約定靈活調度資金;有不同的到期日可供選擇。
缺點
利率上揚時,價格會下跌;對抗通貨膨脹的能力較差。債券投資本金的安全性視發行機構的信用而定,獲利則受利率風險影響,有時還會受通貨膨脹風險威脅。
二、股票投資的優缺點:
優點:
投資收益高(只要投資決策正確)。能降低購買力的損失(在通貨膨脹初期,股份公司的收益增長率一般仍大於通貨膨脹率,股東獲得的股利可全部或部分抵消通貨膨脹帶來的購買力損失)。流動性很強(上市公司股票)。能達到控制股份公司的目的(投資達到一定比例)。
缺點:投資風險較大。
(5)股票與債券投資思維導圖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是眾多理財方式之中的一種,股票投資是一門復雜的課程,這裡面需要投資者抱著虛心、誠懇的態度在其中好好學習與研究,這漫長的過程里,要快速的跑到成功點。
股票投資是投資理財的重要手段。股票具有很強的政策性、規范性和技術性,是一項高收益、高風險的投資活動。要取得預期回報,必須掌握一定的投資分析方法,避開風險與陷阱。
可以藉助這方面的一些工具,或者閱讀這方面的相關網站和書籍,工具方面,學習方面可以搜一些技術分析服務機構去看看有沒免費的資料和咨詢。
選股十個堅決不買:
1)大市不好時堅決不買。
2)情緒沖動時堅決不買。
3)放天量的個股堅決不買。
4)暴漲過的個股堅決不買。
5)大除權的個股堅決不買。
6)有硬傷有問題有疑問的個股堅決不買。
7)沒有未來的個股堅決不買。
8)處於下跌趨勢的個股堅決不買。
9)長期盤整的個股堅決不買。
10)利好公開的個股堅決不買。
在買入股票虧損時,最好找國內一些技術分析服務機構看看有沒有專業人士免費咨詢該如何處理,股票的投資靈動性很重要,不要一味的死扛死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債券投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股票投資
F. 股票與債券的異同
股票與債券的區別 股票與債券都是有價證券, 是證券市場上的兩大主要金融工具. 兩者同在一級市場上發 行,又同在二級市場上轉讓流通.對投資者來說,兩者都是可以通過公開...
1、股票只能是股份制企業發行,而債券國家,公共團體,都可以發行。
2、收益穩定性不同 。債券在購買之前利率已經固定,是固定的利息。而股票收入會變動,盈利並不是固定的。
3、債券到期可回收本金,也就是說連本帶利都能得到,如同放債一樣。股票本金一旦交給公司,就不能再收回,只要公司存在,就永遠歸公司支配。
4、經濟利益關系不同:債券所表示的只是對公司的一種債權,而股票所表示的則是對公司的所有權。
5、在公司交納所得稅時,公司債券的利息已作為費用從收益中減除,在所得稅前列支。而公司股票的股息屬於凈收益的分配,不屬於費用,在所得稅後列支。
(6)股票與債券投資思維導圖擴展閱讀:
債券一般都可以在流通市場上自由轉讓。與股票相比,債券通常規定有固定的利率。與企業績效沒有直接聯系,收益比較穩定,風險較小。此外,在企業破產時,債券持有者享有優先於股票持有者對企業剩餘資產的索取權。債券的收益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投資債券可以給投資者定期或不定期地帶來利息收入:二是投資者可以利用債券價格的變動,買賣債券賺取差額。
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是股份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代表著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購買股票也是購買企業生意的一部分,即可和企業共同成長發展。這種所有權為一種綜合權利,如參加股東大會、投票表決、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紅利差價等,但也要共同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獲取經常性收入是投資者購買股票的重要原因之一,分紅派息是股票投資者經常性收入的主要來源。
G. 金融市場、貨幣市場、資本市場、中長期信貸市場、證券市場之間有怎樣的聯系呢(思維導圖)
一、 區分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的標准:初始期限和兩性組合
(一)交易期限標准:金融工具或金融合同的初始期限
金融市場,乃指金融工具(或金融合同)交易的市場。依據所交易的金融工具(或金融合同)期限的長短,金融市場分為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
市場的交易期限是不確定的,投資者購買100元10年期債券,最大期限是持有至到期日,也可以在到期以前的任何時間將其出售。但金融工具或金融合同的初始期限是確定的,判別一金融工具是長期還是短期正是根據這初始期限確定的。股票沒有到期日,是最典型的資本市場工具。隔夜拆借市場到期日只有24小時,堪為最短的貨幣市場。
標准化合同,如債券回購交易。
所以,國內常常將債券市場(包括銀行間債券市場)籠統地歸為貨幣市場是否正確,值得探討。
證交所債券市場是以權益性證券為主要交易對象的交易市場,具有高風險、高收益特點,屬於典型的資本市場(錯誤)
銀行間債券市場則是以債權類證券為交易對象的交易市場,帶有明顯的貨幣市場特徵。(錯誤)
(二)資金性質標准:流動性與收益性、貨幣性與資本性
貨幣市場側重於其"貨幣性",該金融工具或金融合同"能夠迅速低成本地轉換成狹義貨幣(M0或M1)"。
期限在一年之內的融資活動,通常只能形成企業的流動資金,被用於維持現有生產能力;它們對資本形成貢獻很小。
貨幣市場工具:政府短期債券、中央銀行短期債券、商業票據、銀行同業拆借、債券回購以及外匯遠期交易或互換交易。
資本市場,側重於其"資本性",該金融工具或金融合同"能夠形成經濟單位的資本"。
期限在一年以上,籌資者方能運用所籌資金進行諸如建造廠房、購置機器設備、更新技術等形成固定資產、擴大生產能力、提高經濟效率的活動。資本市場工具:股票、中長期債券
二、 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的日益融合:全球趨勢
(一)交易期限的模糊
聯合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1993》(SNA)中,對於金融交易的分類問題,添加了如下陳述:"本分類淡化期限作為基本分類標準的重要性。金融市場創新和資產和負債管理方面更激進的做法--短期融資手段到期後的轉期;在長期手段,如票據發行手段下,通過短期手段借款,長期資產的可調整利率(這實際上使它們成為一系列短期安排);可提前償還的負債的較早償還--已經使短期與長期的簡單界限不那麼有用了……期限區分被認為是次要的標准。" (二)資金性質的模糊
金融創新的本質就是對金融工具的特性加以分解,再重新組合。這樣貨幣市場的流動性與資本市場的盈利性,自然要被組合進一種金融工具之中。
貨幣市場上的參與者並非僅僅是為了資產流動性管理之需,越來越傾向於貨幣市場的收益水平,貨幣市場的投資功能越來越明顯。金融機構來自於貨幣市場的收益占其總收益的份額已相當可觀,而且這一收益表現出較大程度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