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佛弟子用炒股和期貨的盈利做慈善和供養家人有何果報
能用來供養三寶嗎?能向慈善事業捐贈嗎?懇請細講因果。鍾茂森博士答:炒股票、期貨,確實是一種損人不利己的行為,尤其是炒期貨。末學也是學金融的,在大學裡面教金融專業也教了八年。而且過去做研究,主要也是研究股票和期貨等等這些金融工具的定價。所以對這些金融工具也可以說很熟悉,寫的論文也在國際的學術會議上連連獲獎,但是現在全都放下了。為什麼?知道那些東西統統叫做胡說八道,統統都是誤導眾生。自己也懺悔了,所以把在大學里終身教授的工作都辭掉了,回頭來從事聖賢教育的工作。過去有誤導眾生,現在回頭引導眾生走到正道上來。幸好,我只是在理論上寫這些期貨定價、股票定價,我的論文用很多數學工具、統計模型,一般人看不太懂的,所以估計受害人並不算很多。只是簡單,學術界內部圈子裡的人他能看得懂,還算好,影響面不算很大。那麼自己沒有炒過股票,也沒有炒過期貨,所以就不會有那些患得患失的煩惱。炒股票、炒期貨它是什麼?有點像賭博的心理,希望自己從中獲利,而自己獲的利潤,都是差價。那這個差價就是來源來於他人的損失。這種損失可以是明顯的損失,真的是錢流失了,也可能是隱性成本,他可能本來可以賺多一點,投資利潤多一點,但是,少了,這也是他的損失。總之都是把自己的利潤建立在別人損失的基礎上,那我們這個心就不善了。這是什麼心?貪心、偷心、殺心。不惜讓人受害煩惱而做這些事情,這就是有傷害別人的念頭。股票和期貨,它的本來的目的不是給人投機的,現在市場上投機的人比長期投資的人還多,這就是很麻煩了。如果股票用作長期投資,持股發展企業,這個還算是說得過去。但是如果是炒股票,短期差價賺取利潤,有這種心這就不善了。期貨,期貨基本上都是短期投機,沒有多少投資者他是用來規避風險的,不多。 那這個問題我們意識到了,要從這里回頭,不要再造這些業了。而且我們要深信因果: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人的福報都是前定的,一飲一啄都莫非前定,賺多少錢都有定數。而且如果用貪心、用偷心、用殺心來賺這個錢,會把自己的福報大大削減,這何苦來! 所以,過去如果是糊塗從事這些行業,或者是業余的來做,現在回頭了,都不要去做了。利用這些獲利來做家庭開銷,這都是什麼?等於拿讓眾生受損失的這種利潤來養活自己。當然這會有業障。業障表現在可能身體不適,可能家庭不和,甚至會出現不幸。那我們怎麼做?最好換一個職業,天生我才必有用,我換一個行業一樣有的吃。正當的行業很多,不管從事哪一門,只要我有福報,我必定會有很好的收入,而且收入絕對不會比原來的差。用不正當途徑獲得的利潤來供養父母、妻子、家人,這都會有業障。如果來供養三寶,這叫以不凈財布施,這裡面也會有業障的,這不是修功德,這是造罪業。做慈善事業都是這樣子,所以為什麼現在好像做慈善事業的人很多,但你細細看他,那些所謂的慈善家,好像並沒有得到什麼很好的果報,原因很復雜。這個裡面的因果非常的細,非常復雜,要用智慧去辨別。
❷ 做股票怎麼才可以成為那10個里的一個人
股民立足股市需要具備的第一素質是什麼?
心態?技術?
當然,心態是必備素質。技術也是必備素質。
至於第一素質,應該是有股趣而無股癮。
這跟打仗是一個道理,所向披靡的將軍,有戰趣而無戰癮,必要時還裝病。
有戰癮的戰爭狂人,結局一般很慘。
在股市,不抱成為巴菲特、索羅斯的非分之想,不抱天天賺錢的非分之想,甚至經常保留自己不投資、不投機、不冒險的權利,姜太公釣魚,盡量不放魚餌入水,讓魚自己蹦上來才順手拿住。
我可以持幣休息數月、數年,不賺這股市的錢,但讓我虧錢,沒門(雖有這樣的決心,但在中國股市,又在河邊走,又不濕鞋,很不容易啊)!
你有這樣的心態嗎?
❸ 佛法怎麼看炒股,炒外匯這類行為
股票賺錢是合法的,不能算是賭博,如果人人都不買股票的話,國家的經濟就轉不起來了,企業也沒法融資了。外匯市場應該也是有他存在的必要。
佛法反對的是投機取巧的心態來參與這個市場,因為這會增長你的貪嗔痴,對有志於修行的人來說沒有好處。如果擁有巨額的資金,有意地去投機價格,那這個就有很大的罪過了。即使資金不大,有一些投機我們還是知道不對的,也不能做。比如最近的房地產,價格已經高到很多人幾十年都買不起的地步了,這時候有些有錢人仗著自己有點錢,買一個單元的樓房放著,這就有罪過了。除了這個以外,炒一些生活用品之類的,囤積居奇之類的活動都是很壞的。
普通人如果是在股票市場上,公平公正地進行交易,那是沒事的。
就像樓上說的,如果連輸贏都不動心,那即使你修行也沒事了。如果你有菩薩心腸,看到哪個公司很有道德,正在為社會創造價值,但股價很低,這時候你想幫助這家公司,所以買他們的股票,那你的錢就有一股善的力量,時間長了你就會發財的,這其實也是巴菲特價值投資的秘密,巴菲特之所以發財是因為他的做法符合天道。
需要知道的是我們在股票市場上賺的錢,其實也是我們命里該有的錢,只是說這是你以前修的,而不是勞動換來的。
換一個角度來說,現在的很多企業,真的是創造不了什麼價值,反而是危害社會,污染環境。如果在這種企業工作,不是在為社會創造價值,反而是給社會添麻煩。應該避免在這種企業工作。
佛法沒有固定的答案,你就按照「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的標准來判斷就可以了。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❹ 學佛人可以炒股嗎
做股票投資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長期持有股票,另一種是炒股。投資並長期持有股票,心態上不會有太大的波動,不會因為股票的漲跌而影響到自己的情緒,起心動念的機會少一些,煩惱也會少一些。炒股就不同了,每天要看大盤的漲跌,一天之中心態的變化可以幾起幾落,如果沒有定力的話,很容易滋生貪念,這個是修行的大忌,應盡力避免。
隨著時代與社會的發展,很多老的行業在退出我們的生活,成為我們遙遠記憶的一部分。同時又會誕生很多新的行業,會有很多人從事新的行業,並以此謀生。古有三百六十行,而現代社會,由於行業的劃分越來越細致,所以恐怕會有數千種甚至上萬種行業產生。
股票投資就是現代社會最常見的一個行業。有的人是以此為生的,甚至靠這個養家糊口。有些人學佛之前就是以股票投資為職業的,所以我們不好武斷的說:你學佛了,就不能做股票了。你不讓他做股票了,他的生活可能就會受到影響。況且,做股票投資並未違背國家的法律,對於在家眾而言,也沒有違背五戒,所以做與不做股票是個人的選擇,不是佛教戒律中明文禁止的。
做股票投資,肯定與世間的其他生意一樣,是逐利的,同時也存在著風險。做股票投資與做其他生意一樣,需要精明的頭腦,要分析、研判、決策,也要承擔一旦失利帶來的後果。所以做股票投資,也並非是不勞而獲。沒有股票交易市場,很多新興產業和行業就發展不起來,也就無法帶動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股票市場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這點還不能拿賭場與其相提並論。
做股票投資,要控制資金風險,不能以賭徒的心態進入股市,更不能借高利貸去炒股。同時還要注意所投資股票背後的企業是經營什麼的。如果這家上市公司是從事屠宰、肉類加工、皮草、漁業捕撈、軍工等可以導致殺生業務的,就要格外謹慎了,因為你的投資可能是在隨喜殺業。
炒股是一個特別不容易控制自己心態的事情,所以進入股市需謹慎再謹慎。
❺ 為什麼開股市,炒股就是賭博,殺人不見血,奉勸
問:第二個問題,炒股票、期貨的獲利,能用作家庭開銷,供養父母、妻子、家人償還債務嗎?能用來供養三寶嗎?能向慈善事業捐贈嗎?懇請細講因果。
(鍾茂森博士)答:炒股票、期貨,確實是一種損人不利己的行為,尤其是炒期貨。末學也是學金融的,在大學裡面教金融專業也教了八年。而且過去做研究,主要也是研究股票和期貨等等這些金融工具的定價。所以對這些金融工具也可以說很熟悉,寫的論文也在國際的學術會議上連連獲獎,但是現在全都放下了。為什麼?知道那些東西統統叫做胡說八道,統統都是誤導眾生。自己也懺悔了,所以把在大學里終身教授的工作都辭掉了,回頭來從事聖賢教育的工作。過去有誤導眾生,現在回頭引導眾生走到正道上來。幸好,我只是在理論上寫這些期貨定價、股票定價,我的論文用很多數學工具、統計模型,一般人看不太懂的,所以估計受害人並不算很多。只是簡單,學術界內部圈子裡的人他能看得懂,還算好,影響面不算很大。那麼自己沒有炒過股票,也沒有炒過期貨,所以就不會有那些患得患失的煩惱。
炒股票、炒期貨它是什麼?有點像賭博的心理,希望自己從中獲利,而自己獲的利潤,都是差價。那這個差價就是來源來於他人的損失。這種損失可以是明顯的損失,真的是錢流失了,也可能是隱性成本,他可能本來可以賺多一點,投資利 潤多一點,但是,少了,這也是他的損失。總之都是把自己的利潤建立在別人損失的基礎上,那我們這個心就不善了。這是什麼心?貪心、偷心、殺心。不惜讓人受害煩惱而做這些事情,這就是有傷害別人的念頭。股票和期貨,它的本來的目的不是給人投機的,現在市場上投機的人比長期投資的人還多,這就是很麻煩了。如果股票用作長期投資,持股發展企業,這個還算是說得過去。但是如果是炒股票,短期差價賺取利潤,有這種心這就不善了。期貨,期貨基本上都是短期投機,沒有多少投資者他是用來規避風險的,不多。那這個問題我們意識到了,要從這里回頭,不要再造這些業了。而且我們要深信因果:命里有a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人的福報都是前定的,一飲一啄都莫非前定,賺多少錢都有定數。而且如果用貪心、用偷心、用殺心來賺這個錢,會把自己的福報大大削減,這何苦來!所以,過去如果是糊塗從事這些行業,或者是業餘的來做,現在回頭了,都不要去做了。利用這些獲利來做家庭開銷,這都是什麼?等於拿讓眾生受損失的這種利潤來養活自己。當然這會有業障。業障表現在可能身體不適,可能家庭不和,甚至會出現不幸。那我們怎麼做?最好換一個職業,天生我才必有用,我換一個行業一樣有的吃。正當的行業很多,不管從事哪一門,只要我有福報,我必定會有很好的收入,而且收入絕對不會比原來的差。用不正當途徑獲得的利潤來供養父母、妻子、家人,這都會有業障。如果來供養三寶,這叫以不凈財布施,這裡面也會有業障的,這不是修功德,這是造罪業。做慈善事業都是這樣子,所以為什麼現在好像做慈善事業的人很多,但你細細看他,那些所謂的慈善家,好像並沒有得到什麼很好的果報,原因很復雜。這個裡面的因果非常的細,非常復雜,要用智慧去辨別。
❻ 股票投資怎麼做
第一步,開戶。投資者攜帶有效的身份證件,在交易日中挑選一家證券公司進行開戶。當然,投資者也可以使用手機下載相關的開戶軟體完成網上開戶。在開戶的過程中,通常辦理的是上海和深圳的股東帳戶卡。
第二步,簽定第三方存管協議。投資者將自己的開戶賬號和使用的銀行卡進行簽約,在以後資金的轉入和轉出就可以通過這張銀行卡進行。
第三步,下載股票交易軟體。通常的情況下,股票的交易軟體在證券公司的官網上都會存在,投資者只需掃描二維碼之後,進行下載即可。
第四步,入金。投資者安裝好股票軟體之後,登錄自己的證券賬戶,點擊「銀行轉證券」進行入金操作。(注意:在股票交易日中入金)
第五步,股票買賣。在股票買賣之前,投資者需要知道相關的交易規則,比如T+1制度,即當日買入股票之後,下一個交易日才能賣出。在股票的交易數量上最低為1手,也就是100股。在熟知這些交易規則之後,再學習相關的選股技巧,就可能進行相關的操作了。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法律生活常識全知道系列叢書》
❼ 今世喜歡經常布施的人。來世會得到什麼福報
布施供養可以分為三大類,這三大類,通常我們講布施,三種布施。第一種、財布施,所有一切的財物,應當要發心布施給一切眾生。你能夠修財布施,果報就是財 富。我們世間看到有許許多多,在這個社會上豪門貴族、大富長者,今天社會上稱為企業家者,他有很雄厚的財富。財富從哪裡來的?你說他賺得來的,你們相信 嗎?他能賺得來,你為什麼賺不來。你說他運氣很好,我看你的運氣也不比他差。為什麼他能有財富,你沒有財富?給諸位說真實話,這個財富是命里頭所有。他命 裡面有,無論從事哪個行業,那個行業是緣,任何一個行業他都賺錢,他都能致富;命裡面沒有,人家把銀行送給你,過不了兩個月就倒閉了。為什麼?你命里頭沒 有。這個道理要懂,財富不是可以掙來的,不是可以賺得來的,沒那麼回事情。
世間我聽說還有一些人,出版一些書,《致富的秘訣》,那個 都是假的,你買來看,實在講他發了財,你把錢給他了,他發了財,你拿到那個書來看,沒用,你照他那個去做,准發不了財,所以一切要有命。古時候說,功名要 有命,功名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學位,你讀書拿到什麼樣的學位是命;你作官,你能做到多大的官也是命;發財,發多少財還是命。他命里怎麼有的?前生種的因。他 這個因殊勝,他這一生果報就殊勝;他這個因不勝,果報也就有欠缺了。由此可知,修因才能夠得果。
佛教導我們,修財布施就得財富,修法 布施就得聰明智慧,修無畏布施就得健康長壽。財富你要,聰明你也要,健康長壽就更要了,三樣果報你都想要,你要不修這三種因,天天打妄想,是想不到的,天 天求佛菩薩,佛菩薩也沒有能力給你,這是我們一定要懂得的。佛菩薩不能賜福給我們,我們命里頭沒有,佛菩薩都給我們,那我們還要修什麼?不要修了,天天巴 結佛菩薩就好了,佛菩薩就給我們了,沒有這回事情。怎麼巴結都沒有用,佛菩薩是愛莫能助。
佛菩薩對我們的幫助,我們通常講,對我們的 保佑,對我們的加持,沒有別的,只是把這些道理給我們說明白,事實真相給我們說清楚。我們懂得這個道理,依照佛教給我們方法,自己去修,就能夠得到殊勝的 果報,這是佛菩薩加持,這就是佛菩薩保佑,千萬不能夠迷信。因此,真正明白人,真正覺悟的人,我們財富要放在哪裡好?你看看現在的社會,股票上投資、房地 產投資,這個我都搞不清楚,我對這個外行。種種方法來經營財富,聽說這一兩年經濟不景氣,一百萬變成十萬,很多人自殺了。而佛在經上告訴我們,「財為五家 共有」,不是你的,只不過是在你面前讓你看看而已,你就以為這個財富是你的,錯了,你是心隨境轉,每天日子過得苦不堪言。誰給你這么多苦,自己作的自己 受,真正是自作自受,迷惑顛倒。
佛教給我們,怎樣才能發財?布施,供養。供養父母、供養三寶,布施一切眾生,你的財用不會缺乏。諸位要記住,財用不缺乏就行,不必要累積,不必要多,多了,災難就來了,禍害就來了。所以財要知道散,儒家也說「積而能散」,能散財是最聰明的人。
在中國古時候,中國人也供財神,哪個都想發財,供財神。但從前人有智慧、聰明,他不迷信。財神是哪一位?聽說現在大陸上人供財神,可能也被台灣傳染,台 灣供財神,供關公,三國時候關羽,關公與發財有什麼關系,毫無關系。關夫子這個人,我看其他的長處沒什麼,忠義這兩個字他做到,我們要是供關夫子,學他的 忠義,真正是威武不屈,富貴不淫,是我們做人的典範。他在曹操那一段時間,曹操是用盡了心機,希望他真正的投降為他所用。可是關夫子身雖然在曹營,心是常 常念著賢主,這是後人最好的榜樣。他雖然是過五關、斬六將,回到賢主那邊,曹操對他還是非常佩服。這樣忠義的人,在這個世間難找,不但現在沒有了,古時候 就很少。現在人不講忠義,見利就忘義,哪個地方待遇好一點,地位高一點,立刻跳槽就走了。所以這樣的人,都應當供養關夫子,常常看看他,自己生慚愧心。
中國古時候供財神,供誰?范蠡。讀古書的人也許知道,他是戰國時代,越王勾踐的大夫。越王也相當了不起,諸位要曉得,這是自古以來,中國、外國,英雄豪 傑建立一個政權開國倒不是真正困難,國家滅亡之後再復興太難太難了,在歷史上很少見。滅亡之後能復興不容易,在中國歷史上,越王勾踐是第一個例子,他成功 了。他確實被吳國滅了之後,能夠再復興、能夠再復仇,得力於范蠡、文種這兩個人的幫助,越王這兩個人是左右手,幫助他恢復了國家,反過來消滅吳國。
范蠡聰明,大功告成之後,他就勸文種趕快離開,越王勾踐這個人,他認識很清楚,「可以共患難,不能共富貴」,勸他要離開,保全自己的生命。越王勾踐在患 難的時候,這些有才乾的人,他非常重視,天下太平,他不要了,怕他造反,總想方法把他除掉。所以范蠡聰明,他自己離開,留了一封信給文種,文種看了之後, 以為未必像他說的那麼嚴重,結果果然不出范蠡所料,勾踐賜文種自盡,所以文種死了,自殺了。殺功臣,在中國每一個朝代幾乎都有這個事情。
范蠡偷偷的跑了,改名換姓,改名叫陶朱公,去做生意去了。他帶著西施,一道去做生意去了。做生意沒多久,發大財;發了之後,把他的財統統布施,救濟貧 苦,統統散盡,再從小生意做起。又做幾年,又發了;發了,他又布施。史書上記載「三聚三散」,他能夠散財,布施恩德,這是做生意人好榜樣。做生意人賺得社 會錢,大家取之於社會,還用之於社會,所以供養他做財神很有道理。模範的商人,我們經商、營利,要以范蠡作模範,他是真正聰明,真有智慧、真有學問,無論 做什麼他都成功。所以要懂得散財,懂得與一切眾生結恩惠,我們佛法裡面講結緣。眾生受你的恩惠,我們自己會遭難嗎?不會。沒東西吃了,自然有很多人送東西 來,那個多自在;沒衣服穿了,有很多人送衣服給你,你一樣都不會缺;沒有房子住,人家送房子來。你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果報?布施,你只要肯布施就行了,福報 自然,你說這個多自在。
所以錢不要去投資,不要放銀行,放什麼都靠不住,布施給一切眾生,那就是最牢靠的,決定丟不掉,而且那個利息 比你們今天做什麼生意的利息都要厚,不知道要厚多少倍,我跟大家講的話,真心話。你們要不相信,我本身就是個例子,十方供養來的,我統統布施掉,我走到任 何地方,身上不要帶一分錢,想什麼人家都給我送來,都供養,用不盡,這個多自在。物質生活的受用,真正是隨心所欲,沒有絲毫的缺乏。
我這個人前世沒修福,一點福報都沒有,我這個福報是什麼時候修的?學佛之後明白這個道理,我才真干。布施這個方法,章嘉大師教給我的,我真做,做了非常有 效,我深信不疑,真正相信他老人家教給我,「佛氏門中,有求必應」,只要你肯施,你要是缺乏什麼,心裡一想就來了,就有人送來,妙不可言。早些年,那是修 得還比較少,但是就有感應。我在求學的時候,生活非常清苦,不是一般人能夠過的那種日子。我想的是什麼?經書,要研究經教,想經書;這心裡一想,大概總是 個把月,就會有人送來。我只記得有一部書《中觀論疏》,我想了六個月才有人送給我,那是最長的一次;其他像《華嚴經疏鈔》,我剛學佛的時候,心裡就想這 個,一個月就有人送給我。真的是有求必應,只要是如理如法的去求,沒有不感應的。我明白這個道理,了解事實真相,而且這么多年來,從二十六歲學佛,我就真 干,這老師教給我的,我就真干。愈干,感應愈不可思議,所以我對於佛在經上講的字字句句,深信不疑,你能夠依教奉行,自己得利益。這是說財布施,布施財得 財富,布施飲食你就得飲食,布施衣服得衣服,布施房屋你就會得房屋,靈得不得了。
布施佛法,得聰明智慧,得無礙辯才,這大家都需要 的,要修法布施,要修法供養。無畏布施最簡單、最方便的,就是素食,素食是從今而後不害一切眾生。雖然佛法裡面沒有勸人吃長素,佛只勸你不殺生,沒有勸你 不吃肉。因為世尊當年在世,僧團是每天出去托缽;托缽,佛法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你到外面去托缽,人家供養什麼就吃什麼。像現在小乘佛教國家,泰 國、斯里蘭卡都托缽,他們都是吃肉食的,人家給什麼吃什麼,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就對了,決不能叫信徒特別替你做素食,這個太麻煩了,不好。
講到無畏布施,素食就很重要。現代科技發達,屠宰場我沒有去參觀過,不過我小時候生長在農村裡面,農村殺豬賣肉,那個屠戶殺豬的時候,把豬耳朵提起來告 訴它:「豬啊!豬啊!你莫怪,你是人間一道菜,他不吃來我不宰,你向吃的去討債。」你看看,他把責任全部推給你們了,你們吃肉的人,你就糟了,問題就嚴重 了,把責任全推給你,他沒有罪過,罪過都是吃肉的人。所以我們能夠素食,能夠不食一切眾生肉,這就是無畏布施。培養自己的慈悲心,這是好事情,絕不傷害任 何一個眾生。
❽ 股票與基金的收益問題。
首先單純比最高收益股票基金肯定是跑不過股票的。理由有2點:1 基金有倉位限制,股票佔比有個范圍,最高是95%,具體的去看該基金的招募說明書,其他的是債券現金什麼的,當然在大牛市下肯定跑不過股票。 2 基金的投資策略是分散投資,按規定,基金持有1隻股票的市值不能超過基金規模的10%,基本上不可能出現重倉股都漲停的情況。
股票基金隨時可以贖回,到賬大概3-7天吧,具體參考基金公司網站說明。贖回要費用,一般0.6%,持有滿三年可以免贖回費。
其他重要知識點太多沒法仔細說,相關網站上都有,晨星網,和訊什麼的,自己網路。
❾ 修佛與做股票投資矛盾嗎
這個問題應該很容易解答,原因是我和我的朋友(同修)面臨過這種情況。
1、股票發行的本意是為了融資,並且不需要還本,卻要分紅來回報股民。如果你的目的是為了幫助企業融資,這符合佛教的本意,是可以的。
2、事實上,大多數人炒股是為了投機獲利。佛教反對從事博戲(比如賭博、彩票之類)的行業。你若是為了投機,炒買炒賣,就不如法了。其實,說心裡話,投機還不如做打火燒,你賣一個火燒,為社會創造了一個火燒的價值,而投機本身卻不會創造價值。請你不見怪我這么說。
3、因為你對股票有樂趣,所以若沒有特殊的原因,你是很難放手的。我回答你的問題,是想告訴你一些真相,你雖然修定,但你的根不正,是有求的定。而真正的定的境界是無求。所以,二者是不可兼得,你越深入於炒股,你遇到的煩惱越多,直到你放下為止。我說的可以用時間來驗證。
祝你今後生活幸福!
❿ 股票投資,能夠成為一個副業嗎
在我看來,股票投資確實可以成為自己的一個副業,一方面是因為股票投資確實適合成為副業,另一方面是因為股票投資可以不影響到主業。
總的來說,我認為股票其實是非常成為副業的,但要注意股市有風險,因此大家最好是在有一定閑錢的情況下拿出一部分來進行投資,而不要將所有希望全部寄託在股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