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簡述稀釋每股收益指標的重要作用
1.基本每股收益(basicEPS)和稀釋每股收益(dilutedEPS)雙重列示。對於具有復雜資本結構的企業,FASB和IASC都要求同時列示「基本每股收益」與「稀釋每股收益」兩個指標。計算基本每股收益的目標是衡量會計主體報告期的盈利狀況,而計算稀釋每股收益的目標是反映所有具有稀釋性的潛在普通股對每股收益的影響。根據計算目的,兩個指標的計算公式設計如下:
基本每股收益=普通股股東可分配凈利/加權平均發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數
稀釋每股收益=(普通股股東可分配凈利+可轉換證券的轉換凈收益)/發行在外的普通股和稀釋性的潛在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其中,可轉換證券的轉換凈收益包括可轉換公司債券的利息(稅後)和可轉換優先股的股息。
基本每股收益與稀釋每股收益分別代表了無稀釋和充分稀釋情況下的每股收益,兩個指標之間的差異恰好能夠反映公司資本結構對每股收益的最大稀釋幅度。
2.復雜資本結構下每股收益的計算方法。復雜資本結構是指公司除了發行普通股和不可轉換的優先股外,還有可轉換證券、股票期權、認股權證、與股票相關的獎勵計劃、或有股份、參與股份等契約。這些契約對每股收益都存在潛在稀釋影響。復雜資本結構下每股收益的計算比較復雜,理論和實務中有多種處理方法。FASB和IASC從成本和效益原則出發,都選擇了「庫藏股法」(treasurystockmethod)。該方法假設公司由於期權和認股權的執行而獲得的收入被用來購買庫藏股。當市場價格過低,合約不可能被執行的時候,稀釋影響也就不必考慮。選擇這種方法主要是考慮其操作相對簡單,主觀性比較少。這同樣也是選擇「如果轉換法」(if-convertedmethod)處理可轉換證券的原因。
3.每股收益披露的內容。FASB和IASC對披露的要求大致相同,主要是三方面的內容:一是基本每股收益分子、分母到稀釋每股收益分子、分母的協調過程。這個協調過程的披露比較繁瑣,但對於報表使用者來說是十分有用的信息。考慮披露協調過程成本比較高,非重要項目在披露時可以忽略。二是披露未納入稀釋每股收益計算的反稀釋證券。具有反稀釋作用的證券在計算稀釋每股收益時不作考慮,但未來市場環境變化會使原來具有反稀釋作用的證券產生稀釋影響。對於反稀釋作用證券的披露起到了預警的作用,可以幫助報表使用者了解這些證券對每股收益的潛在稀釋作用,是對稀釋每股收益指標的補充。三是披露累計未付的優先股股利。計算稀釋每股收益時,累計未付的優先股股利將作為分母的扣除項目,也會降低每股收益。所以,對其披露也十分必要。
FASB與IASC在每股收益披露上也有一些分歧。FAS128要求企業根據持續正常經營每股收益、非常項目每股收益和凈收益,分別計算基本每股收益與稀釋每股收益,並加以列示。但IASC僅要求列示凈收益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釋每股收益,同時鼓勵進行其他每股收益的披露。
二、我國對上市公司每股收益計算和披露的規定
從證監會2000年1月發布的《公開發行證券公司信息披露編報規則第9號:凈資產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計算及披露》來看,每股收益指標的計算和披露已經有了很大的改進。
1.採用加權平均普通股數作為分母計算加權平均每股收益。年內不同時點投入的股本,其產生利潤的能力是不同的,所以國外每股收益的分母通常採用年度加權平均股數。而我國在原來每股收益指標中未考慮股票流通時間因素,以年末普通股總數為分母。目前證監會要求同時披露攤薄每股收益和加權平均的每股收益指標,使原來的缺陷得到了彌補。攤薄每股收益仍然以年末普通股股數為分母,而加權每股收益分母則採用年度加權平均普通股總數,考慮了流通時間因素。加權平均的每股收益比全面攤薄的每股收益更具有國際可比性。
2.區別對待不同形式股本變化對每股收益的影響。公司派發股票股利,分割股票,合股或資本公積、盈餘公積轉增股本時,所有者權益不會發生變化,發生變化的只是發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數。而發行新股或股票回購,不僅會影響發行在外普通股股數,還會影響所有者權益。這兩種股本變化形式對每股收益的影響不同,在計算加權平均每股收益時應該區別對待。《披露編報規則第9號》中加權平均每股收益的分母為(省略)。其中,為期初股份總數;為報告期因公積金轉增股本或股票股利分配等增加股份數,說明對於隻影響股數的情況,不需要按照實際流通時間進行加權平均,均視為在期初發生;為報告期因發行新股或債轉股等增加股份數;為報告期因回購或縮股等減少股份數;為報告期月份數;為增加股份下一月份起至報告期期末的月份數;為減少股份下一月份起至報告期期末的月份數。可見,對於同時影響股數和權益的情況,證監會要求根據股份實際流通時間計算加權平均每股收益。這種處理方法與目前國際上的做法是一致的。
㈡ 計算稀釋每股收益 (能不能列出計算公式,具體解釋各代表什麼謝謝啦!)
稀釋每股收益是以基本每股收益為基礎,假設企業所有發行在外的稀釋性潛在普通股均已轉換為普通股,從而分別調整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以及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計算而得的每股收益。
計算公式:
每股收益=「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當期實際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
例如:上市公司有1億股,去年凈利潤1000萬。每股收益0.1元。
今年分紅方案為:10送10,就會增加股數,變為2億股,每股收益就變為0.05元了,這就叫稀釋每股收益。
計算稀釋每股收益時只考慮稀釋性潛在普通股的影響,而不考慮不具有稀釋性的潛在普通股。
1、分子的調整
計算稀釋每股收益時,應當根據下列事項對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進行調整:
1)當期已確認為費用的稀釋性潛在普通股的利息。
2)稀釋性潛在普通股轉換時將產生的收益或費用。
上述調整應當考慮相關的所得稅影響。對於包含負債和權益成份的金融工具,僅需調整屬於金融負債部分的相關利息、利得或損失。
2、分母的調整
計算稀釋每股收益時,當期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應當為計算基本每股收益時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與假定稀釋性潛在普通股轉換為已發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數的加權平均數之和。
假定稀釋性潛在普通股轉換為已發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數,應當根據潛在普通股的條件確定。當存在不止一種轉換基礎時,應當假定會採取從潛在普通股持有者角度看最有利的轉換率或執行價格。
假定稀釋性潛在普通股轉換為已發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數應當按照其發行在外時間進行加權平均。以前期間發行的稀釋性潛在普通股,應當假設在當期期初轉換為普通股;當期發行的稀釋性潛在普通股,應當假設在發行日轉換為普通股;當期被注銷或終止的稀釋性潛在普通股,應當按照當期發行在外的時間加權平均計入稀釋每股收益;當期被轉換或行權的稀釋性潛在普通股,應當從當期期初至轉換日(或行權日)計入稀釋每股收益中,從轉換日(或行權日)起所轉換的普通股則計入基本每股收益中。
㈢ 存在股份分割與股票分紅時如何對每股收益做調整
除權與除息計算
(文章來源:股市馬經 )
除權與除息是投資者在日常交易中經常遇到的兩個名詞,這里涉及到上市公司分紅派息和配股。分紅派息是上市公司向其股東派發紅利和股息的過程,其主要形式有現金股利和股票股利兩種;而配股是指股份公司對老股東按一定比例配售公司新發行的股票,是公司的一種再籌資方式。除權是指除去股票中領取股票股息和取得配股權的權利,除息是指除去股票中領取現金股息的權利。公司在進行分紅派息和配股時,會規定某一交易日為股權登記日(R日)或股息登記日(R日),只有在該日收盤後持有該股票的投資者才有獲得分紅派息和配股的權利,股權登記日和股息登記日的下一個交易日為除權或除息基準日(R+1日),該日交易的股票已被除權或除息處理,不再享有分紅派息和配股的權利,該日被除權或除息的股票,滬市用XR表示除權,XD表示除息,DR為同時除權和除息,深市無標記。
滬市送股到帳和上市交易日為R+1日,現金股息的到帳日為R+2日,配股繳款起始日為R+1日,繳款期通常為10個交易日,配股代碼為700xxx。深市送股到帳和上市交易日以及現金股息的到帳日均為R+2日,配股繳款起始日也是R+2日,繳款期通常也是10個交易日,配股代碼為8xxx。
兩市股票可配股票數量,投資者可在自己的帳戶內查詢。有關配股的信息,投資者可查閱配股之前刊登在三大證券報上的該股票的《配股說明書》。
股票的除權除息參考價的計算公式有兩種,滬市、深市各不相同。
滬市:
除權參考價=(股權登記日收盤價+配股價×配股率-派息率)/(1+送股率+配股率)
(結果四捨五入至0.01元)。
例:某上市公司分配方案為每10股送3股,派2元現金,同時每10股配2股,配股價為5元,該股股權登記日收盤價為12元,則該股除權參考價為:(12+0.2×5-0.2)/(1+0.3+0.2)=8.53(元)
深市:
與滬市有所不同,其計算方式以市值為依據,其公式為:
除權參考價=(股權登記日總市值+配股總數×配股價-派現金總額)/除權後總股本
(結果四捨五入至0.01元)。
其中:
股權統計日總市值=股權登記日收盤價×除權前總股本。
除權後總股本=除權前總股本+送股總數+配股總數。
例:深市某上市公司總股本10000萬股,流通股5000萬股,股權登記日收盤價為10元,其分紅配股方案為10送3股派2元配2股,共送出紅股3000萬股,派現金2000萬元,由於國家股和法人股股東放棄配股,實際配股總數為1000萬股,配股價為5元,則其除權參考價為:
(10×10000+1000×5-2000)/(10000+3000+1000)=7.36(元)
(文章來源:股市馬經 http://www.goomj.com)
㈣ 股票股利和股票分割各有什麼特點它們對股東各有什麼影響
一、股票股利
股票股利是上市公司採用最為頻繁的一種股利政策。企業發放股票股利不會導致企業資產的減少或負債的增加
,也不會引起股東所持股票比例的變化
,只會導致股東權益各項目間的增減變化。股票股利以發放比例大小
,可分為小比例股票股利和大比例股票股利。以下分別加以分析:
(一)小比例股票股利。如果股票股利的發放比例低於原發行在外普通股的20%
,一般稱之為小比例股票股利。我國《證券法》規定:「公司一次配股發行股份總數
,不得超過該公司前一次發行並募足股份後普通股股份總數的30%。」因而我國上市公司較多採用小比例股票股利政策。小比例股票股利由於其發放比例比較小
,一般不會造成股價的大幅度波動
,發放小比例股票股利會造成以下影響:(1)引起留存收益減少
,普通股股本和資本公積增加
,所有者權益總額不變。(2)由於稅後凈利潤不會因發放股票股利而增加
,而發行在外的普通股數量卻由於股票股利的發放而上升
,從而導致普通股每股收益的降低。
(二)大比例股票股利。如果股票股利的發行比例大於或等於原發行在外普通股數量20%
,就稱為大比例股票股利。小比例股票股利發放不會對股價產生較大的波動
,大比例股票股利的發放卻足以引起股價的變化。一般來說
,大比例股票股利政策會產生以下影響
:(1)引起普通股股本的增加
,留存收益減少以及每股收益的降低
,(2)資本公積和所有者權益總額保持不變。
二、股票分割
股票分割是指通過成比例地降低股票面值而增加普通股的數量
,它是一種將面額較高的股票轉換成面額較低股票的行為。在股票分割後
,由於普通股數量的增加
,普通股面值相應降低
,其造成的影響將與股票股利不盡相同
,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兩點
:
(1)普通股股本、資本公積、留存收益都保持不變
,股東權益總額因而也不變。(2)每股面值和每股收益由於普通股數量的增加而降低。相對於增加流通在外普通股數量的股票分割政策
,企業在某個時期如希望減少流通在外普通股的數量
,可通過股票合並來實現。股票合並作為股票分割的反向操作行為
,又稱為「反分割」。它造成的影響可以歸納為:(1)由於普通股數量的減少
,導致普通股面值相應提高。(2)與股票分割一樣
,股票合並後
,普通股股本總額、資本公積、留存收益都保持不變
,股東權益總額也保持不變。(3)由於普通股數量減少
,而本年稅後凈利潤不變
,導致普通股每股收益增加。
(一)股票股利對股東的影響
可得到股價相對上升的好處
預示公司處在成長期
需要現金時,可變現,且稅率低
(二)股票股利對企業的意義
無須支付現金
降低每股市價
傳遞信息
費用比現金股利大
(三)股票分割的影響
1、對公司的影響
實行股票分割的主要目的在於通過增加股票股數降低每股市價,從而吸引更多的投資者。此外,股票分割往往是成長中公司的行為,所以宣布股票分割後容易給人一種「公司正處於發展之中」的印象,這種有利信息會對公司有所幫助。
2、對股東的影響
對於股東來講,股票分割後各股東持有的股數增加,但持股比例不變,持有股票的總價值不變。不過,只要股票分割後每股現金股利的下降幅度小於股票分割幅度,股東仍能多獲現金股利。
另外,股票分割向社會傳播的有利信息和降低了的股價,可能導致購買該股票的人增加,反使其價格上升,進而增加股東財富。
㈤ 關於稀釋每股收益的問題
稀釋每股收益是以基本每股收益為基礎,假設企業所有發行在外的稀釋性潛在普通股均已轉換為普通股,從而分別調整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以及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計算而得的每股收益。
本題中:
稀釋性潛在普通股為可轉換公司債券;
調整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為凈利潤的增加=4 000×4%×(1-25%)=120(萬元);
轉換增加的普通股數=4 000/100×90=3 600(萬股)
轉換後,債券的利息沒有變成股利,而是增加了企業利潤和凈利潤。因為計算稀釋每股收益是有前提假設的。
也正是因此,增加的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就是這股票的股利這句話不能成立,因該說成是增加後的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就是企業的普通股股東收益。再除以股數後就是每股收益。
另外,股利是指企業取得收益後支付給股東的紅利,理論上應等於每股收益*股利支付率。當股利支付率為100%是即收益全部支付時,每股股利=每股收益。
㈥ 股票拆分後研究每股收益時如何調整數據
原來每股收益是2元,現在10股送10股,每股收益就是1元了.
㈦ 怎樣計算稀釋每股收益
在不考慮可轉換公司債券初始確認,對其負債成分與權益成分進行拆
分時,具體計算步驟如下:
第一步,計算基本每股收益。
第二步,計算可轉換公司債券轉換成普通股,對利潤的影響增量。
第三步,計算可轉換公司債券轉換成普通股,普通股的份數增量。
第四步,通過利潤的影響增量與普通股的份數增量之比,計算增量每股
收益。
第五步,比較增量每股收益與基本每股收益,判斷其是否具有稀釋性,
如果增量每股收益小於基本每股收益,則說明其對每股收益具有稀釋作用。
第六步,計算稀釋每股收益。
當期已確認為費用的利息、溢價或折價的攤銷金額,按照《企業會計准
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
㈧ 簡述股票分割對每股收益和每股市價的影響
股票分割即拆股,每股收益及股價會對應下降,但原投資者持有的份額會相應增加,兩者相乘總值不變。
㈨ 計算稀釋每股收益有什麼意義
計算稀釋每股收益的意義在於讓報表使用者了解到潛在普通股對企業財務狀況的影響。該潛在普通股現在是具有稀釋性的,但是將來轉換為股票時就會實實在在的影響企業的股票數量,從而影響企業的每股收益,因此我們需要計算稀釋每股收益。
㈩ 股票拆分會稀釋每股收益嗎
股票拆分應該是會稀釋每股收益的,因為每股收益是凈利潤除以總股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