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阿里巴巴並不缺錢,為什麼要在香港第二次上市
阿里巴巴要在香港第二次上市,這是很久以前就許下的約定。2013年,阿里集團考慮整體上市時,首選上市地點為香港。然而,當時的香港證券交易所認為阿里的合夥制度屬於「同股不同權」。阿里不得不選擇去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但這也創造了美國股票的最大首次公開募股記錄。馬雲曾經說過:「只要條件允許,我們會回來的,這一想法沒有改變。」2018年4月,港交所進行進行了「過去25年來香港市場最重大的上市機制改革」,不再糾結「同股不同權」。然後有傳言說阿里將返回香港,直到現在靴子落地。
此外,香港上市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阿里的全球化戰略。東南亞和南亞市場是下一階段全球化的戰場。世界上將近一半的人口都在這里,阿里已經為此制定了計劃:Lazada、PayTM…….在香港上市將成為推動阿里全球化的火箭燃料。
② 阿里巴巴港股大漲,導致股價上漲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阿里巴巴上漲幅度比較大或許與之前美國打壓中概股的有關。在目前來看,中概股已經釋放出強勁的上漲動力,並且阿里巴巴已會港二次上市,受制於美國的打壓壓力相對與之前較為減小。阿里巴巴-SW 09988市值達到5.5億港元。
阿里巴巴本來就是國內乃至全球最為優秀的科技公司,其在港股上市後自然更方便的被國內投資者投資,而阿里在港股流通的股份市值相對比較小,起初只有1000億左右港元,現在1400多億。
頭部公司會有龍頭效應,吸引到更多的資金關注,股價自然上漲,而港股上漲了,與美股之間會有價差,美股那邊自然會快把差價補上去。
受到美股的行情影響,阿里巴巴並沒有出現大幅上漲值得警惕都得是,美股確實領先了基本面很遠。在美國經濟還只是剛剛開始重啟時,股市就已經接近了疫情前的高位,納指創出新高。無限寬松解釋了市場的預期溢價。
但如果經濟重啟逐漸走向正常化,那麼美聯儲的無限寬松就有可能終結,「看跌期權」價值是不是會消失。
如果美聯儲邊際收緊寬松力度,市場重心重回基本面,那麼遠遠領先當下的股市有可能會面臨一波回調。市場一直預期經濟恢復,但真正修復時,也有可能是預期溢價消失之時。對美聯儲的舉動,想必全球投資者都在高度關注。
③ 二次上市是什麼意思
二次上市(Secondary Listing),是指公司在兩地上市相同類型的股票,通過國際託管行和證券經紀商,實現股份跨市場流通,這種方式主要以存托憑證(Depository Receipts,簡稱DR)的形式存在。
在這種發行方式下,先由銀行購買一定量外國公司的股票,並且把這些股票全部託管在銀行當中,銀行再把擁有的這些股票打包在一起,出售代表著這一籃子股票的證券,而在美國,這些證券就被叫做ADR。
如果公司以融資型DR二次上市,基礎股份來源是公司新發行的普通股。在定價上,對應DR是以定價日當天,公司在原市場的市價作為參考價進行折算,並由發行人與承銷商協定後確定一個價格,這也是阿里巴巴、網路、網易等大多數中概股回港選擇的二次上市方式。
④ 阿里巴巴為何要在香港二次上市
阿里巴巴計劃最快將在2019年下半年在香港進行二次上市,無論外界傳言如何,在官方來說,都只是為了讓融資渠道多樣化,並增加其流動性,也更接近中國投資者。無論預想如何,也都是暫時性的一個概念,未來的走向和趨勢依然是未知。
那麼為什麼選擇香港?其實無論對於什麼企業,美國上市都應該是一個最好的選擇。但無奈於中美貿易戰的如火如荼,在美國上市的可能性太低,也存在著太多變數。加上曾經和香港的一段緣分,穩妥起見,香港是一個不錯也可行的選擇。
⑤ 為什麼很多中概股公司都選擇回港二次上市
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曾表示:“美國國會參議院通過的《外國公司問責法案》一些條文內容直接針對中國,而非基於證券監管的專業考慮,我們堅決反對這種將證券監管政治化的做法。該法案對雙方利益都會造成損害,不僅會阻礙外國企業赴美上市,更將削弱全球投資者對美國資本市場的信心及其國際地位。
由於回歸港股仍需要一些條件,受限於此,許多企業雖有此番意圖,但並未能及時執行。當時阿里的遇到的難題僅僅是,由於美股普遍對中國公司的不了解,股價普遍偏低。因此企業可以選擇回歸港股的方式,給更多內地投資者帶來中概科技股投資機會,縮減過去像海外投資者不完全了解中概股,以及前期部分中概財務風波偏見所影響的估值折價。其次就是回歸港股便有中概股打新的機會,中概股回歸是未來打新的亮點。
2020年開始,中概股就已扎堆回鄉。2021年3月僅過半,從汽車之家到嗶哩嗶哩,已有多家中概股或成功在港股二次掛牌,或開啟公開認購,或對外放出回歸的消息。
⑥ 阿里巴巴二次上市港股,新手投資者要怎麼開戶
阿里巴巴二次上市港股確實是個機會,但是沒有港股賬戶一切都是白瞎,要開通港股賬戶可以通過艾德zhengquan進行開戶,只需要手機上填寫你的開戶資料,5分鍾就能輕松開戶。
⑦ 不差錢的阿里,為何選擇赴港二次上市
不是差不差錢的問題,跟愛國也沒有關系,純粹是商業利益考慮。
阿里之前是在美國上市的,融的是全球的資,沒法直接回A股,系統不兼容,一個姓資一個姓社,兩套系統,港股和阿里的系統是兼容的,阿里暫時沒法回A股。
最近有個消息,美國的養老金跑A股來投資了,這個新聞其實比較大了,自己家養老金都不信自己那個超級大泡沫了,馬雲也是一樣的,泡沫爆掉之前他帶著阿里跑回來了。
⑧ 阿里融資200億,或將在香港二次上市,為什麼當初阿里選擇在美國上市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出現了很多優秀的互聯網科技公司,所以很多網友都表示,認為阿里和騰訊一定會選擇上市這條路,雖然現在企業都沒有這方面的想法,但是這是大勢所趨。
對於阿里這樣的企業而言,其主要的經營業務在中國,並且管理層也在中國,不過其最主要的資金來源和注冊地都是國外,因此這和我國的政策相沖突,目前我國是禁止外資企業控制信息的。雖然目前港交所已經放開了政策,不過依然具有一定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