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主力排名 > 溫氏股票員工持股情況

溫氏股票員工持股情況

發布時間:2022-07-22 03:44:20

⑴ 多家上市公司取消員工持股是為什麼

多家上市公司取消員工持股計劃 業內:杠桿和保本或是重點

近期,不少上市公司紛紛宣布取消此前已經公布的員工持股計劃,至於終止的原因,多數公告稱是因為市場環境、監管政策發生變化所致。

上市公司員工持股計劃大多通過信託或者券商資管計劃來實施,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上市公司取消員工持股計劃或許和擬出台的資管新規有關,對杠桿比例和保本方面的要求是市場關注的重點,員工持股計劃存在和擬出台資管新規違背的地方。

而目前上市公司的員工持股計劃,基本被歸類為私募資管產品。對此私募排排網合規部副總監溫志飛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期不少公司取消員工持股計劃或多或少與近期出台的《指導意見》有關,因為目前上市公司的員工持股計劃基本都是通過配資(分級)來進行的,而《指導意見》明確要求不論是信託計劃還是其他資管計劃,只要是權益類的產品,杠桿比例不能超過1:1。其次是多數員工持股計劃具有優先、劣後之分,而優先順序資金使得員工持股計劃具有保本性質,這也與《指導意見》相違背。

此外,上海重陽投資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指導意見》中重要的一點就是降低資管產品杠桿,《指導意見》明確按照穿透原則核算負債杠桿,並將單只開放式公募產品、封閉式公募產品和私募產品的杠桿比率分別限制在140%和200%以內。

⑵ 溫氏股份股票為什麼下跌

溫氏股份的下跌關鍵還是去年禽流感引起的,導致他的黃雞損失慘重,再加上豬肉價格的下跌。導致溫氏股份利潤大幅下滑,是他下跌的主要原因。我也買了許多溫氏股份,虧大了。

⑶ 溫氏股票是創業板塊嗎

溫室股份300498
該股屬於創業板股票,股票代碼300開頭的是創業板股票。

⑷ 溫氏股份原始股多少錢

你好溫氏股份是15年11月2日上市的,發行價是38元!根據發行價可以推出原始股大概在20元左右
另外是在股票軟體上市看不到原始股的價錢的,所以只能知道發行價

⑸ 溫氏股票什麼時候分紅,配股

溫氏股份300498
2016年中期擬以總股本435030萬股為基數,每10股派5元
目前尚未公布股權登記日,除息日。只要在股權登記日當天收盤後持有該股,就能獲得分紅。

⑹ 「土豪」輩出的溫氏究盡刺痛了誰的神經

,1983年,溫北英的二兒子溫鵬程高中畢業後,承包了簕竹一個農場,動員父親回來一起養雞。溫北英早就希望能有這么一塊地方讓他一展抱負,於是他停薪留職,並聯合七戶八人(溫北英、溫鵬程、溫木桓、溫金長、溫湛、梁洪初、嚴百草、溫澤星,簡稱「七戶八股」),每股1000元,共集資8000元,創辦起簕竹雞場(溫氏集團前身)。既是員工又是股東,既能拿工資又可分股紅。隨著企業翻番式的壯大,對後來滾雪球般加入的員工,也照章復制著這個「家規」,後來溫氏將它定名為「全員持股」。現在,溫氏內部的持股員工已經達到8000人之眾。

30年後的2015年11月2日,溫氏股份正式登陸創業板,總市值超過2000億,迅速成為創業板市值「巨無霸」。第二天溫氏股票又是一個漲停,市值又是增加了200億,按照這個速度,就是3天增長兩個大北農的市值。溫鵬程、嚴居然等45名自然人擁有該集團約49.677%權益。他們持股比例在0.048%-3.287%間,其中 43位股東預計將擁有1.7億-17.1億元的個人財富。
溫氏今天的成功,應了一句話:格局決定結局、定位決定地位。在一個企業內部而言「分配」就是第一生產力;在一個企業外部而言「競爭」就是第一生產力。一個企業的「分配力」體現一個老闆的經營格局乾和大事的胸懷,一個企業的「定位力」決定了企業的強勢發展持續潛力。

關於企業分配力:

今天我們很多老闆依然崇尚金字塔式的模板,對權力、地位、金錢的停留在過去的商業思維慣性中,基於人性的層面,這樣的價值取向本身沒有對錯之分,因為千百年來,大自然萬物的生存法則就是優勝劣汰、自然選擇。

但是,社會在經歷農耕文化蒙昧落後、工業文明的效率財富,一切正在加速著財富、思想的重組和演變。

80年代靠膽量,90年代靠知識,00年代靠政策、創新10年代靠信息、金融、互聯網,越來越多的元素正在被成為競爭發展的必須要素。

今天,我們正處後工業化時代由產能過剩、粗放低端的體量向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的體質升級大轉型時期,信息傳遞交換手段、工具的也在不斷豐富,每個層面的人思想認知都在以更快的頻率演變重組。

結構決定功能,思維結構的改變必然帶來內心訴求的改變,內心訴求的改變必然催生所在組織的結構和功能進行匹配,否則,組織內部將會產生不協調的矛盾對立。

我因為工作原因,時常有和農牧企業董事長、總裁交流的機會,明顯感覺到他們力不從心,糾結困惑。也許是過去市場競爭是在蛋糕越做越大的層面上的發展性競爭,今天蛋糕不再增大了,而且參與競爭的深度、廣度、力度正在向全面縱深挺近。

老闆都變得焦慮無策,職業經理人又從何找到著力點?在企業和個人訴求之間找到不平衡點,而且,面臨行業體量瘦身縮水帶來的擠壓,行業出現一些貌似不和諧的事情,比如:不斷上演挖牆腳游戲,今天這家做高管,明天那家做股東,互搏模式處處上演,為什麼?因為在價值觀、歸屬感上找不到切合點了,離開也許是最好的解脫。對於中層而言,更是面臨未老先衰,前途迷茫,停止思想就是快樂,因為裝傻可以自我安慰;一旦清新就是恐懼,因為未來不可預期的痛苦,不少農牧企業已經進入病態模式。過去那種激情和期盼在今天的職業經理人身上完全找不到影子,這將是一個什麼樣的揪心場景。

溫氏股份創始人在30年前就冥冥之中選擇了一條更加適合當下的良方解葯:是眾籌模式、是合夥人、是「公司+農戶(家庭農場)」,在當下竟然成了時代發展的主流訴求!這何嘗不是一種大格局、大智慧、大氣魄!

今天我要再次問問我們一部分企業家們:你懂自私嗎?你懂自私你就學習廣東溫氏股份、你就學習深圳華為、你就學習許昌胖東來、你就學習廣西漓源。因為在這個人心浮躁,信仰游離、靈魂孤獨的變革時代,你想成就大事你就要敢於放下,去讓更多的人與某件事發生關聯,發生緊密的、長遠的、持續的關聯,學會分享成果、學會凝聚人心,讓你從一人操心轉換變成人人操心,讓你從一人累倒轉換成變成人人承擔。解放別人就是解放自己,所以,解決企業的分配力就是解決企業的戰鬥力,就是激活企業內部的第一生產力。

關於企業定位力:

在中國這片土地上,30年來農牧業的發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飼料作為工業化的層面范疇,發生著巨大變化,然而,過去的養禽業、今天的養豬業作為第一產業的范疇,因為技術、人才、理念、管理等等因素的制約,導致行業飼料產業發展較快、養殖業發展緩慢,時至今日還在巨大的黑洞中踉蹌前行。

經常聽到業內很多有識之士嘆息道:學畜牧的、有專業知識的人都去賣飼料、賣獸葯去了,養殖業又辛苦、工作環境又差、又不掙錢。學養豬的不養豬、學獸醫的不在現場,這表面看是一個行業的尷尬,深層次的原因何嘗不是一個行業價值鏈分配出了問題,也可以說是一個社會缺乏匠人精神、專業精神的表現,給行業帶來的損失也許不可估量。

30年來,溫氏股份從來沒有和任何一家飼料企業成為競爭對手,沒有成為任何一家飼料企業、養殖企業的對手,在市場化高度白熱化的今天,各家企業在內外互耗,他卻如此獨善其身,心無旁騖,去成為中國第一、甚至很快世界第一的農牧企業?

答案也許就在企業的定位上。在企業戰略層面,定位就像汽車的方向盤,一但定位失誤,你的油門踩的再大也無濟於事,甚至會錯的更加離譜。企業一個好的定位足以讓一個企業四兩撥千斤,事半功倍。

大家常常講:做正確的事是「道」的層面,正確的做事是「術」的層面。溫氏股份,與其說是一開始就做產業鏈,還不如說是他們一開始就做了一件正確的事,盡管可能是風險很大的事,但他們選擇了、堅持了、做成功了。溫氏這個「道」難道不就是他們的定位嘛!也更算是一家畜牧業最經得住誘惑、最具工匠精神的企業之一。

最後用溫氏創始人溫背英先生的一段朴實的思想和今天溫氏集團董事長溫鵬程先生的經營思路結束我的文章,希望給各位同行、給行業下一步發展走勢帶來一點思考。

溫氏集團創始人溫北英先生胸懷廣闊:「認為財富不要集中在一個人的手裡,而是大家一起勞動,一起分享勞動的果實。」隨著企業翻番式的壯大,對後來滾雪球般加入的員工,也照章復制著這個「家規」,後來溫氏將它定名為「全員持股」,這個「家規」一直持續到今天。

⑺ 五大家族為什麼怕溫氏

2015年11月2日,換股合並實現整體上市的 溫氏股份 (300498.SZ),股價出現暴漲,市值一度超過2000億元,成為當之無愧的創業板巨無霸,萬千股民追捧的對象。

讓外界頗為困惑的是,一家主營禽肉產品的溫氏股份,何以能夠擁有如此大規模的市值,圍繞其發展軌跡,一直為外界所關注。3月6日,全國兩會召開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溫氏股份董事長溫鵬程在北京首都大酒店,接受了時代周報記者的專訪。

上世紀80年代初期,由7戶農民集資8000元起步,經過30餘載的發展,到如今成為一家以畜禽養殖為主、跨地區的現代農牧企業集團,溫氏股份一路走來,穩扎穩打。目前,溫氏股份已在全國23個省(市、自治區)設立了170多家一體化公司,現有合作家庭農場5.3萬戶、員工4萬餘人。

作為一名老代表,今年是54歲的溫鵬程第19次參加全國兩會。面對外界關心的溫氏股份「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溫氏家族化等問題,溫鵬程毫不諱言,向時代周報記者娓娓道來。

神話背後 依賴「溫氏模式」

中國是世界豬肉消費第一大國。溫氏股份定位於畜禽養殖為主業,恰逢其時。溫氏股份的主營業務為肉豬、肉雞等禽類產品,近幾年其規模遠超同行。

據溫氏股份官網披露,2014年溫氏集團上市肉豬1218萬頭、肉雞6.97億只、肉鴨1699萬只,實現銷售收入380億元。而在剛剛過去的2015年,溫氏股份的經營業績再次邁上新台階。

最新的業績快報顯示,2015年溫氏股份實現營收達482.34億元,同比增長24.56%;營業利潤為67.17億元,同比增長132.5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2.76億元,同比增長126.16%。

在業內人士看來,溫氏股份的發展得益於其獨有的「溫氏模式」—以緊密型「公司+農戶(家庭農場)」為核心、適度規模化養殖為基礎的發展和經營管理模式。

長江證券 分析師認為,溫氏股份通過其「輕資產、全產業鏈、全員持股」的溫氏模式解決了養殖業大規模化而因技術跟不上導致的高成本難題,成本優勢顯著。另外,溫氏股份較高的生產效率及成本控制優勢,能夠保證合作農戶利潤持續增長,吸引更多農戶加入溫氏體系,實現規模的持續擴張。

溫鵬程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畜牧業巨大的成本是飼料,大概佔到總成本的70%。目前國家正在提倡「去庫存」的發展思路,近年來玉米和糧食的庫存完全跳出了正常年份的庫存。溫鵬程認為,在「去庫存」的過程中,會讓這些產品的價格大幅下降,「這可以讓我們的畜牧產品,生產成本大幅下降。」

目前,溫氏股份將產業觸角伸至湖北、安徽和江蘇等地,在發展過程中,溫氏股份「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引起了環保爭議。對於國家越來越嚴格的環保政策和法規,溫鵬程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公司歷來重視環境保護,並在5年前就已提出了環保問題解決方案,即環保「三同時」制度,另外這幾年在環保方面的投入資金達到10億-20億元,「去年我們投入了2.7億元的環保資金,新投產的項目,(環保)標准較高,達到了循環利用的標准。」

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在50多分鍾的專訪時間里,溫鵬程多次談到環保話題,「我們三年前就明確了環保管理,是生產環節一項重要的工作,我們的環保壓力不大」。

邁入2016年,溫氏股份發展勢頭迅猛。3月7日,溫氏股份披露了今年2月公司商品肉豬銷售情況,2月銷售商品肉豬109.81萬頭,收入22.15億元,銷售均價17.91元/公斤,環比變動分別為-31.74%、-27.66%、4.01%,對此溫氏股份解釋稱,「受春節假期影響,公司商品肉豬出欄量減少;公司業務規模擴大、商品肉豬出欄量增長及銷售價格上漲。」

近來,溫氏股份再次將產業板塊向全國布局。2月3日,該公司披露了一項定增預案,「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以每年合計新增肉豬產能 182 萬頭為目標,擬使用募集資金投資 11.6億元,用於建立 4個肉豬養殖一體化建設項目。

啟動組織架構變革

溫氏股份內部家族分散,共計有13個家族,其中以溫鵬程家族和嚴居然家族影響最甚。據時代周報記者梳理發現,溫氏股份的股本結構較為分散,無持有公司股份5%以上的單一股東,各股東的持股數及持股比例均較小。

截至目前,溫氏家族成員中,包括溫鵬程在內的11人在溫氏股份持股,合計持有公司6.07億股股票,持股比例為16.74%,為溫氏股份實際控制人。在董事會層面,溫氏股份共計有8名握有「實權」的非獨立董事,其中溫鵬程在公司擔任董事長,溫氏家族成員在非獨立董事中擁有4名席位,佔到1/2,對於公司董事會和股東大會形成決議,有重大影響。

另外,嚴氏家族在溫氏股份的「影響力」也不容小覷。溫氏股份總裁、技術總監嚴居然,以及嚴居能兩兄弟,均在董事會擔任董事,兩人合計持有1.77億股,持股比例達4.88%。

溫鵬程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對於公司家族化傾向這一話題毫不諱言,「溫氏從成立那一天起,我們就是一個帶有家族烙印的公眾公司。」 溫鵬程表示,正是因為如此,早期的溫氏集團才被拒於資本市場之外,「但我們完全是以公眾公司的方式管理,所以管理團隊的成長和民主化,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溫鵬程進一步指出,雖然溫氏帶有家族烙印,但是管理團隊的作用、決策的程序是非常科學、合理,而且高效的。

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從去年11月份整體上市成為創業板「第一股」後,溫氏股份經過資本市場震盪,依舊穩坐「一哥」寶座。截至3月10日收盤,溫氏股份報收47.87元/股,總市值達到1735.41億元,超過綠地控股(600606.SH,總市值1555.09億元)和光大銀行(601818.SH,總市值1699.12億元),在滬深股市2823家上市公司中, 平安銀行 的總市值目前不到1500億元,溫氏股份總市值排名第25位,可謂深市的新「巨無霸」

在整體上市後,上述13個家族和個人身家已過億,溫氏創始人提出的共同分享財富觀念變成現實。今年以來,溫氏股份繼續加大對股東的財富共享。根據2015年度的經營情況,溫氏股份發布了《2015年度利潤分配預案預披露》公告,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不少於5元(含稅),合計派發現金股利不少於18.13億元,同時以資本公積向股東每10股轉增不少於2股,合計轉增股本不少於7.25億股。

不僅如此,溫氏股份還啟動了員工持股計劃。2月3日,溫氏股份披露稱,該計劃的資金總額不超過11.6億元,參與對象包括本公司董監高管理人員,以及簽訂正式勞動合同的子公司員工,總人數達19097人。

溫鵬程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為了上市後更好地發展,溫氏股份直接啟動了關於組織架構變革的工作,已聘請了有關的第三方咨詢公司,指導此次變革。

「我們很快會以原來的母公司來帶動分公司發展,到下個階段,組織變革(實施)以後,可能會讓企業的管理更專業化,具體從業務隊伍專業化、年輕化這幾個方面體現出來。

⑻ 溫氏股份員工持股計劃期滿後所持有股份怎麼處理

可以繼續持有,也可以賣出套現

⑼ 溫氏股份股票怎樣

可以啊,廣東省一級以牧業為主的上市公司,每年的收入都很好

閱讀全文

與溫氏股票員工持股情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每股公積金和凈資產的差別 瀏覽:724
股票能量指標怎麼調出來 瀏覽:427
股票用現金買嗎 瀏覽:598
好股票網生命線指標 瀏覽:118
手機上怎麼看股票業績 瀏覽:195
中國最大樹脂廠股票號 瀏覽:155
推薦微信的股票軟體 瀏覽:646
露振科技股票行情 瀏覽:746
小窗口的股票軟體 瀏覽:897
重新開一個股票賬戶 瀏覽:125
國家隊持倉股票信息 瀏覽:111
股票回購方式中不需要支付大量現金的是 瀏覽:634
恆康醫葯股票走勢 瀏覽:1007
中國國債股票 瀏覽:445
股票很久沒漲停 瀏覽:112
股票看盤軟體教學視頻直播 瀏覽:118
中國銀聯股票有嗎 瀏覽:51
etf和普通股票一樣買賣嗎 瀏覽:26
搜於特股票今天走勢 瀏覽:898
煤炭價格上漲對煤股票的影響 瀏覽: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