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疫情過後股市出現大幅度的起伏假如請你給投資者們提一些建議你會談到哪些方面
以前過後股市出現大幅度的起伏,假如我是投資者,我會投資一些鋼人民日常生活相關的一些企業。
『貳』 2021年最近保險股為什麼下跌呢
目前市場的普遍預期是人身險銷售會長期陷於低谷,原因一是大增大脫的人海戰術難以持續導致代理人數量難以明顯提升,原因二是互聯網保險與保險經代公司持續沖擊個險渠道。
拓展資料:
保險股價格暴跌背後:豐滿的理想與骨感的現實
低估值、低漲幅、高分紅,保險股與銀行股、地產股一道被稱為「三傻」,2020年,因疫情影響,上市險企業績普遍承壓,但考慮到市場發展潛力依然巨大,保險股也依然為價值投資者所青睞。
保險業基本面坍塌背後:保險業底層邏輯已經發生顛覆性改變。
基本面嚴重偏離預期,A股保險股在2021年成為了下跌的重災區。而分析影響基本面的原因,除上文提及的個險新單標保快速下滑之外,還需要注意的是,影響保險業發展的基礎要素已經發生徹底改變,保險業發展的底層邏輯也隨之而變,而這些才是影響保險股股價當下以及未來變化趨勢的根本所在。
短期來看,償二代二期工程、「雙錄」等新規的實施仍將對行業發展產生直接影響,普惠型產品對於低端客戶市場沖擊已經形成,中高端客戶市場機會尚存,但培養精英代理人並非一朝一夕之功;長期來看,人口年齡結構的改變、人口紅利的消退將從更長期的維度上影響行業發展。
普惠型產品沖擊:保險業中低端市場邏輯已經徹底改變
保險股為什麼一直跌
金融股主要由三大板塊構成,證券股、保險股和銀行股等,可以說這三大板塊本身就是有關聯性的,可以說同漲同跌的。
今年二季度,公募基金大舉減持保險股,引發市場關注。但與公募基金相比,券商對保險股的減持力度更大。保費增速是資本市場觀察保險業增長情況的重要指標之一。今年以來,保費增速持續萎靡不振,讓投資者信心備受打擊。今年以來,受保險業基本面低迷的拖累,保險股的股價與市值同步下滑。截至8月11日收盤,五大上市保險公司A股股價今年以來跌幅均已超20%。與2020年12月31日的總市值相比,A股五大上市保險公司的市值合計縮水超過萬億元。
資金撤離跡象明顯
截至今年二季度末,A股五大上市保險公司的公募持倉市值刷新2017年以來的新低。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年底,共有4000餘只公募基金產品持有保險股,而到今年二季度末時,持有保險股的基金產品已不足800隻。
2021保險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從大趨勢來看,經濟轉型離不開長期資金的集中管理,居民對養老、財務管理和醫療的需求也離不開壽險和健康險行業。因此,看好壽險及健康險行業的長期成長空間。隨著市場規范化的進一步提升、市場參與者數量與質量的進一步提高,整個中國保險市場在未來仍然將有一段為期十至二十年的高速發展期,使市場的保險深度逐步與發達國家市場水平看齊。隨著未來供給側渠道轉型、科技賦能以及產業協同的逐步深化,預計保險業估值或將在半年至一年後迎來拐點。
『叄』 在疫情後時代,家庭資產如何進行有效的保值增值
我認為,在疫情後時代,家庭資產如何進行有效的保值增值,不同的群體有不同的方法應對。
第一,對於一般老百姓而言,我考慮還是選擇低風險的投資理財產品比較靠譜。你可以考慮買國債,投資銀行的大額存單,選擇銀行的結構性存款等等,風險低,收益好。
第二,對於閑置資金較多,有一定的金融知識,有一定的抗風險能力的人,可以選擇股市、基金、期貨等高風險高收益理財產品。
第三,可以考慮投資實體經濟,選擇那些前景看好,有一定的發展空間和潛力的行業投資。如5G、物聯網、新醫葯、高科技產業等等,相信能夠給你帶來更多的收益。
第四,投資需謹慎,要用其所長,避其所短,量力而行。千萬不能去冒險,不能把投資當兒戲。
最後有一定投資基礎和風險承受能力的可以將剩餘資產用來投資股票。通過對經濟發展政策的敏感性、專業的投資分析能力和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謀求更大的投資回報。
『肆』 疫情後未來可以買什麼股
2019年12月,武漢發現新型冠狀肺炎病例,之後,新冠肺炎疫情就在我國蔓延開來,我們的生命帶來了巨大的威脅,也給我國的經濟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在黨和國家的領導下,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新冠肺炎疫情逐步被控制。但是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並不樂觀,那麼在疫情過後,是不是股票就不能買了呢?其實並不是,在疫情過後,還是有許多股票可以購買。
3.疫情後未來可以購買關於旅遊方面的股票。為了對抗新冠肺炎疫情,許多人選擇居家不外出,這就導致旅遊業受到重創。但是在疫情基本結束後,許多人會報復性消費和旅遊,我記得今年五一黃金周,我國的旅遊業再創新高。所以,疫情後我們也可以購買旅遊方面的股票。
『伍』 疫情對股市的走勢有什麼影響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物價的增長,一些人在目前的崗位上賺取的薪水已經無法支撐日常生活,為了讓全家能有更好的生活,許多人還是另闢新路,炒股就是許多人選擇的致富之法。許多人通過炒股確實賺到了錢,但是也有很多人賠了很多錢,股市的行情風雲變幻,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國家的政策、自然災害、企業的變化等,其中疫情對股市的走勢影響深刻。
雖然疫情會給股市帶來動盪,但是我們也要抓住有利時機,在疫情期間,購買一些特需類的股票,這樣不僅不會賠錢,還會大賺一筆。
『陸』 保險板塊哪 個股票最具投資價值
保險概念一共有7家上市公司,其中6家保險概念上市公司在上證交易所交易,另外1家保險概念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交易。保險概念股的龍頭股最有可能從 新華保險、美都能源、西水股份 中誕生。
『柒』 疫情過後,股市會迎來一輪牛市嗎
疫情過後股市一定會迎來牛市,什麼時候疫情結束了,牛市行情就會到來的,主要有以下幾大原因:
(1)2020年的突發起來的疫情,已經讓全球各大國家都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直接導致世界經濟出現下滑,甚至衰退的地步。
股票市場本身就是資金博弈的市場,疫情期間很多人本身沒錢,哪裡有錢投資股市呢?只有等疫情結束之後,大家有閑錢,股市資金有新血液注入,股市得到新血液注入,股市必然會迎來一波牛市行情。
總結分析
綜合2020年的疫情和A股實際來分析得知,A股經過4~5年的調整,已經確實具備了牛市行情的條件。按照兩者之間關聯性分析,預計在今年年底會基本結束,疫情結束之後經濟走上復甦,股市也會走上正軌,迎來真正的大牛市行情。
『捌』 疫情對股市的走勢有大的影響嗎
說起2020年的新冠疫情,相信還是令很多人非常後怕的。當時政府立即採取了相關的措施,並且讓人們進行居家隔離。大部分的人民都非常的支持政府,並且也聽取了政府的意見。但是有一小部分人不僅不聽取政府的意見,而且還到處亂走亂竄給當地的人民帶來了不必要的困擾。2021年的疫情又開始在南京爆發,讓很多人都感覺到非常的害怕。那麼疫情對股市的走勢影響很大嗎?
在當今社會中,沒有天下掉餡餅的事。大家一定要靠自己的雙手勞動來賺錢,或者靠腦力賺錢,不要總是貪圖享樂。特別是一些人會給自己打電話說自己是什麼公司的,然後讓自己把所有的錢全部投在他那裡面。這些電話或者信息千萬不要相信,很有可能就是騙子,並且大家一定要報警處理。
『玖』 保險股可以持有嗎為什麼
如果你的投資策略相對比較穩健,並且有著敏銳的市場,確實可以參與保險股。
如果你本身是業余投資者,也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散戶,我個人建議散戶遠離保險股,因為保險股已經長期被市場冷落了,除非你的投資知識非常專業,不然你很難在保險股這一板塊獲得豐厚的投資回報。如果你喜歡價值投資,保險股也不是優秀的投資標的。
一、保險股比較適合專業的投資機構。
對於專業投資機構來講,因為專業投資機構每天都在做這樣的事,對市場的行情判斷也比較准確,所以他們會持有一定比例的保險股。保險和證券會在某些特殊時期上漲迅速,當這些板塊啟動的時候,很多投資機構已經提前進場了。而當散戶進場的時候,保險股的行情基本上已經走完了。
綜上所述,不建議散戶投資人持有保險股。如果你想做長期投資的話,我覺得保險股也不合適。
『拾』 現在的中國平安股票值得買入嗎
暫時不值。
中國平安是一隻機構重倉股,那麼長時間的陰跌說明明顯是主力機構在拋盤,是什麼讓主力資金撤退呢?
絕對不是簡單的調整。
從財報來看,2020年報營業收入增速在4%左右,凈利潤增速在-4%左右。暫且把增速降低歸於疫情。
那麼2021年一季報就已經明顯說明了問題,一季度的營業收入增速也只有可憐的3.7%,相比於之前18,19年的快速增長,最直觀的原因就是增速明顯放緩了。
換個角度理解,公司已經面臨天花板了。預期降低導致的就是機構紛紛高位撤離。這才是根本原因。
至於目前來看,因為超跌的原因,中國平安可能會在底部震盪很長一段時間直到再次選擇方向。
投資收入的利空,主要有兩個吧。
一個是內在的投資失誤。
比如華夏幸福暴雷,虧的錢全都要計提減值,會減少收益利潤。目前計提了182億元減值,後續可能還要進一步減值。
一個是長期的無風險利率下行。
保險公司的投資內容,無非就是存款+債券+權益資產+其他,其中債券是大頭,幾乎佔了一半。
長期利率下行,會壓縮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率,賺的錢就更少了。
而且有一點,雖然利率下行,但是按照年金險的保單,比如說光明一生,活到90歲,年化利率3.8%(活的越久利率越高),保險公司依然要按照固定的3.8%的利率付息,這樣一來利差就更小了(了解光明一生點這)。
不過這一點對我們來說,倒是很有利,如果我們買了年金險,鎖定未來幾十年的高利率,就能把利率下行的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不必承擔利率損失。
最後說說我自己的看法吧。
我一直以來的觀點是,我很看好中國的保險市場,現在大家的收入上來了,觀念上來了,為了維持現有的經濟地位,防止一夜返貧,更會利用保險這個風控工具轉移風險,把全家的保險都做足。所以中國的保險市場潛力是很大的,我的預購清單里就有保險基金。
但對中國平安,我持一種觀望的態度吧。
保險是個同質化的行業,風險相同,基於風險衍生出來的產品,也是大同小異,所以我買保險股的投資邏輯很簡單,一看誰賺的錢最多(目前是中國平安),二看誰最創新(目前國內的保險公司都一般般)。
原本的保險時代是中國平安為王,但現在不一樣了,互聯網時代,信息差越來越少,還有高性價比的互聯網保險在打價格戰,消費者也不是傻的,知道買啥最劃算,中國平安的品牌優勢在逐漸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