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主力排名 > 投資股票大亨

投資股票大亨

發布時間:2022-07-27 21:39:08

『壹』 靠炒房炒股炒成億元富豪,真的有這樣的人嗎

其實有一段時間我們國家的房子是被炒得很高的,而且房價也在越來越高,因為在那段時間很多人都在故意地炒房子的價格,而且也的確讓男子變得越來越高,他們本身都是很有房子的,他們讓自己建了很多房子,因此他們如果想要讓自己賺更多錢的話,他們就需要讓房子價格變得越來越高,而且他們也的確讓房子價格變得越來越高了。在那段時間,很多人都靠炒房子的價格讓自己賺到了很多錢,而且也讓自己成為了一個富翁。

其實在我們國家,不管是炒房子也好,還是炒股票都能夠賺到錢,只要自己有能力,而且也只要自己有眼光就行。因此在我們國家有一段時間就是這樣的,很多人都在不斷地炒房子的價格,而且也在讓房子的價格不斷的飆升。這在這種上雖然說讓我們的社會秩序受到了一定的沖擊,但是也讓我們的一些人感受到快樂,因為他們賺到了更多的錢。靠炒房炒股炒成億元富豪,真的有這樣的人嗎?其實我覺得真的有這樣的人之所以真的有,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有人有很多房子。

其實如果有人故意炒房子的話,只要自己能夠有很多房子,那麼自己一定能夠賺到很多錢,並且能夠讓自己的房子賣到更多的錢,這樣的話就能夠讓自己成為億元富翁的,因為這本來就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而且只有讓自己也有很多的房子,這能夠讓自己擁有很多的錢。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大家有什麼想法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貳』 歷史上有哪些名人炒股

你好,
英國女王買什麼股票?英國首相布萊爾炒股會虧嗎?美國總統布希炒股能獲知內幕消息嗎?飛人喬丹、車王舒馬赫炒股也像賽場上一樣風光嗎?股市有風險,名人也要慎入。
看好網路科技股,英國女王和飛人喬丹損失慘重

英國劍橋大學商學院譽滿全球,各界知名人士莫不以能成為該院MBA教程中的經典案例而自豪。目前,劍橋大學商學院正在重新編寫案例,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和首相布萊爾「有幸」入選,但君臣二人似乎並不高興。原來,他們是以投資失利的典型代表被收錄進投資決策課程中的。

在投資理財方面,布萊爾夫婦似乎一直運氣不佳。近年來,布萊爾夫婦1997年搬進唐寧街10號首相府時以61.5萬英鎊的價格賣掉的別墅,幾年後飆升到了160萬英鎊,而他們在布萊爾老家購買的一套別墅卻足跌了10%,也損失了數萬英鎊。和投資房產相比,布萊爾夫婦投資股票的損失更加慘重。

從2005年6月起,首相夫人切麗一直持有價值140萬英鎊的英國航空公司股票。原本股票價格走勢平穩,誰知到2006年8月卻風雲突變。當月初,英國警方宣布挫敗恐怖分子的炸機圖謀,盡管英國金融監管部門一再表示,倫敦金融市場運作完全正常,但投資者明顯陷入到恐慌之中。英國股市一路大幅下跌,航空類股票更是遭受重挫。按照8月15日英國股市的收盤價格,切麗持有的股票市值一周內就損失了約30萬英鎊。布萊爾要想挽回損失,可以通過「以公謀私」來實現——積極改善英國安全形勢,給航空公司保駕護航,航空類股票自然會上漲。

不過,切麗表示,她不會盲目拋售股票,他們全家對英國未來的經濟前景充滿信心。

相比英女王,布萊爾夫婦的損失就不算什麼了。2000年到2004年間,女王的投資組合市值大跌超過1/4,損失高達2100萬英鎊。

女王的一項「蝕本」投資曾被大肆報道。2001年,女王動用了5萬英鎊買下唱片公司Poptones的股票,不料該股票其後跌至停牌,女王為此巨額虧損至血本無歸。

另一項投資也是女王心頭之痛。上世紀90年代末,網際網路企業的股票不斷上漲,一貫保守的女王按捺不住,出資5萬英鎊買下高空攝影地圖公司Getmapping1.5%的股份。Getmapping由於業務發展飛速,在女王買下不久後上市,股價一路上漲,使女王的持股值激升至將近100萬英鎊。然而,好景不長,全球互聯網公司隨後進入寒冬,股市連番受挫,投資者損失慘重,女王也不能倖免。Getmapping的股價由歷史最高點劇跌90%多,女王持股值只剩下6萬多英鎊。有消息說,女王投資Getmapping可能是王室財務官的主意。但消息人士表示,女王本人自己也曾對新科技股票的獲利潛力充滿信心。

和英女王一樣,美國籃球巨星、飛人喬丹也曾看好互聯網投資。腰纏萬貫的喬丹曾經是Divine軟體公司最著名的董事會成員。2000年,在Divine公司股票公開發行前4個月,喬丹購買了該公司的股票期權。可是,Divine軟體公司的股票不僅沒有升值,反而大幅下挫。喬丹當時價值100萬美元的股票,兩年後的市值大約只有3.7萬美元。

財富嚴重縮水後,英女王在世界富豪排名榜中也由原先44位大幅下滑至177位。心情不佳的女王炒掉了協助她買賣股票債券的「御用」基金經理。不過,隨著去年股票市場回升和房產價值驟漲,女王個人資產一年裡暴增3000萬英鎊,總算開開心心地度過了80歲壽辰。

英女王是該知足常樂了,她的同行、荷蘭女王貝婭特麗克絲的境況要凄慘得多。領導著「橙色王國」的貝婭特麗克絲曾經被看做是全球王室首富,據說資產一度達到40億歐元之巨。但由於投資失誤和股市下跌,她賠了很多錢。現在有傳聞說她目前只持有殼牌石油公司很少的股份。

名人炒股,風格各異,有的大膽,有的保守,布希還搞技術違規

股市投資風雲變幻,名人炒股有賠,當然也有賺。

「拉斯維加斯之王」、美國賭博業大亨謝爾登·阿德爾森就是炒股暴富的典型。2003年,阿德爾森的身家僅為14億美元;2004年,阿德爾森通過將公司上市並出售部分股票,身家暴漲至90億美元。在去年公布的《福布斯》美國富豪榜上,阿德爾森由2005年的第15位飆升至第3位,阿德爾森可以說是近幾年財富增長最快的美國富豪,說他坐著「火箭」躥上《福布斯》富豪榜也不為過。

和賽場上的極速狂飆不同,車王邁克爾·舒馬赫的投資性格非常保守。一位德國金融投資專家分析說:「很保守,他傾向於選擇風險較低的投資項目。大部分投向了國債基金和房地產基金,只有一小部分投資在股票上。但他的投資收益並不少,即使他只投入5億歐元,並且回報率只有4.5%到5.5%,每年年底的時候他也會有2500萬歐元的進賬。平均每個月就有200多萬歐元利息,而且肯定不會賠錢,這很不錯,是不是?」據說,舒馬赫2004年在國債和股票基金上的投資收益是1375萬歐元。

你或許會想當然地認為,沙特王子在投資上一定很保守。也許上一代是這樣,但新一代的王子們極具投資意識,商業頭腦也非常靈活,代表人物就是沙特阿蘇德王子。在2005年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阿蘇德王子以237億美元的財富,位居榜單第5名。阿蘇德王子的資產主要來源於投資,他在美國花旗銀行100億美元的投資,2004年在沙特股票市場上獲得了116%的投資回報。同時,他在2004年還拋售了紐約廣場酒店的一半股份,轉而購進了英國薩沃伊酒店和摩納哥蒙特卡羅大飯店的股份。阿蘇德王子是個思想活躍、腦中怪點子不斷的「商業奇才」。為了推銷所投資的股票,他甚至上美國CNN做起了廣告:「我們所有進入股票市場的公司,都是該行業的老大。」

美國總統小布希也曾炒股,而且也賺了,但卻賺得有點心虛。

1984年,在一些「貴人」的安排下,一家叫做「光譜七」的石油勘探公司心甘情願地買下了小布希如同「垃圾股」的石油公司,「光譜七」公司隨後又被更財大氣粗的哈肯能源公司收購,轉眼間,小布希不僅名列股東委員會,並且還擁有了價值53萬美元的股票。

1990年,父親老布希任美國總統期間,小布希突然賣掉了「哈肯能源」的所有股票,獲利近85萬美元。不到兩個月時間,伊拉克就入侵科威特,石油市場開始混亂,「哈肯能源」公司的股票狂跌,季度虧損達2300萬美元,而小布希由於「提前抽身」毫無損失。

已經退休的拉爾夫·史密斯,當年是洛杉磯證券交易中間商,1990年6月,經他牽線搭橋,當時的總統公子小布希出售了手中大約21.2萬股哈肯能源公司的股票。盡管史密斯認為交易完全沒有問題,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律師們卻認為這樁交易存在著很多疑點,並啟動了相關調查。調查重點之一是布希在賣掉股票前是否已經知道了所謂的內幕消息。另一個重點是布希在出售自己股票前究竟知道了什麼,是在什麼時候知道的。1991年,對布希的股票交易行為作了定性:「通過調查,我們並沒有發現布希先生有任何非法的內幕交易行為,因為他知道的公司信息並不比其他股票投資者多。」

人們認為,1990年老布希競選總統成功,對該案件的調查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真正使布希逃過一劫的是廣大投資者。1990年8月20日,哈肯公司宣布公司出現巨額虧損,但投資者的反應卻非常平靜。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經濟分析辦公室官員莉薩說,如果布希在出售股票前知道的消息並沒有在證券市場上引起「強烈反應」,那麼布希知道的消息「毫無價值」,所謂的非法交易和欺詐也就不存在了。

不過,小布希也承認,他當年出售哈肯後,拖延申報交易屬於技術違規。

雖然一度身陷股票丑聞,但小布希仍沒有放棄炒股。他和夫人勞拉為兩個女兒分別購買了110萬美元的信託,其中主要是思科、Gap(零售業公司)、IBM、微軟、寶潔和輝瑞制葯的股票。

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比小布希謹慎得多。表現在投資風格上:假如在未來3年內要使用這筆錢,就不要把它投向證券市場。格林斯潘2003年持有的投資資產價值總計640萬美元,更多選擇了銀行存款和投資短期國債的投資方式。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格林斯潘乾脆不持有企業股票。

政治家們更喜歡與民同樂,一起分享炒股賺錢的喜悅。由於在美國哈利伯頓公司擁有股票期權,美國副總統切尼夫婦2005年總收入高達800多萬美元。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夫婦也擁有為數不少的股票,其中大多數是電信公司的股票。法國前總統希拉克夫婦擁有的股票要少得多,大約只有58萬歐元。列支敦斯登公爵漢斯·亞當二世的凈資產高達32億美元,其中包括許多股票,具體數額是個謎。

股市有風險,名人也要慎入。你認為足球明星貝克漢姆會買什麼股票?沒人知道,但不妨看看理財師的建議:長線持有一些大公司的股票,如微軟、可口可樂之類的,會有很好的回報。

『叄』 股票大亨是誰收徒不收

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1930年8月30日— ) ,全球著名的投資商,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在2008年的《福布斯》排行榜上財富超過比爾蓋茨,成為世界首富。2011年12月,巴菲特宣布,他的兒子霍華德會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中扮演繼承人的角色。2012年4月,患前列腺病,尚未威脅生命。

『肆』 全世界有多少富豪是靠炒股發家的

世界是「平」的,每個行業都一樣。炒股發財也比例與其他行業的比例相同。

『伍』 孔菲德是怎麼做股票投資的

美國股海「空手道」大師孔菲德從小家境貧寒,只能靠勤奮學習去改變現狀。

1954年,孔菲德告別了費城,隻身漂泊到了紐約,找了一份「互助基金」推銷員的工作。

孔菲德起初是為投資者公司推銷股票,然而野心勃勃的他並不甘心做一名小小推銷員。

1955年,經公司允許,孔菲德自費去了巴黎,當時歐洲許多國家禁止本國公民購買美國的互助基金股票,以免本國資本以這種方式流向美國。看來向歐洲公民推銷股票這條路已行不通了。

經過觀察,孔菲德發現了歐洲這個禁區中的「新大陸」——美國的僑民市場。

那時歐洲的經濟正在成長,漸致富足,但和戰後美國的經濟繁榮情況比較,相去甚遠。

這些美國僑民有很多餘錢,他們有很多人都讀到關於華爾街空前繁榮的報告,但由於遠居異國,又沒有一條方便之路可以讓他們將資金投於美國股票市場上。孔菲德的出現,正好與僑民的願望不謀而合,真乃是天賜良機。

孔菲德經過廣泛遊說,賣了很多投資者計劃公司的股票,為公司和他本人贏得了巨額利潤。

孔菲德注意到了一家新的公司——垂法斯基金公司。

這家公司當時的基金股票銷路很好,比投資者計劃公司擁有更廣闊的市場。於是他毅然做出決定,脫離投資者計劃公司,加入更有名氣的垂法斯基金公司。

隨後,孔菲德寫信給垂法斯基金公司,談論了他發現的歐洲市場情況,並提出了一個快速開發統計報告,要求垂法斯委派他擔任歐洲總代理。

這一建議很快送到了垂法斯的高層決策群中,他們反復研究討論之後,一致認為這項計劃對垂法斯的發展非常有利,如果成功就可以擴大經營范圍,打開國際市場的局面。於是孔菲德的要求很快就被答應了。

不久,孔菲德成立了自己的銷售公司,並給它取了一個響亮的名字——投資者海外服務公司(簡稱IOS)。

開始時他自己一個人推銷垂法斯股票,然後他招聘了許多推銷員,這種安排是互助基金的標准組織方式:孔菲德可以從每一個推銷員的每筆交易中提取1/5的傭金。

IOS以驚人的速度成長著。到20世紀50年代末,它已擁有100個推銷員,他們的足跡踏遍世界各大洲的許多國家,它的推銷員隊伍壯大到孔菲德一人難以控制的地步。

就這樣,孔菲德也建立了金字塔般的組織,這回他已距離「金字塔」塔尖不遠了。

他一層層地從每一個屬下身上提取他應得的那部分傭金。

1960年,孔菲德已凈賺100萬美元,而他自己從未投入一分一厘的資金,實際上他不是「一本萬利」,而是「無本萬利」的空手道高手。

孔菲德手中擁有了雄厚的資本,加之公司的聲譽越來越高,可以放手大幹了。於是,他採取了在互助基金這一行中石破天驚的一步——成立了他自己的互助基金公司。

孔菲德的第一家互助基金,名叫國際投資信託公司(簡稱IIT)。公司在號稱是「自由中的自由市場」的盧森堡登記。基金的通訊地址和實際經營的總部,依然在瑞士,和IOS在一起。

孔菲德的那些熟練而有沖勁的推銷員們,能使一股潛在的客戶獲得一個印象,即IIT是一家以瑞士為基地的殷實可靠的大公司,IIT股票銷售的情況就如股市繁榮時的熱門股票。12個月以後,該公司已獲得其投資者投入的350萬美元,基金繼續不斷地增長,直到最後增長到將近7.5億美元。

長期以來,孔菲德對他只能向美國公民推銷的限制,一直感到氣惱。

20世紀50年代末期,有幾個國家的政府抱怨IOS的推銷員(也許並未得到孔菲德的支持),私下違背這個規定,而大批地將垂法斯的股票,通過銀行和以貨幣交換的方式,賣給非美國公民。

孔菲德現在決定要設法將這一限制一國一國地解除。

他去見每一個國家的財政當局,說:

「你們現在擔心資金流出貴國,對不對?好吧,我告訴你我的做法。我的新基金IIT,將投入一部分資金,購買貴國企業股票。但你們要准許我向貴國人民推銷基金股票,作為交換條件。」

他一國接一國地說服了對方。

他就是這樣一步步地從推銷員、推銷主任、超級推銷員,到了老闆的地位,登上了互助基金的「金字塔」塔尖,他的財源滾滾而來。

隨後,孔菲德又在加拿大注冊登記了「基金的基金」公司,財源又進一步開闊。

孔菲德又把注意力轉向了金融中心——華爾街。

眾所周知,華爾街股市一直是譽滿全球的。它的許多熱門股票都是搶手貨,孔菲德只有躋身其間,才能有用武之地。於是,孔菲德和他的助手們又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

美國的法律,由公眾擁有的投資公司只做多層基金的生意,而個人擁有的公司則不受這種限制。這樣,如果本公司成立只有一個股東的「基金的基金」公司,這就合乎個人公司的定義;這種私有資金也就可以在美國公開經營而不受干涉。說穿了,他就是在華爾街設立一個公司辦事處,這對長期不能在華爾街和美國其他各地立身的國際投資信託公司來說,更是一舉兩得。

就這樣,一個接一個的私人基金成立起來,它們對任何股票都大膽投資,從炙手可熱的熱門股票到令人望而卻步的冷門股票,從房地產投資到北極石油探測,他們都插上一手,從中撈到不少好處。

「基金的基金」公司已經不僅是一個投資於其他基金的超級基金組織,而是一個受少數大亨操縱的公司,他們無所顧忌地從事著一連串的投資冒險事業。

孔菲德的一生大部分時間雖是默默無聞,但到了20世紀60年代,經過十幾年的發展,脫穎而出,名聲大噪,成為美國股票巨星並富裕得令人難以置信。

『陸』 巴菲特到底是如何光靠股票就成為世界首富的

確切講,他不是光靠股票成為首富的,股票是一種途徑,也就是他老師格雷厄姆的價值投資,你有機會可以去看看。
他其他的突擊還包括掌管一個強大的資本運作團隊,其中一些人的水平不在巴菲特之下,在他公司的股東大會上可以看到這些牛人,比如蒙哥。
另外巴菲特通過股東的身份也對控股的公司管理有一定影響,只不過他不是特別精通,他需要的是熱情的並且有能力和責任的公司管理者,這樣的人才能帶好公司,巴菲特才能獲利。
只有上面有人說巴菲特收購原始股,然後拋售,我只能說,不知道就別給人家回答,會誤導人的。巴菲特不是投機家,而是長期握有股票待股票市場價格高於其股票本身價值時候出手。中國有很多申購新股然後首日拋售,這種短視和投機的行為跟巴菲特的投資是有本質差別的。

『柒』 簡單介紹一下:股票大亨巴菲特的傳奇人生。

他小時候就有理財意識,年輕的時候做股票,後來代客理財,再後來成功清盤,躲過大蕭條,再後來收購個紡織公司,就是現在的名字,慢慢走上價值投資道路,主要合夥人是芒格

『捌』 中國股市十大牛散

中國的A 股市場90%的參與者都是散戶,誕生「牛散」這一特定的群體並不奇怪。所謂「牛散」,簡單來定義就是因持倉量巨大而出現在上市公司「十大股東」名單中的自然人。
從「打新」到參與定增,從博重組到炒概念,「牛散」的武藝五花八門,這是「牛散」第一個過人之處。例如,「ST 大王」吳鳴霄擅長從垃圾股中挖掘重組題材;創業板大佬趙建平善於從中小板、創業板中找到黑馬;而劉益謙青睞「定增」方式做上市公司長期的財務投資者。可以說,在他們熟悉的領域,這些「牛散」的戰績比多數投資機構、私募基金還要出色。
第二個過人之處是,「牛散」的資金量都非常巨大。「牛散」在一隻股票的持股量,經常從數百萬到上億股,動用的資金則是從幾千萬到幾億元。經歷這一輪牛市後,「牛散」們的賬面資產更是大幅飆升。例如,金融大亨諶賀飛持有的申萬宏源的市值已經超過12 億元;而私募大佬徐翔的母親鄭素貞更牛,在文峰股份一隻股票上的持股市值已經超過43億元。
第三個過人之處是,「牛散」的行蹤已經成為股市指標。每當季報、年報公布了知名「牛散」的最新持股消息時,便有小散緊隨其後、跟上搶籌,而主力則趁機拉升股價。
以文峰股份為例,去年12 月23 日,鄭素貞以8.6 億元受讓文峰股份1.1 億股(相當於7.85 元/股),發布消息當天文峰股份便漲停;隨後橫盤兩個月,今年2 月27 日,公司發布「每10 股轉增15 股、派發現金紅利3.6 元」的誘人方案。此後,文峰股份漲停不斷,在最近30 幾個交易日內股價就大漲了280%。鄭素貞成為文峰股份「二當家」僅3 個多月就獲得將近35億元的賬面浮盈。
跟著「牛散」學選股
每個「牛散」都自有其強於他人之處,這些超能力是在A股這個特定市場磨練多年摔打出來的。還有些「牛散」人脈關系龐大、嗅覺靈敏、消息靈通,這更是普通散戶學不來的。不過不要緊,對於那些先知先覺的「牛散」,散戶可以關注他們選股的特點,從中總結一些經驗。
比如「最牛散戶」劉芳,她今年以來持有的兩只股票都有相同的特點:總股本2億~3億股,市值也不大,百億元以下;公司主營業績不佳,尋求轉型之中。此外,這些上市公司家族企業特徵十分明顯。例如「龍大肉食」為宮學斌、宮明傑父子控制,「彩虹精化」的控制人陳永弟、沈少玲為夫妻關系。
這些企業的大部分財富由家族擁有,所以本身有很強的維護上市公司股價(「市值管理」)的意願,民間把這些上市公司的股票形象地稱之為「強庄股」。
以劉芳潛伏的彩虹精化為例:去年年底彩虹精化向大股東陳永弟等人定增,募集資金主要用於三個光伏發電項目,復牌後彩虹精化股價持續大漲了150%以上,大股東原來的持股市值增加了約9 億元,再加上剛剛定增1.6 億股帶來的約24 億元財富,這次定增後大股東賬面財富增加了33億元。當然,大股東吃肉,「牛散」喝湯,潛伏其中的劉芳獲利在2500 萬元左右。
專門「賭」重組的趙建平,選股能力更是超強。今年他投資的9 只股票,全部來自中小板以及創業板,目前有6 只處於停牌狀態,原因都是涉及「重大資產重組」。如此高的「中獎率」肯定有獨門秘笈,不妨索性就把「趙建平」當做小盤重組股指標吧。
有人愛小盤股,也有人愛大盤藍籌。持股萬科A 股多年不離不棄的劉元生、重倉金融股的諶賀飛就是例子,他們的資金往往集中在一兩只股票上,不像趙建平那樣分散。
如果投資者既想獲得大盤藍籌的穩健,又想從小盤股中博取高收益,不妨建立一個「藍籌 成長股」的組合,藍籌可以從保險、銀行、券商、房地產龍頭股中選,而小盤成長股可以重點關注「牛散」劉芳、鄭素貞和趙建平的持股。
中國股市十大「牛散」之一:最神秘的「牛散」——劉芳
中國股市十大「牛散」之二:價值投資者——劉元生
中國股市十大「牛散」之三:「牛散」隊長——黃木順
中國股市十大「牛散」之四:定增大王——劉益謙
中國股市十大「牛散」之五:創業板大佬——趙建平
中國股市十大「牛散」之六:新三板牛人——姚劍定
中國股市十大「牛散」之七:金融大亨 ——諶賀飛
中國股市十大「牛散」之八:擒獲最牛新股——周軍
中國股市十大「牛散」之九:曾經的ST大王——吳鳴霄
中國股市十大「牛散」之十:最牛老太——鄭素貞

『玖』 為什麼把進入股市的人們謂之「投資者」,虧本了則稱之為投機者

就好像,以前有個股票大亨,他說在他剛開始投資的時候,很多人說他是投機家,後來等他在股市賺錢之後,開始做了很多的慈善,這個時候人們開始稱呼他為投資家,慈善家。
我覺得,並不是把進入股市的人,稱之為投資者,而是把哪些掌握了一定的規律,形成了自己的股票交易的規則,之後,能夠比較穩定的進行盈利的人,那些人可以被稱之為投資者。
如果只是,進入股票交易市場,或者是聽著別人說這個好,或者就是自己覺得這只股票好,然後不進行分析,憑別人的推薦,或者憑自己一時的感覺,沒有進行相關的分析,就買入,買入之後,就等著翻倍賺大錢,這樣的人,很多都是抱著投機的心理進入股市,這樣的人會賠,所以才會被稱之為投機者。
投資和投機的區別,個人認為是進入股市後,是不是有學習的能力,如果有學習的能力,在交易的過程中不斷成長,總結經驗教訓,然後形成了自己的投資股票的風格,然後可以穩定盈利,以之為生,那就是投資者。想著一夜暴富的,就是投機者了。

『拾』 《股市大亨》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股市大亨》(約翰·特雷恩)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jDY1ERfQ98aDG1HHk89VFw

提取碼:43lv

書名:股市大亨

作者:約翰·特雷恩

譯者:劉晶晶

豆瓣評分:7.3

出版社:中信

出版年份:2007-7

頁數:258

內容簡介:

《股市大亨》中,約翰·特雷恩對這些「股市大亨」的投資技巧作了詳盡的描述,通過這些投資大師們的真實故事,揭示了他們是如何玩轉成百上千億美元的資金,造就一個個神奇的財富神話的。場外交易的優點、在不同市場環境下的國家的最佳投資方法、股市漲跌時的相應對策以及如何迅速判斷上市公司的真實情況,這些都在投資大師們的故事中得到了最好的詮釋。 特雷恩是描寫金融故事的高手,他的筆法真實而生動,條理清晰又突出重點,讓讀者品味了一個個精彩的財富故事,領略到大師們投資理念的精粹,同時又獲得了對投資世界真切的體驗。正如《福布斯》雜志在比較了該領域的其他經典著作後所做的評論:「沒有任何一本書比得過約翰·特雷恩所著的《股市大亨》!」

作者簡介:

約翰·特雷恩,著名財經作家、他所著的「Money Masters」系列作品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還是紐約特雷恩史密斯咨詢公司的董事長,該公司被認為是最大的私人客戶服務的專業投資咨詢公司。

他在《華爾街日報》、《福布斯》雜志、《紐約時報》等報刊撰寫過數百篇專欄文章。

閱讀全文

與投資股票大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把平安證券裡面的股票分組 瀏覽:683
中國巨石股票診 瀏覽:627
股票主力進入時有什麼表現 瀏覽:824
st股票重組成功會漲多少 瀏覽:827
股票漲停開板還能買入嗎 瀏覽:189
科達利股票上市時間 瀏覽:356
異地開股票賬號有什麼影響嗎 瀏覽:834
股票和資金盤 瀏覽:763
水務行業股票 瀏覽:169
長電科技股票交易記錄 瀏覽:413
股票資金怎麼轉入託管銀行卡 瀏覽:418
股票軟體診股原理 瀏覽:810
公司員工持股對股票 瀏覽:158
愛股票軟體怎麼自設指標 瀏覽:80
霧芯科技股票怎麼買 瀏覽:356
a股現金流穩定股票 瀏覽:470
股票開戶證券代碼 瀏覽:801
股票軟體成交明細紅綠數字 瀏覽:441
進標普後股票走勢 瀏覽:614
解析股票資料庫 瀏覽: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