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對股市有哪些影響
發行注冊制改革對股市影響很大。
上市的公司會更多,以前是審批制度,上市要排隊,背後的紅包沒少送,現在條件達到就可以選擇上市了。
2.是上市的公司越多,市場的資金就越少股市會偏向下跌
3.注冊制度後,股市的整體估值會下降,中小盤虛高的股價就會下跌。高位被套的人解套的機會有所縮小。2001年美股許多互聯網公司股價上兩三百美元,但是現在許多公司的股價只是幾十塊。
⑵ 股票市場的注冊制到底是什麼會給股市帶來哪些影響
注冊制大家都有些陌生,雖然2019年科創板實行注冊制,A股市場已經進入注冊制時代,但很多股民還沒明白注冊制的真正含義,注冊制到底是什麼?
注冊制到底是什麼?注冊制就是指股票發行的其中一種制度而已,A股市場的股票發行制度主要有三種,最初的審批制,主板當前的核准制度,科創板的注冊制。
注冊制的意思就是指公司或者企業根據股票發行的各項規定進行依法申報,只要各種資料完全准確地進行申報。當公司申報之後,待相關部門進行審查,並並且採取實質性審核,最終確定公司或者企業是否給上市。
選擇注冊制上市的一般都是比較大的公司或企業,上市募資金額很大。所以這些公司或企業每上市一家新股,就要從A股抽一筆資金。股市裡面資金就這么多,沒有新血液注入,股市的資金慢慢地被抽離,很難雄起來。
總結分析
股票市場注冊制就是一個股票發行制度而已,建議大家別對這個制度太敏感了。雖然這個股票發行制度對短期有影響,但對股票市場長期是有很大利好的,所以大家一定要積極應對和接受這個股票發行制度。
⑶ 全面注冊制對A股什麼影響
全面注冊制即將來臨,對A股有什麼影響?
上周末A股傳來大消息,10月31日晚間,國務院副總理劉鶴主持召開金融委專題會議,其中一條重磅內容是: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
A股全面注冊制真的越來越近了,從2018年11月科創板注冊制改革啟動,到今年創業板試點,再到全市場形成了「三步走」的改革步伐,其將是我國證券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那麼注冊制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何要在全市場推行?以及對我們大A股有何影響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一話題。
到底什麼是注冊制?
如果把A股比作一所大學,一家公司想入學上市,必須要提交材料、分數達標才可以。而證監會就像一個主考官,不僅要堅持材料的完整性、真實性,還要審核分數,即公司的價值,要求公司必須盈利。這就是A股現有的新股發行制度——核准制。
而在注冊制下,一家公司的入學門檻大大降低了,在符合要求的情況下,需要什麼材料准備齊了就能申請。證監會這個考官只審核資料是否符合信息披露義務,至於公司的價值、評價、估值的高低全部交由市場和投資者自行判定。
為什麼要推行注冊制?
乍聽核准制對上市公司的資質要求更高,更有利於保護投資者,但面臨現在的市場,核准制似乎顯得有些跟不上節奏了。
01
首先嚴格的准入條件把很多草根公司或者優質新興企業攔在了門外。比如核准制對企業的盈利性有要求,但一些互聯網企業前期需要大量的投入,無法滿足盈利條件,只能轉而投身港股或者美股。並且審核程序的復雜也使得很多有需要的企業一再排隊,不能及時上市融資。
02
其次核准制下退市制度較冗長,導致少數公司上市後就一勞永逸。就像大學里的部分學生在努力通過高考進大學後,就放鬆了對自身的要求,不思進取。只要不犯原則性錯誤,一般也不會被學校開除。
有數據統計截至今年1月3日,A股僅有118家公司完成退市,退市比率3.12%。而美股從1950年到現在,退市將近1萬家,現存的上市公司也就一萬家左右,退市比率50%。
03
最後有的投資者認為監管都把過關了,就忽視了對公司的價值判斷,助長了市場的投機行為和文化。
相較之下,注冊制降低了上市門檻,淡化盈利標准,更加強化事中、事後的監管,有高效的退市機制。並且注冊制把價值判斷交於市場,對投資者的專業性有一定要求,有利於形成健康的投資氛圍。目前在歐美成熟市場,注冊制是主流。
全面注冊制實施細節還未出,南南整理了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前後的區別作為參考
註:詳見《創業板改革並試點注冊制總體實施方案》
注冊制帶來的影響
剛才我們說到了注冊制的種種優勢,那麼長遠來看,注冊制還會給A股帶來哪些影響呢?
首先對於整個市場來說,將大大優化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退市制度的完善加速了上市企業的「優勝劣汰」。好學生如核心資產和行業龍頭因為業績確定性強,發展空間大,使得資金不斷湧入,從而推高其估值溢價。
而差生如低價股、仙股的股價會越來越低,新股發行的難度降低,上市公司借殼上市的情況會減少,所以垃圾股的殼資源變得不值錢,還面臨退市的風險。
對於投資者來說,機構投資者時代來臨,A股將逐漸去散戶化。目前,我國的機構投資者和散戶的比例是15:85,也就是說,國內炒股85%都是散戶。
而注冊制實施後,監管不再對企業價值進行把關,這就需要投資者更加專業,對被投資公司要做深入分析研究,進行價值發現。
不過雖然說未來A股投資者的機構化、專業化是必然的歷史趨勢,但我們要知道這仍然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任重道遠。美股從95%的散戶比例到現在不到10%,就用了大半個世紀。
作為個人投資者,南南還是一貫地支持大家通過公募基金做投資,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將是不可阻擋的大趨勢。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⑷ 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是利好什麼行業
股票發行注冊制對市場影響有四大利好,一大利空。長遠來看,注冊制將減少為權力尋租買單,減少波動,強化價值投資,這對中小投資者帶來的好處要大於其損失。
利好:
一、核准制是存在制度缺陷。當一些人或部門手握"誰可以上市""誰先上市"的大權時,不可避免會引發權力尋租現象,這些權力可能會被轉化為個人利益。最終,誰為這種昂貴的"審批權力"買單?絕不是上市企業,而是中小投資者。這就好比,誰為計程車的牌照,為"份子錢"買單?普通乘客呀。所以,核准制隱藏著對中小投資者的"暗中掠奪"的不合理機制。如果不實施注冊制,無法談投資者保護。
二、注冊制有助於將資金引流到實體經濟,有助於"萬眾創新"。在很多人眼中,股市僅僅是讓上市企業獲得資金支持,與其他企業無關,與經濟無關。這是因為,長期以來,因為審批制及上市難問題,A股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獨立市場,股市走牛也只是讓殼資源更搶手、更稀缺。如果實施注冊制,那就不同了。注冊制讓風投、創投有了更便捷的退出機制。有了上市預期,A股的高估值將會吸引大量的資金進入股權投資市場,進入中小微企業,投資和服務於新經濟。這種市場化的資金導流,打通股市和經濟的"任督二脈",顯然比任何政府的扶持政策更有效率。
三、讓A股由賭場向市場轉變,減少毫無意義的殼資源炒作。我們知道,核准制的結果是殼資源稀缺,而不是投資資金稀缺。其結果是,很長時間里,一堆資金圍著殼資源亂炒一通,在5000點的時候,創業板平均市盈率達到120倍以上。這其實就是賭場,我想不出這些炒作資金對經濟的任何意義。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樣的賭場中,價值投資成為空話,中小投資者大多為輸家。
四、增加市場穩定,減少大幅波動。對於上一波股災,有很多人認為是股災拖延了注冊制施行。其實不然,筆者認為是注冊制的拖延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股災。暴跌的核心原因只有一個,就是短時間內暴漲,因為泡沫。我們知道,在嚴格的核准制下,企業上市的節奏肯定跟不上杠桿資金入場的節奏。如果注冊制早點推,如果股票供應與杠桿資金入場保持更好的市場動態均衡,可能就不會短期暴漲暴跌。另外,除了核准制,T+1及漲跌停板也會助漲助停。筆者認為這都是A股長期大幅波動的根源,務必要引起重視。
利空:
因為目前的股票價格是有殼資源溢價的,也就是含有"審批權力"的價值。如果推行注冊制,部分股票,特別是中小市值股票的價格會受影響。這個原因完全可以理解。這就好比,手裡如果持有計程車牌照的人大多會反對完全市場化且無需牌照的專車。
⑸ 注冊制對我國股票市場的影響
1.發行機構只做審查而不做相對應地判斷,市場個股踩雷概率會逐步增加,那麼不理智地炒作會逐步減少。
2.在注冊制下「上市資格」不再稀缺,只要符合注冊制要求,也可以輕松上市。這樣下去未來整體股市將會出現供求平衡,甚至供過於求的情況,使得整體股市的估值下移,只有極少數前景非常好的公司才能享受高估值。
3.注冊制創立的初衷本是為中小企業、新型科創企業提供融資渠道,因此可以預見注冊制的推行將會促進中國股市直接融資的繁榮發展,促進中國股市估值重構和良性發展。
⑹ 全面注冊制即將來臨,你准備好了嗎
a股全面注冊制勢在必得,面臨即將來臨的全面注冊制時代,我已經充分做好迎接全面注冊制時代的來臨准備,最好的准備就是少打新,以及堅定做價值投資之路。
根據證監會公布的信息來看,目前各大機構已經充分做好實行全面注冊制的准備,並且a股全面注冊制是今年改革制度的主線,意思已經很明確了,全面注冊制漸行漸遠,建議大家也要做好充分准備。
1.什麼是注冊制?
注冊制的意思就是指公司上市採取的一種方式,a股市場有三種公司上市方式,分別是核准制、審批制和注冊制,而目前a股實行的是審批制和注冊制兼並。
比如我已經做好迎接全面注冊制時代的帶來,當前就是在逐步地改變炒股風格,目的就是為全面注冊製做准備的。一旦實行全面注冊制之後新股盡量少申購,選股一定要注重質量,同時也會走價值投資,改變原有的投機行為。
相信大家也已經做好迎接全面注冊制的到來,畢竟大家內心都已經清楚,全面注冊制時代到來是勢在必得,只是時間問題;既然全面注冊制即將來臨,大家一定要提前准備好,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匯總
綜合通過以上全面注冊制進行分析得知,a股全面注冊制時代很快會到來,同時市場也已經做好迎來全面注冊制到來的准備,同時也敢肯定大家也做好注冊制時代的准備。
比如我已經充分准備好面臨a股全面注冊制的行情,建議目前還不熟悉或者不理解注冊制的股民投資,一定要下功夫了解相關注冊制的知識點,做好百分准備等待a股全面注冊制時代的到來。
⑺ 股市全面實行注冊制後對股民有什麼影響
注冊制時代的來臨,優勝劣汰這個詞將在A股得到更徹底的體現。之前我們買賣藍籌股,白馬湖,績優股等等股票稱之為投資股票,而買賣成長股、題材股等無業績支撐的股票稱之為炒作股票。
設想一下未來,隨著注冊制的全面推行,漲跌幅制度的放開甚至T+0制度的逐漸實施,都將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在這種背景下,垃圾股退市將成為常態。炒作所謂的題材和業績虧損的垃圾股難度和風險將成倍放大。
T+0制度下,每天可以頻繁交易的思路估計很多人都有,一想到每天都可以低買高賣,很多投資者盲目樂觀:那不是可以很快可以賺到很多錢?其實不然,首先每天頻繁交易買進賣出要多付幾倍的交易手續費,如果沒有三五個點以上的利潤,頻繁操作幾乎沒有意義;其次,T0制度實施後,專業機構和職業選手是早已經做好准備,多數已在海外市場經過實踐具有成熟的投資操作經驗(例如歐美股市,香港股市等)。但這種機制對於一般散戶來說是個全新的操作模式,頻繁操作很容易適得其反,虧得更快;因此,屆時價值投資、報團白馬績優股、大盤股或許將成為市場主流風格。而這類股票往往是機構的主戰場,機構包括社保基金、養老基金、公募基金、私募基金、指數基金等等。
此時,隨著市場的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A股機構投資者佔比的逐漸增加,市場中都是全副武裝的機構之間以及少量大游資協同作戰,個人投資者單槍匹馬各自為戰自然是弱勢一方,越來越多的個人投資者把資產交給機構打理終將成為最終趨勢。這從歐美成熟的資本市場和港股市場的現在就能看出大概A股的未來。
當然,以上假設僅是假設,各項政策要落到實處還有較長的一個過程,在此咱們僅作為一種探討而已。畢竟目前也僅僅是科創板和創業板實行注冊制,以及20%漲跌幅限制,我們要做的是適應當前的規則,在規則求下生存。
⑻ 實行注冊制對股票會有哪些利好
在詳細解說注冊制對股市影響之前,先來說一下什麼是注冊制。注冊制簡單的說就是一種將上市發行的公司的財務公開,監管機構審核提供的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就可以准予上市。這也就是說對於發行上市公司進行形式上的審查,而不進行深入的價值判斷。因此,對於股市來說就會產生很多的影響,主要如下:
以上就是注冊制對股市影響主要方面,總體來說是對於股市發展整體趨勢具有較好的影響,這也可以從成熟的股票市場發展得出的結論。希望可以對你有幫助。
⑼ 全面注冊制對a股影響
全面注冊制利空企業注意規避,而選擇一些業績良好的優質企業。雖然短期影響但是在可控范圍,長期有利於A股的長遠發展。
注冊制是股票發行時的一種制度,當前我國實施的是核准制,而注冊制審核機構雖然只對注冊文件審核,不進行實質判斷,降低了上市門檻,但是有中介機構對預備上市的公司考察,有嚴重的處罰制度。因此注冊制影響也是有利有弊的如下:
一、全面注冊制之後,資金不願意冒風險投資垃圾股了,短期對於垃圾股是一個利空,並且嚴格的退市制度也提高了資本運營效率,所以長遠來說,優化了資源配置。
二、全面注冊制為更多的企業提供了融資平台,好和壞都交給市場決定,就也減少了殼資源的炒作。
三、全面注冊制之後,上市公司的數量遠超以前,流動性變差了,上市公司的質量也分化,增加了機會,也使風險增加了。
(9)全面注冊制對存量股票的影響擴展閱讀:
1、股票發行注冊制主要是指發行人申請發行股票時,必須依法將公開的各種資料完全准確地向證券監管機構申報。證券監管機構的職責是對申報文件的全面性、准確性、真實性和及時性作形式審查,不對發行人的資質進行實質性審核和價值判斷而將發行公司股票的良莠留給市場來決定。
2、在中國,科創板、創業板和北交所都是注冊制股票,其中科創板和創業板的個股在上市的前5個交易日沒有漲跌幅限制,5個交易日之後,其漲跌限制為20%;存在盤後交易,盤後交易時間為交易日的15:05-15:30;開市期間停牌的,在停牌期間可以繼續申報;當日15:00仍處於停牌狀態的,不進行盤後交易。
3、北交所競價交易漲跌幅限制比例為前收盤價的±30%,上市首日不設漲跌幅限制,上市首日之後實行30%的價格漲跌幅限制;連續競價階段設置基準價格±5%(或10個最小價格變動單位)的申報有效價格範圍。
4、2005年的股權分置改革,造就了2007年的大牛市,而股權分置改革完成的歷史使命是大股東的股份流通權問題,也就是實現了股票流通的「同股同權」問題,但並沒有解決股票發行制度的問題。
而實行注冊制是成熟市場的重要標志,更是現實時代背景更加迫切需要的根本制度。資本市場要更好的服務實體經濟,實現「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目的,尤其是,發揮資本市場資源配置功能,將社會資本更有效的配置到符合國家戰略的新興產業、科技產業和戰略產業中去,更好的推動實際經濟,尤其是科技創新「硬科技」的發展,那麼就必須要實現注冊制,容忍更多「VIE架構、未盈利,甚至是未實現收入的公司」掛牌上市,從而進一步推動實體企業的直接融資佔比,同時減少間接融資佔比過高帶來的負面影響(風險),如以銀行+地產的模式,導致的「資產泡沫」,進而灰犀牛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