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內互聯網創業公司都是如何處理離職員工的期權的
公司與員工終止勞動關系時,除了終止理由和程序的合法性之外,還涉及到工資、獎金、社保、公積金、經濟補償、保密、知識產權、不競爭義務等等一系列法律問題。如果說這些問題都是慣常的法律問題,那麼,隨著股權激勵在創業公司中越來越廣泛的使用,期權已經成為一個越來越普遍的員工離職新問題,因為期權涉及的權益潛在價值較大,再加上缺少成熟的法律規范,公司和員工雙方往往都容易被期權問題所困擾。
1、期權是什麼?
期權,就是公司賦予員工在滿足約定條件後按照特定價格購買公司股權(份)的期待權利,目的在於通過股權來招募、激勵和留存優秀人才,這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創業公司甚至上市公司採用的人才激勵方式。這里的特定價格往往比其他投資人購買公司股權(份)的價格要低很多,體現了公司提供給員工的獎勵和優惠。
是否行使手中的期權,是員工的權利,而不是義務。員工行使期權,應當按期權文件規定的條件和程序支付行權價格,取得公司股權(份),成為公司股東;員工不行使或放棄期權,則期權到期作廢。
簡法幫提示:
如果離職員工手中持有公司的期權,員工在離職時就需要權衡公司前景、行權的成本(包括行權價格和稅負),是否願意行使期權從而在離開公司後繼續持有公司的股權?而公司方面則需要考慮:是否願意讓離職員工繼續持有公司股權?是否有權通過回購等方式收回離職員工手中的期權或股權?能收回多少?需要多大成本?
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實施期權而不是限制性股權來激勵員工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延遲納稅。因為員工取得期權時是否產生所得仍未確定(員工不行權就不產生收入),所以一般在授予期權時不產生納稅義務。比較起來,限制性股權直接授予員工時就可能立即面臨納稅義務。在實踐中,大部分創業公司通過創始股東低價轉讓或者公司低價增發的方式,讓員工像投資人一樣直接或間接取得公司股權,盡管理論上可能構成「工資薪金所得」,但很少聽說有創業公司按照股權取得價與當時的市場價之間的差額代扣代繳「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公司可以理解為法律不完善,稅務局也可能理解為偷稅漏稅。
鑒於中國目前針對包括期權在內的員工股權激勵稅務制度尚處在早期階段,員工行權就會面臨繁重的稅務負擔和現金壓力,所以在大部分情況下,在職員工都推遲行使期權,以此觀察公司發展狀況來決定待(市場)價而入再待(上)市而沽。
但離職員工的期權應該如何處理呢?放棄到位的期權,員工肯定覺得不公平;行權又面臨高昂的稅負和現金壓力。市場實踐中常見的做法是在員工離職時通過一攬子協議解決,將員工資、獎金、不競爭補償金、經濟補償金以及期權等綜合考慮,談判形成一攬子的解決方案,專業的律師還可以利用經濟補償金的稅收優惠待遇為公司和個人促成雙方都能夠接受的合規方案。
Ⅱ 離職後股票期權怎麼辦
你好!這個需要看你的股票期權的行權條件,如果在離職前,已經完成期權行權所需條件。離職後仍然能夠享受同等期權權益。
Ⅲ 財務會計中管理人員放棄股票期權怎樣處理
若被授權員工在規定行權日自動放棄,則「遞延工資費用」已攤銷完畢,將「股票期權」轉人「資本公積」,視同員工對公司的一種捐贈。
若被授權員工在規定行權日之前離職。借記「股票期權」(賬面價值)科目;貸記「遞延工資費用」(攤余額),各項費用(差額)等科目
Ⅳ 公司准備上市,分給員工期權
1、公司准備上市,所以發給每個員工期權,請問期權是怎麼回事?
這個問題牽涉到股票期權計劃的概念和原理。我們首先需要明確股票期權制度的定義和原理以及員工收益的機制。股票期權實質上是一種選擇權,即被授予者享有的在未來規定的若干年內(行權期)按授予時(授予期)規定的價格(行權價)和數量(額度)自由購買公司股票(行權)的權利,這個權利被授予者可以使用,也可以放棄. 股票期權充分的利用二級市場股票價格的波動,將員工的收入和股價緊密聯系起來,如果員工行權時企業的股票價格上漲,那麼員工可以通過行權獲得市場價和行權價之間差價的收益,如果企業的股票出現下跌,員工可以放棄行權,避免損失。
2、每股大概有多少錢?
在期權計劃中期權的行權價格、期權的價值這兩個概念需要明確,不能含混不清。行權價格是指公司向激勵對象授予股票期權時所確定的,激勵對象購買上市公司股份的價格。激勵對象擁有在期權有效期的可行權日以行權價格購買指定數量公司股票的權利。你所說的每股是多少價格,應該指的是期權的行權價格,行權價格由公司根據自身的實際狀況在激勵計劃中制定和明確。期權的價值取決於行權日公司股票市場價格和行權價格之間的差值。可以用下述公式表示:期權價值=MAX(0,市場價格-行權價)。因此,行權價格越高,期權的相對價值就越低。
3、期權就是原始股嗎?
期權和股權是有區別的。股票期權只有通過行權才能真正的變為員工股票。對於非上市企業,企業的股權沒有經過二級市場的放大,通過行權一般來說股票的價值比較低,只要企業運作得當,增值的空間還是很大的。
4、如果我花錢把屬於我的期權買了,辭職了,那期權還是我的嗎?
這個問題中混淆期權和股權的概念。你所說的花錢把期權買了的行為其實就是行權,而一旦行權期權就轉化成為了股權。對於員工因離職而導致的員工股權和期權的處理,取決於員工和企業簽訂的契約中相關條款的約定。股票期權制度實質是一種契約,期權的被授予者只有和企業簽訂了完備的《期權授予協議》,並得到有效的期權授予憑證後,其權益才能得到真正的保證。作為一種激勵性的薪酬,股票期權收益和工資,獎金等短期收益有很大的不同。股票期權制度更加多的鼓勵員工長期的為企業服務並創造價值,強調企業價值和個人價值的同步提高。因此,一般企業在《股票期權計劃》和《股票期權授予協議書》中都會約定當員工非正常離職時,其擁有的期權會立即失效。如果員工是正常離職,則通常約定已經到達行權期的期權在離職後的一定時間內必須全部行權,否則將時效,這個時期通常在一到三個月之間,而員工未到達行權期的期權全部作廢。如果員工在離職的時候已經通過行權擁有了部分的企業股票,則通常企業會在股權激勵計劃中明確,企業將具有優先的回購權,回購的價格按照事先約定的價格,通常為企業當時的每股凈資產和員工行權價兩者中的較低值。
Ⅳ 期權到期放棄行權時的會計處理是
期權是用衍生工具這欄核算的。不行權,則期權費不退還,從衍生工具退出成費用。
Ⅵ 創業公司期權:如果員工離職,他手中的期權應怎麼處理
在職期權是沒有的,離職就自動放棄了歸屬到公司的總期權池中,如果是終身制的,離職沒關系一樣可以在日後行權。
Ⅶ 股權激勵員工離職後怎麼辦
這要看公司的個人安排,一般員工在離職以後可以繼續拿到股權激勵。
【法律分析】
我們需要區分員工離職的情形,如果員工違反了公司的勞動制度或其他紀律並離職,那麼一般處理方式為:已行權部分由創始人或其指定的第三方(如果採用創始人代持的方式)、有限合夥企業的普通合夥人或其指定的第三方(如果採用設立有限合夥企業作為期權企業的方式)以最低對價回購,未行權部分不再授予。如果員工未違反勞動制度或其他紀律而離職,則已行權部分可以由公司考慮讓其繼續持有或收回,未行權部分不再行權。
【個人建議】
按照《公司法》的規定,公司應當與激勵對象簽訂協議,確認股權激勵計劃的內容。因此,員工離職後股權激勵是否有效,取決於簽訂的協議。
【法律依據】
《公司法》第七十一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
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
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
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
第十九條激勵對象在被授予限制性股票前後買賣股票或者對授予的股票期權行使權益時,應當遵守《證券法》。
第二十條上市公司應當與激勵對象簽訂協議,確認股權激勵計劃的內容,並按照本辦法約定雙方的其他權利。
Ⅷ 辭職了期權怎麼辦
通常,期權激勵計劃會規定員工離職的情形,對於不同的員工離職情形,期權的處理方式不同。
不同情形下,員工屆時的已成熟期權和未成熟期權也需要區別處理。
通常而言,除暫時離崗的情形外,員工離職後均不應繼續享有未成熟期權,未成熟期權於員工離職之日隨即失效。
對於已成熟的期權,企業則需要根據離職的不同原因,制定有償/無償收回或者繼續保留一定期限等不同的處理方式,在回購主體、回購價格、回購期限等問題上均有諸多考量。
Ⅸ 激勵股票離職後怎麼處理
激勵股票在你離職後一般錢交了就不能收回了,一要麼你自己存著,激勵的股票價格都不是很高,如果公司效益好的話每年的分紅也不少的,二你可以賣給同事,原價轉讓掉也可以。
拓展資料:
1.股權激勵
也稱為期權激勵,是企業為了激勵和留住核心人才而推行的一種長期激勵機制,是目前最常用的激勵員工的方法之一。股權激勵主要是通過附條件給予員工部分股東權益,使其具有主人翁意識,從而與企業形成利益共同體,促進企業與員工共同成長,從而幫助企業實現穩定發展的長期目標。
2.普遍採取的激勵方法有以下幾種:
1, 業績股票:公司根據激勵者業績水平,以普通股作為長期激勵形勢支付給經營者。(此種激勵方式比較受員工的青睞並且可以較好的穩固公司內部團結和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2是指公司的管理者和經理層利用借貸所融資本購買公司股份,從而改變公司所有者結構,進而達到重組公司的目的,並且獲取預期收益的一種收購行為。
2, 是員工持股計劃,公司內部員工個人出資認購本公司部分股份,並委託公司進行集中管理的產權組織形式。
第一種,是根據業績水平獎勵給高管,對高管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使之更努力的提高業績和管理水平。這樣間接對股票又促進作用。
第二種,也叫做回購股票,公司回購自己公司的股票,說明管理層對本公司的經營狀況和未來情況非常的放心,在低價區收購,而且對股價也有直接促進作用。
第三種,也是問題最多的一種。也就是股票期權,經營者極有可能急劇拉升股價的投機性經營,經營者在投機性經營失敗導致企業業績惡化,股價下降,經營者為了滿足貪欲,很可能鋌而走險作假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