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主力排名 > 菜籽油主力手機股票走勢圖

菜籽油主力手機股票走勢圖

發布時間:2022-08-08 22:42:38

A. 棕櫚油行情走勢分析

棕櫚油主力今開:7836.00,昨收:7742.00,最高:8024.00,最低:7796.00。
拓展資料:
1、棕櫚油是一種熱帶木本植物油,是目前世界上生產量、消費量和國際貿易量最大的植物油品種,與大豆油、菜籽油並稱為「世界三大植物油」,擁有超過五千年的食用歷史。棕櫚油由油棕樹上的棕櫚果壓榨而成,果肉和果仁分別產出棕櫚油和棕櫚仁油,傳統概念上所言的棕櫚油只包含前者。棕櫚油經過精煉分提,可以得到不同熔點的產品,分別在餐飲業、食品工業和油脂化工業擁有廣泛的用途。東南亞和非洲作為棕櫚油的主要出產區,產量約佔世界棕櫚油總產量的88%,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奈及利亞是世界前三大生產國。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棕櫚油進口國,棕櫚油消費量每年約為600萬噸,占市場總量的20%。
2、棕櫚油又稱棕油、棕皮油,由油棕果中果皮提取的油脂,為不幹性油。油棕果原產於非洲西海岸,20世紀70年代東南亞各國開始大量種植,到80年代東南亞的油棕面積和產量都已超過非洲。20世紀20年代我國曾從馬來西亞引種海南島,後來台灣、雲南、廣西、福建、廣東等省、區均有種植,但產量不多。20世紀70年代以來,棕櫚油產量是各種植物油脂中增長最快的,已成為當今世界的主要食用油脂,在國際植物油市場上佔有重要地位。我國由於受氣候等自然條件限制,生產發展緩慢,20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大量進口,進口量佔世界棕櫚油貿易量的15%以上。
3、人們通過水煮、碾碎、榨取的過程,可以從棕櫚果肉中獲得毛棕櫚油(CPO)和棕櫚粕(PE);同時在碾碎的過程中,棕櫚的果子(即棕櫚仁)被分離出來,再經過碾碎和去掉外殼,剩下的果仁經過榨取得到毛棕櫚仁油(CPKO)和棕櫚仁粕(PKE)。油棕果實中含兩種不同的油脂,從果肉中獲得棕櫚油;從棕櫚種子(仁)中得到棕櫚仁油,這兩種油中前者更為重要。以上所有的這些產品,均被有效的應用於食品、化工、農業等領域。可以說棕櫚是一種很好的經濟類植物。

B. 股票用哪種方法買賣最好

您好!總體而言,在全球市場裡面大致有四個容納資金的大池子,這些池子分別是債市、股市、商品和匯市。債市一般我們指國債市場,當然還有企業債,在本文中主要指指國債。以前我們把國債稱為國庫券,現在也叫國債,國內的國債曾經有過國債期貨,大家可能聽說過,95年那場在中經開和萬國證券之間爆發的327國債期貨大戰,今年(2013年)國內可能要重新恢復國債期貨。美國的國債市場是全球最大也是流動性最好的國債市場,歐洲也有國債,包括西班牙、義大利等等,大家平時經常會在新聞里看到類似希臘的國債收益率上揚這樣的一些內容等等,這個是債市。股市就不用說了,例如中國的A股,B股,美國的道瓊斯工業指數,標普500指數,歐洲的股市,德國的DAX,還有日本的日經指數,香港的恆生指數等等這些股市的信息。第三是商品市場,大家知道銅、橡膠,還有大家比較喜歡交易的金銀等都屬於商品的范疇,另外還包括農產品,像大豆、豬肉、牛腩等,包括中國今後可能要上的雞蛋期貨,沒說錯啊,雞蛋。還有包括豆油,菜籽油,棕櫚油這樣的農產品,以及原油這樣的戰略性商品。匯市,大家就很了解了,美元、歐元、英鎊等各國貨幣。這是四個主要的容納全球資金的大池子。

現在我們需要把這四個資金池子做一個分類。首先我們講一下什麼是避險資產,避險資產就是你持有這個品種而不用承擔什麼風險,基本可以確保本金安全無虞,你是用它來避險的。買入以後也許你賺不到什麼錢,但是你肯定不會虧,我們叫保本收益,你肯定不會虧。這種叫避險。那麼黃金是不是避險品種呢?從全球公認的角度而言,排在前三位的避險品種依此是黃金、美國國債和美元。雖然美聯儲各屆主席在公開場合均否認黃金是貨幣,但是為什麼他們的地下倉庫里儲備的是黃金而不是其他的東西,例如鑽石?但是如果我們再換個角度,先不從學術的角度來討論黃金是避險資產還是風險資產。打個比方,現在外面兵荒馬亂,有兩個人出門,一個身上帶著黃金,一個身上啥也沒帶,你說,外面那些人會打劫誰?那個時候黃金是給你帶來了風險還是讓你更安全?所以從這個角度而言,那個特定的時候黃金是風險品種,因為當然要打劫帶黃金的人。但另一方面而言,真的到了兵荒馬亂的時候,可能還是黃金比紙幣更管用一些。我們再說回來,如果我們把錢存在銀行,存了一年的定期,現在一年期的定存利息是3.25%,就是存進100元的一年定期,到年底會拿到103.25元,這個3.25元就是固定收益,我們可以把這種定存視為避險的投資。至於說這個利率是不是太低了,沒有跑過通脹,我們先不去管它。這種絕對可以保本的收益,不但不會把本錢虧掉,而且還會有收益。

所以上面說的這四個資金池子裡面,避險的是兩個,一個是國債,你只要持有債券就會獲得比較穩定的收益,國債的利率有可能會高過定存的利息。如果有新的場外資金流入國債市場,我們會看到國債價格的上漲。另外還有一個避險的是美元,雖然說美元一直在貶值,但美元還是一個避險的品種,尤其碰到經濟危機的時候,市場還是傾向於持有美元,畢竟它還是全球結算貨幣,是硬通貨。所以避險品種有兩個,一個是國債,一個是美元。除了這兩個以外資金池裡的其他品種都是風險資產。也有市場人士認為日元是避險資產,但如果日元和美元放在一起比較,從避險的角度而言可能還是選擇美元的多。我們用美國十年期的國債$UST作為一個代表來分析。而美元,我們用美元指數$USD。

(美國十年期國債價格,1999-2013周線圖)

如果我們發現國債價格在上漲,一般而言這個時候市場在避險而不是追逐風險。風險資產包括的東西就多了,裡麵包括股市,我們用美國的標普指數SPX來分析,當然我們用自己的A股也可以,但相對於美國市場,我們的市場容量和流動性稍微略遜一籌。股票是風險資產,雖然它的回報可能會遠遠超過我們去銀行定存或者買國債,或者持有美元,但是這種收益的前提是買對了股票。如果被套的話,那麼我們會發現手上持有的股票市值在大幅縮水,那個時候我們就會想為什麼當初要買這么多股票,我還不如放銀行里去收點利息。就算一年只收3.25,也比在股市裡吃一個跌停要好很多,跌停板是10%,這個是中國的A股,美國的股市有時可能一天就會跌20%-30%,或者更多,這個時候股票就是風險資產。但反過來講,就有可能賺百分之好幾十,甚至翻倍或翻好幾倍。這就需要投資者或者投機者冒一定的風險去搏一個比較大的收益預期,所以股票是風險資產。

商品尤其是全球各大交易所的商品期貨就更是風險資產。全球大宗商品一般是用美元計價,所以如果買商品則需要用美元,就是在賣美元;而如果市場買美元就意味著在賣商品。所以如果我們去買銅,做原油,乃至金和銀的電子盤交易,從電子盤的角度而言,我們是在買風險資產,而不是在避險。這里還是要特別講一下怎麼理解黃金是避險資產,關於今年(2013年)4月份黃金大跌後所謂「中國大媽」與「華爾街大鱷」之間的戰斗就是關乎黃金是否避險的這個主題。

(貨幣戰爭:我們真的贏了嗎?)

筆者認為黃金依然是全球頭號避險資產,而且排在美國國債和美元之前,但是前提是我們所持有的是金銀實物而非電子盤,例如「紙黃金」或者黃金ETF。當錢都不管用變成了廢紙的時候,例如以前大陸發行過的金圓券,需要好幾十萬塊錢買一顆糖,到這種地步的話如果你有黃金就厲害了。如果你去買面條,別人說二兩面條啊,賣八十萬,你說我給你一小塊黃金你給我兩斤面條,你干不幹?我想那人肯定干。所以這個時候如果你持有實物就沒有任何問題。當然如果那個時候你沒有黃金但有很多銅,比如把家裡的空調或者冰箱後面的冷凝管拆下來,那些是銅管,你拿到街上還是找那個賣面條的小販,和他商量用兩斤銅管換兩斤面條,估計他也可能會答應這個以物易物的貿易。所以如果持有的是現貨就具有避險的屬性,就算是用汽油去換面條,估計那個小販也干,伊拉克當年與聯合國就有用原油換食品的協議。所以要想避險,我們應該持有金銀的現貨而不是去交易電子盤。在電子盤裡面我們把商品都歸為風險資產,這個是大致的分類。這樣我們就會了解所謂資金的流動,就是資金在避險資產和風險資產之間的幾個資金池子里的流動。當大家覺得市道非常糟糕的時候,無論是真的經濟危機還是對於經濟危機的擔憂,一般這個時候資金會離開股市,離開匯市裡的非美貨幣,也會離開商品市場而去買美元,去買國債以期獲得保本和微薄的固定收益,有時甚至不要收益,只要能讓資金安全,例如購買黃金去保值,這個時候我們就說資金進入了避險的池子,我們會經常看到「風險厭惡情緒(避險情緒)推動資金購入避險資產」這樣的說法。這個時候我們看到股市、商品以及匯市裡的非美貨幣都會下跌或者是震盪下行的弱勢格局。但反過來講,如果經濟很好,或者人們以為很好,很多時候是樂觀的預期而非實際情況在推動市場。按國內說法,這個時候我們就會看到所謂的「存款大搬家」,大家把錢從銀行里提出來,存定期的定息也不要了,都去證券公司開戶做股票,去期貨公司開戶做期貨,甚至去做外匯,這個時候資金離開了避險池子,去追逐風險,去購買風險資產。所以風險資產受到追捧,價格一路上揚,當股市、匯市和商品的牛市到來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不久之前的那些利空消息都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媒體上大肆唱多的利好消息。難道僅僅幾個月之後經濟的基本面就完全改變了嗎?究竟是因為經濟復甦帶動需求上升最終推動價格上漲,還是因為價格上漲從而投機需求上升最終使得經濟復甦呢?究竟哪個是因,哪個是果呢?值得各位交易員們思考。

但是無論如何,關於資金在避險品種和風險品種之間流動的順序,我們在做交易之前就需要判斷,這個時候資金是在避險還是在冒險?這個弄明白以後,我們就知道這個時候的大方向是選擇做多還是做空,這是交易的大前提。例如在07至08年金融危機之後資金選擇避險,所以大家持有國債,美國國債的大牛市得以延續甚至加速。09年開始由於各國開始爭相推出貨幣刺激經濟的政策導致流動性泛濫,市場認為這個時候可以出來賺更多錢,畢竟融資成本很低而且持有國債的收益還是太少,那麼我們講資金流出了國債的市場以後,第一站先去哪裡?一般而言資金離開國債後第一站先奔股市,所以場外資金進場當然就會推升股票的價格,我們就會看到股指上揚。

我們以美國的道瓊斯指數為例。美國2007-2008年的金融危機,美聯儲祭出量化寬松的手段,說白了就是印刷鈔票,他們把它叫做QE1,意思就是「量化寬松1.0版本」。這里順便一提的是,升級換代並不是美國人的專利,雖然微軟從20年前的Win 3.0,經過Win 95、Win 2000、Win XP一直升級到現在的Win 8;蘋果手機今天也升級到了Iphone 5,往往後面加上阿拉伯數字上就意味著將來是無窮無盡的升級計劃。其實兩千多年前中國第一次大一統之後的皇帝就叫始皇帝,就是秦國皇帝1.0(秦始皇),後面皇帝叫秦國皇帝2.0(秦二世),可惜的是後面沒有繼續升級下去就被項羽給滅了。這次的QE1美國人印了6千億美元,中國發了4萬億人民幣,隨後我們看到資金離開國債市場進入美國股市,美股展開了一個大牛市,中國的A股也脫離了1664低點,最終漲到3478點,許多個股表現突出,股價超過6124高點甚至翻倍的不在少數。

(美國道瓊斯工業指數——周線圖)

我們可以從圖上看到,道指從6600點左右漲到現在的15500點附近,翻了一倍還要多。這里還要順帶講一下,就是資金對於經濟的發展是非常敏感的,在危機到來前它們會提前撤退,而復甦來臨前它們又會提前入場。從下圖可以看出,美國的地產指數其實在2006年就顯示資金開始離場,當然美國金融危機大家都說是08年以雷曼兄弟倒閉作為標志,很多媒體把貝爾斯登、雷曼兄弟倒閉作為金融危機的標志,其實到08年的時候經濟危機已經快結束了,這個時候再去印刷鈔票可能已經太遲了,而且今天金融危機是為昨天的貪婪買單而已,是個必然的結果。出來混遲早要還的,是泡沫遲早要破的。市場的盛衰就像潮汐的漲落,自有它內在的自然規律,真的需要一個美聯儲這樣的機構出來扮演救世主的角色嗎?此中大有問題可以研究,我們就此打住暫且按下不做過多討論。

(道瓊斯新屋開工指數——周線圖)

當然發錢了以後,經濟又來了一個二次探底,但二次探底未創新低,我們從上圖可以看到道瓊斯新屋開工指數在2011年4季度的時候下探但未跌破09年的低點。這個時候國債價格回落,資金流出了國債市場開始追捧風險資產,這個時候美國股市有一輪上漲。

(國債價格與新屋開工指數)

當資金部選擇避險的時候流入的第一站往往是股市。然後如果資金在股市裡感覺自己賺的差不多了,感覺自己已經獲利頗豐了,它准備離開股市,就會把手上的股票賣掉做一個獲利了結。這個時候資金會做一個選擇,它是准備再一頭扎回債券市場呢還是再去賭一把?如果這個時候它發現經濟還是不錯,尤其中國經濟還不錯,還在往上走,GDP還在增長,這個時候離開股市的資金一般會去追商品,所以第三個就是去追逐商品,我們這個時候就會看到銅、橡膠這些工業品的價格可能會有一輪牛市行情出來,同時我們就會看到商品貨幣,例如澳元、紐西蘭元和加元都會有比較好的上漲。

(道瓊斯新屋開工指數與原油和銅)

結論:大宗商品例如銅和原油與商品貨幣例如澳元、加元和紐元為正相關關系。

大家知道國際上購買大宗商品一般使用美元結算,這個過程其實就是賣美元買商品。所以如果市場傾向購買商品則這個時候美元一般會承壓下行,同時非美貨幣例如歐元、英鎊和瑞郎一般都會上漲,這個是商品和匯市走勢的關系。所以平時我們所說的美元和商品是負相關的關系也是因為以上因素的存在。上文我們提到資金流動方向就是從債市,到股市,最後到商品和匯市。如果某天大家發現經濟可能不行了,或者對於後市的悲觀情緒起來了,那麼就會趕快把商品賣掉,把股票賣掉,換回美元然後回到債市裡面貓起來等待下次經濟復甦的到來。那麼資金在避險和風險資產之間的流動以及流動的順序給我們的交易帶來什麼幫助呢?搞清楚主力資金的位置非常重要,當我們准備去交易某個品種的時候,我們要去看主流資金是否在這個市場裡面?如果我們發現資金開始流入,那麼這個時候我們也跟隨去做多會比較靠譜一點。這個時候我們肯定不能放空,主力資金在做多而你在做空,放空等於你在逆天而動啊!這不就是所謂「領導夾菜你轉桌」嗎?後果會很嚴重。所以我們必須要和主力資金保持一致的方向。如果你發現資金離開了債市,你發現國債價格在下跌,那麼這個時候你該做什麼呢?這個時候首先你應該去買股票,因為你知道資金離開債市首先會進入股市。

我們舉個最近的例子,先來看美國十年期國債UST。最近兩年,我們可以看到UST在2012年夏季在往下走,一直到今年(2013年)國債價格處於橫盤而略弱勢下行的格局。國債價格不強表示有人在拋售國債,如果不選擇避險的話,資金一般會流入股市,所以這個時候股市的表現會稍微好一些。

(美國十年期國債價格與標普指數周線圖)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2011年的8、9月份,國債價格在往上走,同時股市則往下走。這個是短期的,如果看長期的,國債從2011年10月一直到2013年的2季度,其實是沒有怎麼漲,走的比較弱,基本處於橫盤狀態。而同期美國股市是一輪大牛市,這個是美國股市,不是中國股市,中國剛好是個大熊市。所以當股市走勢非常好,我們就會看到避險資產價格走弱。或者反過來講,當資金沒有太理會國債,可能是認為國債收益率比較低,或者認為經濟沒有什麼大問題已經復甦了,或者認為有QE,融資成本很低,所以資金離開國債市場而進入股市,從而推高股票價格。這個就是我們看到為何國債和股市大致呈現負相關的關系。

結論:如果資金離開國債市場,一般會先流入股市,隨後才會進入大宗商品和匯市。

我們講到這里,貌似在講其他的市場而沒有講到貴金屬。但實際上與我們後面要講到的貴金屬有很大的關系,因為如果能清楚判斷資金的流向,我們即可把握貴金屬的大趨勢行情。上面這幅圖如果我們看的再仔細一些,我們會發現每當國債價格下跌,股市價格就會上漲;而當國債價格上漲,股市價格一般會下跌。然後這個過程重復了好幾次,基本上前後是同步的,很有意思。2012年底到今年(2013年)3月份之前,國債價格有個明顯的下跌,美國股指則不斷創新高。後面有個同步的行情,就是國債和股指同步上漲,這種情況是比較少見的,我們可以比喻為國債和股指有一個「走錯了」,負相關變成了正相關。這往往意味著交易機會,當市場未來糾錯的時候就是一波行情,所以我們看到整個5月份,國債價格的下跌。所以在正常情況下,由於國債和股市是負相關的關系,所以如果你想做多股指,乃至你想做多商品的話,你需要去看看國債價格是否支持你去做多。如果不支持的話,那麼你需要考慮是去做空股指和商品呢還是保持觀望,這個很重要。因為有時當資金沒有流入的時候你未必要去做空,因為行情此時可能是震盪,沒有給你很好的做空機會,但是它也不漲,但也不大跌,所以你做空其實賺不到什麼錢。但無論如何,既然這個時候主力已經走了,那麼我們也應該離開這個市場,然後需要觀察資金去了哪個市場,再考慮是否需要跟去那個市場。

所以如果這個時候你發現資金離開了國債市場,那麼你應該考慮去進入股市做多。如果說資金又回到了國債,你肯定不能再做多股票,但是並不意味著可以做空股票或者股指,不能因為資金去避險了,所以我要做空股指,不一定哦。因為這個時候可能股指在震盪,並沒有提供做空的機會,我們只需要知道這個時候不能再玩股票了,而需要去玩點別的東西,比如說去做做外匯,或者找個比較弱的商品去做空一下,但是絕對不能再去做多股票。如果碰到上面提到的「走錯」的行情,比如股指又創了新高,但同時國債也在上漲,這個裡面我們也不知道哪個搞錯了,是買國債買錯了,還是有人買股票買錯了?這個時候需要考慮,但這個時候也許你可以離開一下股市,不能再去追高了。這個就是資金在國債和股市之間的流動所帶給我們對於市場資金流的判斷基本判斷。

其次,如果你發現股市上漲,一般而言,在果斷時間之後相關商品也會隨後上漲。尤其是平時比較關注外盤的交易員,其實是在追蹤全球的市場,那麼就可以在許多的池子里選擇最順手的品種進行交易。打比方說,我們把剛才的圖主圖換成商品指數,路透CRB指數,代碼是CCI。

(圖第一節-9,商品指數與美國標普指數)

從上圖我們會發現,總體而言,商品指數和股指一般保持正相關的關系,但有時間先後的差別。比如說,股市在2011年初到年底走的比較弱,商品走的也相對比較弱。然後股市在2011年年底開始上漲,商品隨後上漲,然後股市下跌,商品也隨後下跌,基本保持先後同步。當然商品後面沒有創新高,而股市創了新高,說明資金在追捧股市而沒有追捧商品。所以如果當你想做多商品的時候,例如做多白銀,這個時候如果從資金使用效率來看的話,你可以考慮是否先去做股票,因為你可以看到商品明顯走的比股市要弱,也就是說更多的錢進了股市,當然也有資金流入了商品市場,但是進入股市的要更多一些。

另外商品的走勢還是受制於實體經濟的發展,受到供需面的影響非常大。尤其在最近這幾年,商品尤其是工業品的走勢主要看中國的實體經濟發展狀況,所以中國的GDP老是不起來的話,那麼國際資金會認為既然你中國這樣的大戶都不買商品,憑什麼我們要去買呢?那還不如去買股票。前段時間歐洲股市不錯,那麼資金就先奔歐洲,然後這兩個月是美國的不錯,資金再奔美國股市,所以最終把美國股市推了個新高,美國人有股市以來的歷史新高。這個是我們所看到的「大畫面」,然後呢,從上圖來看,股市往下調整,商品也在往下走只不過幅度更大而已,隨後的走勢差不多都是同步,我們會看的非常清楚。

這里要提到商品與匯市的關系了,雖然貨幣天然是金銀,這是馬克思說的,但這里我們先談談與商品聯系緊密的由國家發行的貨幣,或者說紙幣。資金流入商品以後,一般也會推高商品貨幣,比如說澳元,加元等等。所以你會發現最近的商品貨幣裡面,紐西蘭元走的最強。紐元強過澳元也強過加元,為什麼呢?很為紐西蘭也是資源出口型的國家,只不過它更多出口的是農產品,例如牛奶,當以前中國還沒有蒙牛的時候,紐西蘭的盒裝和瓶裝牛奶在中國南方很暢銷。那種牛奶很好喝,應該說比國產的好喝很多。而澳大利亞主要出口的鐵礦石和銅,加拿大主要出口的是原油,他們有油砂礦。這兩種大宗商品的最大買家都是中國,中國即是最大的原油買家也是最大的銅的買家,最大的鐵礦石的買家。所以如果中國經濟放緩的話,那麼對於這幾個商品的買盤也會減弱,所以相關的貨幣也會走的比較弱。但是紐西蘭元畢竟是商品貨幣,剛才說過美國股市和主要商品呈正相關的關系,所以股市漲商品應該跟隨上漲,而我們看到紐西蘭的農產品似乎沒有受到工業品下跌的影響,我們也可以看到從去年2012年以來,商品市場里都是保持一個「農強工弱」的格局,也就是說,農產品的走勢普遍強過工業品。於是有些交易員就做對沖交易,就是買農產品的同時拋工業品,也叫做「買CPI賣PPI」,所以這樣紐元相對就比較堅挺。如果做外匯的話,就可以做一下紐元兌美元。如果覺得這個貨幣對的趨勢不夠強、不太「夠勁」的話,我們就找一個相對美元更弱的貨幣,例如日元,我們去做紐元和它的交叉盤。裡面的邏輯是:紐元強過美元,而美元強過日元,那麼紐元和日元的交叉盤,就等於放大了這兩個貨幣對的力量對比,那麼我們就可以發現一波很好的紐日貨幣對的多頭行情。這個就是在匯市裡做直盤和交叉盤的思路。

以上就是股市、商品和非美貨幣之間正相關的關系的描述。小結一下,在我們入場交易前,我們需要知道這個時候資金是在避險還是在冒風險?如果是選擇冒風險的話,那麼資金的流動順序是怎樣的?一旦清楚順序,那麼我們再去選擇自己要做的品種,無論是股票現貨,還是股指,還是商品,還是相關貨幣,歐系貨幣、日元還是商品貨幣。這些都搞明白了,那麼我們已經有一個很清晰的圖畫,用這些判斷作為交易的前提條件,這個時候的判斷會非常靠譜,我們不會盲目地入場去做交易,也不會盲目地止損,更不會隨意地盲目變換交易的方向,這個時候你會發現自己的交易會非常有板有眼。而金銀即是貨幣,屬於匯市的范疇,也屬於商品,可以與銅等金屬歸在一類,屬於國際大宗商品的范疇。所以上面所講的分析思路與正確判斷貴金屬的趨勢有緊密的聯系。所以首先需要判斷資金的流動防線,然後再選擇在哪個市場里選擇哪個品種進行交易。如果能做到這些,那麼你的進退是有據的,開倉平倉也是有理的,止損也是有理有節的不是亂來的。如果這些你能清楚了解並且能夠實實在在做到的話,相信你已經超過了80%的交易員。

上面講的都是正常的資金流動,這是判斷市場走勢的基本前提。但是市場也有異常的情況,例如前段時間美元和美股同漲,那麼就說明有一個走錯了,走錯的話就會有糾錯的行情,這種糾錯就是另外一種交易的機會。所以前期當美元和美股同步上漲的時候,我們判斷可能是美元先調整,美股會後調整,現在看來是美元先調整。所以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去看淡美元,也是從資金流的角度來出發進行分析的。

望採納!謝謝!若有疑問請追問!

C. 哪些股票和菜籽油有聯系啊,謝謝!

600540

D. 菜油主力

菜油主力合約價格在11月4日觸及高點後,開始回調,11月19日再次飆升,但未能突破,隨後出現震盪走弱。從目前的k線格局來看,植物油有頭有肩的可能,但只有跌破11月8日的低點才能確認。整體來看,菜油的上行趨勢格局並未被破壞,其震盪上行通道的下緣對價格有一定支撐。12月6號,菜油,在油菜籽產量大幅減少背景下供應緊張預期的支撐下,菜油相對最抗跌的是前期的油脂修正。而隨著整體市場情緒升溫,菜油多頭的表現更加積極。
拓展資料:一、菜籽油又稱菜籽油、香菜油,是從油菜籽中壓榨出來的,是我國主要的食用油之一。菜籽油顏色為金黃色或棕色,有一定的刺激性氣味,被人們稱為「綠色氣味」。這種氣味是由於其中含有一定量的芥菜環造成的,但超級優良品種的油菜籽不含這種物質。
二、1.人們常說,期貨交易的本質是市場上買賣雙方的博弈。一方會盈利,而另一方必然會虧損。這是真的。但是,期貨交易不是真正的零和游戲,因為要考慮一些外部因素。正是這種因素使得雙方的盈虧之和往往小於零,成為負和博弈,盈虧等於負數。所以,我們常說期貨市場80%到90%的人在賠錢,只有10%的人在賺錢。
2.菜油,今年以來,菜油和其他品種一樣,翻了一番(有的甚至更多),時間是先有後有。就在菜油之前,其他品種先漲後跌,有的從終點回到起點。這時期貨市場的所有參與者都看到菜籽油是從後面來的,還在高位。很多人以為其他漲幅巨大的品種都跌回來了,於是打了個類比想像:菜籽油得跌回原點!所以因為怕錯過最高點。
3.然而,期貨市場是一個負和博弈。從游戲的角度來看,無論是大基金還是小基金參與者都能看到菜油的走勢(菜油吧的人氣比以前更強了)。如果都做空,小基金還是可以憑借靈活的優勢賺錢,而小基金的大基金即使大跌也賺不了多少錢,因為沒有對手。再加菜油現貨價格的支撐,大基金只是反向操作,時不時推高價格,使得做空的小基金尤其是持倉較重的小基金面臨較大的虧損,甚至空頭的平倉也反復盈利。這就是菜籽油一直在高位盤整的原因。

E. 股市中的換手率是什麼意思

換手率是一個重要的指標。它是指個股日成交量與其流通盤的比值,它反映了個股的活躍程度,在實戰操作之中,對量的研判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換手率是值得長期關注的指標。
其原理及方法:

大家知道,熱門股的重要特徵是股價表現活躍、成交量較大、換手率較高(日換手5%-10%),此類個股經常進入漲幅榜前列,或是成交筆數、成交金額排在前列,引起眾多投資人的關注,也往往被大家認為將有較好的行情出現,而冷門股則股性呆滯,成交稀少,換手率極低,這種股票一般不為我們重視。若具體量化的話,換手在1%以下的個股往往不是我們關注的,日換手在2%以上的可視為有效交易值得留意,而當每日換手維持在5%-10%時,則該類個股則是要重點關注的。當換手率超過10%以上時,一種常見的可能是將形成股價的短期高點,另一種情況是換手率持續居高不下,有的甚至在相對高位換手率達到10%以上,甚至30%以上,而主力後市不但不出貨,而且又大肆拉抬,例如昆明機床、深大通。因此在掌握換手率的基本知識後,很有必要對後一種情況多加研判,以博取更大的嬴利機會。

98年初昆明機床主力在 4.50元一帶開始建倉,公布業績後,股價封在了5.96元漲停板處,第二日高開盤中震盪加劇,全日成交2000萬股,其換手率達到了33%。按一般常識來看,在累計升幅達30%,而換手率超過10%時的情況下,主力有出貨的嫌疑,特別是隨後兩日的放量下跌,更象是出貨的舉動。但仔細分析發現,在股價總體漲幅不大的情況下,也就是說當股價仍處於低價區時,放出巨量出貨理由不充分,30%的換手對於這種業績較差的低價股來說,散戶的追漲意願不會太強,唯一合理解釋是主力仍在吸貨,於是高換手率下的短線暴利機會就呈現在了眼前。

實戰技法:

1 通過換手率排序,重點關注日換手率在3%-10%的個股走勢,是把握短線進出的好方法。同樣,當個股周換手率大於15%時,說明主力資金運作跡象明顯,也是操作中要重點監控的對象。

2 換手率較小(小於2%),但股價卻逆勢較大幅度(大於3%)上揚的個股,此時往往表明盤中籌碼鎖定性非常好,主力控盤跡象明顯。

3 高換手率情況下的短線暴利機會,往往出現在大盤平穩、題材配合、股價不高的情形下,一般來說主力介入一隻股票是有備而來的,不會輕易在不獲利的情況下出局,反之,若股價已高,題材已明後的巨量換手,則要謹防主力借利好出貨。

4 當區間統計顯示的換手率較大,而股價漲幅不大,且股價位於低價區時,要留意是否有主力資金在悄悄建倉;反之若股價已有很大升幅時,則要警惕主力出貨的可能。

http://www.chaogu.com/bbs/viewthread.php?tid=87248&highlight=%BB%BB%CA%D6%C2%CA

F. 金龍魚菜籽油和玉米油哪個好

查閱相關資料,DHA化學名稱是二十二碳六烯酸,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不飽和脂肪酸,俗稱「腦黃金」。人體無法自行合成,必須從飲食中獲得,而母乳、魚類、乾果及海藻是其主要來源。得益於奶製品行業的多年宣傳教育,國內很多消費者,尤其是生育過的女性消費者對DHA概念並不陌生。而深海魚油,最為值得稱道的就是其所含有的DHA成分,所以本質上說,兩款產品雖然說法不一,但實質一致。 從概念角度,「深海魚油調和油」VS「DHA穀物多調和油」,筆者認為:金龍魚更勝一籌。 其一:「深海魚油」概念比「DHA」理解度高。 筆者針對食用油重度消費群做了個小型調查,在被訪的家庭主婦中,年齡大的對DHA的認知明顯比年輕的要低,甚至有些中老年婦女把DHA與DNA混為一談。 DHA概念認知上,很多受眾會聯想到嬰幼兒奶粉的添加物,進而理解為營養有價值,科技含量高等;而「深海魚油」的概念,很容易讓您想到在國內市場已經銷售多年的補品營養品,給人高貴、稀營養豐富的聯想。 一個是化學名詞的英文縮寫,概念空洞抽象,一個是稀有生物的生動形象,後者顯然勝過前者。 其二:「深海魚油」概念比「DHA」內涵更廣。 同樣是富含DHA的產品,應該說金龍魚的高明之處在於,把營養元素DHA的富含體當作的產品名稱。通過金龍魚的廣告片中的宣傳,我們知道「金龍魚深海魚油調和油」富含的是「DHA+EPA+ALA」,「3A+」的產品賣點。或許消費者說不出這一串「A」是個什麼東西,但「多得總比少的好」的常識觀念告訴我們,金龍魚所包含的,絕不只是「DHA」一種營養元素,「3A+」總比單「A」好,因而在概念上金龍魚比福臨門的要廣很多。 此外,「深海魚油」的「魚」與「金龍魚」的「魚」同字,雖然此「魚」非彼「魚」,但又相得益彰,無形中為品牌注入新的內涵。 其三,「深海魚油」比「DHA」概念更具差異化。 金龍魚確實是個概念營銷From EMKT高手,2002年第二代調和油開創了食用油的一個全新時代,「1:1:1」的實質也許只有營養專家和業內人士知道真實含義,但金龍魚的宣傳口號卻深入人心。此番推出的深海魚油調和油也像是開辟一個新的細分市場。而福臨門將「DHA」與「穀物多」兩個並無關聯的概念並列一起,很容易讓人理解為在穀物調和油的基礎上,添加DHA,更像是其主力產品「穀物調和油」的升級版。 內容PK,數據揭虛實 快速消費品市場從來就不缺少概念的炒作。但若沒有好的產品支撐,再好的概念,只是空中樓閣,徒有虛名,最終化為泡影。透過現象看本質,藉助金龍魚和福臨門兩款新品瓶標及宣傳資料,對產品做進一步研究比較。 從營養成分來看,兩者相差不大,飽和脂肪、不飽和脂肪的比例略有差異。油種上面,所用油種及調和的比例各不相同,也難分伯仲。只是在油種數量,及主要賣點DHA含量上,兩者有些差異。 其一,從油種數量來看,金龍魚較福臨門更豐富。八種植物油調和,福臨門DHA穀物多調和油油種數量與「一瓶盡享,八種營養」的金龍魚主力產品「二調」持平,但後上市的金龍魚深海魚油調和的油種數量竟然高達十種!不知是金龍魚「無心插柳」還是「刻意為之」,不知「貪多求全」的精明家庭主婦們會不會發現這細微的差異? 其二,從DHA含量上看,金龍魚遠超福臨門。福臨門在瓶背標不起眼的地方標注DHA的含量160ppm(毫克/千克),而金龍魚則高調宣傳其DHA與EPA(魚油產品受自身原料限制,不可避免的含有伴生物EPA)的平均含量4000ppm。狡猾的金龍魚並沒有如實標注DHA與EPA的比例關系,但根據其他魚油產品資料DHA:EPA約2:3的比例來推算,其DHA含量約1600ppm,幾乎是前者的十倍! 如此大的懸殊,不禁讓人對這一數據產生濃厚興趣。究竟這含量差異意味著什麼? 通過兩者在宣傳材料中都引用的IOM美國醫學研究所數據,DHA日攝入推薦量為160mg。這一數據看似與福臨門的DHA含量160ppm看似數字一致,計量單位不同,實質卻大相徑庭。 筆者算了筆帳,從DHA調和油中補充每日所需的DHA,每人每天需要吃1000g的福臨門,或者大約100g的金龍魚,均大大超過營養專家推薦的25g! 細看金龍魚宣傳單,忽然發現上面不起眼的一行小字「配合膳食,幫助達到美國醫學研究院IOM建議值」。一切豁然明了,釋然一笑,畢竟人

G. 道道全食用油,金龍魚哪個好

道道全食用油使用油菜籽榨油,其油品是很不錯的。道道全食用油是以風味菜籽油、壓榨食用油為主,涵蓋茶籽油、玉米油、大豆油、調和油、餐飲專用油、禮品油等八大系列、三十二種規格的產品。
道道全是湖南省乃至中南地區最大的油脂加工企業之一。公司佔地面積50000平方米,擁有年加工25萬噸/年菜籽、大豆、棉籽預榨生產裝置與年加工15萬噸的油脂精煉深加工生產裝置以及年灌裝20萬噸的七條中小包裝自動化生產流水線。
道道全的菜籽油的原材料都是來自洞庭湖產區,屬於非轉基因,且採用物理壓榨及充氮保鮮等健康工藝,產品在全國十幾個省市均有銷售。
(7)菜籽油主力手機股票走勢圖擴展閱讀:
道道全先後四次被評為「湖南省名牌產品」稱號,2001年、2002年、2006年,被三度評為「湖南省國際農業博覽會金獎」產品;2002年、2006年,兩度被國家質監總局確認為「質量免檢」產品。
2007年,「道道全」系列七種產品獲得「綠色食品認證」,成為國內獲得綠色食品認證數量最多、品種最全的食用油品牌。「道道全」商標曾多次被認定為「湖南省著名商標」,2012年,被國家工商行政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H. 菜籽油股票有哪些龍頭股

1、道道全:
岳陽子公司所承擔建設的「岳陽食用油加工項目二期」於近日正式投產,產品高油酸菜籽油也即將上市。2020年公司營業總收入52.87億,同比增長28.43%;毛利潤為3.825億,凈利潤為7956萬元。
2、京糧控股:
油脂油料加工及貿易業務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區域,品牌包括「古船」、「綠寶」、「古幣」、「火鳥」、「天益」,主要產品有大豆油、菜籽油、葵花籽油、香油、麻醬等。2020年公司營業總收入87.42億,同比增長17.49%;毛利潤為6.509億,凈利潤為1.64億元。
拓展資料:
1.龍頭股指的是某一時期在股票市場的炒作中對同行業板塊的其他股票具有影響和號召力的股票,它的漲跌往往對其他同行業板塊股票的漲跌起引導和示範作用。龍頭股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的地位往往只能維持一段時間。成為龍頭股的依據是,任何與某隻股票有關的信息都會立即反映在股價上。
2.股息:股票持有者憑股票從股份公司取得的收入是股息。股息的發配取決於公司的股息政策,如果公司不發派股息,股東沒有獲得股息的權利。優先股股東可以獲得固定金額的股息,而普通股股東的股息是與公司的利潤相關的。普通股股東股息的發派在優先股股東之後,必須所有的優先股股東滿額獲得他們曾被承諾的股息之後,普通股股東才有權力發派股息。股票只是對一個股份公司擁有的實際資本的所有權證書,是參與公司決策和索取股息的憑證,不是實際資本,而只是間接地反映了實際資本運動的狀況,從而表現為一種虛擬資本。

I. 江以南說的華子和卡哇伊是什麼股票

將以來說的話則和卡哇伊都是非常好的股票,這些股票他們其實用的在市場中的份額也是比較大的,而且他們也是漲的比較多的,而且特別的活躍,在一些經濟漫長的一些場合裡面,他們股票的發展也是非常巨大。

商品期貨和金融期貨。商品期貨又分工業品(可細分為金屬商品(貴金屬與非貴金屬商品)、能源商品)、農產品、其他商品等。金融期貨主要是傳統的金融商品(工具)如股指、利率、匯率等,各類期貨交易包括期權交易等。
商品期貨
農產品期貨:如大豆、豆油、豆粕、秈稻、小麥、玉米、棉花、白糖、咖啡、豬腩、菜籽油、棕櫚油。
金屬期貨:如銅、鋁、錫、鉛、鋅、鎳、黃金、白銀、螺紋鋼、線材。
能源期貨:如原油(塑料、PTA、PVC)、汽油(甲醇)、燃料油。新興品種包括氣溫、二氧化碳排放配額、天然橡膠。
股指期貨
股指期貨:如英國FTSE指數、德國DAX指數、東京日經平均指數、香港恆生指數、滬深300指數。

再說這些股票都是非常有潛力的,而且他們的潛力也是非常巨大的,而且他們的成長公權,都是可以用很多錢來堆積而成的,也是主力特別看重的股票。

J. 葵花籽油股票代碼

葵花籽油行業概念股票有:
1、新賽股份(600540)
2、京糧控股(000505)
3、西王食品(000639)
拓展資料:
1、新賽股份:
在流動比率方面,從2017年到2020年,分別為0.78%、0.95%、1%、0.87%。"新賽"牌棉花獲得國家棉花市場十大知名品牌、"羚羊嘜"食用油獲得新疆著名商標;"羚羊嘜"食用油植物油獲得新疆名牌產品;"羚羊嘜"葵花籽油(一級)獲得國家使用綠色公司是國家認定的農業產業化高新技術企業,具有先食品標志;紅花籽、番茄籽、葡萄籽系列高級保健營養油、葵花籽、菜籽、棉籽系列高級烹調油為"中國放心食品信譽品牌";獲得自治區《符合質量標准信用產品標志》。
1月12日消息,新賽股份開盤報5.97元,截至11時30分,該股漲0.67%,報6.01元。當前市值28.07億。1月11日該股主力資金凈流出478.05萬元,超大單資金凈流出401.4萬元,大單資金凈流出76.65萬元,中單資金凈流出162.12萬元,散戶資金凈流入640.17萬元。
2、京糧控股:
在流動比率方面,從2017年到2020年,分別為1.16%、1.43%、1.43%、1.38%。油脂油料加工及貿易業務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區域,品牌包括「古船」、「綠寶」、「古幣」、「火鳥」、「天益」,主要產品有大豆油、菜籽油、葵花籽油、香油、麻醬等。
1月12日消息,京糧控股5日內股價下跌0.93%,今年來漲幅下跌-0.4%,最新報7.58元,市盈率為29。1月11日消息,京糧控股1月11日主力資金凈流出1732.89萬元,超大單資金凈流出2034.84萬元,大單資金凈流入301.95萬元,散戶資金凈流入.63萬元。
3、西王食品:
在流動比率方面,從2017年到2020年,分別為0.8%、1.39%、1.45%、1.6%。在確立玉米油品類領導地位的同時,公司還開發了西王牌葵花籽油、橄欖玉米油、哈恩牌橄欖油等健康小油種。
1月12日消息,西王食品開盤報5.12元,截至11時30分,該股漲1.76%,報5.2元。換手率0.21%,振幅0.391%。1月11日消息,西王食品1月11日主力凈流出175.51萬元,超大單凈流入155.01萬元,大單凈流出330.52萬元,散戶凈流入814.15萬元。

閱讀全文

與菜籽油主力手機股票走勢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摘帽規則 瀏覽:372
2020年1月24日漲停股票 瀏覽:160
美聯儲會議降息對股票和黃金的影響 瀏覽:176
股票專業下單軟體 瀏覽:246
幾千萬炒股票盈利的幾率 瀏覽:359
股票資金號泄漏 瀏覽:504
股票走勢圖咋下載 瀏覽:53
香港h股票交易需要繳稅嗎 瀏覽:994
為什麼快退市的股票有人買 瀏覽:560
2020年並購重組的股票有哪些 瀏覽:395
影響股票高送轉的因子 瀏覽:515
小森股票值得投資嗎 瀏覽:73
招商積余股票走勢 瀏覽:143
股票基本面各項數據 瀏覽:645
股票002202的走勢 瀏覽:619
看股票的app什麼牛 瀏覽:80
鵬華科技創新混合是股票嗎 瀏覽:335
股票沒有業績支撐 瀏覽:904
對外貿易對股票的影響 瀏覽:925
香港股票代碼種類 瀏覽: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