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問:我公司投資其他公司,現在收到了分紅,應該做什麼科目呢
請問:我公司投資其他公司,現在收到了分紅,應該做什麼科目呢?
收到分紅時怎麼記賬要看你的這筆投資在賬面上是怎麼記的。
1.如果你是短期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或基金而取得的分紅,那麼收到的分紅要計入投資收益。即:
借:銀行存款
貸:投資收益
2.如果是對其他公司的參股長期投資,核算要分成本法和權益法兩種。
1)成本法下,收到分紅確認:投資收益;
2)權益法下,收到分紅,沖減「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Ⅱ 在採用權益法下,公司分紅應計入什麼
在權益法下,被投資企業向投資方分紅,宣告時投資方應當沖減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科目借:應收股利。
從法律層次上說,股東的分紅權是一種自益權,是基於投資者作為股東個體身份所具有的不可剝奪的權利,一旦受到公司、公司董事或第三人的侵害,股東就可以以自己的名義尋求自力救助 如要求召開股東會或修改分配預案或司法救濟以維護自身的利益。
股息與分紅,雖然都是股票投資所取得的收益,但兩者之間有明顯的區別:
(1)在數量上,股息的比率一般是相對固定的,而分紅卻隨公司的盈利狀況可多可少;
(2)在時間上,股息發放時間可以是年底或第二年年初,也可分期多次發放,而分紅一般在第二年年初發放;
(3)在對象上,普通股的股東在公司經營狀況欠佳的情況下,可以減少,甚至不分派股息。而優先股的股東一般有股息收入的保障,但一般不參與公司的分紅,普通股的分紅隨公司盈利的增減而增減。
Ⅲ 收到『長期股權投資』的分紅後,會計分錄怎麼做
一、實際收到「長期股權投資」的現金分紅,應當計入「其他貨幣資金」科目,會計分錄為:
借:其他貨幣資金——存出投資款
貸:應收股利——XX公司(被投資公司)
二、受到被投資單位發放的股票股利,不需進行賬務處理,但應當在備查簿中進行登記,在除權日註明增加的股數,用於以後反映股份的變化情況。
長期股權投資:是指投資企業對被投資企業實施控制、重大影響的權益性投資,以及對其合營企業的權益性投資,其核算方法有兩種,分別為成本法和權益法。
長期股權投資賬戶,借方登記長期股權投資取得時的成本以及權益法下被投資單位的凈損益等應分享的份額;貸方登記處置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或權益法下被投資單位宣告分配股利、利潤應享有的份額等,以及被投資單位發生凈虧損等應分擔的份額。
Ⅳ 投資公司的分紅利息計入哪個科目
收到分紅時怎麼記賬要看你的這筆投資在賬面上是怎麼記的。
1.如果你是短期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或基金而取得的分紅,那麼收到的分紅要計入投資收益。即:
借:銀行存款
貸:投資收益
2.如果是對其他公司的參股長期投資,核算要分成本法和權益法兩種。
1)成本法下,收到分紅確認:投資收益;
2)權益法下,收到分紅,沖減「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Ⅳ 分配給投資者股利應記入什麼會計科目
第一個應該是成本法下核算的,分紅就做投資收益。第二個應該是權益法下核算的分紅做長投-損益調整。你應該好好理解一下長期股權成本法和權益法的賬務處理原則,就能區分的開了。另外你給的題是不是不全啊。一般題里都會告訴你應該按照什麼核算的。例如股權大於20%是權益法、小於20%是成本法等。
長期股權投資:控制、無控制、無重大影響且無市價的用成本法。成本法的賬務處理原則,除合並外,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以實付價款加交易稅費作為初始投資成本,實付價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不能作為初始成本,應計入應收利息。在持有期間被投資單位再次宣告發放現金股利一方面確認為應收項目,另一方面將其確認為當期損益計入投資收益。(其實成本法下就是說,你的股權太小了,對方盈利分紅了,你就收著作收益,虧了你就作減值准備,就跟散戶買股票差不多)
權益法下:共同控制、重大影響(持股在20%-50%)購買時將實付價款與已宣告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兩者之間的差額確認為初始成本計入長期股權投資-成本。被投資企業實現盈利與虧損投資企業按應該分享或分擔的部分一方面調整長投的賬面價值計入長投-損益調整,另一方面將其確認為當期損益計入投資收益。確認分擔虧損時以長投賬面價值減至零為限超額的部分備查登記,待以後被投資單位實現盈利按應分享的份額對未確認的虧損先行恢復超額部分,再恢復長投的賬面價值。被投資單位發放現金股利時一方面確認應收項目沖減長投的賬面價值計入長投-損益調整貸方。
長投這一章內容很多,記住如何分辨成本法、權益法和賬務處理原則,做題就不難了。
Ⅵ 收到被投資企業分配的股票股利應計入什麼科目
收到被投資企業分配的股票股利應計入應收股利科目。
應收股利是指企業因股權投資而應收取的現金股利以及應收其他單位的利潤,包括企業股票實際支付的款項中所包括的已宣告發放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和企業對外投資應分得的現金股利或利潤等,但不包括應收的股票股利。
Ⅶ 長期股權投資收到分派股利應記入什麼會計科目
長期股權投資收到分派股利,根據具體情況做如下會計分錄:
1、被投資單位董事會擬定股利分配方案,暫不做會計處理;
2、被投資單位股東大會批准股利分配方案,成本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不做會計處理;
3、被投資單位股東大會批准股利分配方案,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做如下會計處理:
借:應收股利
貸:投資收益
4、成本法核算的長期股僅投資實際收到被投資單位發放有股利時做如下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
貸:投資收益
5、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僅投資實際收到被投資單位發放有股利時做如下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股利
(7)股票投資收到的分紅做什麼科目擴展閱讀:
一、本科目核算小企業投出的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種股權性質的投資,包括購入的股票和其他股權投資等。
二、小企業對外進行長期股權投資,應當視對被投資單位的影響程度,分別採用成本法或權益法核算。
小企業對被投資單位無共同控制且無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採用成本法核算;對被投資單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採用權益法核算。
通常情況下,小企業對其他單位的投資占該單位有表決權資本;總額的20%或20%以上,或雖投資不足20%但具有重大影響的,應當採用權益法核算。
企業對其他單位的投資占該單位有表決權資本的20%以下,或對其他單位的投資雖占該單位有表決權資本總額的20%或20%以上,但不具有重大影響的,應當採用成本法核算。
Ⅷ 收到投資分紅怎麼做賬務處理是否還交企業所得稅
借:銀行存款
貸:投資收益
要交企業所得稅的。
我國現在有兩種所得稅率,一是一般企業25%的所得稅率,即利潤總額中的25%要作為稅收上交國家財政;另外非居民企業適用稅率20%。
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適用稅率20%;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適用稅率15%。當企業的經營條件相當時,所得稅率較低企業的經營效益就要好一些。
(8)股票投資收到的分紅做什麼科目擴展閱讀: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1、資本性支出。是指納稅人購置、建造固定資產,以及對外投資的支出。企業的資本性支出,不得直接在稅前扣除,應以提取折舊的方式逐步攤銷。
2、無形資產受讓、開發支出。是指納稅人購置無形資產以及自行開發無形資產的各項費用支出。無形資產受讓、開發支出也不得直接扣除,應在其受益期內分期攤銷。
3、資產減值准備。固定資產、無形資產計提的減值准備,不允許在稅前扣除;其他資產計提的減值准備,在轉化為實質性損失之前,不允許在稅前扣除。
4、違法經營的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納稅人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規章,被有關部門處以的罰款以及被沒收財物的損失,不得扣除。
5、各項稅收的滯納金、罰金和罰款。納稅人違反國家稅收法規,被稅務部門處以的滯納金和罰款、司法部門處以的罰金,以及上述以外的各項罰款,不得在稅前扣除。
6、自然災害或者意外事故損失有賠償的部分。納稅人遭受自然災害或者意外事故,保險公司給予賠償的部分,不得在稅前扣除。
7、超過國家允許扣除的公益、救濟性捐贈,以及非公益、救濟性捐贈。納稅人用於非公益、救濟性捐贈,以及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的捐贈,不允許扣除。
8、各種贊助支出。
9、取得收入無關的其他各項支出。
Ⅸ 股東分紅入資產負債表的那個科目
1、股東分紅計入資產負債表的應付利潤科目。
2、具體賬務處理是:
計提時: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應付利潤
支付時
借:應付利潤
貸:銀行存款
應交稅費-應交個人所得稅(股息紅利個人所得稅)
3、「應付利潤」屬於負債類帳戶,用於核算企業應付投資者,包括國家、其他單位及職工個人等的利潤(股份制企業應付股東紅利稱為應付股利。
在會計核算中設置「應付利潤」科目進行核算。應付利潤包括應付國家、其他單位以及個人的投資利潤。該項流動負債應於期末,根據稅後利潤的一定比例計算並及時予以確認。
該指標根據會計"利潤分配表"中"應付利潤"項的本年合計數填列。其中股份制企業需要單獨填報"已分配股利"。
其中:已分配股利指股份制企業(公司)根據股東所擁有的本公司股份(票)已分配給股東的股息和紅利的累計數。該指標根據本年應付給優先股股利和普通股股利的合計數填列,或根據會計的"財務狀況變動表"中"已分配股利"項的數額填列,非股份制企業不填報指標。
(9)股票投資收到的分紅做什麼科目擴展閱讀:
利潤分配的順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等有關法規的規定,企業當年實現的凈利潤,一般應按照下列內容、順序和金額進行分配:
1、計算可供分配的利潤
將本年凈利潤(或虧損)與年初未分配利潤(或虧損)合並,計算出可供分配的利潤。如果可供分配的利潤為負數(即虧損),則不能進行後續分配;如果可供分配利潤為正數(即本年累計盈利),則進行後續分配。
2、提取法定盈餘公積金
在不存在年初累計虧損的前提下,法定盈餘公積金按照稅後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餘公積金已達注冊資本的50%時可不再提取。提取的法定盈餘公積金用於彌補以前年度虧損或轉增資本金。但轉增資本金後留存的法定盈餘公積金不得低於注冊資本的25%。
3、提取任意盈餘公積金
任意盈餘公積金計提標准由股東大會確定,如確因需要,經股東大會同意後,也可用於分配。
4、向股東(投資者)支付股利(分配利潤)
企業以前年度未分配的利潤,可以並入本年度分配。
公司股東會或董事會違反上述利潤分配順序,在抵補虧損和提取法定公積金之前向股東分配利潤的,必須將違反規定發放的利潤退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