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除了巴菲特、林奇、索羅斯還有誰在投資股票上發了大財
有不少,其中一些國內出書介紹過.介紹幾種:
1.安東尼.波頓,他管理下的富達特別情況基金,創立二十多年來,投資回報率超過14000%,20%復利增長率,規模達40億歐元,基金績效排名第一.
<<安東尼·波頓教你選股>>
2.約翰·聶夫,是比肩彼得·林奇,不輸索羅斯的傳奇投資大師。他執掌溫莎基金31年,22次跑贏市場,投資增長55倍,年平均收益率超過市場平均收益率達3%以上。
<<約翰·聶夫的成功投資>>
3.巴魯克,有史以來最偉大、最傳奇的投機者,生前的聲譽相當於今天的巴菲特和素羅斯。巴菲特的導師是格雷厄姆,而格雷厄姆非常敬佩的投資者就是巴魯克。他有許多稱號:「投機大師」、「獨狼」、「總統顧問」、「公園長椅政治家」……但是,人們最願意稱他為「在股市大崩潰前拋出的人」。
<<在股市大崩潰前拋出的人>>
精品證券書屋
⑵ 中國實力派股市投資專家都有誰
這個能夠叫得出名字的不多,但是真正有水平,不多,弘度財經分析師比較靠譜。
⑶ 菲利普·費希爾的投資術
本傑明·格雷厄姆是「低風險」的數量分析家,他側重:固定資產、當前利潤以及紅利分析。他的興趣在於形成容易被普通投資者所接受的安全投資獲利的方法。為了減少風險,他建議投資者徹底多元化組合,並購買低價的股票。
菲利普·費希爾是「高風險」的質量分析家,他和本傑明·格雷厄姆恰恰相反。他側重:可以增加公司內在價值的分析,發展前景、管理能力。他建議投資者購買有成長價值期望的股票。他建議投 資者在投資前,做深入的研究、訪問。他建議投資者投資組合集中化,僅買入一種或極少的品種的股票。
費希爾的投資管理顧問公司每年平均報酬率都在20%以上,1958出版的《非常潛力股》一書,至今仍是所有美國投資管理研究所的指定教科書。
終其一生,費希爾投入了他的熱情在成長型股票,他時時關心並尋找一檔能在幾年內增值數倍的股票,或是一檔能在更長期間內漲更高的股票。
費希爾執著於成長性投資,重視公司經營層面質化的特徵,此乃現代投資管理理論的重要基礎。他強調到處閑聊以挖掘可投資標的的葡萄藤理論,後來也深受金融投資人及許多基金經理人所推崇,並付諸實踐。費希爾被稱為最偉大的成長型投資大師,他與價值型投資之父格雷厄姆同為投資大師巴菲特的啟蒙老師。巴菲特曾經推崇地說:我的血管里85%流著格雷厄姆的血,15%流著費希爾的血。巴菲特融合了兩者的理念與邏輯,為他自己及伯克希爾公司投資人創造了可觀的財富,也造就了現代投資市場的投資典範。
費希爾個人最主要的持股是摩托羅拉和德州儀器,前者是他持股最多的股票,他抱了二十一年,股價總計上漲了二十倍。從費希爾的實例中,我們可以體會一個成功的投資者如何以最有用的方式,找到他知之甚詳的出色公司,抱持套牢三年的原則,買進並套牢,只要原來的買進原則未變,就不理會市埸的風風雨雨,最後勝率一定大增。
⑷ 證券投資大師有那些,都是誰!
近來大盤波動甚大,可能因此不少股民深套其中。
不要把眼光局限在眼前,在股市裡要看長期的收益。
股市有震 盪是必然的,此時就要保持好心態,理性投資。
很多股民都是在大盤調整時承受不了,之前辛苦賺來的資金還不夠賠的。
在大盤調整即將結束,搶倉反彈時,又不得先機。
如果你之前的這些操作理念不能給你帶來收 益,我建議你可以摒棄之前的操作,
和我們合 作試一試,你也不需要每天憂心忡忡,我們會及時通知你操作,你只要安心持股。
我們是專業短線機構,有自己的主力資金運作,每次操做一隻票。
一般2-8個交 易日,收 益5%到20%,等你賺到錢後付費。
願意合 作的股民可以加1185199119
⑸ 股市名人有哪些
中國的投資名人:如:上海的楊百萬,葉榮添等,但是和國外的投資大師比起來不是在一個檔次,國外的投資大師有(大多數是美國的):最早的江恩,傑西利物莫,艾烈特等 ,現在的耳熟能詳的巴菲特,索羅斯等。他們所樹立的投資理念和投資方法是獨樹一幟並且歷久彌新,都創造了富可敵國的財富,如巴菲特這幾年一度超過蓋茨坐上世界首富的交椅,他提倡的價值投資理念受到很多投資者和基金經理人的追捧,視為神明,還有索羅斯的量子基金在八十年代阻擊英鎊,打敗了英國央行,賺了二十億美金,98阻擊泰銖和馬來西亞元也賺了幾十億美元,並且導致東南亞的金融危機動盪,導致東南亞國家經濟倒退了十年,巨大的財富蒸發。
⑹ 中國實力派股市投資專家有哪些
這個要找實力派的專家,有實戰能力,而不是找只會講理論的,要實戰派的才行,可以百 度一下弘度財經分析師
⑺ 中國著名的操盤手有那些
韓軍
中國股市人才輩出,各領風騷三五載,而韓軍則是常青樹,他很少出現過困境,不像
處於排行榜第二位和第三位的魏東、肖建華那樣險些被大熊市滅掉。然而業內公認韓軍為群雄之首的重要原因有三個:第一個原因是韓軍是高幹家庭出身,做人做事霸道有貴族風范,比如說有多家敢於單日暴漲的股票由其創造,甚至敢傾其全部資金把工商銀行、中國銀行買上漲停,這種氣度可不是一般機構能夠具備的;第二個原因是韓軍敢於逆勢發動行情,比如說在2007年6月5日,滬深股市五天跌將近1000點,其中不少基金參與抄底都扭轉不了大盤的繼續跌勢,而韓軍在6月5日中午投入兩個億在跌停板位置買進100隻股票,市場立刻出現強勁反彈;第三個原因是韓軍的門下還出現了兩個大鱷,其中一個是在其邊防部隊當過部下的張愛國,在業內排行榜中名列第五位,還有曾為其軍師的花榮,在業內排行榜中名列第六。
三者形成了中國證券中最強悍的股市狼群,韓軍有期貨背景,張愛國有外資背景,花榮有民企背景,此鐵三角在指數期貨出來後,將成為中國投機市場最強大的力量,將極大地威脅和影響其他中小投機者的命運。不過,韓軍的最大弱點是好色,一次一個著名的模特問韓買什麼股票,韓反問你目前持有的是什麼股票,結果模特持有的股票隨後連續漲停。另韓軍與普京一樣,持有飛機駕照。
魏東
魏東出生於1967年,畢業於中央財政金融學院,同年進入中國經濟開發信託投資公司工
作。1995年創建上海涌金實業有限公司。現任國金證券董事、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九芝堂集團董事、湖南涌金董事長。在國金證券借殼工作完成後,成都建投將擁有國金證券51.76%的股權,這也是國金證券實際控制人魏東在九芝堂(000989)後掌控的第二家上市公司。在06年新財富中國富豪榜,魏東名列第473名。
盡管二級市場操盤業界並不認為涌金集團擁有超人的財技和制勝秘訣,但僅用8年時間
,非常年輕的魏東及其家族還是積累了數以億計的財富,並在資本市場博得了頗為響亮的"涌金系"名號。涌金系的最重要利潤來源主要依靠上市公司向戰略投資者配售新股和定向增發股創造,其公關手段非一般目光過於狹窄的業內機構能比。盡管其盈利手段不如韓軍那樣具有力量兇悍性,也不如花榮那樣以小勝多的精巧傳奇性,但具有很強的中國特色
肖建華
肖建華,1986年入北京大學法律系,曾任北京大學團委幹部、北京牡丹電視機廠車間書
記、河北石家莊陸軍學院教師。1993年,肖開始進入資本市場,依託北大和高科技概念在證券市場上廣泛出擊,造成了一股"明天旋風"。1998年,肖27歲,已是上市公司華資實業總經理。3年時間,肖領導"明天系"先後入主了6家上市公司,並控制了其中的兩家。
肖的"明天系"和"北大"扯上關系,是因為其控制性公司和自然人,與北大資源集團合資
成立了一個"北京北大明天資源科技有限公司",雖然北大資源集團僅持有這家公司20%股權,但卻使肖在資本運作中擁有了"北大概念"和"高科技概念",別小看這點,這可是肖氏馳騁資本市場的殺手鐧。
明天系極為重視金融資產的積累,旗下有多家證券公司,如遠東證券、太平洋證券、新
時代證券等,2006年其系的二級市場是深發展,而深發展也是以只金融股。人的命運甚至比財技還要重要,20005年就在明天系即將滅忙的前夜,滬深股市出現了大行情,因為勉強多支撐了一個月的明天系,其旗下的多家金融機構反而成為了香餑餑。業內在公認前三條好漢時並不是看重他們的戰術層面,而是戰略思想層面。
王龍
當大陸的機構向台灣的一些著名大老闆介紹王龍在大陸成功抄1000點大底賺大錢的時候
,許多台灣商人都不知道這么一個新冒出來的台灣私募大鱷。然而就是這么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依靠原來的台灣股災經驗在大陸一年從一個一名不聞的小人物變成了資本大鱷。
這種奇跡過去曾經發生過另外一個台灣的小公司乾隆軟體身上,王龍只不過是簡單的復制了一下,據說王龍的主要私募客戶是台灣商人的太太和小姐。
更讓人驚奇的是,一般人如果因為股市發了大財,不可能在這個行業中能夠收手,而王
龍竟然做到了,在滬市漲到4000點的時候,在07年5月份他竟然解散了客戶達到高潮的私募基金,而充當寓公。與韓軍一樣,王龍也十分好色,業內傳聞其有大陸、越南、泰國、印度、伊拉克、俄羅斯、朝鮮、阿爾巴尼亞、古巴等多種國籍的太太。其在加拿大的豪宅也是最有皇帝特色的。
張愛國
與韓軍一樣,張愛國也有過軍旅生涯,也有高幹背景。看著韓的巨大成功,他不可能久
甘於人下。去年在五糧液權證、今年在中化國際權證的巨大成功,再依靠部分ST股的成功操作,使得張愛國從去年4月到今年4月的年收益率達到了驚人的25倍。這個事實讓其朋友韓軍與花榮也瞠目結舌,而且這是在借韓的朋友資源,借花的智力完成的。張的成功充分說明了小富靠勤,大富由命。
花榮
花榮是中國股市的不死鳥,他的很多朋友在中國股市都陣亡了,但他依然活著。花的經
歷是典型的厚積博發,他曾經輔佐過多位億萬富豪,但自己一直沒有成為億萬富豪,肯定不服氣。在2005年參透"盲點套利"這一中國股市的最高功夫後,花榮離開了韓軍自創門戶,雖然兩人發生了激烈的口角,但是韓還是給與了花榮3000萬的啟動資金,這3000萬目前已經變成了4個多億。花榮的成功一方面與自己的努力不可分,他創建的盲點套利無風險投資是吸引新客戶和大客戶的利器,韓軍曾說:"書生造反,三年無成,如果運氣不好,隨時歡迎你回到東北軍來,不過工資要比現在降一塊錢。"2005年和2006年的大行情造就了這個書生,目前花榮已經成為了中國大資金穩健投機的尖端代表,在山西煤礦主、京城文體明星、歸國海龜以及部分特殊行業從業者的口碑中,其名氣如日中天。
趙笑雲
趙笑雲,曾經在股市中是一個讓你歡喜讓你憂的人物。作為證券咨詢行業的佼佼者,他
推薦的股票總是布滿玄機,但又快速大漲。有人說他是"天才",也有人說他是"庄托",面對種種散戶的疑問猜測,業內機構的看法出奇的一致。證券市場比拚的就是勝負,在沒有違法的前提下,趙笑雲獲得大勝,從一個西北的窮小子變成億萬富豪,這不正是最典型的"美國精神"嗎?
然而,趙當選第七條好漢,不是因為他在07年獲得了多麼令人驚異的成功,而是他當年
的部下群體獲得了成功。據說他當年的合作客戶與東方趨勢當年普通的員工有多人在今年都成為了千萬富翁,他們之所以有今天,不能不說與當年趙的榜樣力量沒有關系。
陳剛
在中國股市活得久難度是很大的,甚至比活得好還重要。有一個記者聽說一個大戶靠做
股票獲得了千萬家資,便詢問其成功經驗,大戶不願說,但記者一再追問,大戶最後沒辦法了,回答說:"在做股票前,我是億萬富翁。"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窺見中國股市的生存難度。在中國股市,花榮是獲得最長久的職業操盤手,而陳剛是活的最長久的股評大師。屢經坎坷,始終看好中國股市,但在滬深股市暴跌前夕能夠果斷預警,說明陳剛已經成為股精人物了。目前市場存在著大量的依靠包裝和媒體出名的假高手,他們的未來失敗一定是定局,我們希望陳剛能早日成為億萬富豪。
王國斌
王國斌同志具有豐富的證券業從業經驗,1998年被東方證券作為核心人才引進,2005年
起擔任東方證券副總裁。他追求投資的科學性、實效性,投資業績在行業中名列前茅。他帶領的證券投資團隊在2003年上海企業年金十六家管理人評比中排名第一;他負責管理的"上海市職工互助會定向理財計劃"從2005年至今收益率達34.2%,在該計劃的所有管理人中排名第一;截至2006年2月,他運作的"東方紅1號"集合理財計劃累計收益率達19.8%,列全行業第一。
王亞偉
王亞偉現任華夏基金管理公司副總裁、投資決策委員會主席、華夏大盤精選基金經理。
最佩服的投資大師:彼得林奇。興趣愛好:足球、音樂、攝影
證券從業經歷13年。曾任中信國際合作公司業務經理,華夏證券研究經理。1998年加入
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歷任興華基金經理助理、經理,華夏成長基金經理。現任華夏大盤精選基金經理。華夏大盤精選基金在多個周期中獲得證券基金凈值增長第一名,但是與中國的優秀私募基金相比,差距還是比較大的。其實公募與私募的差距,並不在智慧和經驗方面,而是在機制上面,目前的公募基金體制基本上是大鍋飯性質的旱澇保收狀態,限制基金經理的主動性智慧發揮,同時在獲利的同時還得服務於管理層的意志。只有在大陸這個老百姓思想比較落後的地方,公募基金才能獲得目前的大發展。我們把公募基金的第一名基金經理列為高手的行列,是對公募基金的一種激勵和希望。
⑻ 世界股票大王是誰
巴神,沃侖.巴菲特(伯克希爾馬丁公司總裁)
美國人,是股界傳奇人物
不過中國股市勸你慎入
當年巴神都鎩羽而歸
⑼ 現代實用主義投資家喬治·索羅斯的投資生涯是什麼樣的
這位世界投資界的當代英雄,實際上是一位現代實用主義投資家。他用一種最適合自己氣質和志趣的方式來投資,而且對於投資對象的價值,對投資的時機性有更深刻的認識。
喬治·索羅斯作為一名現代實用主義投資家沒有什麼執著的理論,不信奉任何規則,也不拘於哪一種操作模式。成長股也好,價值股也好,股票也好,債券也好,貨幣好,期權期貨也好,都不過是賺錢的工具而已。
喬治·索羅斯總是在審時度勢,等待機會。在投資日趨專業化的今天,真正的理財家和投資家當發現一種方法被人使過多,再沒有什麼先發制人的優勢時,就會換用一種新的方法,去掌握時機。
當成功的投資者將致富的經驗總結為某種投資方法而被人奉為聖經時,以喬治·索羅斯為代表的現代實用主義投資家們,又隨著環境的變化,敏捷地改變了自己的投資理論。他們總是走在市場的前面,走在一般股民的前面。
⑽ 世界投資大師有哪些
股票作手回憶錄的作者
《股票作手回憶錄》是一部有關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證券投機商之一——傑西·利維摩爾——的傳記小說。書中字里行間透出的見解堪稱永恆,不僅激勵了無數代投資人,並且也使其成為了有史以來一流的投資經典。
著名投資家肯尼斯·L.費希爾認為:「歷經20年的歲月滄桑,《股票作手回憶錄》[1]仍是我一生最鍾愛的圖書之一。」而傑克·施瓦格的評價同樣值得我們關註:「在對當代最傑出的30位證券交易員的采訪中,我向他們提出了同樣一個問題——哪一本書對其最有啟發?迄今為止,獨占這榜單首位的,仍然是70多年前出版的偉大著作——《股票作手回憶錄》!」
盡管大多數現代投資人和交易商熟悉此經典,但是很多人卻不知《股票作手回憶錄》首先是在20世紀20年代以一系列帶有插圖的文章刊載在《周六晚間郵報》上的。盡管本書的中文版在上個世紀末曾經出版過;但這次出版的譯本,其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原汁原味地全面展示了本書在美國《周六晚間郵報》上進行系列連載時的原貌,並配以當時的圖片,真實地復原了歷史中的那一個時代。
數十年來,一代又一代證券投資人,均通過閱讀本書,從中學習金融操作所應秉持的態度、反應和感受。
價值恆久遠,經典水(永)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