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主力排名 > 股東股票業績補償

股東股票業績補償

發布時間:2022-08-20 20:09:28

㈠ 「相關股東擬實施業績承諾補償」是什麼意思

業績補償本身是一種承諾,意思就是保證股東是不吃虧的,但是業績補償也有一定的風險,就是萬一未來行情發生變化甚至是惡化,那麼業績補償很可能就是一個巨大包袱

對於某些有實力的大股東,業績補償應該問題不大,大不了出錢就是了,但是上市公司這個資本運作平台的聲譽就保住,以後自啊資本市場混,口碑會比較好,大機構也捧場,但是有些大股東可能會比較吃力,尤其是產業布局不是很大,業務單一的大股東,你讓他怎麼補償?
如果是真金白銀的業績補償很麻煩的話,大股東肯定會跟投資人商量,不出現金,出股票的方式行不行?
一般情況下,一般投資人都會妥協,原因很簡單,假如這個公司的行業的確是惱火了,大股東的確是沒錢,那麼大股東的最大誠意就是出自己的股票,那也是很講信用的一種義舉。

但是更惡劣的情況是,如果大股東按照當初業績補償的演算法下來,發現自己出的股票危及到了自己的絕對控制地位,那麼大股東就要想辦法在這個補償上做一些操作,即不失信於資本市場,又要保住自己的絕對控股地位.

這似乎是很難決策的一種辦法,最簡單的就是,出乾股,直接在二級市場按照投資人的股份散了,這明顯是不行的,一旦股票散了,大股東的地位就不保,這肯定不行.

唯一可行的辦法是什麼呢?有一種辦法就是找一個關系非常鐵的長期股權投資人或者機構,雙方基於某種約定,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把需要補償的現金,按照某種價位交易過去,大股東獲得現金,用現金補償二級市場的投資人

由於這種接盤機構不能威脅到大股東的絕對控制地位,所以必須是一致行動人,當然這個一致行動人也不是白當的,肯定有約定,比如約定一個時間周期大股東按照某個價位的回購,或者在基於確保了資本市場的信用的前提下,大股東在二級市場定向增發的時候給予這個一致行動人一定的好處,操作上嘛,肯定是基於當初的約定辦.

㈡ 股東支付的業績對賭補償是否屬於非經常性損益

上市公司收到業績對賭補償款的會計處理,實務界現行的處理方式有兩種,一是權益交易觀,即將收到的業績對賭補償款計入「資本公積」。蘇寧環球,海潤光伏,鑫茂科技等公司採用。二是損益交易觀,即將收到的業績對賭補償款計入「營業外收入」。如高新興科技、量子高科、陽普醫療等。在理論界,除上述兩種方法外,還有看跌期權觀和估值調整觀兩種思路。看跌期權觀在理論界受到追捧,將對賭協議投資方支付的價款拆分出一部分單獨作為一項「交易性金融資產—衍生工具(看跌期權)」予以計量確認。但由於市場條件不成熟以及計算復雜度較高而未被實務界採用。估值調整觀則是從「對賭協議」的本名「估值調整機制」中來,將收到的業績對賭補償款直接沖減「長期股權投資成本」。然而其因有違背會計准則之嫌,尚未受到事務所等相關機構的認可。

請參考

㈢ 如何理解並購重組的業績補償條款

㈣ 協議收到業績補償款如何進行會計處理

A公司於2013年向C公司收購其持有的B公司57%的股權,並於年底前完成收購行為,A公司自2014年合並B公司報表,收購後C公司持有B公司43%股權。A、C不是關聯方,構成非同一控制下合並。
雙方在收購協議中約定,B公司2014年需完成凈利潤2000萬元,如未完成差額部分由C公司用現金向B公司補足。2014年B公司經審計後的凈利潤為1200萬,2015年3月C公司按約定將差額款800萬元用現金補足至B公司。
觀點一:根據對賭協議規定,A公司收到的補償款屬於或有對價范疇。按照企業合並准則講解規定,當企業合並合同或協議中提供了根據未來或有事項的發生而對合並成本進行調整時,符合《企業會計准則第13號——或有事項》規定的確認條件的,應確認的支出也應作為企業合並成本的一部分。在購買日因未來事項發生的可能性較小、金額無法可靠計量等原因導致有關調整金額未包括在企業合並成本中,未來期間因合並合同或協議中約定的事項很可能發生、金額能夠可靠計量,符合有關確認條件的,應對企業合並成本進行相應調整。
觀點二:標的企業原股東補償給上市公司,其或有對價屬於《企業會計准則第22 號——金融工具的確認和計量》中的金融工具,應採用公允價值計量,公允價值變化產生的利得和損失可按該准則規定計入當期損益。本案例對賭補償可視為看跌期權,在合並日其公允價值為0。2014年對賭未完成,則該看跌期權公允價值變為800萬。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20號-企業合並》(2010年講解)第二十一章以及中國證監會《2012年上市公司執行會計准則監管報告》關於或有對價的規定,該或有對價形成的資產屬於金融工具,其後續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化計入當期損益。標的企業原股東補償給標的企業與補償給上市公司,其實二者沒有本質區別。拋開法律主體,運用合並報表會計主體的整體觀,子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的部分包含在合並報表內。因此均應計入當期損益。
觀點三:根據財政部2008年發布的財會函【2008】60號、《上市公司執行企業會計准則監管問答(2009第2期)》(證監會會計部函【2009】60號)、《企業會計准則解釋第5號》第六條解答,控股股東和少數股東的業績補償視同權益性交易計入資本公積,其他非關聯方業績補償視同或有對價,該或有對價形成的資產屬於金融工具,其後續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化計入當期損益。
根據《國際財務報告准則第3號-企業合並》正文第58段,「購買日後購買方所確認的或有對價公允價值的某些變動,可能是由於購買方在購買日後獲得了有關購買日就存在的事實和環境的信息。」這些屬於計量期間的調整。「然而,購買日後發生的事項導致的改變不屬於計量期間的調整,比如滿足特定收益目標、達到特定的股價或研發項目取得里程碑式的成果等。」我們認為,案例中所述業績補償不屬於觀點一所述對企業合並成本進行調整的情況。
實務中,出於謹慎性考慮採用觀點三進行會計處理的上市公司較多。標的企業原股東置換股份後成為上市公司少數股東,根據對賭協議補償給上市公司,或者出售股份後雖然不是上市公司少數股東但仍是標的企業少數股東,根據對賭協議補償給標的企業,這兩種情況在實務中爭議較大。上市公司合並交易未完成之前,交易對手與上市公司並無關聯關系,之後才成為少數股東,其負有的補償義務與身份並無多大關系,更多的是基於對賭協議的約定。因為其身份的改變而否定其交易實質,理論依據似乎不夠充分。

㈤ 股票公告說重組業績補償是利好還是利空

重組往往公司有更好的股東入駐,往往是利好,業績補償 一般屬於小利好,畢竟屬於非經常性損益部分。

㈥ 馮小剛已向華誼支付1.68億業績補償,補償的是什麼

5月24日消息,華誼兄弟發布關於浙江東陽美拉傳媒有限公司2020年度業績承諾補償完成的公告。

公告顯示,根據華誼兄弟與浙江東陽美拉傳媒有限公司及老股東馮小剛和陸國強(以下統稱「老股東」) 簽署的《股權轉讓協議》,若老股東在業績承諾期內未能完成某個年度的「業績目標」, 則老股東同意於該年度的審計報告出具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以現金的方式(或目標公司認可的其他方式)補足目標公司未完成的該年度業績目標之差額部分

根據《股權轉讓協議》約定,2020年度承諾的業績目標為經審計的稅後凈利潤不低於人民幣17,490.06萬元。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浙江東陽美拉傳媒有限公司的項目進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延遲,未能完成業績目標。

按照業績目標與實現的業績差額,應補償金額為16,804.29萬元。

華誼天下,有一半是馮小剛打下來的:

華誼兄弟由王中軍、王中磊兄弟在1994年創立,一開始只是一家廣告公司。

1998年開始投資電視劇,之後涉足電影,先後投資陳凱歌的《荊軻刺秦王》、姜文的《鬼子來了》和馮小剛的《沒完沒了》。前兩部未能公映損失不小,但馮小剛拍的《沒完沒了》讓華誼兄弟大賺一筆。於是,華誼兄弟簽下馮小剛,由廣告公司向電影公司轉型。

2003年中國電影產業化改革之後,華誼兄弟也搭上政策的東風,迅速發展。有了馮小剛這個當時市場最認可的導演坐鎮,華誼兄弟成了民營電影公司的龍頭老大。

從1999年到2010年的11年間,華誼兄弟和馮小剛合作的電影,比如1999年的《沒完沒了》、2000年的《一聲嘆息》、2001年的《大腕》、2003年的《手機》、2004年的《天下無賊》、2006年的《夜宴》、2007年的《集結號》、2009年的《非誠勿擾》、2010年的《唐山大地震》《非誠勿擾2》,幾乎都能穩坐年度票房TOP3。

所以王中磊說,「華誼天下,有一半是馮小剛打下來的。」

閱讀全文

與股東股票業績補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賬戶開戶那家最好 瀏覽:605
柬埔寨第一隻股票 瀏覽:457
扭虧有望摘帽的st股票有哪些 瀏覽:659
郵儲銀行股票前景 瀏覽:797
服飾類股票受什麼影響 瀏覽:844
st的股票打開跌停能進嗎 瀏覽:926
st股票周期 瀏覽:417
如何用股票尋找條件 瀏覽:663
上市公司重組股票都要變ST嗎 瀏覽:515
長時間股票下跌 瀏覽:80
普利特股票近三年業績 瀏覽:386
前沿科技的股票有哪些 瀏覽:163
長期持有工行股票如何 瀏覽:607
巡洋艦科技股票 瀏覽:414
股票價格的時間結構 瀏覽:505
st風險股票退市 瀏覽:812
股票價值投資選股 瀏覽:971
非美國已開發市場股票走勢 瀏覽:300
該基金最新季報的重倉股票中 瀏覽:860
股票投資估值的未來現金流可能包括哪些 瀏覽: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