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會計,長期股權投資初始計量
長期股權投資分成本法和權益法計算。
成本法下,初始投資價值=面值+費用(差額不做調整)
權益法下,初始投資價值=面值+費用(多支付不調,少支付入"營業外收入")
根據提議,控股大70%取得控股權,因此採取成本法計算。所以題中公允價值是無效的,按照初始投資成本=500×3+300-70=1730(萬元)。
❷ 中級會計實務長期股權投資 初始投資成本求解
1、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票支付的手續費、傭金等發行費用,股票溢價發行的,從發行股票的溢價中抵扣;股票發行沒有溢價或溢價金額不足以支付發行費用的部分,應將不足支付的發行費用沖減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發行股票募集的資金按發行股份數的面值計入總股本,超出面值的溢價部分計入資本公積,而手續費和傭金在溢價部分計入資本公積時扣除,這樣實際上計入資本公積的就是凈溢價,能客觀反映企業發行股票的實際募集資金收入,所以發行傭金和手續費是不計入長投成本的。
甲公司初始投資成本是1000萬*8股票+設備公允價800萬元,該交易屬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且換出換入公允價值都可以計量,根據非貨幣性資產准則,換入資產和換出資產公允價值均能夠可靠計量的,應當以換出資產公允價值作為確定換入資產成本的基礎,一般來說,取得資產的成本應當按照所放棄資產的對價來確定,在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中,換出資產就是放棄的對價,如果其公允價值能夠可靠確定,應當優先考慮按照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作為確定換入資產成本的基礎;如果有確鑿證據表明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更加可靠的,應當以換入資產公允價值為基礎確定換入資產的成本,這種情況多發生在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存在補價的情況,因為存在補價表明換入資產和換出資產公允價值不相等,一般不能直接以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本題不存在補價,故以換出資產公允價值即股票和設備公允價作為換入資產即初始投資成本更合適。
2、取得長期股權投資而發生的直接相關的費用、稅金及其他必要支出計入初始投資成本。直接相關費用包括為投資支付的法律服務費、審計費及評估費等。
1、2的區別在於前者是間接費用、後者是直接相關費用; 取得長期股權投資而發生權益性證券、債券或承擔其他債務而支付的手續費、傭金等是由於發行證券或承擔債務而發生的,直接歸屬於該證券或債務,所以應計入相關證券的發行成本或債務的初始計量金額。因此重點是要區分間接費用和直接相關費用,會計上及例題基本上是以這兩種形式體現(為發行權益證券支付的手續費傭金和為投資或取得投資支付的法律服務費、審計費、稅費等相關直接費用),所以牢記這兩個區別和案例即可。
❸ 如何計算股票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
初始投資成本是指取得投資時實際支付的全部價款,包括稅金、手續費等相關費用。但實際支付的價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應作為應收項目單獨核算。
買入股價*買入股票數量-賣出手續費=初始股票成本
❹ 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計量
借:長期股權投資 100000000
貸:實收資本20000000
資本公積~資本溢價80000000
同時為發行權益性證券所發生的費用沖減溢價
借:資本公積~資本溢價500000
貸:銀行存款500000
❺ 購買股票做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初始計量
是這樣的,交易性金融資產在做賬時已宣告但尚未支付的現金股利單獨確認為應收項目,記做應收股利。你記賬時股票的單價跟會計分錄沒有關系,所以你不用管,從投資角度來講,24元是你的買入成本,22.8元是你的持倉成本,因為現金股利降低了你的每股成本。
❻ 股票初始入賬金額如何確定
初始投資成本是指長期股權投資初始計量時的金額,
(1)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初始投資成本為享有的合並日被合並方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
(2)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和非企業合並的初始投資成本金額為所支付對價的公允價值+支付的直接相關稅費。
(3)權益法下,初始投資成本金額為所支付對價的公允價值+支付的直接相關稅費。
❼ 長期股權投資初始計量和後續計量
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 初始投資成本等於付出合並對價的公允價值
借: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 8800
貸:股本 100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7000
固定資產清理 600
資產處置損益 200
發行費用沖減溢價
借: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300
貸:銀行存款 300
調整 如果初始投資成本大於取得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不需要調整
初始投資成本小於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 應將差額計入當期營業外收入 同時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享有對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30000*30%=9000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 200
貸:營業外收入 200
這個題長投初始投資成本 如果答案給的是9000 那就是錯的 初始投資成本是8800
長期股權投資的入賬價值是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