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主力排名 > 中級財務管理投資管理股票投資決策

中級財務管理投資管理股票投資決策

發布時間:2022-08-24 12:59:56

⑴ 財務管理專業主要學習哪些課程

財務管理學南開大學網路網盤資源免費下載

https://pan..com/s/16wdhkKvDBOLh-vI1EQhf2A

提取碼:678h

⑵ 財務管理的主要內容是投資決策,融資決策

上述說法不全面不準確,財務管理的主要內容不僅包括投資決策和融資決策,還包括生產經營決策,營運資金管理決策和利潤分配決策等。

⑶ 想不通(中級財務管理)股票價值的一個問題,求大神指教。

這要看題目中給予的已知數據是什麼才能進一步判斷如何計算股票價值。

舉例:《財務管理》預習練習:股票價值的計算
單項選擇題
一個投資人持有ABC公司的股票,他的投資必要報酬率為15%。預計ABC公司未來3年股利分別為0.5元、0.7元、1元。在此以後轉為正常增長,增長率為8%。則該公司股票的價值為()元。
A、12.08
B、11.77
C、10.08
D、12.20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股票價值的計算。股票的價值=0.5×(P/F,15%,1)+0.7×(P/F,15%,2)+1×(P/F,15%,3)+1×(1+8%)/(15%-8%)×(P/F,15%,3)=0.5×0.8696+0.7×0.7561+1×0.6575+1×(1+8%)/(15%-8%)×0.6575=11.77(元)。參見教材187、188頁。

⑷ 財務管理者的工作內容

財務管理的主要內容是籌資決策,股利決策,投資決策的三個主要方面。
(一)投資決策 它是以收回現金並取得收益為目的而發生的現金流出。企業的投資決策,按不同的標准可以分為:
1.項目投資和證券投資 項目投資是把資金直接投放於生產經營性資產,以便獲取營業利潤的投資。
證券投資是把資金投放於金融性資產,以便獲取股利或者利息收入的投資。
2.長期投資和短期投資 它是影響所及超過一年的投資。長期投資又稱資本性投資。用於股票和債券的長期投資,在必要時可以出售變現,而較難以改變的是生產經營性的固定資產投資。長期投資有時專指固定資產投資。 短期投資是影響所及不超過一年的投資,短期投資又稱為流動資產投資或營運資產投資。
(二)籌資決策
籌資一般是指籌集資金。籌資決策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取得企業所需要的資金,包括向誰、在什麼時候、籌集多少資金。可供企業選擇的資金來原有許多,我國習慣上稱「資金渠道」。按不同的標志,它們分為:
1.權益資金和借入資金
權益資金是企業股東提供的資金。它不需要歸還,籌資的風險小,但其期望的報酬率高。
借入資金是債權人提供的資金。它要按期歸還,有一定的風險,但其要求的報酬率比權益資金低。
2.長期資金和短期資金長期資金是企業可長期使用的資金,一般包括長期負債和權益資金。短期資金一般是指在一年內要歸還的短期借款。也就是說短期資金的籌集應主要解決臨時的資金需要。
(三)股利分配決策 它是在公司賺得的利潤中,有多少作為股利發放給股東,有多少留在公司作為再投資。主要公式是 利率=純粹利率+通貨膨脹補償率+風險收益率

⑸ 中級財務管理的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書 名: 中級財務管理
作者:布里格姆,戴夫斯,王化成,黃磊譯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4-1
ISBN: 9787300104270
開本: 16開
定價: 69.00元 第Ⅰ部分 基本概念
第1章 財務管理概述
第2章 風險與收益(上)
第3章 風險與收益(下)
第4章 債券估價
第5章 基本股票估價
第6章 財務管理中的會計
第7章 財務報表分析
第Ⅱ部分 公司估價
第8章 財務計劃與預測財務報表
第9章 資本成本的確定
第10章 公司價值與價值管理
第Ⅲ部分 戰略投資決策
第11章 資本預算:決策標准
第12章 資本預算:現金流估計與風險分析
第13章 期權定價及其在實物期權中的應用
第Ⅳ部分 戰略融資決策
第14章 資本結構決策(上)
第15章 資本結構決策(下)
第16章 向股東分配:股利與回購
第Ⅴ部分 戰術融資決策
第17章 首次公開發行、投資銀行與財務結構調整
第18章 租賃融資
第19章 混合融資:優先股、權證與可轉換證券
第Ⅵ 營運資本管理
第20章 營運資本管理
第21章 信用的提供與獲得
第22章 營運資本管理的其他專題

⑹ 財務管理,關於股票投資的問題

每股為5元?有這種股票嗎?我還從來沒聽說過那個公司會有如此優厚的分配方案。我只看到比比皆是的年度不分配,每10股派2元,每10股派3.5元,每10股派4.5元......等等,而最好的也就是馳宏鋅鍺每10股派20,要是有每股派5元的話我估計他得值100多塊一股,也就是比貴州茅台還高

⑺ 有關會計、稅法、財務管理、經濟管理相關專業的一個社會經濟現象,關於這個現象的市場調查,解決方法

一、 正確認識財務管理專業的業務培養目

一個專業的業務培養目標,如果不能反映出該專業的自身特點,那麼,這個專業的持久生命力就值得懷疑了。《專業介紹》將會計學和金融學這兩個專業列為財務管理專業的相近專業,並分別規定了它們的業務培養目標:財務管理專業的業務培養目標是"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和理財、金融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業、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財務、金融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會計學專業的業務培養目標是"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和會計學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企業、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會計學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企業、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會計實務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會計學專業的業務培養目標是"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和會計學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企業、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會計學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企業、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會計實務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金融學專業的業務培養目標是"培養金融學方面的理論和知識和業務技能,能在銀行、證券、投資、保險及其他經濟管理部門和企業從事相關工作的專門人才"。

從《專業介紹》的上述規定來看,財務管理專業及其兩個相近專業的培養目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該專業的自身特點。首先,就財務管理專業與會計學專業的比較而言,彼此的差異主要體現在下列兩個方面:(1)知識和能力結構差異。兩者雖同樣須具備管理、經濟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但前者的重點是"理財和金融",後者的重點則是"會計學"。(2)學生就業方向差異。兩個專業的學生雖均可服務於各類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但前者具體的服務方向是"財務與金融管理",而後者的具體服務方向是"會計實務"。其次,就財務管理專業與金融學專業的比較而言,彼此的差異主要也體現為兩個方面:(1)知識和能力結構差異。前者要求的知識和能力結構相對較為復雜和零散,後者要求的知識和能力結構則相對比較集中於金融方面。亦即,相對來說,前者更要求知識能力的"廣度",而後者更要求知識和能力的"深度"。(2)學生就業方向差異。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具體服務方向是各類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的"財務與金融管理",金融學專業學生的具體服務方向則主要是各類金融機構的"金融業務與金融管理"。

第一,歷史與未來的關系。學科的發展都有其特定有歷史淵源,而人才培養又必須面向未來。就我國過去和西方國家早些時候的情況看,在各類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財務管理工作者,其教育背景多為會計學,其工作背景也多為會計實務。所以從歷史的角度看,應該說財務管理工作者是會計工作的延伸和發展,財務管理學是會計學的分支之一。但從企業等單位內部管理的角度來看,會計是加強財務管理的基礎,會計服務於財務管理。正因兩者存在著這樣的復雜關系,在我國會計與財務學界中才長期"大會計(會計包含財務)"和"大財務 (財務包含會計)"爭論不休。筆者認為,一旦某種管理職能得以獨立而成為諸多管理職能之一,那麼,無論其脫胎於何種管理職能,它都具有了獨立的的地位而與其"母體"並列。退一步講,即便邏輯上的包含與被包含關系依然存在,但我們需要關注的不是種概念與屬概念之間的共性,而是它們各自的個性特徵。因此,正如生物學將人歸於動物但人又顯著地區別於其他動物那樣,管理學將財務管理歸於工商管理並不妨礙財務管理區別於其他管理職能(包括會計)。縱觀西方20世紀50年代以來以及我國改革開放以來財務管理實務的發展歷史,我們不難發現,財務管理實務隨著經濟尤其是資本市場的發展和企業競爭的加劇而日益豐富,財務管理理論也隨著財務管理實務的發展而日臻完善。在我國,由於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尚處於探索階段,資本市場還不夠完善,企業競爭也還不盡規范,因此,目前不少企業的財務管理仍比較傳統。但是,這些不足和缺陷正是今後市場經濟建設過程中須予以逐步解決和完善的地方。只要市場經濟發展的大方向不變,我國企業財務管理實務內容的進一步豐富和財務管理理論的進一步完善就勢所必然。

第二,中國與西方的關系。中國與許多西方國家的高等學校在專業設置上存在不少差異。究其原因,除了東西方不同的歷史文化淵源外,更重要的還在於與社會經濟體制密切相關的教育體制有顯著差異。西方國家建立和發展市場經濟體制已有了數百年的歷史,其教育體制既體現了對市場需求的高度適應又不乏規范。他們明確把財務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列為MBA(工商管理碩士)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許多高等學業校在本科教學的專業設置上或是獨立設置財務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曰公司財務(CORPORATE FINANCE)與會計學(ACCOUNTANCY)或金融學(FINANCE)有機結合,設置復合式專業。而在我國,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的教育體制安排有十分濃重的計劃色彩,條塊分割,各行其是,專業設置多按"條"(部分)或"塊"(地方)的特定需要進行,這樣的高等教育體制顯然已不適應市場經濟的需求,存在著缺乏一規范等諸多問題,正因如此,這次高等學校專業目錄調整才大手筆地進行專業數量的壓縮和歸並。同時又新設了財務管理專業,這既是對西方教育經驗的借鑒,更是適應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

第三,通才與專才的關系。"通"與"專"或曰"博"與"精",是現代高等教育中的一對矛盾。它們既對立又統一。一方面,現代社會的分工日益細密,隔行如隔山,這就要求高等教育能夠為各"行"培養專門人才;另一方面,現代社會相關"行"之間的協作又十分必要的普遍,這又要求高等教育培養的專門人才在知識和能力結構上不能過分單一,具體就工商管理而言,一方面是管理職能的劃分越來越細,另一方面又要求各項職能管理工作互相協同。那麼,作為現代工商管理專門人才,既要精能某一職能管理活動,又要能夠很好地讀懂工商管理的完整含義。同樣,在專業的建設和學生的培養目標雖有一定差異,但並不能夠因此而忽視它們的共通之處。

二、合理設計財務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與課程內容

廣義而言,財務管理專業課程體系除專業課程外,還包括一般基礎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如管理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會計學、市場營銷及經濟法等。本文所指的財務管理專業課程專業系統僅指狹義的專業課程。

任何一個專業的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設計,本質上取決於該專業學科內容及其構成的特徵。現代財務學科內容及構成的特徵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以公司財務的基本研究對象。雖然財務管理活動廣泛地存在於一切企、事業單位及政府機關,但其中以企業財務活動最為典型。在各種形式的企業組織中,又以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的財務活動最為豐富多彩。所以,盡管財務管理學的研究對象覆蓋各類組織財務活動,但公司財務是其重點。(2)公司財務管理的核心內容是籌資管理、投資管理、利潤分派管理及營運資金管理。現代財務管理學通常將籌資決策、投資決策及利潤分派決策列為三大財務決策,而營運資金管理亦稱日常財務管理則是任何企業在任何時候都無法擺脫的一項經濟性的財務管理活動。(3)日益增多的派生內容,比較典型的就有:企業購並財務、破產與重整財務、通貨膨脹財務、跨國企業財務、中小企業財務及集團企業財務等。

根據上述特徵,財務管理課程體系設計可以有兩種基本思路,其一是,主要依據財務管理核心內容進行設計,專業主幹課程可考慮作如下劃分:財務管理原理(通論)、籌資管理、投資管理、利潤分配管理、營運資金管理,以及財務管理專題(專論)。其二是,既依據財務管理核心內容又結合考慮財務管理理論與方法的抽象與具體程序等進行設計,專業主幹課程則可考慮作如下劃分:財務管理(原理)、中級財務管理、高級財務管理、跨國公司財務、(證券投資管理),以及項目評估(項目投資管理)。筆者贊同後一種思路即(專業介紹)建議的課程設計,其理由是:(1)單純地依據財務管理核心內容設計課程體系,會使各門課程的內容含量多少不均,籌資管理、投資管理的內容極為豐富,而利潤分配管理、營運資金管理的內容相對比較單薄。按此設計課程體系,必然導致課程容量結構的畸形化,難於有效組織教學。(2)目前按此思路設計專業課程體系的普通高等學校,為了解決"利潤分配管理"和"營運資金管理"這兩門課程內容過分單薄的問題,大多將前者改造成"利潤及利潤分配管理",同時讓後者"兼並"管理會計學中的短期經營決策等內容。經過這樣大調整,這兩門課程確實豐滿了不少,但是,這樣的課程體系及課程內容設計與計劃經濟時代"財務管理學"的情形有著某種類似,顯得過於"傳統",不能很好地包容市場經濟條件下業已形成的財務管理理論的全部內容,更上能有效的體現"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基本教學規律要求。(3)按第二種思路設計課程體系,能夠較好地克服按第一種思路設計可能帶來的上述問題。先後開設財務管理、中級財務管理和高級財務管理,能夠使財務管理專業知識的傳授和專業技能的訓練有效地體現"由一般到具體,由基本到特殊"的原則要求;分別開設(證券)投資管理和項目評估,能夠使學生獲得有關現代企業兩類不同形式的投資決策的系統知識和技能;跨國公司財務課程的單純開設,是現代企業普遍地進行跨國經營和跨國投資,跨國公司對全球經濟生活產生著日益深刻影響的背景下所提出的必然要求,所以,按此思路設計課程體系,既能基本涵蓋現代財務管理理論的各個方面,又能使各門課程都有豐富的內容,且其分工方式符合基本教學規律要求。

在課程體系基本確定之後,須進一步界定各門課程的具體教學內容。筆者對此作如下初步設計:

財務管理 主要介紹:總論(諸如企業組織結構、代理理論、經理行為、有效市場假設等若干基本問題);財務管理目標與職能;財務管理環境;基本財務分析技術;財務預測與預算;時間價值與風險報酬原理;證券估價原理;資本成本、杠桿與資本結構;融資組合設計;中長期籌資管理(含股利政策)概要;資本預算方法與應用概要;營運資本管理原理;企業兼並破產與重組概要;國際財務管理概要。

中級財務管理 主要介紹:風險與報酬(擴展);折現現金流量分析;資本成本、組合投資與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資本預中的現金流量分析;風險分析與最優資本預算;長期財務規劃;普通股籌資;長期負債籌資;租賃籌資;中期借款籌資;優先股與認股權證;可轉換債券;股利政策與內源融資;短期融資;現金管理;應收賬款管理;存貨管理。

高級財務管理 主要介紹:公司公司戰略規劃;總部對分部的業績衡量與評價;不確定條件下的獎勵制度與方法;轉移價格;通貨膨脹下的財務管理;中小企業財務問題;集團企業財務問題;企業並購--動機與戰略;企業購並――目標公司的估值;企業購並――出資方式選擇;企業購並――收購融資及財務規劃;企業購並――稅收問題;企業購並――股東利益分析;企業購並――跨國收購。

跨國公司財務總論;外匯市場;外匯風險管理;跨國企業融資組合;國際銀行融資;國際有價證券融資;跨國企業海外直接投資戰略;跨國企業資本支出中的現金流量;跨國企業資本支出決策准則;國際投資的政治風險評估與管理;跨國企業營運資本管理;路國企業轉移價格;跨國企業轉移價格;跨國企業的國際避稅;跨國企業的業績評價與內部控制。

投資管理證券種類證券市場;債券價格評估;股票價值評估;可轉達換證券及認股權證價格評估;公司整體價格評估;證券投資決策過程;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其權定價;利率風險管理;市場效率與利率期限結構;投資績效評價方法;投資組合技巧。

項目評估項目周期與項目評估;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需求預測;項目總體方案設計分析;效益分析;項目現金流量分析;項目靜態評價法;項目動態評價法;項目風險評價;項目經濟評價;項目再評估。

三、努力實現財務管理教學中國化與國際化的統一

從一般意義上講,科學是沒有國界的,但我們又可忽視社會科學有別於自然科學這一事實。財務管理作為一門科學,自然存在一些基本的科學規律,能夠用於指導各國、各地區及各種類型的企業的財務管理實踐。因此,作為發展市場經濟為時尚短的我國,在財務管理教學中大膽而又有所鑒別地吸收和借鑒西方發達國家財務管理理論,既十分必要,也完全可能。但同時也應看到,由於我國尚處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初步發展附段,這就決定了我國企業財務管活動的內容和方式的許多方面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可能還有別於西方發達國家,因此,切切實實地研究我國企業財務管理實踐中產生的現實問題,也就顯得特別必要和迫切了。

任何一門學科的發展都有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到,我國財務管理學科的建設,需要同時做好吸收、借鑒西方經驗與研究中國具體問題這兩個方面的工作。回顧以往我國其他相關科學科(如會計學)建設的歷史發展過程,我們不難發現,舉凡片面照搬西方現成做法而不顧中國國情,或極端強調中國國情而拒不接受西方成功經驗的想法和做法,最終都被證明或多或少對學科發展起了妨礙作用。所以,在我國財務管理學科的建設過程中,吸收借借鑒西方經驗與研究中國特殊問題應該是並行不悖的。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兩方面的工作都必須進一步加快進程。

首先,就吸收與借鑒西方財務管理理論和方法而言,雖然自從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起,我國財務理論界越來越多的同仁預見到了中國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道路的必然趨勢,逐步對西方現代財務管理理論產生了介紹與研究的興趣,翻譯或編譯了一些西方(主要美國)財務管理教材和理論著作。而自股份公司尤其上市公司在我國得到初步發展的20世紀90年代初起,我國各有關高等學校編寫的財務理論教材,其體例和具體內部也都越越明顯地與西方"接軌"了。然而,由於財務管理學在我國以往的教學中充其量只是作為會計學專業教學中的一門課程,人們對財務管理學許多更為具體和專門化的問題,主要是中級和高級財務管理、(證券)投資管理,以及跨國公司財務等課程涉及的理論和方法,迄今仍未很好地結合到我們的有關教材和教學過程之中。所以,當前我國財務管理專業建設要解決的問題不是要不要吸收和借鑒,而是如何快速且有效地進行吸收和借鑒。

其次,就研究中國具體問題而言,雖然這方面的研究工作數十年來在我國財務理論界從未被忽視,更未曾被徹底放棄。即便是改革開放以來的20年間,吸收和借鑒西方財務理論並未影響人們對我國具體財務問題的研究。恰恰相反,不省研究者正是在這些年間初步懂得了借用現代財務管理的一些基本原理,以及西方比較通行的研究方式和方法,研究中國經濟和企業發展中出現的新的財務問題。然而,如何進一步加強對中國企業特列財務問題的研究,以及如何將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及時且適當地體現到我國的財務管理教材及具體教學過程之中,則依然是遠未解決的兩大問題。筆者認為,有必要進一步加強研究並結合到財務管理教材及具體教學過程之中的課程,主要有:(1)中國國有企業財務問題,諸如國有企業的財務決策體制,國有企業財務監控體系,國有企業財務激勵與約束機制,國有企業融投資制,國有企業利潤分配機制,國有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國有企業破產與兼並等;(2)中國集團企業財務問題,諸如集團企業的財務體制,集團企業的資本經營,集團企業母公司對子公司的財務激勵與控制等;(3)中國中小企業財務問題,諸如中小企業的融資環境,中小企業的財務特徵,中小型改制改造及出售等;(4)中國上市公司財務問題,諸如證券市場效率,上市公司融資機制與融資結構,上市公司投資機制與投資行為,上市公司股利分派政策與行為,上市公司財務業績的衡量,B股H股上市公司與A股上市公司財務管理行為財務狀況比較,不同股權結構對公司財務行為及財務業績的影響等;(5)中國各類企業所適用的法律法規及政策環境,諸如中國的公司法、稅法、銀行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證券市場法規、有關各類企業的財政、金融及稅收政策等。

⑻ 《財務管理學》簡答題。股票投資和債權投資特點、優缺點

股票基本特徵
1.不可償還性;2.流通性;3.收益性和風險性;4.參與性。
債券特徵
1.償還性;2.流動性;3.安全性;4.收益性。

股票的收益要看公司的經營業績,因此風險較大。
債券有固定的利息收入,因此風險相對較小。
在利潤分配與債務清償時,債券投資者比股票投資者享有優先權。

⑼ 財務管理的主要內容和方法有那些方面

財務管理是在一定的整體目標下,關於資產的購置(投資),資本的融通(籌資)和經營中現金流量(營運資金),以及利潤分配的管理。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根據財經法規制度,按照財務管理的原則,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簡單的說,財務管理是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
財務管理的主要內容是籌資決策,股利決策,投資決策的三個主要方面。
(一)投資決策
它是以收回現金並取得收益為目的而發生的現金流出。企業的投資決策,按不同的標准可以分為:
1.項目投資和證券投資
項目投資是把資金直接投放於生產經營性資產,以便獲取營業利潤的投資。
證券投資是把資金投放於金融性資產,以便獲取股利或者利息收入的投資。
2.長期投資和短期投資
它是影響所及超過一年的投資。長期投資又稱資本性投資。用於股票和債券的長期投資,在必要時可以出售變現,而較難以改變的是生產經營性的固定資產投資。長期投資有時專指固定資產投資。
短期投資是影響所及不超過一年的投資,短期投資又稱為流動資產投資或營運資產投資。
(二)籌資決策
籌資一般是指籌集資金。籌資決策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取得企業所需要的資金,包括向誰、在什麼時候、籌集多少資金。可供企業選擇的資金來原有許多,我國習慣上稱「資金渠道」。按不同的標志,它們分為:
1.權益資金和借入資金
權益資金是企業股東提供的資金。它不需要歸還,籌資的風險小,但其期望的報酬率高。
借入資金是債權人提供的資金。它要按期歸還,有一定的風險,但其要求的報酬率比權益資金低。
2.長期資金和短期資金
長期資金是企業可長期使用的資金,一般包括長期負債和權益資金。
短期資金一般是指在一年內要歸還的短期借款。也就是說短期資金的籌集應主要解決臨時的資金需要。
(三)股利分配決策
它是在公司賺得的利潤中,有多少作為股利發放給股東,有多少留在公司作為再投資。
主要公式是 利率=純粹利率+通貨膨脹補償率+風險收益率

閱讀全文

與中級財務管理投資管理股票投資決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下載指南針股票軟體 瀏覽:289
股票漲一天跌兩天後期走勢 瀏覽:702
潞安環能股票業績 瀏覽:804
怎樣知道哪只股票有大資金在關注 瀏覽:299
具備股票投資能力委託 瀏覽:974
如何將銀行的錢轉到股票 瀏覽:890
股票資金流出很多天 瀏覽:132
美國禁華為為啥中國股票漲停 瀏覽:519
股票總資產變動 瀏覽:191
股票與公司債券分析 瀏覽:56
北京銀行股票未來 瀏覽:131
歐澳遠東指數etf的股票成交額 瀏覽:821
股票軟體離線數據下載 瀏覽:899
有兩個股票賬戶可以同時打新嗎 瀏覽:933
香港帶教育的股票 瀏覽:245
縱目科技股票值得買嗎 瀏覽:807
玩股票就玩信息啊 瀏覽:349
股票走勢神九轉 瀏覽:192
振華石油股票APP 瀏覽:365
儲蓄債券股票風險性 瀏覽: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