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級會計
你好,高頓教育為您回答:
中級會計職稱是會計職稱的一種,會計職稱分為會計初級職稱、會計中級職稱、會計高級職稱。根據現行會計職稱管理規定,通過中級會計職稱考試後可以評定會計師職稱。https://www.gaon.com/zhongji/
報名條件:
(一)報名參加中級會計職稱考試的人員,應具備下列基本條件: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等法律法規。
2.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無嚴重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
3.熱愛會計工作,具備相應的會計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
(二)除具備以上基本條件外,還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具備大學專科學歷,從事會計工作滿5年。
2、具備大學本科學歷或學士學位,從事會計工作滿4年。
3、具備第二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從事會計工作滿2年。
4、具備碩士學位,從事會計工作滿1年。
5、具備博士學位。
6、通過全國統一考試,取得經濟、統計、審計專業技術中級資格。
考試科目:經濟法、中級會計實務、財務管理
2022年中級會計考試時間是9月3日至5日,一共分為三個批次考試,各科目具體考試時間如下(考生具體考試時間以准考證為准):
《中級會計實務》科目考試時間為8:30-11:15
《財務管理》科目考試時間為13:30-15:45
《經濟法》科目考試時間為18:00-20:00
更多關於中級會計職稱考試的問題,可以進入高頓教育網站咨詢(https://www.gaon.com/)。
『貳』 員工股票期權
公司增加的「資本公積--股權溢價」=股票行權價格+股東權益-股本=150*100*20+150*100*15-150*100*1=510000
行使股票期權,會計處理為:
借:庫存現金150*100*20=300000
借:股東權益-股票期權225000
貸:股本100*150*1=15000
貸:資本公積-股權溢價510000
『叄』 員工期權分紅如何做會計分錄
a、提取分紅額時
借記:「利潤分配」科目賬戸………x元。
貸記:「應付股利」科目賬戸………x元。
b、付岀分紅額時:
借記:「應付股利」科目賬戸 x(y+z)元·。
貸記:「銀行存款」賬戶 y元。
貸記:應繳稅費…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z元。
——————
實際業務,先做b賬,後做a賬也是可以的。
『肆』 上市公司建立的職工股權激勵計劃怎麼做會計處理
對於上市公司建立的職工股權激勵計劃,其會計處理有以下幾種情況:
1、上市公司授予股權激勵時,不做會計處理,但必須確定授予股票的公允價格(該價格是採取會計上規定的期權定價模型計算)。
2、等待期間,根據上述股票的公允價格及股票數量,計算出總額,作為上市公司換取激勵對象服務的代價,並在等待期內平均分攤,作為企業的成本費用,其對應科目為待結轉的「其他資本公積」。如果授予時即可行權,可以當期作為企業的成本費用。會計分錄為:
借:營業成本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3、職工實際行權時,不再調整已確認的成本費用,只根據實際行權情況,確認股本和股本溢價,同時結轉等待期內確認的其他資本公積。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貸:股本
資本公積金—股本溢價
4、如果股權激勵計劃到期限,職工沒有按照規定行權,以前作為上市公司成本費用的,要進行調整,沖回成本和資本公積。
股權激勵計劃是通過經營者獲得公司股權,讓企業經營者得到一定經濟權利,使他們能夠以股東的身份參與企業決策、分享利潤、承擔風險,從而勤勉盡責地為公司的長期發展服務。
『伍』 股權激勵中取消或結算的會計處理
舉例說明一下:經股東會批准,甲公司2012年1月1日實施股權激勵計劃,其主要內容為:甲公司向100名管理人員每人授予1萬股股票期權,行權條件為甲公司2012年度實現的凈利潤較前1年增長6%,截止2013年12月31日2個會計年度平均凈利潤增長率為7%,截止2014年12月31日3個會計年度平均凈利潤增長率為8%;從達到上述業績條件的當年末起,即可以6元每股購買1萬股甲公司股票,從而獲益,行權期為3年。具體資料如下:
(1)甲公司2012年度實現的凈利潤較前1年增長5%,本年度有1名管理人員離職。該年末,甲公司預計截止2013年12月31日2個會計年度平均凈利潤增長率將達到7%,未來1年將有3名管理人員離職。公司估計該期權在2012年1月1日的公允價值為每股12元,2012年12月31日為每股12.5元。
【分析】2012年可行權條件為凈利潤較前1年增長6%,實際增長為5%,沒有達到可行權條件,但預計2013年將達到可行權條件。
2012年末確認的管理費用=(100-1-3)×1×12×1/2 =576(萬元)
借:管理費用576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576
(2)2013年度,甲公司有5名管理人員離職,實現的凈利潤較前1年增長7%。該年末,甲公司預計截止2014年12月31日3個會計年度平均凈利潤增長率將達到10%,未來1年將有8名管理人員離職。2013年12月31日該期權的公允價值為每股13元。
【分析】2013年度可行權條件為2個會計年度平均凈利潤增長率7%,實際為(5%+7%)/2=6%,沒有達到可行權條件,但預計2014年將達到可行權條件。
2013年末確認的管理費用=(100-1-5-8)×1×12×2/3-576=112(萬元)
借:管理費用112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112
(3)2014年4月20日,甲公司經股東會批准取消原授予管理人員的股權激勵計劃,同時以現金補償原授予股票期權且尚未離職的甲公司管理人員1 200萬元。2014年初至取消股權激勵計劃前,甲公司有2名管理人員離職。2014年4月20日該期權的公允價值為每股8元。
【分析】2014年4月20日因為股權激勵計劃取消應確認的管理費用=(100-1-5-2)×1×12×3/3-(576+112)=416(萬元)
借:管理費用416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416
以現金補償1 200萬元高於該權益工具在回購日公允價值1104萬元的部分,應該計入當期費用(管理費用)相關會計分錄為: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576+112+416)1 104
管理費用96
貸:銀行存款 1 200
『陸』 企業實行職工股權激勵計劃,其費用支出如何計算確定,並在稅前扣除
2006年財政部在其頒發的新企業會計准則《企業會計准則第11號—股份支付》中,對上市公司建立的職工股權激勵計劃會計處理是:
1、上市公司授予股權激勵時,不做會計處理,但必須確定授予股票的公允價格(該價格是採取會計上規定的期權定價模型計算)。
2、等待期間,根據上述股票的公允價格及股票數量,計算出總額,作為上市公司換取激勵對象服務的代價,並在等待期內平均分攤,作為企業的成本費用,其對應科目為待結轉的「其他資本公積」。如果授予時即可行權,可以當期作為企業的成本費用。會計分錄為:
借:營業成本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3、職工實際行權時,不再調整已確認的成本費用,只根據實際行權情況,確認股本和股本溢價,同時結轉等待期內確認的其他資本公積。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貸:股本
資本公積金—股本溢價
4、如果股權激勵計劃到期限,職工沒有按照規定行權,以前作為上市公司成本費用的,要進行調整,沖回成本和資本公積。
三、企業實行職工股權激勵計劃,會計上認可的費用,企業所得稅如何處理?
答:根據股權激勵計劃實行的情況,上市公司實行股權激勵計劃,實質上是通過減少企業的資本公積,換取公司激勵對象的服務;或者說,公司是通過資本公積的減少,支付給激勵對象提供服務的報酬。因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以下簡稱稅法)第八條規定,此費用應屬於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相關的支出,應當准予在稅前扣除。
四、企業實行職工股權激勵計劃所確認的支出,企業所得稅確認為何性質的費用?
答:會計准則將上市公司實行股權激勵計劃換取激勵對象的支出,認定為企業的營業成本。我們考慮,由於股權激勵計劃的對象是企業員工,其所發生的支出,應屬於企業職工工資薪金範疇。
五、企業實行職工股權激勵計劃所確認的支出,企業所得稅在何時確認為企業的工資薪金支出?
答:企業會計准則規定,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計劃一旦開始實施,其估計的金額將計入成本費用。會計准則之所以做出這一規定,主要是基本於受益原則和成本配比原則。即從授予開始,員工開始提供服務,該服務的成本就應記入企業成本費用。
而根據稅法實施條例第34條規定,企業工資薪金支出,必須是每年度「支付」的。而上市公司實行股權激勵計劃,是設定一定條件的,在實施過程中,有可能滿足不了;況且股市發生變化,也可能影響行權(如授予價高於行權時的股票市場價格,現實中有許多公司出現這種情況),這種不確定性的成本費用,稅法不允許當時就給予扣除。因此,根據稅法的規定,這種費用,應在激勵對象行權時給予扣除。
此外,根據我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有關規定,對個人取得股權激勵計劃標的物,在計算個人所得稅時,也是依據個人實際行權時,確認為個人所得,且也是作為個人工資薪金項目征稅。因此,個人確認收入,與企業確認成本費用,形成相互匹配。
六、企業實行職工股權激勵計劃,其費用支出如何計算確定,並在稅前扣除?
答:會計准則要求,企業在授予職工股權激勵計劃時,要在等待期內,按照該股票的公允價格以及每年職工可能留用的比例及授予數量,計算作為企業當年度的成本費用,即在授予時點,按該股票的公允價格確定作為企業成本費用。而該股票的公允價格又是根據授予時該股票的市場價格,同時考慮等待期內股票市場波動等因素確定。
在稅務處理上,由於稅法規定的企業工資福利費,是按實際支付日確定作為成本費用,同時不考慮市場波動等因素。因此,在確認企業建立的職工股權激勵計劃作為工資薪金扣除時,是按職工實際行權時該股票的公允價格與職工實際支付價格的差額和行權數量確定。這種確認方式與個人所得稅保持一致。
『柒』 編制有關股份期權的會計分錄
股票期權行權的會計分錄
(一)股票期權授予日的會計處理
採用三時點記賬法的企業認為由於在授予日公司只是與員工達成了未來以特定價格購買公司股票的合約,並沒有發生股票與認購款項所有權的實際轉移,因此只是相應地產生或有認股款(按約定的行權價格與期權數量計算)與或有股本(按股票面值與期權數量計算)。由於《企業會計准則——或有事項》第7條規定「企業不應確認或有負債和或有資產」,因此採用三時點記賬法的企業認為:股票期權在授予日不應該在公司財務報表中予以反映,該事項只能在備查賬中予以披露。以享有股票期權的人員姓名開設明細賬,借記「或有認股款」科目,貸記「或有股本」或有認股款與或有股本之間的差額貸記入「資本公積——股票期權溢價准備」科目。
(二)行權日的會計處理
在行權日,由於企業和期權持有人之間將發生股票與現金的交換,授予日備查賬中的或有認股款將成為現實的現金流入,或有股本也成為企業現實的股本,兩者之間的差額即股本溢價在「資本公積——股本溢價」科目中反映。實際的賬務處理為:
借:銀行存款
貸:股本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同時在備查賬中相應沖銷以前披露的或有認股款。
股票期權行權的會計分錄
(三)到期日及失效日的會計處理
若期權有效期內股票價格持續低於行權價格,期權持有人不會對股票期權行權,則應當在備查賬中將原披露的尚未沖銷的或有認股款以及或有股本予以全部沖銷。其賬務處理為:
借:或有股本
資本公積——股票期權溢價准備
貸:或有認股款
失效日的會計處理方式和到期日員工未行權的會計處理方式相同。
三時點記賬法下對股票期權計劃分為授予日、行權日和到期日這三個重要時點入賬,同時由於該辦法將股票期權的相關事項在備查賬中予以披露,而不是視為或有事項在財務報表中入賬,因此,符合現行會計准則,其科學性強於或有事項記賬法。
但是三時點記賬法從總體的賬務處理原則來講並沒有突破或有事項記賬法,其最主要的缺陷體現為:
(1)三時點記賬法不能反映股票期權計劃的薪酬費用,從而使企業財務報表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