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股神巴菲特的投資理念是什麼
股神巴菲特的十大投資理念
股神巴菲特的十大投資理念
1、找到傑出的公司
巴菲特的第一個投資原則是「找到傑出的公司」。這個原則基於這樣一個常識,即一個經營有方,管理者可以信賴的公司,它的內在價值一定會顯現在股價上。
所以投資者的任務是做好自己的「家庭作業」,在無數的可能中找出那些真正優秀的公司和優秀的管理者。
巴菲特總是青睞那些經營穩健、講究誠信、分紅回報高的企業,來最大限度地避免股價波動,確保投資的保值和增值。而對於總想利用配股、增發等途徑榨取投資者血汗的企業一概拒之門外。
2、少就是多
巴菲特的第二個投資原則是「少就是多」。他的理由同樣是基於一個常識:買的股票越多,你越可能購入一些你對其一無所知的企業。通常你對企業了解越多,你對一家企業關注越深,你的風險越低,收益就越好。
他認為,投資者應該像馬克·吐溫建議的那樣,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然後小心地看好它。
巴菲特採用集中投資的策略,重倉持有少量股票。
3、把大賭注壓在高概率事件上
巴菲特的第三個原則是「把大賭注壓在高概率事件上」。也就是說,當你堅信遇到大好機會時,唯一正確的做法是大舉投資。這也同樣基於一個常識:當一個事情成功的可能性很大時,你投入越多,回報越大。
絕大多數價值投資者天性保守。但巴菲特不是。他投資股市的620億美元集中在45隻股票上。他的投資戰略甚至比這個數字更激進。
在他的投資組合中,前10隻股票佔了投資總量的90%。
4、要有耐心
巴菲特的第四個原則是「要有耐心」,就是說:不要頻頻換手,直到有好的投資對象才出手。他有一個說法,就是少於4年的投資都是傻子的投資,因為企業的價值通常不會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充分體現,你能賺到的一點錢也通常被銀行和稅務瓜分。
有人曾做過統計,巴菲特對每一隻股票的投資沒有少過8年的。巴菲特常引用傳奇棒球擊球手特德威廉斯的話:"要做一個好的擊球手,你必須有好球可打。"
如果沒有好的投資對象,那麼他寧可持有現金。據晨星公司統計,現金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投資配比中佔18%以上,而大多數基金公司只有4%的現金。
5、不要擔心短期價格波動
巴菲特的第五個原則是「不要擔心短期價格波動」。他的理論是:既然一個企業有內在價值,他就一定會體現出來,問題僅僅是時間。
世界上沒有任何人能預測出什麼時間會有什麼樣的股價。
事實上,巴菲特從來不相信所謂的預測,他唯一相信的是,也是我們能夠把握的是對企業的了解。
他購買股票的基礎是:假設次日關閉股市、或在五年之內不再重新開放。也就是對公司的未來有著絕對的信心。
在價值投資理論看來,一旦看到市場波動而認為有利可圖,投資就變成了投機,沒有什麼比賭博心態更影響投資。
6、穩中求勝
巴菲特的投資哲學首要之處是:記住股市大崩潰。就是說,要以穩健的策略投資,確保自己資金不受損失,並且要永遠記住這一點。其次,讓自己資金以中等速度增長。
巴菲特投資目標都是具有中等增長潛力的企業,並且這些企業被認為會持續增長。投資股市時,為自己頂下合理的長期平均收益率是成功的基礎。
巴菲特在這方面做得相當出色,他對自己要求並不過,只要他每年擊敗道·瓊斯指數5個百分點足以。
對那些一心想馬上做大的人,巴菲特提醒:「如果你是投資家,你會考慮你的資產——即你的企業會怎樣。如果你是投機家,你主要預測價格會怎樣而不關心企業。」
同樣,一個「企業家」會埋頭打造自己的企業,而一個「商人」則更關注企業的價格。
對我們大部分人來說,老老實實做「企業家」,成功的概率要比一個包裝、買賣企業的「商人」更大。
7、簡單、傳統、容易
在別人眼裡,股市是個風險之地,但在巴菲特看來,股市沒有風險。
「我很重視確定性,如果你這樣做了,風險因素對你就沒有任何意義了。股市並不是不可捉摸的,人人都可以做一個理性的投資者。」
巴菲特還說:「投資的決定可用六個字概括,即簡單、傳統、容易。」
從巴菲特的投資構成來看,道路、橋梁、煤炭、電力等傳統資源壟斷型企業佔了相當份額,這類企業一般是外資入市購並的首選,同時獨特的行業優勢也能確保效益的平穩。
8、永遠不許失敗
巴菲特說投資的原則其實很簡單,第一條,不許失敗;第二條,永遠記住第一條。
因為如果投資一美元,賠了50美分,手上只剩一半的錢,除非有百分之百的收益,否則很難回到起點。
9、一鳥在手勝過百鳥在林
巴菲特引用古希臘《伊索寓言》中的這句諺語,再次闡述了他的投資理念。在他看來,黃金白銀最實際,把錢押在高風險的公司上,不過是一廂情願的發財夢。
2000年初,網路股高潮的時候,巴菲特卻沒有購買。那時大家一致認為他已經落後了,但是現在回頭一看,網路泡沫埋葬的是一批瘋狂的投機家,巴菲特再一次展現了其穩健的投資大師風采,成為最大的贏家。
10、不迷信華爾街,不聽信謠言
巴菲特不迷信華爾街,不聽信謠言。他認為凡是投資的股票必須是自己了如指掌,並且是具有較好行業前景的企業。不熟悉、前途莫測的企業即使被說得天花亂墜也毫不動心。
他只選擇那些在某一行業長期占據統治地位、技術上很難被人剽竊並有過良好盈利記錄的企業。至於那些今天不知道明天怎麼樣的公司,巴菲特總是像躲避瘟疫一樣躲開他們。
⑵ 巴菲特投資特點
1.巴菲特投資的股權佔比大,能夠影響到管理層的決策;
2.巴菲特所投資的公司即使股價嚴重下跌了,也不會拋售股份;
3.巴菲特不在意股價的高低,甚至有的股價處於入手前的最高峰時也會買下;
4.巴菲特不會買市盈率超過20%的股票;
5.巴菲特也會收購非上市公司;
6.巴菲特會設置十分復雜的收購條件。
以上六點就是巴菲特投資的風格。
【拓展資料】
千億美元現金又派上用場!全球市場多事之秋,擅長利用市場動盪挖掘機會的巴菲特,不斷發現良機:只是這次不是原油,而是巴菲特再熟悉不過的保險行業。
伯克希爾·哈撒韋周一美股開盤前表示,同意以116億美元(約737億人民幣)現金收購保險公司 Alleghany,合每股848.02美元。伯克希爾集團表示,這筆交易預計於今年四季度完成。
這是自2016年以來,伯克希爾372億美元收購精密鑄件以來最大的一筆並購交易。伯克希爾目前持有近1500億美元的現金,但巴菲特一直難以找到有吸引力的投資標的,近年只好一直回購股票。直到本月早些時候,他才開始大筆增持西方石油公司的股份。
記者截稿時,Alleghany較前一收盤價676.75美元一度上漲36%。
巴菲特放大招!一出手,又買了700多億!
那麼,巴菲特看中了這家保險公司哪點?
從估值來看,該筆交易相當於Alleghany賬面價值1.26倍,較最近收盤價溢價25%,符合巴菲特一貫價值投資堅持的低估值原則。
此外,巴菲特與這家公司也特別有淵源:他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伯克希爾將成為 Alleghany 完美的永久家園,他密切關注這家公司已有60年。
Alleghany現任CEO,曾在伯克希爾旗下的通用在保險公司工作長達8年之久,今年1月才上任。這種並購不由讓人聯想起微軟並購暴雪,時任暴雪CEO有在微軟工作長達20多年。
從業務上來看,Alleghany 主要通過3個部門來開展業務——保險、再保險和Alleghany Capital。
⑶ 沃倫.巴菲特生平簡介。越詳細越好。
巴菲特 姓名: 沃倫·巴菲特 職務: CEO 公司名稱: 伯克希爾·哈斯維公司 出生日期: 1930.8.30 個人簡歷: 1930年8月30日,沃倫.巴菲特出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本科就讀於內布拉斯加林肯大學,畢業後又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師從有金融分析的鼻祖之稱的本·格雷厄姆教授。 1941年,11歲的他躍身股海,購買了平生第一張股票。 1962年,巴菲特與合夥人合開公司的資本達到了720萬美元,其中有100萬是屬於巴菲特個人的。 1968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取得了它歷史上最好的成績:增長了59%,而道·瓊斯指數才增長了9%。巴菲特掌管的資金上升至1億零400萬美元。 1994年底巴菲特公司已發展成擁有230億美元的伯克希爾工業王國,它早已不再是一家紡紗廠,它已變成巴菲特的龐大的投資金融集團。 從1965-1994年,巴菲特的股票平均每年增值26.77%,高出道.瓊斯指數近17個百分點。如果誰在30年前選擇了巴菲特,誰就坐上了發財的火箭。 2005年3月10日,美國《福布斯》雜志在紐約公布了2005全球富豪排名,巴菲特名列第二,僅次於比爾·蓋茨。 巴菲特說:「我們喜歡簡單的企業」。在伯克希爾公司下屬那些獲取巨額利潤的企業中,沒有哪個企業是從事研究和開發工作的。關於簡單企業的解釋就是「我們公司生產濃縮糖漿,在某些情況下直接製成飲料,我們把它賣給那些獲得授權的批發商和少數零售商進行瓶裝和罐裝」。這就是可口可樂公司1999年年報中關於公司主營業務的解說詞,一個多世紀以來,這句解說詞一直出現在它的每份年報當中。簡單和永恆正是巴菲特從一家企業里挖掘出來並珍藏的東西。作為一名矢志不渝的公司收購者,巴菲特喜歡收購企業,不喜歡出售企業,對那些擁有大型工廠、技術變化很快的企業通常退避三舍。 巴菲特也不喜歡雇員跳槽。伯克希爾公司在過去的35年裡很少有哪個企業的經理離職,除非他病故或者退休。同樣地,巴菲特本人也沒有太大的變化,衣食住行依然如故。1999年,為了向一家慈善機構奧馬哈孤兒院捐款,他拍賣了他的褲後袋錢包,在此前的20年裡,他一直使用這個破舊的錢包。正如巴菲特所解釋的那樣:「這個錢包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我的西服是舊的,我的錢包是舊的,我的汽車也是舊的。1958年以來,我就一直住在這棟舊房子里,因此,我保有這些東西」。這位全球最富有的人在他的錢包里到底裝了多少錢?「我來看看」,他一邊說,一邊打開錢包,大約數了8張100美元的鈔票。他說:「我一般在錢包里放1000美元左右。」在2001年之前,伯克希爾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從未出現過負值,並且創造了一個29.5%的綜合收益率。可是,這種年年好運因911恐怖分子的襲擊而消失。公司大量持有的可口可樂股票和美國運通股票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虧損。公司自身的股票實際上只獲得大約7%的收益,公司的賬面價值下降了6.2%,但仍好於跌幅達11.9%的標准普爾指數。2001年伯克希爾公司年報開頭這樣寫道:「2001年,伯克希爾公司的凈資產損失達37.7億美元,我們的A類股票和B類股票的每股價值雙雙下降6.2%」。 巴菲特通過一些重大而又成功的投資決策創造了伯克希爾公司。公司一半以上的凈資產歸功於10次左右的重大投資行動。巴菲特幾乎總是在經濟困難時期以低廉的價格收購企業,然後長期持有。在某些投資季報當中,長期是指截至下一季度收益的結算日或公布日。然而,巴菲特現在持有的許多投資品種時間長達數年、數十年,經歷了經濟景氣和不景氣時期,直至迎來輝煌燦爛的那一天。巴菲特是一位馬拉松式的投資健將,投資機會來臨時,他四處出擊,力求收購到一個更大的企業。 除了巴菲特持有的企業、股票、債券以及現金這些價值之外,還有一些價值更大的東西。 例如,不要鋪張浪費。如果巴菲特每年給自己發1000萬美元薪水,相信伯克希爾公司的股東們不會有人站出來反對。他的年薪20多年來一直都維持在10萬美元(沒有股票期權,也沒有獎金分紅),在「《財富》500強」所有的首席執行官當中,他的薪水最低,但他是全球表現最佳的基金經理。他管理運作伯克希爾公司已有27年的時間,他是美國大公司任職時間最長的一位首席執行官。 有一個「大特寫」是寫給伯克希爾股東們看的:巴菲特就是你的合夥人,他在為你勤奮工作。他沒有利用股東們的共同財產為自己建造任何紀念物,沒有巴菲特高塔,沒有巴菲特大廈,沒有巴菲特機場,沒有巴菲特大街,也沒有巴菲特動物園。 雖然伯克希爾公司成績卓著,巴菲特聲名遠揚,但是,華爾街仍然不把伯克希爾股票放在眼裡。幾乎沒有哪位證券分析師跟蹤它,股票經紀人幾乎從來不向投資者推薦它。很少有哪家媒體把它作為一種股票投資品種加以宣傳報道。甚至連那些重要的藍籌股公司名單也不曾提及它。 在看似平常的年報里,沒有一張照片,沒有直方圖,也沒有曲線圖。伯克希爾迷非常熟悉這種年報,它詼諧幽默,既有對商界和人性的洞察,也有對伯克希爾公司各類企業經理們的贊揚,還有別的一些公司年報所缺乏的坦率。如果巴菲特編寫年報有誤,他就首先認錯。巴菲特撰寫的年報極富文采,精闢地評述了伯克希爾所擁有的主要財產以及公司投在美國一些優秀企業中的、價值大多在10億美元以上的巨額資產。這些企業包括可口可樂、吉列公司、美國運通、富國銀行、《華盛頓郵報》公司、穆迪公司和布洛克公司,這是一次盛大的知名企業展示。這些年報文風獨特、妙趣橫生,人類智慧的思想火花隨處可見。 伯克希爾公司的股東年會也非常特別。來自世界各地的股東約有1萬~1.5萬人,這幫快樂的股東們每年春天朝聖般湧向奧馬哈的投資聖殿。巴菲特撇開公司業務不談,開會時間僅僅用了5~10分鍾,然後用整整一天的時間來回答股東們的提問。 巴菲特不愛拋頭露面,不喜歡張揚個性,生活方式保持低調。他把他的生活准則描述為:「簡單、傳統和節儉。」
⑷ 巴菲特投資三條原則
巴菲特投資的第一條原則是永遠不虧錢 ,如果在市場投資虧錢了,需要在下一-次投資交易中雙倍賺回來。第二條是把股市的錢從活性變成定性。在做投資之前巴菲特會先去了解和研究公司的價值和運營模式。第三條是心態和性格決定投資邏輯。在市場中,由於市場行情的不同,投資者通常 會因為市場短期的震盪或者下跌出現心態的失誤。
原則一:?投資第一條是永不虧錢;投資第二條是永不忘記第一條
如果你在一次投資中虧錢了,那麼你需要在下一次的交易中有更大的回報才能回本打平,有時這又談何容易?所以只有從一開始做起,通過發現暫時以折扣價格在叫賣的高質量的公司,才可以減少你損失的機會。然後遵循良好的資金管理原則,並堅持你的移動止損機制。如果你發現自己在虧損的交易中耗盡了時間、金錢和精神成本,這就是該離開的時候了。
原則二:股市就是把錢從活躍性轉移到耐性?
最好的回報總是來自那些等待最佳機會出現了才下手的人們,而那些追逐熱門股的人通常是以虧損多過回報而結束。保持你分析的活躍性,尋找那些以折扣價格出售的高質量公司,在購買之前,耐心等待它們達到更低的折扣價格的水平。
原則三:對投資者來說,最重要的品質是性格,不是智力?
你需要性格淡然,不從人們的擁護或反對中獲得樂趣。在市場上,獨立思考和堅定信心,比做一個最聰明的人要重要的多。大多數時候,最好的機遇是其他人已經放棄了股票市場的時候。而過度自信和情緒化是一個高質量投資組合的敵人。
拓展資料
巴菲特在多年的股市中,遇到的黑天鵝事件非常多,對此他有著獨到的應對機制。巴菲特除了做價值投資外,很少涉及期權交易和黃金買賣,外匯期貨也比較少做。巴菲特在買入一-直股票的時候,都會假設股市第二天就關門,五年內都不會開放。天鵝事件影響的通常是市場的恐慌情緒,而恐慌情緒往往只會導致股票的外在價格下跌,而不會對其內在價值產生實質的影響。對於價值投資者來說,天鵝事件是-一個很好的買入時機。
⑸ 巴菲特的投資策略
1.每一次巴菲特出手的時候,總是會等待一家公司股價在最低的時候,或者說是在一家公司陷入困境的時候,這個時候公司股價往往非常低,而賬面資金確還有很多,通常都可以用最低的折扣購入股票。這個其實並不是很難理解,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但每家公司都會有走彎路,或者低迷的一段時期,這段時間的公司估值往往會處於一個極低的價格,並且有可能是低於公司凈值的價格。這就是所謂的安全邊際,即使這樣的公司破產,那麼在清算的時候,公司留存資產也足夠償還股東。市場對這樣的公司投資情緒越低落,安全邊際就越高。
2.合理利用杠桿。巴菲特一直在勸股民投資者不要借貸投資,但並沒有說明如何有效利用杠桿。在巴菲特的投資起始時,曾花100美元組建一家投資公司,合夥人負責出資,巴菲特負責具體投資事宜,到期後,巴菲特可以按照預先商量的超額投資收益作為自己的傭金,組建的這家投資公司資金為10萬美元,幾年後,巴菲特為這家公司創造了百分之300多的利潤。自己也獲得超過百分之百的收益。我們可以說巴菲特合理的利用資金或者合理的利用杠桿,用100美元為自己賺了十幾萬美元。
3.全資收購。我們在看伯克希爾·哈撒韋的投資策略的時候,有一樣是不能忽略的,那就是全資收購,全資收購有一個非常大的好處是,公司利潤百分之歸屬母公司,只需要將留存未來投資用資金,剩餘利潤都歸屬於伯克希爾·哈撒韋,雖然巴菲特在收購的時候表示不會干涉管理層,前提是他們需要源源不斷的賺取利潤。而這些利潤則是伯克希爾·哈撒韋做大,持續收購的資本。
拓展資料
巴菲特被喻為當代最偉大的投資者、華爾街股神,《巴菲特投資策略(經典繪本)》總結了巴菲特40多年的投資經驗,從怎樣選股、怎樣評估股票價值到怎樣找到最佳買賣時機、怎樣持股等九個方面,結合具體的投資經典案例,對巴菲特的投資理淪精髓進行了簡明扼要的介紹,教會你在投資中怎樣具體實踐操作,贏得財富。
⑹ 看天才股神巴菲特的成長歷程
看天才股神巴菲特的成長歷程
成長歷程是指一個個體或事物在其運動發展過程中,不同時間的發展階段。下面是我給大家帶來的看天才股神巴菲特的成長歷程,希望能幫到大家!
沃倫·巴菲特1930年8月30日出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他的父親霍華德·巴菲特是當地的證券經紀人和共和黨議員。沃倫·巴菲特從小就極具投資意識,他鍾情於股票和數字的程度遠遠超過了家族中的任何人。他滿肚子都是掙錢的道,5歲時就在家中擺地毯兜售口香糖。稍大後,他帶領小夥伴到球場揀大款用過的高爾夫球,然後轉手倒賣,生意頗為紅火。沃倫從小就超乎年齡的謹慎,他被母親稱為很少帶來麻煩的小孩。小沃倫剛剛踏入11歲便躍身股海,購買了平生第一張股票,17歲的巴菲特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財務和商業管理,但他覺得教授們的空頭理論不過癮,兩年後便不辭而別。輾轉考入哥倫比亞大學金融系,拜師於著名投資學理論學家本傑名·格雷俄母。格雷俄母反對投機,主張通過分析企業的盈利情況、資產情況及未來前景等因素來評價股票。1951年,21歲的巴菲特學成畢業的時候獲得最高分A+。
1956年巴菲特回到家鄉,年少氣盛的巴菲特決心自己一試身手。有一次他在父親的一個朋友家裡突然語驚四座。宣布自己要在30歲以前成為百萬富翁,如果實現不了這個目標,我就從奧馬哈最高的建築物上跳下去。不久一幫親朋湊了10.5萬美元,其中有他的100美元,成立了他自己的公司—巴菲特有限公司。創業之初,巴菲特非常謹慎,在不到1年的時間內,他已經擁有了5家合夥人公司。巴菲特兌現了他的百萬富翁狂言。當了老闆的巴菲特每天只做一項工作,就是埋頭在資料堆里尋找低於其內在價值的廉價小股票,然後將其買進,等待價格攀升。幾十年來,巴菲特有一套投資理論,這套理論使他在股市中長勝,也使它遠離高科技股。第一,他只從事長期投資,投資的絕不是概念、模式,也不僅僅是股票本身,而是真正的生意。投資能創造可預見收益的公司。第二,他討厭股票期權多的股票,像高科技股,稱這種股票是彩票。第三,他認為買身邊的品牌最可靠,誰做的廣告多,消費者喜歡,就買誰。巴菲特的眼光一如既往。
1962年,巴菲特及其合夥人開始收購馬薩諸塞州一家瀕臨倒閉的紡織品公司伯科希爾哈薩維公司的股票,並於三年後接管了該公司。後來這家小企業在巴菲特手中成了最富盛名的控股公司,30多年前股價奇跡般上升了幾千倍。1968年5月,當股市一片凱歌時,巴菲特宣布隱退。1969年6月,股市直下,漸漸演變成了股災。巴菲特卻暗自欣喜,因為他看到了財源即將滾滾而來,他發現了太多的便宜股票。上世紀70年代初,美國股市一片簫條,巴菲特又盯上了報刊業,他的介入使華盛頓郵報利潤大增,每年平均增長35%。10年之後,巴菲特投入的1000萬美元升值為2個億。巴菲特的另一個傑作是認購可口可樂公司的股票,在上世紀70年代,該公司的業績十分清淡。1980年,他用1.2億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單價買進可口可樂7%的股份,到1985年可口可樂改變了經營策略,開始抽回資金投入飲料生產。其股票單價已漲至51.5美元,翻了5倍,至於賺了多少,其數目可以讓全世界的投資家砸舌。從1965年至1994年,巴菲特的股票平均每年增值26.77%,高出道瓊斯指數近17個百分點。如果誰在1965年投資巴菲特的公司1萬美元的'話,到1994年他就可得到1130萬美元的回報。也就是說,誰若在30年前選擇了巴菲特,誰就坐上了發財的火箭。
在2001年之前,伯克希爾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從未出現過負值,這種好運因911暴恐分子的襲擊而消失。但到了2003年,他一舉扭轉了過去幾年欠佳的投資記錄,再次捍衛了股神和奧馬哈的聖人的地位。2002年,巴菲特大量買入中石油股票,這只哈薩維公司的第8大重倉股,當年就實現增值175%。
特別的巴菲特。巴菲特不愛拋頭露面,生活方式保持低調。他把他的生活准則描述為簡單、傳統和節儉。巴菲特身高五英尺,中等身材,通常帶著一副眼鏡。這副眼鏡據紐約時報報道是撒切爾送給他的,他的臉上經常帶有一種急切的探尋的表情。很容易被看成是職員、會計師、銀行家或是一個心不在焉的教授。1999年,巴菲特為了向一家慈善機構奧馬哈孤兒院捐款,拍賣了他的酷厚的錢包。在此前的20年裡,他一直使用這個破舊的錢包。正如巴菲特所解釋的那樣,這個錢包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我的西服是舊的,我的錢包是舊的,我的汽車也是舊的。1958年以來,我就一直住在舊房子里。這位富豪的錢包里有多少錢?我一般在錢包里放1000美元左右。雖然有報道說巴菲特穿過一套價值1500美元的義大利西裝,但是只有在極少見的場合下他才會穿。有時在周末他穿著一件鬆鬆垮垮的海軍藍T恤衫,上面還寫有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標識語。就像他的女兒蘇珊說的那樣,有一天媽媽去商場,說咱們給他買一套新衣服吧,他穿了30年的那套衣服我們都看煩了。所以我們就給他買了一件駝絨的運動夾克、一件藍色的運動夾克。但是他讓我把衣服退掉,他說我有一件駝絨的運動夾克和一件藍色的運動夾克了。蘇珊補充說,他不把衣服穿的非常破舊是不肯換的。巴菲特喜歡喝可口可樂這一點早已名聲在外。他親自購買可口可樂,以滿意的折扣價每次購買50箱,每箱12罐。他很少跑到商店去喝。巴菲特的生活總是量入為出,他堅持以最低的成本運作,手中持有充足的現金,很少負債或不負債。例如他在很快就要成為一名百萬富翁時才為他的合夥企業添置一台價值295美元的IBM打字機。
巴菲特是出了名的節儉,但是他也是美國歷史上最慷慨的捐獻者。他將370億美元捐贈給5個慈善基金會,這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一筆個人慈善捐款。
奇跡的背後。是什麼力量幫助巴菲特創造了如此驚人的奇跡呢?這首先應當歸功於他從師傅格雷俄母那裡學來的,又經自己在實踐中錘煉的投資哲學。他一向堅持採用以價值為導向的長期策略。他說如果你沒有持股10年以上的准備,那就連10分鍾也不要持有它。與別人不同,他專找熊市股票,就像股票收容隊員似的,到了1966年春,股市牛氣沖天,但巴菲特卻坐立不安,盡管他的股票都在飛漲,但卻發現很難再找到符合他的標準的廉價股票了。雖然股市上漲,給投機家帶來了橫財,但巴菲特卻不為所動。因為他認為股票的價格應建立在企業業績成長,而不是投機的基礎之上。1968年5月,當股市一片凱歌的時候,巴菲特卻通知合夥人他要隱退了。隨後他逐漸清算了巴菲特合夥人公司的幾乎所有的股票。1969年6月,股市直下,漸漸演變成了股災。到1970年5月,每種股票都要比上年初下降50%甚至更多。而巴菲特卻倖免遇難。格雷俄母曾在1930年股災尚未結束時欣然入市,結果賠的囊空如洗。而在將近40年之後,巴菲特卻成功躲過了災難。巴菲特真正的出道了。1970年至1974年間,美國股市就像個泄了氣的皮球,沒有一絲生氣。持續的通貨膨脹和低增長使美國經濟進入了滯脹時期,然而巴菲特卻暗自欣喜異常,因為他看到了財源即將滾滾而來,他發現了太多的便宜股票,他暗中四處尋購。正是這個時期,巴菲特收羅了許多富有潛質而價格又被低估的股票,而這些股票後來給巴菲特創造了無盡的財富,最終將巴菲特推向世界首富的寶座。
股神之所以誕生於美國,有很多綜合的因素。美國資本主義很發達,股市管理相當健全,法制也比較健全。良好的外部環境、豐腴的投資土壤,所以讓巴菲特理論和方法相當有效。但目前中國的大環境還沒有到能夠產生巴菲特這樣的人的地步,可能還需要很多年。因為整個股市的完善需要時間,大家的心態、所受的教育、對投資的理解,整體的理解差異還不是很大。我們將有一個很大的成長空間。
巴菲特財富哲理故事
巴式財富哲理中,有三種哲理警示我們必須時刻重視:一是不拋棄手中原來僅有的,就得不到後來更多的;二是投資得當才會帶來豐厚的回報;三是擁有很多財富時就會從此不滿足。
當今世界最具傳奇色彩的證券投資家沃倫·巴菲特,曾以獨特、簡明的財富哲學和投資策略,投資可口可樂、吉列、所羅門兄弟投資銀行、通用電氣等著名公司股票以及可轉換證券而大獲成功。在巴式財富哲理中,有三種哲理警示我們必須時刻重視:一是不拋棄手中原來僅有的就得不到後來更多的;二是投資得當才會帶來豐厚的回報;三是擁有很多財富時就會從此不滿足。以下用三則小故事介紹巴式財富的哲理警示……
故事一:1元和10元
哲理警示:不拋棄手中原來僅有的,就得不到後來更多的。
蘇珊的丈夫嗜酒如命,蘇珊容忍了許多年,最終作出了一個痛苦的決定,帶著年幼的孩子離開他。事實上,即便是和丈夫離婚之後,蘇珊和他之間的麻煩依然持續著。蘇珊意識到,除了離開這個城市,自己別無選擇。但一次又一次,蘇珊無法下這個決心,她愛她的房子,她愛她的鄰居,這里的許多東西都讓蘇珊留戀。
蘇珊找到一家房地產公司,將她的房子掛在了「待售」榜,並向1400里以外的西雅圖傳去了她的工作申請單。然後,蘇珊回到家中,等待了許多天。一個月後,蘇珊又換了兩家房地產公司,但仍然沒有找到房子的買主。蘇珊覺得,賣不掉房子,她可能就沒有能力離開這個城市了。
離婚的壓力、生活的艱苦幾乎使蘇珊崩潰,睡眠也因此變得異常困難。事實上,蘇珊能夠很快入睡的唯一地方是在教堂。每星期蘇珊都要到那裡,坐在教堂的第三排或者第四排,不長時間便昏昏欲睡……
春天來了。已經過去了6個多月,蘇珊的房子仍然沒有賣出去。又是一個禮拜天,理查德牧師召集孩子們作禱告。當孩子們在他的面前坐好,他從口袋裡掏出了一卷1元的紙幣,在每個孩子手中放上一張。然後,他伸進另一個口袋,掏出一張10元的鈔票。
「你們也能擁有這張10元鈔票,」他將10元的鈔票高高舉起。孩子們聚精會神地坐著,手中緊緊攥著1元的紙幣,「但是,要想得到這個,你們必須丟掉你們已經得到的紙幣。」
這真是有趣的一幕。那些孩子中沒有一個願意丟掉他手中的1元紙幣。盡管他們的年齡,已經足以讓他們知道,10元要遠多於1元。最終,理查德牧師將他的10元鈔票又放回了他自己的口袋中。這個小演示,使蘇珊在教堂習慣性入睡之前,思索了好一會兒。蘇珊突然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她正用她的手緊緊攥著一枚硬幣,而這是一枚破舊不堪的硬幣——也就是她太愛她的房子,太留戀她已經熟悉的環境。但是在潛意識里,蘇珊並沒有足夠的把握,在西雅圖就一定有一張「10元鈔票」在等著她。每當蘇珊想到這里,就覺得移居出去,就像在茫茫黑暗中,有一條溝壑,讓她不寒而慄。
又經過了一些時候的心理磨煉,當「1元和10元」的警示不斷出現在蘇珊的腦海中時,蘇珊知道她必須離開了。遠離她多年的習慣,必須作出一次大的跨越。於是,蘇珊告別了那枚破舊的1元硬幣,和孩子在西雅圖開始了新的生活。
的確,在西雅圖,蘇珊實現了暢銷作家的夢想,盡管這個夢想被延誤了很長時間。它同時也讓蘇珊擁有了一個情投意合的新丈夫,三個孩子以及三個孫子。
蘇珊的「10元」包含了晚年生活中蘇珊根本無法想像的幸福。但是,蘇珊清楚地知道,在她能夠擁有現有幸福中的任何一項之前,是她毅然張開了自己的手——-不拋棄手中原來僅有的,就得不到後來更多的。
故事二:10美分的回報
哲理警示:投資得當才會帶來豐厚的回報。
雷諾·艾麗絲是位於美國喬治亞州羅馬市的艾麗絲學校的創始人。20世紀初的美國雖然已經有了不少知名的私立學校,但公立學校卻還是很少。身為教師的艾麗絲深知教育對於人生的重要意義,為了讓窮人的孩子也能有學上,她決定自己籌集資金在當地興建一所公立學校。
艾麗絲聽說有個叫亨利·福特的汽車商很有錢,而且經常資助一些公益事業,於是她便去向他求助。然而,當得知眼前這個女人的來意後,早已討厭別人把自己當成捐款專業戶的福特,只是從衣兜里掏出一枚10美分的硬幣扔在辦公桌上,不屑地說:「我兜里就這么多錢了,快拿著離開這里吧!」
面對福特的傲慢無禮,艾麗絲並沒有惱怒。她從桌上拾起硬幣後就離開了。回到羅馬市後,她用那10美分買了一包花生豆,然後把它們種到地里。在她的精心照料下,一年後,花生種子已經長成了繁茂的花生園。
這一天,艾麗絲又來到了福特的辦公室,但這回不是來要錢的,而是來還錢的。她把花生園的照片和一枚硬幣一起交到福特手中,並且很高興地對他說:「這是您去年送給我的10美分,錢雖然不多,但是如果投資得當就會帶來豐厚的回報。」
福特看過照片後驚訝不已,他不得不對面前這個女人刮目相看。隨即他便簽了一張25000美元的支票交給艾麗絲,這在當時可是個天文數字。
不僅如此,在之後的幾年中,福特還陸續為艾麗絲學校捐築了一幢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教學樓和幾座哥特式建築。當他看到孩子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專心致志地學習時,福特深信正如艾麗絲所言,他的投資勢必會帶來豐厚的回報。
故事三:99族奴
哲理警示:擁有很多財富時,就會從此不滿足。
有位國王,天下盡在手中,照理,應該滿足了吧,但事實並非如此。國王自己也納悶,為什麼對自己的生活還不滿意,盡管他也有意識地參加一些有意思的晚宴和聚會,但都無濟於事,總覺得缺點什麼。
一天,國王起個大早,決定在王宮中四處轉轉。當國王走到御膳房時,他聽到有人在快樂地哼著小曲。循著聲音,國王看到是一個廚子在唱歌,臉上洋溢著幸福和快樂。國王甚是奇怪,他問廚子為什麼如此快樂?廚子答道:「陛下,我雖然只不過是個廚子,但我一直盡我所能讓我的妻小快樂。我們所需不多,頭頂有間草屋,肚裡不缺暖食,便夠了。我的妻子和孩子是我的精神支柱,而我帶回家哪怕一件小東西都能讓他們滿足。我之所以天天如此快樂,是因為我的家人天天都快樂。」
聽到這里,國王讓廚子先退下,然後向宰相咨詢此事,宰相答道:「陛下,我相信這個廚子還沒有成為99族奴。」
國王詫異地問道:「99族奴?什麼是99族奴?」
宰相答道:「陛下,想確切地知道什麼是99族奴,請您先做這樣一件事情:在一個包里,放進去99枚金幣,然後把這個包放在那個廚子的家門口,您很快就會明白什麼是99族奴了。」國王按照宰相所言,命人將裝了99枚金幣的布包放在了那個快樂的廚子門前。
廚子回家的時候發現了門前的布包,好奇心讓他將包拿到房間里,當他打開包,先是驚詫,然後狂喜:金幣!全是金幣!這么多的金幣!廚子將包里的金幣全部倒在桌上,開始查點金幣,99枚?廚子認為不應該是這個數,於是他數了一遍又一遍,的確是99枚。他開始納悶:沒理由只有99枚啊?沒有人會只裝99枚啊?那麼那一枚金幣哪裡去了?廚子開始尋找,他找遍了整個房間,又找遍了整個院子,直到筋疲力盡,他才徹底絕望了,心中沮喪到了極點。
他決定從明天起,加倍努力工作,早日掙回一枚金幣,以使他的財富達到100枚金幣。由於晚上找金幣太辛苦,第二天早上他起來得有點晚,情緒也極壞,對妻子和孩子大吼大叫,責怪他們沒有及時叫醒他,影響了他早日掙到一枚金幣這一宏偉目標的實現。他匆匆來到御膳房,不再像往日那樣興高采烈,既不哼小曲也不吹口哨了,只是埋頭拚命地幹活,一點也沒有注意到國王正悄悄地觀察著他。
看到廚子心緒變化如此巨大,國王大為不解,得到那麼多的金幣應該欣喜若狂才對啊。他再次詢問宰相。宰相答道:「陛下,這個廚子現在已經正式加入99族奴了。99族奴是這樣一類人:他們擁有很多,但從來不會滿足,於是拚命工作,為了額外的那個『1』,他們苦苦努力,渴望盡早實現『100』。原本生活中那麼多值得高興和滿足的事情,因為忽然出現了湊足100的可能性,一切都被打破了。他竭力去追求那個並無實質意義的『1』,不惜付出失去快樂的代價,這就是99族奴。」
;⑺ 巴菲特三大投資定律是什麼
一、發現別人沒有發現的市場空缺。
二、投資別人都意識到卻不屑於投資的市場空缺。
三、投資已經形成競爭態勢的市場領域,但一定要闖出特色。
【拓展資料】
巴菲特為什麼能成為股神?
一、巴菲特具有股票投資方面的天賦,普通投資者不具備。不得不說,天賦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天賦加上後天的努力可以讓人變得出類撥萃,但前提條件是要用對地方。比如你有音樂天賦,可是卻從事了計算機工作。那麼就不會做出很大的成就。
二、巴菲特接受過股票專業知識的訓練,而普通投資者大多是業余水平。巴菲特19歲的時候讀了一本書,名字叫《聰明的投資者》,這本書徹底改變了他的投資理念。這本書的作者就是他的啟蒙老師格雷厄姆。巴菲特申請哈佛大學被拒後,被哥倫比亞大學錄取了。在第二學期的實踐課上見到了格雷厄姆。才知道他一直崇拜的偶像在這里當教授。
三、巴菲特所在的美國股市相對來說比較規范,而中國股市還在成長期,很多制度還不完善。巴菲特所在的美國股市到如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了,市場管理和體制已經很規范化了。其實在1886年到1929年間,美國股市也存在著特別嚴重的股價操縱和內幕交易。
1929年到1932年期間,美國股市又出現了大蕭條,很多證券交易所都關門了。就連他的老師格雷厄姆在此期間賬戶虧損都達到了70%。但是從1954年開始,隨著機構投資的迅速發展,美國股市越來越規范化了。正好巴菲特是1957年開始進行他的投資事業的,所以也是趕上了好時候。
再說我們中國股市,從成立到現在才29年,和美國相比還是處於嬰兒時期,各方面的制度都不太完善。使得很多圈錢的公司、惡意操縱股價的機構和個人鑽了空子。在這樣一個環境中,普通投資者即使才識過人,也難有用武之地。
由此可見,股神巴菲特之所以會通過炒股取得巨大成功,並在2008年成為世界首富,這其中和他的天賦、環境,以及個人努力都有著莫得的關系。當這些有利的條件都被巴菲特占據之後,成為股神似乎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⑻ 巴菲特公司的股權結構。以及這家公司融資的方式。
伯克希爾公司與基金公司有很大區別,更像一個集團公司。
公司除了首次上市進行了融資,為了小資金人士發生B股這兩次之外從沒進行過容易。即使上市,目的也不是為了融資,而是為了降低股東交易成本。
公司具有源源不斷的現金流,最主要的來源就是下屬企業提供的源源不斷的現金。因為公司的下屬公司都是高凈資產收益率的企業,產生的現金流能力極強。而且,就算是下屬企業成長性較差甚至基本沒有成長性,比如喜詩糖果,但是可以產生足夠的現金流,伯克希爾也不會賣掉它。因為它為伯克希爾提供了強勁的現金流,提高了伯克希爾的收購能力。
正是因為下屬企業源源不斷的現金流,保證了伯克希爾從來不缺錢。即使伯克希爾不賣股票,現金流也不會斷。
補充:這是一家美國上市公司。巴菲特和芒格持有了大部分股份,更詳細資料建議去美國的財經網站上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