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怎樣影響股票市場急~~!
1、貨幣政策
貨幣政策按照調節貨幣供應量的程度分為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和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在實行緊縮性的貨幣政策時,貨幣供給減少,利率上升,對股價形成向下壓力,而實行擴張的貨幣政策意味著貨幣供給增加和利率下調,使股價水平趨於上升。我國中央銀行具體的貨幣政策工具主要有:利率、存款准備金率、貸款規模控制、公開市場業務、匯率等。
(1)利率
利率對股市的影響是十分直接的。從七次降息和股價變動的關系看,我國股市與利率存在著高度的負相關性,但利率變動對股價的作用逐漸減弱。
(2)存款准備金率
中央銀行調整存款准備金率,影響商業銀行的資金來源,在貨幣乘數作用下,調整貨幣供應量,影響社會需求,進而影響股市的資金供給和股價。如1998年3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將存款准備金率由13%下調為8%,對股市產生了實質性影響。
(3)公開市場業務
公開市場業務是中央銀行通過買進或賣出有價證券來控制和影響貨幣供應量的一種業務,它是中央銀行強有力的貨幣政策工具。從1996年4月起,我國中央銀行的公開市場業務啟動,由於現階段可供公開市場業務操作的工具有限,只以短期國債為交易工具,限制了對股市的影響,隨著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入,其影響會逐漸增強。
2、財政政策
財政政策根據其對經濟運行的作用分為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緊縮性財政政策。財政收入政策和支出政策主要有:國家預算、稅收、國債等。
(1)國家預算
作為政府的基本財政收支計劃,國家預算能夠全面反映國家財力規模和平衡狀態,並且是各種財政政策手段綜合運用結果的反映。擴大財政支出是擴張性財政政策的主要手段,其結果往往促使股價上揚,近兩年,我國實行積極的擴張性財政政策,加大了對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使基礎設施建設類上市公司及相關行業的企業不同程度地受益。
(2)稅收
通過稅收政策,能夠調節企業利潤水平和居民收入。減稅將增加居民的收入,擴大了股市的潛在資金供應量,減輕上市公司的費用負擔,增加企業的利潤,股價趨於上升。如我國的高科技企業享受所得稅的減免優惠,股價理應看到一線。對股市影響最直接的稅種主要是印花稅和證券交易所得稅。我國開征股票交易印花稅以來,根據股市的實際情況對印花稅加以調整,對股市進行調控,以刺激或抑制股市。
(3)國債
國債作為國家有償信用原則籌集財政資金的一種形式,可以調節資金供求和貨幣流通量。在不帶來通貨膨脹的情況下,緩解了建設資金的需求,有利於總體經濟向好,有利於股價上揚。同時,國家採用上網發行方式有從股市中分流資金的作用。1998年8月,財政部向國有商業銀行增發1000億長期國債,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對股市構成較大的利好。
❷ 擴張性財政政策和緊縮性貨幣政策對股市和房市會有什麼影響
國家實施擴張性財政政策時會加大支出,降低稅率,從而增加市場上流通的貨幣量,使貨幣流通更為充足和頻繁,一定程度的致使投資過熱,從而導致房價虛高,利率的降低也會使股票市場日益紅火。
相反,緊縮性貨幣政策的實施會使國家降低投資,銀行減少帶寬幅度和額度,一定程度的對市場進行冷卻,利率的提高也會讓人們更願意將錢存在銀行,而不是放在股市和房市上。
一己之見,望請斧正~
❸ 財政政策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財政政策
財政政策根據其對經濟運行的作用分為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緊縮性財政政策。財政收入政策和支出政策主要有:國家預算、稅收、國債等。
(1)國家預算
作為政府的基本財政收支計劃,國家預算能夠全面反映國家財力規模和平衡狀態,並且是各種財政政策手段綜合運用結果的反映。擴大財政支出是擴張性財政政策的主要手段,其結果往往促使股價上揚,近兩年,我國實行積極的擴張性財政政策,加大了對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使基礎設施建設類上市公司及相關行業的企業不同程度地受益。
(2)稅收
通過稅收政策,能夠調節企業利潤水平和居民收入。減稅將增加居民的收入,擴大了股市的潛在資金供應量,減輕上市公司的費用負擔,增加企業的利潤,股價趨於上升。如我國的高科技企業享受所得稅的減免優惠,股價理應看到一線。對股市影響最直接的稅種主要是印花稅和證券交易所得稅。我國開征股票交易印花稅以來,根據股市的實際情況對印花稅加以調整,對股市進行調控,以刺激或抑制股市。
(3)國債
國債作為國家有償信用原則籌集財政資金的一種形式,可以調節資金供求和貨幣流通量。在不帶來通貨膨脹的情況下,緩解了建設資金的需求,有利於總體經濟向好,有利於股價上揚。同時,國家採用上網發行方式有從股市中分流資金的作用。1998年8月,財政部向國有商業銀行增發1000億長期國債,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對股市構成較大的利好。
❹ 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緊縮性的貨幣政策主要是應對詳細點哦!
一、擴張性貨幣政策主要具體措施
1、控制貨幣發行
這項措施的作用是,鈔票可以整齊劃一,防止幣制混亂;中央銀行可以掌握資金來源,作為控制商業銀行信貸活動的基礎;中央銀行可以利用貨幣發行權調節和控制貨幣供應量。
2、對政府的貸款
為了防止政府濫用貸款助長通貨膨脹,資本主義國家一般都規定以短期貸款為限,當稅款或債款收足時就要還清。
3、推行公開市場業務
中央銀行通過它的公開市場業務,起到調節貨幣供應量,進而起到調節經濟的作用。
4、改變存款准備金率
中央銀行通過調整准備金率,據以控制商業銀行貸款、影響商業銀行的信貸活動。
5、調整再貼現率
再貼現率是商業銀行和中央銀行之間的貼現行為。調整再貼現率,可以控制和調節信貸規模,影響貨幣供應量。
6、選擇性信用管制
它是對特定的對象分別進行專項管理,包括:證券交易信用管理、消費信用管理、不動產信用管理。
7、直接信用管制
它是中央銀行採取對商業銀行的信貸活動直接進行干預和控制的措施,以控制和引導商業銀行的信貸活動。
二、緊縮性貨幣政策主要措施
1、減少貨幣發行
這項措施的作用是,鈔票在原有數量上不再增加。中央銀行可以掌握資金來源,作為控制商業銀行信貸活動的基礎。中央銀行可以利用貨幣發行權調節和控制貨幣供應量。
2、控制和調節對政府的貸款
為了防止政府濫用貸款助長通貨膨脹,資本主義國家一般都規定以短期貸款為限,當稅款或債款收足時就要還清。
3、推行公開市場業務
中央銀行通過它的公開市場業務,起到調節貨幣供應量,擴大或緊縮銀行信貸,進而起到調節經濟的作用。
常見措施為在公開市場發放政府債券,買國債的多了,市場上流通的錢就相應變少了。
4、提高存款准備金率
提高存款准備金率。中央銀行通過調整准備金率,據以控制商業銀行貸款、影響商業銀行的信貸活動。
5、提高再貼現率
再貼現率是商業銀行和中央銀行之間的貼現行為。調整再貼現率,可以控制和調節信貸規模,影響貨幣供應量。
6、選擇性信用管制
它是對特定的對象分別進行專項管理,包括:證券交易信用管理、消費信用管理、不動產信用管理。
7、直接信用管制
它是中央銀行採取對商業銀行的信貸活動直接進行干預和控制的措施,以控制和引導商業銀行的信貸活動。
(4)擴張的財政政策下如何投資股票擴展閱讀
緊縮性貨幣政策影響具體來說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緊縮性貨幣政策並未影響商業銀行整體較為寬松的資金面環境。盡管央行採用提高存款准備金率、公開市場操作等緊縮性政策回收流動性,但是外匯占款的增加額仍然大於基礎貨幣的增加額,
銀行體系超額流動性的問題仍然較為突出,銀行體系超額准備金率仍較充裕。銀行信貸擴張具有充裕的資金基礎。
2、央票對銀行貸款增長存在擠出效應。盡管資金面較為寬松,銀行的放貸沖動較強,但貸款增長始終低於存款的增長,銀行體系存貸款差不斷擴大,存貸比不斷下降。商業銀行持有央行票據對貸款存在一定的擠出效應。
3、一定程度上增加銀行資金運用壓力。受央票擠出效應的影響,加上金融業股票融資、債券融資進一步發展,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業對銀行貸款資金的依賴,近幾年貸款增長率明顯低於存款增長率,銀行體系存差規模不斷擴大,銀行資金運用壓力有所增加。
❺ 財政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有哪些
財政政策的運作及其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1、財政政策的種類與經濟效應及其對證券市場的影響。總的來說,緊的財政政策將使得過熱的經濟受到控制,證券市場也將走弱,而松的財政政策刺激經濟發展,證券市場走強。
2、實現短期財政政策目標的運作及其對證券市場的影響。為了實現短期財政政策目標,財政政策的運作主要是發揮"相機抉擇"作用,即政府根據宏觀經濟運行狀況來選擇相應的財政政策,調節和控制社會總供求的均衡。
3、實現中長期財政目標的運作及其對證券市場的影響。為了達到中長期財政政策目標,財政政策的運作主要是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和改革、調整稅制。
(5)擴張的財政政策下如何投資股票擴展閱讀:
財政政策降低稅率:
1、供給學派斷言,在經濟增長的自然動力被窒息的地方用財政支出刺激需求的增長,只能帶來通貨膨脹,而累進的高所得稅率則是窒息經濟增長和抑制生產發展的主要障礙。
2、供給學派認為減稅,特別是降低邊際稅率,可以對經濟產生多方面的積極影響,如鼓勵人們加班加點,積極經營,推遲退休,縮短待業期,從而提高收入。這樣人們就可以有更多的錢用於支出,特別是有更多的錢用於儲蓄,而儲蓄與收入刺激相結合,又可以鼓勵投資。
3、在這一點上,正好體現出它與凱恩斯學派認為減稅的作用只在於增加總需求的不同著眼點。供給學派主張,減稅必須按照激勵儲蓄和工作並給投資者以鼓舞的方向去設計,主張實行累進稅和公司稅的削減。
4、它與主張對高收入階層增稅而僅僅對低收入階層減稅的自由主義者完全對立。供給學派認為,當高額累進稅率阻止企業家積累財富時,社會遭受的損失遠較稅收為多,它喪失的是企業家發展自己事業時所具有的發明革新、敢冒風險和創新的精神(見供給學派稅收思想)。
❻ 關於國務院擴大內需計劃和對股市的問題,謝謝!
其實10大措施,濃縮下就兩條
1,寬松的貨幣政策,這可是10年來首次公開倡導寬松貨幣政策,
對利率敏感性行業相應收益,如地產,機械,銀行等。
2,積極的財政政策,即政府加大投入,直接投入8000億左右,4萬億是帶動的社會投資
鐵路,基建,港口,機場,醫葯類收益
另外增值稅轉型,1200億,減免,收益最大的就是機械 ,但是機械09年可能虧損,08年3季度已經開始很多虧損,但是虧損話,現在估值也比較合理了,看看能不能接受嘍~
補充,個人不看好房地產,即便他們收益,現在房產價格實在太高了,我看過soufun網統計,光地產的存貨按現在的成交量,至少要10幾個月,才能消耗光。不知道天亮以前多少地產商會倒下!最近地產股也不怎麼漲的。
其他的機械,鐵路,基建,水泥,醫葯,包括金融股,最近都有個股走勢不錯。挑個你喜歡的買嘍~
針對補充部分的:
水泥一些短期肯定夠高了。現在爆炒的太行水泥,都是游資做的。
4萬億,政府4季度只是投了1-2000億真金白銀,基建行業要想徹底受益,至少要到明年大工程開出,反映到報表可能3,4季度了
游資做的股票,漲得猛,去得也快。如果技術夠強,能抓機會,買游資股票肯定是賺錢最快的
如果是普通散戶,技術不行,那還是買基金,QFII做的股票,比較好
價值投資,在長線來說贏得機會還是遠遠高於游資。
新華制葯,78%籌碼套牢,並且距離套牢區不遠,如果游資不炒他,短期機會不大。
❼ 在政府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下,哪些板塊和行業受益
一般來說貨幣政策寬松,對金融業和地產業是有利的,因為可以擴大金融活動;還有就是對那些財務成本很高的企業有利,因為降息會降低成本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看投向,像中國這樣政府支出多用於投資的,對基建行業會有利,此外,具體政策比如支農、醫改等政策會對農業、醫葯行業有影響。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本質上,是「雙松」的宏觀政策。
積極的財政政策,體現在:增加政府投資項目、增加民生投入、增值稅轉型從而減輕稅負等等。 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體現在:1.在利率政策方面:自9月份以來,中國央行連續5次下調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四次降低存款准備金率。 2.在信貸政策方面:11月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取消對商業銀行的信貸規模限制,合理擴大信貸規模,加大對重點工程、「三農」、中小企業和技術改造、兼並重組的信貸支持,有針對性地培育和鞏固消費信貸增長點。
一. 這個需要通過IS-LM曲線分析,也就是通過書上所說的財政政策乘數和貨幣政策乘數具體衡量
如果用股市來簡易說明就是
擴張性財政政策就是增加政府支出,政府支出增加實際是將前放進消費者口袋,這樣就造成收入的增加,此時消費者就有更多的錢可以消費和投資,股市是投資的好場所,人們就有了更多的錢參與到股市中,這就造成投機性貨幣需求的增加,而貨幣供給不變,則貨幣需求就超過了貨幣供給,利率是資本的價格,需求大於 供給時就造成了價格的上漲,也就是利率的上升
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就是增加貨幣的供給量,而在產品市場中對貨幣的需求沒有改變,而增加供給,造成供給大於需求,利率下降
這只是不規范的理解,還是要去看書,理解兩大政策乘數
二. 一般來說貨幣政策寬松,對金融業和地產業是有利的,因為可以擴大金融活動;還有就是對那些財務成本很高的企業有利,因為降息會降低成本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看投向,像中國這樣政府支出多用於投資的,對基建行業會有利,此外,具體政策比如支農、醫改等政策會對農業、醫葯行業有影響。
❽ 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有哪些
財政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財政政策可以分為擴張性、緊縮性和中性財政政策三種。當實行緊縮的財政政策時,政府財政在確保各種行政和國防開支之餘,不會搞大規模的投資。實行擴張性財政政策時,政府會積極投資於能源,交通,住房和其他建築相關產業,從而帶動水泥,鋼鐵、機械行業等發展。
如果政府發行債券的方式來增加投資,對經濟的影響更是深遠的。總體而言,財政政策的緊縮將使得經濟過熱受到控制,股市將減弱,因為它表明未來經濟增長將放慢或走向衰退,而擴張性財政政策刺激經濟增長,股市會強大的,因為它表明經濟增長將加速未來或進入繁榮階段。
具體來說,財政政策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對證券市場造成影響:
(1)擴張性財政政策的實施,能夠提升總需求,降低經營風險,從而使股市上漲,相反,如果由於經濟過熱遭到抑制,就會降低股票的市場價格。
(2)擴大政府采購,加大政府投資公路,橋梁,港口等非競爭性領域,可直接增加與工業產品的需求,而促使證券價格上漲。減少政府的購買水平則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8)擴張的財政政策下如何投資股票擴展閱讀:
宏觀經濟政策基本原則:
1、宏觀經濟政策的選擇原則是:急則治標、緩則治本、標本兼治。
2、宏觀經濟政策就是短期的調控宏觀經濟運行的政策,需根據形勢的變化而作調整,不宜長期化,因為經濟形勢是不斷變化的。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發展的今天,一國的經濟形勢,不僅取決於國內的經濟走勢,還在相當程度上取決於全球經濟的走勢。
3、「急則治標」是指運用財政、貨幣等宏觀經濟政策處理短期經濟問題,如刺激經濟增長,防止通貨緊縮、應付外部沖擊等;「緩則治本」是指通過結構政策與經濟改革處理長期經濟問題,如調整經濟結構、促進技術進步、提高經濟效益、實現持續發展、積極參與全球經濟。
參參考資料:網路-宏觀經濟政策
❾ 財政政策或貨幣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產生通貨膨脹效應等。
財政政策的貨幣效應主要體現在公債上。公債政策的貨幣效應又取決於公債認購的對象和資金來源。如果中央銀行用紙幣購買公債,這無異於紙幣發行,從而產生通貨膨脹效應。如果商業銀行購買公債,且可以用公債作為准備金而增加貸款的話,也會導致貨幣發行,從而使流通中的貨幣增加等等。
我國自1996年5月以來,名義利率多次下調,但實際利率是上升的,這並不是財政擴張帶來的結果。由於中國尚未實行名義利率的市場化,積極財政政策不會影響名義利率的升降。
(9)擴張的財政政策下如何投資股票擴展閱讀:
證券市場的影響:
1、在凱恩斯區域,IS變動對國民收入影響最大,而LM變動對國民收入沒有影響,因而財政政策有效,貨幣政策無效;在古典主義區域,IS變動隻影響利息率,不影響均衡國民收入,而LM變動則對國民收入產生最大影響,因而貨幣政策有效,財政政策無效。
2、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況下,也就是總需求小於總供給時,政府應採取擴張性的政策措施,刺激總需求增長,克服經濟蕭條,實現充分就業。
3、根據勞動生產率和其他因素的變動,規定工資和物價上漲的限度,其中主要是規定工資增長率。企業和工會都要根據這一指導線來確定工資增長率,企業也必須據此確定產品的價格變動幅度,如果違反,則以稅收形式以示懲戒。
❿ 擴張性財政政策的效用是什麼
不是高手,但願與樓主討論……
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增加了企業和個人的收入,並且政府往往會把自己通過國債以及稅收的收入大量花掉甚至造成赤字。這種做法帶動了社會總需求。
個人收入增加以為著儲蓄和消費增多,加大了需求以及為企業提供了更多的貨幣供給。
企業收入增多,由於商品價格上漲,企業就會用多出的收入擴大生產,並且貸款。與此同時會降低失業率。
這也是凱恩斯主義奉行的赤字政策,而這個機制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由於價格上漲促使企業採取擴大生產的決策。而價格上漲自然意味著通貨膨脹咯。但是,通貨膨脹並不一定是絕對的或者說並不一定是會持續的,由於廠商採取的供給增加的決策使得供需曲線再一次發生移動。(為了方便說明我就假定是靜態的2次變動,一次是需求變動一次是供給變動)很有可能造成供給過剩而使得物價回落。所以,成功的擴張性財政政策不僅會帶動經濟也會使得通脹慢慢恢復。但是由於廠商決策的時滯性,擴張財政政策初期一定會伴隨著通貨膨脹。
但,我十分不理解樓主說的本國利率上升是怎麼回事。擴張性的財政政策目的是增大貨幣供給而利率上升會抑制需求和生產,為什麼會使得本國利率上升呢?而且利率這個東西一般是和貨幣政策密切掛鉤的,在經濟蕭條的時候往往採取的是擴張性貨幣政策,本國利率也會下降。擴且利率這個東西也貨幣政策的一種工具,由央行調整的再貼現率影響。
希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