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20年,軟銀紅杉高瓴鼎暉開始「炒股票」
文丨柴佳音 馬慕傑
編輯丨王慶武
來源丨投中網
「在職場,我們似乎永遠不會知道,下一個被邊緣化的是哪一個部門。」一PE機構投資總監林唐感慨稱。
入職五年,林唐所處的一級市場投資部從最初匯集各路名校人才、承包公司80%以上主營業務的明星部門,淪為了如今存在感極弱的「游兵散勇」。
「這大半年來,公司實在是募不到錢,在一級市場只投出了一個項目。但是,公司的營收卻並不難看,二級市場的好幾個部門都大賺了一筆。」林唐告訴投中網,在這樣的局勢下,公司創始合夥人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二級市場「炒股票」,「為了賺錢,不難理解。」
2020年,部分一級市場由募資難所傳導而來的寒意猶存,但二級市場的高光時刻已接踵而至:幾近瘋狂的造富效應幾乎無人不曉。
對於此般盛況,敏銳的一級市場投資者自然有所垂涎。於是,大踏步進場,便成為了那些以往低調淘金的VC/PE此時最合宜的姿態。
進軍二級市場,軟銀、紅杉、鼎暉、高瓴加碼
2020年10月,軟銀高管Rajeev Misra在線上會議中透露稱,軟銀願景基金將列出計劃,要在未來兩周內成立一家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
SPAC又被稱為空頭支票公司,屬於公募型並購基金的一種。據了解,SPAC比其他並購基金募資能力更強,其投資者的退出更加簡單,只需在二級市場減持SPAC公司的股票即可。
實際上,近期軟銀在二級市場頻頻出手。美國證監會報告顯示,2020年二季度,軟銀斥資約40億美元購買了特斯拉、亞馬遜、Alphabet、英偉達、Zoom、拼多多等多家 科技 股,短期浮盈約40億美元。
在中國,踏足二級市場的VC/PE機構亦不少見。鼎暉投資、高瓴資本、紅杉中國、深創投、弘毅投資、九鼎投資等諸多VC/PE機構皆已在二級市場布局。
「鼎暉投資早在2006年起,開始通過關聯公司潤暉投資布局二級市場,二者都有相同頂尖的國際機構投資者作為LP持有共同的投資理念和研究方法論。」鼎暉投資告訴投中網,「潤暉投資是極少數在中國A股市場上,以國際超長線資金踐行價值投資的機構。」
潤暉投資設立後,獲得了包括全球頂級主權基金,國家養老金,捐贈基金,慈善基金會和家族辦公室的廣泛認可,目前管理規模超過80億美元。據悉,在過去的14年裡,潤暉投資取得了凈值增長10倍的優秀業績。
紅杉也在二級市場頻頻發力。外媒報道稱,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文件顯示,2020年8月,紅杉成立了紅杉中國公開市場投資基金(Sequoia China Equity Partners),這支擁有獨立團隊的新基金有著明確的使命,投資於二級市場、全球公開交易的股票。
此外, 2020年6月,紅杉資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正式向中國證監會相關部門申請《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資格審批》,成為首家申請QFII的國際知名創投機構。
深創投、弘毅投資、九鼎投資則選擇公募基金方式出擊。2014年6月,中國首家PE系基金公司紅土創新基金獲得證監會批復設立,深創投100%出資;同年7月,九泰基金獲得證監會批復設立,其大股東為九鼎投資。
2017年12月,弘毅遠方基金獲批,注冊資本為1億元,弘毅投資持股比例100%。這意味著弘毅投資正式進軍公募領域。此外,成立於2015年的金涌投資是弘毅投資旗下專事境內外二級市場投資管理的全資子公司。
誠然,如今二級市場紅利來臨之際,更多的一級市場投資者在通過參與上市公司的定增、收購等方式盡可能實現利益最大化。
自再融資新規落地,被機構稱為「一級半」的定增市場迎來多家巨頭機構入場。如高瓴資本23億拿下凱萊英的八折鎖價定增,當天漲停板浮盈40%,開啟了「一級半」市場的瘋狂前奏。
近期,私募排排網調查顯示,超七成PE機構看好定增項目帶來的業績增厚機會,並認為相關定增產品有望享受3-6個月的政策紅利期。
定增市場火熱的同時,並購大潮亦洶涌而至。
2020年1月,高瓴資本豪擲超400億元入主格力電器,成為其新晉第一大股東。這一經典案例曾在彼時引起投資圈震動。
在泰合資本看來,2020年,相較此前每年鳳毛麟角的並購交易,新常態下的並購交易數量或將倍增。
投中研究院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7月,並購市場整體持續上升,交易金額受頭部大額案例的影響環比增長過半;僅在1個月內,共計31支PE基金以並購的方式成功退出,超1億美元規模完成並購交易31筆。
一並購基金創始人潘辛然對投中網表示,一方面,融資難、增長難等困境使得越來越多的中小型玩家將「賣身計劃」提上日程;另一方面,疫情不斷催化的「二八效應」下,巨頭對於整合、延展的需求日益旺盛。
快錢誘惑?資產配置多元化
不過,在長期主義盛行的當下,「博短期」一度被視為無法登上檯面的「鄙陋」策略。
當然,也有投資人堅信,精準的短線戰術回報效率最高,「且本質上,短期生意也並不背離投資最根本的『高風險、高回報』的運轉邏輯。」
尤其在市場周期利好的行情下,當二級市場的企業價格比一級市場更低,短期投資收益率更高,通過各種方式將業務觸角伸向二級市場並有所為自然成為了那些一級市場的投資機構無可厚非的選擇。
14年前就布局二級市場的鼎暉和潤暉則有自己更長線的理解,回想當年潤暉投資設立的設立初衷,主要有三點,一是從企業的生命周期看,VC-PE-二級市場,涵蓋了企業的誕生、成長、成熟的各個階段,在投資研究上看,可以綜合的審視一個行業中不同企業的競爭動態,對行業的生態展開研究;二是從研究上看,PE在項目點上扎的深,二級市場則是對行業的持續跟蹤,緊扣行業脈搏,二者形成了立體的研究;三是從國際比較看,一二級市場的估值最終會趨於一致,更寬的覆蓋可以捕捉到更多的投資機會。
上述觀點,亦是一二級市場跨界投資之典型邏輯,在當下得以充分演繹。恰逢,2020年,二級市場迎來了繁榮時刻。
根據巨豐 財經 數據,2020年上半年,全球主要指數表現中,A股普遍較佳。其中,創業板指以漲幅32.5%位列第一,深成指、滬深300指數、上證指數位列全球主要指數漲幅前五。
這其中,表現最亮眼的無疑是醫葯行業。巨豐 財經 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醫葯行業以36.81%的漲幅傲居全市場,是唯一一個每個月都上漲的行業,也是唯一一個漲幅超過創業板的行業。
此際,諸多一級市場投資者開始摩拳擦掌。
不可否認,投資於二級市場,VC/PE有著其天然的優勢。「通常,在一級市場投資,基金內部一定會自上而下把投資賽道研究地透徹清楚,包括競爭對手、行業龍頭等。這種情況下,一級市場的基金更容易捕捉到大賽道的機會。」道彤投資創始管理合夥人孫琦表示。
眾海投資管理合夥人李穎同樣對投中網提到,一些知名機構對於趨勢的把握相對更准確,特別是在二級市場表現比較好的時期,投資機構也希望可以多元化配置資產。再者,市場本身充滿波動性,一二級市場聯動可能會帶來更長期的價值。
「壓力」使然?尋找價值窪地
一級市場的VC/PE湧入二級市場或許還有個更深層的原因,那就是一級市場近年來愈發沉重的壓力。
資管新規出台以來,一級市場募資越發艱難,私募股權行業優勝劣汰加劇。投中研究院報告顯示,2020年受疫情影響,創業項目、投資機構全部面臨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更多機構減緩投資節奏,「活下去」成為了VC/PE市場各參與主體共同的目標。
林唐直言,做二級市場其實也是一些老牌VC/PE在尋找出路。「一個有品牌有投研能力的基金,在二級市場募資會相對容易很多,因為二級市場基金投資門檻要低得多,發行門檻要低得多,發行渠道要暢通得多。」
那麼,主動也好,被迫也罷,當一級市場投資者選擇對二級市場進行延伸,又將對資本市場產生怎樣的影響?
「價值挖掘會更充分,是毫無疑問的。」孫琦告訴投中網,「美國資本市場很早就是這樣,一二級互相流通,市場的價值被挖掘得更深。」
此時,投資人會發現,無論是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尋找價值窪地都在變得愈加艱難:各家機構的雷達已對市場進行全面掃描,基本不留死角。
所以,孫琦相信,對於資本市場整體而言,一二級互相流通是件好事,市場的效率也將逐步提高。
但是,對於投資機構來說,在這樣價值挖掘更加充分的資本市場中,尋找投資機會的挑戰也在變得更大。
同樣以醫療領域為例。「2020年二季度有大量醫療股創了新高,而且還在不斷地創下 歷史 新高,這樣的二級市場走勢反過來對一級市場也有很大的刺激,我幾乎從未見過市場的爭搶如此激烈。」孫琦對投中網表示。
一醫療機構投資人吳寧嘉向投中網講述了這樣一個案例。2020年6月,國內一知名大型PE為了搶到一個即將IPO的醫療案子甚至放棄了深度盡調,在沒有完全了解項目基本風格的情況下就執意打出了子彈。而且,該知名PE全然不顧鎖定期三年的投資風險。
「從接觸到交割,一個月全部完成,這個速度簡直匪夷所思。」吳寧嘉告訴投中網,如此快速的流程背後,除了簡單的盡調外,投資協議也基本參照早期投資的條款報告。
事實上,這或許正是二級市場不同於一級市場的慣用打法——以更大的邏輯布局某個賽道,在大趨勢中抓住細分機會。
有投資人就直言,近年來,投資行業魚龍混雜,這實質與真正意義上的專業投資管理人的偏差較大。
「市場永遠是對的」,孫琦提到,「做投資的人最好不要去賭市場是錯的,不要站在市場的對立面。VC要盡早預判市場的大勢,PE也要在保有自我判斷的基礎上順勢而為,不要逆著潮頭,同時也要有所克制,有所警惕。」
一二級通吃,一場專屬於頭部基金的 游戲
一個殘酷且客觀的事實是,這場一級市場參與者掘金二級市場的 游戲 或將只屬於頭部機構。
換句話說,「二八法則」已然滲透到了私募股權基金行業的每一寸肌理。即使想換個打法,也得先評判基金自身是否真正具備了「橫跨一二級市場」的資格。
擴充團隊的首要條件自不必多說。要知道,二級市場與一級市場的投資策略、管理風格、研究體系等大不相同,因而,投資機構染指二級市場也並非容易之事。
正如李穎所說,二級市場的競爭十分激烈,進入門檻頗高。在一級市場馬太效應愈發強烈的行業現狀下,大型投資機構可優先跨越多個階段布局一體化。
加之,在公募基金市場本身中,「強者恆強」的行業格局已橫亘多年,中小基金的日子也不好過。根據wind數據,2020年以來,95家公募基金高管發生變更,涉及人數達256家。與此同時,公募基金離職基金經理人數已達168人,不少中小基金面臨人才流失的困境。
某一級市場投資機構HR何朋娜告訴投中網,二級市場的基金經理有一部分流向了一級市場。當前,一級市場投資機構在招募投資經理或投後團隊時越來越看重對方的行研能力,而這也正是那些基金經理的優勢所在。然而,對於某些中小機構而言,配置擁有二級市場背景的人才卻實屬艱難。
「我們機構當時面試了好幾個二級市場的求職者,但均被對方拒絕了。說到底,還是機構體量太小,那些二級市場的人都想找一些有穩定LP支撐的大機構,至少不用發愁子彈的問題。」何朋娜稱。
「一級市場機構如果要向二級市場延伸,基金的體量、投研能力、品牌各方面都要能達到相當的層次。」孫琦對投中網表示,一家機構的品牌和投研能力越強,布局越廣,邁入二級市場的動力就會越強。這是因為,這些機構可以將一級市場的品牌和投研優勢帶到二級市場實現變現。
比如,某些頭部VC/PE擁有自己的二級市場團隊,完全可以自己操盤,不需要將二級市場的蛋糕分給合作夥伴。當這些機構投資的企業上市後,他們還可以在二級市場捕捉另外的機會。
不過,潘辛然也對投中網提到,雖然相對而言,只有頭部機構具備同時布局一二級市場的底氣,但不一定非要自己做,與第三方合作的形式也很常見。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在一級市場投資者邁向二級市場的趨勢共識下,並不是每一家有條件延伸的機構都湧向了這股潮流。
甚至,可以說,大部分投資機構仍堅持專注於一級市場。
終歸到底,即便對於頭部機構,是否橫跨一二級市場做全域投資的根本依舊在於基金自身的定位,包括機構目標、價值取向等。就像孫琦口中的那樣,如果機構以資管定位要做全平台的服務,追求的是AUM(資金管理規模),那麼相較於一級市場,近兩年基金在二級市場的規模擴張相對容易很多。
但是,相對容易走的路亦非捷徑。「因為不同領域看似是有關聯性的,但是如果真去做,大家會發現一二級市場的團隊基因不一樣,文化也不一樣,還是有很大挑戰的。」孫琦表示。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林唐、吳寧嘉、潘辛然、何鵬娜均為化名)
② 茅台股票還能買入嗎
白酒行業中的龍頭老大貴州茅台,也離創階段新低不遠了。
二、中長期看,高端擴容持續推進,貴州茅台的獲利能力一直比較穩定,並且慢慢高升
依據中長期來講,隨著國人理性飲酒的意識抬頭,以及財富增長帶動對於飲食精緻度的提升,自2017年開始,白酒行業銷量出現下降,白酒行業邁入了「量平價增」的階段,但在中低端酒類銷量不景氣的同時,高端酒類市場上的銷量在一直增加,行業也慢慢的在向高端以及頭部企業靠近。
從市場體量來看,2017 年高端酒總銷售額約達1000億,2019年高端酒規模約1600億,2017到2019年三年總復合增速超越20%。
在白酒行業噸價這一方面,由2017年的4.7萬元/噸提升至 2019年的7.2萬元/噸,復合增漲大約有15%左右。
依照機構推測,在2018年至2023年,8%是高凈值人群數量的復合增速,高凈值人口的增加和人民可支配收入提高的同時,行業消費升級趨勢還將延續。
不過在這幾年,茅台的白酒批價格與零售價格,都是以穩定的趨勢上走,公司也在慢慢的獲利。
來看看貴州茅台的更多看法和觀點吧,其他機構的行業研報我也整理了,供大家更好的去分析,可以戳開瞅瞅:行業研報(整理版):貴州茅台還有沒有機會?
三、總結
短期來說,端午節前後的白酒銷售依舊很興旺,高端酒的價格一直比較高;如果從長遠的角度來出發,高端市場不斷前進,貴州茅台的獲利能力一直比較穩定,並且慢慢高升。就在這種狀況下,很可能一線白酒茅台的業績也會非常理想,並且實現穩健增長。
從現在的大趨勢來看,能看的出來,目前有下降的趨勢,但也屬於左側交易區間,想起可能趨勢非常好,建議給點耐心,等待股價企穩後再抄底更佳。
由於篇幅受限,上面就不具體展開貴州茅台行情趨勢,如果想了解貴州茅台接下來的行情趨勢,你們可以先輸入股票代碼來查看,就能夠查詢到:【免費】測一測貴州茅台未來走勢
③ 適合短期投資的基金有哪些
適合短期投資的基金有哪些?有哪些基金適合短期投資?短期理財基金值得是針對短期理財市場創新債券基金,比較突出的是和,他們率先進入了基金短期理財市場。國內發行最早的匯添富30天理財基金、60天理財基金、14天理財基金三隻短期理財基金首發規模累計超過500億元,華安短期理財基金首發規模也近300億元。兩者巨大的成功拉開了短期理財基金的發展序幕。
【熱點】
適合短期投資的基金有哪些?
1、根據風險和預期年化預期收益來選擇
從風險的角度看,不同基金給投資者帶來的風險是不同的,其中,股票基金風險最高,貨幣市場基金和保本基金風險最小,債券基金的風險居中。
相同品種的基金,由於投資風格和策略的不同,風險也會不同。比如在股票基金中,平衡型、穩健型、指數型,比成長型和增強型的風險要低。同時,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和風險通常是相關聯的,風險大往往預期年化預期收益高,風險小則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少。要想獲得高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往往要承擔高風險。所以,投資者在期望獲取高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時,千萬不要忘了首先權衡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
對於風險承受度低、投資在收入中所佔比重較大的投資者來說,貨幣市場基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比如華夏現金增利、博時現金增利、銀華貨幣市場等。這類基金可以作為儲蓄的替代品種供自己選擇。
對於風險承受能力稍強的投資者,則可以選擇債券基金,如、寶康債券等。對於承受風險能力有所增強,且希望有更好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的投資者來說,選擇指數增強型基金比較合適,如博時裕富、等。
對於風險承受能力較強的投資者來說,選擇偏股型基金更好,如博時價值增長、華寶多策略增長、上投摩根中國優勢、東方龍等。
2、根據投資者年齡來選擇
一般來說,年輕人事業處於起步階段,經濟能力尚可,家庭或子女的負擔較輕,收入大於支出,風險承受能力較高,投資期限相應要長些,股票型基金或者股票投資比重較高的平衡型基金都是不錯的選擇。
中年人家庭生活和收入比較穩定,已經成為開放式基金的投資主力軍,但由於中年人家庭責任比較重,風險承受能力處於中等,投資時應該在考慮投資回報率的同時堅持穩健的原則。可以結合自己的偏好和經濟基礎進行選擇,最好把風險分散化,嘗試多種基金組合。
老年階段一般沒有額外的收入來源,主要依靠養老金及前期投資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生活,風險承受能力比較小,而且投資期限不會很長。這一階段的投資以穩健、安全、保值為目的,通常比較適合平衡型基金或債券型基金這些安全性較高的產品。
3、根據投資期限來選擇
投資期限為5年以上的長期投資,可以投資於股票型基金這類風險系數比較大的產品。這樣既可以抵禦一些投資價值短期波動的風險,又可獲得長期增值的機會,歷史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會比較高。保本基金也是在一定的投資期內(如三年或五年)為投資者提供一定比例的本金回報保證,不到期限就不能保本,因此,也適合長期投資。
投資期限二到五年的中期投資,除了股票類基金這類風險高的基金產品,還要加入一些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比較穩定的債權型或平衡型基金,以獲得比較穩定的現金流入。但是,由於買進賣出環節都要交納手續費,一定要事先算好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成本。
投資期限在兩年以下的短期投資,投資的重點就應該放在債券型基金、貨幣市場基金這類低風險、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穩定的基金產品上。特別是貨幣基金流動性幾乎等同於活期存款,又因其不收取申購、贖回費用,投資者在用款的時候可以隨時贖回變現,在有閑置資金的時候又可以隨時申購,堪稱短期投資者的首選。
④ 2020年最值得投資的10隻基金是什麼
一、大盤價值風格
1、嘉實金融精選股票A(005662)
基金成立於2018年3月14日,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投資方向以金融行業為主,以2020Q2重倉股為例,依次是招商銀行、興業銀行、華泰證券、中信證券、中國財險、中國平安、金科股份、寧波銀行、新華保險、萬科A。
從成立之初至今,盡管大多數時間市場風格偏向成長風格,但是從過往持倉個股風格來看,始終是堅定的金融行業投資路線,大盤價值風格穩定。
⑤ 現在有哪些股票適合短期投資
深圳中小板0026XX 那些新股都適合短期投資
⑥ (200分)求好的股票!
國陽新能
國陽新能(600348)近階段持續走強,今日早盤集合竟價時該股雖然小幅低開0.43%,但是其後該股直線上行,截止到10點整時漲幅已經達到5.07%、報31.90元,強勢比較明顯,同時也帶動了較多煤炭股的活躍、可以看到,大同煤業(601001)、潞安環能(601699)等煤炭股的漲幅也都在2個點以上,整個板塊的強勢都很明顯。從基本面來看,國際油價的持續上漲也將帶動煤炭價格的上行,近期能源類個股逢低值得關注。
煤炭大省的行業整合終於拉開序幕,國陽新能成為嘗鮮者。
國陽新能董事會日前作出決議,為落實山西省政府提出的加速煤礦企業兼並重組,積極培育大型企業集團,提高產業集中度的要求,擬設立國陽新能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4.5 億元,主動參與煤炭資源整合和煤礦的兼並重組,實現公司的做大做強。
⑦ 貴州茅台股票值得買嗎
白酒業界的個中翹楚貴州茅台,與創階段新低的差距也很小了。
最近很多人都表示不太放心貴州茅台後市的未來發展,舉個例子:「大家還看好貴州茅台這只股票嗎?」
有些人還發出了更強烈的質疑:「貴州茅台這走勢,該不會暴雷的吧?」
但學姐的想法是:貴州茅台就是我們A股中價值投資的典範,對長期走勢抱有高期待,可以長期持有。
很多行業的龍頭股在價值投資方面都有不錯的表現。我也將這些A股各行業的龍頭股的名單整理出來了。如果你想知道選擇買哪支股票的話,最好的方法就是買龍頭股。直接點擊鏈接就可以獲取:A股超全行業龍頭股,你的選股好幫手
站在當前的形勢下,短期的下跌更多是受到市場風格的影響。也是因為這次行情炒作的是成長性,雖然一線白酒行業業績很好,但是增速不高,失去了「成長性」這個關鍵詞,僅此而已。
大家常說,一隻好的股票,都是不虧錢,只虧時間。白酒從基本面上來看,還是很好的行業,貴州茅台還是那個A股中無敵的王者。
一、短期看,端午前後的白酒動銷依舊景氣,高端酒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
短期來看,在端午節旺季等節日時候,或者是在擺宴席時等需求下來拉動下,整個消費動力會大大的提高。
從這個價格來看的話,在高奢酒類中,貴州茅台的批價一直是居高不下,從下面的數據看出:
茅台箱/散裝批價目前分別為:3300-3400元、2750-2850元,價差較5月有所收窄,散裝茅台上漲幅度較大。
系列酒新增產能將分批投產,對它成為貴州茅台的重要增長極,人們報以很大希望,非標類和系列酒的提價這個數據也極其有希望能夠反映在第二季度業績。
二、中長期看,高端擴容持續推進,貴州茅台的獲利能力穩中有升
按照中長期來看,隨著國人覺得理性飲酒十分重要的意識抬頭,以及財富增長帶動對於飲食精緻度的提升,從2017年起,白酒行業銷量一直在減少,行業進入「量平價增」階段,但在中低端酒類銷量有所下降的同時,高端酒類市場上的銷量在持續上升,行業水平不斷高升。
在市場總量上,2017 年高端酒累計銷售額將近1000億,2019年高端酒年營業額將近1600億,從2017年過到2019年,過去這三年復合增速高出20%。
在白酒行業噸價這一方面,從2017年的4.7萬元/噸提升到2019年的7.2萬元/噸,復合增長速度為15%左右。
依據機構分析,從2018年到2023年,這幾年內,高凈值人群數量復合增速為8%,伴隨著高凈值人口的增加和人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行業消費升級趨勢不會停止。
而近年來,茅台的白酒批價格與零售價格,都是以穩定的趨勢上走,並且公司的利潤一直穩中有升。
有關貴州茅台的更多關點和看法,其他機構的行業研報我也梳理了一下,供大家更好的去分析,打開就能查閱:行業研報(整理版):貴州茅台還有沒有機會?
三、總結
短期來看,白酒動銷沒有因為端午節的到來而沒落,高端酒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如果是以中長期來看的話,高端市場不斷前進,貴州茅台的獲利能力穩中有升。以現在的背景環境之下,估計一線白酒茅台的業績也能夠穩中有升。
以現在的走勢情況來看,目前處於下降通道,在左側交易期間的范圍,料想有超強的趨勢,希望等到股價穩定以後再進行抄底會更好。
由於篇幅受限,我們也不具體給大家展示貴州矛台行情趨勢了,那你還想了解貴州茅台接下來的行情趨勢嗎,直接輸入股票代碼了解更多內容,便能查看:【免費】測一測貴州茅台未來走勢
⑧ 有人預測2020大牛市來臨,現在能否入市進坑
雖然今年的股市行情不錯,但並沒有進入全面大牛市,只是走結構性牛而已,真正的大牛市要推遲到明年了。
所以根據當前股市處境,現在能否入市進坑,針對這個問題很難回答,應該要從三個方面去做出回答和分析。
(1)最好永遠不入市進坑
股市無情,進來股市容易,出去股市很難,所以如果有其他好的投資項目,最好永遠不要入市進坑,股市這個坑是無底洞的深坑,遠離股市是最好的做法。
因為入市炒股的投資者,大部分都是虧損累累,十個炒股九個虧;如果自己在股市沒有一定的投資能力,別說從股市賺錢,就是能不虧錢都是高手。
因為全面牛市只要未進入加速之前,很多個股的股價都還很低,中長線在這個階段入市進坑是可以的,盡管短期是坑,但中長期就變成黃金坑,這個坑就是有價值的。
總之根據2020年的股市行情走勢,該不該入市進坑,大家一定要根據自身情況來決定。我的建議是還未進入股市半步的,或者短線投資者的現在不要入市進坑;除非你已經在炒股,而且是追求時間換空間的,確實可以入市進坑。
所以大家一定要根據自身情況對號入座,股市這個坑入好了就是黃金坑,入不好就是大坑,而且是無底洞的大坑,建議投資者三思而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