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通用電氣公司的韋爾奇
從1981年韋爾奇就任總裁到1998年,GE各項主要指標一直保持著兩位數的增長。在此期間,GE的年收益從250億美元增長到1005億美元,凈利潤從15億美元上升為93億美元,而員工則從40萬人削減至30萬人。到1998年底,GE的市場價值超過了2800億美元,已連續多年名列財富世界500強(Fortune 500)前列。1998年的上述業績產生了達100億美元的自由現金流量,再加上公司AAA級的債務首信度,使它能夠在1998年度投資210億美元收購108家公司,以支持全公司三大措施中的兩項:全球化和服務。從所創下的股東收益方面來看,無論是微軟公司的比爾·蓋茨、英特爾的安德魯·格羅夫,還是沃倫·巴菲特或者沃爾瑪零售大王山姆·沃頓,都無法同傑克·韋爾奇相比。GE的股東通過公司的儲蓄計劃已擁有170億美元以上的GE股票。1998年,GE股票每股的總回報率高達41%;而在過去18年中,GE給予股東的年均回報率為24%。18年來,盡管其它許多公司在嚴峻的全球經濟中像多米諾骨牌一樣紛紛倒台,它們的總裁也像走馬燈似地頻繁變換,可是韋爾奇始終領導著通用電氣公司,並創造了收入和收益的一個又一個奇跡。
❷ GE公司價值觀是什麼
GE之所以百年不衰,就是因為堅持不懈地推崇三種核心價值觀:堅持誠信、注重業績、渴望變革``
❸ 錦龍股份是藍籌股嗎
藍籌股(Blue Chip)多指長期穩定增長的、大型的、傳統工業股及金融股。在香港股市中,最有名的藍籌股當屬全球最大商業銀行之一的「匯豐控股」。有華資背景的「長江實業」等,也屬藍籌股之列。中國大陸的股票市場雖然歷史較短,但發展十分迅速,也逐漸出現了一些藍籌股。
商務印書館解釋
商務印書館《英漢證券投資詞典》解釋:藍籌股 blue chip。亦作:績優股;實力股。經營管理良好,創利能力穩定、連年回報股東的公司股票。這類公司在行業景氣和不景氣時都有能力賺取利潤,風險較小。藍籌股在市場上受到追捧,因此價格較高。參見:high-quality stock。另為:blue chip share;blue chip stock。
藍籌股名稱來源
在海外股票市場上,投資者把那些在其所屬行業內佔有重要支配性地位、業績優良,成交活躍、紅利優厚的大公司股票稱為藍籌股。「藍籌」一詞源於西方賭場。在西方賭場中,有三種顏色的籌碼、其中藍色籌碼最為值錢,紅色籌碼次之,白色籌碼最差。投資者把這些行話套用到股票。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埃克森石油公司和杜邦化學公司等股票,都屬於「藍籌股」。
編輯本段
藍籌股的特點
特點是有著優良的業績、收益穩定、股本規模大、紅利優厚、股價走勢穩健、市場形象良好。
藍籌股並非一成不變。隨著公司經營狀況的改變及經濟地位的升降、藍籌股的排名也會變更。據美國著名的《福布斯》雜志統計,1917年的100家最大公司中,目前只有43家公司股票仍在藍籌股之列,而當初「最藍」、行業最興旺的鐵路股票,如今完全喪失了入選藍籌股的資格和實力。藍籌股在大盤的權重較大。
基本支持條件
籌碼通常具有較高的貨幣價值。股票成為藍籌股的基本支持條件有:
(1)蕭條時期,公司能夠制訂出保證公司發展的計劃與措施;
(2)繁榮時期,公司能發揮最大能力創造利潤;
(3)通脹時期,公司實際盈餘能保持不變或有所增加。
藍籌股的分類
藍籌股有很多,可以分為: 一線藍籌股,二線藍籌股,績優藍籌股,大盤藍籌股,中國藍籌股;還有藍籌股基金。
一線藍籌股
一、二線,並沒有明確的界定,而且有些人認為的一線藍籌股,在另一些人眼中卻屬於二線。一般來講,公認的一線藍籌,是指業績穩定,流股盤和總股本較大,也就是權重較大的個股,這類股一般來講,價位不是太高,但群眾基礎好。這類股票可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牽一發而動全身,這類個股主要有:工商銀行、中國石化、貴州茅台、民生銀行、萬科、深發展、五糧液、浦發銀行、保利地產、山東黃金、大秦鐵路等。
二線藍籌股
A股市場中一般所說的二線藍籌,是指在市值、行業地位上以及知名度上略遜於以上所指的一線藍籌公司,是相對於幾只一線藍籌而言的。比如海螺水泥、煙台萬華、三一重工、葛洲壩、廣匯股份、中聯重科、格力電器、青島海爾、美的電器、蘇寧電器、雲南白葯、張裕、中興通訊等等,其實這些公司也是行業內部響當當的龍頭企業(如果單從行業內部來看,它們又是各自行業的一線藍籌)。
績優藍籌股
績優藍籌股是從藍籌股中因對比而衍生出的詞,是以往業內已經公認業績優良、紅利優厚、保持穩定增長的公司股票,而「績優」是從近期業績表現排行的角度,優中選優的個股。
哪些股票不是藍籌股
小盤股不是藍籌股
藍籌股是市場化的個股,應具備讓廣大投資者積極參與的條件,而不是莊家的「自留地」和「提款機」,因此高流通性、非庄股性也是必須的。
藍籌股≠績優股
經過1996、1997年行情的投資者,最寒心的品種莫過於績優股。湖北興化倒下了,四川長虹的寶刀砍不動了,股價也隨之腰斬了。不過,績優股可不一定是藍籌股,績優,反映了歷史;藍籌不僅要回顧歷史:業績不能太差,中上水平(在下面的篩選中,限定為0.20元/股),更要展望未來。沒有未來業績的穩定增長,抬高股價就變成了在沙灘上建高樓,終有倒塌的一天。因此,成長不可忘。
藍籌股≠資產重組股
股市資產重組,公司業績大幅提升,這是一般規律。但此成長非彼成長。藍籌股的成長性,體現於公司優勢資源在優勢管理的基礎上產生的利潤增長。
一個公司經過資產重組,我們就不得不將之認同為一個新的經濟實體的誕生。它的成長性也就體現在新的實體建立後,而不是在新舊實體的轉化之間。
藍籌股不會是多元化經營的公司
多元化的公司,特別是大雜燴式的多元化,必然導致公司在每一領域都不能傾注全力,「全面發展等於全面平庸」。而藍籌股反映了整個宏觀經濟的發展脈絡,體現了各行各業的基本特徵,因此必然具有較大的經營規模,並且在本行業的地位舉足輕重,不管是在技術還是在定價方面具有領頭導向作用。這樣的公司註定是一種專業化經營,而不會是多元化經營,至少不是橫向多元化經營。
一、鋼鐵行業:業績增長價值重估
寶鋼股份為代表的中國鋼鐵股,理應獲得市場合理定價。給予了過高的貼現率或風險溢價,目前主要鋼鐵上市的價值都被明顯低估。作為一個產業鏈的上下游,不可能永遠存在估值「窪地」,鋼鐵股達到15倍的市盈率才是國際水平。
低於20倍市盈率的重點鋼鐵股:寶鋼股份、鞍鋼股份、馬鋼股份。
二、港口業:投資主線:低估+資產注入
雖然板塊估值已經到位,但是板塊中個股估值差異較為明顯,上海港、南京港、重慶港的估值較營口港、深赤灣、鹽田港高出一倍以上,在板塊估值已經到位的情況下,安全性是我們給出07年投資策略時需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同時在整體行業具有20%增長幅度的市場環境下,能夠擁有更多的港口資源,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將占據更主動的市場地位,因此存在資產收購可能的公司也是我們關注的對象。
低於20倍市盈率的重點港口股:鹽田港、深赤灣、營口港。
三、煤炭行業:外延擴張帶來機會
從投資標的的選擇而言,建議優先投資具備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更加註重「自下而上」的策略。邏輯主線為:價格維持高位——產能增量可充分釋放——運輸寬松——成本影響不大的企業最值得投資。預期資產價值注入、整體上市將是07~08年整個煤炭行業面臨的重要投資主題及機會。
低於20倍市盈率的重點煤炭股:蘭花科創、西山煤電、開灤股份、國陽新能、恆源煤電、金牛能源、兗州煤業、潞安環能、平煤天安、神火股份
四、公路行業:長期穩定增長 關注價值重估
我國高速公路行業在07年乃至今後相當長時期內都將保持平穩增長的趨勢。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路網建設的逐步完善所帶來的網路化效應、油價回落和海外投資帶來的車流量增長都為整個行業的的穩定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和機遇。
低於20倍市盈率的重點公路股:贛粵高速、皖通高速、中原高速、現代投資。
中國藍籌股
海通證券給予中國軟體、東軟股份、鹽湖鉀肥、ST 建 峰、澄星股份、雲 天 化、柳化股份、
五 糧 液、順鑫農業、南 玻A、冀東水泥、海螺型材、北新建材、中國玻纖、福耀玻璃、
格力電器、青島海爾、廈華電子、中興通訊、法拉電子
秦川發展、西山煤電、蘭花科創、國陽新能、山西焦化、上海電力、桂東電力、中聯重科、柳工、山推 股份、江南重工
雲南白葯、康緣葯業、江中葯業、恆瑞醫葯、華海葯業一汽夏利、宇通客車、上海汽車、S 江 鑽、
時代新材、雙良股份、晉西車軸、龍元建設、中材國際、
中國聯通、華勝天成、上海機場、億陽信通、大秦鐵路、鹽 田 港、橫店東磁、
浦發銀行、民生銀行、華聞傳媒、中信國安、電廣傳媒、歌華有線、東方明珠、岳陽紙業、棲霞建設、中華企業、天創置業、世茂股份、廣船國際、上海機電、許繼電氣、平高電氣、泰豪科技、東方電機等72隻股買入評級。
大盤藍籌股
藍籌股是指股本和市值較大的上市公司,但又不是所有大盤股都能夠被稱為藍籌股,因此要為藍籌股定一個確切的標准比較困難。從各國的經驗來看,那些市值較大、業績穩定、在行業內居於龍頭地位並能對所在證券市場起到相當大影響的公司——比如香港的長實、和黃;美國的IBM;英國的勞合社等,才能擔當「藍籌股」的美譽。市值大的就是藍籌。中國現在大盤藍籌也有一些,如:工商銀行,中國石油,中國石化。
編輯本段
三大股的區別
概述
這三種股票的區別主要在於看點的不同。
題材股
題材股以題材為主,比如奧運時期跟奧運有關聯的股票就會受到注意。題材股就是有重組,定向增發,整體上市等利好消息的股票。
業績股
業績股是指業績很好的股票。
藍籌股
藍籌股的業績一般很好,所以簡單的講,好的股票就是藍籌股。
編輯本段
藍籌股的特徵
(1)、流通性好、非庄股
一般來講,小盤股不是藍籌股。因為小盤股往往會被少數部分投資者控制,即俗稱的「莊家」,而藍籌股由於流通盤、市值都很大,廣大普通投資者也能積極參與,這使得市場上很難有「莊家」能操控這類股票,因此具備高流通性、非庄股性。
(2)、藍籌股不等於績優股
績優反映了歷史,不過,績優股可不一定是藍籌股,藍籌不僅要回顧歷史,更要展望未來。沒有未來業績的穩定增長,抬高股價就變成了在沙灘上建高樓,終有倒塌的一天。因此,成長不可忘。
(3)、藍籌股不會是多元化經營的公司
多元化的公司,特別是大雜燴式的多元化,必然導致公司在每一領域都不能傾注全力,「全面發展等於全面平庸」。而藍籌股反映了整個宏觀經濟的發展脈絡,體現了各行各業的基本特徵,因此必然具有較大的經營規模,並且在本行業的地位舉足輕重,不管是在技術還是在定價方面具有領頭導向作用。這樣的公司註定是一種專業化經營,而不會是多元化經營,至少不是橫向多元化經營。
(4)、大公司的股票就是藍籌股么?
大型公司的股票不一定是藍籌股,藍籌股卻一定是大型公司的股票。 大的公司不一定是好的公司,但規模大卻是成為藍籌公司的必要條件。藍籌公司在資本市場上受到大宗資本和主流資本的長期關注和青睞,以資產規模、營業收入和公司市值等指標來衡量,企業規模是巨大的。
(5)、藍籌公司的行業屬性
國民經濟支柱行業里的公司股票不一定是藍籌股,藍籌股卻一定不會誕生在邊緣行業里。對藍籌股的認識可不能僅僅局限在「股」字上,它承載的是「產業與民生」甚至「國家的光榮與夢想」。所以但凡是藍籌股一般都出現在國家的支柱產業中,藍籌公司也都是行業龍頭企業。
有些公司經營得很好,業績也很優良,比如「小商品城」,但是從其所處的行業屬性來看,絕對稱不上藍籌股。而像「寶鋼股份」,「中國國航」這樣的上市公司處在鋼鐵、航天這些國計民生的支柱產業中,就具備藍籌公司的特質。特別的,中國還處在工業化的初級階段,所以製造業更容易誕生藍籌,而在零售業或餐飲服務業,在國外能看到沃爾瑪、麥當勞等藍籌公司,國內卻很難發掘到。
藍籌公司也一定擔當著產業領袖的角色,是產業價值鏈和產業配套分工體系的主幹和統攝力量。不僅在規模上,在技術水平、管理水平上都是這個行業的代表。比如寶鋼,它在原材料鐵礦石價格的談判上,在行業里就有相當的分量。而其板材產品,也會成為這個行業的一個標准。
編輯本段
藍籌股行情輪動的特徵
根據研究,日本1980年代牛市各階段行業輪動呈現如下規律:
1987年2月以前:價值重估的資產類行業,如電力和天然氣、房地產、銀行業、證券業;1987年2月到1988年12月:外需拉動的周期性行業,如造紙、鋼鐵、交運設備、機械等;1989年後:基於內需的消費服務行業,如採掘、建築、金屬製品、信息服務、商業貿易、科技股等。
這一輪動的基本推力還是日元升值帶來的貿易順差降低、通脹、內需拉動等,其實質是經濟結構的變化,也就是說上述流動性傳導至實體經濟。期間值得注意的是,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交叉行業始終是反復走強,如房地產走勢基本與日經225可重疊,我們研究發現,全球市場的房地產走勢與股市走勢有很強的正相關性,但不同步;房價走勢相對股市而言波動相對要小。
編輯本段
藍籌行情三技術
根據研究,日本1980年代牛市各階段行業輪動呈現如下規律:
1987年2月以前:價值重估的資產類行業,如電力和天然氣、房地產、銀行業、證券業;1987年2月到1988年12月:外需拉動的周期性行業,如造紙、鋼鐵、交運設備、機械等;1989年後:基於內需的消費服務行業,如採掘、建築、金屬製品、信息服務、商業貿易、科技股等。
這一輪動的基本推力還是日元升值帶來的貿易順差降低、通脹、內需拉動等,其實質是經濟結構的變化,也就是說上述流動性傳導至實體經濟。期間值得注意的是,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交叉行業始終是反復走強,如房地產走勢基本與日經225可重疊,我們研究發現,全球市場的房地產走勢與股市走勢有很強的正相關性,但不同步;房價走勢相對股市而言波動相對要小。
資產重估也以三個序列來走,2006被重點挖掘並且行情熱火朝天的是商業地產和資源性資產;目前已經得到挖掘行情也最為炫目的,是已上市或擬上市銀行、保險、券商股權為主的金融類資產;未來還有一個規模效應更大,當前正在得到挖掘的交叉持股概念,這其中的一個分支就是創投概念當下的狂轟濫炸。
資產重估的第三步已經極大地放大了泡沫,並支撐一些「偽藍籌」業績增長,現在已經有觀點指出2008年股權投資將影響上市公司30%增長,因此我們對股權投資性藍籌最好抱以戒心。
資產重估後的藍籌分化異常嚴重,藍籌游戲將擺動到周期性行業。投資者對周期類公司持有很強的戒心,使得周期類公司的股價往往會大大低於其應有的價值。然而經濟規律的作用卻是不可阻擋的。長江證券(19.11,-0.04,-0.21%,吧)的一份報告說明,1987年後,大量資金流入實體經濟,業績藍籌崛起,其中最讓人吃驚的卻是周期性行業在日本牛市中的表現:結論顯示,鋼鐵、航空運輸、機械、煤炭、證券等周期性行業在牛市後期獲得明顯的超額收益。美國股市統計也得出同樣結論。1989年後,周期類股票業績走軟,而其他類的股票業績依然可以維系,如科技股、消費類股,資金對股市推動的力量越來越小,資金開始轉向一些小盤、成長股。
編輯本段
如何選擇藍籌股
一般來講,人們認為「藍籌股」就是一流、最好的股票,其實也不盡然。美國證券交易所網站對藍籌股的定義是:所謂藍籌股是指那些以其產品或服務的品質和超越經濟景氣好壞的盈利能力和盈利可靠性而贏得全國聲譽的企業的股票。聽起來好繞口,但能從中發現幾個關鍵的字眼:知名的大公司、穩定的盈利記錄、紅利增長、管理素質和產品品質等。大致有個模糊的概念了吧,其實藍籌股本來就沒有惟一準確的定義,它存在於一些指數中,存在於證券分析師的報告中,也存在於一些消費者的心中。
大型公司的股票不一定是藍籌股,藍籌股卻一定是大型公司的股票。 相關書籍大的公司不一定是好的公司,但規模大卻是成為藍籌公司的必要條件。藍籌公司在資本市場上受到大宗資本和主流資本的長期關注和青睞,以資產規模、營業收入和公司市值等指標來衡量,企業規模是巨大的。
就市值論,2004年2月道指30成份股公司總市值3萬多億美元,平均市值超過1千億美元,差不多相當於芬蘭這類中等國家一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就資產論,花旗集團、JP摩根、GE、GM等公司都高達幾千億美元,花旗集團竟達1萬多億美元;就營業收入論,道指30公司2002年的銷售收入約1.8萬億美元,超過同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1.25萬億美元。所以,說藍籌股公司富可敵國一點也不誇張。
國民經濟支柱行業里的公司股票不一定是藍籌股,藍籌股卻一定不會誕生在邊緣行業里。
對藍籌股的認識可不能僅僅局限在「股」字上,它承載的是「產業與民生」甚至「國家的光榮與夢想」。所以但凡是藍籌股一般都出現在國家的支柱產業中,藍籌公司也都是行業龍頭企業。
有些公司經營得很好,業績也很優良,比如「小商品城」,但是從其所處的行業屬性來看,絕對稱不上藍籌股。而像「寶鋼股份」,「中國國航」這樣的上市公司處在鋼鐵、航天這些國計民生的支柱產業中,就具備藍籌公司的特質。特別的,中國還處在工業化的初級階段,所以製造業更容易誕生藍籌,而在零售業或餐飲服務業,在國外能看到沃爾瑪、麥當勞等藍籌公司,國內卻很難發掘到。
藍籌公司也一定擔當著產業領袖的角色,是產業價值鏈和產業配套分工體系的主幹和統攝力量。不僅在規模上,在技術水平、管理水平上都是這個行業的代表。比如寶鋼,它在原材料鐵礦石價格的談判上,在行業里就有相當的分量。而其板材產品,也會成為這個行業的一個標准。
編輯本段
2011藍籌股公司
一線藍籌股公司
主要有:中國石化、中國聯通、寶鋼股份、鞍鋼新軋、武鋼股份、粵高速、民生銀行等。
二線藍籌股公司
電力:600886 國投電力 000027 深能源A 600642 申能股份 600900 長江電力 600795 國電電力
交通運輸: 600026 中海發展 600317 營口港 600428 中遠航運 000089 深圳機場 600012 皖通高速 000429 粵高速
電力設備: 000400 許繼電氣 600312 平高電氣
石化化工: 600409 三友化工 000949 新鄉化纖 000677 山東海龍 000525 紅太陽 000510 金路集團 600028
中國機械: 000680 山推股份 600560 金自天正 600879 火箭股份 600169 太原重工
鋼鐵: 600581 八一鋼鐵
汽車: 000800 一汽轎車 600104 上海汽車 000625 長安汽車 600006 東風汽車
醫葯: 600267 海正葯業 600594 益佰制葯 600055 萬東醫療 600587 新華醫療
造紙: 000488 晨鳴紙業 600308 華泰股份
信息技術: 600797 浙大網新 000970 中科三環 002065 東華軟體 600487 亨通光電
建材: 000401 冀東水泥 600801 華新水泥
水務: 000826 合加資源
家電: 600690 青島海爾
有色金屬: 600547 山東黃金 600489 中金黃金 600472 包頭鋁業 000831 關鋁股份
煤炭: 601001 大同煤業 600123 蘭花科創
食品: 600300 維維股份
紡織服裝: 600177 雅戈爾
❹ GE是個什麼公司
GE
美國通用電器公司:General
Electric
美國通用電氣公司是美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器和電子設備製造公司,它的產值佔美國電工行業全部產值的1/4左右。
經營范圍
GE公司是一家多元化經營的跨國公司,照明、運輸工具、動力傳送和醫療設備是GE的傳統業務,延續至今。其涉及的12個主要領域有:航空發動機製造、廣播電視(NBC)、配電設備製造、電機和工業系統、金融服務、動力系統、信息服務、照明工程、機車製造、家用電器製造、醫療設備系統及塑料工程等。
❺ 通用電氣前CEO韋爾奇在任期間將通用的業務開辟到了哪些領域
韋爾奇在任期間開辟的領域有商務金融服務、消費者金融、工業、基礎設施、醫療、NBC環球。其中GE消費者金融服務向世界各地的消費者、零售商和汽車經銷商提供信用服務和金融產品,如私人信用卡、個人貸款、銀行卡、汽車貸款和租賃、抵押貸款、團體旅行和購物卡、賬務合並、家庭財產貸款和信用保險。
(5)ge股票業績擴展閱讀
韋爾奇對通用的貢獻
1、市值攀升
從1981年韋爾奇就任總裁到1998年,通用電氣各項主要指標一直保持著兩位數的增長。在此期間,通用電氣的年收益從250億美元增長到1005億美元,凈利潤從15億美元上升為93億美元,而員工則從40萬人削減至30萬人。到1998年底,通用電氣的市場價值超過了2800億美元,已連續多年名列「Fortune 500」前列。
1998年的上述業績產生了達100億美元的自由現金流量,再加上公司AAA級的債務授信度,使它能夠在1998年度投資210億美元收購108家公司,以支持全公司三大措施中的兩項:全球化和服務。
2、股東收益增加
從所創下的股東收益方面來看,無論是微軟公司的比爾·蓋茨、英特爾的安德魯·格羅夫,還是沃倫·巴菲特或者沃爾瑪零售大王山姆·沃頓,都無法同傑克·韋爾奇相比。通用電氣的股東通過公司的儲蓄計劃已擁有170億美元以上的通用電氣股票。1998年,通用電氣股票每股的總回報率高達41%;而在過去18年中,通用電氣給予股東的年均回報率為24%。
❻ 誰是GE中國的增長引擎
誰是GE中國的增長引擎?
GE公司副總裁孫禮達對記者描述他的未來中國增長策略:第一,利用當地的資源發展當地生產力,為當地的市場和客戶服務;第二,利用當地的生產資源加大出口;第三,從中國的市場和企業進行成品、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購,為通用電氣在全球的業務服務。中國入世和2008年奧運會為GE的所有業務部門提供了廣闊的增長前景。屆時,擁有金融、家電、照明、醫療、塑料等12個業務部門的通用電氣公司,將為中國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後韋爾奇時代的GE會怎樣?不僅華爾街的分析家和投資者帶著這樣的疑問,就連普通大眾對伊梅爾特是否能延續這個龐大的商業帝國的增長神話,也充滿了疑竇。就在通用電氣董事會宣布傑夫伊梅爾特接棒執掌通用電氣前一周,傑夫伊梅爾特即發出了中國換帥的信息:原GE塑料集團大中國區總裁孫禮達(Steve Schneider),將從今年9月1日起成為通用電氣(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及首席執行官。而通用電氣(中國)有限公司的前任王建民先生則撤回總部,任職GE新設立的中國戰略發展總監,負責評估通用電氣在中國未來的業務增長機會。人們注意到,孫禮達不僅被委以GE(中國)董事長和CEO的重任,同時一躍成為GE公司副總裁。很顯然,中國換帥並沒有因GE高層的權力交接而受絲毫影響,相反布局中國亦是GE尋求業務增長機會的又一佐證。
沒有「塑料幫」只有人才通用
41歲的德裔美籍人孫禮達,自1984年加盟GE塑料集團長達16年的工作歷程中,有8年時間是在GE塑料集團亞太區市場營銷的位置上度過的。媒體在打量這位GE中國的新領導人時,很自然地將他的部門出身與GE新任CEO伊梅爾特聯系在一起。比孫禮達早兩年進入GE的傑夫·伊梅爾特,在擔任GE醫療系統集團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之前,一直都在GE塑料集團干著銷售、市場和全球產品管理的領導工作。1989年伊梅爾特入主GE家電集團,擔任副總裁,負責消費者服務。在嘗到了電器工業殘酷競爭的味道後,1992年,伊梅爾特又揮師回巢繼續干起了老本行,而時任GE塑料集團美國東南區營運總監的孫禮達,正是伊梅爾特的手下。
值得注意的是,剛剛升任通用電氣副董事長的加里·羅傑斯此前的身份是GE塑料集團總裁。因此,當人們不約而同地將孫禮達、加里·羅傑斯和伊梅爾特的部門出身聯系在一起,並由此產生GE內部是否有「塑料幫」的困惑時,孫禮達對此的解釋是,這純屬巧合。人員調動在GE內部是家常便飯,GE的任命原則是按照當前的業務機會和公司的業績需求,進行合理的人力調配。就連GE大中華區公關經理劉波也表示,這正是GE全球化戰略的有力佐證,即素有全球第一CEO之稱的韋爾奇所說的,GE不僅能使全球各地的企業實現本地化(使用當地人才),他們能夠融入到GE文化當中,而且這些本地人才成長起來後,就沒有必要一定呆在本地,到世界各地,包括美國去工作,以適應全球發展的需要。反觀孫禮達和王建民的「換防」,我們不難發現,通用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和被共享的智力資源,已被GE搶先抓住。
如今,GE每年一次的高級管理人員會議上,越來越多地出現了非美籍人的面孔,而一個非美國人管理團隊正在GE內部發展壯大。伊梅爾特以前的醫療系統部21個直接下屬中有10個來自國外。擁有2.3萬名員工的國際消費貸款分部,美國人不到200人。正如韋爾奇曾在一封致股東的信中所說的那樣,「不斷分享全世界的經營經驗和文化精髓,將促使企業無論從經營上還是思維上都真正實現全球化。」GE中國現有的8000名員工中,美國人只有20多個。如今「換防」一詞對GE各部門的負責人猶如家常便飯,而從事自己並不熟悉的業務更是GE歷來考核未來接班人的必經過程。
謀求增長是就任中國的重點
通用電氣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伊梅爾特和副董事長加里羅傑斯的先後來華,將孫禮達上任9周的時間填得滿滿當當。就連GE中國有限公司的一位高層人士也表示,兩位頂級人物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同訪一地,這在其他跨國公司也是不多見的。而將孫禮達布局中國也彰顯出在尋求新的增長機會這一核心問題上,GE早已將目標定格在中國這個焦點上。9月11日,GE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醫療系統工業園奠基開工,翌日GE東芝有機硅上海外高橋工廠鳴鑼開張。10月初,老上級GE新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傑夫伊梅爾特的到訪,讓孫禮達借機將GE中國所有重要的客戶細心梳理了一遍。10月中旬,在通用電氣公司副總裁以上人員會議上,孫禮達於「GE在中國發展報告會」上介紹了GE在中國業務的發展狀況。謀求GE中國的新增長機會在此次會議上達成共識並做了相應部署。10月22日,孫禮達將位於香港的家遷往北京,由此開始了他以北京為中心,輻射全國尋求GE中國新的增長策略的實施。11月上旬,孫禮達開始走訪廈門、深圳、廣州、青島、無錫等地,拜會政府要員,與媒體溝通以及召開員工交流會,拉開了他在各項對外事務中代表通用電氣公司開展對外聯絡工作的序幕。孫禮達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不止一次表示,中國是GE的主要增長區域,也是GE謀求新的增長點的重要市場,而生產業、出口和采購將是他在未來中國尋求增長機會的三大策略。目前,GE在中國的投資總額達15億美元,年銷售收入近15億美元,並在華建立了20多家辦事處和30家合資、獨資企業,員工達8000名。
如果說GE(中國)有限公司的前任王建民與現任孫禮達在中國策略上有所不同的話,那麼,孫禮達扮演的更多的則是拉動GE中國驟然提速、擴大GE增長份額的角色。在過去的10年裡,王建民從最初的GE(中國)航衛醫療系統有限公司干起,逐步打開了GE醫療系統在中國市場一統天下的局面。迄今為止,GE醫療系統集團在中國擁有三個工廠,生產X光機、CT機、核磁共振、核醫學、醫學影像網路系統、超聲波成像系統等系列產品,其中每年有超過600台普及型CT機走向中國和世界的各大醫院,從而使中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五大CT生產國之一,其銷量佔全球總銷量的十分之一。孫禮達現在所面臨的是如何將GE醫療設備中國市場,由目前的全球排名第三發展到數一數二的位置。「最近兩年中,我們會將CT掃描儀的全球製造中心和技術搬到北京。」
醫療和塑料系統是GE在中國快速增長的兩大業務集團,孫禮達在香港管理中國的塑料業務時,韋爾奇曾因為他將在上海開辦塑料工廠的時間規劃過長而不指名大加斥責,這使得孫禮達在通用電氣公司內部面臨巨大壓力。結果,孫禮達只用了9個月便將新工廠建好等待韋爾奇去剪綵。今天的GE塑料集團在華也有三家生產企業,包括摩托羅拉、佳能在內的許多跨國公司都在使用由GE生產的高級塑料製品。今年6月,GE塑料集團亞太區客戶創意中心和在線服務中心同時落戶上海,標志著GE中國市場的塑料業務已超越了洲際概念,把甩開歐洲,成為亞洲最大的市場作為孫禮達推動GE中國快速增長的下一張王牌。
不少人忽略了GE在擁有發動機業務的同時,其飛機租賃業務也做得如火如荼。今天,先後有90架GE金融集團的飛機服役於國內各大航空公司。其中GE發動機服務(廈門)有限公司的第二大股東、通用電氣CFM系列發動機在中國的最大用戶中國東方航空公司,就擁有13架飛機。1999年,GE一口氣買下了東航13架MD82飛機,並將10架空客A320和3架MD82新機出租給對方。今天,共有價值超過15億美元的大型商用客機服務於國內各大航空公司,20多家航空公司使用著占總數80%的GE發動機。除了飛機租賃,GE還將發動機修理和服務納入自己拼搶航空市場的旗艦業務。6月28日,GE發動機服務(廈門)有限公司的鳴鑼開張,標志著以德國漢莎公司和法國斯奈克瑪公司平分天下的局面被打破,北京、成都、廈門三雄爭霸之勢已在華夏大地凸顯。而東航和海航的最後加盟,預示了GE在切分未來中國航空市場蛋糕時已提前沖刺。
「增長業務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有機』的方式,通過擴大現有生產和發展技術來做。另一種是『無機』的方式,通過購並,增加產品品種、擴大銷售地區等方式實現。只要能幫助業務增長,我們就會去做。購並也會是其中一種。如果要訂一個五年計劃,GE中國將以每年兩位數的速度增長,到2005年,GE中國的銷售收入將達到40億至50億美元。」孫禮達這樣為他的中國任職勾畫了一幅引爆增長裂變的藍圖。
鋪就入世引橋贏取奧運商機
如果說入世帶來關稅降低、開放飛機、機務維修和地面服務市場及分銷、貿易權的放開等利好消息,那麼GE在這些利好消息爆出前就啟動了長線投資計劃。如今,GE工程塑料集團在廣州和上海的生產廠,用生意興隆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孫禮達認為,盡管關稅降低會讓跨國公司在進口產品和就地引進之間做一番比較,但GE工程塑料的本地化生產和快速回復的「時間差」,最終會讓他們選擇後者。另外,構成GE中國未來增長策略之一的采購業務,入世後會加快在家用電器、工業、動力和照明等方面的采購速度。「別為WTO而等待,中國入世談了15年,而我們的合資、獨資項目在市場上已做了許多WTO的事情。我認為並不一定要等到入世後才想到去做,許多事情在發生以前就必須做好准備。」孫禮達如此這般道出了GE人的長線投資計劃。
很少有人關注2008年奧運會將為GE在中國的業務帶來什麼。有資料表明,包括基礎設施和場館建設在內,北京的初步投資計劃是360億美元。31個場館的建設涉及照明、動力和工程塑料,另外北京向全世界承諾的「環保奧運」也讓清潔能源大施拳腳。通用電氣的多元化業務為其接單奧運大開方便之門。GE的動力系統為提供各種發電設備做好了准備;工業系統集團旗下8家合資企業將隨時為奧運提供自動化控制系統產品;100多年來始終居世界照明業領先地位的GE照明工程集團,也為備戰奧運上好了發條;甚至GE的金融服務和NBC電視轉播也已萬事俱備。
翹首7年後的世界盛會,孫禮達現在已開始通盤考慮和北京市政府,美國政府,美國使館,美國商會,奧委會,各業務集團等,共同探討如何用GE的產品為北京奧運會做好服務。正像韋爾奇用六年多的時間才選定了伊梅爾特為最終接班人,而伊梅爾特稱過去15年GE在中國的發展還只是初步了解一樣,GE人在做決策前總是保持有備而來,謹慎衡量,快速出擊,直搗要害的風范。這一心態使通用電氣書寫了一個20年持續增長,市值擴大30倍的神話。通用電氣的一位副董事長對GE進軍中國的看法頗能代表GE15年來的投資心態。他認為,開拓中國業務將是長期而艱巨的,因此在中國必須十分小心,反映在投資上宜穩不宜多,但必須採取堅決的進入策略,耐心等待時機。
從GE在中國的30家合資、獨資企業的投資上不難看出,除了上海嘉寶照明投資1.8億美元外,其它的都不超過3000萬美元。當不少媒體對GE為何不將為其帶來60%利潤的金融業務移師中國市場心存困惑時,孫禮達對此的解釋是:「我們不會因為WTO敞開了潛力巨大的消費市場而貿然跑步進入,我們會很謹慎。」
不做自己沒有把握的事情,一旦窺見機會即絕地反擊。自1896年道·瓊斯工業指數設立至今仍在榜上的通用電氣公司,用109年長盛不衰的業績,贏得了全球同行對它的仰視。現在,通用電氣正為贏得中國全力打造一個高速運轉的增長引擎。而孫禮達和他的團隊是否就是引爆這一增長狂潮的推進器呢?「未來20-25年,我們可以關注6件事:中國未來可能成為一:巨大的消費者市場,二:第二或第三大的工業市場,三:最大的航空市場,四:隨著中產階級出現,成為醫療保健業的大市場,五:隨著工業從沿海到內陸轉移,對清潔能源的需求會增大,六:可能變為很大的消費者融資市場。我們的飛機發動機集團、醫療系統、動力系統、金融服務系統和工業系統等等都會有很多機會。而我的目的是讓總公司更好地支持各業務集團在中國的增長。」孫禮達最後說。文/楊青
GE中國歷史
1910年開始發展在華業務
1929年投資第一個,也是當時最大的項目(上海電力公司)
1981年重建在華業務、開設辦事處
1989年仍繼續發展業務,1990年簽訂第一個合資協議(1991年運營)
1994年組建GE(中國)有限公司以拓展業務和增加投資
GE在華經營概況
從中國采購原材料和成品每年增長50%-70
%有近200台採用GE技術的輪機在中國的電廠運行或被訂購
有40台以上裝機容量達900萬千瓦以上採用GE技術的水電機組在運行或已被訂購
飛機發動機(CFM型)在中國具有安全可靠最佳記錄
擁有中國最大的技術照明合資企業
有二座技術最前衛的工程塑料合成廠為當地客戶服務
在北京生產開發世界水平的CT掃描機為全球服務
在上海成立研發中心
成立了中國第一家外商獨資采購和出口公司
今日GE中國
所有業務集團在中國都有經營活動
8000名員工分布於技術、生產和服務領域
30個投資項目(合資和獨資企業),包括技術生產和出口、技術培訓、消費產品開發、製造、營銷和出口
❼ 通用電氣前CEO韋爾奇在任期間買賣了哪些企業
韋爾奇在任期間收購的公司知名的有包括美國廣播公司當時的所有者美國無線電公司,以及券商基德爾皮博迪。韋爾奇在任職期間還買賣了多家公司,將通用電氣這個工業巨頭的業務擴張到金融服務和咨詢領域,通用電氣資本銀行在他任職七年後成立。
(7)ge股票業績擴展閱讀
韋爾奇的成功道路
1、接管通用
1971年底,傑克成為通用化學與冶金事業部總經理。當時的通用總裁是雷金納德·瓊斯,這個擅長於科學管理的實業家做事總是一絲不苟。瓊斯堅持,挑選繼任總裁必須經過對每個候選人長期仔細的考察過程,然後再理性地選出最具資格的人選。
8年後,傑克終於通過了瓊斯的漫長而嚴格的考核,成為通用公司副董事長。2年後,1981年4月,傑克成為通用電氣公司歷史上最年輕的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那年他45歲,而這家已經有117年歷史的公司機構臃腫,等級森嚴,對市場反應遲鈍,在全球競爭中正走下坡路。
2、改革重組
傑克深知官僚主義和冗員的惡果,從他第一年進入通用時,他就已經嘗到這種體制的惡果,首先,傑克改革的就是內部管理體制,減少管理層次和冗員,將原來8個層次減到4個層次甚至3個層次,並撤換了部分高層管理人員。
此後的幾年間,砍掉了25%的企業,削減了10多萬份工作,將350個經營單位裁減合並成13個主要的業務部門,賣掉了價值近100億美元的資產,並新添置了180億美元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