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稅地稅合並有什麼影響
1、可以提高征管效率,避免國、地稅之間的推諉扯皮,同時促進稅收征管的全國統一性,平衡地區差異性。
2、能方便納稅人申報及應對稅務機關檢查,減少了企業的稅收合規成本。
3、征稅系統可以對人員進行更好的配置,強化最需要加強的部門,提高稅收徵收的整體效率;
4、稅務局可以一次對所有稅種統一檢查,避免了以往對非本單位的稅收風險覺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弊端。
5、地方財政數據造假的可能性下降。以前,地方稅務局僅僅在業務上歸屬國家稅務總局指導,但人事等由同級政府決定,所以地方政府為了政績的需要,對地稅、非稅收入造假就有了可能。合並後,征稅權在一定程度上上收,可有力避免此類現象。
6、2018年3月13日,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國務院將改革國稅地稅征管體制,將省級和省級以下國稅地稅機構合並,實行以國家稅務總局為主與省(區、市)人民政府雙重領導管理體制。
7、國地稅合並是大勢所趨,這就成了未來一段時間內體制改革的重點,這項方案落實的具體時間沒有明確,但大幕已經拉開。
(1)國稅地稅合並股票影響擴展閱讀:
一、合並的意義:
1、蘭州財經大學財稅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李永海博士認為,改革現行國地稅征管體制,將省級和省級以下國地稅機構合並,在新時代背景下,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一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要求。
2、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國地稅在近年來不斷強化合作的基礎上進行機構合並,可以更好地踐行全心全意為納稅人服務的宗旨。
3、二是進一步減輕納稅人負擔的要求。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稅收制度管理的不斷深化,納稅人對國稅地稅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調整優化稅務機構職能和資源配置,切實減輕納稅人負擔,為納稅人提供更加優質高效和公平便利的服務,增強納稅人的獲得感。
4、三是落實「放管服」改革的要求。2017年以來,國務院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不斷優化稅收營商環境,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通過國地稅合並,可以降低稅收征納成本,提高征管效率,推動「放管服」改革落地見效。
2. 今年國考國稅地稅合並對國考有什麼影響
【過招公考】為您解答:
2018年3月13日,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國務院將改革國稅地稅征管體制,將省級和省級以下國稅地稅機構合並,實行以國家稅務總局為主與省(區、市)人民政府雙重領導管理體制。
國地稅合並是大勢所趨,這就成了未來一段時間內體制改革的重點,這項方案落實的具體時間沒有明確,但大幕已經拉開。
至於合並後對「國考」等的影響,現在還不好說,相信會陸續制定一系列的政策,以便跟上這次改革的步伐。
影響是肯定的,縮招是大概率的!
3. 國地稅合並,對企業稅收征管將帶來什麼影響
1994年以前,我國從中央到地方只有一個稅收征管系統,中央稅收主要靠地方稅務局徵收。
1994年7月1日,國稅地稅正式分開。
但分稅制實行了24年,存在的一些問題也逐漸暴露:使納稅人的納稅成本增加,稅務機關的征稅成本增加,不利於稅務人員全面掌握稅收業務; 機構分設所導致的機構爭議也成為問題。
2018年3月13日,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國務院將改革國稅地稅征管體制,將省級和省級以下國稅地稅機構合並,實行以國家稅務總局為主與省(區、市)人民政府雙重領導管理體制。同時,將各項社會保險費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
這一重大變革,會讓那些不給員工上社保、不全額上社保、虛假工資申報的企業致命一擊!
前不久,國務院公告里有一條說的是:社會保險領域中存在以下情形的嚴重失信行為責任人,坐飛機也將受限!
(1)用人單位未按相關規定參加社會保險且拒不整改的;
(2)用人單位未如實申報社會保險繳費基數且拒不整改的;
(3)應繳納社會保險費且具備繳納能力但拒不繳納的;
這樣,繳納社保的基數變大,繳納的金額就變大,公司和員工所需要負擔的社保金額都變大了,那員工到手的工資相對也就變少了。
合並的好處主要有:
1. 可以提高征管效率,避免國、地稅之間的推諉扯皮,同時促進稅收征管的全國統一性,平衡地區差異性。
2. 能方便納稅人申報及應對稅務機關檢查,減少了企業的稅收合規成本。
3. 征稅系統可以對人員進行更好的配置,強化最需要加強的部門,提高稅收徵收的整體效率;
4. 稅務局可以一次對所有稅種統一檢查,有效避免以往對非本單位的稅收風險覺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弊端。
5. 地方財政數據造假的可能性下降。以前,地方稅務局僅僅在業務上歸屬國家稅務總局指導,但人事等由同級政府決定,所以地方政府為了政績的需要,對地稅、非稅收入造假就有了可能。合並後,征稅權在一定程度上上收,可有力避免此類現象。
這項改革會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內體制改革的重點,國家改革方案預計會在今年年底前落實, 這一政策將對每一家企業以及每個人的收入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具體規則怎樣變化,還要等待進一步政策安排。
國地稅對稅收征管的影響,這是個極具綜合性的問題,這個問題雖然不能直接下個結論,但可以肯定地說,對稅收征管應該起到促進作用。
4. 國地稅合並,對誰影響最大
1994年以前,我國從中央到地方只有一個稅收征管系統,中央稅收主要靠地方稅務局徵收。
1994年7月1日,國稅地稅正式分開。
但分稅制實行了24年,存在的一些問題也逐漸暴露。一方面,國地稅分設會使納稅人的納稅成本增加,稅務機關的征稅成本增加,不利於稅務人員全面掌握稅收業務;另一方面,機構分設所導致的機構爭議也成為問題。
合並後,好處主要有:
1. 可以提高征管效率,避免國、地稅之間的推諉扯皮,同時促進稅收征管的全國統一性,平衡地區差異性。
2. 能方便納稅人申報及應對稅務機關檢查,減少了企業的稅收合規成本。
3. 征稅系統可以對人員進行更好的配置,強化最需要加強的部門,提高稅收徵收的整體效率;
4. 稅務局可以一次對所有稅種統一檢查,避免了以往對非本單位的稅收風險覺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弊端。
5. 地方財政數據造假的可能性下降。以前,地方稅務局僅僅在業務上歸屬國家稅務總局指導,但人事等由同級政府決定,所以地方政府為了政績的需要,對地稅、非稅收入造假就有了可能。合並後,征稅權在一定程度上上收,可有力避免此類現象。
2018年3月13日,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國務院將改革國稅地稅征管體制,將省級和省級以下國稅地稅機構合並,實行以國家稅務總局為主與省(區、市)人民政府雙重領導管理體制。
國地稅合並是大勢所趨,這就成了未來一段時間內體制改革的重點,這項方案落實的具體時間沒有明確,但大幕已經拉開。
國地稅合並,對稅務人員和企業財務人員的影響是明顯的,財務會計人員在處理涉稅事宜、抄報稅方面會帶來很大的方便,不用再區分國稅、地稅了。
5. 簡述我國國地稅合並的意義
1994年以前,我國從中央到地方只有一個稅收征管系統,中央稅收主要靠地方稅務局徵收。
1994年7月1日,國稅地稅正式分開。
但分稅制實行了24年,存在的一些問題也逐漸暴露。一方面,國地稅分設會使納稅人的納稅成本增加,稅務機關的征稅成本增加,不利於稅務人員全面掌握稅收業務;另一方面,機構分設所導致的機構爭議也成為問題。
2018年3月13日,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國務院將改革國稅地稅征管體制,將省級和省級以下國稅地稅機構合並,實行以國家稅務總局為主與省(區、市)人民政府雙重領導管理體制。
合並後,好處主要有:
1、可以提高征管效率,避免國、地稅之間的推諉扯皮,同時促進稅收征管的全國統一性,平衡地區差異性。
2、能方便納稅人申報及應對稅務機關檢查,減少了企業的稅收合規成本。
3、征稅系統可以對人員進行更好的配置,強化最需要加強的部門,提高稅收徵收的整體效率;
4、稅務局可以一次對所有稅種統一檢查,有效避免以往對非本單位的稅收風險覺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弊端。
5、地方財政數據造假的可能性下降。以前,地方稅務局僅僅在業務上歸屬國家稅務總局指導,但人事等由同級政府決定,所以地方政府為了政績的需要,對地稅、非稅收入造假就有了可能。合並後,征稅權在一定程度上上收,可有力避免此類現象。
6、省時間、更方便,納稅人通過一個窗口納稅,不需要兩頭跑,可以更加方便,一次性辦完業務。
6. 國稅地稅合並有什麼利弊
7月20日,全國縣鄉國稅地稅機構正式合並,所有縣級和鄉鎮新稅務機構統一掛牌。國稅地稅機構合並是一場深刻變革,既涉及省、市、縣、鄉4級稅務機構,又需要保障10多億納稅人和繳費人正常辦稅,國稅地稅機構合並面臨哪些挑戰?又將給納稅人帶來哪些實惠?
確保萬無一失
為實現優化高效統一的改革目標,稅務總局系統謀劃了國稅地稅機構合並中征管業務和信息系統整合工作,按照「分步走、步步升」要求,明確了推進改革的總思路和主脈絡,明確了時間表、任務書、責任人,實行掛圖作戰、對表推進、到點驗收。
目前,全國省市縣鄉四級新稅務機構全部完成掛牌。系統同步保證升級圓滿成功,辦稅服務廳秩序井然,網上辦稅平穩順暢,為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提供強有力的信息化保障。
充分釋放機構改革紅利
一些原來部門間看起來合情合理的「小事」,實際對納稅人來講是「跑斷腿」的大事。隨著全國縣鄉新稅務機構全部對外掛牌,原本的一些納稅「瓶頸」問題將一次性得到解決,改革紅利的成果將逐漸展現在納稅人眼前。稅務總局征管和科技發展司司長饒立新介紹,改革紅利的成果體現在六個方面:
一是申報程序更簡便。合並前,納稅人需要到兩個機關或兩個窗口分別繳納主稅和附加稅費,掛牌後納稅人只需到一個窗口,從系統完成主稅稅種申報後,自動鏈接到附加稅申報界面,並自動帶出主稅稅種申報數據,實現主稅、附加稅聯動辦理。
二是申報資料更精簡。新稅務機構掛牌後,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按規定需要向原國稅、地稅機關分別報送資料的,相同資料只需提供一套;按規定需要在原國稅、地稅機關分別辦理的事項,同一事項只需申請一次,稅務機關通過後台業務流轉、協同辦理。原國稅、地稅機關對同一事項資料報送有不同規定和要求的統一報送規定。
三是繳稅入庫更簡化。稅務機關協調相關銀行,在應用系統中實現了納稅人新簽署的一份三方協議包含兩個稅務機關(原國稅、地稅)代碼和兩個三方協議號,在系統中同時生效,且納稅人的銀行賬號也可不同,減少了納稅人分別簽訂的工作量,便利納稅人。
四是違規處罰更統一。對同一納稅人相同申報納稅期限內應申報未申報的各稅種視為一個違法違章,稅務機關一並催報,確保納稅人只面對一個稅收執法主體。
五是檢查評估更規范。縣區掛牌後,稅務部門的稅務檢查、納稅評估人員對納稅人繳納的全稅種和全部涉稅行為以一個稅收執法主體行使稅收執法權,徹底避免了合並前的重復納稅評估和檢查,減少了對納稅人的打擾。
六是納稅人辦稅多跑「網路」少跑「馬路」。7月份絕大部分省份出台了「最多跑一次」清單,稅務總局通過發布最新業務需求版本統一規范了核心征管系統各業務事項的報送資料,使納稅人只需登錄一個電子稅務局、進一個辦稅服務廳、提交一套辦稅資料即可完成涉稅事項辦理。
不斷增進納稅人獲得感
一系列「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服務舉措,讓納稅人和繳費人的獲得感不斷增進。
據稅務總局納稅服務司司長孫玉山介紹,5月1日前,全國9365個辦稅服務廳實現了「一廳通辦」,36個省級稅務機關的12366納稅服務熱線已全面實現「一鍵咨詢」。
稅務機關按照各自掛牌時間節點,實現統一標識標牌、統一窗口設置、統一業務流程、統一導稅服務、統一網上辦稅平台、統一宣傳咨詢。全國36個省級稅務機關整合了相同涉稅事項,重新發布了整合後的辦稅事項「最多跑一次」清單,其中16個省級稅務機關發布了「全程網上辦」清單,解決了納稅人「兩頭跑」「排兩次隊」問題。
合並後的新稅務機構梳理原國稅地稅相同業務的事項清單,整合報送資料,統一資料歸檔,實現納稅人同一資料只報送一套、同一涉稅事項只需申請一次;統一實名辦稅流程規范,實現「實名辦稅」互認,確保已實名認證存量納稅人信息共享共用,新增納稅人實名認證「只要辦一次」;統一辦稅服務廳叫號系統,實現納稅人辦稅「只取一個號」;整合納稅人端信息系統,互認CA證書,實現納稅人網上辦稅「一次登錄」「一網通辦」。
來自光明日報
7. 國稅地稅大合並,對企業負擔有何影響
答:1. 可以提高征管效率,避免國、地稅之間的推諉扯皮,同時促進稅收征管的全國統一性,平衡地區差異性。
2. 能方便納稅人申報及應對稅務機關檢查,減少了企業的稅收合規成本。
3. 征稅系統可以對人員進行更好的配置,強化最需要加強的部門,提高稅收徵收的整體效率;
4. 稅務局可以一次對所有稅種統一檢查,有效避免以往對非本單位的稅收風險覺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弊端。
5. 地方財政數據造假的可能性下降。以前,地方稅務局僅僅在業務上歸屬國家稅務總局指導,但人事等由同級政府決定,所以地方政府為了政績的需要,對地稅、非稅收入造假就有了可能。合並後,征稅權在一定程度上上收,可有力避免此類現象
8. 國稅地稅合並對財政收入有何影響
影響:
1、以納稅人和繳費方為中心, 推進稅收和支付便利化改革, 從根本上解決 "兩連勝" 和 "兩檢查" 問題, 切實維護納稅人和繳費人的合法權益, 減少利益納稅和繳費成本, 促進業務環境的優化, 建設以服務為導向、以人為本的稅務機關。
2、堅持優化高效統一。調整和優化稅務機關的職能和資源配置, 加強政策透明度與執法的統一, 統一稅收、社會保險、非稅收征管服務標准, 促進建設現代經濟體系, 實現優質經濟發展。
3、堅持協調和依法健全。要全面貫徹法治要求, 堅持統一推進改革和法律程序, 更好地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方面的積極性, 實現國家稅收征管的穩定、人民的團結、權力的統一、幹部的整合, 以及社會效果都很好。
4、通過改革, 逐步建立優化高效的統一稅收征管體系, 為納稅人和貢獻者提供更優質、更高效的便利服務, 提高稅收依從性和社會滿意度,提高征管效率, 降低征費成本, 增強稅費管理能力, 確保稅收職能作用充分發揮, 加強稅收征管的重要基礎。
(8)國稅地稅合並股票影響擴展閱讀:
《改革方案》提出,按照先立後破、不立不破的要求,堅持統一領導、分級管理、整體設計、分步實施,採取先掛牌再落實「三定」規定,先合並國稅地稅機構再接收社會保險費和非稅收入征管職責。
《改革方案》要求,加強稅務系統黨的領導,完善加強黨對稅收工作全面領導的制度安排,確保稅務系統黨的領導更加堅強有力。優化稅務系統黨的領導組織架構,完善稅務系統紀檢監察體制,進一步加強紀檢監察工作。
健全黨建工作機制,稅務總局承擔稅務系統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地方黨委負責指導加強各地稅務部門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和黨員教育管理監督、群團組織建設、精神文明創建等工作,形成各級稅務局黨委與地方黨委及其工作部門共抓黨建的合力。
《改革方案》對稅務部門領導管理體製作了規定,明確國稅地稅機構合並後實行以稅務總局為主、與省區市黨委和政府雙重領導的管理體制,並著眼建立健全職責清晰、運行順暢、保障有力的制度機制。
在幹部管理、機構編制管理、業務和收入管理、構建稅收共治格局、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明晰了稅務總局及各級稅務部門與地方黨委和政府在稅收工作中的職責分工,有利於進一步加強對稅收工作的統一管理,理順統一稅制和分級財政的關系,充分調動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
9. 國稅地稅合並帶來哪些深遠影響
1. 可以提高征管效率,避免國、地稅之間的推諉扯皮,同時促進稅收征管的全國統一性,平衡地區差異性。
2. 能方便納稅人申報及應對稅務機關檢查,減少了企業的稅收合規成本。
3. 征稅系統可以對人員進行更好的配置,強化最需要加強的部門,提高稅收徵收的整體效率;
4. 稅務局可以一次對所有稅種統一檢查,避免了以往對非本單位的稅收風險覺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弊端。
5. 地方財政數據造假的可能性下降。以前,地方稅務局僅僅在業務上歸屬國家稅務總局指導,但人事等由同級政府決定,所以地方政府為了政績的需要,對地稅、非稅收入造假就有了可能。合並後,征稅權在一定程度上上收,可有力避免此類現象。
10. 地稅合並對納稅人有哪些影響
地稅、國稅正式合並,印花稅或取消
一、國地稅正式合並,國務院組成部門新調整
3月13日,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根據該方案,改革後,國地稅將合並,主要內容:國務院正部級機構減少8個,副部級機構減少7個,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設置組成部門26個。具體調整情況如下:
(1)、國務院其他機構調整(第11項)
第十一:改革國稅地稅征管體制。
將省級和省級以下國稅地稅機構合並。國務院組成部門以外的國務院所屬機構的調整和設置,將由新組成的國務院審查批准。
(2)、國務院組成部門調整(改革後,除國務院辦公廳外,國務院設置組成部門26個)。
二、關於印花稅,提案待定
在今年全國兩會全國工商聯提交的《關於進一步推進稅制改革》提案中,關於稅收內容:
1、國稅、地稅合並。(已經正式合並)
2、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確定提高,起征點待定)
3、降低個人所得稅最高邊際稅率,建議從3%~45%降至3%~30%以下。
4、取消印花稅。(目前提案待定)
5、允許利息抵扣。繼續擴大「營改增」的抵扣鏈條。
6、允許壞賬抵扣。
7、降低企業所得稅,提升企業全球競爭力。
8、堅持扶優扶強導向。
關於國稅、地稅,合並後更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