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給員工年底分紅怎麼算
員工年底分紅即年終分紅是指企業為激勵員工,提高他們的績效而實施的一種在年終(春節前)發放紅利的激勵性報酬方案。它是一種短期激勵(長期激勵是員工持股),目的是為了提高員工的短期績效,屬於臨時性工資發放行為。與固定工資不同的是,年終分紅與個人績效掛鉤,在數額上有一定的波動性,其波動幅度一般在25%左右。在發放年終分紅的時候,需要考慮三個問題:資格條件;年終分紅發放的規模;個人獎勵額度。
應答時間:2021-03-25,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B. 有沒有股權激勵計算的模型或給點公式啊,謝謝
1、計算公式:Rn'=Rn+(Pn/∑Pn-Rn)×r。其中,Rn'表示原分配方法按動態股權激勵模型修正後員工某部分收入占總收入比例(視業績情況也可能為負數),Rn表示該部分收入原先所佔比例,Pn表示員工統計期間計算的業績分,∑Pn表示所有員工該部分業績的總分值,r表示預先確定的員工能從自己貢獻當中分享的比例即貢獻分配率,其值范圍為0到1。該模型所包含的設計思想可從下式看出:新分配率=原分配比例+從貢獻當中分配的比例=原分配比例+(業績比例/原分配比例)×員工從貢獻當中可分配比例。這體現了新的收入分配模式在兼容原有分配方式下,員工如何按各自對企業的貢獻參與總體效益的分配
2、動態股權激勵模型的分配計算公式
1、公式中有關參數說明。R'n為動態分配率,Rn為期初動態股權率,Pn∕∑Pn為當期績效股率,r為貢獻分配率。
2、公式中所涉及的幾種股權的說明。以薪酬管理為例,式中所涉及的股權,視不同情況,可以是實股股權,也可以是虛擬股權(分紅權或將薪酬股份化而得到的工資分配權)。詳解如下:
①動態人力資本股。期初動態人力資本股=崗位股初始值+各期累積的貢獻股。
②績效股。當期績效股=個人當期名義獎勵性績效工資∕虛擬股票面值。個人名義獎勵性績效工資的三種計算方法:「標准系數法+計件法」、「計件法」、「標准系數法」。企業當期績效股總額=企業當期名義獎勵性績效工資∕虛擬股票面值。為便於計算,虛擬股票面值一般設為1元/股。
③貢獻股。個人當期貢獻股=當期虛擬發行的貢獻股總額×個人當期動態分配率。仍以薪酬管理為例,如何確定企業當期虛擬發行的貢獻股總額,主要有以下三種計算方法:
方法1:貢獻股與當期績效股數量相等。
優點:計算簡便。
缺點:如果當期績效股增加是因為績效的獎勵標准上升而導致的,那麼貢獻股按此確定會使得激勵標准不統一,激勵與績效不配比,即同一形式質量等級和數量的績效在各期所獲得的激勵結果不一致。
適用范圍:適用於關鍵績效獎勵標准在各期均保持穩定不變或調整幅度控制在一定限度(如20%)以內的情況。如果不符合上述情況,應及時採用下述方法3計算當期貢獻股總額,並對以往累計績效進行相應的貢獻股追溯調整,具體調整方法按如下公式進行:個人應追溯調整的貢獻股總額=∑各累計績效項目[累計績效數量(或分數)×基準計件(或計分)單價]∕虛擬股票面值-累計貢獻股總額。
方法2:貢獻股在默認為10年的動態計算期內固定發行,發行比例默認按照崗位初始股總額的10%。
優點:可以很好地解決方法1中因績效的獎勵標准變化而產生的各期績效股(貢獻股)變動使得激勵標准不統一的問題。
缺點:對企業來說,經常會遇到員工的各期績效在等級和數量上不一致的情況。假設在某期所有員工的績效均是去年基礎的2倍,而績效獎勵標准不變,則當期績效股總額也是去年2倍,個人實際獎勵性績效工資是按模型的分配公式計算個人的動態分配率再乘以企業名義獎績的總額,這些都沒問題,但是,在貢獻股總額的設計上存在問題,是因為當期大家績效均提高,但是總貢獻股是固定標准而不變的,這就導致貢獻股的獲得不與績效成正比,由於當期貢獻股會累積到期初動態股上變成長期激勵因素,綜合看來本方法就會影響到貢獻股分配的公平性和對員工的長期激勵效果。
適用范圍:僅限於當期所有員工的績效總額相比上一期變動幅度較小的情況,如果變動幅度一旦擴大超過規定標准,就應該立即選用新的貢獻股總額的計算方法。
方法3:當期貢獻股總額與按照基準績效獎勵標准乘以當期績效數量計算的績效股數量相等。公式為:當期貢獻股總額=∑各績效項目[績效數量(或分數)×基準計件(或計分)單價]∕虛擬股票面值。
一般情況下,基準績效獎勵標准不是選擇某一個績效計算年度為基期而按其獎勵標准計算,而是需要按各績效的內在價值重新比較確定。一旦確定後,就應當作為一個跨年度可比的客觀績效價值的計量標准,除非重大必須調整的情況及新增績效項目的基準獎勵標準的,均不得調整該標准。
優點:本方法同時克服了方法1和方法2中的缺點,即:既能使當期可分配貢獻股的總額能夠隨著績效總額的增減變化而相應變化,也能消除非績效因素對績效股總額增加中的影響,使貢獻股的分配更加具有公平性和科學性,而這則是利用貢獻股有效實施長期激勵的必要前提。應說明的是,在本方法下雖然管理的成本略有增加,但在從資源和技術角度尚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這種可接受的管理成本上升是必要的,並不能作為本方法的一項缺點,因為管理的目標是通過做到更科學和更公平,以實現對所有人力資源的更大更好的管理效果,進而在把人的積極性最大限度調動起來的基礎上,促進企業效益的提高,這對於企業和對員工來說都是有利的,是雙贏的結果。
C. 特斯拉員工股權激勵是怎樣計算
特斯拉員工股權激勵是按照業績來進行考核的。特斯拉的高管的薪資待遇中,底薪都是非常低的,特斯拉的總裁的底薪為56000美元,但是激勵收益占總收入占總收入比重的99.998%,也就是說,另外兩位管理者的工資分別為25000美元和30000美元,激勵收益占總收入比重的97.85%和98.3%。
特斯拉的薪酬構成,主要包括股權激勵收入,浮動薪酬和基礎薪酬。短期的激勵工資為主,中期激勵以獎金為主,長期激勵以股權激勵為主。特斯拉基層員工,中層員工和高層員工的短期激勵,中期激勵和長期激勵都是不同的。基層員工工資收入佔比60%,獎金工資收入佔比20%,股權激勵佔比為20%。2級中層員工工資收入佔比40%,獎金工資收入佔比20%,股權激勵佔比為40%。1級中層員工工資收入佔比30%,獎金工資收入佔比30%,股權激勵佔比為40%。高層員工工資收入佔比20%,獎金工資收入佔比20%,股權激勵佔比為60%。
新員工通常會獲得20,000美元至40,000美元的限制性股票,這些限制性股票一般分四年歸屬。股票期權一般分為ISO和NSO,ISO行權價格不得低於授權日公司股票的公允價值,行權日後1年賣出且授予日後2年賣出,ISO適合於公司的員工,而NSO可以發放給員工,董事和顧問。NSO的行權價格可以低至公允價值的50%。
行權價和行權當日的市場價格之間的差價,一般納入普通收入所得稅。股票賣出日的市場價格與行權日的市場價之間的差價,要作為短期和長期資本利得來納稅。
在特斯拉的企業文化中,鼓勵員工從老闆的角度思考問題、鼓勵員工全力以赴。而股權激勵的實施,也在無形之中幫助構建企業文化。
D. 員工獲得股權激勵,如何計算個人所得稅
員工獲得股權激勵,由上市公司或其境內機構按照「工資、薪金所得」項目和股票期權所得個人所得稅計稅方法,依法扣繳其個人所得稅。上市公司應於向股票增值權被授權人兌現時依法扣繳其個人所得稅。
被授權人股票增值權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公式為:股票增值權某次行權應納稅所得額=(行權日股票價格-授權日股票價格)×行權股票份數。
關於個人所得稅的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以上內容參考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股權激勵有關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
E. 股票分紅怎麼算的
不少股民一聽到股票分紅就心動了,其實只要上市公司持續的盈利,就非常有可能會給股民分紅。那你知道如何分辨哪些公司一年會多次分紅嗎?所得分紅是如何通過計算得出的?下面就來詳細說一下。
感興趣可以先看看每年分紅都不少的牛股有哪些:【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1)股票分紅是怎麼算的?
上市公司不是每年都盈利,一旦盈利就會拿出部分利潤回饋給投資者,通常有送轉股和派息兩種方式,比較大方一點的公司兩種方式的分紅都會為投資者提供的。
比如我們常看到10轉8派5元,意思就是如果你持有A公司10股的股票,那麼在發布分紅公告後你的賬戶里將會額外得到8股的股票和5元的現金分紅。
要記得,在股權登記日收盤前購買的股票才能參與分紅。
(2)股票分紅前買入好還是分紅後買入好?
不論是在分紅前買還是分紅後買造成的影響並不大,對於做短線的投資者來說建議等個股分紅後再入場比較合適。因為賣出紅股還需要扣除相應的稅,如果分紅後沒多久就賣出整體算下來是虧錢的,而價值投資者的第一要領就是選對股票。
沒時間去好好看某隻股老鐵,不妨點擊下面這個鏈接,輸入自己想要了解的股票代碼,進行深度分析:【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3)對分紅的股票後期要怎麼操作?
正常能分紅就說明上市公司經營的不錯,所以如果持續看好,則一直持有,等待分紅後期的上漲填權。
但如果買在了很高的位置就有可能會面臨回調。後期發現走勢不對,應提前設立好止損位及時止損。
不過就買股票而言,不能僅僅只盯著有沒有分紅這一點來看,有很多種可能需要考慮進來,不妨領取炒股神器大禮包,之後買賣股票將會更加得心應手,點擊鏈接即可獲取: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費領取(附分享碼)
應答時間:2021-08-19,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F. 分紅的計算公式和方法
基金分紅計算方法:基金分紅金額=持有份額*每份分紅額度
舉個簡單的例子:假設某個投資者的持有基金是2000份,該基金每份分紅0.4元,則分紅金額為2000*0.4=800元的時候,份額額度是寫為「每10份基金份額分紅4元」換算成一份分紅0.4元就可以了。
另外,如果該基金分紅日之前凈值是1.4元,如果不考慮分紅日當天市場波動對基金凈值的影響,則分紅後凈值就應該等於1元(1.4-0.4=1)這樣,2000份基金價值是2000元,獲得800,相加還是2800元,與分紅之前的總市值一致。
其實基金分紅並不是說額外的錢,這個錢就是自己的,只不過是分發到自己的賬戶了,基金分紅的好處就是能夠避免後續市場下跌帶來的回撤。
總結:基金分紅計算方法:基金分紅金額=持有份額*每份分紅額度,大家可以根據這個公式來隨機應變,金額不同,可以代入公式進行計算。
【拓展資料】
分紅:
分紅是股份公司在贏利中每年按股票份額的一定比例支付給投資者的紅利。是上市公司對股東的投資回報。分紅是將當年的收益,在按規定提取法定公積金、公益金等項目後向股東發放,是股東收益的一種方式。通常股東得到分紅後會繼續投資該企業達到復利的作用。
普通股可以享受分紅,而優先股一般不享受分紅。股份公司只有在獲得利潤時才能分配紅利。
基本含義:
分紅,亦稱利潤分享,即分配紅利的簡稱。1899年在巴黎舉行的「國際分紅會議」中指出:「分紅是指企業單位提拔一定比例的盈利,分配給該企業單位一般被雇員工的報酬,此種報酬按自由協約的計劃,事先訂定提拔的比率;比例一經決定,即不得由僱主變更」。美國芝加哥大學羅勃·桑納德教授對分紅定義為:「所謂分紅,簡言之,是指受雇員工在其正常薪資之外,分配一部分僱主所得的利潤而言」。
「辭海」對分紅的解釋為:「企業團體於每屆決算時,由盈餘中提出一部分分配於使用人或勞動者,謂之分紅,亦稱花紅,含有獎勵勞動補助工資之意」。陸光先生亦有類似的定義:「僱主為通過人性合作,提高生產,降低成本,因而根據一項自由的合約,將事業單位獲得的利潤,依照事先訂定的比率,與被僱人共享」。此外李善勐先生所作的定義為:「一個經營業務的公司,於經濟繁榮的年度中,獲得盈利,在凈得中提出一部分分配給員工,謂之分紅」。又杜功璧先生亦曾指出:「公司每營業年度終了,經過決算,如有盈餘,通例先繳納營利事業所得稅,提存法定盈餘公積,提列定率股息後,余數即為股息及紅利,是股東出資的報酬,若讓出若干嘉惠員工,即系分紅。」
在台灣公司法規定,公司無盈餘時,不得分派股息及紅利。但法定盈餘公積已超過資本總額50%時,或於有盈餘的年度所提存的盈餘公積,有超過該盈餘 20%數額者,公司為維持股票的價格,得以其超過部分派充股息及紅利。由此可知分配紅利的限制。
簡介:分紅有紅利再投資和現金分紅兩種方式,這兩種分紅方式的差別是,一個是單利增值,而紅利再投資是復利增值。所以大多數客戶比較喜歡選擇紅利再投資的方式。
G. 股權激勵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是什麼
員工取得股權獎勵(行權)所得按照工資薪金所得計算納稅,在2021年12月31日之前,對該股權激勵形式的工資、薪金所得不並入當年綜合所得,全額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2022年1月1日起,需要並入綜合所得。應納稅額=股權激勵凈收入×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股票期權是指公司授予本公司員工或其控股企業員工的一項權利,該權利允許被授權員工在未來時間內以某一特定的價格購買本公司一定數量的股票,行權時凈收入=(股票每股市價-實際支付的每股價格)×授予的股票數量。
股權獎勵即公司直接授予本公司的股權,限制性股票是設定了一定行權條件(比如服務年限超過3年,業績達到什麼標准)的股權激勵。
不管是以上哪種股權激勵,其本質均源於員工為本企業提供服務,所以應計入員工的工資薪金所得。股權激勵以行權時凈收入為應納稅所得額,以股票期權為例,每股凈收入為行權時每股股票的市價減去與員工取得該股票實際支付的每股價格(期權的行權價值);如果直接從授權企業取得價差收益(以現金方式結算的股票期權),則直接將價差收益確認為凈收入;直接股權獎勵的,個人取得成本為0,股權市價就為凈收入。
非上市公司授予本公司員工的股票期權、限制性股票以及股權獎勵,符合規定條件的,經是稅務機關備案,可實行遞延納稅政策,即取得股權獎勵時可暫不納稅,遞延至轉讓股權時再納稅,轉讓時按照股權轉讓收入減去股權取得成本以及合理的相關稅費後的差額,適用「財產轉讓所得」,按照20%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即應納稅額=(股權轉讓收入-取得成本-相關稅費)×20%。
所以,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股權激勵凈收入×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2021年12月31日之前單獨計算,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非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個稅可以享受合並遞延納稅,等到股權被轉讓時,按照「財產轉讓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H. 員工拿兩股股份怎麼算
你是要問「員工拿兩股股份怎麼算分紅」嗎?按照持股比例分公司當年的利潤。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四條股東權利公司股東依法享有資產收益、參與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權利。第三十四條分紅權與優先認購權股東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分取紅利;公司新增資本時,股東有權優先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認繳出資。但是,全體股東約定不按照出資比例分取紅利或者不按照出資比例優先認繳出資的除外。
股份一般有三層含義:股份是股份有限公司資本的構成成分;股份代表了股份有限公司股東的權利與義務;股份可以通過股票價格的形式表現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