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股票價格計算公式詳細計算方式!
股票價格=預期股息/存款利率,
這個公式可運用等效銀行存款解釋,例如現行一年期存款利率是3.50%,某隻股票每年固定的股息為每股0.35元,那麼10元的銀行存款和1股10元的股票在收益上是等效的,因此1股的價格應該理論價值為10元(=0.35÷3.5%)。
股價20元,對應3%的銀行利率,預期股息提高25%至3.75%(0.75元),0.75/3.25%=23.08元。
『貳』 投資收益率公式是什麼,怎麼計算股票投資收益
你用賺到的錢除以你的本金=你的收益率
『叄』 股票有哪些常用財務指標 股票投資價值測算公式
常用財務指標
研究和分析上市公司的經營態勢和發展前景,是股票投資中極為重要的一環。而要對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作出判斷,就一定要熟悉和了解常用的財務指標。這些財務指標包括: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凈利潤、資產總額、凈資產或股東權益、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股東權益比率和凈資產收益率。
1.營業收入。
營業收入是一家公司在某一時段內通過生產、銷售或提供服務等方式所取得的總收入。如一家電器商店,一年內銷售了各種家用電器共2萬台,平均每台價格2000元,則這家電器商店的營業收入就是4000萬元;一家旅館,全年收住宿費300萬元,這300萬元就是它的營業收入; 一家工廠,每年產銷鋼材200萬噸,每噸價格3000元,則其營業收入就為60億元。
一些初入市的股民往往容易將營業收入與凈收入混為一談,其實營業收入只是一家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所收的帳款,它未扣除成本消耗及應交的稅收等;而凈收入是一定公司在經營中扣除各項成本開支及稅項後的凈得。一旦企業開始營運,它總能取得一定的收入,所以營業收入總是正數,而凈收入則有可能是負數。
2.利潤總額。
利潤總額是一家公司在營業收入中扣除成本消耗及營業稅後的剩餘,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盈利,它與營業收入間的關系為:
利潤總額=營業收入-成本-營業稅
當利潤總額為負時,企業一年經營下來,其收入還抵不上成本開支及應繳的營業稅,這就是通常所說的企業發生盈虧。
當利潤總額為零時,企業一年的收入正好與支出相等,企業經營不虧不賺,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盈虧平衡。
當利潤總額大於零時,企業一年的收入大於支出,這就是通常所說的企業盈利。
3.凈利潤。
凈利潤是指在利潤總額中按規定交納了所得稅後公司的利潤留成,一般也稱為稅後利潤或凈收入。凈利潤的計算公式為:
凈利潤=利潤總額×(1-所得稅率)
凈利潤是一個企業經營的最終成果,凈利潤多,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好;凈利潤少,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個企業經營效益的主要指標。
凈利潤的多寡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利潤,所以營業收入總是正數,而凈收入則有可能是負數。
2.利潤總額。
利潤總額是一家公司在營業收入中扣除成本消耗及營業稅後的剩餘,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盈利,它與營業收入間的關系為:
利潤總額=營業收入-成本-營業稅
當利潤總額為負時,企業一年經營下來,其收入還抵不上成本開支及應繳的營業稅,這就是通常所說的企業發生盈虧。
當利潤總額為零時,企業一年的收入正好與支出相等,企業經營不虧不賺,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盈虧平衡。
當利潤總額大於零時,企業一年的收入大於支出,這就是通常所說的企業盈利。
3.凈利潤。
凈利潤是指在利潤總額中按規定交納了所得稅後公司的利潤留成,一般也稱為稅後利潤或凈收入。凈利潤的計算公式為:
凈利潤=利潤總額×(1-所得稅率)
凈利潤是一個企業經營的最終成果,凈利潤多,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好;凈利潤少,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個企業經營效益的主要指標。
凈利潤的多寡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利潤80×(1-33%)=254.6(萬元)
當所得稅率為15%時,其凈利潤為:
380×(1-15%)=323(萬元)
很明顯,所得稅率低時,企業的盈利就大。對於同一家公司,其稅利潤在享受15%的所得稅率時就比33%的所得稅率要高26.84%。
4.資產總額。
資產總額是一家公司進行經營時所能動用的資產總和,它包括公司自有資產與借貸資產。
如一家股份公司,在建設時以每股2元的價格發行股票500萬股,所籌集的1000萬元都用於廠房的建設及生產設備的購置。在正式開始生產時,該企業又向銀行貸款200萬元購買原料。這家股份公司的資產總額就是1200萬元,它包括自己的資產1000萬元與借貸而來的200萬元。
5.凈資產。凈資產是一家公司的自有資本,而對於股份公司來說,凈資產就是股東所擁有的財產,就是現在通常所說的股東權益。凈資產就是資產總額減去公司對外的負債。如上述股份公司,那1000萬元就是其凈資產。
6.每股收益。每股收益是股份公司中每一個單位股份所攤得的凈利潤或稅後利潤,其計算公式為:
每股收益=公司稅後利潤總和/總股本
7.每股凈資產。每股凈資產為每一單位股份所攤得的凈資產,它是每一股股票所擁有的資產凈值,其計算公式為:
每股凈資產=公司凈資產(股東權益)/總股本
8.股東權益比率。股東權益比率是股東的權益(公司的凈資產)在資產總額中所佔的百分比,其計算公式為:
股東權益比率=(公司凈資產/資產總額)×100%
9.負債比率。負債比率是公司的負債在資產總額中所佔的百分比,其計算公比為:
負債比率=(公司負債/資產總額)×100%
因股東權益與負債之和為公司的資產總額,所以股東權益比率與公司的負債比率之間的關系為:
股東權益比率+負債比率=1
10.凈資產收益率。凈資產收益率是單位凈資產在某時段的經營中所取得的凈收益,其計算公式為:
凈資產收益率=(凈收益/凈資產)×100%
凈資產收益率愈高,表明公司的經營能力越強。
若前述股份公司在第一年盈利150萬元,計算該公司的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股東權益比率及凈資產收益率。
每股收益=公司稅後利潤總和/總股本
150/500
=0.3(元/股)
在年末時,由於該公司獲盈利150萬元,所以其凈資產(股東權益)就比年初增加了150萬元,是1150萬元,所以:
每股凈資產=公司凈資產/總股本
=1150/500
=2.3(元)
這個數值比發股票時增加了0.3元,主要是由於經營獲利所致。但根據中國證監會最新規定,在年度報告中計算凈資產時,不能將當年的盈利加上,因為這部分凈資產屬於待分配利潤,所以在現在的上市公司年報中,每股凈資產不包含當年所實現利潤這部分。 股東權益比率=(公司凈資產/資產總額)×100%
=(1150/1350)×100%
=85.18%
在股東權益的計算中也包含上述問題,若不將當年所實現利潤計入,股東權益比例將要小一些。
股東權益比率=(1000/1200)×100%
=83.33%
凈資產收益率=(凈收益/凈資產)×100%
=(150/1000)×100%
=15%
第三節投資價值的測算
3.1市盈率的定義
股票投資與儲蓄存款及購買債券有所不同,儲蓄存款或購買債券都是直接給出利率,其投資價值一目瞭然。而股票則不然,買入的價格不一,其投入成本就有差距,其收益水平就大不一樣。所以測算投資價值,決定買賣的時機,就成為股票交易的關鍵之一。 投資於股票的收入有兩部分,一是股票的股息紅利,二是炒作的價差。對於整個股市來說,價差的總和是零,因為一個股民所賺的必是另一人所賠的,且對於單個股民來說,價差的收益是飄浮不定和難以預測的,時而正、時而負,所以一般也不把價差算到股票的投資收益中。
雖然絕大多數股民在二級市場上購買股票的動機是價差而不是股息紅利,但許多股民都把股息紅利的多寡作為入市的主要參照標准。沒有人敢預言自己不被套牢,但若套牢後所分得的股息紅利能達到相當水平,能與其他投資工具如儲蓄等相比擬,則套牢並不可怕,捂住不賣,坐享紅利即可,這就是通常所說的長期投資。 股票的紅利來源於上市公司的稅後利潤,每股紅利的最大值就是每股稅後利潤。而即使不分紅,稅後利潤都留存在上市公司再投入生產,增加了凈資產數額,實現了凈資產的增值,所以上市公司的稅後利潤實際上就是股民的總收益。分紅,股民得到了實惠;不分紅,股民擁有的權益增加了。所以在計算股票收益時,通常都是將上市公司的稅後利潤作為股民的總收益來計算。
股民購買每一股股票的投入就是該股票的價格。而每一股的收益就是每股稅後利潤。這樣,股民購買某種股票的收益水平就可用每股稅後利潤與股價的一個比率關系來表示,這就是股價收益率,其公式為:股價收益率=每股稅後利潤/股價×100%
這個公式實際上就是一個投資收益率公式。通過計算股價收益率,股民就可將股票投資的收益水平與儲蓄或債券投資相比較,如現在的儲蓄年定期利率為7.47%,若購買某隻股票的股價收益率低於儲蓄利率,則購買股票的收益就不如定期儲蓄。在股市上,實際上常用的是另一個指標,這就是市盈率,它是股價收益率的倒數,其計算公式為:
市盈率=股票的價格/每股稅後利潤
市盈率的含義是股票投資的回收期,若將股票的稅後利潤作為購買股票的收益,市盈率就是返還投資所要花費的年數。如某股票今年的每股稅後利潤為0.50元,股價為10元,其市盈率就是20倍。如現在購買該股票,若今後每年該只股票的稅後利潤不變,則需要20年才能返本。市盈率的概念使用得比較頻繁,一般的證券專業報刊及雜志每日都根據股票的收盤價格登載股票的市盈率,但股民應注意的是,市盈率Ⅰ與市盈率Ⅱ有所不同,市盈率Ⅰ所用的稅後利潤是上一財會年度的指標,所以市盈率Ⅰ表示的是上一年度的收益水平;市盈率Ⅱ中使用的稅後利潤是本年度稅後利潤的預測指標,它是本年度投資收益的一個預測指標,能否實現,要看上市公司是否能完成利潤計劃。
3.2市盈率與投資價值
用市盈率來判斷股票投資價值的原則如下:
市盈率高時,股票的投資價值就低;市盈率低時,股票的投資價值就高。
當將股票與其它投資工具相比較時,可使用下列公式:
P=市盈率×其它投資的平均收益率當P大於1時,股票投資的市盈率較高,股票的投資價值要小於相比較的投資工具。
當P=1時,股票投資的市盈率適中,股票的投資價值與相比較的投資工具相當。
當P小於1時,股票投資的市盈率較低,股票的投資價值將會高於相比較的投資工具。這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股票具有了投資價值。
應用市盈率來衡量股票的投資價值其實是不準確的,因為市盈率是一個靜態指標,不論是市盈率Ⅰ或市盈率Ⅱ,它衡量的僅是股票某一個年份的投資價值,而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是隨著經營環境或管理水平等因素而變化的。所以在用市盈率來衡量一隻股票的投資價值時,首先要考察上市公司經營的歷史,如果上市公司的經營比較穩定,就可用市盈率來估算投資價值。如果上市公司正處於經營的鼎盛時期或某種偶然因素導致經營水平提高,即使市盈率較低。買入這種股票也不一定合算。如某上市公司1995年產品非常暢銷,其稅後利潤達到每股1.5元。
到1996年,由於生產同類產品的項目紛紛投產,使市場競爭加劇,導致該上市公司效益急速下降,其稅後利潤估計只能達到每股0.7元。如果股民在1995年根據該股票的盈利水平而在10倍市盈率的價格水平上購買該股票,而到1996年該股票的市盈率就會上升到20倍了。而如果上市公司的經營出現暫時的困難,即使市盈率很高也不一定就不能購買該股票。如滬深股市的部分上市公司1994年的每股稅後利潤只有幾分錢甚至不到一分錢,這樣的股票即使在其面值以下購買,其市盈率也將達幾十倍甚至百倍。而一旦這類上市公司克服暫時的經營困難,其市盈率就會很快地降下來。所以,在用市盈率來衡量個股的投資價值時會出現一些偏差,股民應對具體情況進行具體的分析,從而作出正確的投資選擇。
3.3股民投資價值的度量
用市盈率來衡量個股的投資價值會出現一定的偏差,但用市盈率來衡量整個股市的投資價值仍不失為一種簡明的指標。上市公司的業績雖然參差不齊,有些股票的市盈率特別高,而另一些又比較低,但通過平均的方法,可將這些超常因素予以綜合和抵消,從而較為准確地反映一個股市的投資價值。 計算股市平均市盈率的常用方法有三種,其一是將個股的市盈率簡單地進行平均,其計算公式為:
股市平均市盈率=所有股票市盈率之和/股票只數(1)
其二是加權平均法,其計算公式為:
平均市盈率=(所有股票市盈率分別乘以各自的總股本)之和/所有股票的總股本之和(2)
以上兩種方法都是用的簡單平均法,雖然計算出的市盈率會有一些偏差,但由於證券類的報刊每天都公布有各種股票的市盈率,所需採集的數據比較方便,在實際中應用得非常廣泛。 從理論上講,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就是買下股市所有流通的股票所需的投入與這些股票產出的稅後利潤之比,而買下所有股票的投入就是股市流通股的總市值,故股市平均市盈率的計算公式如下: 股市平均市盈率=流通股的總市值/流通股的稅後利潤之和(3)
一般地,相應的專業報刊在每日都將公布流通股的收盤市值,而流通股的稅後利潤之和在上市公司的年報公布完畢之後也會出現在一些文章之中,只要讀者留心,獲取這些數據並不困難。 假設某股市共有五隻股票A、B、C、D、E,其總股本、每股稅後利潤、某日的收盤價、市盈率分別如下表,計算股市的平均市盈率。
股票 A B CD E
總股本(萬股)1000 800 700500 200
稅後利潤(元A股) 0.3 0.58 0.700.21.00
收盤價(元)3.007.05 6.283.7515.00
市盈率(倍)10.01 2.15 8.971 8.7515.0
1.用簡單平均法計算。
股市平均市盈率=所有股票市盈率之和/股票只數
=10.0+12.15+8.97+18.75+15.0/5
=12.97
2.用加權平均法計算。
平均市盈率=(所有股票市盈率分別乘以各自的總股本)之和/所有股票的總股本之和
=(10.0×1000+12.5×800+8.97×700+18.75+500+15×200)/(1000+800+700+500+200)
=13.07
3.用理論公式計算(假設所有的股票都流通)。
平均市盈率=流通股的總市值/流通股的稅後利潤之和
(=3×1000+7.05×800+6.28×700+3.75×500+15×200)/(0.3×1000+0.58×800+0.70×700+0.20×500+1.00×200) =11.52
掌握了投資價值的計算以後,股民就可根據自己的投資收益預期來選擇時機進行股市投資了。如股民要求股票的收益能達到一年定期儲蓄的水平(7.47%),那麼其投資於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就不能高於它的倒數(13.4倍)。超過這個水平,股市的投資價值就低了,其投資收益率就要低於股民自己的投資收益預期了。
『肆』 跪求股市指標公式!!
目前,證券市場上的各種技術指標數不勝數。例如,相對 強弱指標(RSI)、隨機指標(KD)、趨向指標(DMI)、平滑異同平均線(MACD)、能量潮(OBV)、心理線、乖離率等。這些都是很著名的技術指標,在股市應用中長盛不衰。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新的技術指標還在不斷涌現。包括: MACD(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 DMI趨向指標(趨向指標) DMA EXPMA(指數平均數)TRIX(三重指數平滑移動平均) TRIX(三重指數平滑移動平均) BRAR CR VR(成交量變異率) OBV(能量潮) ASI(振動升降指標) EMV(簡易波動指標) WVAD(威廉變異離散量) SAR(停損點) CCI(順勢指標) ROC(變動率指標) BOLL(布林線) WR(威廉指標) KDJ(隨機指標) RSI(相對強弱指標) MIKE(麥克指標).
KDJ
一.用途:
�9�0�9�0�9�0�9�0KD是在WMS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所以KD就有WMS的一些特性。在反映股市價格變化時,WMS最快,K其次,D最慢。在使用KD指標時,我們往往稱K指標為快指標,D指標為慢指標。K指標反應敏捷,但容易出錯,D指標反應稍慢,但穩重可靠。
二、使用方法:
1.從KD的取值方面考慮,80以上為超買區,20以下為超賣區,KD超過80就應該考慮賣了,低於20就應該考慮買入了。
2.KD指標的交叉方面考慮,K上穿D是金叉,為買入信號,金叉的位置應該比較低,是在超賣區的位置,越低越好。交叉的交數以2次為最少,越多越好。
3.KD指標的背離方面考慮
(1)當KD處在高位,並形成兩個依次向下的峰,而此時股份還在一個勁地上漲,這叫頂背離,是賣出的信號。
(2)當KD處在低位,並形成一底比一底高,而股價還繼續下跌,這構成底背離,是買入信號。
4.J指標取值超過100和低於0,都屬於價格的非正常區域,大於100為超買,小於0為超賣,並且,J值的訊號不會經常出現,一旦出現,則可靠度相當高。
三.使用心得:
1.股價短期波動劇烈或者瞬間行情幅度太大時,使用KD值交叉訊號買賣,經常發生買在高點、賣在低點的窘境,此時須放棄使用KD隨機指標,改用CCI、ROC、BOLLINGER BANDS�6�1�6�1�6�1等指標。但是,如果波動的幅度夠大,買賣之間扣除手續費仍有利潤的話,此時將畫面轉變成五分鍾或十五分圖形,再以KD指標的交叉訊號買賣,還可以斬獲一點利潤。
2.極強或者極弱的行情,會造成指標在超買或超賣區內上下徘徊,K值也會發行這種情形,應該參考VR、ROC指標,觀察股價是否超出常態分布的范圍,一旦確定為極度強弱的走勢,則K值的超買賣功能將失去作用。
3.以D 值來代替K值,將可使超買超賣的功能更具效果,一般常態行情,D值大於80時,股價經常向下回跌;D值低於20時,股價容易向上回升。在極端行情中,D值大於90時,股價容易產生瞬間回檔;D值低於15時,股價容易產生瞬間反彈。
四.計算公式:
1.產生KD以前,先產生未成熟隨機值RSV。其計算公式為:
N日RSV=[(Ct-Ln)/(Hn-Ln)] ×100
2.對RSV進行指數平滑,就得到如下K值:
今日K值=2/3×昨日K值+1/3×今日RSV
式中,1/3是平滑因子,是可以人為選擇的,不過目前已經約定俗成,固定為1/3了。
3.對K值進行指數平滑,就得到如下D值:
今日D值=2/3×昨日D值+1/3×今日K值
式中,1/3為平滑因子,可以改成別的數字,同樣已成約定,1/3也已經固定。
4.在介紹KD時,往往還附帶一個J指標,計算公式為:
J=3D-2K=D+2(D-K)
可見J是D加上一個修正值。J的實質是反映D和D 與K的差值。此外,有的書中J指標的計算公式為:J=3K-2D
本精解僅作為技術指標的說明,投資者居此操作責任自負。
OBV
一.用途:
�9�0�9�0�9�0�9�0該指標通過統計成交量變動的趨勢來推測股價趨勢。OBV以「N」字型為波動單位,並且由許許多多「N」型波構成了OBV的曲線圖,我們對一浪高於一浪的「N」型波,稱其為「上升潮」(UP TIDE),至於上升潮中的下跌回落則稱為「跌潮」(DOWN FIELD)
。
二.使用方法:
1.OBV線下降,股價上升,表示買盤無力為賣出信號,
2.OBV線上升,股價下降時,表示有買盤逢低介入,為買進信號,
3.當OBV橫向走平超過三個月時,需注意隨時有大行情出現。
三.使用心得:
�9�0�9�0�9�0�9�0當OBV出現超過一個月以上,大致上接近水平的橫向移動時,代表市場正處於盤整期,大部分沒有耐心的投資者已經紛紛離場,此時正是暴風雨前的寧靜,大行情隨時都有可能發生。 四.計算公式:
�9�0�9�0�9�0�9�0OBV的計算公式很簡單,首先我們假設已經知道了上一個交易日的OBV,就可以根據今天的成效量以及今天的收盤價與上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的比較計算出今天的OBV。用數學公式表示如下:
今日OBV=昨天OBV+sgn×今天的成交量
�9�0�9�0�9�0�9�0其中sgn是符號的意思,sgn可能是+1,也可能是-1,這由下式決定。
�9�0�9�0�9�0�9�0Sgn=+1 今收盤價≥昨收盤價
�9�0�9�0�9�0�9�0Sgn=―1 今收盤價<昨收盤價
�9�0�9�0�9�0�9�0成交量指的是成交股票的手數,不是成交金額。
�9�0�9�0�9�0�9�0本精解僅作為技術指標的說明,投資者居此操作責任自負。
EXPMA
一.用途:
�9�0�9�0�9�0�9�0該指標以交叉為主要訊號。該指標可以隨股價的快速移動,立即調整方向,有效地解決訊號落後的問題,但該指標在盤整行情中不適用。
二.使用方法:
1、 當短期指數平均數由下往上穿過長期平均數時為買進訊號,
2、 當短期指數平均數幅上往下空過長期平均數時為賣出訊號。
3、股價由下往上碰觸EXPMA時,很容易遭遇大壓力回檔。
4、股價由上往下碰觸EXPMA時,很容易遭遇大支撐反彈。
三.使用心得;
1.股價瞬間行情幅度過大時,使用EXPMA的交叉訊號,經常買在最高價或賣在最低價,此時可以將日線圖轉變成半小時或一小時圖,這樣就能夠迅速抓住時效性。
2.常態行情中,依EXPMA交叉訊號買進股票,股價卻經常立即回檔;而依照訊號賣出股票後,股價又經常立即反彈,這一點給投資人造成相當大的困擾,所以遇到這種行情不要使用該指標,可改為CCI搭配ROC使用。
四。計算公式
1、 計算第一條EXPMA:
EXPMA1=(C-Xp)×0.15+Xp
2、 計算第二條EXPMA:
EXPMA2=(C-Xp)×0.04+Xp
3、 C=當天的收盤價
4、 Xp=前一天的EXPMA
第一次計算時,因為還沒有EXPMA值,所以Xp用前一天的收盤價代替。
0.15及0.04的來源是由2/(N+1)得來,而一般N的參數值設定在12及50。
『伍』 簡述股票投資決策的基本方法
你的分太少了,簡單說來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兩種,橫向來看有基本面,技術選股,熱點選股等.
『陸』 股票投資的決策方法
投資決策的一般方法:投資方案評價時使用的指標分為貼現指標和非貼現指標。貼現指標是指考慮了時間價值因素的指標,主要包括凈現值、現值指數、內含報酬率等。非貼現指標是指沒有考慮時間價值因素的指標,主要包括回收期、會計收益期等。相應地將投資決策方法分為貼現的方法和非貼現的方法。
評價指標:
1、評價指標常用投資評價指標的計算示例
2、凈現值曲線——凈現值與貼現率的關系
3、獨立項目——獨立項目之間的比較分析
4、互斥項目——互斥項目之間的比較分析
5、多重IRR——多重內部收益率的示例分析
6、MIRR函數——修正內部收益率的計算
7、經濟年限——不同經濟年限項目之間的比較
8、新建項目的評價——新建項目的現金流量測算和評價
9、更新項目的評價——更新項目的現金流量測算和評價(6)決策確定是否股票投資公式擴展閱讀:
現代公司投資決策具有三大特徵:超前性、系統綜合性和相對性。其中,公司投資決策的相對性即變動性主要體現為:
(1)實現目標過程中的相對因素;
(2)利弊或損益的相對性;
(3)投資決策與時間的相對性;
(4)投資決策活動中運用數學和現代科技手段的有限性等。因此,任何公司投資決策當局在任何情況下選擇的任何投資決策方案都只能是有限的最佳方案,即相對的最佳投資決策方案,而該方案又是「在當時條件下可以利用的最佳方案。
作用:
公司投資決策可以正確處理公司投資所需的資金和資源的有限性的矛盾,公司投資往往需要一筆較大的支出,在較長的時間里對公司持續地發生影響。
但是在—定時期內,任何公司所擁有的資金和資源都是十分有限的,所以為了統籌安排有限的資金和資源,使其得到合理有效地利用,就要在項目實施之前進行科學地投資決策。公司投資決策可以正確處理和認識投資項目的技術復雜性和投資經濟效益的不確定性之間的關系。
現代化企業投資項目的技術結構復雜,涉及面廣,影響投資實施的因素繁多,這就要求在投資項目確定之前,要全面研究投資實施中的各個有關環節,認真分析投資實施過程中相關的有利與不利的各種因素,經過技術論證,選擇最佳的投資方案。
另外,不同的投資行動方案,將會產生不同的效益,企業為了追求最大的投資效益,就需要對各個不同投資備選方案進行比較選優,以找出最佳的投資方案。由此可見,企業投資決策是決定一項投資成敗的關鍵所在。
『柒』 股票投資決策的基本方法
成功第一條要訣是不要虧錢
我是2003年開始炒股的。開立賬戶,轉入資金後,我並沒有著急買股票,而是花了很長時間,認真地研究股市的歷史行情走勢。我發現無論是個股行情還是大盤走勢,無論是牛市還是熊市,行情都會表現出明顯的波段運行特徵。而且這種波段運行呈現出周期性的特徵,如果炒股不貪心的話,在波段性低點買進,等到股價連漲一段時間,上漲趨勢變緩的時候就賣出,這樣反反復復操作,就能不斷累加利潤。
不過,這種方法說起來簡單,但實際操作起來卻並不容易,比如:有時我在股價跌到一定低位後買進,可沒想到股價在低位盤整幾天後再次破位下跌。剛開始遇到這種情況時,我還比較慌,現在不怕了,關鍵是看選的股票質地如何。如果是股票質地很好,以前又已經大幅下跌過,以後的下跌空間不大的,我就再次買進,拉低成本。如果是股票質地不怎麼樣的,我又沒有信心的,就乾脆快刀斬亂麻。還有的時候,我認為股價到達一個波段高點了,可是,我剛剛一賣出,股價就發瘋似的上漲。這時心中難免有些後悔,但我絕對不會去追漲的,因為我能獲取其中一段利潤就應該知足了,千萬不能貪心。
由於我認真學習和不斷磨練這種操作技能,時間長了,我的波段操作手法越來越嫻熟,投資成功率也迅速上升。如果說2003年是我的入門時期,那麼,2004年就是我的收獲季節。那年股市從4月開始一直下跌,我卻取得了35%的年收益,和周圍的股民相比,我的成績應該算是鳳毛麟角了。進入2005年,當時市場普遍認為是轉折之年,我想了,下跌之年我都能賺35%,那麼,轉折之年我至少也要賺50%啊。我就給自己訂了年收益50%的目標。當時我感覺這股市的風險沒什麼可怕的,認為自己就是一名投資高手,於是膽子越來越大,操作頻率和手法都大膽起來。
2005年初的時候,操作還算順利。到了4月份,我看有家股評推薦陽光股份 (000608 行情,資料,咨詢,更多),說:「該公司在北京多個大型地產項目陸續竣工,使公司業績出現爆炸式增長。公司還在北京擁有豐富的土地儲備,具有不錯的增值潛力。目前,該股股價調整相當充分。隨著做多動能日益充沛,業績浪行情隨時可能爆發……」我看陽光股份確實跌了不少,又被股評的一串「爆發、爆炸……」字眼沖昏了頭腦,就重倉買進了。可是,剛一買進,陽光股份就破位下跌了。由於這只股票我事先沒仔細分析,心裡沒底,趕緊斬倉。可隨後它又漲回我的保本價,這讓我十分懊惱,後來,我又追漲該股,卻又再度被套……結果,我在這只股票上連續吃了幾次虧。別說實現年收益50%的目標了,就連2004年的收益都貼進去不少。直到有一天,我看到巴菲特的一句忠告,才讓我重新恢復到以前的狀態。股神巴菲特說:「成功投資之第一條要訣是不要虧錢,第二條要訣是別忘了第一條。」我就是因為賺錢心切,才導致操作狀態不理想的,在2005年的最後幾個月,我不去想著去賺多少錢,而是給自己訂下一條准則:不要虧錢。此後,我的投資操作順利多了。
進入2006年,我父親也想進股市投資,他問我炒股有什麼訣竅,我告訴他:第一,不要虧錢;第二,保持一顆謙虛的心;第三,不要輕易相信股評;第四,永遠不要被同一塊石頭絆倒兩次。(文章來源:股市馬經 )
2、從輸家到贏家十大法則
贏家 只做龍頭,只做熱點,只做波段行情。跟著資金走,吃喝不用愁。
輸家 量大的股票不敢做,漲停的股票不敢做,天天忙忙碌碌看很多媒體節目,跟蹤很多股票,最後一無所獲。
贏家 實戰中最高的行為准則是保護資金安全,遵守嚴格的操作紀律,具有完備的保護措施。
輸家 什麼時候都在買股票,但是從來不會賣股票,賺錢不賣,賠錢不賣。從進入股市開始,就成了「套牢」專家,股票「收藏家」。
贏家 炒股就是炒心態,無論漲還是跌,無論利好還是利空,都以一顆平常心對待。炒股、工作、生活既規律也有節奏。
輸家 天天泡股市,漲喜跌憂,情緒完全被股價牽動。久而久之,股市成了生活中唯一,自己、家人、生活全部被股市套牢,叫我如何解脫。
贏家 系統學習和閱讀各種證券書籍,深深懂得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財富。
輸家 一進入股市,就是憧憬,滿腦子發財的夢想,其實什麼都不懂,也不學,就象不識水性的人下海游泳,註定只有一個結果:失敗與賠錢
贏家 豐富的實戰經驗,過硬的技術方法,良好的心理素質。將軍來自戰場,戰績靠智勇雙全。
輸家 盲人摸象,碰碰運氣,想像當然,不知道雖然變化莫測,但是也有規律可循的。
贏家 三步曲:第一步 學習關;第二步 實戰關;第三步 心理關。成功的道路上沒有捷徑,只有智慧、汗水和不懈的努力
輸家 一開始就借錢貸款炒股,背負沉重的心理負擔,從此全部生活被股市套牢。什麼實戰經驗、系統學習,統統見鬼去吧!
贏家 贏和輸,只有一念之差、一字之差,但是它折射出一個人的股市人生,幸福的人都是一樣,不幸的人千奇百怪。
輸家 輸錢的人,不僅股市賠錢,家庭也不幸,前途也迷茫,殊不知股市人生是一個人人生的全部縮影。
贏家 運籌帷幄 決勝千里
輸家 隨心所欲 必敗無疑
贏家 讓自己的資金處於高速運轉,每天追逐能上漲的股票,不能上漲的股票就是壞股票。
輸家 股票死水一潭,總喜歡和股票談戀愛,殊不知愛得越深,傷害就越深,舊船票始終登不上新客輪。
贏家 簡單唯美 K線唯王 股價包含一切
輸家 想得太多,什麼基本面不好,什麼技術超買。老伴說漲高了,朋友說傳聞有利空,
殊不知股價能上漲是買進的最大理由,股價下跌是賣出的最大理由。
我能你也能 讓習慣創造財富
習慣一:買股前清楚了解這個股票的性質
有些投資者盲目買股,道聽途說,結果賺賺得糊里糊塗,虧虧得一塌糊塗。作股票前一定要將基本情況摸清,包括歷史走勢等,要弄清是在高位還是在低位,哪怕是半山腰也要比高位強。
習慣二:要具有極佳的傾聽能力
要耐心聽取贏家觀點,成功者總有自己一套成功的經驗,如對於行情節奏的把握,對於盤面的理解,都是從長期實踐中感悟出來的。
習慣三:設定每天操作計劃
每天都要明白自己要作什麼,該空倉還是滿倉,或是輕倉,該進還是該出,都要有理由,不可隨心所欲。
習慣四:每天總結,將心得記錄下來
一天下來,要將自己的思路理一下,總結一下,並且將重要心得記錄下來,正確與錯誤的都要總結。
習慣五:做喜歡的事
有些人喜歡長線,有些人喜歡短線,各人所好,但是切忌短線股當成長線股捂,這樣在熊市中會越搞越糟。
習慣六:勤於演練基本思路
腦中要有一個基本思路,這個思路包括操作思路、研究思路、判斷思路、學習思路等,要經常整理一下,過一下,這樣盤中有異常變化就不會驚惶失措,會及時採取相應的對策。
習慣七:運用自我暗示力量
有時候自我暗示是一個最佳的方法,「我能,我一定能」,會克服一切心理障礙,勇敢的面對挫折。
習慣八:要有系統
要建立自己的一套系統方法,系統的將自己的行動規范。
忠告:
成功者找方法,失敗者找借口
『捌』 股票投資決策的公式V=D/R字母什麼意思
如果股息保持不變,則公式可以簡化為:V=D/r。
如果預期在未來股息會增長或者發行公司穩定成長,那麼要在考慮成長率影響下計算優先股的價格。
『玖』 如何利用凱利公式控制股票倉位
在我們去進行股票,期貨投資的時候,經常聽到有人說到金字塔加倉法,當虧損的時候,每次虧損都加大我們的倉位到原來的總倉位的兩倍,這樣,一方面可以攤薄我們的平倉持倉成本,另一方面,當行情反轉的時候,我們就更容易回本,甚至收回收益;而當盈利的時候,我們去增加倉位就需要小心,可以每次增加倉位為原來的 1/2,因為股價高的時候,它回落起來也更容易,因此,我們以比較小的倉位去進行加倉,可以避免我們的持倉成本太高。
乍一聽,是這么一回事,而且不少我們投資者也會採用這樣的辦法去應對自己的投資策略。但是,這樣做是否合理,能不能從數學,從數據模擬上針對我們這樣的投資策略去進行一個合理的分析呢?這里,筆者試圖以擲硬幣為例,來介紹鞅與反鞅策略。對於擲硬幣,這里做一個假定,假如正面為贏,反面為輸,贏的話,可以得到多一枚硬幣,輸的話,付出的硬幣就此輸去。
鞅策略
有一種投注方法,當我們每次輸了的時候,那麼我們下次就加倍投注,譬如,第一次如果投入一枚硬幣,那麼下一次我們就投入兩枚硬幣,贏了的話,我們不僅可以將輸了的一枚硬幣成本覆蓋,還能多賺一枚;如果還是輸的話,那麼下次我們投注 4 枚硬幣,贏了的話,不僅可以覆蓋我們付出的 3 枚硬幣,還能多賺一枚硬幣;以這 樣的策略一直往下,如果能贏,我們總是能多贏一枚硬幣。
但是,這樣的策略隱含了一個假設,那就是它默認我們的資金是無限的,當連續輸的情況出現的時候,是否還堅持這樣的策略,哪怕我們仍然想堅持,但是本金可能不足夠了。譬如,假設我們有100 枚初始硬幣,經過這樣的 擲硬幣**,如果出現連續7次皆負的情況,我們的本金就全部輸掉了。也許你會認為,連續7次硬幣都出現反面概率不大,但是,當我們參與這樣的**次數足夠多的時候,連續7次 或更多次硬幣出現的概率會變得非常大,譬如,擲一百次硬幣實驗中,連續7次或更多次出現反面的概率是:
因此,當我們知道了賠率,勝率,完全可以利用凱利公式對我們的投資進行指導,去獲得更多的收益。譬如,讀者可能已經發現了,在我們採用反鞅策略去進行**的時候,一開始風險加大的時候,收益變多;但是超過某個閾值的時候,很容易就破產,這里,我們採用凱利公式計算一下,在我們之前舉例的情況下,投注最佳比例是多少?
在示例中,擲硬幣,每猜對一次的概率都是 0.5, 猜對了贏得 1.25 元,輸了就投入全部沒有,因此,我們有 b=frac{W}{L} = frac{1.25}{1} = 1.25, p, q均為 0.5,L=1, 因此 x=(1.25*0.5 - 0.5)/1.25/1=0.1,從我們實驗的結果可以看到,確實,當風險度為 0.1 的時候,收入最多,與我們之前實驗結果相符。
討論
知道了凱利公式,也許會有讀者會想到,通過凱利公式,完全可以指導我們去做投資,譬如,股票市場,和**差異也不算很大,甚至有人說,股票市場就是一個大賭場。但是,當讀者真的想套用凱利公式的時候,會發現有很大的困難,困難來自於投資的勝率和賠率的不確定性。當我們去投資某支股票的時候,是賺是虧,賺多少,虧多少,並沒有一個確定的值,一個耗時耗力的做法是去做模擬交易或者小資金去投資,根據一段時間後統計投資成功率的結果來決定之後投資比例。但是,一方面這樣的做法相當耗時,另一方面,不同時期,股票市場風格差異,按照彼時投資結果去作為此時投資結果的參考,彼時投資結果是否能正確反應當前市場的風格,可能我們心裡要打一個問號了。那這時候可能讀者就會問,那我們去了解凱利公式有什麼用呢?此時,程序化交易的優勢也就體現出來了。當我們的投資理念確定好之後,用代碼將其建模並回測,完全可以在歷史的不同時間段內進行回測,得到不同市場風格下,策略的勝率和賠率情況,之後,當確定回測結果沒有其他問題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按照最佳的投資比例去控制我們利用該策略去投資股票市場的倉位,以期得到最佳的回報。
即便如此,直接套用凱利公式,可能依然是不合適的,在任何時候,我們都需要將風險的意識放在最前面,風險占據的權重可能在我們投資決策中,占據的比例比收益更大,以比較小的風險作為投資決策,可能會更合適。凱利公式考慮的是理論上的勝率賠率,實際情況可能會更差,當考慮到手續費,滑點,回測與實盤其他差異後,實際情況後比回測差基本上是百分百的,因此,我們是不是應該用相比凱利公司更小的風險度作為我們投資的比例呢?
最後,強烈推薦《資金管理方法及其應用》-- 安德烈 昂格爾,如果讀者有時間,有興趣, 強烈推薦大家去仔細研讀參考書籍,對於風險控制,倉位管理,作者給了很好的介紹。另外,海龜交易法的倉位管理,讀者如果閱讀了本文再去看它的倉位管理方式,也許會有更大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