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07年1月1日,甲公司對乙公司進行長期股權投資,占乙公司有表決權資本的10%,採用成本法進行核算:
10%表決權新准則下已經歸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了。
❷ 甲公司對乙公司進行投資,占乙公司表決權股份的80%乙公司屬於甲公司的子公司,
以乙公司做為會計主體,BD屬於順流交易,C屬於逆流交易,都屬於乙公司發生的業務,需要進行會計核算,A股權投資,乙公司應計入股本、資本公積等科目。
❸ 為甲企業對乙企業進行投資,甲投入120000萬元擁有乙企業10%的股
乙企業10%的股權金額為 1000000*10%=100000
甲企業投入120000,比乙企業注冊資本的10%多 120000-100000=20000
所以計入資本公積的金額為20000,計入實收資本100000
❹ 甲企業對乙企業進行投資,那麼甲企業對乙企業享有債權還是債務
甲企業對乙企業進行投資,那麼甲企業對乙企業既不是享有債權也不是享有債務;而是甲企業作為乙以企業股東之一,對乙企業享有股東權益。如果是享有債權,可依法主張歸還,而享有股東權益,不得主張歸還投資。
❺ 甲公司對乙公司長期股權投資採用成本法核算,當乙公司宣告發放投資後應得的現金股利時,甲公司處理分錄
A
附:企業會計准則解釋第3號
一、採用成本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投資企業取得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應當如何進行會計處理?
答:採用成本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除取得投資時實際支付的價款或對價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外,投資企業應當按照享有被投資單位宣告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確認投資收益,不再劃分是否屬於投資前和投資後被投資單位實現的凈利潤。
1、投資時的初始成本購入股票含有現金股利
借:長期股權投資
:應收股利
貸:銀行存款
收到: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股利
2、投資時沒有宣告,在投資後宣告
借:應收股利
貸:投資收益
收到: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股利
❻ 長期股權投資 編制甲公司對乙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的會計分錄
A 借:應收股利200000
貸:投資收益200000
B 借:銀行存款200000
貸:應收股利200000
D 借:應收股利200000
貸:投資收益200000
❼ 甲公司對乙公司擁有長期股權投資,當乙公司出現虧損時為什麼甲公司不做賬務處理
甲公司對乙公司擁有長期股權投資,當乙公司出現虧損時為什麼甲公司不做賬務處理——因為甲公司對乙公司的投資,是選擇的成本法來核算的。
成本法的會計處理方法:
(1)投資公司購入股份時,借記長期股權投資,貸記銀行存款等,此時被投資公司無需作會計分錄。
(2)投資公司收到股利,借記銀行存款,貸記投資收益。
(3)當被投資企業用投資企業購受前的分配利潤或盈餘公積金支付一部分股利時,以及發放清算股利時,這些應作為投資成本的部分償還,借記銀行存款或投資收益,貸記長期股權投資。
(4)當股權投資發生永久性跌價時,應借記長期股權投資跌價損失,貸記長期股權投資。
❽ 甲公司准備投資購買乙公司的股票,乙公司最近一次發放的股利為每股股利2.2元,
根據固定股利增長模型,乙公司的合理股價=D*(1+g)/(R-g)=2.2*(1+6%)/(10%-6%)=58.3>公司目前的股價45元,所以應該買入。
❾ 甲企業對乙企業進行投資,甲投入120000萬元擁有乙企業10%的股權,乙企業的注冊資本為1000000萬元,則記入
1、10%股權計入實收資本:1000000萬元*10%=100000萬元
2、實繳金額與計入實收資本的差額計入資本公積:
120000萬元-100000萬元=20000萬元
❿ 2011年1月1日,甲公司對乙公司進行長期股權投資,占乙公司有表決權資本的10%,採用成本法進行核算:
你這部分內容是09年以前教材的做法,新准則已經變了,不再對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超過被投資單位在接受投資後產生的累積凈利潤的部分進行調整了。也就是說不調整長投賬面價值了。
即:
(1)2011年3月6日,乙公司分派現金股利500萬;
借:銀行存款 50
貸:應收股利 50
(2)2011年乙公司凈利潤1000萬,2012年3月6 日,乙公司分派現金股利300萬;
借:應收股利 30
貸:投資收益 30
(3)2012年乙公司凈利潤400萬,2013年3月6日,乙公司分派現金股利700萬。
借:應收股利 70
貸:投資收益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