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馬雲一個月入賬20億,分給阿里巴巴員工的能有多少錢呢
馬雲有自己的金句:其實我一個月賺20億是很難受的。這句話引發了很多人網友紛紛表示把錢給我吧,我來幫你分擔和結束痛苦,馬雲一個月能賺20億那也是他的努力換來的,阿里巴巴作為一個大型企業,賺錢是必然的,但是用這些錢來做事情,要做什麼事情才是最令人頭痛的,馬雲的煩惱也不難理解的,竟然馬雲的賺錢能力這么強,那麼馬雲分給阿里巴巴員工的能有多少錢呢?
一般員工月薪萬元。在阿里巴巴內部,一般的員工的月薪一般都是在10000元左右,要說乾的好的話,不僅僅有晉升的機會,還有機會拿到阿里巴巴的股票,當然,這是要在阿里工作一定的時間才行的,舉辦年會,發獎金,馬雲對待自己的員工還是還不吝嗇的。
因為員工就是企業的核心,他們是維持企業正常運轉的動力和源泉,對員工好才能保證企業未來的發展,要是你是阿里巴巴的員工,你會喜歡上馬雲這樣的老闆嗎?
『貳』 阿里巴巴員工期權股票值多少錢
這個具體的數據沒有披露過,粗略的估計,阿里08年之前的員工大部分都有股票,後來加入高級人才才會有股票期權,總共約有11000人擁有股權,總價值大概在200億美元左右!這只是個大概數字,具體的誰也不好說!
『叄』 阿里巴巴上市後, 有一半以上員工平均資產將達到 2600 萬人民幣以上嗎
老員工才能拿到一定的股份期權
阿里的員工大致可以從2個緯度區分
一個是老員工(五年以上)、新員工;一個是層級p5、p6、p7、p8及以上。人數上新老員工差不多各對半,層級p5p6佔三分之二多。
p5公司最底層新員工沒有,老員工超過6、7年的可能有些,不太清楚。
p6公司底層人數最多,新員工1000到3000股不等(最近入職p7才開始有),老員工3000往上越老越多,上萬也有。
p7一般5000往上,p8以上妥妥的土豪。
按昨天的價1000股大約60萬人民幣,交了稅也就30多萬,起碼需要一年後才能全解禁賣出。
總的來看上萬個百萬小土豪是有可能的。千萬以上最多1000來個吧。
其實從統計學常識來看,群體特徵不僅僅取決於平均數,還取決於方差。
『肆』 阿里2800股是什麼級別
p8級別。
股票是公司用來獎勵員工忠誠度的,所以阿里分年限行權,想要離職套現真的是難,更不要提高額稅收了。首先,歸屬要收高達45%的個稅,然後得到的還是限制性股票,還不能馬上賣呢。
『伍』 阿里員工配股是美股還是港股
阿里員工他的配股是港股了,因為阿里巴巴是在香港上市的,所以說以港元來結算的肯定是港股的。
阿里巴巴於2019年11月26日登陸港交所11月26日上午,阿里巴巴-SW(9988.HK)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阿里巴巴以187港元開盤,比發行價176港元上漲6.25%,市值4萬億港元,成為全球第八大上市公司。圖為來自全球四大洲的十位阿里巴巴客戶代表敲響上市銅鑼。全國政協副主席、阿里巴巴獨立董事董建華(左四)、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左三)、港交所主席史美倫(右四)、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中)、阿里巴巴董事局執行副主席蔡崇信(右三)等出席上市儀式,創始人馬雲缺席上市儀式。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致辭時表示,今年是阿里成立20周年,在20歲的生日之際完成了重要的里程碑,就是回家,回香港上市。他感謝20年來客戶的支持和陪伴,又感謝香港、感謝港交所,讓5年前錯過的遺憾得以實現。張勇的致辭贏得滿堂彩。
將近一年時間的慢牛,阿里巴巴在2020年10月28日創造歷史新高的309.4港元/股,但隨後便一路震盪走低,近一年多時間股價已較高點腰斬,市值蒸發3.6萬億港元。
2021年9月23日晚間,芒果超媒公告稱收到持股5.01%的股東阿里創投《關於因擬協議轉讓股份請求豁免杭州阿里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履行股份鎖定相關承諾義務的提案函》(下稱《提案函》)。《提案函》稱阿里創投擬將其所持公司9364.8萬股股票(占公司總股本的 5.01%)進行協議轉讓,協議轉讓完成後,阿里創投將不再持有公司股票。阿里創投持有芒果超媒未滿一年浮虧近37%。
『陸』 公司要上市了,老員工一般能分到多少原始股
老員工能不能分到原始股,理論上取決於公司股東的決定,可能有,也可能沒有。有部分公司為了加強公司凝聚力,會給部分優秀員,部分原始股做為獎勵,不過這種現象只存在於部分企業,由公司股東一起綜合考慮決定。
另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是上市要求,如果是在國內上市的話,規定股東人數是不能超過200的,如果員工很多,人人有份的話,就不能滿足上市要求,公司當然也就不會給了。
一般公司股改前進公司的員工才會有原始股,股改後進公司的除非是高層才會獲得原始股原始股是公司上市之前發行的股票。 在中國證券市場上,「原始股」一向是贏利和發財的代名詞。在中國股市初期,在股票一級市場上以發行價向社會公開發行的企業股票,投資者若購得數百股,日後上市,漲至數十元,可發一筆小財,若購得數千股,可發一筆大財,若是資金實力雄厚,購得數萬股,數十萬股,日後上市,利潤便是數以百萬計了。這便是中國股市的第一桶金。
原始股在公司上市後一般是1年左右的時間可以流通。
公司一上市,所謂原始股就變為所謂「限售股」,根據持有人持有份額,限售時間長短不同。對於自然人股東來講,公司上市後,若其持有股份占公司總股份比例小於5,被叫做「小非」,有一年的禁售期,禁售期滿後,即可以出售全部股份。
若持有股份占公司總股份比例大於5,則被叫做「大非」,大非在公司上市後也有一年的禁售期,可於禁售期滿後的12個月內拋售不多於公司股本5的股票,在禁售期滿後的24個月內拋售不多於公司股本10的股票。
『柒』 阿里巴巴中途離職的員工有股票么
年終獎作為公司對員工的一種物質激勵手段似乎成了慣例,但由此引發的爭議也不在少數。由於我國法律對年終獎並無特別規定,面試簽合同時通常也只會談薪水,而絕少會問「年終獎發多少」。所以如果勞動合同里沒有約定,單位規章制度里也沒有什麼明確說法,像你這樣的情況,遇到單位「搗糨糊」就麻煩了,可能要去申請仲裁或打官司。如果數額較大還值得一打,不多就只能放棄了。這是員工「弱勢」的又一體現,我認為有必要在這個方面出台一些原則性規定 雖然年終獎發放是企業的一種自主行為,法律法規並無要求用人單位發放年終獎的具體規定,但用人單位在發放年終獎的過程中,我認為也不能隨意解釋、因人而異或違反公平原則。結合你的個案,我認為單位不發有失公平 第一,年終獎也是你的勞動酬。根據國家統計局《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工資總額指各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勞動酬總額,其中獎金一項包括生產獎等。對於生產獎的范圍,根據國家統計局《〈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若干具體范圍的解釋》,主要包括超產獎、質量獎、年終獎(勞動分紅)等。可見,年終獎也是工資的組成部分,單位不發或剋扣,根據舉證責任分配原則,須由單位提供理由和證據 第二,離職勞動者也應得到相應的年終獎。職工辭職是法律允許的,因為行使正當合法的辭職權就要失去原本的酬,顯然不符合法律宗旨。更何況有些職工的離職還是有一定原因的。所以按同工同酬原則,有的勞動爭議仲裁譏構或法院會支持這些職工按比例分得年終獎,我認為這是正確的,體現了公平原則 第三,你們單位說是先進獎勵,但如果全體員工都發,顯然就不是先進獎勵,而是一種托詞,該理由我認為不能成立。
『捌』 阿里巴巴原始股還有沒有
沒有,上市後稱為股票了,我這有上海一家公司互聯網公司的原始股,明年掛牌新三板,你微信發來
『玖』 阿里巴巴員工待遇怎麼樣
阿里巴巴員工待遇怎麼樣
網路CEO李彥宏在年會上透露,有員工拿到了50倍月薪年終獎,在2014年完成IPO的阿里巴巴公司顯然更為大方,有阿里巴巴員工爆料,某員工拿到了現金加股票總額為207萬元人民幣年終獎,相當於月薪的100倍。
網路公司的高薪資
據阿里巴巴的員工爆料,一位月薪2萬多的員工年終獎為15萬人民幣現金和3,000股阿里巴巴股票,按照目前阿里巴巴103美元的價格來計算,這位員工的年終獎總額為207萬人民幣,相當於月薪的100倍。
無論是網路的50倍月薪年終獎金還是阿里巴巴的100倍月薪年終獎金,均反應了網路公司的薪資水準高於傳統產業公司。據第三方調查報告顯示,2014年北京和上海的平均年終獎分別為7,855元人民幣和8,523元人民幣,甚至不到騰訊、阿里巴巴、網路員工一個月的薪水。
年終獎金的多少是與整體薪資水準掛鉤,員工在入職時往往已經與人力資源部門談好了具體的年薪(包括部分年終獎)。像網路、騰訊、阿里巴巴這樣的網路公司一般是開出N倍月薪作為年薪報給應聘者。
年終獎金基礎額度再上加
網路公司2014年Offer為14.6薪,即每年發14.6個月薪水,其中兩個月薪水作為年終獎金基礎額度,浮動額度依據員工的績效和公司的業績而定,比如2012年網路股價大跌,部分員工的績效計為0,無浮動年終獎金;2014年網路在移動平台收入提升,股價反彈,公司則拿出了更多預算用於獎勵員工。
騰訊公司的年薪以15.3薪計算,年終獎固定額度為3個月薪水,績效考核過低的員工也可能無法拿到這部分年終獎。普通部門的年終獎平均為3倍月薪,游戲和微信部門業績遠高於其他部門,員工年終獎多達20倍月薪很常見。
阿里巴巴的年薪以16薪計算,最多可拿到9倍月薪現金年終獎,除此之外,阿里巴巴還會給表現突出的資深員工配股,隨著阿里巴巴的業績長紅,股價也是水漲船高,這部分年終獎金具有升值潛力。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網路公司都這么「土豪」,新浪、小米、京東等公司的年終獎金大多在2倍月薪左右,年終獎金的多少與公司的獲利水準有直接關系,員工能拿到多少年終獎金還得給公司貢獻了多少利潤,在網路公司的業務形成一定規模之前,利潤水準多半是慘不忍睹。
當然也不是所有沒有盈利的公司都對年終獎非常吝嗇,一些新創公司為吸引優秀人才加盟,拿到數千萬美元甚至上億美元募資後,對員工開出的年薪還是非常慷慨的,目前完成募資的新創公司的年薪起價就是16薪,外加公司期權,一旦公司IPO則有望一夜致富。
2015年,互聯網巨頭成畢業生新去向、跳槽高潮也因此引發
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之後,馬雲身價暴漲成為中國內地首富。而阿里巴巴也拿出30億獎勵員工,回饋大家的辛苦付出。而上萬名的`員工因為這筆獎勵獲利,不少網友紛紛表示非常羨慕。據悉獲得這筆獎勵資金的員工,未來4年繼續在阿里工作,將會有獲得公司股份的機會。內部人士也透出消息稱,今年的30億獎勵員工並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長期獎勵中的一部分。網友們也紛紛為馬雲點贊,稱這樣的老闆才是員工心目中的好Boss。也有網友調侃稱「阿里巴巴還招人嗎?」
不管是阿里也好,還是網路也罷,即便是很普通很普通的程序員工資也都在1-2萬,有個三五年經驗的,工資就更不得了了,幸運的話還能分到點股份,哪怕一丁點兒,那怎麼著也是個百萬富翁了。
在2014年的中國行業薪酬排行榜中,IT互聯網行業勇奪狀元,金融業拿下榜眼,房地產獲得探花。IT互聯網行業的平均稅前收入已經超過了15萬,遠遠高於其他行業,此次網路、阿里曬年終獎,無疑更是讓互聯網這個行業錦上添花。
2014年年末、2015年伊始,又到了中國的跳槽季。一份來自微博、微信、QQ、網路貼吧等社交平台的跳槽問卷顯示:IT互聯網成為了2015年求職者求職和在職者跳槽的首選,其中網路、騰訊、阿里更是首選中的首選。在中國,即便是很多互聯網創業公司,也個個都是大款,他們拿到幾千萬的風投,也絲毫不吝嗇用高工資來吸引技術人才,因為人才對一家創業公司的發展更重要。
調查報告還顯示,很多非互聯網行業求職者都表示要進入到互聯網公司上班,有很多沒有互聯網技術的人甚至還表示要到一些培訓機構去學習。這毫無疑問會引發IT培訓的火爆,而2015年互聯網IT行業也將會迎來一場跳槽高潮。
相關閱讀:前阿里員工自述:我為什麼離開了阿里巴巴
當阿里巴巴上市攪得整個世界都熱鬧起來的時候,生活在杭州的小夫妻大明和小月(應采訪者要求均為化名),時而也會和其他人一樣討論一下,不一樣的是他們的心情:2年前,他們也曾是阿里的一員。
「價值觀考核」
大明是2010年進入阿里的。彼時,阿里的風頭還沒有這么勁兒。在尋求工作的畢業生心目中,阿里也就是一個一般的互聯網公司,開的薪資待遇相比其他同類企業還略低。
正在浙江大學計算機專業讀碩士研究生的大明,最終選擇了到阿里就業。因為此前阿里到浙大有過宣講會,打動了包括大明在內的很多畢業生的心。
剛進阿里,大明很開心。當時阿里剛剛搬進位於杭州西溪的新大樓,一切都是新的,「滿眼的朝氣」。新員工入職一周不上班,而是被帶到外面進行培訓。素質拓展活動,阿里核心價值觀教育,以及針對每個員工的職業規劃,這一切讓新員工們迅速熟悉起來,加深了對阿里的理解。
培訓結束正式工作,大明的崗位是用戶體驗設計師,通俗點講就是設計符合消費者習慣的網頁,大學里學的東西並不能直接拿來用。但是不用擔心,阿里安排了一對一的「師傅」手把手教新員工,一兩個月後,大明的工作上手了。
「阿里的設計工作有一套自己的規范,設計師必須按照規范來。」大明說,這個規矩讓新員工比較容易上手,但是也限制了設計師的發揮,為之後大量設計師的出走埋下伏筆。
更讓大明苦惱的是阿里的考核制度。阿里對員工的考核分為兩部分——工作量和價值觀,後者佔比超過五成。價值觀可以概括為「客戶第一、團隊合作、擁抱變化、誠信、激情、敬業」, 每項都有具體的考核條款,且分5個評分標准。每季度末,員工先進行自評,然後再由主管打分,最後交人力資源部定分。這不僅是工作要求,更與個人晉升、獎金直接相關。
「價值觀雖好,但是難以量化。」大明認為,這最後就演變成了價值觀如何由主管說了算。
曾經,大明的主管拍著他的肩膀說,熬個5年就可以拿到阿里的股權激勵了,很大一部分老員工都是有股權的。根據阿里的規定,員工不管是走技術路線還是走管理路線,都有十幾個級別,升到7級就可以有股權獎勵。但是大明沒有等,「我覺得這些都是口頭的,算不得數的。到時候,拿到股權又怎樣?這個晉升路走下去也許失去的會更多。」
2年後,碰到獵頭挖角,大明離開了阿里。
自主創業的誘惑
阿里IPO路演期間,小月在微信朋友圈裡轉發了這一消息,並附上馬雲那句著名的話:「夢想這個東西一定要有,萬一實現了呢?」
小月對阿里的感受跟丈夫大明不大一樣,她當初離開阿里是因為換了新房子,上班變得太遠。
小月當時在阿里做的是售後工作。相比之前在國企,小月覺得阿里的工作氛圍非常輕松。員工都給自己取個「花名」,大多是武俠小說里的人名。同事之間以花名相稱,不認識的同事直接稱呼「同學」。有什麼難題,團隊成員都會幫忙解決。
阿里為員工的生活提供很多便利,公司內配有超市、理發店、健身館這樣的生活服務設施,而且價格也很優惠。晚上加班會有免費的晚餐和甜點。公司定期為單身員工舉辦相親大會,以及春遊秋遊等部門集體活動。
在小月眼裡,公司的高層很親民,有關公司的大事情,馬雲會給員工群發郵件溝通,還會在員工集體婚禮上唱歌,一般以英文為主。最好玩的是,馬雲還會微服私訪,在公司里溜達。「不過,大部分時間,他走不了多遠就被大家認出來了,因為特徵太明顯了。」之後,馬雲的私訪就變成了明星和粉絲見面合影會。
要不是後來搬家離阿里太遠,小月不會辭職。她說,如果以後再擇業,會優先考慮回阿里。
除了大明和小月這樣離開阿里的員工,現在還有一批人也在躍躍欲試,他們是手裡有阿里股權的員工。阿里IPO後,這批員工拋掉股票可以套現變身百萬或者千萬富翁。他們想的是有錢了,可以自主創業了。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也「很有遠見」地在第一版招股書中提醒,此次IPO可能為其持股員工帶來巨額財富,這些員工可能會在一夜暴富後選擇離職。
「不管走還是留,在阿里工作過,就會留下它的痕跡。」小月說。
『拾』 阿里員工股票收益怎麼算
以一名入職公司近1年的員工的股票收益來估算為例,假如其持有4萬普通股,行權成本0.4美元,18普通股=1ADS股,當前公司股價42美元,若按照稅率20%來計算,未來其真正獲得股票收益近7.3萬美元,摺合人民幣近45萬元。普通股40000÷18×(42-0.4)一股實際盈利×(1-0.2)扣稅≈7.3萬美元,摺合人民幣45萬元。
資料擴展:現在阿里員工手上持有的股票大致可分為三種,一種是阿里集團在很早之前就分給員工的股票,它的成本很低。第二種是68美元每股的親友股。第三種就是數量最多的期權,這種期權是可以賣掉的。但是他們變現的過程不是很多人想的可以直接賣掉,而是通過很多國內外的基金公司專門去收購阿里員工的股票,當然很多員工為了加大股權持有,也會從基金公司買入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