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主力排名 > 業績股票激勵有什麼優勢與劣勢

業績股票激勵有什麼優勢與劣勢

發布時間:2022-10-04 11:27:34

㈠ 業績股的業績股激勵模式的優點

你好,業績股票激勵模式有以下優點:
(1)能夠激勵企業高管人員努力完成業績目標。為了獲得股票形式的激勵收益,激勵對象會努力地去完成企業預定的業績目標;激勵對象獲得激勵股票後便成為企業的股東,與原股東有了共同利益,更會倍加努力地去提升企業的業績,進而獲得因公 司股價上漲帶來的更多收益。
(2)具備較強的約束作用。激勵對象獲得獎勵的前提是實現一定的業績目標,並且收入是在將來逐步兌現;如果激勵對象未通過年度 考核,出現有損企業行為、非正常調離等,激勵對象將受危機抵押金的懲罰或被取消激勵股票,退出成本較大。
(3)業績股票符合國內現有法律法規,符合國際慣例,比較規范,經股東大會通過即可實行,操作性強,因此,自2000年以來,國內已有數十家上市企業先後實施了這種激勵模式。
(4)激勵與約束機制相配套,激勵效果明顯,且每年實行一次,因此,能夠發揮滾動激勵。滾動約束的良好作用。

㈡ 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國在股權激勵上有何優劣式

股權激勵的模式大致有十種,即股票期權、期股、限制性股票(權)、虛擬股票(權)、股票(權)增值權、賬面價值增值權、業績股票、延遲支付、管理層收購及員工持股計劃等,常用的有六種,即股票期權、期股、限制性股票(權)、虛擬股票(權)、股票(權)增值權、業績股票。

小編為大家選擇了六種常用的股權激勵模式及優缺點介紹:

(一)股票期權

股票期權模式是國際上一種最為經典、使用最為廣泛的股權激勵模式。是在期貨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衍生性金融工具。期權實質上是在金融領域中將權利和義務分開進行定價,使得權利的受讓人在規定的時間內對於是否交易行使權利,即可以選擇行權,也可以選擇放棄行權,但義務方(上市公司)必須履行。

其內容要點是:公司經股東大會同意,將預留的已發行未公開上市的普通股股票認股權作為 「一攬子」報酬中的一部分,以事先確定的某一期權價格有條件地無償授予或獎勵給公司高層管理人員和技術骨幹,股票期權的享有者可在規定的時期內做出行權、兌現等選擇。設計和實施股票期權模式,要求公司必須是公眾上市公司,有合理合法的、可資實施股票期權的股票來源,並要求具有一個股價能基本反映股票內在價值、運作比較規范、秩序良好的資本市場載體。已成功在香港上市的聯想集團和方正科技等,實行的就是股票期權激勵模式。

優點:

1、具有長期激勵效果;

2、可降低委託代理成本;

3、可提升公司業績;

4、可增加投資者信心。

缺點:

1、管理者為自身利益而用不法手段抬高股價;

2、管理者與員工的工資差距進一步加大。

(二)期股

期股是激勵對象(包括管理層、核心團隊)通過部分首付、分期還款而擁有企業股份的一種股權激勵工具。可以有效解決經理人購買股份一次性支付現金不足的問題。通常是企業貸款給激勵對象作為其股份投入,激勵對象對股份有所有權、表決權和分紅權。但所有權是虛的,只有把購買期股的貸款還清後才能實際擁有。表決權和分紅權是實的,但是所分得的紅利在償還全部期股價款之前不能取走。

要想將期股變為實股(工商局登記注冊的股份或股票登記部門登記的股票),激勵對象必須把企業經營好,使其有可供分配的紅利。如果企業經營不善,不僅期股不能變成實股,投入的本金都可能收不回。與股票期權相比,期股對激勵對象的約束性更強。

優點:

1、股票增值與企業增值密切相關。由於激勵對象持有的股票價值與企業資產和經營效益直接相關,這就促使激勵對象更為關注企業的長遠發展和長期得益。而股票收益難於在短期內兌現,從而有效避免了激勵對象的短期行為。

2、有效解決激勵對象購買股票時資金不足的問題。期股既可以通過個人現有資金出資購買,也可以通過貸款購買,還可以通過年薪收入、分紅等支付,實現以未來可獲得的股份和收益來激勵其現在更努力工作的初衷。

3、防止收入差距實然拉大對企業內部的沖擊。期權的收益獲得是漸進的,分散的,可以是任期屆滿或在任期屆滿後若干年一次性兌現,也可以是每年按一定比例勻速或加速兌現。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由於一次性使激勵對象一夜暴富,導致內部員工貧富差距過大的問題,有利於企業內部的穩定。

缺點:

激勵對象的股票收益難以在短期內兌現,且承擔和現有股東同樣的風險。

(三)限制性股票(權)

限制性股票(restricted stock)指上市公司按照預先確定的條件授予激勵對象一定數量的本公司股票,激勵對象只有在工作年限或業績目標符合股權激勵計劃規定條件的,才可出售限制性股票並從中獲益。

公司將一定的股份數量無償或者收取象徵性費用後授予激勵對象,但同時會對這種股票的權利進行限制。即,激勵對象不得隨意處置股票,只有在規定的服務期限後或完成特定業績目標時,才可出售限制性股票並從中獲益。否則,公司有權將免費贈與的限制性股票收回或以激勵對象購買時的價格回購。而在中國《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試行)中,明確規定了限制性股票要規定激勵對象獲授股票的業績條件,這就意味著在設計方案時對獲得條件的設計只能是局限於該上市公司的相關財務數據及指標。

若用於非上市公司當中則稱為「限制性股份」。公司採用限制性股票肌,目的就是為了激勵核心團隊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某個或某些長期戰略目標中。

優點:

1、留住關鍵人才的限制條件主要是服務較長的年限,有利於激勵核心團隊將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某個或某些長期戰略目標中;

2、激勵對象一般不需要支付現金購買或者只是象徵性地支付一部分。

缺點:

1、業績目標或股價的科學確定比較困難;

2、企業的現金流壓力較大。

(四)虛擬股票(權)

虛擬股票(Phantom Stocks)。虛擬股票模式是指公司授予激勵對象一種「虛擬」的股票,並非公司真正的股票,但激勵對象可以據此享受一定數量的分紅權和股價升值收益。如果實現公司的業績目標,則被授予者可以據此享受一定數量的分紅,但沒有所有權和表決權,不能轉讓和出售,在離開公司時自動失效。在虛擬股票持有人實現既定目標條件下,公司支付給持有人收益時,既可以支付現金、等值的股票,也可以支付等值的股票和現金相結合。虛擬股票將股份的所有權和收益權分離,持有人只有股份的分紅權和增值收益權,而沒有所有權和表決權。當然授予虛擬股票也不需要到工商部門或證券交易部門登記,不用更改公司章程,操作方便。但由於這些方式實質上不涉及公司股票的所有權授予,只是獎金的延期支付,短期激勵效果較好,長期激勵效果並不明顯。

虛擬股權激勵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股權形式的虛擬化。虛擬股權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企業股權。公司為了很好地激勵核心員工,在公司內部無償地派發一定數量的虛擬股份給公司核心員工,其持有者可以按照虛擬股權的數量,按比例享受公司稅後利潤的分配。

第二,股東權益的不完整性。虛擬股權的持有者只能享受到分紅收益權,即按照持有虛擬股權的數量,按比例享受公司稅後利潤分配的權利,而不能享受普通股股東的權益(如表決權、分配權等) 所以虛擬股權的持有者會更多地關注企業經營狀況及企業利潤的情況。

第三,與購買實有股權或股票不同,虛擬股權由公司無償贈送或以獎勵的方式發放給特定員工,不需員工出資。

虛擬股票與股票期權的區別:

(1)相對於股票期權,虛擬股票並不是實質上認購了公司的股票,它實際上是獲取企業的未來分紅的憑證或權利。

(2)在虛擬股票的激勵模式中,其持有人的收益是現金或等值的股票;而在企業實施股票期權條件下,企業不用支付現金,但個人在行權時則要通過支付現金獲得股票。

(3)報酬風險不同。只要企業在正常盈利條件下,虛擬股票的持有人就可以獲得一定的收益;而股票期權只有在行權之時股票價格高於行權價,持有人才能獲得股票市價和行權價的價差帶來的收益。

優點:

1、它實質上是一種享有企業分紅權的憑證,除此之外,不再享有其他權利,因此,虛擬股票的發放不影響公司的總資本和股本結構;

2、虛擬股票具有內在的激勵作用。虛擬股票的持有人通過自身的努力去經營管理好企業,使企業不斷地盈利,進而取得更多的分紅收益,公司的業績越好,其收益越多;同時,虛擬股票激勵模式還可以避免因股票市場不可確定因素造成公司股票價格異常下跌對虛擬股票持有人收益的影響。

3、虛擬股票操作方便,只要擬定一個內部協議就可以了,也不會影響股權結構,也無需考慮激勵股票的來源問題。

缺點:

激勵對象可能因考慮分紅,減少甚至於不實行企業資本公積金的積累,而過分地關注企業的短期利益。另外,在這種模式下的企業分紅意願強烈,導致公司的現金支付壓力比較大。

(五)股票(權)增值權

股票增值權(Stock Appreciation Rights,簡稱:SARs)是指公司授予激勵對象在一定的時期和條件下,獲得規定數量的股票(權)價格上升所帶來的收益的權利。股權激勵對象不實際擁有股票,也不擁有股東表決權、配股權、分紅權,股票增值權不能轉讓和用於擔保、償還債務等。激勵對象不用為行權付出現金,行權後獲得現金或等值的公司股票。激勵對象不用實際買賣股票,僅通過模擬股票認股權方式獲得股票增值權。如,A公司2012年1月1日授予公司副總經理張三60萬股票增值權,每股價值2元,由於實施了有效的股權激勵,公司上下齊心努力,加速發展,A公司2014年12月31日,每股價值變成5元,即每股價值增加3元(5元-3元),A公司張三2014年12月31日所獲得的股票(權)增值權為180萬元(60萬股*3元/股)。

股票增值權和股票期權的區別

1、激勵標的物的選擇不同。股票期權的激勵標的物是企業的股票,激勵對象在行權後可以獲得完整的股東權益,成為注冊股東。而股票增值權是一種虛擬股權激勵工具,激勵標的物僅僅是二級市場股價和激勵對象行權價格之間的差價的升值收益,並不能真正獲取企業的股票。非上市公司是激勵對象授予的股權價值增加部分的收益。

2、激勵對象收益來源不同。股票期權採用「企業請客,市場買單」的方式,激勵對象獲得的收益由市場進行支付,而股票增值權採用「企業請客,企業買單」的方式,激勵對象的收益由企業用現金進行支付,其實質是企業獎金的延期支付。

優點:

1、激勵對象不用現金購買股票。

2、無需要去證監會審批,也不用去工商局變更登記、修改公司章程。

缺點:

1、資本市場的弱有效性,二級市場的股價不能反應上市公司股票的真實價值,使股價與經營者業績關聯不大。

2、公司的現金流壓力較大。

(六)業績股票

業績股票指在年初確定一個較為合理的業績目標,如果激勵對象到年末時達到預定的目標,則公司授予其一定數量的股票或提取一定的獎勵基金購買公司股票。業績股票的流通變現通常有時間和數量限制。激勵對象在以後的若干年內經業績考核通過後可以獲准兌現規定比例的業績股票,如果未能通過業績考核或出現有損公司的行為、非正常離任等情況,則其未兌現部分的業績股票將被取消。

特點:

1、高管人員的年度激勵獎金建立在公司當年的經營業績基礎之上,直接與當年利潤掛鉤,一般與當年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相聯系;公司每年根據高管的表現,提取一定的獎勵基金。

2、高層管理人員的激勵獎金在一開始就全部或部分轉化為本公司的股票,實際上在股票購買上有一定的強制性。

3、高層管理人員持有的本公司股票在行權時間上均有一定限制。 在業績股票激勵方案的設計中,應注意激勵范圍和激勵力度的確定是否合適。激勵范圍和激勵力度太大,則激勵成本上升,對公司和股東而言,收益不明顯,現金流的壓力也會增大;而激勵范圍和激勵力度太小,激勵成本和現金流壓力減小了,但激勵效果也很可能減弱了。因此公司應綜合考慮各種因素,找到激勵成本、現金流壓力和激勵效果之間的平衡點。一般而言,激勵范圍以高管和骨幹員工較為適宜,激勵力度對於傳統行業的企業而言可以低一點,對於高科技企業而言應相對要高一些。

優點:

1、能夠激勵公司高管人員努力完成業績目標。為了獲得股票形式的激勵收益,激勵對象會努力地去完成公司預定的業績目標;激勵對象獲得激勵股票後便成為公司的股東,與原股東有了共同利益,更會倍加努力地去提升公司的業績,進而獲得因公司股價上漲帶來的更多收益。

2、具有較強的約束作用。激勵對象獲得獎勵的前提是實現一定的業績目標,並且收入是在將來逐步兌現;如果激勵對象未通過年度考核,出現有損公司行為、非正常調離等,激勵對象將受風險抵押金的懲罰或被取消激勵股票,退出成本較大。

3、業績股票符合國內現有法律法規,所受的政策限制較少,符合國際慣例,比較規范,經股東大會通過即可實行,操作性強。

4、對於激勵對象而言,在業績股票激勵模式下,其工作績效與所獲激勵之間的聯系是直接而緊密的,且業績股票的獲得僅決定於其工作績效,幾乎不涉及到股市風險等激勵對象不可控制的因素。另外,在這種模式下,激勵對象最終所獲得的收益與股價有一定的關系,可以充分利用資本市場的放大作用,激勵力度較大。

5、對於股東而言,業績股票激勵模式對激勵對象有嚴格的業績目標約束,權、責、利的對稱性較好,能形成股東與激勵對象雙贏的格局,故激勵方案較易為股東大會所接受和通過。

缺點:

1、公司的業績目標確定的科學性很難保證,容易導致公司高管人員為獲得業績股票而弄虛作假。

2、高管拋售股票受到限制。

㈢ 常見的股權激勵方式都有哪些都有哪些優缺點

股票期權的優點主要體現在:

1. 股票期權是一種選擇權、不是股份本身,激勵對象可以行使該權利,也可以放棄該權利。較限制性股份而言,公司沒有立即給予激勵對象股份及投票權,因為期權不享有股份附帶的表決權、分紅權等權利;

2. 具有普適性特點,授予對象可能是核心員工和高管,也可能是普通員工,甚至是產業鏈條上下游的業務合作夥伴。

股票期權的缺點主要是:

1. 對於員工而言,不能即時享受股東的權利,存在期權成熟期、行權條件等限制;

2. 對於企業而言,期權沒有投票權,無法作為加強創始人在股東會上話語權的工具。

第二種方式是限制性股票(Restricted Share),公司授予激勵對象權利受到限制的股票,該等股票通常需於等待期結束後或員工滿足一定的業績指標後才能恢復完整的權利。

除非限制性股票協議另有約定,限制性股票持有者在受限期內可以享有除出售、轉讓等處分權之外的其他權利,包括表決權、分紅權等。

限制性股票的優點主要是激勵工具的確定性,使得激勵對象與投資者的利益掛鉤,關注企業的長期增長。

限制性股票缺點有兩方面:

1. 授予激勵對象股票的同時授予了投票權,增加其對股東會的影響力(投票權委託的除外);若上市前授予對象過多容易造成股權分散不利於公司治理。

2. 被激勵對象已實際擁有股票,對企業而言能夠施加的影響或約束有限。

限制性股票單位的優點是簡單明了風險小,RSU直接關聯公司股票,公司上市後就可以交易。缺點主要是稅負較重。

㈣ 常見的股權激勵方式都有哪些都有哪些優缺點

一、對於上市公司而言,可選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權、股票增值權
以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權居多。民營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方案設計、審核較為簡單,國有非常復雜。需要詳細解答,請針對疑問點,另行發問。
1.股票期權
股票期權,一般是指一個公司授予其員工在一定的期限內,按照固定的期權價格購買一定份額的公司股票的權利,享有期權的員工有權在一定時期後出售這些股票,獲得股票市價和行權價之間的差價,但在合同期內,期權不可轉讓,也不能得到股息。
股票期權模式有如下幾個特點:首先,股票期權是一種權利而非義務,即激勵對象買與不買享有完全的個人自由,公司無權干涉。作為一種權利,它是公司無償「贈與的」,實際上是贈送股票期權的「期價權」。其次,股票期權行權時的股票不是免費得到的,必須支付「行權價」(預先確定的價格和條件)。該行權價是一個「現價」,對於激勵對象來說是在未來一定時期內是固定的、不變的。最後,股票期權是面向未來的,並且具有一種不可預測性和無限延展性。
優勢:
(1)對激勵對象來說,股票期權模式的資金沉澱成本較小,風險幾乎為零。一旦行權時股價下,個人可以放棄行權,損失很小;而一旦上漲,因為行權價格是預先確定的,因此獲利空間較大。
(2)對於上市公司和股東來說,由於期權是企業給予激勵對象的一種選擇權,是不確定的預期收入,激勵對象的收益全部來自於上市公司股價對於授予價格的溢價,同時上市公司沒有任何現金支出,不影響公司的現金流狀況,從而有利於降低激勵成本。
(3)股票期權將企業資產質量變成了經營收入函數中一個重要變數,從而使激勵對象,即上市公司的管理層,與公司利益實現了高度一致性,將二者緊緊聯系起來。
劣勢:
(1)根據《會計准則-股權支付》的規定,對於作為股權激勵為目的的股票期權在等待期內的每個資產負債表日,應當以對可行權的期權數量的最佳估計為基礎,按照授予日的公允價值,將當期取得的激勵對象的服務計入相關成本或費用和資本公積。因此股票期權在等待期將持續計入相應的費用從而持續影響到公司的利潤。此外,如果對可行權的期權數量不能可靠最佳的估計,那麼將對計入的費用額度產生不可預測的影響,進而影響到公司的年度利潤。(影響利潤)
(2)對於激勵對象來說,首先的問題是股票期權期限普遍長,未來的不確定性很多。目前根據規定,股票期權從授權日到行權有效期結束有不低於5年的時間,之後管理層減持股份依然受深圳交易所的管理層持股限售規定,即每年減持不得超過其持有股份的25%。因此,當市場出現難以預期的波動使得激勵對象難以對自己的股份收益作出准確的預期時,該方式就是去了期待中的激勵效果。
2.限制性股票
限制性股票指公司按照預先確定的條件授予激勵對象一定數量的本公司股票,激勵對象只有在工作年限或業績目標符合股權激勵計劃規定條件的,才可出售限制性股票並從中獲益。
限制性股票相對於股票期權來說,最大的特點是權利義務的對稱性和在激勵與懲罰方面存在一定的對稱性。激勵對象在滿足授予條件的情況下使用自由資金獲得股票之後,股票價格的漲跌會直接增加或減少限制性股票的價值,進而影響激勵對象的利益。另外,限制性股票通過設定解鎖條件以及未能檢索後的處置的規定,也可以對激勵對象進行直接的激勵或制約。
優勢:
(1)限制性股票沒有等待期,在實行股權激勵計劃時,激勵對象即獲得股權,因此激勵對象時刻對於可獲得激勵價值有直觀的了解和判斷,具有較好的激勵效果。
(2)對於激勵計劃所處的企業而言,股權激勵也是一種融資方式,激勵對象雖然是以較低的價格獲取公司的股權,但公司可使用的資金的確增加了。(3)股權隨著此種激勵計劃發生了轉移,因此激勵對象一般都具有股權相應的表決權。
劣勢:
(1)對於激勵對象來說,一旦接受限制性股票激勵方式,就必須購買股權,因此一旦股權貶值,激勵對象需要承擔相應的損失。因此在激勵對象持有限制性股票時,實際上是承擔了風險。
(2)在獲取限制性股票激勵中,都需要激勵對象在即期投入資金,因此對其來說具有一定的資金壓力。
3.股票增值權
股票增值權是指上市公司授予激勵對象在未來一定時期和約定條件下,獲得規定數量的股票價格上升所帶來收益的權利。被授權人在約定條件下行權,上市公司按照行權日與授權日二級市場股票差價乘以授權股票數量,發放給被授權人現金。
由於股票增資權與公司市值掛鉤,既不適用於擬上市公司(不存在股票上漲下跌一說),同時在目前上市公司股權激勵中使用的頻率越來越小,以下就不再做分析。
二、國內擬上市公司的股權激勵
根據對於創業板的統計,大多數在創業板上市的公司都在上市前突擊進行了股權激勵。但是,也經常有準備上市的公司因為沒有處理好股權激勵事項而影響公司整體上市進程的案例。
多數創業板公司的股權激勵只實行了一次。就目前而言已經上市國內A股上市公司上市前採用的方式仍然是以業績掛鉤現股的方式進行激勵。
1.大股東低價轉讓股份給管理層
該方式主要是通過公司股東按照比較低的價格將原有股份轉讓給需要激勵的公司高管、核心技術人員。一般該方式實施的前提是以上高管和核心技術人員在公司工作年限較長,業績優異,控股股東(大股東)為體現股東對以上人員經營業績的認可,對以往人員的一種追溯性獎勵。缺陷是稀釋了股東的控股權,並對企業未來經營的激勵效果不是非常明顯。
2.管理層作為新進股東對公司進行增資
該方式主要是通過公司股東同意,管理層和核心技術人員通過增資擴股的形式成為公司的股東,從而分享上市之後的股權增值收益。一般增資擴股的價格與其他的財務投資者和戰略投資者的價格基本一致,應該都在公司內部形成了一定的股權激勵相應的考核體系,當經營業績等考核指標合格之後,准許這部分對公司的發展有較大貢獻的人員成為公司的股東。
3.曲線股權激勵
該方式與直接允許管理層直接增資擴股的方式不同的在於,管理層和核心技術骨乾的增資擴股價格與財務投資者、戰略投資者的價格不同。因此以上部分的股權激勵計劃可能不需要制定股權激勵的制度(只要可能不需要直接披露),也不需要請保薦機構、會計師、律師對相關方案的有效性、合法性、相應的會計處理是否符合企業會計准則的有關規定進行核查,但是該方式則需要履行上述手續。
從以上方式可以看出,我國A股上市公司上市前的股權激勵計劃一般都是以現股為主,側重於追溯激勵企業管理層、核心技術人員,激勵企業管理人員在上市之前保證公司的業績增長,成功實現上市的目標,畢竟上市之後股權才能實現最大額度的增值。至於上市之後留住公司的人才,激勵公司管理層關注公司業績的股權激勵計劃則主要通過上市之後再實施的期權激勵計劃、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股票增值權激勵計劃來實現。
三、值得探索的三種股權激勵方式
(1)母公司以擬上市子公司的股權為標的
(2)上市前的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
(3)上市前的業績掛鉤股票激勵

㈤ 股票期權激勵的優勢和劣勢

股票期權激勵:以股票作為手段對經營者進行激勵。股東為達到所持股權價值的最大化,在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的現代企業制度下,實行的股權激勵。公司董事會在股東大會的授權下,代表股東與以經營者為首的激勵對象簽訂協議,當激勵對象完成一定的業績目標或因為業績增長、公司股價有一定程度上漲,公司以一定優惠的價格授予激勵對象股票或授予其一定價格在有效期內購買公司股票,從而使其獲得一定利益,促進激勵對象為股東利益最大化努力。

股權激勵方案分類:股東轉讓股票和上市公司向激勵對象定向發行股票,定向發行股票又分為股票期權和限制性股票。另外,還有一種以虛擬股票為標準的股權激勵方式,稱為股票增值權。

股票期權激勵的優勢:他們是擁有自主投票權的正式股東,真正成為了公司的所有者之一,他的努力可以很大程度上轉變為自己的利益。會給激勵對象帶來巨額財富,激勵效果明顯,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股票期權激勵的劣勢:股價處於平穩階段時,吸引力下降;受股票市價影響大,且股價並不一定反映經營業績。另外如果他不想繼續幹下去,甚至與公司實際控制人鬧翻,那麼會變為對自己很不利的反對者,而且只要他不出售自己的股權,對他沒有任何約束力,除非有先約定。通常而言會建議制定製度,參與了激勵但後來離職的人員應當將其股份以適當的價格退出。

㈥ 業績股的業績股激勵模式的缺點

一是公司的業績目標確定的科學性很難保證,容易導致公司高管人員為獲得業績股票而弄虛作假。
二是激勵成本較高,有可能造成公司支付現金的壓力。 業績股票激勵模式只對公司的業績目標進行考核,不要求股價的上漲,因此比較適合業績穩定型,現金流量充足的的上市公司及其集團公司、子公司。

㈦ 簡述股票期權激勵的利與弊

股票期權激勵的優勢:他們是擁有自主投票權的正式股東,真正成為了公司的所有者之一,他的努力可以很大程度上轉變為自己的利益。會給激勵對象帶來巨額財富,激勵效果明顯,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股票期權激勵的劣勢:股價處於平穩階段時,吸引力下降;受股票市價影響大,且股價並不一定反映經營業績。另外如果他不想繼續幹下去,甚至與公司實際控制人鬧翻,那麼會變為對自己很不利的反對者,而且只要他不出售自己的股權,對他沒有任何約束力,除非有先約定。通常而言會建議制定製度,參與了激勵但後來離職的人員應當將其股份以適當的價格退出。
拓展資料:
1、股票期權指買方在交付了期權費後即取得在合約規定的到期日或到期日以後按協議價買入或賣出一定數量相關股票的權利。是對員工進行激勵的眾多方法之一,屬於長期激勵的范疇。股票期權是上市公司給予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和技術骨幹在一定期限內以一種事先約定的價格購買公司普通股的權利。股票期權是一種不同於職工股的嶄新激勵機制,它能有效地把企業高級人才與其自身利益很好地結合起來。股票期權的行使會增加公司的所有者權益。是由持有者向公司購買未發行在外的流通股,即是直接從公司購買而非從二級市場購買。
2、股票期權作為企業管理中一種激勵手段源於上世紀50年代的美國,70-80年代走向成熟,為西方大多數公眾企業所採用。中國的股票期權計劃始於上世紀末,曾出現了上海儀電模式、武漢模式及貝嶺模式等多種版本,但都是處於政策不規范前提下的摸索階段,直到2005年12月31日,中國證監會頒布了《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試行)》,我國的股權激勵特別是實施股票期權計劃的稅收制度和會計制度才有章可循,有力的推動了我國股票期權計劃的發展。

㈧ 請問大家股權激勵計劃的缺點有哪些

一、股權激勵的方式及各方式的優缺點有哪些

對公司員工來講,實行股權激勵有利於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實現自身價值。中小企業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就是人才的流動問題。由於待遇差距,很多中小企業很難吸引和留住高素質管理和科研人才。實踐證明,實施股權激勵計劃後,由於員工的長期價值能夠通過股權激勵得到體現,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會大幅提高,同時,由於股權激勵的約束作用,員工對公司的忠誠度也會有所增強。

㈨ 常見的股權激勵方式都有哪些都有哪些優缺點

目前,市面上關於股權激勵工具的有很多種。但富途ESOP認為,最簡單的區別方式在於激勵支付方式的不同。常見的股權激勵工具按照對激勵對象的支付方式劃分,主要為兩大類:實股類激勵和現金類激勵。其中,實股類包括股票期權和限制性股票;現金類包括股票增值權和虛擬股份獎勵。

富途ESOP專家認為其實兩者之間沒有優劣之分,只有氣質上的不同。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激勵工具。

例如,H股公司通常選用現金類的激勵工具,包括股票增值權和虛擬股份獎勵。從企業層面考慮,現金類的激勵工具不會影響公司的總資本與股權結構,股東的控制權也不會受到影響,因此能更加靈活方便地實施激勵機制。

從員工的角度出發,由於H股的行權交易涉及到境內個人的境外投資行為,必須依據流程到相關部門進行登記備案才能持有或交易。而採用現金類的激勵方式,員工可以避免一系列的備案流程獲得現金形式的獎勵。

當然企業的情況都各有不同,股權架構以及業務布局的微小區別都會影響股權激勵方案的設計。

閱讀全文

與業績股票激勵有什麼優勢與劣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恆瑞股票值得長期投資嗎 瀏覽:90
股票集體競價時間時間 瀏覽:383
丹化科技股票怎樣 瀏覽:153
什麼股票軟體專看黃金白金 瀏覽:405
個人事項填報股票賬戶 瀏覽:616
飛狐交易師如何新增股票數據 瀏覽:955
2019年中國最具長期投資股票 瀏覽:202
斯迪克股票是什麼行業的 瀏覽:609
中國國航股票今天走勢圖 瀏覽:213
股票杠桿資金都該選嘉匯優配 瀏覽:716
行業市場佔有率最高股票 瀏覽:338
恆星科技的股票成交額 瀏覽:60
公告重組成功後的股票會怎樣 瀏覽:546
資金流入的二十隻股票 瀏覽:574
股票退市債權人利益 瀏覽:711
有沒有股票app有利於打板de 瀏覽:443
債券與股票的籌資目的相同嗎 瀏覽:745
股票行情來大牛證券 瀏覽:307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票行情 瀏覽:595
股票k線怎麼縮小 瀏覽: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