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業績預告一定要發布嗎
不一定要發布。
根據根據滬、深交易所的《股票上市規則》(2008年修訂版)規定,只有當上市公司預計凈利潤為負、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或下降50%以上、扭虧為盈,才會發布業績預告。如果是年度業績出現規定的情況,必須在1個月內預告,如果是中期、第三季度預先規定的情況,「可以」進行業績預告,也可以不預告。
【拓展資料】
業績預告相關補充
1.業績預告信息的市場反應
早期的研究發現,管理層業績預告由於影響股價有信息含量。在證實管理層業績預告有價值相關性後,隨後的研究轉為研究業績預告信息的特徵是否影響預告的信息含量或股價。當公司建立了預告聲譽時,股價對好消息預告的反應更靈敏。股票市場反應的方式也依賴於伴隨管理層預告附加信息的類型。與和收益公告同時公布的預告相比,單獨預告更具有信息含量。
2.業績預告信息與資本成本
經濟理論預不自願性披露尤其是披露承諾能減少信息不對稱,信息不對稱的減少反過來會導致低的資本成本。
3.業績預告信息與盈餘管理
管理層不能直接影響他們的股價或資本成本對業績預告作出的反應,然而能影響他們最終報告的消息。這種對隨後收益數字的控制恰好導致許多人關心提供業績預告的管理層為滿足他們的預告目標而稍後從事盈餘管理或潛在地操縱盈利項目。
4.業績預告信息與分析師行為
分析師根據公司的業績預告去修正他們的預測。因為公司提供更多的業績預告,覆蓋一個公司的分析師的數量變得更多。
5.業績預告信息與投資者行為
經濟模型預不公司擴大包括管理層業績預告的披露將與公司股票的增長投資有關。H業績預告的持續增長導致機構投資者持股的增加。然而,不是所有的機構投資者持股都與公司披露正相關。
B. 為什麼股票沒有業績預告
滬深交易所有的公司是不需要發業績預告的,業績預告包含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業績預報,一種是業績快報。所以交易所對預報和快報沒有強制要求,一般而言: 深交所:上市公司預計年度經營業績或者財務狀況將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在會計年度結束之日起一個月內進行預告(以下簡稱業績預告): (一)凈利潤為負; (二)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或者下降 50%以上; (三)實現扭虧為盈; (四)期末凈資產為負。 上交所: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在會計年度結束後1個月內進行業績預告,預計中期和第三季度業績存在以下條件可以進行業績預告: (一)凈利潤為負值; (二)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或者下降50%以上;(三)實現扭虧為盈。
綜上:即不滿足以上條件,可經過上交所、深交所同意後不公布業績預告。
拓展資料:一、業績預告是指上市公司在會計報告公告日之前,對報告日業績進行提前預告。業績預告實質上就是上市公司對下年度或者下一季度的盈利情況的預測報告。其目的是為了避免在會計報告正式公布時公司股票價格出現大幅波動,以提前釋放業績風險,保障中小投資者等信息弱勢群體的利益。
二、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C. 業績預告一定要發布嗎
不一定要發布。
根據根據滬、深交易所的《股票上市規則》(2008年修訂版)規定,只有當上市公司預計凈利潤為負、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或下降50%以上、扭虧為盈,才會發布業績預告。如果是年度業績出現規定的情況,必須在1個月內預告,如果是中期、第三季度預先規定的情況,「可以」進行業績預告,也可以不預告。
【拓展資料】
業績有兩種預披露方式:業績預告與業績快報。業績預告主要是對公司當期凈利潤情況的預計;業績快報更加全面,一般應披露公司主要的財務數據。
一、上交所
按照《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的要求,對於年度報告,如果上市公司預計全年可能出現虧損、扭虧為盈、凈利潤較前一年度增長或下降50%以上(基數過小的除外)等三類情況,應當在當期會計年度結束後的1月31日前披露業績預告。按要求,公司如果已經匯總完成當期財務數據,但因為年報尚沒有編制完成,可以先行對外披露業績快報
二、深交所
(一)主板
預計報告期內出現以下情況的,應進行業績預告:凈利潤為負、扭虧為盈、實現盈利且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或者下降50%以上、期末凈資產為負、年度營業收入低於1千萬元。鼓勵上市公司在定期報告披露前,主動披露定期報告業績快報。如果需要披露業績預告,業績預告的時間要求為:一季度業績預告報告期當年的4月15日前;半年度業績預告報告期當年的7月15日前;三季度業績預告報告期當年的10月15日前;年度業績預告報告期次年的1月31日前。
(二)中小板
公司應在第一季度報告、半年度報告和第三季度報告中披露對年初至下一報告期末的業績預告。公司預計第一季度業績將出現歸母凈利潤為負值、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或者下降50%以上(基數過小的除外)、扭虧為盈,應不晚於3月31日(在年報摘要或臨時公告)進行業績預告。年度報告預約披露時間在?3-4?月份的公司,應在?2?月底之前披露年度業績快報。鼓勵半年度報告預約披露時間在8月份的公司在7月底前披露半年度業績快報。
(三)創業板
公司未在上一次定期報告中對本報告期進行業績預告的,應當及時以臨時報告的形式披露業績預告。業績預告的時間要求為:上年度年度報告預約披露時間在3月31日之前的,應當最晚在披露年度報告的同時,披露本年度第一季度業績預告;年度報告預約披露時間在4月份的,應當在4月10日之前披露第一季度業績預告;半年度業績預告報告期當年的7月15日前;三季度業績預告報告期當年的10月15日前;年度業績預告報告期次年的1月31日前。
D. 為什麼有的上市公司有業績預告有的卻沒有
滬深交易所有的公司是不需要發業績預告的,業績預告包含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業績預報,一種是業績快報。預計報告期內(第一季度、半年度、第三季度和年度)出現以下情況的,應當進行業績預告: 凈利潤為負。實現扭虧為盈。實現盈利並且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或者下降50%以上。期末凈資產為負。年度營業收入低於1千萬元
業績上升或者下降超過50%的必須公告,或者業績比前次公告預測的有較大出入的。
有的股票會看到有預測它後面一兩年的凈資產收益率。還有一些需要發的卻沒有發的是因為:①可能有些數額不全②可能分管人員_忙③可能上報給董事長沒簽批④可能與業績好差有關(太好不願多報,太差更不想報)。
首先這就是預測而已,僅僅是參考
但凡這些股票都是後市行情看好的股票
因為這些股票的上市公司基本上都是業績持續向好,所以才被推薦的股票
而沒有出現預測的股票大多是業績不好,上市公司前景也被不看好,這種股票不值得推薦。
若不存在上述情況,上市公司可以不披露業績預告,不作強制要求 。
拓展資料:
如果需要披露業績預告,業績預告的時間要求為:
1.一季度業績預告:報告期當年的04月15日前
2.半年度業績預告:報告期當年的07月15日前
3.三季度業績預告:報告期當年的10月15日前
4. 年度業績預告:報告期次年的01月31日前
上市公司指所發行的股票經全國性證券管理機構批准可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我國公司法規定上市公司的條件有:股票經國務院證券管理部門批准向社會公開發行;股本總額不少於5000萬元;開業在三年以上並連續盈利;按股本總額向社會公開其發行股份的比例;申請時的最近三年無重大違法行為等。
E. 為什麼有的股票沒有業績預告
一般的股票如果業績平平,沒有特別的利空和重大的利好,一般不會提前公布業績預告的。
通常都會等待規定的日期才公布業績,所以也就是說他們的業績空間沒有特別大的想像空間。
F. 上市公司未發布年度業績預告是不是利潤率太低
說明和上年度差不多,變化超過50%需要公布預告,虧損也要提前公布預告。如果沒有公布說明和上一年度差不多。
G. 股票業績預增是利好嗎
是的,股票業績預增屬於利好消息,不過只是一個預告,要等到真正的業績報告出來才能肯定業績增長了多少,但是業績報告與業績預增往往差別很小。
H. 不發業績預告意味著什麼
上市公司不發業績預告意味著該公司業績比較穩定。
目前而言,滬深交易所部分公司是不需要發業績預告的。就深交所而言,上市公司預計年度經營業績或者財務狀況將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在會計年度結束之日起一個月內進行預告(以下簡稱業績預告):
一、凈利潤為負;
二、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或者下降 50%以上;
三、實現扭虧為盈;
四、期末凈資產為負。
那麼如果深交所的股票不公布業績預告,就說明該上市公司不存在這些情況,也說明了它們的業績比較穩定。
就上交所而言,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在會計年度結束後1個月內進行業績預告,預計中期和第三季度業績存在以下條件可以進行業績預告:
一、凈利潤為負值;
二、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或者下降50%以上;
三、實現扭虧為盈。
同理,若上交所的上市公司不公布業績預告,說明它們也不滿足以上條件,說明業績比較穩定。
【拓展資料】
業績預告和業績發布是什麼意思:
業績預告是指上市公司在滿足交易所規定的條件之後,提前對自身的業績做出相應的報告,並且公布出來。而業績發布則是在交易所規定的時間內進行公布,這個時間一般情況和公司自身有關。前者的准確性是要求不高的,只是一個參考值,後者則是正式公布的業績,具備權威性。
在上交所的規定中,業績預告與業績正式發布的時候相關的數據不能存在著重大的差異,就像是你業績預告說公司今年盈利300%,但是實際上突然又是虧損那是不行的。若有關財務數據和指標的差異幅度達到20%以上的,上市公司應當在披露相關定期報告的同時,以董事會公告的形式進行致歉,並說明差異內容及其原因、對公司內部責任人的認定情況等。並且值得注意的是,一般在這個時候還需要做一個補充報告。
因此業績預告一般情況下就是提前告訴你公司情況怎麼樣,到了業績發布那天,這個時候爆出來的才是公司真實業績。
I. 什麼情況不用發業績預告
上市公司不發業績預告意味著該公司業績比較穩定。
目前而言,滬深交易所部分公司是不需要發業績預告的。就深交所而言,上市公司預計年度經營業績或者財務狀況將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在會計年度結束之日起一個月內進行預告。
拓展資料:
業績預告和業績發布是什麼意思:
業績預告是指上市公司在滿足交易所規定的條件之後,提前對自身的業績做出相應的報告,並且公布出來。而業績發布則是在交易所規定的時間內進行公布,這個時間一般情況和公司自身有關。前者的准確性是要求不高的,只是一個參考值,後者則是正式公布的業績,具備權威性。
在上交所的規定中,業績預告與業績正式發布的時候相關的數據不能存在著重大的差異,就像是你業績預告說公司今年盈利300%,但是實際上突然又是虧損那是不行的。若有關財務數據和指標的差異幅度達到20%以上的,上市公司應當在披露相關定期報告的同時,以董事會公告的形式進行致歉,並說明差異內容及其原因、對公司內部責任人的認定情況等。並且值得注意的是,一般在這個時候還需要做一個補充報告。
因此業績預告一般情況下就是提前告訴你公司情況怎麼樣,到了業績發布那天,這個時候爆出來的才是公司真實業績。
一、凈利潤為負;
二、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或者下降 50%以上;
三、實現扭虧為盈;
四、期末凈資產為負。
那麼如果深交所的股票不公布業績預告,就說明該上市公司不存在這些情況,也說明了它們的業績比較穩定。
就上交所而言,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在會計年度結束後1個月內進行業績預告,預計中期和第三季度業績存在以下條件可以進行業績預告:
一、凈利潤為負值;
二、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或者下降50%以上;
三、實現扭虧為盈。
同理,若上交所的上市公司不公布業績預告,說明它們也不滿足以上條件,說明業績比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