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主力排名 > 分眾傳媒股票業績怎麼樣

分眾傳媒股票業績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10-08 10:30:39

A. 分眾傳媒最長的持有多久

不建議。
整體來看分眾業績的水分還是很大的,但企業故意造假的可能性確是很小,主要還是因為企業上下游地位太低了,導致資金總是被佔用,所以現金流才沒法回來。但這也不比財務造假問題小,主要是通過這幾年來看,分眾的議價能力是一年不如一年,今年的大量增加信用計提,使得業績大幅度下滑不就是這個原因導致的么,如果企業沒有一些改變(確是也很難改變,畢竟生意模式就是比較被動),未來這種情況可能還會出現。
以2018年作為預測點,結合分眾的擴張(忽視疫情的影響)和廣告行業的增長,當然還要考慮分眾的成本增加和信用計提的變動,預計3年後也就是2023年分眾的凈利潤應該在60億左右。我們假設到時候以25倍市盈率賣出,那麼對應市值為1500億,而目前的市值為898億,也就是說現在買入,未來三年收益率將是67%,年化18%。其實收益還不錯了,所以將其列入估值合理偏低。

B. 分眾傳媒股票可以長期持有嗎

這種股票業績一般,走勢不好不壞的,肯定是不能長期持有的,收益不高。
一: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二: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三: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是股份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代表著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購買股票也是購買企業生意的一部分,即可和企業共同成長發展。
四:這種所有權為一種綜合權利,如參加股東大會、投票表決、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紅利差價等,但也要共同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獲取經常性收入是投資者購買股票的重要原因之一,分紅派息是股票投資者經常性收入的主要來源。
五:股票買進和賣出都要收傭金(手續費),買進和賣出的傭金由各證券商自定(最高為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三,最低沒有限制,越低越好),一般為:成交金額的0.05%,傭金不足5元按5元收。賣出股票時收印花稅: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一(以前為3‰,2008年印花稅下調,單邊收取千分之一)。
六:股票收益即股票投資收益,是指企業或個人以購買股票的形式對外投資取得的股利,轉讓、出售股票取得款項高於股票賬面實際成本的差額,股權投資在被投資單位增加的凈資產中所擁有的數額等。股票收益包括股息收入、資本利得和公積金轉增收益。

C. 分眾傳媒怎麼樣

分眾傳媒誕生於2003年,在全球范圍首創電梯媒體,創始人江南春。2005年成為首家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廣告傳媒股並於2007年入選納斯達克100指數。分眾傳媒電梯電視擁有直營城市超過90個,含加盟城市覆蓋超120個, 截至2016年6月30日,有19萬塊電梯電視及辦公樓數碼海報,每天精準到達超過2億白領、金領及商務人士,占據中國電梯電視市場超95%。分眾傳媒電梯海報覆蓋全國46個直營城市,截至2016年6月30日,擁有自有版位超過121萬塊[3],覆蓋超1.5億社區人群,市場佔有率超過70%。分眾傳媒晶視影院覆蓋270餘個城市,超過1200家主力影院,超過8000塊電影屏幕,市場佔有率55%。分眾傳媒終視賣場覆蓋超過150個城市,超過1800家大型賣場,約6萬台店內電視屏,市場佔有率98%。
分眾傳媒(002027)於4月24日發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報告。報告顯示,分眾傳媒今年第一季度營收達26.1億元,同比下降11.78%。今年第一季度,分眾傳媒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4億元,同比減少71.8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1.15億元,同比減少89.17%。
就近日分眾的股票表現來看,暫時不建議入手。(個人意見)

D. 下周機構最看好的六大黑馬

順鑫農業(000860):白酒業務平穩增長 整體業績有所承壓

類別:公司 機構: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陳青青/李依琳 日期:2021-08-27

經營逐步恢復,疫情影響下業績仍有承壓

公司發布21H1 業績公告,21H1 實現營收91.91 億元(-3.46%),實現歸母凈利潤4.76 億元(-13.27%);其中21Q2 實現營收37.06 億元(同比-7.26%,較19Q2 +1.50%),實現歸母凈利潤1.02 億元(同比-47.57%,較19Q2 -53.29%)。整體利潤率有所下降,21Q2 毛利率和凈利率為25.30%/2.79%(-5.04pct/-2.23pct),其中白酒業務仍受北京等地疫情影響,中高檔產品銷售受阻,毛利率略降;屠宰業務毛利率略升。21Q2 銷售/管理費用率為5.78%/5.44%(-2.25pct/+1.43pct),廣告投入減少,促銷投入增加。21H1 母公司銷售回款74.70 億元(-5.04%),預收款27.92 億元(-20.90%)。

白酒業務表現平穩,中高檔酒收入下滑,豬肉和地產業務有所拖累分業務看,21H1 白酒業務收入65.36 億元(+1.09%),銷量略降0.58%,毛利率35.62%(-0.14pct),收入佔比71.11%,其中高/中/低檔酒收入分別為7.96/7.65/49.76 億元(-1.96%/-17.42%/+5.24%),毛利率均有所增加,收入佔比分別為12.17%/11.70%/76.12%,且據母公司利潤表估算白酒利潤同比增長個位數;豬肉業務收入21.50 億元(-19.29%);地產業務收入4.22 億元(+39%),凈利潤-2.30 億元。分區域看,北京/外阜地區收入分別為38.44/53.48 億元(-8.67%/+0.68%)。21H1京內經銷商凈增12 家,京外經銷商凈減6 家。

白酒產品升級穩步推進,地產去化加快進度,長期仍看好成長潛力渠道調研反饋,北京市場銷售平穩增長,外阜如華東地區打款順利,珍品等升級產品銷售良好,未來有望推動白酒業務利潤率穩步提升。

公司為大眾白酒龍頭,品牌影響力不斷增強,長期仍看好公司在光瓶酒市場的成長潛力。公司也在加快地產去化進度,虧損幅度有望收窄。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風險,低端酒競爭加劇,產品升級不及預期? 投資建議:考慮疫情對白酒影響,下調盈利預測,維持買入評級考慮疫情影響銷售,預計21-23 年公司EPS 為1.02/1.28/1.60 元(前值1.06/1.40/1.66 元),當前股價對應PE 為33/27/21x,維持買入評級。

韋爾股份(603501):21H1業績符合預期 多條產品線齊發力打造半導體平台型公司

類別:公司 機構: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劉凱 日期:2021-08-27

事件:

2021 年8 月26 日,公司發布2021 年半年報,公司21H1 實現收入124.48 億元,YOY+54.77%,實現歸母凈利潤約22.44 億元,YOY+126.60%,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約19.66 億元,YOY+119.06%,非經常性損益約2.78 億元,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約111.00 億元。

點評:

業績符合市場預期,增長迅速。韋爾股份21H1 實現收入124.48 億元,YOY+54.77%,實現歸母凈利潤約22.44 億元,YOY+126.60%,符合市場一致預期,21H1 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約19.66 億元,非經常性損益約2.78 億元。單Q2 季度來看,公司實現收入62.36 億元,環比Q1 基本持平,實現歸母凈利潤12.03 億元,環比Q1 歸母凈利潤10.41 億元增長15.56%,非經常性損益約1.81 億元,扣非歸母凈利潤約10.22 億元,環比Q1 扣非歸母凈利潤9.44 億元增長8.26%。

公司發布股權激勵,彰顯長期發展信心。公司擬向2162 名激勵對象授予不超過800萬份股票期權,360 萬份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權的行權價格為281.40 元,限制性股票的授予價格為168.84 元, 股票期權的行權目標為21-23 年凈利潤分別為20 年凈利潤的1.7、2、2.4 倍,即38、45、54 億元,21-24 年需攤銷的總費用約1.15、2.81、1.22、0.42 億元,公司發布員工股權激勵計劃,彰顯公司長期發展信心。

多條產品線齊發力,打造半導體平台型公司。

在公司圖像感測器方案中,21H1 CIS 產品線實現營收90.82 億元,佔半導體設計業務105.49 億元收入比例達到86.10%,同比增長51.32%。公司CIS 產品線包含手機CIS、 汽車 CIS、安防CIS、醫療CIS 和其他消費電子CIS。手機CIS 受2 季度手機銷量下行影響,表現較為平緩, 汽車 CIS、安防CIS 和醫療CIS 增長強勁,尤其在2 季度 汽車 銷量向好和ADAS 智能化背景下,公司 汽車 CIS 增長迅猛,同時 汽車 CIS 較手機CIS 等產品線盈利能力較強,彌補了手機銷量下行帶來的負面影響。另外,公司圖像感測器方案還包括微型影像模組封裝業務,ASIC 業務和LCOS 業務,在21H1 亦表現較好。

公司觸控與顯示解決方案21H1 實現收入6.13 億元,受漲價缺貨影響,該業務毛利率約70%,凈利率達到約50%,上半年貢獻約3 億利潤。

公司模擬產品方案品類較多,包含功率(TVS、MOS、二極體)、電源管理IC(Charger、LDO、Switch、DC-DC、LED 背光碟機動)、射頻等產品線。2020 年公司功率產品線實現營收約7 億元,其中TVS 實現營收5.03 億元,毛利率為35.38%;MOS 管業務實現營收1.67 億元,毛利率為30.23%;肖特基二極體實現營收0.31 億元,毛利率為45.67%;電源管理IC 實現營收3.81 億元,毛利率為33.90%。射頻及微感測實現營收1.27 億元,毛利率為4%。在整體半導體高景氣度下,公司模擬產品方案增長較快,營收同比去年增長55.52%。

公司半導體分銷業務21H1 實現營收18.51 億元,同比增長62.91%,該業務增長較快主要系半導體處於高景氣度,分立器件和被動元件等均處於漲價缺貨中。

持續投入研發,進一步打造核心競爭力。2021 年上半年,公司半導體設計業務研發投入金額為12.10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2.50%,佔21H1 半導體設計業務營收比例為11.47%。截至21 年6 月30 日,公司擁有授權專利4257 項,發明專利4097 項,實用新型159 項。公司在手機CIS 領域推出了全球首款用於高端手機前置和後置攝像頭的0.61um 像素高解析度4K 圖像感測器OV60A。在 汽車 CIS 領域,公司研發的HALE(HDR 和LFM 引擎)組合演算法,能夠同時提供出色的HDR 和LFM 能,而其DeepWell? 雙轉換增益技術可以顯著減少運動偽影。在醫療CIS,公司研發的Camera Cube ChipTM 技術產品,將晶圓級光學器件與CMOS 圖像感測器創新性的結合,提供了適用於醫療市場設備的超小型感測器。在TDDI 產品線,公司TDDI 產品TD4375 在一線手機品牌客戶多個項目中陸續量產,公司領先業界推出下沉式HD TDDI-TD4160,支持720*1680 解析度,60/90/120Hz 顯示刷新率,60 240Hz 觸控報點率。

汽車 CIS、VRAR 和安防CIS 業務成長空間廣闊: 汽車 CIS 是繼手機CIS 後另一增長點,主要由量價份額三大邏輯支撐。1) 量:數量大幅提升,傳統車用量平均2 顆,新能源車用量8-16 顆左右,單車CIS 用量大幅提升;2) 價:傳統 汽車 CIS 約2.5 美金/顆,未來單顆價值量有望增加30%-50%到數倍,CIS 價格大幅增長。3) 份額:韋爾 汽車 CIS 2020 年全球市佔率第二,未來有望成為 汽車 CIS第一龍頭,主要系豪威是歐洲 汽車 CIS 的第一龍頭,前裝認證壁壘高企下很難被其他廠商超越,且豪威擁有大小像素結合技術、在新能源趨勢下更適用在車用CIS 上,在中國市場和美國市場不斷搶占安森美份額,未來有望成為 汽車 CIS 全球第一龍頭。

根據Frost&Sullivan,2024 年其它消費電子和安防市場規模約19 和8.6 億美元。

1)其它消費電子CIS:OV 在全球知名VR 大客戶獲得突破,有望在未來VR/AR的浪潮中深度受益。2)安防CIS:OV 目前在中高端CIS 領域,不斷搶占索尼的市場份額,在海康、大華中的供貨佔比也不斷提升。

盈利預測、估值與評級:韋爾股份收購豪威後,成為全球領先的CIS 龍頭企業。

光學賽道創新不斷,量價齊升趨勢確定,CIS 行業將保持長期增長,公司不斷升級自身技術實力,在手機CIS 和 汽車 CIS 領域持續取得新突破,公司市佔率和盈利能力亦不斷提升,半導體高景氣下公司有望實現快速增長。我們維持公司2021-2023 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4.69、55.54、68.32 億元,當前市值對應PE分別為50、40、33 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手機銷量不及預期風險、行業競爭加劇風險。

至純 科技 (603690):厚積薄發 發力濕法設備快車道

類別:公司 機構:信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方競 日期:2021-08-27

高純工藝系統龍頭,濕法設備生力軍。公司從高純工藝系統起步,逐步拓展了BU1-5 五個事業部,分別開展濕法設備/晶圓再生、高純工藝系統、先進工藝材料、生物制葯、光感測及光器件業務,有望發揮客戶資源優勢,實現各業務的協同發展。

伴隨業務線的不斷拓寬,公司營收構成持續豐富,收入規模強勁增長。

2016-2020 年,公司營業收入從2.63 億元增長至13.97 億元,年均增速51.8%。利潤方面,伴隨濕法設備批量出貨及高毛利的感測業務拓展,公司利潤率逐年提升,2021 年Q1 毛利率達42%。

作為晶圓廠上游的設備和系統供應商,至純 科技 的成長將深度受益於國內晶圓代工產能的高速擴張。據我們統計,2021 年國內晶圓廠新增產能將達64 萬片/月(等效8 英寸)。公司亦於2019/20 年分別通過可轉債和定增融資擴產,滿足下游需求增長。

系統:下游需求旺盛,本土客戶全面覆蓋。高純工藝系統是晶圓廠建設的關鍵基礎設施,承擔化學品儲存和輸送的作用。高純工藝系統約占晶圓廠建廠成本的8%,是晶圓廠建設中價值量較高的資本開支環節。除了集成電路製造,泛半導體領域的面板、光伏、LED,以及光纖、生物制葯等行業亦有廣泛的高純工藝系統需求。

高純工藝系統業內龍頭主要為美、日、台系廠商,國內廠商起步較晚,公司是其中的領軍者。2020 年系統業務收入8.63 億元,毛利率32%,領先競爭對手,並擁有上海華力、中芯國際、長江存儲、合肥長鑫、士蘭微、西安三星、無錫海力士等眾多行業一線客戶,2020 年所有核心客戶均給予了持續的重復訂單。

濕法設備:客戶驗證順利,單片批量交付在即。清洗是貫穿半導體產業鏈的重要工藝環節,每一代製程升級將帶來平均15%的清洗步驟增長,重要性凸顯。據台灣工研院數據,2020 年半導體清洗設備市場空間49億美元,2025 年將達67 億美元。當前全球清洗設備市場由日韓巨頭壟斷,2018 年,DNS、TEL、SEMES、Lam 四家廠商占據了90%以上的市場份額,國內有至純、北方華創、盛美、芯源微四家廠商重點布局。

當前濕法清洗設備國產化率約達20%。

2020 年,公司單片濕法設備和槽式濕法設備全年出機超過了30 台,較2019 年增長50%。同時單片式濕法設備新增訂單金額超過3.6 億元,同比增長112%。產品覆蓋28nm 以上全部製程節點,14nm 預計明年開始驗證。客戶方面公司打入中芯國際、華潤微、台灣力晶、TI 等海內外龍頭客戶,獲得重復訂單。伴隨公司持續擴產,我們看好公司在下遊客戶獲得持續的份額增長。

業務拓展:晶圓再生填補國內空白,並購開辟感測業務。晶圓再生業務是濕法工藝的延伸,主要用於測試片晶圓的重復利用。伴隨矽片用量的持續增長和價格上漲,晶圓再生需求旺盛。而當前國內供應商份額不足10%,國產替代意願強烈。至純合肥工廠是中國首個量產12 英寸再生晶圓的工廠,建成後預計將形成年產168 萬片的晶圓再生產能。

光感測是公司通過並購波匯開啟的另一戰場。2018 年全球光纖感測器市場規模達43 億美元,空間可觀。對波匯的並購有效增厚了公司的利潤,2020 年貢獻3.17 億元營收和0.7 億元凈利。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我們預計公司2021/22/23 年,營收分別為19.03/25.71/31.23 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16/4.24/5.24 億元,對應當前股價PE 分別為61/46/37 倍。對比同行業可比公司,至純當前估值仍處於合理區間。考慮到公司作為濕法清洗設備的龍頭公司,隨著設備技術的不斷突破,具備較強的國產替代確定性,市佔率有望持續提升。

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因素:行業周期性波動風險;下遊客戶擴產不及預期風險;國際貿易摩擦風險。

同仁堂(600085):收入業績增長符合預期 葯品與商業發展穩健

類別:公司 機構:西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吳天昊 日期:2021-08-27

事件:同仁堂發布2021年中報,報告期內分別實現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扣非歸母凈利潤73.59億元/6.24億元/6.1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2.58%/29.91%/29.57%,業績增長符合預期。

二季度收入業績增長符合預期,已基本恢復至 健康 水平。公司單二季度分別實現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扣非歸母凈利潤36.53億元/3.06億元/3.00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2.84%/26.61%/27.41%。由於20Q2公司銷售受到疫情和產能雙重影響基數較低,21Q2增速較高,收入業績金額已基本與18Q2 健康 時期持平。

葯品與商業均維持較高增速,發展穩健。21H母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凈利潤17.35億元/5.2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5.42%/17.13%;同仁堂 科技 分別實現營業收入、凈利潤27.66 億元/4.74 億元, 分別同比增長23.45%/16.72%,核心葯品穩健增長;同仁堂國葯分別實現營業收入、凈利潤5.87億元/2.4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3.92%/13.14%;同仁堂商業分別實現營業收入、凈利潤43.60 億元/1.85 億元, 分別同比增長29.03%/110.99%,商業板塊目前擁有葯房門店900家,以銷售中成葯與中葯飲片為主,2020年同期受疫情影響較大,21H恢復明顯。21H公司前五大葯品(預計為安宮牛黃丸、牛黃清心丸、大活絡丸、六味地黃丸、金匱腎氣丸)實現營業收入22.37億元,同比增長22.84%,增速穩健。

維持「買入」評級。預計公司未來三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1.66億元/12.90億元/13.99億元,EPS分別為0.85元/0.94元/1.02元,目前股價對應PE分別為40.5、36.6x、33.8x,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疫情持續影響海外業務風險,原材料價格上漲超預期風險。

中新賽克(002912):前端恢復正增長 後端受海外疫情影響

類別:公司 機構: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石崎良/劉凱 日期:2021-08-27

事件:公司發布2021 年中報,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4 億元,同比增長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433 萬元,同比由盈轉虧;剔除股權激勵費用5720 萬元影響,則凈利潤為1287 萬元,同比下降81%;與前期預告基本一致,符合預期。

前端:寬頻網產品恢復正增長,移動網產品快速放量。上半年,寬頻網產品實現營收1.6 億元,同比增長24%,毛利率86.8%,同比下降1.01pct。營收增長主要因疫情後,行業需求有所恢復,同時部分項目由去年Q4 延後至今年上半年驗收。我們認為,21 年相關投資建設部門主要精力集中在規劃制定上,22 年有望進入建設景氣周期。移動網產品營收9207 萬元,同比增長103%,毛利率68.5%,下降2.33ptc。公司及時推出了5G 移動式移動網產品,正在研發5G 固定式移動網產品,預計將於2021 年下半年發布。我們認為,移動網作為5G 後周期產品,有望在22 年進入快速上升期,復制16~18 年的成長路徑。

後端:受海外疫情影響較大。上半年,網路內容安全營收2047 萬元,同比下降57%。大數據運營營收1098 萬元,同比下降85%。主要受疫情影響,海外業務拓展難度較大,導致部分訂單簽單和實施均有所推遲。

股權激勵費用壓製表觀利潤,未來逐年緩解。20 年公司在股價高位時授予了限制性股票,因此確認了較高的股權激勵費用,根據前期披露數據以及年報數據,20~24 年公司股權激勵費用約為0.6/1.3/0.9/0.4/0.1 億元,因此進一步壓制了業績釋放,如今股價已經下跌較多,接近限制性股票授予價格。

持續研發投入,鞏固傳統領域優勢並積極拓展新方向。公司持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新產品的預研和開發,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達到43.41%,研發人員人數達到808 人,占公司總人數比例為57.14%。一方面,在傳統業務領域繼續加大研發投入,保持產品和技術持續領先優勢;另一方面,向ToB 業務(企業數字化轉型)方向積極轉型,前期研發和市場投入較大。

公司自身邏輯不斷驗證:前後端延伸、多部門拓展。公司管理團隊經過多年持續打拚,自身邏輯不斷驗證。銷售從經銷走向直銷,18~20 年直銷比例74%上升至84%。產品從前端延至後端,18~20 年網路內容安全和大數據運營產品佔比從10.37%上升至21.28%。業務領域從網信、公安拓展至安全及行業企業應用。

維持「買入」評級:維持21~23 年凈利潤預測3/4.5/5 億元,對應PE 22X/15X/13X。

估值水平已具備安全邊際,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政府采購周期波動風險,項目驗收周期波動影響,股權激勵費用壓制業績釋放。

分眾傳媒(002027):業績符合市場預期 單屏成本受益競爭趨緩顯著下滑

類別:公司 機構:東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張良衛 日期:2021-08-27

投資要點

公司2021 上半年實現收入72.27 億元,同比增長58.90%,實現歸母凈利潤29.00 億元,同比增長252.23%。其中Q2 實現收入37.34 億元,同比增長39.71%,歸母凈利潤15.32 億元,同比增長95.04%。公司同時預計Q3 實現歸母凈利潤14.80-16.30 億元,同比增長7.32%-18.20%。

業績符合市場預期。此外,公司更改回購股份用途,將2.36 億股公司股份注銷,占公司總股本的1.66%;同時宣布中期分紅。股東回饋超市場預期。

公司業績符合預期,但受益於競爭格局改善,樓宇媒體成本下降,好於市場預期。公司2021Q2 收入利潤同比快速增長,主要由於去年疫情導致的低基數,拆分來看,樓宇媒體實現收入34.10 億元,同比增長30.3%,影院媒體實現收入3.13 億元,同比增長626.3%。本季度雖然公司收入大漲,但樓宇媒體營業成本僅10.08 億元,同比甚至下滑4.51%,而公司當前點位數量246.4 萬個,同比增加5.52%,表明公司單屏成本同比下滑約10%。相對於此前市場對租金成本上漲的預期,本季度的成本下滑情況要好於市場預期。主要受益於競爭格局的改善。基於此,我們將上調公司EPS。

教育培訓政策收緊對公司業績影響有限。公司2021Q2 利潤沒能環比大幅高於Q1,主要源於:1、2021 年春節返鄉人口大幅減少,導致廣告主今年春節期間投放熱情並未有明顯減退;2、教育培訓機構廣告投放受政策影響出現收緊,分眾在線教育廣告主廣告投放受到負面影響。但公司收入結構多元,在線教育類廣告主雖占據一定營收比重,但分眾在持續加大各個行業廣告主的開發力度,因此導致負面影響有限。回顧2020年,公司收入增長大超市場預期,是因為新消費、金融類、 游戲 類等不同行業廣告主的加大投放所致,甚至新消費、基金類廣告主的出現都是事先未能預料的。宏觀經濟回暖帶來眾多行業廣告主盈利情況改善是加大樓宇媒體等品牌廣告投放的重要原因。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由於公司成本下降受益於競爭格局改善,我們將2021-2023 年EPS 由0.41/0.51/0.60 元上調為0.42/0.51/0.61 元,當前市值對應PE 分別為19.10/15.67/13.05 倍。我們維持公司「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超預期波動、競爭加劇、回款不利

E. 傳媒板塊股票龍頭股票有哪些

傳媒板塊股票龍頭有:
1.分眾傳媒: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實現總營收38.21億,同比增長17.06%;凈利潤為15.22億,同比增長10.39%。
2.芒果超媒: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總營收37.78億,同比增長2.19%;毛利潤為15.37億,毛利率40.81%。公司全資子公司湖南快樂陽光互動娛樂傳媒有限公司與咪咕文化擬簽署整體合作框架協議,合作金額不低於35億元,預計將對公司經營業績構成一定正向影響,相關業務合作也將對未來業務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傳媒概念股其他的還有:順網科技、完美世界、ST天山、海量數據、佳創視訊、寶通科技、藍色游標、太陽電纜、雷曼光電、華錄百納、能科科技、凱撒文化、浙文影業等。
【拓展資料】
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是股份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代表著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購買股票也是購買企業生意的一部分,即可和企業共同成長發展。這種所有權為一種綜合權利,如參加股東大會、投票表決、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紅利差價等,但也要共同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獲取經常性收入是投資者購買股票的重要原因之一,分紅派息是股票投資者經常性收入的主要來源。
股票收益:股票收益即股票投資收益,是指企業或個人以購買股票的形式對外投資取得的股利,轉讓、出售股票取得款項高於股票帳面實際成本的差額,股權投資在被投資單位增加的凈資產中所擁有的數額等。股票收益包括股息收入、資本利得和公積金轉增收益。
投資方法:股票投資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種:基本分析、技術分析、演化分析。它們之間既相互聯系,又有重要區別。相互聯系之處,主要表現在投資決策的具體應用層面——技術分析要有基本分析的支持,才能避免「緣木求魚」,而技術分析和基本分析要納入演化分析的基本框架,才能提高其科學性、適用性、時效性和可靠性。

F. 分眾傳媒 :2020業績怎麼樣

分眾傳媒2020業績還不錯,與往年同比都有明顯增長。

2020年4月29日,分眾傳媒發布2019年年度報告及2020年度第一季度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公司實現稅前營收128.27億,稅後營收121.36億元。

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75億元;2020年度第一季度公司稅前營收20.36億,稅後營收19.38億元;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788.72萬元。

分眾的價值:

1、分眾最獨有的價值是在主流城市主流人群必經的電梯空間中每天形成了高頻次有效到達,從而形成了強大的品牌引爆的能力。

2、移動互聯網的時代,消費者可以隨時隨地取得信息,並且成本幾乎為零,但這對品牌傳播而言,選擇太多是個困境。這反而使電梯媒體的價值凸顯。對絕大多數城市主流消費者來說:人總要回家,總要上班,人總要等電梯。分眾抓住了【電梯】這個核心場景。

G. 分眾傳媒股價連續下跌而業績一直叫好這是怎麼回事

股價下跌是因為市場經濟和大環境導致,業績較好這個是因為傳統廣告的應需。

H. 分眾傳媒 :2020業績怎麼樣

分眾傳媒2020業績還不錯,與往年同比都有明顯增長。

2020年4月29日,分眾傳媒發布2019年年度報告及2020年度第一季度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公司實現稅前營收128.27億,稅後營收121.36億元。

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75億元;2020年度第一季度公司稅前營收20.36億,稅後營收19.38億元;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788.72萬元。

分眾的價值:

1. 分眾最獨有的價值是在主流城市主流人群必經的電梯空間中每天形成了高頻次有效到達,從而形成了強大的品牌引爆的能力。

2. 移動互聯網的時代,消費者可以隨時隨地取得信息,並且成本幾乎為零,但這對品牌傳播而言,選擇太多是個困境。這反而使電梯媒體的價值凸顯。對絕大多數城市主流消費者來說:人總要回家,總要上班,人總要等電梯。分眾抓住了【電梯】這個核心場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分眾傳媒

I. 千億傳媒巨頭業績暴增3500%,股價卻暴跌,究竟是為何

千億傳媒巨頭SEC業績暴增3500%,股價卻暴跌,應為他些許年在人們心中的口碑大跌眼鏡,所以說就算業績突出,購買的人卻寥寥無幾,這就是暴跌原因。以下就是這些年千億傳媒巨頭SEC發生的事件。

“與SEC的這一份調解,體現了我們在(同管控)協作和挽救方面的勤奮。它讓企業能夠執行自身的商業服務發展戰略。企業的股東會和高管正著眼於加強內部會計自動控制系統,為合規管理和公司整治投入最好是的行動。”瑞幸老總、CEO郭謹一在申明中那樣講到。

同往日的SEC與公司調解惡性事件一樣,“企業既不承認都不否定SEC控告”的叫法,出現在了瑞幸的申明中。

千億傳媒巨頭SEC業績暴增3500%,股價卻暴跌,應為他些許年在人們心中的口碑大跌眼鏡,所以說就算業績突出,購買的人卻寥寥無幾,這就是暴跌原因。

J. A股:2021年中報業績暴增股出爐!這些公司獲得機構扎堆關注

半年報披露期已經悄然拉開序幕,據統計數據顯示,目前A股上已經有接近500家上市公司預告了半年度業績,其中,中報業績預喜的上市公司佔比超過6成。

在上述業績預喜的6成上市公司中,中報凈利潤增幅區間超100%的有115家,凈利潤增幅在50%至100%之間的有52家。

凈利潤同比增幅均超10倍的有18家,其中排在首位的是雙環傳動,公司預計上半年實現凈利潤中值為12000萬元,同比增長10115.38%;

緊隨其後的是藍黛 科技 、ST八菱,分別以中報同比增幅中值4704.1%、3509.7%位居第二,第三;

具體到行業方面,上半年業績增幅預計超過100%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化工、電子、 汽車 等行業;

從機構關注度來看,分眾傳媒成為機構備受青睞的上市公司,合計有33家機構評級,此外,森馬服飾、天賜材料、贛鋒鋰業、中泰化學、科達利、海利得、格林美等個股均有10家以上機構評級。

分眾傳媒:評級機構33家,預計中報凈利潤同比增長252.81%(中值)

分眾傳媒主要從事生活圈媒體的開發和運營,主要產品為樓宇媒體(包含電梯電視媒體和電梯海報媒體)、影院銀幕廣告媒體和終端賣場媒體等。

開創了「樓宇電梯」這個核心場景,在主流城市主流人群必經的樓宇電梯空間中每天形成高頻次的有效到達,被評為「中國廣告最具品牌引爆力媒體」。

森馬服飾:評級機構27家,預計中報凈利潤同比增長2909.78%(中值)

國內休閑服飾龍頭,公司擁有兩個主要品牌,即大眾休閑裝品牌「森馬」和中等價位的「巴拉巴拉」童裝品牌,森馬品牌與巴拉巴拉品牌已成為休閑服飾及童裝行業的領先品牌。

森馬品牌市場佔有率、品牌知名度在國內休閑服市場名列前茅,巴拉巴拉品牌在品牌知名度、市場佔有率、渠道規模等多項指標遙遙領先其他品牌,在國內童裝市場位居第一。

天賜材料:評級機構23家,預計中報凈利潤同比增長124.59%(中值)

深耕鋰電池電解液行業多年,目前是國內電解液龍頭,公司生產的鋰離子電池材料主要為鋰離子電池電解液和正極材料磷酸鐵鋰,均為鋰電池關鍵原材料。

同時,圍繞主要產品,公司還配套布局電解液和磷酸鐵鋰的關鍵原料生產能力,包括六氟磷酸、新型電解質、添加劑和磷酸鐵等。

贛鋒鋰業:評級機構23家,預計中報凈利潤同比增長539.04%(中值)

全球最大的金屬鋰生產商,全球第三大及中國最大的鋰化合物生產商,是全球鋰行業唯一同時擁有「鹵水提鋰」、「礦石提鋰」和「回收提鋰」產業化技術的企業;

公司主要產品包括金屬鋰(工業級、電池級)、碳酸鋰(電池級)、氯化鋰(工業級、催化劑級)、丁基鋰、氟化鋰(工業級、電池級)等二十餘種。

公司是國內鋰系列產品品種最齊全、產品加工鏈最長、工藝技術最全面的專業生產商之一,也是國內規模化利用含鋰回收料生產鋰產品的企業之一。

中泰化學:評級機構12家,預計中報凈利潤同比增長680.62%(中值)

公司擁有氯鹼化工和粘膠紡織產業兩大主業的優勢企業,主營聚氯乙烯樹脂(PVC)、離子膜燒鹼、粘膠纖維、粘膠紗四大產品,配套熱電、蘭炭、電石、電石渣制水泥、棉漿粕等循環經濟產業鏈。

是國內氯鹼化工行業少數擁有完整產業鏈的龍頭企業,擁有完整的煤炭一熱電一氯鹼化工粘膠纖維—粘膠紗上下游一體化的循環經濟產業鏈條;

科達利:評級機構12家,預計中報凈利潤同比增長338.11%(中值)

主營業務為鋰電池精密結構件和 汽車 結構件研發及製造。公司產品主要分為鋰電池精密結構件、 汽車 結構件兩大類。

公司經過二十餘年的發展,成長為國內領先的鋰電池精密結構件和 汽車 結構件研發及製造商,尤其是在應用於新能源 汽車 的動力鋰電池精密結構件領域,公司占據了領先的市場地位。

海利得:評級機構12家,預計中報凈利潤同比增長155%(中值)

突出產品為滌綸高模低收縮絲、滌綸安全帶絲、滌綸氣囊絲三大車用絲,產品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具有較高技術壁壘;擁有從生產PET、滌綸工業長絲至滌綸簾子布的完整產業鏈;

格林美:評級機構11家,預計中報凈利潤同比增長145%(中值)

公司是世界最大鈷鎳鎢資源循環利用基地,世界最大超細鈷粉製造基地,世界最大三元動力原料再製造基地。

擁有中國最完整的稀有金屬(鈷鎳鎢等)資源化循環產業鏈,建成廢舊電池與動力電池大循環產業鏈;

公司生產的動力三元前驅體材料成為世界動力電池三元材料的優質關鍵原料,三元前驅體8萬噸/年的產能居世界行業前列,是世界高鎳與單晶前驅體的核心製造企業;

三利譜:評級機構8家,預計中報凈利潤同比增長526.08%(中值)

本公司主要從事偏光片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偏光片是液晶顯示面板的關鍵原材料之一。

公司自主研發並掌握了PVA延伸技術、PVA復合技術、壓敏膠開發技術等偏光片生產核心技術,打破了偏光片長期由日本、韓國企業壟斷的局面。

凱普生物:評級機構7家,預計中報凈利潤同比增長167.47%(中值)

國內領先的分子診斷產品及服務提供商,公司的主要產品是第三方醫學實驗室檢驗服務和核酸檢測試劑及儀器

公司在婦幼 健康 、出生缺陷和傳染性疾病領域已開發系列核酸檢測產品,在HPV核酸檢測領域占據國內龍頭地位,已發展成為國內分子診斷領域領軍企業之一。

我愛我家:評級機構7家,預計中報凈利潤同比增長790.78%(中值)

中國最早成立的全國性房地產中介服務連鎖企業之一,與「鏈家」並列為國內房產中介兩大龍頭,華東地區市佔率優勢明顯;

主營業務為房地產綜合服務業務、商業零售業,同時涉及房地產業、酒店 旅遊 服務業和物業管理。

雙環傳動:評級機構7家,預計中報凈利潤同比增長10115.38%(中值)

中國齒輪散件生產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齒輪生產企業之一,主營業務為機械傳動齒輪及其相關零部件的研發、設計與製造,主要應用領域涵蓋 汽車 的動力總成和傳動裝置包括變速器、分動箱等

信邦制葯:評級機構7家,預計中報凈利潤同比增長315.01%(中值)

一家從事純天然植物類中成葯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

其產品集中在心腦血管、消化系統兩大類,具體包括銀杏葉片、六味安消膠囊、貞芪扶正膠囊、護肝寧片、益心舒膠囊等。公司的體外診斷試劑已取得美國FDA和歐盟CE認證、歐盟GMP證書等。

公司擁有17個國家基葯目錄品種,其中包括公司的主打品種:益心舒膠囊、脈血康膠囊、維血寧顆粒、銀杏葉片、六味安消膠囊、貞芪扶正膠囊等。

盛新鋰能:評級機構7家,預計中報凈利潤同比增長264.33%(中值)

子公司致遠鋰業擁有年產4萬噸電池級碳酸鋰、單水氫氧化鋰和氯化鋰的鋰鹽產能,產能位居國內前列,產品應用於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

公司收購盛屯鋰業100%股權,標的擁有奧伊諾礦業75%的股權,奧伊諾擁有業隆溝鋰輝石礦的采礦權和太陽河鋰多金屬礦的探礦權;

木林森:評級機構7家,預計中報凈利潤同比增長182.83%(中值)

國內LED封裝絕對龍頭,封裝產能內地企業前列;在上游晶元、下游照明應用深度布局打造LED產業鏈;LED雙寡頭之一木林森系,包含華燦光電、澳洋順昌、開發晶等;

旗下LEDVANCE擁有40多個國家的銷售渠道、百餘項經授權商標品牌;

奧瑞金:評級機構7家,預計中報凈利潤同比增長224.50%(中值)

國內領先的飲料罐和食品罐包裝解決方案提供商,主營三片罐、兩片罐生產以及罐裝業務;公司核心客戶為紅牛、加多寶、旺旺等食品飲料領域的知名企業;

科倫葯業:評級機構7家,預計中報凈利潤同比增長121.85%(中值)

主要從事大容量注射劑(輸液)、小容量注射劑(水針)、注射用無菌粉針(含分裝粉針及凍乾粉針)、片劑、膠囊劑、顆粒劑、口服液、腹膜透析液等25種劑型葯品及抗生素中間體、原料葯、醫葯包材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涵蓋麻醉鎮痛、中樞神經、抗感染、腸外營養等領域。

注意:上述公司根據業績報表等公開資料整理歸納,僅作為分享以及交流學習,不作為買賣依據;

(部分上市公司近期股價已有較大漲幅,切勿追高,切勿追高,切勿追高!)

大家有什麼想說的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碼字不容易,認同文章觀點的朋友可以點贊,點贊支持一下,謝謝!

大家也可以點擊頂部藍色關注我,有問題也可以給我發消息,每個交易日都會給大家分享最新的股市資訊,每天第一時間就能看到。

與分眾傳媒股票業績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給員工激勵性股票 瀏覽:382
股票大陰包大陽什麼走勢 瀏覽:546
醫療診斷股票有哪個 瀏覽:645
上市公司債務重組成功後股票表現 瀏覽:509
5天資金流入股票公式 瀏覽:985
一隻股票的滬股通持倉變動 瀏覽:274
買300750股票賺錢了嗎 瀏覽:814
股票交易有大數據控制嗎 瀏覽:914
當前5g股票走勢 瀏覽:122
大股東質押之後股票走勢 瀏覽:889
金智科技股票英文名稱 瀏覽:993
股票醫葯行業的龍頭 瀏覽:757
k五十均線股票買入賣出 瀏覽:389
600030股票行情最新 瀏覽:777
上海富馳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 瀏覽:748
京藍科技股票走勢k線圖 瀏覽:4
歐洲小盤股etfmsci的股票市值 瀏覽:520
解鎖股票什麼時候到賬戶 瀏覽:704
上海電影股票中國電影股票 瀏覽:613
2018年中報業績預增的軟體股票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