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主力排名 > 如何成為優秀的股票投資人

如何成為優秀的股票投資人

發布時間:2022-10-22 06:04:32

『壹』 怎樣成為一名合格的投資人

投資人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

股票市場是一個風險巨大的地方,每個投資人在入市之前就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備,不因賺錢而過度的高興,也不因賠錢而過度的悲傷。

投資人必須具備足夠的風險意識

"夫善用兵者,先慮敗,後慮勝。"在股票投資市場,永遠要把風險放到第一位,收益放到第二位,要嚴格遵守交易紀律,那就是"風險第一,止損水記"。

風險意識體現在哪裡呢?主要是入市的資金和止損。入市的資金必須是閑置的、中期甚至長期不用的錢,不要把養家糊口、養老防病、養育子女的錢投進股市,絕對不透支、不借款、不挪用公款,否則一定是一條不歸路,2015年的股災給每一個股票市場的投資人上了一堂生動的風險教育課,使投資人真正地體會到了什麼叫風險,眾多的風險控制能力較低的融資客們遭受了滅頂之災,辛辛苦苦積累一生的財富瞬間化為烏有。

投資人必須擁有正確的投資理念

2001年美國安然公司和2008年美國雷曼兄弟的倒閉、2017年沈陽輝山乳業的崩盤、華銳風電的暴跌等都是活生生的反面教材,安然公司在2000年股價最高是250美元,到2001年跌至0.57美元,正確的投資理念就是投資人一定要遠離垃圾股票,要永遠堅持價值投資、成長投資、組合投資。

投資人必須懂得不經百煉難以成鋼

成功的股票投資人必須經過大風大浪、大起大落、大盈大虧、大牛大熊、有五到八年以上漫長時間的磨煉等痛苦的積累過程,再加上豐富的社會閱歷等。

個人智商的高低、理論知識掌握的多寡固然重要,但不經過歷史重生、逆境磨礪怎能懂得市場的真諦,只有戰場才能成就英雄,只有苦難才能造就強者,只有百練才能成鋼,不是因為讀了幾本書就能在股市裡長期生存下去,靠量化投資、模型計算在股市中搏殺是多麼的可笑。

投資人要具備與時俱進、不斷學習的勤奮品格

證券市場里的信息、數據、政策、法規、監管措施等影響證券價格的因素每時每刻都在變化,證券市場的投資風格、炒作風格也隨時間的變遷而不斷變化。像2014年至2015年炒中小創垃圾股,2016年至2017年炒績優藍籌股,2017年創業板指數送創新低而上證50指數送創新高等。因此,證券投資學也是一本永遠念不完的書,證券市場里有永遠探索不完的未知,要想搞好證券投資,一定要不斷地學習學習再學習。

(一)向書本學習

投資人除了要有雄厚的證券投資的相關基礎,還要每天瀏覽相關網站若干次。全世界每時每刻發生的消息(包括各國證券、期貨、外匯、黃金交易的即時消息,各種數據、觀點等等)新聞都在這些網站里。

(二)向市場學習

股市市場風雲變幻、神秘莫測,只有不斷研究適應掌握不斷變化的市場贏利模式以及主力的操盤手法,跟得上主力和市場,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市場的收盤總結、開盤預測,市場的熱點、市場的投資風格等是投資人每時每刻必做的功課。

(三)向他人學習

中國股票市場成敗的案例很多,成功的經驗、失敗的教訓都是投資人的寶費財富,要善於從他人的經驗教訓中學習提高。

『貳』 如何成為股票市場中優秀的投資者

一名優秀的投資者總是有敢於質疑的態度和獨立思考的能力,你要相信自己的判斷,而非屈從於對權威的盲目信賴。

『叄』 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好的投資家

要做一個優秀的股票市場投資家,我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熟知股票的基本知識(以下列舉)

股票的概念與特徵、股票的種類、股票的作用、股票與債券的區別 、股票與儲蓄的區別、股票的價值、股息與紅利的來源、股息與紅利的發放方式、除權與除息、送紅股的利弊、配股的利弊、股息紅利與投資回報、業績增長與投資回報、股份公司的概念、股份公司的設立程序、股份公司的組織、股份公司的重整與合並、股份公司的解散與清算、實行股份制的意義 、企業的股份制改造、股票市場的概念與地位、股票市場的性質與職能、股票發行市場、股票交易市場、證券機構概覽、證券交易所、我國的證券交易所、我國股市的基本特點、開戶、委託買賣、成交、清算與交割 、過戶、股票的交易方式、深滬股市的股市行情表、「股市有風險,入市須慎重」、風險的種類、風險的成因 、風險的度量 、風險的防範方法 。

第二:了解股市內的糾紛、恩怨、以及由股市衍生的附屬品

第三:在中國的股市中獲得自由的權力

在大多數人眼中,所謂自由就是不被限制人身行為,享有自由生活的權利。事實上,自由的意義遠非如此簡單,在現實生活中,自由的權利往往被各種因素所制約,其中最主要的制約是來自於金錢的匱乏,沒有金錢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失去自由。
當我們渴望與家人長相斯守,生活的窘迫會迫使我們背井離鄉賺取微薄的薪金;當我們渴望從遙遠的異鄉回到闊別已久的家,卻常常因生活拮據無法成行;當我們希望和朋友一起度過一個輕松的周末,卻為獲取一份薪金養家糊口而放棄。這都是因為金錢的匱乏造成我們在某種程度上失去自由。在未來的生活中,沒有金錢,失去的自由的程度將會更高。因此想要獲得真正意義上的自由,必須找到獲取金錢的最佳途徑--即獲取成功。
什麼是成功?成功的定義很難界定。因為每個人對成功的認識並不相同,但是通常有三種理解。多數人認為所謂成功,就是一個人可以生活在優越的環境中,有文憑,事業有成,有社會地位,就叫做成功人士。或者就是一個人達到了他的人生目標,不論這些目標是什麼,不論是要做一個優秀的教師,還是一國的元首。還有人認為成功的意義就是改變自己的生活環境,有能力掌握自己的命運,不論任何時候都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而不隨波逐流,這才叫成功。成功通常是一種感覺,而不應是僅僅被大眾所認同的,我不能輕易地對成功下一個定義,因為成功有時往往只是一種感覺。但我想對於所有的人來講,成功伴隨而來的是金錢的獨立,和安逸的生活,這應該不會有什麼疑問。而金融市場正可以提供給我們這樣一個機會,只要我們通過不懈追求。
有時盡管沒有極佳的機遇,個人的努力不能創造巨大財富,依然可以使我們的成就超越常人,生活安逸。大富由天,小富由人。我們要做的就是在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逐步改善自身的缺陷,以待時機來臨。
未來中國的股票市場,必然是一個生機盎然的市場,是一個機遇與挑戰並存的市場。只要我們可以掌握其中的規律,就必然能夠擁有成功,並以此獲得追求自由的權利。

第四:把握好心態。態度決定一切,有很多股林高手最後都死在這步上。

證券市場對於很多人來講是夢想的世界,冒險家的樂園,彷彿只要找到正確的經文,念一聲芝麻開門,財富就可以滾滾而來。
正是為了迎合這樣的心理,中國證券市場短暫的歷史中出現了許許多多小丑一樣的人物,他們不是聲稱自己找到了投資的訣竅,就是急不可耐地跳出來對證券市場評頭論足,全然一幅專家模樣。有人聲稱自己發明了一套理論准確性極高;人聲稱自己的工作室預測和跟蹤了最近幾年所有的牛股,並連續出書四處吹噓自己的理論;還有人大言不慚號稱股神,聲稱自己最近幾年如何如何了得,沒有一隻股票虧損,百戰百勝想賠錢都很難;還有人宣揚自己運用xx測市,成績如何出色等等。還有一些分析人士發明了各種分析股市的方法,並加以各種奇異的名稱,什麼股市三十六計,制勝多少招,還有人甚至稱自己的方法一年能獲利十倍。這些繁雜的理論名稱仍華麗,但卻華而不實。書讀百遍,仍然一無所獲。事實上世上本沒有什麼股票操作的秘訣寶典,更沒有一套絕對有效並能夠迅速掌握的股市絕招。
一個理論在成熟市場是經過幾十年時間的觀察分析,運用上百年的資料加以統計,再經過幾十年時間驗證它的准確性,才逐漸成形。比如說道氏理論,它的形成幾乎是幾代人努力的結晶,從查理士·道爾到威廉彼·得漢·米爾頓,到羅伯特·雷亞,通過他們不懈的努力和嚴謹的觀察,才有了現在的構架。中國證券市場成立的時間非常短,只有12年時間,並處在幼年不成熟時期。這就造成了我們驗證和統計資料的困難。比如說旗形走勢,在我國證券史上一共出現過幾回?一個完整的牛市和熊市一共才出現過幾次?我們從僅有數據中尋找到的規律,往往蒼白無力。而這些人用自己僅有幾年的投資經驗,再根據證券市場僅有幾年的數據輕率地下定結論,就聲稱自己的理論是如何准確,自己是如何的百戰百勝,是多麼滑稽可笑。
正當他們吹得熱火朝天時候,真正專業且握有大量資金的券商們,正忙著將資金投入一級市場申購新股。沒有任何人能夠掌握一套戰無不勝的仙招,也絕非用幾個公式就可以盈利,不論在任何市場,沒有任何人能夠在一夜之間成為經濟巨人。我們看看那些成熟市場中出現的成功人物,不論是垃圾債券之父麥克爾·米爾肯、還是金融殺手索羅斯、或者股神沃倫·巴菲特,都是經過幾十年的財富積累,通過日積月累逐漸成為巨富。在中國,因為市場的不完善,既沒有賣空機制,又不能夠透支,而且交易范圍很小,取得好成績更是難上加難,可是他們卻口出狂言,是多麼的可笑。任何人的成功都是遵循著循序漸進日積月累的原則,而不是一日暴富所產生的。
盡管如此,還是有那麼多投資人急功近利渴望迅速成功,在我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投資人。他們在市場熱烈的時候被暴利傳聞所吸引,希望踏上淘金浪潮,將資金剛剛劃進帳戶,不具備一點點投資知識,就急忙將所有的資金憑感覺或輕易地聽信他人意見買進股票。有的人甚至即使只剩下兩三千元,也要將他們買成基金或低價股,直到剩下的資金已經不能再進行任何的投資才心滿意足,好像今天是最後的買進機會了。這種現象非常普遍,很多投資人都經歷了這樣的過程,但是他們也同樣在經歷了短暫的獲利之後,很快陷入了套牢的泥潭,長期在其中掙扎。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局?原因非常簡單,只是因為他們沒有在入市前做好充分的准備工作,沒有足夠的心理准備和投資知識。如果沒有一定的專業投資知識就投身股市,簡直就像瞎子開車一樣,是十分危險的。
事實上證券市場上的成功不是取決一些什麼奇怪的因素,或者一個人智商的高低,而是與其他行業一樣,是對於從事事業的興趣。換言之,就是狂熱的程度。
任何一個成功的投資者,成功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他真正所關心的不只是金錢的波動,而是對股市運作規律產生的興趣,成功就是狂熱迷戀編織的產物。我們必須要有將證券投資作為一項事業去做的認識與決心,而不是當作一個獲取暴利的場所。
如果你所希望的只是在證券市場碰運氣,或者希望在自己最近無所事事的生活中做一點點綴,等有正式的事再離開,這些想法是十分危險的。證券分析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在真正的掌握之前,不但要消耗大量時間精力,而且常常要付出高昂的學費,絕非一朝一夕可以掌握。
如果你的目的不是以股票為終身職業的話最好離開。很多人認為我危言聳聽,因為畢竟現在有很多投資者剛剛入市就已經有所獲利,這一點我不想過多爭辯,事實勝於雄辯。
如今,社會的進步之所以日新月異,就是在於分工,只要做好我們最擅長最熱愛的事,就可以生活得很好了,而不是到處撒種最後廣種薄收。我們要做的不是面面俱到地掌握所有的掙錢方法,而是將熱愛的事情做好,就可以擁有成功的一生。
如果你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依然選擇這個行業,那麼首先我要祝賀你,因為你已經具備了正確的態度。但在真正開始投資之前,你還必須要有充足的准備,從心理上的到專業知識方面的,而不是急於投資。

第五:巔峰之路

表面上看,證券市場僅僅是一個交易的市場,實質上是人生的縮影。股市中充滿了貪婪的慾望,充滿了人性的弱點,人類所有的丑惡本性和優秀的品質無時不在市場中閃現。一個能夠在證券市場上成功的人,是真正出類拔萃的。他們能夠在行情暗流涌動風雨飄搖的底部滿懷信心,在市場最狂熱的頂部做到世人皆醉唯我獨醒。
股票的投資是一門藝術,市場修煉的最高境界就是生活的修煉,和對人生對社會的理解。一個僅僅沉迷於市場的投資者是不可能成為真正的高手,擺脫人性的弱點,站在市場的外面看市場,才能真正明白股市的真諦。沉迷其中,最終只會被市場的每一個細微波動所左右,最後迷失方向,成為待宰的羔羊。正像古人那描寫廬山的千古佳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成功者經過千辛萬苦的長途跋涉,歷盡風雨,在淚水與懊悔中逐步成長,逐步成熟。人們往往只看到成功者的輝煌和陽光的笑臉,而他們背後的艱辛、勞碌、失敗的痛苦,人們卻熟視無睹,甚至不屑過問,這委實是人類的悲哀。對股票的認識過程,就像人的一次重生,每一次的成長,都是在痛苦中成熟,在磨難中成長,最終升華為人生的理念。只有在整個生活中逐步升華,忽視個人的得失,才能最終伴隨我們走向顛峰。只要我們能夠戰勝自己,就會最終戰勝市場並擁有成功的人生。
最後,當你真正登上成功的巔峰,回頭再看,你會發現,生活就是股市,股市就是生活。

『肆』 如何成為一個成功的投資者

優秀的投資者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學習和不斷練習產生的!如何成為一名成功的投資者呢?我認為要訓練以下能力:第一是擇時能力,選擇正確的時機進場,第二是行業選擇能力,選擇優秀的賽道,站在時代的風口;三是選股能力,在優秀的行業里選擇龍頭股票;第四是波段能力,在拉升前進場,在調整中離場,第五是風控能力,做錯了要敢於止損,避免被套和大虧。

如何選擇最佳的進場時機呢?從A股歷史走勢來看,最佳的進場時機是熊末牛初,行情在絕望中誕生,在猶豫中發展,在歡樂中淡去。在熊市末期,悲觀情緒蔓延,股吧,QQ群,微信群鴉雀無聲,從業人員羞於承認是專業股票研究員,利好出來就是高開低走,每天跌一點後又漲一點,成交量嚴重萎縮,證券公司門可羅雀,低價股遍地都是,個股價格底線不斷被突破,創業板平均市盈率低於30倍,上證指數平均市盈率低於10倍,破凈股不斷增加。

2001年,2007年,2009年,2015年就是A股的最佳出場時機。市場頂部有以下特徵:第一是因為找不到合適的投資標的,對估值敏感的投資人開始囤積現金,比如巴菲特就喜歡在估值高位大量拋售股票,2007年16港元拋售中石油就是經典案例。2008年,趙丹陽主動宣布私募基金清盤,退出A股市場,巧妙地躲過了一輪熊市,當時上證指數停留在5400點的歷史高位,此後一路暴跌至2000點之下,因此趙丹陽一戰成名,成為堅守價值投資陣地的一面旗幟

『伍』 在股市中,如何成為一個優秀的投資者

心態放端正,不要跟別家比,不要去想自己當時要是買了某一隻股該賺了多少,把指數忘掉,追求自己的絕對收益,避免風險。遇到熊市時不要交出自己的籌碼,要多研究個股,這樣反復研究琢磨下來你就會漸漸地成為一個高手。

『陸』 如何做才能成為真正的股市高手

1、投資者需要先去了解市場,認識市場,可以中買一些書籍來看,股票技術面,基礎面,財務方面,心態方面等,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來,並且熟悉和熟練的運用技術分析指標。
2、每天堅持復盤,注意關注國家新聞和市場行情的走勢,參考市場的方向和熱點來操作選擇。
3、把理財當事業來做,股市你也可以從零開始學習。不斷的實踐來完成自己的操盤系統。操作指令以及心態。
想要成為高手,必須經過自身的不斷努力,不斷的提升自己。努力成為一名合格的投資者,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結合是決定自己是否可以在行業裡面生存的法則。

如需了解股票,您也可以登錄平安口袋銀行APP-金融-股票進行查詢了解。

溫馨提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做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
投資者應該充分認識投資風險,謹慎投資,充分了解並清楚知曉本理財產品蘊含風險的基礎上,通過自身判斷自主參與交易,並自願承擔相關風險。
應答時間:2022-02-10,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柒』 如何成為一名好的投 資 者

股票投資這個職業非常有意思,作為世界上最難賺錢的職業之一,但是同時又是入門門檻最低的行業的之一。當這兩個之一完美結合的時候,人間就上演了許多悲歡離合。

經常有人問二馬如何學習股票投資,那麼今天我就站在一個職業投資人的角度,說說我的看法。其中內容既包括如何學習股票投資,也包括評判自己是否適合股票投資。挑選飛行員是需要有素質測試的,股票投資也是如此,並不是誰都適合股票投資。

下面我們言歸正傳,說說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投資者。

要成為一名合格投資者,我認為需要完成六個地方的修行及學習。

一、要做好投資,首先必須具備優良的品質

品質要求是股票投資和其他工作最大的不同,絕多多數工作對於個人性格品質要求不多,一個謙虛好學的人,和一個固執狹隘的人都可以去干一個程序員工作。可能工作業績有區別,但是區別不致命。但是股票投資不同,性格因素往往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作為一個投資者,你必須是謙虛、理性、開放、自知、勇敢、耐心,你需要有質疑精神及自信心。

1、虛心的面對不會的知識 --- 不知道的內容就要去學習,你不了解的地方,就有可能有危險等著你。

2、以開放的心態對待自己的錯誤 --- 很多人在生活中對於自己的錯誤遮遮掩掩,掩蓋自己的愚蠢與無知。但是在投資時,一方面這種心態會阻礙你的進步。同時市場也會用真金白銀教育你。

3、承認自己是99%的普通人中一個,承認自己是一個弱者。這屬於性格品質中的自知之明。

弱者體系就是假定自己在信息獲取、理解深度、時間精力、情緒控制、人脈資源等方面都處於這個市場的最差水平,只能依靠的只有時間、賠率與常識。

我們是普通人,我們的投資是缺乏一個團隊去支撐,沒有一個投研團隊,沒有來自Wind的數據,做不到經常性的去調研,也不能隔三差五和一些行業內的領袖人物把酒言歡。這就是我們,這就是99%的普通人。弱者體系就是普通人在股市角色的畫像。

4、在大跌時敢於買入,在行情火爆時,敢於賣出。這需要你克服自己的貪婪與恐懼。需要極大的智慧與勇氣。當然同時需要足夠的學識,因為有學識,你的勇氣將不再盲目。知識和性格是相輔相成的。

5、樂於分享 ---- 分享知識給別人,一方面可以獲得成就感,同時在分享同時也是再次梳理知識體系的時候。而分享後他人的提問,可能有你沒有考慮到的東西

『捌』 怎麼才能成為投資高手

有人問如何成為投資高手,股神巴菲特講了三個故事…


股神巴菲特說:「人生就像滾雪球,重要的是發現很濕的雪和很長的坡!」看看本文的3個故事能夠給你帶來哪些啟發…

來源:身邊的經濟學(ID:jjchangshi)原創首發

我們希望成為高手,首先必須做到投資的無虧損。為什麼投資無虧損能夠成就高手,這就要需要以巴菲特為例談談復利的作用。

巴菲特談到復利的時候,高度評價復利的作用,他是這樣說的:「人生就像滾雪球,重要的是發現很濕的雪和很長的坡。」這句話的正確解讀就是:「雪很濕」,比喻年收益率很高;而「坡很長」則比喻依靠復利增值的時間很長。

巴菲特正是通過滾雪球來比喻,投資者可以依靠復利的長期作用而實現巨大財富的積累。

巴菲特早在自己30多歲的時候就明白了復利的這一極端重要性,他在1963年寫給合夥人的信中說:「我們的合夥基金存在的根本原因就是,要以高於平均水平的收益率來進行復利增長,而且長期資本損失的風險要比市場之中那些主要投資公司更低。」

1962~1964年,在致股東的信中,巴菲特又特別提到了三個故事來說明復利的秘密。這三個故事來自匯添富基金首席投資理財師劉建位先生翻譯的文章。

第一個故事:從3萬美元到2萬億美元

我根據並非完全可靠的消息得知,伊莎貝拉女王當初資助哥倫布環球探險航行的投資資本大約是3萬美元。大家普遍認為,這筆投資至少是一項相當成功的風險投資,但我認為,如果不考慮發現地球的另一半所帶來的心理上的滿足的話,我必須指出,這項交易的回報也肯定沒有投資IBM更加賺錢。

非常粗略地估算一下,如果當時把這3萬美元投入年復合收益率為4%的項目,那麼,到1962年將會累計增值到2萬億美元(這2萬億美元是真金白銀而不是政府統計的數據)。這樣的幾何級財富增長過程表明,要想實現神話般的財富增值,要麼讓自己活得很長,要麼讓自己的錢以很高的收益率復合增長。

第二個故事:從2萬美元到1000萬億美元

由於復利這件事情看起來十分無聊,這一次我將嘗試轉向藝術品世界,用小小的一堂課來解釋復利的神奇。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在1540年支付了4000埃居,購買了達·芬奇的畫作《蒙娜麗莎》。只有萬分之一的可能性,你們中的少數人才不會注意到埃居的價格波動,當時的4000埃居約合2萬美元。

如果弗朗索瓦一世能腳踏實地做些實實在在的投資,他(和他的受託人)能夠找到一個每年稅後復利收益率6%的投資項目,那麼,到現在的1963年,這筆投資將會累計增值到1000萬億美元。我想這個故事可以終結我們家裡關於購買一幅油畫嚴格來說是不是一筆投資的爭論了。

第三個故事:從24美元到420億美元

這是一個關於曼哈頓島印第安人的傳奇故事,那個印第安人就是把這座小島賣給(因揮霍浪費而臭名昭著的)荷屬美洲新尼德蘭省總督彼得·米紐伊特(Peter Minuit)。我了解到,印第安人從這筆交易中凈落到手的錢約合24美元。付出金錢的米紐伊特得到了曼哈頓島上22.3平方英里的所有土地,約合621 688 320平方英尺。

按照現在可比土地銷售的價格基礎進行估算,我們不難做出一個相當准確的估計,合理推算出整個曼哈頓島的土地現在(1964年)總價值約125億美元。對於那些投資新手來說,這個數據聽起來會讓人感覺米紐伊特總督做的這筆交易賺大了。但是,印第安人只需要能夠取得每年6.5%的年復利收益率,就可以輕松笑到最後。

按照6.5%的年復利收益率,他們賣島拿到的24美元經過338年到現在(1964年)會累計增到約420億美元,而且,只要他們努力爭取每年多賺上半個百分點讓年復利收益率達到7%,338年後的現在(1964年)就能增值到2050億美元。

現在的社會總是那麼復雜,那麼急功近利。市場中的大眾往往過於關注短期盈利,過於關註明星,而忽視市場之中的壽星。明星容易一閃而過,而市場中的真正高手,則始終以保持不虧損為基本目標,也唯有如此,方能充分發揮復利的效應。

1994年10月10日,巴菲特在內布拉斯加大學的演講中說:「復利有點像從山上往下滾雪球。最開始時雪球很小,但是往下滾的時間足夠長(從我買入第一隻股票至今,我的山坡有53年這么長),而且雪球黏得適當緊,最後雪球會很大很大。」

這就是巴菲特追求復利的原因,也是他能夠成為高手的唯一秘密。

來源:身邊的經濟學(ID:jjchangshi),轉載請註明;文章摘編整理自王韜《投資交易系統進階之路》

『玖』 怎麼成為一個合格的投資者

每個人都夢想成為一名成功的投資者,但在這個弱肉強食的市場中,成功的背後則是艱辛的付出,能夠堅持下來的人可以說是微乎其微,但很多人依然懷揣著成功的夢想前赴後繼,真可謂是一將功成萬骨枯。毋庸置疑,追求成功必然無可厚非,但在成為成功投資者之前,你是否已是一名合格的投資者,這應是每位進入這個市場的投資者應該拷問自己的第一個問題,如若不然,再艱辛的付出也將枉然。筆者以為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投資者,應該先剖析自己,然後去武裝自己,唯有二者同時進行,才算得上合格。1、分析期貨市場之前先分析自己。 分析是期貨市場永恆的主題,無論是從業者還是投資者每天都在分析著市場,研判著市場,但無論是從業者還是投資者,在分析市場之前,首先分析的應該是自己,而不是市場。作為一名初入期貨市場的新手或者是即將進入期貨市場的投資者,應該先是捫心自問,參與期貨投資,我有足夠的抗風險能力嗎?我自身的知識儲備是否能夠應對市場的風雲變幻?我有充足的時間和充沛的精力來關注市場嗎? 就抗風險能力而言,其衡量的標准就是投資者財務狀況,一個沒有抗風險能力的投資者在進入市場之前,就已經先輸一招。在自身財務狀況允許的前提下,投資者還應該具備一定的經濟常識和投資理念才能進入市場,去嘗試投資,否則還是規避期貨投資為好。除此之外,期貨投資本身還需要投資者有足夠的時間和充沛的經歷來關注這個市場,如若不然許多本來應該成功的投資決策,也會應投資者的時間和精力關系而過早的夭折。2、選擇適合自己的操作模式 在期貨市場中,就市場參與主體而言,可以分為投機者、套利者和套期保值者,而大多數個人投資者都將被劃為投機者的范疇,作為投機者而言,其交易操作模式也分為高頻交易、波段交易以及中長線交易。在分析自己之後,投資者就應該根據自身的狀況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操作模式。高頻交易、波段交易更適合抗風險能力弱、時間充足、精力充沛的投機者,而中長線交易則對抗風險能力要求較高,對時間、精力要求較低。選擇適合自己的操作方式,遠比去苦苦追尋市場中別人業已成功的交易方式要高明的多。畢竟,別人的鞋再漂亮,穿到你自己腳上不一定舒服。 在選擇適合自己的操作模式後,投資者應該對自己的頭腦好好武裝一番,即使你已經在投資市場領域有一定的投資經驗,也需要對期貨投資的理念以及技巧好好的學習,不然盲目照搬經驗等待你的或許只是失敗罷了。3、做市場的追隨者,而不是預測者 在進行期貨交易之前,必須強調的是投資者是想預測市場的走勢還是要去追隨市場的走勢,只有解決了這個問題,才能為你以後成為一名成功的投資者奠定基礎。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首先自我發問,我能預測未來嗎?我想對於任何人而言,答案都是否定的。因為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信誓旦旦的、拍著胸脯保證自己能夠預測未來。假如你不能預測未來,那麼你必然不能夠預測期貨市場,因為期貨在英文裡面就是未來的意思,期貨=FUTURES。當然這只是一種文字游戲罷了,可事實也確如此。 我們知道對於期貨市場分析者而言,其分析市場的方法無外乎兩種:其一是基本面分析,其二是技術面分析,無論何種分析其有效地前提都是建立的假設之上。如果市場不能滿足其假設條件,其失效是必然的。因此,可以說我們的分析方法都沒有辦法預測未來,因為其本身就是建立在一種假設之上罷了,用假設之上的理論去預測未來,其結果只能是失敗而已。 站在技術分析的角度而言,預測市場還是追隨市場的問題實際上則是投資者是選擇左側交易還是右側交易的問題,而站在哲學角度上去考慮這個問題,則是上升到投資者是唯物主義者還是唯心主義者的問題。這個問題的答案,已然蘊藏在市場的歷史走勢中。A股史上最慘烈的熊市,上證指數自6124點近乎直線下跌告訴了我們;期貨市場一輪輪的熊牛轉換,告訴了我們;先輩們用一次次交易的案例告訴了我們,追隨市場才是王道,不要試圖與市場作對。讓我們謹記二十世紀著名的經濟學家凱恩斯的一句名言:市場不理性的時間常常要比你破產需要的時間長。這句話告訴了我們應該怎樣去理解市場。4、止損、順勢要二者兼備 如果把交易比作開車,止損就是剎車,順勢則是加油。對於一名高明的司機而言,其高明之處並不在於要知道何時加油前進,而要知道何時剎車停止。而對於交易者而言,其初始目標不應該是追求盈利,而是懂得止住虧損,做好風險控制。在做期貨交易的時候我們要謹記,止損永遠都是正確的,而順勢則需要視情況而定。在止損的同時不要忘記順勢,順勢的同時不能忘記止損,止損和順勢要二者兼備,但止損要高於順勢。因為出事故的都是高速行駛的車子,而不是剎車停止不前的車子。那麼投資者怎樣才能做到止損順勢呢?其答案就是標准圖形中選擇標准操作點5、標准圖形中選擇標准操作點 所謂的標准圖形,就是能夠十分容易的選擇操作點,在進場之後又能夠十分容易的尋找止損點、止盈點罷了。聽起來簡單的問題,但卻是很少人能夠做到,因為他們少了在選在標准點之前應該樹立的一種理念,那就是等待。 對於標准圖形與標准操作點的問題,筆者認為二者是互為一體的,也就是一個標準的圖形上面,就已經包含了一個標準的操作點,對於標准圖形而言可以說每個技術分析者都有自己的看法,關鍵還在於自己的思考與積累。6、做好資金管理 曾記得有這樣一個形象的比喻,如果把市場看作一個健康的人,那麼均線就是人體的骨骼,支撐著人體的整個重量和趨勢方面,K線就是人體的肌肉,肌肉的好壞直接決定著人體爆發時所產生的能量,而量則是人體的血液,血液供應能否同步跟進,則決定人體的耐力能否持久。那麼這個比喻對個人投資者也是適用的,可以說每個人的資金管理的好壞決定了投資者個人的耐力的持久與否。如果你不能做好資金管理,沒有足夠的耐力,就不能支撐投資者向自己的目標前進。在能夠研判出行情正確方向的時候,有多少投資者累死在了黎明前的黑暗中,就是因為其沒有做好資金管理,在沖刺階段失去了力量。因此,做好資金管理也是合格投資者不可或缺的部分。 如果一名投資者能夠做到以上六個方面,自身也就擁有了一個良好的心態,那麼可以說就是一名合格的投資者了,畢竟,交易說到底就是心態的較量。但請謹記只是合格而已,而要想成功,則必須自己去尋找一個穩定的盈利模式,才算得上成功的投資者

閱讀全文

與如何成為優秀的股票投資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投資的幾種派別 瀏覽:226
西南證券歷史股票行情 瀏覽:923
怎麼做一個假的股票賬戶 瀏覽:938
工商銀行股票有潛力嗎 瀏覽:369
哪些股票是國家的核心資產 瀏覽:152
阿里年會股票中獎員工 瀏覽:869
tableau分析股票數據 瀏覽:598
股票漲停值怎麼算 瀏覽:655
退市股票多久進三版 瀏覽:642
n天沒有漲停的股票指標 瀏覽:560
股票九華科技 瀏覽:199
購買長期股票的會計分錄 瀏覽:450
和科技有關的股票有哪些方面 瀏覽:829
蕭楠管理的基金易方達消費行業股票 瀏覽:659
八元股票投資app 瀏覽:354
為什大資金一入市全部股票都漲 瀏覽:373
股票交易截圖生成器app 瀏覽:108
點讀科技股票代碼 瀏覽:987
股票漲停板怎麼買不過去了 瀏覽:857
怎樣抓住指標共振的股票 瀏覽: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