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主力排名 > 員工第一期持股計劃股票

員工第一期持股計劃股票

發布時間:2022-10-23 18:04:19

㈠ 公告利好指標公式

哈爾斯(002615)公開發行可轉債申請獲證監會核准批復 哈爾斯(002615)公告,公司於2019年5月10日收到中國證監會出具的批復,核准公司向社會公開發行面值總額3億元可轉換公司債券,期限5年。本批復自核准發行之日起6個月內有效。天域生態(603717)所屬聯合體預中標EPC總承包項目 天域生態(603717)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中晟華興國際建工有限公司所屬聯合體預中標公安縣水韻孱陵(中心城區水環境綜合整治)EPC總承包項目,投標報價:設計費:《工程勘察設計收費標准》相關計費標準的60%;方案設計估算為114,998萬元。方正科技(600601):獲曾遠彬及其一致人舉牌 方正科技(600601)5月10日晚公告,公司當日收到股東曾遠彬、張佳華以及廣東萬喜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編制的《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截至5月9日收盤,上述信息披露義務人合計持有公司股份1.1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5.006%。在未來12個月內,上述信息披露義務人將擇機繼續增持公司股份。註:曾遠彬與張佳華為夫妻關系,曾遠彬與張佳華合計持有廣東萬喜資產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權。康德萊(603987):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H股申請獲證監會受理 康德萊(603987)5月10日晚公告,控股子公司康德萊(603987)醫械首次公開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申請材料獲中國證監會受理。金禾實業(002597)擬斥資7500萬元至1.5億元回購公司股份 金禾實業(002597)公告,公司擬以不低於7,500萬元且不超過15,000萬元的自有資金回購公司股份,用於後期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回購股份價格不超過30.73元/股。回購股份的實施期限為自董事會審議通過回購股份方案之日起12個月內。東南網架(002135)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完成股票購買 東南網架(002135)公告,截至2019年5月10日,公司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通過「西藏信託有限公司-西藏信託-智昂5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二級市場累計買入公司股票20,893,704.00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02%,成交均價為5.86元/股,成交金額為122,426,875.12元。公司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已完成股票的全部購買,剩餘資金留作備付資金。景興紙業(002067):擬1.24億元實施PM10施膠機技改項目 景興紙業(002067)5月10日晚間公告,擬實施PM10施膠機技改項目,項目直接投入為1.00億元,停機損失為2434.88萬元,兩項合計為1.24億元,改造後每年可為公司創造利潤1923.32萬元。技改預計周期為60天,預期改造方向主要為通過流漿箱、靴壓、施膠機改造提高公司產品強度指標狀況、降低綜合生產成本。翰宇葯業(300199):擬在大理建設工業DM種植及深加工基地 翰宇葯業(300199)5月10日晚間公告,翰宇葯業(300199)與大理經開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未來五年內,公司及其合作方擬分期投資2-5億元,在大理建設工業DM種植及深加工基地,以工業DM提取物在制葯領域的應用為研究方向,圍繞工業DM全產業鏈布局,搭建相關配套設施平台。

上面就是小編為您帶來今日股市上市公式利好公告的全部內容。

㈡ 格力再推員工持股計劃,規模不超15.5億

格力再推員工持股計劃,規模不超15.5億

格力再推員工持股計劃,規模不超15.5億,此次員工持股計劃的股票來源為公司已回購的股份,員工持股計劃的資金規模不超過15.5億元,格力再推員工持股計劃,規模不超15.5億。

格力再推員工持股計劃,規模不超15.5億1

5 月 20 日晚間消息,格力電器今日發布公告表示,為進一步完善員工長期激勵政策,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升公司管理團隊的凝聚力和公司競爭力,公司擬進一步推出第二期員工持股計劃,為企業長期增長保駕護航。

想讓員工自主奮斗,就得讓員工做自己工作和收入的主人,才能從內心激發不斷向上的能量,形成自我激勵的最終結果。隨著二期員工持股計劃的公布,格力電器和董明珠分別下了一步棋,讓更多的員工來做公司和自己的主人。

二期員工持股計劃公布 格力每股現金分紅不低於 2 元

此前,格力曾於 2021 年 6 月公布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草案),披露公司員工激勵計劃。

對比格力一二期員工持股計劃發現,本期員工持股計劃的考核目標較一期亦有所調整,具體為 2022 年-2023 年凈利潤較 2020 年增長分別不低於 20 億元、30 億元,且 2022 年和 2023 年凈資產收益率分別不低於 22%、21%,每股現金分紅不低於 2 元或現金分紅總額不低於當年凈利潤的 50%。

為平衡兩期員工權益,保障公司激勵機制的公平、公正,提高員工的主人翁意識與積極性,格力電器對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的考核目標也做了調整,即 2021 年-2022 年凈利潤較 2020 年增長分別不低於 10%、20% 調整為 10 億元、20 億元,同時 2022 新增凈資產收益率不低於 22% 的考核指標(與二期員工持股計劃相同)。

格力電器表示,2021 年以來,復雜多變的宏觀環境使得公司經營面臨的風險、挑戰與壓力遠遠超出預期,為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完善公司激勵機制,確保在嚴峻的外部形勢沖擊下實現公司未來業績的穩步增長,公司對考核目標做了一定調整。

同時,格力電器亦表示,公司經營並不會因考核目標的降低而鬆懈,公司仍將以一期的業績考核指標作為經營目標,並盡最大的努力確保未來發展戰略和業績目標的實現。

當前,整個家電行業都處於非常嚴峻的狀態,奧維雲網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家電零售額 1430 億元,同比下降 11.1%,甚至在線上渠道都出現了罕見下滑。在需求端,房地產行業低迷、國內消費意願疲軟,市場需求釋放嚴重不足。此外,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並保持高位,嚴重影響了家電整機企業。

近期,美的集團正通過裁員緊縮非核心品類,同時將股權激勵考核目標進一步下調(2022 年和 2023 年考核目標下調為凈資產收益率的 20% 和 18%)。有分析人士指出,「家電行業寒冬來臨,不少家電企業紛紛啟動裁員和下調考核指標等方式,開源節流去肥增瘦,格力發布二期員工持股計劃,或有益於公司應對整個行業下行的挑戰。」

傳統渠道增長乏力,格力需走出價值窪地

自 2012 年以來,格力電器凈利潤從 70 多億元增長至連續數年超過 220 億元,最高達 264 億元,上市以來累計現金分紅率超過 1000 億元(含 2021 年 10 股派 20 元的分紅計劃),過去三年實施的每股現金分紅合計達到 9.70 元。

業績持續增長的背後,激勵機制的缺失一直是格力電器飽受爭議的點,在過去長達 13 年的時間內,格力電器並未實施任何與股權掛鉤的激勵措施,直至 2021 年才推出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覆蓋人數也僅 4000 餘人,公司現有的激勵政策難以匹配日益增長的人才需求。

尤其是當下宏觀經濟下行疊加國內家用空調的容量逐步接近飽和,家電行業傳統渠道增長乏力,而格力電器也正處於謀求渠道轉型、推進產品國際化、業務多元化的關鍵時間節點,其更需要完備的激勵機制來激發員工主觀能動性,吸納更多優秀的人才來推動企業變革,以人為本方能加速企業蝶變。

據格力方面透露,公司在規劃 2022 年工作重點時亦提出要加強人才梯隊建設,打造人才聚集高地,健全各層次人才選拔和培養機制。因此,此時推出第二期員工持股計劃,也被看做將有助於補全企業治理短板,進一步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實現高質量的人才供給,打造多元發展新局面。

受資本市場情緒及行業大盤影響,目前格力電器股價一度處於窪地。隨著公司最新一期員工持股計劃的實施,格力有望進一步調動公司核心管理團隊和員工的積極性,打造利益共同體。此外,通過格力不斷推進的線上線下融合,也有益於改善盈利結構,加速多元化和產業鏈布局,持續提升企業的'市場化、現代化經營水平。

只不過對於格力而言,一二期員工股權激勵計劃的推出,或許有益於解決公司當前股價及內部運營管理方面部分問題,但最終能否厚積薄發實現高質量發展,仍需時間的檢驗。

格力再推員工持股計劃,規模不超15.5億2

20日晚,格力電器(000651,SZ;前收盤價33.23元)對外公布了第二期員工持股計劃(草案)。據公告,此次員工持股計劃的股票來源為公司已回購的股份,股票規模為不超過9472.8萬股,員工持股計劃的資金規模不超過15.5億元。此外,本次員工持股計劃購買公司回購股份的價格為16.36 元/股,等於董事會前一交易日收盤價32.72元/股的50%。員工持股計劃鎖定期為1年。

據了解,第二期員工持股計劃的持有人范圍是公司董事(不含獨立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以及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經董事會認定對公司整體業績和中長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的中層幹部和核心員工,擬參與總人數不超過12000人。

其中,中基層幹部、核心員工、技術專家等優先認購比例達97.47%,其他高管可認購份額不高於2.53%。以上如有剩餘,公司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再結合自身情況進行認購。

格力電器稱,自2012年以來,公司長達十多年均未實施任何與股權掛鉤的激勵措施,直至2021年才推出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覆蓋人數也僅4000餘人,相較行業內其他企業的激勵政策以及公司產業多元化背景下日益增長的人才需求仍顯不足。

第二期員工持股計劃涉及的業績考核指標是:第一個歸屬期,2022年格力電器的凈利潤需較2020年增長不低於20億元,且2022年公司凈資產收益率不低於22%、當年每股現金分紅不低於2元或現金分紅總額不低於當年凈利潤的50%;

第二個歸屬期,2023年公司凈利潤較2020年增長不低於30億元人民幣,且2023年公司凈資產收益率不低於21%、當年每股現金分紅不低於2元或現金分紅總額不低於當年凈利潤的50%。

除了公布第二期員工持股計劃,格力電器5月20日晚也披露了擬調整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業績考核指標。調整後,第一個歸屬期要求2021年格力電器凈利潤需較2020年增長不低於10億元,且當年每股現金分紅不低於2元或現金分紅總額不低於當年凈利潤的50%;

第二個歸屬期要求2022年公司凈利潤較2020年增長不低於20億元,且2022年公司凈資產收益率不低於22%、當年每股現金分紅不低於2元或現金分紅總額不低於當年凈利潤的50%。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比發現,從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的第一個歸屬期業績考核要求來看,調整後的指標實際上是對原業績目標進行了下調。不過,公司同時增加了凈資產收益率考核指標。

格力電器解釋稱,2021年公司推出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以來,外部環境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生產經營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

此外,格力電器還提到,2020年三季度以來,大宗原材料價格持續大幅上漲,2022年初緊張的地緣政治局勢繼續推動大宗商品價格高位波動,新冠疫情多地反復暴發,實體經濟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公司生產經營面臨的風險、挑戰與壓力倍增。

從大環境來看,據奧維雲網(AVC)推總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中國家電零售額1444億元,同比下降10.3%,其中線上市場罕見性地下降6.7%。

格力再推員工持股計劃,規模不超15.5億3

在業績說明會上,美的集團稱未來5年海外收入要突破350萬,並且要以創新效率應對行業的寒冬。

一周後,一份裁員50%的消息就沖上了熱搜。

對於裁員一半的傳聞,美的集團予以否認,但是對於裁員的消息,美的並沒有否認。美的集團稱鑒於內外環境的判斷,有序地收縮非核心業務。

實際上,大廠收縮是應對冬天最常見的方式。

據悉,從今年開始,美的集團的優化就從未停止,現在已經進行了兩輪,未來何時停止尚不可知。

在此前投資者交流會上,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也坦言,「未來三年,行業將迎來前所未有的寒冬,公司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不確定性,要穩字當頭。」

那麼應對冬天最好的方式,就是行業能繼續發展。相比於美的集團的收縮戰略,格力電器就稍微有點不同。

在對待員工這件事情上,董明珠可謂是企業家的典範,盡管執行起來或許有一些瑕疵,但是這並不妨礙什麼。董明珠曾在一場直播中宣布,格力絕對不會裁員!也不會丟下一個員工!

5月20日晚,格力電器發布公告稱,表示為與員工分享企業發展成果,提高員工積極性和創造力,確保發展戰略和經營目標的實現,公司擬實施第二期員工持股計劃。

據悉,此次員工持股計劃的股票來自於公司回購專用賬戶中第三期回購計劃已回購的股份,股票規模不超過9472.8萬股,占公司當前總股本的1.60%,整體資金規模不超過15.5億元。

最為重要的是,此次參與員工持股計劃的員工不超過1.2萬名。根據格力電器的最新財報顯示,格力電器當前的員工一共有81884名,也就是說接近七分之一的員工將會成為本次員工持股計劃的受益者。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持股計劃中基層員工擁有優先認購權。

按照此次認購計劃,其中董監高等8人,上限均為30萬股,而核心員工、中層幹部、技術專家認購比例將達到97.47%。如果剩餘,董明珠才能去認購。

且本次的員工持股計劃時間僅為12個月。

之所以在員工持股時間上所有調整,格力電器也解釋因為,2021年公司推出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以來,外部環境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生產經營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那麼為了補足公司長期以來激勵不足的短板,所以進行了調整。

實際上,進行這種調整一方面是因為格力電器的股價在過去一年半表現並不是十分的好,且進入2022年之後,格力股價依舊隨著市場繼續尋底。

另外在業績方面,4月29日,格力公布了2022年一季度業績,財報顯示,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52.6億元,同比增長6.24%;凈利潤40.03億元,同比增長16.28%。那麼其凈利的增幅實際上是高於美的集團的10.97%的增幅,但是卻小於美的集團營收的增幅。

換句話說,其實白色家電巨頭企業增幅都差不太多。但是我們注意到了,格力沒有進行裁員的消息,也就是說在未來比較復雜的環境下,董明珠是選擇和員工一起渡過難關。

㈢ 上市公司員工持股計劃一期和二期間隔時間

36個月。
拓展資料:
員工持股計劃長期持續有效,在其存續期間可以約定按照年、季、月的時間間隔定期實施,也可以不定期實施。 每次實施員工持股計劃,其所購股票的持股期限不得低於36個月,自上市公司公告本次股票購買完成時起算。
上市是企業融資的手段,當企業的發展需要注入新的資金的時候,可以通過上市的方式向社會募資,擴充公司資本。但很多現金流充裕,短期內沒有融資以擴大再生產需求的企業,上市純粹就為了圈錢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新東方,上市之後,幾個創始人發財了(還有人套現散夥了),而企業如今明顯沒有曾經獨霸外語輔導屆的地位了。

㈣ 董明珠為格力嘔心瀝血,不少股東和員工卻不領情

格力電器有八萬員工和幾十萬股東。股東都知道,自己持有格力電器的股息收入,歷年來遠超美的和海爾股東。但是,僅僅因為近一兩年股價漲幅落後了它們就怨聲載道。特別是,這次格力電器推出員工持股計劃草案,更是好像搞得天怨人怒了。都認為,格力員工佔便宜了,尤其是說董明珠吃相難看,一人獨吞了接近30%的低價員工持股份額。

可是,格力電器的股東中,多少人知道或者想過,按照2020年報披露的數據,美的員工年平均工資18.9萬元,海爾員工年平均工資22.2萬元,而格力員工年平均工資僅為10.6萬元?


在不少格力股東不滿意的同時,其實格力電器公司的不少員工也不滿意,為什麼不能像別的公司股權激勵計劃那樣,持有個兩三年,解禁後就自由在市場上賣出兌現,而要持有到退休?


由此可見,格力的員工和股東,都有不滿意的。可是,多少人想過,格力電器的員工持股計劃,像現在這樣的設計安排,是董明珠為了格力電器公司全體股東和員工的共同利益和長遠發展,心心念念了多年,並為之努力了多年的夢想呢。


為了說明我的觀點,我從2016年,格力電器收購銀隆新能源的事情說起。今天暫且不提此事最終失敗的幕後其他是是非非,單說員工持股計劃一事。記得當時輿論反對的焦點是,格力電器不該用自己的股權去收購銀隆。可是,多少人知道,董明珠之所以要用格力電器的股份去折算收購銀隆,除了其他原因外,還要一個重要考慮是要借收購銀隆的機會,實施員工持股計劃,為格力員工謀利益。當時股東反對的聲音我就不再說了,可是格力的員工,領情的卻也不多。當時是以15.57元/股的價格,向公司員工定向發行約1.5億股,募集23億元資金折股配套收購銀隆。今天看來股價是十分優惠,甚至是不敢想像的便宜了。可是,如此優惠而願享受的員工卻並不多。最後員工自願申請認購的人數和股數都少得可憐。只有4000多人,合計僅認購了8000多萬股,這是當時的認購數據:


內部員工自願認購結束後,董明珠不得不兜底包銷了剩餘的接近40%的份額。但當時,沒有人關注這個事情,火力集中在格力不該收購銀隆造車這件事,特別是用股權去換銀隆吃虧了這個焦點。


最終,收購銀隆新能源的議案被否,格力進軍新能源領域的大好時機被喪失,董明珠精心為員工籌劃持股計劃也流產了。這,究竟是董明珠犯下的錯誤,還是格力股東和員工錯失的機會和損失?我相信反思此事,每個人心裡都因該有自己的判斷,我就不多舌了。


都說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但是,看到連續兩天下跌的格力電器股價和媒體網路論壇,特別是聽到了那些持有格力電器股票,賬面浮虧受損的股民,聲討董明珠,號召要投反對票的聲音,我覺得和當時反對格力收購銀隆時何其想像。


不僅格力的股東沒有多少長進,格力的員工,雖然比上一次明白的人多了,不明董明珠苦心的員工,依然還是大多數。這從公司披露員工持股計劃草案就可以看出來,自願認購參與員工持股計劃的員工,雖然比上一次的4000多人,可也還是不足12000人。要知道公司有8萬多員工啊,我不知道他們是如何看待公司的員工持股計劃?結果就成了現在這個局面:


公司計劃拿出1億多股來實施首期員工持股計劃,結果只有1萬多員工自願認購了7000多萬股,董明珠不得不再次兜底吃下了3000萬股。


這是董明珠自己要貪這么多嗎?如果這次算貪,那麼上次收購銀隆時,董明珠認購的股價更便宜,占的份額更多,為什麼當時沒有人說董明珠貪,這次卻要鋪天蓋地說董明珠吃相難看,這是誰在給不明事理的格力電器股東帶節奏?


現在不少格力電器股東,認為員工以市場半價參與員工持股計劃是佔了股東便宜。而咱們格力電器的股東,佔了公司員工便宜多少年,自己知道嗎?今早我見雪球有位昵稱「田野青清」的網友頭腦很清楚,給格力電器股東,用詳實對比數據算了一筆賬,我截圖如下:

看完以後,我想每個持有格力電器股份的朋友們,捫心自問: 難道格力員工持股計劃比回購款少30億不應該嗎?


今天我想給格力電器員工講幾心裡話句話。這次公司的員工持股計劃,要求員工持股到退休以後才能自由賣出,你有不爽,我能理解。特別是年輕人,誰都想早一點實現人生財務自由。可是,員工持股計劃得到的公司股份,雖然不能即刻賣出兌現,但是,按照公司承諾,依照員工認購成本算,每年獲得的股息收益就有10%。一邊安心在公司上班拿工資,一邊分享自己工作的公司股權股息收入,不劃算?難道非要即時去市場賣出就爽快了?。作為一個退休的老頭和過來人,我要勸你,那是一時的痛快,買完就沒有了,就像你們公司的前董事長。而像我,退休以後,依靠格力的股份,坐在自己的家裡,望著大海,看窗外春暖花開,安享晚年不好嗎?


董明珠作為格力電器公司長遠利益的守護者,她有更遠的星辰大海。我就不說像隔壁何家上市公司那樣,得到公司股權獎勵的核心管理會紛紛提前辭職套現走人的事情,拉仇恨。即便是格力電器公司自己,過去的董秘和執行總裁,都是得到過公司給與的股權激勵的核心管理層員工,如今不都是以自己「個人原因」的理由,提前自動離職了?難道我們還希望這樣事情再發生?


想吃格力的肉,必須端牢格力的碗,絕不能吃到了碗里的肉,就砸了煮肉的鍋。這就是董明珠吸取教訓後的良苦用心,你們懂了嗎?


最後我為大家轉發一篇發表在新華社的國家 財經 周刊上的文章,人家是正規媒體,說話比我更透徹,供朋友們參考。

深度解讀格力股權激勵:積極信號愈辯愈明

6月20日晚,格力電器公告混改後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草案,引發不少網友爭議。其中,三大問題成為討論焦點:「五折行權價」是否公允?董明珠的股份認購是否太多?10%的增長目標是否過低?



「五折行權價」是否公允?



按照此次激勵計劃,擬參與員工持股計劃的員工總人數不超過12000人,員工持股計劃的資金規模不超過30億元,占公司總股本的1.8%,購買價格為27.68元/股。有網友因此提出,這個購買價格只是格力回購均價的50%,「格力用公司的錢高價回購股票,再低價賣給員工,是利益輸送。」



對此,相關證券業內人士表示, 「高買低賣」是員工持股的正常操作,五折行權價也並非格力原創,此前很多企業都曾如此操作 ,數據顯示,在2020年所有實施股權激勵的公司中,定價為五折及五折以上的佔比超過60%,網傳所謂董明珠員工發「福利」,五折行權價就是搞「利益輸送」,這對格力和格力員工來說,顯然有失公允。



亦有相關業內專家表示,一方面, 格力電器激勵的股票來源於回購,而不是來源於增發,對股東的利益擠占構不成太大影響。 而且,和同行相比,格力員工的薪酬明顯偏低。從2020年上市公司年報可見,美的員工年平均工資18.9萬元,海爾員工年平均工資22.2萬元,而格力員工年平均工資為10.6萬元。因此,此次員工持股,格力只有設定相對較低的價格門檻,才能達到增加員工收入,體現企業關懷的目的。



另一方面, 格力對員工的這種「福利」也不是白送,有著種種限制,比如提出了包括公司利潤指標、個人業績考核等在內的多項考核指標。 格力員工要拿到這個錢,也需要好好乾,靠本事兌現業績承諾,而且員工持股計劃解禁後,持有員工並不能隨意退出。根據公告,員工在從公司退休前,因本員工持股計劃股票權益過戶至個人證券賬戶而直接持有的股票,由工會行使表決權,未經工會事先書面確認,不得自行出售或設定質押,否則工會有權收回其對應的股份收益。



有評論稱,該方案從機制上規避了其他企業存在的「股票解禁後員工大量拋售所引起的股價波動」現象,這也符合格力和董明珠一直堅持的「價值投資」理念。



中南 財經 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在接受中新經緯客戶端采訪時表示,格力股權激勵有利於調動格力員工積極性,且對於格力其他利益相關方的影響都非常有限,可以說能夠達成多方共贏。



董明珠的股份認購是否太多?



按照持股計劃,董明珠擬認購股數上限為3000萬股,占本計劃的比例為27.68%,有網友測算,董明珠因此或將直接「浮盈8億元」。



但據專業人士表示,股權激勵作為現代企業治理中最有效的激勵手段之一,在很多企業中並不乏轟轟烈烈的「造富神話」,但要說通過此次員工持股,董明珠一下子就能「浮盈8億元」,這顯然過於誇張了。從整個投資市場來看, 董明珠的認購份額屬於正常水平。而此次董明珠此次大手筆持股,在某種意義上來講是一個「兜底」行為。 當下空調行業發展承壓,尤其是受去年疫情影響,加上原材料漲價等諸多不確定因素,家電企業的日子並不好過。在格力發展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董明珠是用自己的真金白銀來穩定軍心,是在為格力發展做「壓艙石」。



也有媒體認為, 董明珠作為格力的掌舵人,在重大激勵方案中的份額和比例對於市場所釋放的信號和信心會有著更加長遠和重大的影響 。「試想,如果董明珠此次不是3000萬股,而是小買幾十萬股意思意思,那資本市場又該如何解讀?是不是會說董明珠後繼無人,不敢增持,卸任之後恐看空格力?」董明珠畢竟要掏出上限超過8億元的真金白銀,而這個體量的資金其實有很多投資選擇。換言之,如果方案最終通過了股東大會,但董明珠都不願意花錢去買,這才是最大的利空。



中央 財經 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研究員、 健康 金融實驗室主任任國征在中新經緯客戶端采訪時表示,從方案來看,(占總市值)1%的回購金額作為激勵,從格力電器市值和比例來講不算多,還在合理范圍內。「股民覺得企業領導者『佔了』企業的便宜,所以才這么義憤填膺。其實,市場經濟講究激勵與約束並存,應該給予一定激勵。」



一位家電業人士表示,董明珠本人自1996年格力電器上市以來持有格力股票,25年間陸續增持而從未賣掉一股。她也一直主張關注公司長期發展,不能靠股價高低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反對短期倒賣來實現個人收入。因此,董明珠的大舉持股,一方面幫員工承擔了部分風險,另一方面也起到了示範作用,引導更多投資人長期投股,良性投資,維護了格力的形象。



10%的增長目標是否過低?



根據公告,格力電器的員工持股計劃設置的考核指標,分為公司業績考核指標與個人績效考核指標。其中,公司業績考核指標為:第一個歸屬期,2021年凈利潤較2020年增長不低於10%,且當年每股現金分紅不低於2元或現金分紅總額不低於當年凈利潤的50%;第二個歸屬期,2022年凈利潤較2020年增長不低於20%,且當年每股現金分紅不低於2元或現金分紅總額不低於當年凈利潤的50%。一些網友提出,格力此次員工激勵設定的考核目標過低,比較容易達成。



盤和林認為,從達成條件看,格力電器2021年凈利潤比2020年遞增不低於10%,2022年相對於2020年不低於20%,由於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基數較低,所以履行障礙不大,同時,為維護股東利益,設定了當年現金分紅不低於2元或者現金分紅總額不低於50%,這保證了股東的分紅收益。



相關業內人士分析指出,格力業績考核目標看上去比較保守,但從格力一向比較穩健的行事風格來看,未來的業績一定會高於這個目標。相反,如果業績目標制定過高的話,格力的整個股權激勵方案會難以奏效,也就失去了意義,如上文所述,股權激勵的最終目的是激勵員工,員工願不願意、積不積極參與本次計劃,才是問題的關鍵。



方正證券認為,結合格力的實際經營情況來看,公司把每年10%左右的業績增長作為考核門檻較為合理,既不過於激進也不輕易達到。同時,該計劃有利於健全公司長期、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彰顯公司對其未來業績長期穩定增長的信心。



華泰證券在研報分析中指出,格力電器員工持股計劃草案推出,有望更緊密綁定員工、公司及股東利益,看好公司長期投資價值。



㈤ 員工持股計劃對股價的影響解析

是否員工持股計劃的公司就值得買入?答案並不如此簡單,盡管同為員工持股計劃,但不同方案之間還是存在不小的差異,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既有計劃就漲停的公司,也有計劃之後股價出現下跌的現象。

(1)員工持股計劃對股價的影響--看員工持股計劃中股票的來源
來看,最主要的方式為非公開發行、二級市場帶杠桿購買、二級市場直接購買等。這三類方式佔到了市場上的主流,此外,還包括多種渠道、定向受讓和無償贈與等幾種方式。不過後面幾類所佔的比例就相當小了。
一般來講,股票來源於非公開發行的員工持股計劃更受市場追捧。這意味著,市場更認可有「代價」的員工持股計劃,對於無償方式獲得股票的員工持股計劃保持一定謹慎。
比如歐菲光(002456)第二期員工持股計劃為董事長「無償贈與」的方式,公告後二十天內,公司股價下跌了25%左右,可見市場並不買賬。
股票來源主要和資金來源相關。整體來看,需要通過支付代價來獲得持股的上市公司整體表現會比較好;而通過無償方式獲得持股,市場反應較為冷淡。從來看,員工自籌資金佔到了絕大多數,包括益佰制葯等在內的公司都採用了這一方法。
(2)員工持股計劃對股價的影響--看公司背景
由於員工持股計劃可能作為國企混改的標識之一,員工持股計劃對於國有企業二級市場表現影響更為顯著。
數據顯示,國企背景的老白乾酒(600559)在14年12月發布的定向增發計劃就包括員工認購部分,公告後次日股價就上漲了6.91%,公告後5日的漲幅高達29.56%,公告後10日的漲幅更是高達63.43%。

㈥ 關於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股票出售完畢及終止是什麼意思

簡單的說,就是第一期員工持股,現在員工已經全部賣出。就是說第一期就不存在了。

閱讀全文

與員工第一期持股計劃股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tableau分析股票數據 瀏覽:598
股票漲停值怎麼算 瀏覽:655
退市股票多久進三版 瀏覽:642
n天沒有漲停的股票指標 瀏覽:560
股票九華科技 瀏覽:199
購買長期股票的會計分錄 瀏覽:450
和科技有關的股票有哪些方面 瀏覽:829
蕭楠管理的基金易方達消費行業股票 瀏覽:659
八元股票投資app 瀏覽:354
為什大資金一入市全部股票都漲 瀏覽:373
股票交易截圖生成器app 瀏覽:108
點讀科技股票代碼 瀏覽:987
股票漲停板怎麼買不過去了 瀏覽:857
怎樣抓住指標共振的股票 瀏覽:687
股票軟體累計浮動盈虧 瀏覽:429
股票軟體如何看資金流向 瀏覽:885
股票數據回測網站 瀏覽:92
暴跌抄底一字板漲停的股票 瀏覽:787
股票合盛硅業最新價 瀏覽:596
中歐電子信息產業滬港深股票a 瀏覽: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