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期望報酬率和必要報酬率一樣嗎
期望報酬率和必要報酬率不一樣,主要區別是以下:
期望報酬率也就是內含報酬率,是預計可以獲得的收益率,也就是使得價格=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的報酬率,如果一直持有至到期日,其等於到期收益率;必要報酬率,是投資者要求的最低報酬率,是指准確反映預期未來現金流量風險的報酬率,是等風險投資的機會成本;必要報酬率計算的未來現金流量現值是價值,期望報酬率也就是內含報酬率計算的未來現金流量現值是價格。必要報酬率是投資人要求的最低報酬率,期望報酬率是投資人期望獲得的報酬率;如果期望報酬率低於必要報酬率,投資人不會選擇投資。
拓展資料
必要報酬率指准確反映期望未來現金流量風險的報酬。期望收益率指估計未來收益率的各種可能結果,然後,用它們出現的概率對這些估計值做加權平均。風險指人們事先能夠肯定採取某種行為所有可能的後果,以及每種後果出現可能性的狀況。
風險報酬率的計算公式:ΚR_β×Ⅴ,式中:KR表示風險報酬率;β表示風險報酬系數;V表示標准離差率。則在不考慮通貨膨脹因素的影響時,投資的總報酬率為:K=RF+KR=RF+βV,其中:K表示投資報酬率;RF表示無風險報酬率。
風險報酬率為投資項目報酬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果不考慮通貨膨脹因素,投資報酬率就是時間價值率與風險報酬率之和。期望報酬率反映的是預期收益率的平均化,不能直接用來衡量風險。必要報酬率為同等風險的其他備選方案的報酬率,如同等風險的金融證券。
必要報酬率是指准確反映期望未來現金流量風險的報酬。
我們也可以將其稱為人們願意進行投資(購買資產)所必需賺得的最低報酬率。估計這一報酬率的一個重要方法是建立在機會成本的概念上:必要報酬率是同等風險的其他備選方案的報酬率,如同等風險的金融證券。
B. 為什麼必要報酬率低於期望報酬率時才應該進行投資
必要收益率是投資者要求的最低的報酬率,只有預計收益率大於這個最低的報酬率,投資者才會投資,投資才有利。
必要報酬率是投資者要求的最低報酬率,期望報酬率是投資人投資項目預期可以獲得的報酬率。所以當股票市價低於股票價值時,則期望報酬率比投資人要求的必要報酬率高。
必要報酬率注意事項
必要報酬率的稅前稅後是看債務利息,站在債權人的角度來看的話必要報酬率是稅前的,站在債務人的角度就是稅後的。
這主要是因為債務的利息在一定情況下可以抵扣企業所得稅,所以在企業層面,必要報酬率所得就都是稅後的,在投資人層面,必要報酬率就是稅前的。因而必要報酬率稅前稅後主要與立場有關。
C. 預期收益率計算公式
股票的預期收益率=預期股利收益率+預期資本利得收益率
股票的預期收益率是股票投資的一個重要指標。只有股票的預期收益率高於投資人要求的最低報酬率(即必要報酬率)時,投資人才肯投資。最低報酬率是該投資的機會成本,即用於其他投資機會可獲得的報酬率,通常可用市場利率來代替。
股票的預期收益率E(Ri)=Rf+β[E(Rm)-Rf]
其中:
Rf: 無風險收益率——一般用國債收益率來衡量
E(Rm):市場投資組合的預期收益率
βi: 投資的β值——市場投資組合的β值永遠等於1;
風險大於平均資產的投資β值大於1,反之小於1;
無風險投資β值等於0
拓展資料
一、預期收益率也稱為期望收益率,是指在不確定的條件下,預測的某資產未來可實現的收益率。對於無風險收益率,一般是以政府短期債券的年利率為基礎的。在衡量市場風險和收益模型中,使用最久,也是大多數公司採用的是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其假設是盡管分散投資對降低公司的特有風險有好處,但大部分投資者仍然將他們的資產集中在有限的幾項資產上。
二、在衡量市場風險和收益模型中,使用最久,也是大多數公司採用的是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其假設是盡管分散投資對降低公司的特有風險有好處,但大部分投資者仍然將他們的資產集中在有限的幾項資產上。比較流行的還有後來興起的套利定價模型(APT),它的假設是投資者會利用套利的機會獲利,既如果兩個投資組合面臨同樣的風險但提供不同的預期收益率,投資者會選擇擁有較高預期收益率的投資組合,並不會調整收益至均衡。
三、確定一個可接受的收益率,即風險溢酬。風險溢酬衡量了一個投資者將其資產從無風險投資轉移到一個平均的風險投資時所需要的額外收益。風險溢酬是你投資組合的預期收益率減去無風險投資的收益率的差額。這個數字一般情況下要大於1才有意義,否則說明你的投資組合選擇是有問題的。風險越高,所期望的風險溢酬就應該越大。
D. 市盈率多少才合理
一般市盈率在20-30之間是正常的。市盈率極高(如大於100倍)的股票,其股息收益率為零。因為當市盈率大於100倍,表示投資者要超過100年的時間才能回本,股票價值被高估,沒有股息派發。
如果一家公司股票的市盈率過高,那麼該股票的價格具有泡沫,價值被高估。當一家公司增長迅速以及未來的業績增長非常看好時,利用市盈率比較不同股票的投資價值時,這些股票必須屬於同一個行業,因為此時公司的每股收益比較接近,相互比較才有效。
由於無風險資產(通常是短期或長期國庫券)收益率是投資者的機會成本,是投資者期望的最低報酬率,無風險利率上升,投資者要求的投資回報率上升,貼現利率的上升導致市盈率下降。因此,市盈率與無風險資產收益率之間的關系是反向的。
拓展資料:
利用不同的數據計出的市盈率,有不同的意義。現行市盈率利用過去四個季度的每股盈利計算,而預測市盈率可以用過去四個季度的盈利計算,也可以根據上兩個季度的實際盈利以及未來兩個季度的預測盈利的總和計算。
市盈率的計算只包括普通股,不包含優先股。從市盈率可引申出市盈增長率,此指標加入了盈利增長率的因素,多數用於高增長行業和新企業上。
市盈率是「市價盈利比率」的簡稱,也就說某隻股票每股市價與每股盈利的比率,是最常用來評估股價水平是否合理的指標之一。
一般來講,正常盈利的公司,凈利潤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市盈率10倍左右是比較合適的,因為10倍的倒數是10%(10%也就是盈利收益率,我們後面會詳細講到),剛好對應的是一般投資者對長期持有股票的投資回報率。
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怎麼通過市盈率選擇股票:
1、市盈率的公式是股價÷每股預期年化收益,這個指標還是比較簡單的,它是用於衡量回收股價成本的指標,是我們在分析公司基本面當中最常用的指標。
2、假設說一家公司的市盈率是50倍,假設現在股價與每年的預期年化收益水平保持不變,你需要50年把成本收回來。
3、不能單純的認為市盈率低就是好公司。因為這個市盈率不能用在所有行業與公司當中,它在比較穩健的、信息透明、業績優良的股票當中效果更穩定,比如說藍籌股,二線藍籌股,業績比較好的成長股。
4、而科技股、題材股之類,由於每年的業績變化很大,市盈率並不能很好地反映未來的情況,因此效果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