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已經上市的公司還有可能給員工分股票嗎
可能,有時候會出員工持股計劃,不過一般不會超過股份的20%
❷ 請問創業板公司上市前會給員工分股票嗎
分股票?公司高管一般會分到點,至於普通員工一般都認購,但是有上線的,一般也就兩萬股夠多了。
❸ 入職給股票什麼意思
新上市股票有一部分可以流通,另一部分暫時禁止流通。
給優秀員工的,可能就是這一部分,叫做原始股。一般在上市後1~3年解禁。
解禁後可以流通變現。在沒有變現以前,每年可以享受公司分紅。
❹ 公司員工股份制度怎麼分配
一、正面回答
公司員工股份制度分配方法:
1、通過購買,即員工出資購買公司股份,記入公司的股權登記;
2、通過獎勵方式,員工不出資或少出資取得公司股份,以上兩種方式都要通過變更公司股權登記獲得股權轉移的合法定位。
二、詳情分析
員工股份制指的是企業員工通過購買企業部分股票而擁有企業部分產權,並獲得相應的管理權。員工購買企業全部股權而擁有企業全部產權,使其職工對本企業具有完全的管理權和表決權。公司實行員工股份制是公司照顧員工的一種福利,讓員工直接參與公司的經營,減少員工流動性。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
三、公司分配員工股份的好處有哪些
提升公園員工的凝聚力,讓員工覺得自己有公司的股份,是公司組成的一部分,使員工對公司產生更大的歸屬感,有股份後,員工每年都可以得到股份相對應的公司收益分紅,對員工以後的發展也是有好處的,激勵作用使被激勵者擁有公司的部份股份,用股權這個紐帶將被激勵者的利益與公司的利益緊緊地綁在一起,使其能夠積極、自覺地按照實現公司既定目標的要求,為了實現公司利益的最大化而努力工作,釋放出其人力資本的潛在價值,並最大限度地降低監督成本,約束作用。
❺ 員工持股分紅權激勵有哪些方式
通俗的來說,擁有某個公司的股權(股票)意味著公司這個酮體的某一局部被你給承包了。
你對這一局部的核心權益有:
投票權:舉手錶決,參與公司決策
分紅權:簡單來說就是分錢
增值權:持股比例不變的情況下公司更加值錢了所以你手中的股權也就跟著漲價了
處置權:能賣、能抵押、還能送人。
除此之外,還有知情權、查詢權、質詢權、建議權、股東大會召集權、提案權、提名權等權利。
通常,當老闆的最願意給的是分紅權,其次是增值權,不願意給的是投票權。
正因為股權代表著上述各種權益,因此對上述各權益「挑挑揀揀」、「排列組合」、「摩擦摩擦」後,各種股權激勵方式就誕生了。
1.分紅權
簡單來說就是公司將可分配利潤的權利獎勵給企業的高管與核心骨幹。
正常情況下,公司賺錢了,扣除了亂七八糟的成本、法定公積金、稅費後,老闆們可以按照自己對公司的持股比例進行分紅,但法律允許公司內部不按照持股比例進行分紅,因此便有了賦予員工分紅權的這種激勵方式。
舉個例子,A公司有倆股東,50:50的持股比例。某年公司發達了,一共賺了2塊錢,正常情況下大家你一塊我一塊就拉倒了。但這倆股東採取了分紅權的激勵方式,決定自個倆人只分5毛,其他5毛給表現好的員工。
這個就是分紅權。
2.增值權
增值權說的是公司賦予激勵對象一種權利,如果公司估值(市值)上升,激勵對象可以通過行使該權利獲得相應數量的股價升值的收益。
激勵對象無需為購買股權付款,行使權力後也不實際擁有股權,整個就是完完全全模擬股票市場(公司估值)價格變化,在規定時間段內獲得由公司支付的行權價格與行權日市場價格之間的差額。
即:被激勵對象的收益=股權市場價格-提前約定好的行權價格。
是不是,有點空手套白狼的感覺?
3.分紅權+增值權
如題,混合拳。具體含義為前兩倆方式所疊加。
採用這種組合拳方式,最知名的公司是:華為。
4.現股(員工持股計劃)激勵
這是真愛,有兩種表達方式。
一種是老闆直接給股權,還親自陪員工去工商局登記,這種情況屬於極少數,遇上這樣的,啥也別說了,干吧。
另外一種是員工持股計劃,員工持股計劃是現股的一種,和前面所說現股的區別在於,現股是在一級股東層面對公司直接進行持股,員工持股計劃是在二級層面對公司間接持股。通常老闆會拉上一幫被激勵對象共同設立一個有限合夥企業,然後老闆當GP(有限合夥人),其他人當LP(有限合夥人),這個有限合夥企業作為股東對公司進行持股,員工按照老闆給到的股權比例在有限合夥企業里頭按照對應股權比例分配合夥企業的持股份額。
採取這種方式的好處在於,依照合夥企業法的規定,GP負責合夥企業的日常經營,大事小事都能說了算,而LP則不行。
可以說,有限合夥企業中的LP身份,限制了你對公司運營權的想像力……
5.限制性股權
跟現股的區別在於,多了限制性三個字。
限制性通常會在時間上、投票權上進行限制。比如說限制期是4年,雖然工商登記上來被激勵的人是股東,但這其實是假·股東。因為你跟老闆私下約定了鍾聲,因此每年只能實實在在的落袋為安25%,四年之後,你就是真·股東了。
想幹啥幹啥。
6.股票期權
這個應該是大家最早印象中的正經股權激勵了。
簡單來說,就是公司跟員工簽訂了一份合同,合同約定某年某月某日公司因為某員工的優秀表現以及未來的巨大潛力因此公司決定授予他在未來的某年某月可以以某個約定好的價格購買公司授予的股權(股票)。
如果上面不加標點符號的句子讀的累的話我們看個例子:
A公司授予小白同學在公司上市時,可以以每股1塊錢的價格購買公司1萬股股票。
N年後,公司上市了,發行價格是100元。
思考很久後,小白決定行權,在不考慮稅費的情況下,小白的收益=10000*(100-1)。
是不是感覺很帶勁?
7.分紅轉實股
意思是,公司每年按照約定好的方式給你分紅,但你分紅後的錢只能用於購買公司的股權。
比較笨的方式是,錢給到員工個人,扣除個人薪資所得稅……後,以該扣稅所得額再購買公司股權。
推薦的方式是,將擬分紅的金額直接折算為對應股權,然後直接辦理股權變更手續。
結果是一樣的,但真的是能剩下好多錢。
以上7種方式是直接的股權激勵,後面再介紹3種變種的股權激勵方式。
8.設立並購基金
並購基金,聽著是不是覺得很牛逼?
簡單來說就是公司或大股東與激勵對象以及外部的各大土豪機構(如證券公司、銀行)一塊成立一個並購基金,對整個基金進行結構化設計降低投資風險,然後就……買買買。
買買買的對象通常是公司產業上下游或對主營業務有關的公司或項目,通過對被買的公司用心經營,在未來的某一刻,賣個公司……從而實現了激勵對象的獲利退出。
股權激勵有利於凝聚內部力量,並購基金可加速外延擴張,並購基金的股權激勵模式將兩者結合起來,是一種創新的股權激勵模式,但難度立刻也就上去了。
9.項目跟投
當公司擬啟動投資某個新項目的時候,給被激勵對象一個上車的機會。
虧了的話……大家都虧;賺了的話,大家一塊賺。
跟投方式在萬科地產運用的比較成功,萬科對每一個地產項目都設立為一家項目公司,在項目公司中,萬科出一部分資金,外部融一部分資金,內部員工跟投一部分資金,三部分資金一起來運作該地產項目,內部跟投操作方式是:
首先,確定跟投的上下限,再確定必須跟投的人,這些人一般是項目公司的管理人員和母公司對該地產項目應該承擔責任或者可以施加影響的人員。
其次,其他人主動跟投。採取這種方式,實際上既能解決激勵問題,又能通過約束將項目的利益關系人僅僅捆綁在一起;既能夠解決資金問題,還可以杜絕增加成本。
在地產項目開發完成後,通過項目的銷售實現退出。
10.內部孵化方式
內部孵化方式是鼓勵內部創業,比較典型的有:海爾、完美世界、愛爾眼科等。
以完美世界為例,完美世界的員工有思路、有產品後可以先成立工作室,產品形成產值後可以享有30%左右的分紅權;如果產品前景看好,可以成立獨立的公司,員工可以佔30%以上的股權;如果團隊和產品都特別成熟,在獨立融資的情況下,完美世界可以轉為財務投資人,讓員工有更大的許可權來運作該項目,甚至成為大股東。
❻ 員工持股怎麼分紅
員工有三種方式進行分紅,第一種是按照持股比例分上市公司當年的利潤,也即按照員工按照自己之前和公司簽訂的協議進行分紅,第二種是買當年上市公司派發的新股,這種是指公司在當年不分配利潤又增發新的股份,第三種是以公司盈餘公積金轉增股本。其中利潤是在公司提取法定公積金之後剩餘的數額。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四條股東權利
公司股東依法享有資產收益、參與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權利。
第三十四條分紅權與優先認購權
股東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分取紅利;公司新增資本時,股東有權優先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認繳出資。但是,全體股東約定不按照出資比例分取紅利或者不按照出資比例優先認繳出資的除外。
二:員工持股計劃是一種新型股權形式。企業內部員工出資認購本公司部分或全部股權,委託員工持股會(或委託第三者,一般為金融機構)作為社團法人託管運作,集中管理,員工持股管理委員會(或理事會)作為社團法人進入董事會參與表決和分紅。
包括兩種類型:(1)企業員工通過購買企業部分股票而擁有企業部分產權,並獲得相應的管理權;
(2)員工購買企業全部股權而擁有企業全部產權,使其職工對本企業具有完全的管理權和表決權。
三:操作流程
(1)進行實施員工持股計劃的可行性研究,涉及到政策的允許程度;對企業預期激勵效果的評價;財務計劃;股東的意願統一等。
(2)對企業進行全面的價值評估。員工持股計劃涉及到所有權的變化,因此合理的公正的價值評估對於計劃的雙方員工和企業來說都是十分必要的。企業價值高估,顯然員工不會願意購買;而企業價值低估,則損害企業所有者的利益,在我國主要表現為國有資產的流失。
(3)聘請專業咨詢顧問機構參與計劃的制定。我國企業由於長期缺乏完善的市場機制下經營的全面能力,因此缺乏對於一些除產品經營外的經營能力。特別是對於這樣一項需要綜合技術、涉及到多個部門和復雜關系界定的工程,聘請富有專業經驗和有知識人才優勢的咨詢顧問機構的參與是必要的。
(4)確定員工持股的份額和分配比例。在全國,由於國有企業的特殊屬性,企業的員工在為企業工作過程中所累積的勞動成果未得以實現,因此在確定員工在為企業貢獻所應得的報酬股份,另外,員工持股的比例也要跟計劃的動機相一致,既能夠起到激勵員工的目的,又不會損害企業原所有者的利益。
(5)明確職工持股的管理機構。在我國,因為各個企業基本上存在著較為健全的工會組織。而對於一些大型的企業來說,借鑒國外的經驗,由外部的信託機構、基金管理機構來管理員工持股信託也是可行的。
(6)解決實施計劃的資金籌集問題。在國外,實施ESOP資金主要的來源渠道是金融機構的貸款,而在我國現在的情況下,仍然以員工自有資金為主,企業提供部分低息借款。對於金融機構目前在ESOP中的介入似乎還沒有,但是不管從哪個方面講,這樣做都是有可行性的,並且對於解決銀行貸款出路問題,啟動投資和消費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7)制定詳細的計劃實施程序。實施ESOP詳細的計劃程序主要體現在員工持股的章程上面。章程應對計劃的原則、參加者的資格、管理機構、財務政策、分配辦法、員工責任、股份的回購等作出明確的規定。
(8)製作審批材料,進行審批程序。計劃要得以實施,通常要通過集團公司、體改辦、國資管理部門等部門的審批。但是在實施操作中也存在靈活的做法。
❼ 公司要上市了,老員工一般能分到多少原始股
老員工能不能分到原始股,理論上取決於公司股東的決定,可能有,也可能沒有。有部分公司為了加強公司凝聚力,會給部分優秀員,部分原始股做為獎勵,不過這種現象只存在於部分企業,由公司股東一起綜合考慮決定。
另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是上市要求,如果是在國內上市的話,規定股東人數是不能超過200的,如果員工很多,人人有份的話,就不能滿足上市要求,公司當然也就不會給了。
一般公司股改前進公司的員工才會有原始股,股改後進公司的除非是高層才會獲得原始股原始股是公司上市之前發行的股票。 在中國證券市場上,「原始股」一向是贏利和發財的代名詞。在中國股市初期,在股票一級市場上以發行價向社會公開發行的企業股票,投資者若購得數百股,日後上市,漲至數十元,可發一筆小財,若購得數千股,可發一筆大財,若是資金實力雄厚,購得數萬股,數十萬股,日後上市,利潤便是數以百萬計了。這便是中國股市的第一桶金。
原始股在公司上市後一般是1年左右的時間可以流通。
公司一上市,所謂原始股就變為所謂「限售股」,根據持有人持有份額,限售時間長短不同。對於自然人股東來講,公司上市後,若其持有股份占公司總股份比例小於5,被叫做「小非」,有一年的禁售期,禁售期滿後,即可以出售全部股份。
若持有股份占公司總股份比例大於5,則被叫做「大非」,大非在公司上市後也有一年的禁售期,可於禁售期滿後的12個月內拋售不多於公司股本5的股票,在禁售期滿後的24個月內拋售不多於公司股本10的股票。
❽ 我在一家上市公司上班 公司分了點股票給我 我想知道這股票的好處 我要怎麼用呢 誰知道呀 謝謝
呵呵!這等於是公司分給你的錢,到時可以拿到股市上賣掉換錢,解禁後可以上市了的時候去,不過要去券商那兒開個股票賬戶才行,這個么,找家券商的營業部說你要開戶,他們就會告訴你怎麼做,還有,這事具體的你還需要問問公司,因為,好像職工得公司開個什麼才能開戶把股轉到賬戶上去.
❾ 央企上市,員工會分股票嗎
應該會分,不過應該是非流通股。但具體也要看看員工是否有入股或集資過。
大小非的意思是:非流通股 (non-tradable share)
非是指非流通股,即限售股,或叫限售A股。小:即小部分。小非:即小部分禁止上市流通的股票(即股改後,對股改前佔比例較小的非流通股.限售流通股占總股本比例小於5%,在股改一年後方可流通,一年以後也不是大規模的拋售,而是有限度的拋售一小部分,為的是不對二級市場造成大的沖擊。而相對較多的一部分就是大非。)。反之叫大非(即股改後,對股改前佔比例較大的非流通股.限售流通股占總股本5%以上者在股改兩年以上方可流通,因為大非一般都是公司的大股東,戰略投資者。一般不會拋;)。 解禁:由於股改使非流通股可以流通,即解禁(解除禁止)。「大小非」解禁:增加市場的流通股數,非流通股完全變成了流通股。
非流通股可以流通後,他們就會拋出來套現,就叫減持。通常來說大小非解禁股價應下跌,因為會增加賣盤打壓股價;但假如大小非解禁之後,其解禁的股份不一定會立刻拋出來而且如果市場上的資金非常充裕,那麼某隻股票有大量解禁股票拋出,反而會吸引部分資金的關注,比如氯鹼化工年初的時候有大量大小非解禁股份上市,從解禁當日開始連續放量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