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世聯行是什麼類別單位
世聯行是股份有限公司。
世聯行(原世聯地產) ,1993年成立於深圳,是境內首家登陸A股的房地產綜合服務提供商(股票交易代碼:002285),至今擁有66家分支機構,服務遍及全球19個國家及中國164個城市 。作為中國新房代理銷售紀錄保持者及中國領先的資產綜合服務商,24年來,世聯行始終以「挖掘物業價值、降低交易成本、規避專業風險、促進資產流通」為企業發展的核心價值,以持續推動行業進步為己任,堅持以客戶為中心,「讓更多人享受真正的地產服務」。
2014年初世聯行宣布轉型,「祥雲戰略」正式啟動。2016年,覆蓋交易、運營、金融投資等涉及資產全生命周期的服務價值鏈基本成型。世聯行發力存量市場,通過運營服務持續為資產持有者及使用者提升並創造物業價值,並提供專業的資產投資及資產金融化服務。
世聯行專注房地產服務,經歷房地產市場上半場到下半場的轉變,面臨著房地產服務市場日新月異,公司始終保持與市場、客戶同步,應市場、客戶的需求變化不斷轉型和革新。
世聯行以深圳為總部,業務遍及北京、廣州、深圳、上海、成都、重慶、天津、大連、西安、沈陽、武漢、青島、合肥、南京、杭州、石家莊、海口等172個城市。世聯行已建立起深圳區域、上海區域和北京區域三大業務中心,在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杭州、廈門、西安、沈陽、東莞、惠州等城市設立分支機構,集中在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為追求成長和有實力的客戶提供專業的房地產綜合服務。
『貳』 世聯行倒下,背負138億應收賬款的貝殼緊張,房產中介的冬天來了
陷入困境的房地產巨頭恆大讓一眾金融機構驚惶無措之際,誰也沒有想到,最先倒下的竟然是房地產中介。
世聯行踩雷,貝殼緊張
2021年9月17日,A股上市公司世聯行公告稱,其與恆大集團存在業務往來,為恆大集團提供新房代理銷售服務,收取相應的傭金。近期,因恆大集團資金周轉困難,無力支付拖欠公司的賬款。截至2021年8月31日,世聯行與恆大集團之間應收票據余額為5.51億元,應收賬款余額為6.94億元。截至公告日,其與恆大集團已就應收款項中約2.46億元達成抵房解決方案,尚有應收款項余額9.99億元。
但是,聰明的資金早已嗅到了血腥味。早在世聯行公告之前,其股價已開啟了斷崖式下跌。從9月6日到9月17日,世聯行股價連續跌了9天,從8.05元跌至4.04元,近乎腰斬,市值蒸發80億。
二級市場的劇烈反應不難理解。2020年,世聯行的凈利潤只有1.1億元;恆大拖欠的世聯行賬款,是後者去年凈利潤的9倍。如果無法收回,則世聯行等於白乾9年。
但是,世聯行可能不是被房地產商引爆的最大地雷,背負150億應收賬款的中介龍頭貝殼才是房地產下行周期中潛在的最大犧牲品。
根據貝殼2021年半年報,截止2020年末和2021年6月末,其應收賬款分別高達131.84億元和138.32億元。 截止2018年末、2019年末,貝殼的應收賬款分別為34億元、81億元。
從數據可見,過去3年半,貝殼的應收賬款增長了4倍。貝殼的應收賬款主要為房地產商的新房銷售傭金,之所以增長如此迅猛,主要原因是貝殼從2019年開始發力新房代銷業務。
和二手房服務傭金相比,新房服務傭金金額大、回收周期也更長。2018年、2019年和2020年,貝殼新房銷售服務的回款周期分別為117天、96天和103天,同期,二手房服務傭金的回款周期只有14天、10天和8天。
貝殼的新房業務規模擴張很快。截止2018年末、2019年末和2020年末,貝殼平台上的新房項目分別為3486個、7769個、8639個。2018年,通過貝殼平台完成的新房交易規模為2808億元,新房交易數量19.6萬單;2020年,通過貝殼平台完成的新房交易規模增長至13830億元,新房交易數量達到92.4萬單。
貝殼與房地產商的合作模式很多,其中包括業內爭議頗多的獨家代理制,即開發商將某個項目銷售任務打包給某家房地產中介,由後者在指定期限內完成銷售任務。在這個模式下,中介可以向開發商要求更高的代理費率,但同時,為了拿到獨家,中介也要向開發商支付保證金。
通過先行繳納巨額保證金的對賭模式,貝殼利用資金優勢擊退了很多競爭對手,在全國搶佔了大量房地產商的新房銷售代理權。截止2019年末和2020年末,貝殼向房地產商繳納的保證金余額分別為33.11億元和21.24億元。
這意味著,截止2020年末,貝殼在房地產商積壓的應收賬款和保證金合計達到了153億元。 如此巨額的應收賬款,即使是對房地產中介霸主貝殼來說,也意味著沉重的回款壓力。2020年,貝殼凈利潤為27.78億元,首次實現凈利潤轉正。但其應收賬款和保證金為凈利潤的5.5倍。和世聯行相比,貝殼的盈利能力雖然強大很多,但信用損失風險也很大。
最大客戶欠款33億
從世聯行踩雷恆大應收賬款看,房地產中介機構對新房銷售服務費的損失風險完全沒有與時俱進地進行評估並計提相應損失准備。
世聯行2020年對應收賬款的壞賬計提比例高達14.4%。不過,從帳期看, 6個月以內的應收賬款壞賬計提比例為1.15%,6個月-1年的計提比例為6.19%,一年以上的壞賬計提比例提高至33.7%,2年以上的計提比例高達79.49%。
再來看世聯行的大客戶恆大。截止2020年末,世聯行6個月以內的應收賬款為13.04億元,商業承兌票據為7.03億元,合計超過20億元。
2020年,世聯行前五大客戶銷售收入為14.14億元,其中恆大一家貢獻了7.15億元,佔比超過50%。
截止2021年8月31日,世聯行與恆大集團之間應收票據余額為5.51億元,應收賬款余額為6.94億元。而根據半年報,世聯行的商業承兌票據余額總額為5.64億元。也就是說,這些應收票據全部來自恆大。
世聯行不僅毫無懷疑地接受了恆大的承兌票據,而且根據 歷史 經驗將這部分票據的壞賬計提比例設為0.65%。
和世聯行一樣,貝殼對房地產商應收賬款的信用風險估計同樣過於樂觀。
在貝殼2020年財報中,其泛泛提到了當下房地產商融資難的大環境以及應收賬款回收面臨的風險。「自2020年底開始,監管提高房地產商的融資要求,不能滿足『3條紅線』的房地產商無法獲得新的融資。如果我們合作的房地產商出現類似問題,可能無法按時償還賬款,我們將被迫增加損失准備或核銷相關賬款,這將影響公司業績。」
截止2020年末,貝殼的應收賬款總規模約143億元,對應損失准備為11億元,計提比例為7.8%;截止2019年末,貝殼應收賬款規模約85.5億元,對應損失准備為4.61億元,計提比例為5.39%。
可見,雖然貝殼在新房銷售業務大擴張的同時,提高了風險計提比例,但從世聯行的教訓看,房地產行業進入下行周期時,房地產商的流動性風險遠遠超出外界的樂觀預計。
貝殼沒有披露其前五大或前十大客戶情況,我們很難分析其應收賬款具體的風險暴露情況。但是,在招股書中,貝殼披露顯示,截止2019年末和2020年9月30日,貝殼最大單一客戶的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31.84億元和19.96億元;在2020年年報中,貝殼更新披露顯示, 截止2020年末,貝殼最大單一客戶的應收賬款余額為32.61億元。這意味著,2020年四季度,貝殼最大單一客戶應收賬款猛增了12.65億元。
主要客戶都已焦頭爛額
貝殼的這個最大客戶是誰?貝殼沒有公開說明,但從諸多新聞報道里,我們或許可以發現貝殼的很多重要客戶的身影。2020年秋,貝殼在其發起的「全民找房節」活動中宣稱,其與恆大、萬科、碧桂園、富力、華潤、中海、保利、融創、藍光等全國上百個地產商合作,覆蓋北京、上海、深圳、武漢、鄭州等65個城市精選樓盤。
貝殼的最大客戶很可能是融創。公開信息顯示,融創是貝殼的股東之一,2017年,融創以26億元代價獲得鏈家6.25%的股權。貝殼2020年上市後,融創持有貝殼大約4%股份,按目前市值計算約為8.5億美元。
作為貝殼的股東,融創2019年開始成為貝殼新房銷售領域最大的戰略合作夥伴之一。據媒體報道,2020年初,貝殼剛推出VR售樓部,融創便率先試水。同年,融創將西安、大連、沈陽、長春、天津、重慶、成都、昆明、貴陽等9個城市樓盤全部上線貝殼VR售樓部。
然而,貝殼的好夥伴融創同樣面臨沉重的債務壓力。
2021年半年報顯示,融創中國總資產為12054.53億元,總負債為9971.22億元,資產負債率82.72%,比2020年末下降了1.24%從「三條紅線」要求看,截至2021年6月末,融創中國凈負債率約86.6%,非受限現金短債比約為1.11,剔除預收賬款後的資產負債率約為76.0%。 3條紅線中,融創勉強達標了兩條,但剔除預收賬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仍然踩「紅線」。
如果貝殼的最大單一應收賬款客戶真的是融創,那麼,貝殼給予股東兼好夥伴融創的賬期是否是90天呢?目前,貝殼與融創的應收賬款余額剩下多少呢?
與此同時,貝殼的另一個好夥伴恆大已經陷入泥沼。
2021年6月,《 財經 》雜志報道稱,2020年銷售額破7000億元的恆大與中國實力最強的中介渠道商貝殼,大面積終止了合作。報道稱,在天津、武漢等地的大部分恆大樓盤,貝殼與恆大已經終止了合作,原因是恆大拖欠大量傭金。
報道引用一位房地產區域高管的話說,貝殼在與地產商合作銷售新房時,一般要求新房網簽或草簽後90天內,結清七到八成的傭金。 2021年一季度,又提高到了90天內結清全款。但恆大拖欠傭金的期限一般是「半年到兩年不等」,基本都超過90天。
一個疑問是,貝殼與恆大此前的銷售應收賬款余額有多少?是否足額計提了風險准備金呢?
拋開最大單一客戶的風險問題,貝殼在很多新一線或二線城市也面臨巨大的應收賬款回款壓力。
例如,在河南省會鄭州,2017年下半年,手握重金的貝殼以70家加盟店的強大陣勢殺進新房銷售市場,並以保證金的模式橫掃當地地產商。媒體報道稱,最豪的一個代理項目,貝殼一次性支付給開發商1.6億保證金。憑借資金優勢,貝殼只用了兩年時間就打垮了鄭州當地的新房銷售公司,成為新霸主,截止2019年下半年,貝殼在鄭州擁有鏈家、德佑、房江湖、21世紀不動產等多個品牌的二手房門店約1500家。
就在9月初,河南房地產龍頭企業建業集團流出一份「求救信」,信中內容顯示,建業集團正面臨「罕見的困難、風險和危機」,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倒下和暴雷的企業」。截至2021年上半年,建業地產踩中「三道紅線」的兩條,其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凈負債率以及現金短債比分別為87.2%、92.6%和1.93。
龍頭企業尚且如此,其他中小房地產公司的壓力可想而知。貝殼在鄭州新房市場的大肆擴張如今或許到了品嘗苦果的時候。
『叄』 2020年成長股業績股票排名有哪些
1、亨通光電
2015年凈利潤5.7282億,增長66.44%;2020年凈利潤13.1639億,增長129.81%;2020年半年報凈利潤7.6742億,增長100.67%。
根據過去2年下半年業績佔全年的比例70%推算,全年利潤25.5億,增長94%。根據機構盈利預測2020年凈利潤22.8億,2020年凈利潤30億,增長26.6%。2020年市值419億,對應動態市盈率14倍。
2、長信科技
2015年凈利潤2.37億,增長43.46%;2020年凈利潤3.47億,增長46.01%;2020年半年報凈利潤2.99億,增長119.42%。
根據過去2年下半年業績佔全年的比例58%推算,全年凈利潤7億左右,增長134%。根據盈利預測2020年凈利潤9.8億,增長40%。2020年市值207億,對應動態市盈率21倍。
3、世聯行
2015年凈利5.09億,增長29.17%;2020年凈利7.47億,增長40.49%,2020年中期凈利2.85億。
根據前2年中報佔全年30%左右計算,2020年全年凈利應達9.5億。根據2020年-2020年股權激勵計算2020年凈利應在13.2億左右,2020年市值252億,對應的動態市盈率為19倍。
4、鵬輝能源
2015年凈利潤8728萬,增長44.89%;2020年凈利潤1.39億,增長59%;2020年半年報凈利潤9621萬,增長120%。
根據過去2年下半年業績佔全年的比例66%推算,全年凈利潤2.8億,增長102%。根據盈利預測2020年凈利潤4.6億,增長64%。2020年市值92億,對應動態市盈率20倍。
5、中順潔柔
2015年凈利潤8819萬,增長30.65%;2020年凈利潤2.60億,增長195%;2020年半年報凈利潤1.56億,增長47.81%。
根據盈利預測全年凈利潤3.6億,增長38%。根據盈利預測2020年凈利潤4.7億,增長31%。2020年市值100億,對應動態市盈率21倍。
『肆』 世聯行是什麼公司
世聯行是境內首家登陸A股的房地產綜合服務提供商。
世聯行,1993年成立於深圳,是境內首家登陸A股的房地產綜合服務提供商(股票交易代碼:002285),為大橫琴集團首個上市平台。世聯行至今擁有300家子公司,服務遍及中國200多個城市。
作為中國不動產場景集成服務商,28年來,世聯行始終以「挖掘物業價值、降低交易成本、規避專業風險、促進資產流通」為企業發展核心價值,以持續推動行業進步為己任,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為「讓更多人享受真正的不動產服務」而不斷努力。
2020年,大橫琴集團入股世聯行,雙方整合優勢資源,充分發揮「上市平台+國有平台」優勢,構建世聯行「大交易+大資管」雙核協同的業務體系。
在繼續為中國不動產交易提供高效服務的同時,世聯行亦將通過多樣化的資管服務為資產持有者及使用者提升並創造物業價值,致力於成為中國不動產綜合服務的領軍企業。
『伍』 政策力促物業服務行業規范化發展
近期,物業行業監管政策密集發布,物業公司成本日趨透明,高利潤模式受到考驗。
從房企披露的2021年上半年業績預告看,物業板塊整體表現不俗。物業板塊憑借輕資產運營模式、穩定持續的現金流以及創新模式帶來的業務增量取得了較快發展。業內人士指出,物業管理成為部分房地產企業轉型的方向,隨著監管的加強,房企向物業管理轉型面臨更多不確定性。
提高服務水平
7月23日,住建部等八部門聯合發布《關於持續整治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的通知》,對物業服務行業整治重點包括侵佔公區收益、未按規定使用維修資金、未提供合同約定的服務、未按合同約定收費、拒不退出物業服務項目等違規行為。
業內人士指出,政策促進物業行業規范化、市場化發展。操作不合規、服務品質差的物業管理公司受到擠壓,而經營規范、服務品質佳的物企有望獲得更多市場空間,促進全行業提高服務水平。
7月27日,北京市物業管理行業協會發布《北京市住宅小區物業服務成本計價規則(試行)》,明確了物業服務人提供的一般物業服務,包括綜合服務、共用部位及共用設施設備運行和維修養護、環境維護、綠化養護、公共秩序維護五大類、110項物業服務事項,進一步明確住宅小區物業服務的邊界。
中指研究院指出,這將有效促進物業服務費定價、收繳的規范化和公開化,推動物業服務價格市場化,鼓勵企業提供質價相符的服務。政策鼓勵企業不斷創新,提高效能,帶動行業轉型升級。相關規則的制定,對於解決老舊小區改造和服務也有正向影響,服務內容、成本計價的明確,可持續提高老舊小區服務品質。
業務穩定發展
從上半年業績預告看,物業服務板塊為不少房企提供了較大助力。有的房企表示,通過發展物業等板塊,重新回到輕資產運營模式。
世聯行預計2021年上半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800萬元至7500萬元,同比扭虧。對於業績變動的原因,公司表示,物業管理業務穩定發展,收入持續增長。
部分物業在管面積實現較大幅度增長。7月19日,恆大物業發布公告,預計今年上半年股東應分配利潤同比大幅增長70%左右。公司表示,物業在管服務面積、社區增值服務、非業主增值服務均大幅增長,公司積極採取標准化運營和智慧化服務,帶來綜合盈利能力的提升。公告顯示,截至6月30日,恆大物業總合約面積約8.1億平方米,總在管面積約4.5億平方米,分別較去年底新增約2.5億平方米和1.5億平方米。
新大正物業管理業務表現不俗。2021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9638萬元,同比增長5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438.64萬元,同比增長38.37%。據新大正披露,公司新拓展項目中標總金額約8億元。受益於公司持續的標准化建設及品質管控,有效提升了項目品質對市場的帶動作用,助力新項目拓展及老項目續約。
估值普遍較高
隨著大盤波動加劇,近期不少物業類公司股價大幅波動。業內人士指出,物業公司普遍估值較高,前期積累了較大漲幅。同時,物業行業作為惠及民生的產業,其高盈利的持續性有待觀察。
中信證券研報顯示,基礎服務毛利率預計難有提升空間,增值服務增長空間廣闊。物業服務成本計價主要是指對應物業費的成本計量。由於物業管理公司可以通過科技賦能、管理提效以降低成本。政策鼓勵物業管理結合生活服務發展,鼓勵探索養老、家政等服務新模式。
興業證券研報認為,政策支持和引導行業規范化、市場化發展的趨勢不變;行業空間持續打開,整合加速的趨勢不變。物業管理存量 增量的發展模式、無重大資本開支、凈現金的財務狀況、穩定的派息分紅,決定了行業的估值下限,而管理服務水平、業績增長潛力等決定了估值上限。
『陸』 2020年成長股業績股票排名有哪些
1、亨通光電
2015年凈利潤5.7282億,增長66.44%;2020年凈利潤13.1639億,增長129.81%;2020年半年報凈利潤7.6742億,增長100.67%。
根據過去2年下半年業績佔全年的比例70%推算,全年利潤25.5億,增長94%。根據機構盈利預測2020年凈利潤22.8億,2020年凈利潤30億,增長26.6%。2020年市值419億,對應動態市盈率14倍。
2、長信科技
2015年凈利潤2.37億,增長43.46%;2020年凈利潤3.47億,增長46.01%;2020年半年報凈利潤2.99億,增長119.42%。
根據過去2年下半年業績佔全年的比例58%推算,全年凈利潤7億左右,增長134%。根據盈利預測2020年凈利潤9.8億,增長40%。2020年市值207億,對應動態市盈率21倍。
3、世聯行
2015年凈利5.09億,增長29.17%;2020年凈利7.47億,增長40.49%,2020年中期凈利2.85億。
根據前2年中報佔全年30%左右計算,2020年全年凈利應達9.5億。根據2020年-2020年股權激勵計算2020年凈利應在13.2億左右,2020年市值252億,對應的動態市盈率為19倍。
4、鵬輝能源
2015年凈利潤8728萬,增長44.89%;2020年凈利潤1.39億,增長59%;2020年半年報凈利潤9621萬,增長120%。
根據過去2年下半年業績佔全年的比例66%推算,全年凈利潤2.8億,增長102%。根據盈利預測2020年凈利潤4.6億,增長64%。2020年市值92億,對應動態市盈率20倍。
5、中順潔柔
2015年凈利潤8819萬,增長30.65%;2020年凈利潤2.60億,增長195%;2020年半年報凈利潤1.56億,增長47.81%。
根據盈利預測全年凈利潤3.6億,增長38%。根據盈利預測2020年凈利潤4.7億,增長31%。2020年市值100億,對應動態市盈率21倍。
『柒』 世聯行股票2020年7月27日會漲嗎
不管漲不漲,這樣的虧損股都不應該碰,風險太大了。
『捌』 上市至今一直漲熊市抗跌敀股票有那些
像茅台,比亞迪等一批,具辦以下幾點就行
1、長期非常優秀的公司。
這種優秀不是一時半會的,絕對是經過長期考驗的,即使在大環境非常艱難的條件下,業績依然能逆勢增長的。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茅台。
2、業績優秀的公司。
不管是2021年,還是2022年一季度,公司的業績一直在成長,並且增長的速度在業內是較快的。
3、有業績預期反轉的公司
我們都知道,炒股就是炒預期。有些公司當前的業績很差,但只要市場預期未來的業績會改善,股價的表現也會不錯。比如豬茅牧原,雖然我們看到這兩年的業績差得一塌糊塗,但豬肉這東西是有周期性的,不可能一直在低位徘徊。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很多機構都開始關注豬企了,它的股價在今年跌幅也不是很大
4、政策發力支持的公司
我們都知道,A股是政策市,資金都會跟著政策走。今年首要任務是穩增長,對基建以及地產都出台了多輪的政策支持,相關公司的表現都很不錯。
『玖』 世聯行股票2020年7月27日會漲嗎
摘要 這種票屬於暴跌走勢,如果要往上漲的話,那麼他也在下面會橫盤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