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期間獲得的股票股利,為何不涉及「投資收益」
發放股票股利只是增加了持有的股票數量,但股票的總價值是沒有變化的,所以不確認投資收益。只有宣告發放的現金股利是確認投資收益的。
比如10股送10股,雖然持股數量變成了原來的兩倍,但每股價值是原來的一半了,總價值不變。
Ⅱ 持有期間取得的現金股利計入投資收益嗎
是會計入的。企業持有交易性金融資產期間,取得的現金股利直接計入投資收益即可。企業購入交易性金融資產的目地,其實和很簡單就是為了賺錢。企業在持有期間收到投資企業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利息時,通過投資收益進行核算即可。
(2)股票股利是否記入投資收益擴展閱讀:
投資,指國家或企業以及個人,為了特定目的,與對方簽訂協議,促進社會發展,實現互惠互利,輸送資金的過程。又是特定經濟主體為了在未來可預見的時期內獲得收益或是資金增值,在一定時期內向一定領域投放足夠數額的資金或實物的貨幣等價物的經濟行為。
可分為實物投資、資本投資和證券投資等。前者是以貨幣投入企業,通過生產經營活動取得一定利潤,後者是以貨幣購買企業發行的股票和公司債券,間接參與企業的利潤分配。投資是創新創業項目孵化的一種形式,是對項目產業化綜合體進行資本助推發展的經濟活動。
投資是貨幣收入或其他任何能以貨幣計量其價值的財富擁有者犧牲當前消費、購買或購置資本品以期在未來實現價值增值的謀利性經營性活動。
投資這個名詞在金融和經濟方面有數個相關的意義。它涉及財產的累積以求在未來得到收益。技術上來說,這個詞意味著「將某物品放入其他地方的行動」(或許最初是與人的服裝或「禮服」相關)。
債券有國債、金融債券、公司債券。這個比起股票風險低,但是收益也低。可以選擇復利計息。國債是很多人都不能買到的,信譽好、利率優、風險小被稱為「金邊債券」。金融債券風險相對高些,公司的債券風險最大,收益最高。
基金是指為了某種目的而設立的具有一定數量的資金。主要包括信託投資基金、公積金、保險基金、退休基金,各種基金會的基金。人們平常所說的基金主要是指證券投資基金。
在財務方面,投資意味著買證券或其它金融或紙上資產。估價是估計一項潛在的投資的價格值得與否的方法。投資的類型包括房地產、證券投資、黃金、外幣、債券和郵票。
Ⅲ 股票股利是否記入投資收益
1、股票股利不記入投資收益,公司收到的現金股利或利潤應計入投資收益。
2、公司收到的股票股利不做賬務處理,獲得股票股利的投資者,只是持有的股票數量有所增加,但在公司中所佔權益的份額並未發生變化;公司分派股票股利時,分配股票股利會減少留存收益,增加股本,只是股東權益賬戶的內部結構發生了變化,但公司的股東權益總額並未發生變化。
Ⅳ 收到被投資企業分配的股票股利應計入什麼科目
收到被投資企業分配的股票股利應計入應收股利科目。
應收股利是指企業因股權投資而應收取的現金股利以及應收其他單位的利潤,包括企業股票實際支付的款項中所包括的已宣告發放但尚未領取的現金股利和企業對外投資應分得的現金股利或利潤等,但不包括應收的股票股利。
Ⅳ 請問在權益法下:發放股票/現金股利,為什麼不確定投資收益各位高手從權益法的原理角度說明)
發放股票股利,只是所有者權益內部的一增一減,投資單位不做賬。發放現金股利,相應的要減少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此時沒有投資收益入賬。
Ⅵ 現金股利與股票股利都可以計入投資收益嗎
成本法下現金股利計入投資收益。股票股利成本法、權益法都不需要計入投資收益
Ⅶ 股票股利怎麼核算
股票股利的核算公式:
每股股利計算公式,每股股利=股利總額/普通股股數=(現金股利總額-優先股股利)/發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數
股利總額是用於對普通股進行分配的現金股利的總額,普通股股數是企業發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數(不是加權平均數)。
會計處理
(一)上市公司(即被投資企業)
被投資企業應當在該方案經股東大會或類似權力機構批准並在工商部門辦理完增資手續後,按實際發放的股票面值,借記「利潤分配——轉作股本的普通股股利」,貸記「股本」。
(二)投資企業(即上市公司股東)
最新的《企業會計准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應用指南規定:被投資單位分派股票股利的,投資方不做會計處理,但應於除權日註明所增加的股數,以反映股份的變化情況。也就是說,投資企業收到股票股利時,不用作會計處理,只需在備查簿中登記所增加的股數。
原因是投資企業收到股票股利時,並沒有增加資產或所有者權益,持股比例也沒有增加。在股票未出售前,未實現增值,因此除權日不能將股票股利確認為投資收益。
Ⅷ 收到的現金股利,在確認投資收益時,計算嗎
對。
成本法下,新准則,收到現金股利要計入投資收益。
但是,如果支付的對價包含應付股利,這部分收到的時候就不用投資收益
Ⅸ 長期股權投資採用成本法核算時,實際收到的現金股利不一定都作為投資收益是對還是錯。
對。
成本法下,新准則,收到現金股利要計入投資收益。但是,如果支付的對價包含應付股利,這部分收到的時候就不用投資收益。長期股權投資採用成本法核算時,被投資單位實現盈虧不做帳,宣告發放現金股利或利潤時,投資方按投資持股比例計算份額,宣告時的分錄是:
借:應收股利
貸:投資收益
實際收到時的分錄是: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股利
利險並存
獲取經濟利益,並承擔相應的風險。
長期股權投資的最終目標是為了獲得較大的經濟利益,這種經濟利益可以通過分得利潤或股利獲取,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取得,如被投資單位生產的產品為投資企業生產所需的原材料,在市場上這種原材料的價格波動較大,且不能保證供應。
在這種情況下,投資企業通過所持股份,達到控制或對被投資單位施加重大影響,使其生產所需的原材料能夠直接從被投資單位取得,而且價格比較穩定,保證其生產經營的順利進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長期股權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