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主力排名 > 新冠疫情對投資和股票的影響

新冠疫情對投資和股票的影響

發布時間:2022-11-14 01:22:05

1. 新冠疫情對個人理財的影響

第一點,學會量入為出。其實在此前,大家都明白這一點,但是能夠做到的人卻是少之又少。但是經過了一場疫情,有一大批人認識到了量入為出的重要性。第二點,謹慎對待超前消費。其實這個和第一點,有些類似。隨著花唄、白條、信用卡的流行。不只是年輕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依賴上這種消費。最後一點,則是合理的進行投資理財的分配。

理財方法:
1、銀行存款:銀行存款是最為穩健的理財方法,但是收益也相對較低。
2、基金:基金有很多種類型,其中貨幣基金的收益率會比銀行存款略高一些,並且支取較為靈活,風險程度也是基金類型里最低的。
3、債券:債券可以分成企業和政府發行的債券,其中國家政府發行的債券為國債,相比起企業發行的債券,國債的風險度較低;
4、股票:股票的收益率較高,但是風險度也很高。

理財的規劃:
1、投資者首先要對個人所擁有的資產以及未來的收入預期進行合理估計,這是理財的基本前提.
2、投資者依據個人的實際情況,制定理財的目標和計劃,包括理財的起始時間、所選的產品、金額等等。
3、投資者需要對各種理財產品的風險進行評估,做好未來風險的假設。
4、投資者對所有的資產進行合理分配,選擇兩種以上的理財產品進行投資。

知識拓展:
投資收益是指企業或個人對外投資所得的收入(所發生的損失為負數),如企業對外投資取得股利收入、債券利息收入以及與其他單位聯營所分得的利潤等。

投資所分的利潤、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投資收益在稅收上是作為企業所得稅的應稅項目,應依法計征企業所得稅。投資方企業從被投資的聯營企業分回的稅後利潤,如投資方企業所得稅稅率低於聯營企業,則不退還已繳納的所得稅,如投資方企業的適用稅率高於聯營企業的稅率,投資方企業分回的稅後利潤應按規定補繳企業所得稅。

2. 疫情會影響股票行情

在疫情持續蔓延的情況之下,一旦某一個地方發生了新冠疫情的感染源,那麼就會立刻開啟緊急的處理預案件,讓大家謹慎的進行消毒工作,並且把有可能接觸過的人員都尋找回來進行隔離工作,這一項工作量是巨大的,也是造成了當地的經濟影響是巨大的,畢竟消毒工作的開展、工作的停擺也會影響到大家生意問題,以此降低了自身的收入,在這樣的狀況之下大家對於自己的個人衛生問題以及家人的衛生問題都是極為重視的,特別有小朋友的家庭是需要格外注意的。

大家都不願意看到自己投放到股票市場的金錢有所虧損,自然也就會有謹慎投資的目光存在,在市場沒有完全明朗的狀態下,大家都不願意投放進股票市場中,只能是等待股票市場的變化波動再進行之後的打算。

3. 新冠疫情利好什麼股票

新冠疫情利好的股票有:國際醫學,公司參股的北京漢氏聯合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重症新冠病毒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項目已經獲批通過,正式立項,這是全國第四個獲批的「幹細胞治療新冠病毒肺炎」應急科技攻關項目。從近五年扣非凈利潤來看,近五年扣非凈利潤均值為-1.47億元,過去五年扣非凈利潤最低為2020年的-6.485億元,最高為2016年的2.154億元。
格力電器:20年3月,推出新冠空氣凈化器,宣稱1小時殺滅99%新冠病毒,售價12000元;據悉,格力在武漢金銀潭醫院CT檢查室實地取樣,由中國科學院氣溶膠化學與物理重點實驗室實驗驗證,凈化後空氣中樣品新冠病毒核酸含量(Ct值39)比凈化前(Ct值36.4)大幅降低,病毒數量下降10倍以上,結果表明CT室空氣中99%以上病毒被殺除。從近五年扣非凈利潤來看,近五年扣非凈利潤均值為213.62億元,過去五年扣非凈利潤最低為2016年的156.0億元,最高為2018年的255.8億元。
拓展資料:
1、新冠疫情利好的股票還有華昌化工:公司參與投資的蘇州瑞華投資合夥企業(本公司持有基金份額10%),其參股的南京世和基因、實踐醫學已成功研發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從近五年扣非凈利潤來看,近五年扣非凈利潤均值為7760.4萬元,過去五年扣非凈利潤最低為2016年的-1.301億元,最高為2019年的1.900億元。萬隆光電:20年3月,公司擬生產新冠病毒相關測溫產品額溫槍。從近五年扣非凈利潤來看,近五年扣非凈利潤均值為1504.56萬元,過去五年扣非凈利潤最低為2020年的-676.6萬元,最高為2016年的4404萬元。
2、明德生物:公司測定儀包括免疫層析類QMT80全血化學發光CF血氣類PT1000及ST2000,除ST2000配套美國進口試劑使用外,公司儀器均配套公司的試劑使用,20年2月披露,正在申報注冊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可適用於市場上通用的熒光PCR儀器;20年4月,公司新冠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熒光PCR法擬中選湖北省新冠病毒相關檢測試劑集中采購項目。從近五年扣非凈利潤來看,近五年扣非凈利潤均值為1.3億元,過去五年扣非凈利潤最低為2019年的2988萬元,最高為2020年的4.551億元。
3、聖雪萊 (002076):從總資產周轉率來看,2017-2020年分別為0.53%、0.3%、0.31%和0.4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工業和信息化部第二批保護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點企業,被列入佛山市首批疫情防控物資重點生產企業佛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公司研製生產紫外線殺菌燈近20年,參與起草紫外線殺菌燈國家標准。公司在紫外線殺菌燈領域擁有多項發明、實用新型及外觀設計專利。公司生產的紫外線殺菌燈在國內外及行業內具有較高的知名度。
4、威寧健康(300253):從總資產周轉率來看,2017年至2020年分別為0.34%、0.36%、0.41%和0.41%。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公司加入阿里巴巴大魔園團隊,合作開發新冠肺炎AI助手,並提出為一線醫務人員提供診斷概率和臨床分類建議。
5、中醫葯(600056):從總資產周轉率來看,2017年至2020年分別為1.48%、1.33%、1.28%和1.25%。重慶西南葯業二廠批準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磷酸酯對新冠肺炎具有一定的診治作用。永泰科技(002326):從總資產周轉率來看,2017年至2020年分別為0.53%、0.53%、0.51%和0.47%。該公司尋求與 GILD.US 合作,在未來采購 Remdesivir 中間體 Reed。美國首例 COVID-19 確診病例在接受里德的葯物治療後迅速緩解。公司互動平台生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及相關中間體,公司已涉足新冠肺炎相關葯品的生產。

4. 新冠肺炎影響全球經濟,為何發現肺炎的中國股市跌幅卻沒有道指慘烈

其實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我國A股市場在2月3日的首個交易日開盤上證指數、深圳指數、創業板指數都出現了大幅的下跌。上證指數當天下跌了7.72%,深證指數當天下跌了8.45%,創業板指數當天下跌了6.85%。今年早期時候因為要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擴散,所以出現了罕見的延長春節的假期,一般的企業復工都是推遲到了2月10號。但是A股市場僅暫停了1月30日的交易,在2月3號便開始正常交易,當時各方人士也考慮到這個期間是否適合進行交易,怕產生流動性的風險,但是監管方面考慮到如果說暫停交易過長,積壓的恐慌性的壓力可能更多,所以在2月3日便開始正常交易,數據也顯示僅在2月3日出現了大幅的下跌但是隨後便出現了反彈。

其二,美國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措施一直不到位,而且因為沙特石油價格戰,對美國的頁岩油產業帶來極大沖擊,雙重疊加之下,華爾街的投資者都比較恐慌,而此前道指已經是上漲太多,出於避險需求,所以道指大幅下跌。

5. 疫情對股市的走勢有什麼影響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物價的增長,一些人在目前的崗位上賺取的薪水已經無法支撐日常生活,為了讓全家能有更好的生活,許多人還是另闢新路,炒股就是許多人選擇的致富之法。許多人通過炒股確實賺到了錢,但是也有很多人賠了很多錢,股市的行情風雲變幻,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國家的政策、自然災害、企業的變化等,其中疫情對股市的走勢影響深刻。

雖然疫情會給股市帶來動盪,但是我們也要抓住有利時機,在疫情期間,購買一些特需類的股票,這樣不僅不會賠錢,還會大賺一筆。

6. 疫情對股市的走勢有大的影響嗎

說起2020年的新冠疫情,相信還是令很多人非常後怕的。當時政府立即採取了相關的措施,並且讓人們進行居家隔離。大部分的人民都非常的支持政府,並且也聽取了政府的意見。但是有一小部分人不僅不聽取政府的意見,而且還到處亂走亂竄給當地的人民帶來了不必要的困擾。2021年的疫情又開始在南京爆發,讓很多人都感覺到非常的害怕。那麼疫情對股市的走勢影響很大嗎?

三、提高防範意識

在當今社會中,沒有天下掉餡餅的事。大家一定要靠自己的雙手勞動來賺錢,或者靠腦力賺錢,不要總是貪圖享樂。特別是一些人會給自己打電話說自己是什麼公司的,然後讓自己把所有的錢全部投在他那裡面。這些電話或者信息千萬不要相信,很有可能就是騙子,並且大家一定要報警處理。

7. 基金人已虧到毫無波瀾,今年的疫情給基金行業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基金的增長其實和新冠疫情並沒有什麼直接關系,但是新冠疫情會間接影響很多投資人的投資決策,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新冠疫情的發展確實會影響到基金行業。

基金是一個比較流行的投資方式,很多人會覺得投資基金沒有什麼風險,同時也非常方便,因為我們如果是買股票的話,基本上是需要一定的門檻,同時也需要一定的專業基礎,但是我們在購買基金的時候就不需要直接門檻,同時也可以通過基金來學習一些理財知識。

為什麼說基金人已經虧到毫無波瀾?

熟悉基金的小夥伴應該都已經知道了,從年後開始基金就一直沒有出現上漲的情況,甚至已經跌落了20%個點,有些比較厲害的板塊都已經跌了40%個點,這就意味著很多投資人已經虧損了40%的錢,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基金人已經毫無脾氣,做到心中毫無波瀾了。有的人會比較好奇,新冠疫情會和基金行業有直接關系嗎?

8.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有什麼經濟影響

一、可能引發全球經濟衰退。疫情出現後,盡管各國採取措施應對疫情蔓延,包括對疫情嚴重地區採取入境管制、旅行禁令、取消大型賽事、停工停產等措施,但仍有可能演變為一場「大級別疫病」。全球正常的生產貿易活動受到嚴重影響,加大全球經濟下行壓力,甚至造成衰退。

二、全球市場震盪。全球疫情加速擴散引發恐慌情緒,全球主要股指下跌。過去一周,歐洲斯托克50指數、倫敦金融時報股價指數、巴黎CAC40指數、法蘭克福DAX指數等均暴跌11%~12%左右,美國道瓊斯從近期最高點已暴跌14%,美股恐慌指數(VIX)一周內翻倍。雖然疫情對股市的沖擊是短暫的,但若疫情持續蔓延,全球股市將進一步受挫。

三、沖擊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全球化生產和交易網路中,疫情防控帶來的停工減產及延遲復工,將加大全球供應鏈風險。作為世界工廠,中國是全球製造業供應鏈的樞紐,2019年中國製造業佔全球製造業總產出的比重約為30.9%。2020年2月,中國PMI大幅下降。

四、逆全球化和保護主義勢力借勢猖獗。在發達國家逆全球化和保護主義抬頭的情況下,西方一些國家政客從狹隘的政黨和個人利益出發,操縱輿論和民意,一些國家出現種族、民族、國別等身份歧視。

五、疫情全球持續擴散。如果美歐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疫情控制不好,全球經濟有可能遭遇重創,其嚴重程度可能超過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和之後的歐債危機,國際貿易可能衰退,全球產業分工體系或將受到破壞。

9. 如何看待疫情影響,經濟和個人收入減少,銀行存款卻增加8萬億

疫情來了,大家生活都變得拮據了,一看到存款卻增加了,非常驚訝!這裡面的道理還是從貨幣常識來理解:

首先,貨幣供給端閥門開大了 。3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08.09萬億元,同比增長10.1%,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3個和1.5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57.51萬億元,同比增長5%,流通中貨幣(M0)余額8.3萬億元,同比增長10.8%。一季度凈投放現金5833億元。 這是貨幣供給方面數據,明顯M2是流通貨幣總量增長還是適度的,為的扶持中小企業和經濟復甦,但是M1和M0的增長明顯量變大、增加有些猛。這說明資金沒有轉化為實體經濟環節,原因是復工沒有復產,或者部分地方根本就沒有企業需要資金,說明對經濟趨勢不明顯。不願意承擔風險。

其次,需求端籠頭變小了。 情況是一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7.1萬億元,同比多增1.29萬億元。分部門看,住戶部門貸款增加1.21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509億元【這個說明封城帶來消費減少,尤其信用消費少】,中長期貸款增加1.26萬億元 【這個數字還是增長,說明大項目投資還是加碼的】 ;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6.04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2.3萬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3.04萬億元,票據融資增加6305億元 【流通環節受城影響,生產停擺】 ;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1729億元。3月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2.85萬億元,同比多增1.16萬億元。

所以,供給端大了,需求端小了,結果一季度人民幣存款增加8.07萬億元。 3月末本外幣存款余額206.42萬億元,同比增長9.2%。月末人民幣存款余額200.99萬億元,同比增長9.3%,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2個和0.6個百分點。

存款增加知道了,還要看一下存在結構情況: 一季度人民幣存款增加8.07萬億元,同比多增1.76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6.47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1.86萬億元【 個人企業都把減少風險,存在過日了放在第一位】 ,財政性存款減少3143億元 【政府只出不進,財政稅源少了】 ,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減少3713億元 【企業沒有進賬,基本費用沒有減少】 。注意: 房市和股市都有新資金進入了。


這裡面個人企業存款增加,是誰家的存款,其實是差異很大的。

2018年3月24日,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易會滿在演講中提到,從2010年到2017年,居民儲蓄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佔比從25.4%下降了近一半至12.7%。也就是說,中國人賺100元,只會存下來12.7元。而且,儲蓄的分布還嚴重不均。據西南 財經 大學和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55%的家庭沒有或幾乎沒有儲蓄,而收入最高的10%的家庭儲蓄率為60.6%,儲蓄金額占當年總儲蓄的74.9%。很多「零儲蓄」的人「被平均了」。

沒能錢的另一面是高負債。按照居民負債占據GDP的比重,1996年中國居民杠桿率只有3%,2008年也僅為18%,但是自2008年以來居民杠桿率開始呈現迅速增長態勢,短短六年間翻了一倍,達到36.4%。到了2017年二季度居民杠桿率已經高達47.4%,較之2008年激增了近30個百分點。47.4%的居民杠桿率雖然低於發達經濟體的平均水平76.1%,但是這一數字已顯著高於新興經濟體平均39.8%的水平。美國居民部門債務率從20%提升到50%以上,用了接近40年時間,而中國只用了不到10年,中國居民部門杠桿率飆升速度之快可見一斑。

所以,不太關心銀行存款增加了多少,更多看看自己口袋是不是要空了。

2020年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一季度人民幣存款共增加8.07萬億元左右,其中,住戶存款增加6.47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1.86萬億元,財政性存款減少3143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減少3713億元。 如何理解存款大增的現象?

2019年一季度的這個數據,住戶存款是6.07萬億,今年增長了6.6%,增速並不算多。經歷過今年春節,很多朋友已經對年內的經濟形勢產生了比較悲觀的預期。本來中國就是一個儲蓄大國,總儲蓄達85.4萬億元,人均存款達到了6.1萬元(2月份數據),有很強的存款習慣,只要手上有點錢,多多少少都會選擇存點以備不時之需。現在存錢的目的就是在防禦經濟不景氣時的生活開支,屬於非常正常的現象。但大家都把錢存起來會帶來一個問題:消費慾望下降,對經濟刺激會起到反作用,會導致經濟復甦進程減慢。

一季度非金融企業的存款增加1.86萬億元,同比多1.53萬億元,增速與住戶存款並非同一水平,屬於大放水級別。一般而言,在信用貨幣時代,按照貸款創造存款的理論,貸款多增則意味著存款可能增加較多,因為銀行給企業的貸款被記入該企業的存款賬戶,上交存款准備金後,還可以繼續放貸,從而形成循環存款創造。企業存款增加比較多,為復工復產順利推進儲備了良好的資金狀況,刺激經濟就靠他們了。

財政性存款是財政部門代表政府所掌管的財政資金。這個數據的減少說明政府正在動用自己的資源刺激經濟,比如發放消費券這玩意,各地政府都在干,這些錢就是政府的補貼,真正的薅羊毛,大出血,所以有消費券的朋友,建議還是參與一下,一來自己得益,二來刺激一下經濟,最終受益效果依然會傳導到自己身上,這么好的活動應該繼續搞。

銀行存款卻增加8萬億中,少部分是人民群眾對當前經濟產生悲觀預期下的防禦性反應;主要增長速度大的的是銀行放水給企業准備復工復產的准備金,還有少量政府為刺激經濟出的血本,並不是大家都把錢存起來不消費,現在大家看出區別了嗎?

不能說這種習慣好或者不好,這是一種財富觀念,存在即是合理,且這也符合我們國人的文化思維方式——居安思危。

受疫情的影響, 社會 生產和生活收到極大的影響。股市萎靡下跌,市值縮水;工廠停工、企業停業,企業和個人收入均受到影響而減少。這種情況下,人們的投資情緒受到抑制,資本會主動尋求安全、低風險的投資、避險方式。

而銀行儲蓄則是安全性高、風險性低、變現快捷的方式之一。

所以,避險是造成當下經濟下行,收入減少,但銀行存款確大幅增加的重要原因。

此外,艱苦奮斗也是我們的傳統美德,現在受疫情影響,大家危機意識很強,也會主動縮緊開支,提高現金儲備意識,防患於未然。

我們國人還有一種非常優秀的品質就是「靠自己、不求人」。而我們的國家也非常的民主、勤勉、敬天愛民。出現疫情危機的時候,我們能夠以舉國之力共同抗擊疫情,國家大力投入上千億資金用於防疫治療,每一個確診患者都能夠免費救治。全民也積極捐助、各個企業、省市、個人紛紛傾囊相助。所以,我們能夠在被疫情突襲的情況下,以最快的速度戰勝疫情。

這是人類 歷史 上的一次壯舉,為世界各國防疫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和積極的貢獻。

反觀海外其它國家,尤其是那些發達國家行為,簡直就讓我們捧腹,也讓我們為那些感染的、死去的人們而悲哀。

疫情在我國發生的時候不重視,反而指責我們,看我國的笑話;疫情在他國出現的時候不重視,不防疫,有蜜汁自信;疫情開始擴散的時候驚慌失措,沒有有效的防疫措施,甚至不去努力防疫就放棄抵抗,企圖走群體免疫的道路;

要知道,所謂的群體免疫最終還是傷害廣大底層人民的利益。資本主義國家發達的醫療資源一定會優先供應上層人士。不然你會相信資本主義上層人士也會去群體免疫嗎?

所以,沒有任何時候,我們會為生活在中國大陸而感到安全和自豪!

而以後,也會將這份安全感和自豪感始終延續下去!

至於網路上那些不負責任的一些人,諸如「許可馨」之流,我們不會忘記對他們的聲討、 歷史 也不會忘記、蒼天也不會饒恕......

受疫情影響,經濟和個人收入減少,居民消費大幅下降,銀行存款卻增加8萬億。人民幣存款主要包括居民存款和非金融企業存款兩項,除了企業把投資和生產經營的資金存回了銀行,更多是由居民存款所貢獻。今年一季度居民存款增加6.47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1.86萬億元。

今年一季度人民幣存款增加8.07萬億元,同比多增1.76萬億元。而2019年一季度人民幣存款增加6.31萬億元,同比多增1.24萬億元。今年一季度人民幣存款多增達22%,去年一季度同比多增達19.6%。

新冠疫情重創全球經濟,IMF預測全球經濟下滑3%。經濟和個人收入減少,居民存款持續 增加,主要是對疫情的擔憂,通過儲蓄來尋求安全感,面對不確定因素。當然,大部分專家學者也在呼籲投資者多留現金,廣積糧,緩稱王。

但我建議投資者當下除了儲備充足的備用金外(保留 3-6個月的應急資金),加大投資才是最正確的配置思路。為了應對疫情造成的經濟下滑,央行加大貨幣投資,貨幣的閥門已然打開,伴隨的將是各類商品、資產價格的上漲。持有更多的現金或存款就意味著手裡的錢,不但不會增值 ,保值 都不可能,會被物價上漲的速度遠遠拋在身後。

疫情已得到全球廣泛國家的重視,中國疫情已初步控制穩定,發生金融危機的概率並不大。此時,不是想著怎麼去增加更多的存款和現金來度過危機,而應該積極進取,尋求財富增長的機會。

根據央行給出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末中國人民幣存款增加了8.07萬億,人民幣存款余額高達200.99萬億,創造了新高。

大家都知道因為受到疫情影響,今年一季度全國各行業都受到了嚴重的沖擊,很多人的收入出現了大幅度下跌,按道理來說在這樣的情況下銀行存款應該下降,畢竟收入都下降了這么可能還有錢存銀行呢?但現實數據卻表現出完全不一樣的情況,人民幣存款不僅沒有減少還增加了8萬億,這是為什麼呢?

在我看來,這很有可能是因為大家把原本准備買房的錢存進了銀行。大家都知道,不管在什麼時候樓市裡都會有一大批人買房。但因為受到疫情影響,在今年的前3個月里全國樓市都關停了售樓處,隨意一大批原本打算買房的人現在都沒地方去買房,只能把原本准備用來買房的錢存進銀行,最後的結果就是銀行的存款變多了。

另外一點就是,銀行的存款並不僅僅只是來自於個人的存款,還有國家的資金。從去年開始國家就不斷在放水,整個市場的貨幣都變多了,但這些錢又不能一下子全部流通到市場上,否則會對物價還有將近造成階段的負面影響。所以這些多出來的錢就全部存在銀行里,銀行存款增加8萬億也就不奇怪了。

統計數據顯示,3月末,本外幣存款余額206.42萬億元,而人民幣存款余額200.99萬億元。一季度存款增加8.07萬億元,其中,住戶增加6.47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1.86萬億元,財政性存款減少3143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減少3713億元。而3月份外幣存款卻減少223億美元。

我們先看外匯存款的減少,外匯盈餘主要是來自於貿易、服務為主的經常性外匯盈餘,以及以外國金融資本進入我國出現的盈餘,我國的外匯儲備是3萬億美元,這是2014年從接近4萬億以來的持續走低,這次疫情的影響就是表現在外貿出口的放緩,和外國資金進入我國資本市場的節奏放慢。跌破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額在4月份可能就會出現。

財政性存款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減少,這剛好印證了國家的財政政策上的減稅、減費和轉移支付的加大。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減少也是一些機構的風險加大和理賠保險等支出等增加,但意外的是:這次的 健康 類保險應該是大大的增加了。

剩下的就是企業存款和居民存款,但我們也要分析一下我國在貨幣供應量增長率方面的變化。20年3月,貨幣供應量增長率在多年來首次突破10%,比之前的8%的增長率增長了接近2%,達到了供應量總額208萬億。也就是在3月份多投放市場的貨幣量有接近4萬億,而這些市場投放的額度有一半進入到了企業的貸款賬號。也可能就是企業的存款增加的最重要原因。

最後就是個人存款增加了6.47萬億,佔到了總量的80%。其一,投資渠道變得更加狹窄,疫情下的股票市場、房地產市場火熱投資市場都基本上不太敢沖刺。這也是資金回籠進入存款的一個重要原因。其二,以我國100萬億GDP的40%為居民可支配收入部分,那麼一個季度等於增加了工資或其他收入財富達到10萬億,那麼扣除一半用於生活費用和其他相關費用,餘下的5萬億中的70%以上進入到了銀行中,在危機中更是需要現金為王的理念,有米才會心裡踏實,這也至少增加了3~4萬億的新增財富。

以上是筆者的個人分析觀點,大家可以一起探討。

的確,受到春節停工停產的影響下,銀行存款反而增加的情況。


2020年4月10日,央行公布的金融統計報告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人民幣存款增加8.07萬億元,同比多增1.76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6.47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1.86萬億元


一方面收益我們國家長期儲蓄的良好影響,雖然因為受到疫情影響,部分人的收入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是公職、退休人員的收入仍然沒有降低,有些行業收入降低,比如外貿,有些行業的收入顯著增加,比如醫療行業;但是有大部分人都實行了居家隔離,我們消費其實也是下降的。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這也就是居民住戶存款增加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在親眼見證疫情的影響下,更多的選擇開始儲蓄。原本打算出去 旅遊 消費或者去買買買的錢,發現疫情的危機造成收入下降的現實後,選擇存下這些錢,應對危機的人越來越多了,這也就是居民住戶存款增加的原因之一。


我們可以和大洋對岸的美國做一下比較,40%的美國家庭拿不出400美元的儲蓄、70%美國家庭拿不出1000美元的儲蓄來應對疫情造成的危機,用來囤積購買必要的生活物資。這也就是美國政府為什麼要直接發放現金給成人和兒童的主要原因。從疫情影響美國到現在已經有總數超過2200萬申領失業金,大約占勞動力總數的八分之一。一旦失去了收入來源,他們還有助學貸款房貸、車貸需要償還,如果無法償還的話,整個金融的資金鏈斷裂,後果不堪設想。


回到我們國家來說,消費觀念沒有美國那樣超前,所背負的債務主要是房貸。看到美國如此蕭條的經濟環境,自然而然選擇存錢的人會越來越多,因為沒人知道疫情的影響何時才能散去,未來是否會面臨失業等諸多問題。現在全國范圍能都在有序的復工復產,收入來源更為豐富,儲蓄將會是未來的主要選擇之一。


綜上所述,2020年第一季度人民幣存款增加8.07萬億元。未來儲蓄仍將是人們財富的首要選擇,這也符合我們中國人長期以來保持的儲蓄觀念。

央行4月10日發布《2020年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顯示,截止3月末人民幣存款總余額為200.99萬億,首次突破200萬億大關,較年初增加8.07萬億,同比增長13%。但是,住戶存款就凈增了6.47萬億,占總增長的80%,所以存款增長貢獻的主力軍還是住戶存款(居民儲蓄存款)。

為什麼受到疫情影響,經濟和個人收入減少,住戶存款不降反升呢?主要有三個方面原因。

一是為緩解市場流動性緊張,央行實施了穩健貨幣政策,加大了貨幣投放量。據數據顯示,一季度流通中貨幣(M0)余額達到8.7萬億,同比增長10.8%,表明一季度凈投放現金達到5833億。

同樣,廣義貨幣的增速也不低,3月末M2餘額達到208.09萬億,同比增長10.1%,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3和1.5個百分點,再次表明市場上的錢開始變多了。

二是居民消費受到一定壓制,轉化為儲蓄存款,可以從住戶貸款結構變化中窺見一斑。3月末,住戶貸款規模56萬億,增加了1.21萬億,其中短期貸款減少509億,中長期貸款增加1.26萬億。而住戶(居民個人)貸款中,短期貸款主要用於消費,比如信用卡。中長期貸款主要用於房地產。由此可見,受到疫情影響,居民消費受到一定壓制,很多原本用於消費的資金陸續轉化為存款,儲備意識有所增強。

第三,由於疫情全球蔓延,以及石油價格之戰的效應疊加,國際資本市場振幅加大。據世界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受此疫情影響,世界經濟將萎縮3%,投資市場情緒低迷。出於避險需求,投資者一般會對資產配置重新調整,而人民幣幣值一直比較穩定,存款由於保本保息,具備一定剛兌性質,且受存款保險條例保護,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投資避險工具。可以這樣說,人民幣住戶存款的增長中,也包含了部分其他其他金融資產(股市,基金,債券和理財產品等)的轉化。

在過去的1到3月份,經濟受到疫情的影響幾乎處於停滯的狀態,有人已經預言今年因為一季度的情況整個GDP可能出現大幅度回落,一般而言,經濟不好的時候老百姓手上都比較缺錢,大家沒有工作自然就沒錢了,不過這僅僅是理論上的,而實際根據央行最近兩天爆出的數字,今年前三個月居民儲蓄存款達到6.47萬億,這是多麼龐大的數字啊,以及銀行的存款增加了8萬億,很多人對這個問題想不明白,似乎一切不符合常規啊。

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疫情的影響央行大量的給市場投放貨幣,導致了市場化利率的下行,國債利率也是出現了大幅度下滑,而在這個期間唯一沒有變動的就是銀行的存款利率,此前參與國債或者其他固定收益品種的也都出現不同程度的收益下降,大家會做個比較,最終發現存款利率和固定收益理財產品以及國債的收益差不多,那還不如直接去把錢存到銀行呢。

我覺得這是銀行突然儲蓄大幅度增加的主要原因,當然了這個數字是被平均了的,不見得大多數人會有那麼多存款,據我所知其實很多年輕人手上就沒什麼現金,工資和賺的錢基本上要麼還了房貸,要麼就消費了,手上基本沒啥余錢。

那麼這部分錢就可能是以企業的變相方式存到銀行的,在疫情期間生產大多屬於停滯,這個時候把錢存進銀行額度比較大的話,獲得的利息也不少。

在疫情的沖擊影響下,居民的存款意識明顯提升,改變了以往先用未來錢的想法。雖然經濟下行,但今年以來一系列的政策扶持政策,部分企業以及個人可以獲得相對低息的貸款,從企業的角度出發,可能通過借入低息貸款,置換掉之前相對高息的貸款,或盡可能回收現金流,以提升自身的風險防禦能力。至於個人,則逐漸重視銀行存款,在疫情期間,工作停止,缺乏收入來源,才意識到平時存款的重要性,在特殊的時期下,持續的現金流以及一定規模的存款儲備,往往是一個家庭抵禦風險的有效保障。

10. 受行情明顯拖累,7月A股新增投資者數量降至年內冰點,說明了什麼

7月A股市場投資者數量降至歷史冰點,可以說投資者的數量是越來越少了,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跑路。因為A股市場的整體表現從6月份到8月份,這個跨度上來看一直都不太好,好多板塊是出現了快速下降的情況。

所以那時候能跑的基本都跑了,剩下的這些一般只有兩種了。一個是頭鐵的,覺得他既然之前能上升,他接下來肯定能繼續回升,我賺了10%我不甘心,我要等賺到20% 30%的時候再撤場,貪心再起作用。另外就是他之前虧的太多了,他入手的時點不好,即使經過這一波上漲它還是虧的,他不甘心就這樣,虧損起碼要等他回本了,然後他繼續等就是現在這情況了。

與新冠疫情對投資和股票的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風險警示多久退市 瀏覽:963
萬安科技股票明日走勢 瀏覽:887
連續跌停板後又連續超漲停板的股票 瀏覽:250
短線長期持有的股票推薦 瀏覽:22
股票漲停停牌是什麼預兆 瀏覽:9
如何從白馬股中選出價值投資股票 瀏覽:893
新股票賬戶能買中小板的股票嗎 瀏覽:114
世界股票投資書籍推薦 瀏覽:829
虧損股票為什麼不退市 瀏覽:919
資產重組成功股票還跌是為什麼 瀏覽:655
蘋果股票軟體怎麼玩 瀏覽:726
為什麼股票軟體不能上網 瀏覽:594
股票漲停開板又漲停的k線顏色 瀏覽:968
浮游憾樹股票走勢 瀏覽:445
有一隻股票一元錢的嗎 瀏覽:278
寧德時代股票歷史資金流向 瀏覽:354
萬東醫療股票上市發行價 瀏覽:576
如何查詢股票買入時間點 瀏覽:746
南國置業股票重組多少個億 瀏覽:79
今日銀行股票 瀏覽:662
© Arrange www.nalinmakar.com 2012-2022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