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預測股票走勢
就是利用量價結構變化,波浪位置,趨勢等等技術分析手段來預判股價的走勢,給你舉個實際例子
然後十二日中午過26.48因為量價背離指標背離得出賣出的結論
正確的技術分析是這種可以提前和在當下判斷出結果的,而不是每天收盤後看圖說故事,這里金叉買,那裡死叉賣
㈡ 股神:怎樣預測股票漲跌
股票具有商品的屬性,說白了就是一種「商品」,其內在價值(標的公司價值)決定了它的價格,而且它的價格無論怎樣變化都是圍繞之價值周圍的。
股票屬於商品范圍內,其價格波動就像普通商品,市場上的供求關系影響著它的價格波動。
就像豬肉,市場上需要很多豬肉的時候,供給過少,需求過多,價格就會上升;當市場上有很多賣豬肉的,豬肉供給大於需求,那麼豬肉就只能夠降價銷售。
換做是股票的話:10元/股的價格,50個人賣出,但市場上有100個買,那另外50個買不到的人就會以11元的價格買入,股價就會呈現上漲的趨勢,反之就會下降(由於篇幅問題,這里將交易進行簡化了)。
通常,導致雙方情緒變化的原因非常多,進而影響到供求關系,其中影響因素中的決定因素有3個,我們來詳細講講。
在這之前,先給大家送波福利,免費領取各行業的龍頭股詳細信息,涵蓋醫療、軍工、新能源能熱門產業,隨時可能被刪:【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能夠影響股票漲跌的因素有什麼?
1、政策
都說行業或產業需要配合國家政策,比如說新能源,幾年前我國開始重視新能源產業,針對相關企業、產業都有相應的補助政策,比如補貼、減稅等。
這樣的政策讓市場資金紛紛下場,尤其是在相關行業中,會挖掘優秀的企業或者上市公司,引發股票的漲跌。
2、基本面
根據以往歷史,市場的走勢和基本面相同,基本面向好,市場整體就向好,比如說疫情期間我國的經濟狀況先轉好,企業經營狀況也逐漸回暖,股市也會出現回彈的情況。
3、行業景氣度
這個是主要的一點,一般地,股票的漲跌常常受到行業景氣度的影響行業景氣度好,那這類行業公司的股票價格就會普遍上漲,比如上面說到的新能源。
頻繁的短期操作也是大部分股民在股市賺不到錢的重要原因。這個時候我們需要記住下面幾句話:
1. 短期價格預測是不可能的;
2. 長期價格預測是很可能的;
3. 預測時間期限越長,預測難度越低
雖然短期股票無法預測。但是,對於長期價格的預測,實際上不太難,因為有基本面的支撐,股價最終體現的是企業價值的增長。與此相對的是我們往往看到的是市場每天情緒面的波動。至於是長期有多長,每個人的定義不同,5年我覺得是一個比較合適的期。如果能拿到1年從150漲到510的個股,當然再好不過,不過如果5年甚至7年能實現這種漲幅,也是令人相當滿意的回報。當然中間的過程會相當煎熬,伴隨幾次50%以上的回撤,也在情理之中。
為了讓大家及時了解到最新資訊,我特地掏出了壓箱底的寶貝--股市播報,能及時掌握企業信息、趨勢拐點等,點擊鏈接就能免費獲取:【股市晴雨表】金融市場一手資訊播報
二、股票漲了就一定要買嗎?
不少新手剛接觸股票,一看某支股票漲勢大好,馬上往裡投了幾萬塊,結果一直往下跌,被套的死死的。其實股票的興衰可以被人為的進行短期控制,只要有人持有足夠多的籌碼,一般來說占據市場流通盤的40%,就可以完全控制股價。如果你現在是剛入門的股票新手,把長期持有龍頭股進行價值投資作為首要目標,避免在短線投資中賠了本。吐血整理!各大行業龍頭股票一覽表,建議收藏!
應答時間:2021-09-23,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㈢ 求教,怎樣預測一支股票的漲跌謝謝!
可以從影響股價的幾個因素判斷。
進行交易的一般都稱之為「商品」,股票也不例外,股票的內在價值即標的公司價值決定了它的價格,而且它的價格無論怎樣變化都是圍繞之價值周圍的。
股票和普通商品一樣,它的價格波動,會受到供求關系的影響。
和豬肉有一樣,當需求的豬肉量大幅度增長,供給過少,需求過多,價格就會上升;當豬肉產量不斷增加,豬肉供給過剩,價格下降是理所當然的。
按照股票來講:10元/股的價格,50個人賣出,但市場上有100個買,那另外50個買不到的人就會以11元的價格買入,股價就會因此得到提高,反之就會導致股價下降(由於篇幅問題,這里將交易進行簡化了)。
一般來說,買賣雙方的情緒受到多方面影響,進而影響到供求關系的穩定,其中會對此起到深遠影響的因素有3個,我們來仔細分析一下。
在這之前,先給大家送波福利,免費領取各行業的龍頭股詳細信息,涵蓋醫療、軍工、新能源能熱門產業,隨時可能被刪:【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造成股票漲跌的因素有哪些?
1、政策
都說行業或產業需要配合國家政策,比如說新能源,幾年前我國開始對新能源進行開發,有關企業、產業都得到了政府扶持,比如補貼、減稅等。
政策引導下,大量資金進入市場,尤其是相關行業板塊和上市公司,是重點挖掘對象,這些都會影響股票的漲跌。
2、基本面
看長期的趨勢,市場的走勢和基本面相同,基本面向好,市場整體就向好,比如說疫情下我國經濟率先恢復,企業盈利也在逐步提高,這樣一來股市也變得景氣。
3、行業景氣度
這個是主要的一點,股票的變化一般都與行業走勢相關,行業景氣度好,那這類行業公司的股票價格就會普遍上漲,比如上面說到的新能源。
為了讓大家及時了解到最新資訊,我特地掏出了壓箱底的寶貝--股市播報,能及時掌握企業信息、趨勢拐點等,點擊鏈接就能免費獲取:【股市晴雨表】金融市場一手資訊播報
二、股票漲了就一定要買嗎?
很多新手並不是了解股票很長時間,一看某支股票漲勢大好,立馬投入幾萬塊的資金,結果跌的那個慘啊,被狠狠的套住了。其實股票的漲跌在短期內是可以人為控制的,只要有人持有足夠多的籌碼,一般來說占據市場流通盤的40%,就可以完全控制股價。所以學姐還是建議剛入門的小白,著重於挑選龍頭股長期持有進行價值投入,避免短線投資被人割了韭菜。吐血整理!各大行業龍頭股票一覽表,建議收藏!
應答時間:2021-09-23,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㈣ 如何預測股票第二天的走勢你可以從這些方面來考慮
我們都知道,股票的走勢通常是無法准確預測的,否則就沒有人會虧錢了。但我們還是可以從股市市場情緒、題材活躍程度、個股的走勢、有無消息面的利好等方面來綜合考慮,對股票第二天的走勢做出一定的預測,並制定相應的策略,充分的准備對於我們減少操作失誤是很有幫助的。㈤ 如何判斷股票的估值業績情況,有哪些指標可以參考
令人頭疼的不僅僅是買錯股票,還有買錯價位,就算再好的公司股票價格都有被高估時候。買到低估的價格不只是能掙到分紅外,可以拿到股票的差價,然而購置到高估的則只能做「股東」。巴菲特買股票也經常去估算一家公司股票的價值,防止自己買的股票不值這個價。這次說的挺多,那麼,到底該怎樣估算出公司股票的價值呢?接下來我就列出幾個重點來跟大家分享。正式開始前,先給你們准備了一波福利--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走過路過可別錯過【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估值是什麼
估值就是對一家公司股票所擁有的價值進行估算,正如商人在進貨的時候須要計算貨物本金,他們才能算出賣的價錢為多少,賣多久才有辦法回本。這和買股票是相同的,用市面上的價格去買這支股票,我要多久才能回本賺錢等等。不過股票是多種多樣的,類似於超市裡的貨物,很難分清哪個便宜哪個好。但想估計一下以它們目前的價格是否有購買價值、可不可以帶來收益也是有途徑的。
二、怎麼給公司做估值
判斷估值需要參考很多數據,在這里為大家舉出三個較為重要的指標:
1、市盈率
公式:市盈率 = 每股價格 / 每股收益 ,在具體分析的時候最好參照一下公司所在行業的平均市盈率。
2、PEG
公式:PEG =PE/(凈利潤增長率*100),當PEG低於1或更低時,則表示當前股價正常或者說被低估,假如是大於1則被高估。
3、市凈率
公式:市凈率 = 每股市價 / 每股凈資產,這種估值方式適合大型或者比較穩定的公司。一般來說市凈率越低,投資價值越高。但在市凈率跌破1的情況下,這家公司股價肯定已經跌破凈資產,投資者要當心,不要跌進坑裡。
舉給大家個實際的例子:福耀玻璃
大家都知道,福耀玻璃目前是汽車玻璃行業的一家龍頭企業,各大汽車品牌都會使用它家所生產的玻璃。目前來說,會對它的收益造成最大影響還得是汽車行業,跟別的比起來還算穩定。那麼,就以剛剛說的三個標准去來判斷這家公司究竟如何!
①市盈率:目前它的股價為47.6元,預測2021年全年每股收益為1.5742元,市盈率=47.6元 / 1.5742元=約30.24。在20~30為正常,不難看出,目前股價有點偏高,不過最好是還要拿該公司的規模和覆蓋率來評判。
三、估值高低的評判要基於多方面
不太明智的選擇,是只套公式計算!炒股的意義是炒公司的未來收益,雖然公司當前被高估,但不代表以後不會有爆發式的增長,這也是基金經理們為什麼那麼喜歡白馬股的緣故。另外,還有兩點很重要,那就是上市公司所處的行業成長空間和市值成長空間。按上方的方法看許多銀行時,絕對會被嚴重的低估,可是為啥股價一直不能上來呢?最重要原因是它們的成長和市值空間已經接近飽和。更多行業優質分析報告,可以點擊下方鏈接獲取:最新行業研報免費分享,除掉行業還有以下幾點,想知道的就瞧瞧:1、至少要清楚市場的佔有率和競爭率;2、知道未來的長期計劃,公司發展上限如何。這些就是我這段時間發現的一些小方法,希望大家有收獲,謝謝!如果實在沒有時間研究得這么深入,可以直接點擊這個鏈接,輸入你看中的股票獲取診股報告!【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應答時間:2021-08-24,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㈥ 如何預測凈利潤
一個常用公式:PE=市值/凈利潤,變形後:市值=PE*凈利潤
這個變形公式可用來估值,關鍵是要預測凈利潤。
凈利潤的預測方法五花八門,這里用一個簡單公式:預估凈利潤=當前凈資產*最近3年平均ROE
假設平均PE=10,那麼合理市值=10*預估凈利潤
舉例:以貴州茅台15年年報,預估16年凈利潤=662.34億*29.09%=192.67億
假設PE=30,合理市值=192.67億*30=5780億(480元/股)
這是股市中最常用的估值,價投大師都有一套自己的估值公式
不可否認,估值存在兩個弊端:
1、凈利潤的數字在會計上容易做手腳;
2、估值離不開預測,預估盈利和增長率都帶有極大的主觀性,不同人的結果千差萬別。
高手經常誇大估值的缺陷,讓普通人產生「估值無用」的錯覺,純屬誤導。估值不是萬能的,但放棄估值,絕對是你的損失。
要避免「估值陷阱」有3個辦法:
1、採用最保守的預測值,得出一個大致估值區間;
2、在估值區間上乘以折扣率,再加一層安全邊際;
3、用多個公式計算出的結果互相參照,剔除明顯不合理的價格
根據利潤表,按照表上的各科目去預測未來發生數,每個科目的預測的前提是公司各個業務部門所提供的業務預測,如銷售、費用支出,而成本和稅金一般是依收入配比預測的,當然資金的使用費是由財務自己來考慮的,把這個預測的結果匯總到利潤表上,就得出了未來的凈利潤
預測公司業績,是個非常非常復雜的事情,如何你一定要這樣去做,請耐心讀完下面三個基本方法:
第一,縱向類推法
就是根據公司近期的業績情況,來推斷未來的業績。這又包括如下幾種。
1、根據本期業績來類推下一個周期的業績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根據本季的業績預測下季業績。其基本原理是本季度利潤近似於下季度的利潤。 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根據季報、中報或者年報,首先算出當季業績,然後以此業績來推算下季利潤。比如說,某公司最新的年報業績是每股收益0.02元,當前股價是5元。如果你單純看年報,其股價對應的市盈率高達250倍。但如果你看到公司前三季度每股收益是-0.19元,則可推斷第四季度的單季每股收益0.21元。如此,假設業績保持,動態每股收益0.84元,那股價5元,對應的市盈率就只有6倍。它就顯然具有投資價值了。 不獨如此,我們在中報和三季報的時候,也可以據此來動態推斷,而不要陷入教條的根據末期利潤來算投資價值。 當然,單純的某一個季度的業績,要注意防止其周期性。比如,房地產類公司第四季度是結算高峰期,四季報的業績絕對不能簡單地類推到全年。我們前面所說的某一季度業績簡單乘4的計算方法,只適合那些沒有業績周期性的公司。所以,在預測業績的時候,要首先看其季節性。也就是說,你需要把過往的若干個年度的季度利潤都一一列出來,找出趨勢來,再做預測。 一些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的公司,包括房地產類、水力發電類、工程建設類等公司,應該注意剔除其異常因素。 有時候,我們沒有若干個季度的 數據,比如某公司重組,僅僅有最近2個月的業績數據。你可以在考慮季節性因素的基礎上,將這2個月的業績的持續性延展到未來的周期中。 以上,是本期推斷下期的方法,也是實際投資中最常用的方法,應該注意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弄懂它。
2、根據成長性類推未來業績
有時候,我們無法根據本期業績去預測下期,但我們可以根據其成長性的規律來類推未來業績。比如,某公司股價20元,其本期每股收益只有0.5元,看起來市盈率是40倍。但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其凈利潤增幅達到50%。為了簡便處理,我們就經常假設未來一個年度,其利潤增長率仍能達到50%。或者,為了保持穩妥起見,假設其利潤增幅為40%。那麼,這個公司下一年度的利潤就可能達到0.7元,現在的股價對應的市盈率就只有30倍左右。如果再下一個年度繼續增長40%呢?市盈率就降低到20倍了。 這個方法,有一個衡量的指標,也是業內人士常用的,就是PEG指標。 它的計算方法就是用PE去除以成長率。比如說,某隻股票的市盈率是100,但其利潤年增幅是100%,則其PEG就只有1。 一般認為,PEG越低的股票,其投資價值越大。 對這一點,也可以理解。比如說,某兩只股票,價格都是10元,每股收益都是0.5元,市盈率都是20倍。但其中一家公司過去一年利潤增長是100%,另外一家利潤增長只有10%。那麼,一家公司的PEG是0.2,另外一家就只有2。我們就說,PEG低的那家公司(也就是年利潤增長100%的)更有投資價值。 2009年後半期迄今,股市中表現最好的股票,往往都有不錯的PEG,這體現出市場的一種對成長性的偏好。 但是,必須指出的是,用PEG的方法衡量企業價值,是有局限性的。也就是說,我們用成長性來類推企業的未來業績,有巨大的不確定性。因為它建立在一個虛無縹緲的假設基礎上,即:成長性可以延續。而事實上,成長性往往是不確定的。 為此,我們需要弄懂企業的利潤增幅出自何處,是否可持續。比如說,早期的蘇寧,靠新開門店的擴張,獲得利潤的同步大幅度增長,在企業早期,簡單的成長率可以維持,業績增長可以復制。而當規模達到一定限度(比如門店數量超過2000家),其利潤再增長,就不那麼容易了。 一般來說,利潤增幅可維持的,一定是有相對穩定的管理團隊,有不斷擴張的營銷渠道,當然,還有一個前提就是擁有技術獨特的產品或者風格獨特的服務。這個,需要看公司的年報或其它相關資料來印證。
3、根據成長的趨勢來預測未來業績
這有點像前述方法的擴展,只不過,前述方法看的是最近一期的成長性,而本方法要求看一段歷史時期的趨勢。比如,你可以列出某公司過去5年的業績增長曲線,看其年均增長率,據此推斷未來5年的業績。這種方法,雖然也不太精確,但比較靠譜一點。 在預測公司業績趨勢上,揚韜採取的一種做法,是將過去至少5年的業績一一分解,算出過往20個季度(每年四個季度)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然後畫圖看趨勢。這20個季度利潤持續增長的企業顯然就是好企業。即便有的企業歷史不算好,但最近出現突破,也是值得關注的。 這個方法,就是把股市投資中的"技術分析方法"用於對業績的預測,有一定的可靠性,值得借鑒。
第二,橫向類推法
也就是根據與該公司相關的行業的業績進行類推。其中包括:
1、同類公司的業績類推
比如,某鋼鐵公司率先公布年報,你可以根據年報利潤情況推算出其第四季度的利潤,由此算一下,這個公司是否有投資價值。但不只如此,你還可以進一步,由此找出其它產品與該公司雷同的公司,類推算一下其第四季度的利潤。然後再來判斷哪家公司更有價值。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根據行業趨同性來類推單一企業的業績,不能簡單地看別的公司數據來類推新的公司,需要對照其歷史數據。比如說,甲公司歷史上的業績大致是乙公司的2倍。現在,甲公司增長一倍,對應於歷史上的情況,往往是乙公司增長1.2倍,這是需要調整的。
2、上下游公司的業績類推
這一點大家往往都能理解。比如,煤炭漲價,煤炭類公司的利潤增長,但火電類公司利潤下降。這在歷史上是有規律可循的。那麼,我們往往可以根據本期的煤炭股利潤增減情況,來類推火電股的利潤。 2008年底,就有分析人士根據煤炭價格大跌的情況,來推斷火電股如穗恆運將出現業績井噴,結果隨後股價果然上漲了5倍。而2008年中,也可以根據鋼材價格暴漲的情況,來推斷造船類公司業績的下降,可以迴避風險。
3、自上而下的業績預測
也就是說,你可以根據本行業的相關數據來預測行業內各公司的利潤。比如,現在每個月都會有全國的發電量數據、汽車營銷數據、鋼材行業數據、房地產數據等等。這些數據,公開性很好,如果搜集足夠多的數據,就可以據此來推算本行業內各公司的利潤。限於篇幅,這里不再展開。
第三,異常加減法
就是根據最新一期的業績報告,將其異常部分增加或減少,據此來預測業績。這又包括:
1、非經常性損益的扣除法
目前的報表對這方面基本是公開的,千萬不要簡單地看期末數據,而要看期末數據中剔除了非經常性損益的收益,然後根據同類業績的趨勢來預測未來。 比如,有的公司本期收到巨額補貼款,有的本期賣出了金融資產,都會導致凈利潤大幅度增加。我們在算業績的時候,是需要將其剔除的。剔除之後,再算趨勢,如果還不錯,才有價值。
2、非持續減值的加法
有的公司處於種種原因,會在當期計提壞賬損失准備或者資產減值准備,這會使得利潤大幅度下降。計算的時候,應該將其還原。
3、新增項目的加法
除了本期業績外,很多公司會公布本年度的投資項目進展,應該根據項目的進展情況,將項目未來的利潤加進去。尤其是有的公司特別重大項目在第四季度的最後一個月才投產,但這個月的利潤已經明朗,那麼,你在預測未來年度利潤的時候,要考慮這個項目帶來的利潤多寡。 以上,是業績預測的基本方法。
㈦ 如何預測股市最高價與最低價
如何預測股市最高價與最低價
四、大勢情況:如果大盤當天急跌,破位的就更不好,有漲停也不要追
在一般情況下,大盤破位下跌對主力和追漲盤的心理影響同樣巨大,主力拉高的決心相應減弱,跟風盤也停止追漲,主力在沒有接盤的情況下,經常出現第二天無奈立刻出貨的現象,因此在大盤破位急跌時最好不要追漲停。
而在大盤處於波段上漲時,漲停的機會比較多,總體機會多,追漲停可以膽大一點;在大盤波段弱勢時,要特別小心,盡量以ST股為主,因為ST股和大盤反走的可能大些,另外5%的漲幅也不至於造成太大的拋壓。如果大盤在盤整時,趨勢不明,這時候主要以個股形態、漲停時間早晚、分時圖表現為依據。
五、第一個漲停比較好,連續第二個漲停就不要追了
理由就是由於短期內獲利盤太大,拋壓可能出現。當然這不是一定的,在牛市裡的龍頭股或者特大利好消息股可以例外。
㈧ 如何估算一個股票的估值,有哪些指標可以參考
買錯股票和買錯價位的股票都讓人難受,就算再好的公司股票價格都有被高估時候。買到低估的價格除了能到手分紅外,可以拿到股票的差價,然則選擇到高估的則只能很無奈的當「股東」。巴菲特買股票也經常去估算一家公司股票的價值,防止自己買的股票不值這個價。這次說的不少,那麼該如何估計公司股票的價值呢?接下來我就列出幾個重點來跟大家分享。正式開始前,學姐先給大家安排一波福利--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走過路過可別錯過【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估值是什麼
估值就是對股票的價值進行預估,正如商家在進貨的時候需要計算貨物本錢,他們才能算出需要賣多少錢,要賣多久才可以回本。這相當於大家買股票,用市面上的價格去買這支股票,究竟多長時間才能讓我們回本賺錢等等。不過股市裡的股票就像超市的東西一樣數目眾多,搞不清楚哪個便宜哪個好。但想估計一下以它們目前的價格是否有購買價值、能不能帶來收益也是有技巧的。
二、怎麼給公司做估值
判斷估值需要參考很多數據,在這里為大家介紹三個較為重要的指標:
1、市盈率
公式:市盈率 = 每股價格 / 每股收益 ,在具體分析的時候最好對比一下公司所在行業的平均市盈率。
2、PEG
公式:PEG =PE/(凈利潤增長率*100),在PEG小於1或更小時,就代表當前股價正常或被低估,倘若大於1則被高估。
3、市凈率
公式:市凈率 = 每股市價 / 每股凈資產,這種估值方式非常適用於大型或者比較穩定的公司。通常情況下市凈率越低,投資價值也就會越高。但是,萬一市凈率跌破1時,說明該公司股價已經跌破凈資產,投資者應該小心,不要被坑。
給大家舉個現實中的例子:福耀玻璃
大家都知道,現在福耀玻璃作為一家在汽車玻璃行業的巨大龍頭公司,各大汽車品牌都會使用它家所生產的玻璃。目前來說,汽車行業對它收益造成的影響最大,相對來說比較穩定。那麼就從剛剛說的三個標准去估值這家公司如何!
①市盈率:目前它的股價為47.6元,預測2021年全年每股收益為1.5742元,市盈率=47.6元 / 1.5742元=約30.24。在20~30為正常,顯然現在股價有點偏高,可是最好的評判方式是還要看其公司的規模和覆蓋率。
三、估值高低的評判要基於多方面
不太正確的選擇是一味套公式計算!炒股其實就是炒公司的未來收益,即使公司當下被高估,但現在並不代表以後不會有爆發式的增長,這也是基金經理們更喜歡白馬股的理由。另外,上市公司所處的行業成長空間和市值成長空間也值得重視。比方說如果用上方的估算方法很多大銀行絕對是嚴重被低估,然而為什麼股價都沒法上升?最關鍵的因素是它們的成長和市值空間快飽和了。更多行業優質分析報告,可以點擊下方鏈接獲取:最新行業研報免費分享,除去行業還有以下幾點,想深入掌握的大家可以看一看:1、至少要清楚市場的佔有率和競爭率;2、掌握未來的戰略計劃,公司發展空間大不大。這是我的一些心得體會,希望大家能夠從中得到幫助,謝謝!如果實在沒有時間研究得這么深入,可以直接點擊這個鏈接,輸入你看中的股票獲取診股報告!【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應答時間:2021-08-24,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㈨ 怎樣預計估值
絕對估值法(折現方法)
1.DDM模型(Dividend discount model /股利折現模型)
2.DCF /Discount Cash Flow /折現現金流模型)
(1)FCFE ( Free cash flow for the equity equity /股權自由現金流模型)模型
(2)FCFF模型( Free cash flow for the firm firm /公司自由現金流模型)
DDM模型
V代表普通股的內在價值, Dt為普通股第t期支付的股息或紅利,r為貼現率
對股息增長率的不同假定,股息貼現模型可以分為
:零增長模型、不變增長模型(高頓增長模型)、二階段股利增長模型(H模型)、三階段股利增長模型和多元增長模型等形式。
最為基礎的模型;紅利折現是內在價值最嚴格的定義; DCF法大量借鑒了DDM的一些邏輯和計算方法(基於同樣的假設/相同的限制)。
1. DDM DDM模型模型法(Dividend discount model / Dividend discount model / 股利折現模型股利折現模型)
DDM模型
2. DDM DDM模型的適用分紅多且穩定的公司,非周期性行業;
3. DDM DDM模型的不適用分紅很少或者不穩定公司,周期性行業;
DDM模型在大陸基本不適用;
大陸股市的行業結構及上市公司資金飢渴決定,分紅比例不高,分紅的比例與數量不具有穩定性,難以對股利增長率做出預測。
DCF 模型
2.DCF /Discount Cash Flow /折現現金流模型) DCF估值法為最嚴謹的對企業和股票估值的方法,原則上該模型適用於任何類型的公司。
自由現金流替代股利,更科學、不易受人為影響。
當全部股權自由現金流用於股息支付時, FCFE模型與DDM模型並無區別;但總體而言,股息不等同於股權自由現金流,時高時低,原因有四:
穩定性要求(不確定未來是否有能力支付高股息);
未來投資的需要(預計未來資本支出/融資的不便與昂貴);
稅收因素(累進制的個人所得稅較高時);
信號特徵(股息上升/前景看好;股息下降/前景看淡)
DCF模型的優缺點
優點:比其他常用的建議評價模型涵蓋更完整的評價模型,框架最嚴謹但相對較復雜的評價模型。需要的信息量更多,角度更全面, 考慮公司發展的長期性。較為詳細,預測時間較長,而且考慮較多的變數,如獲利成長、資金成本等,能夠提供適當思考的模型。
缺點:需要耗費較長的時間,須對公司的營運情形與產業特性有深入的了解。考量公司的未來獲利、成長與風險的完整評價模型,但是其數據估算具有高度的主觀性與不確定性。復雜的模型,可能因數據估算不易而無法採用,即使勉強進行估算,錯誤的數據套入完美的模型中,也無法得到正確的結果。小變化在輸入上可能導致大變化在公司的價值上。該模型的准確性受輸入值的影響很大(可作敏感性分析補救)。
FCFE /FCFF模型區別
股權自由現金流(Free cash flow for the equity equity ):
企業產生的、在滿足了再投資需求之後剩餘的、不影響公司持續發展前提下的、可供股東股東分配的現金。
公司自由現金流(Free cash flow for the film film ):
美國學者拉巴波特(Alfred Rappaport)20 世紀80 年代提出了自由現金流概念:企業產生的、在滿足了再投資需求之後剩餘的、不影響公司持續發展前提下的、可供企業資本供應者企業資本供應者/各種利益要求人(股東、債各種利益要求人(股東、債權人)權人)分配的現金。
FCFF 模型要點
1.基準年公司自由現金流量的確定:基準年公司自由現金流量的確定:
2.第一階段增長率第一階段增長率g的預估的預估:(又可分為兩階段)又可分為兩階段)
3.折現折現率的確定的確定:
折現:蘋果樹的投資分析/評估自己加權平均資金成本(WACC) 。
4 .第二階段自然增長率的確定:
剩餘殘值復合成長率(CAGR),一般以長期的通貨膨脹率(CPI)代替CAGR。
5 .第二階段剩餘殘值的資本化利率的計算:
WACC減去長期的通貨膨脹率(CPI)。
公司自由現金流量的計算
根據自由現金流的原始定義寫出來的公式:
公司自由現金流量=( 稅後凈利潤+ 利息費用+ 非現金支出- 營運資本追加)- 資本性支出
大陸適用公式:
公司自由現金流量
=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資本性支出
=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購建固定、無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支付的現金– 處置固定、無形和其他長期資產而收回的現金凈額)
資本性支出
資本性支出:用於購買固定資產(土地、廠房、設備)的投資、無形資產的投資和長期股權投資等產能擴張、製程改善等具長期效益的現金支出。
資本性支出的形式有:
1.現金購買或長期資產處置的現金收回、
2.通過發行債券或股票等非現金交易的形式取得長期資產、
3.通過企業並購取得長期資產。
其中,主體為「現金購買或長期資產處置的現金收回」的資本性支出。
現行的現金流量表中的「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部分,已經列示了「購建固定、無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支付的現金」,以及「處置固定、無形和其他長期資產而收回的現金凈額」。
故:資本性支出= 購建固定、無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支付的現金—處置固定、無形和其他長期資產而收回的現金凈額
自由現金流的的經濟意義
企業全部運營活動的現金「凈產出」就形成「自由現金流」,「自由現金流」的多寡一定程度上決定一家企業的生死存亡。一家企業長期不能產出「自由現金流」,它最終將耗盡出資人提供的所有原始資本,並將走向破產。
1.「自由現金流」充裕時,企業可以用「自由現金流」 償付利息還本、分配股利或回購股票等等。
2. 「自由現金流」為負時,企業連利息費用都賺不回來,而只能動用尚未投入經營(含投資)活動的、剩餘的出資人(股東、債權人)提供的原始資本(假定也沒有以前年度「自由現金流」剩餘)來償付利息、還本、分配股利或進行股票回購等等。
3.當剩餘的出資提供的原始資本不足以償付利息、還本、分配股利時,企業就只能靠「拆東牆補西牆」(借新債還舊債,或進行權益性再融資)來維持企業運轉。當無「東牆」可拆時,企業資金鏈斷裂,其最終結果只能尋求被購並重組或申請破產。
公司自由現金流量的決策含義
自由現金流量為正: 自由現金流量為正:
公司融資壓力小、具發放現金股利、還舊債的能力;
不一定都是正面的,隱含公司擴充過慢。
自由現金流量並非越高越好,自由現金流量過高表明再投資率較低,盈餘成長率較低。
自由現金流量為負: 自由現金流量為負:
表明再投資率較高,盈餘成長率較高,隱含公司擴充過快;
公司融資壓力大,取得現金最重要,須小心地雷股;
借債困難,財務創新可能較大,可能發可轉換債規避財務負擔;
在超額報酬率呈現正數時,負的自由現金流量才具有說服力。
基準年公司自由現金流量的確定
自由現金流量為正:
取該年值為基準年值;
以N年算術平均值為基準年值;
以N年加權平均值為基準年值(權重自定,越近年份權重越大。)
自由現金流量為負:
如算術平均值為正,以N年算術平均值為基準年值;
如加權平均值為正,以N年加權平均值為基準年值;
如前一年為正,取前一年值為基準年值;
如前一年為負,取某一年比較正常值為基準年值(自定)。
第一階段增長率g的預估
運用過去的增長率: 運用過去的增長率:
算術平均數(簡單平均/賦予不同年份相同的權重/忽略了復利效果)
加權平均數(給予近幾年增長率以較大權重/不同年份權重主觀確定)
幾何平均數(考慮了復利效果/忽略中間年限變化)
線性回歸法(同樣忽略了復利效果)
結論:沒有定論
注意:當利潤為負時
算術平均數(簡單平均/賦予不同年份相同的權重/忽略了復利效果)
加權平均數(沒有意義)
幾何平均數(考慮了復利效果/忽略中間年限變化)
線性回歸法(沒有意義)
歷史增長率的作用
歷史增長率在預計未來增長率中的作用取決於歷史增長率在預計未來增長率中的作用取決於:
歷史增長率的波動幅度(與預測的有用性負相關。)
公司的規模(隨規模變大,保持持續高增長的難度變大。)
經濟的周期性(周期性公司的取值可能很高或很低。)
基本面的變化(公司業務、產品結構變化、公司重組等。)
收益的質量(會計政策/購並活動引起的增長可靠性很差。)
主觀預測優於模型
研究員對結論:研究員對g的主觀預測優於模型的預測:只依據過去的數據
研究員的主觀預測:過去的數據+本期掌握的所有信息,包括:
(1)上一次定期報告後的所有公司不定期公告中的信息;
(2)可能影響未來增長的宏觀、行業信息;
(3)公司競爭對手的價格政策即對未來增長率的預估;
(4)訪談或其他途徑取得的公司內幕消息;
如何准確預測g
預測得准確與否,將建立在研究員對產業發展和公司戰略把握的基礎之上。公司戰略包括公司產業領域的選擇、產品的選擇和生產流程的選擇。要依據產業發展和公司戰略,要與時俱進,對模型參數進行修正,提高估值的准確性。
(1)最近公司具體信息的數量(越多/越重大,優勢越明顯);
(2)研究該公司的研究員的數量(越多/越一致,優勢越明顯);
(3)研究該公司的研究員意見的分歧程度(越大,優勢越不明顯);
(4)研究該公司的研究員的素質(金牌研究員越多,預測優勢越大)。
建議:相信自己,不要盲目相信其他研究員的預測。金牌研究員也可能犯嚴重錯誤,因為:數據本身可能存在錯誤+研究員可能忽略基本面的重大變化。
WACC釋義與計算
WACC WACC ( Weighted average cost of capital/ Weighted average cost of capital/加權平均資金成本權平均資金成本/Composite cost of capital Composite cost of capital)
根據股東權益及負債占資本結構的百分比,再根據股東權益及負債的成本予以加權計算,所得出的綜合數字。
公式:
WACC =股東權益成本*(公司市值/企業價值)+負債成本*(負債/企業價值)
利用公司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WACC)來判斷公司股票是否值得投資。
WACC的計算相當復雜,不過如何使用WACC ,比如何計算該數字更重要。
FCFF法的適用
1. FCFF FCFF法的適用: 法的適用:
周期性較強行業(擁有大量固定資產並且賬面價值相對較為穩定);
銀行;
重組型公司。
2. 2. FCFF FCFF法的不適用:
公司無平均正的盈餘,如IT類公司目前處於早期階段;
公司不具備長期歷史營運表現,例如成立不到三年的公司;
缺乏類似的公司可作參考比較;
公司的價值主要來自非營運項目。
特殊情況下DCF的應用(1)
1. 周期性較強行業周期性較強行業:
難點:基準年現金流量及預期增長率g的確定問題。
對策:1。基準年現金流量為正,直接調整預期增長率g 。
(1)景氣處於+3、-3、-2 ,預計景氣回落,下調預期增長率g。
(2)景氣處於-1、+1、+2 ,預計景氣上升,上調預期增長率g。
(邏輯:景氣循環理論,景氣周期周而復始,歷史重演。研究員對宏觀經濟周期、行業景氣周期的判斷能力,以及能否准確尋找一個景氣周期年限及景氣拐點都會影響估計的准確性。)
2。基準年現金流量為負。
先求平均現金流量以作基準年現金流量;然後調整預期增長率。
注意:注意:1。也可以從營收開始,利用會計勾稽關系全面估算每年現金流量。
(宏觀經濟周期、行業景氣周期判斷的准確性、會計能力都會影響估計
的准確性,工作量繁重且效果不佳)
2。內部收益率已經體現收益波動性對價值評估的影響。
3。預期增長率g取凈利成長率時,將凈利成長率*>1的系數(公司自由現金流成長波動大於凈利成長波動。)
特殊情況下DCF的應用(2)
2.有產品有產品期權的公司:
難點:當前不會產生現金流量,但未來有價值的資產。
(如產品期權、包括專利和版權)。
對策:
1。該資產公開市場的價格+DCF計算的公司價值;(是否存在該資產交易的活躍市場/產品期權能否分離)
2。運用期權定價模型預估產品期權+DCF計算的公司價值;(關於期權定價模型,見本文P44-47)
3。調高預期增長率g ;(調高幅度的主觀性/產品期權的或有現金流量問題)
特殊情況下DCF的應用(3)
3. ST ST、PT PT及基本面較差公司: 及基本面較差公司:
難點:基準年現金流量為負。
對策:1。平均現金流量為正;
先求平均現金流量以作基準年現金流量;然後調整預期增長率。
2。平均現金流量為負。
以一個比較健康的年份現金流量作基準年現金流量;然後調整預期增長率。
(假設前提:公司在不久的將來會恢復到健康的狀況。)
RNAV法簡介
RNAV的計算公式:
RNAV =(物業面積*市場均價-凈負債)/總股本
物業面積,均價和凈負債都是影響RNAV值的重要參數。
較高的資產負債率(過多的長短期借款負債)/較大的股本都將降低RNAV值。
對公司各塊資產分別進行市場化的價值分析,從資產價值角度重新解讀公司內在的長期投資價值。
股價相對其RNAV,如存在較大幅度的折價現象,顯示其股價相對公司真實價值有明顯低估。
RNAV法推算(以商業為例)
1.對商業地產對商業地產分類,確定其適用的估值方法:分類,確定其適用的估值方法:
細分業態(便利店、標准店、大賣場等)被處置的可能性,細分業態與主營業務的相關度;
2.對商業地產的面積做出初步估算對商業地產的面積做出初步估算:
部分物業建築面積的數據可能沒有公開,需要調研後加入;
3.確定物業的均價: 確定物業的均價:
市場均價決定於稀缺程度。
期權定價模型推算
1. 估算公司資源(礦藏、油田等)可開采儲量;估算公司資源(礦藏、油田等)可開采儲量;
2. 估算資源開採的成本; 估算資源開採的成本;
估算的開采成本是資源期權的執行價格。
3. 期權的到期時間; 期權的到期時間;
開采合同的開采年限;
按照資源儲量以及開采能力估算。
4.標的資產價值的方差; 標的資產價值的方差;
儲量不變前提下,標的資產價值波動取決於資源價格波動。
5.標的資產的經營性現金流量; 標的資產的經營性現金流量;
每年生產將減少資源的價值,提供相應的經營性現金流量。
6.將以上數據將以上數據代入代入Black Black-Scholes Scholes模型計算公司資源的期模型計算公司資源的期權價值;權價值;
7.結合公司的其他資產的收益狀況結合公司的其他資產的收益狀況,測算出該公司內在投資價值。測算出該公司內在投資價值。
買方期權的損益
自然資源期權的損益
期權定價對公司特定信息挖掘
資源類公司對礦藏資源的擁有情況,是產量形成的依據,它比產量更能反映公司的價值。
大陸現行規定中,不要求資源類上市公司披露礦藏儲量,因此對這類公司的估值多以產量為依據,與其他類型公司的估值方法差別不大,無法體現這類公司價值來源的特殊性。
採用期權定價模型,要求研究員不但關注產量、價格、成本等情況來判斷公司的投資價值,而且深究礦藏等有關公司價值的特有信息,提升對公司的投資價值判斷的准確度。
DCF方法理論完美,過程略顯復雜。
在發達國家市場中,各種數據比較完善,公司日趨成熟,DCF成為通用的估值方法。
大陸DCF方法似乎受到許多局限,一方面是基礎數據缺乏,另一方面是一部分公司的持續經營能力令人懷疑。
小結
DCF估值的方法論意義大於數量結果
模型的參數估計困難。如果不可信的數據進入模型,只能得不可靠的結果。雖然DCF估值的結果可能會因研究員對參數的選擇、判斷有所不同,但是估值的過程一致, 為研究員提供一個嚴謹的分析框架,系統地考慮影響公司價值的每一個因素,最終評估一個公司的投資價值。
DCF估值的方法論框架要求研究員分析一個公司的基本面時,既要考慮財務狀況、產品結構、業務結構, 同時也要考慮行業的發展和公司的戰略,對上市公司形成全面的認識。
對上市公司全面的分析是DCF估值的要義所在,具體的數量結果反而是次要的。
謹慎擇取不同估值方法
不同的估值模型適用於不同行業、不同財務狀況的公司,例如:
高速公路上市公司,注重穩定性,首選DCF方法, 次選EV/EBITDA;
生物醫葯及網路軟體開發上市公司,注重成長性,首選PEG方法,次選P/B、EV/EBITDA;
房地產及商業及酒店業上市公司,注重資產(地產等)帳面價值與實際價值的差異可能給公司帶來的或有收益,應採用RNAV與PE法相結合的方法;
資源類上市公司,除關注產量外,還應關注礦藏資源的擁有情況,應採用期權定價模型。
如何提高公司估值的准確性
1.提升宏觀經濟、行業分析的研判能力;
2.提高公司財務報表預測的准確性;
3. 多種相對法估值和至少一種絕對法估值模型估值(以DCF 為主)
4.運用敏感性分析,給出公司估值的合理區間;
5.與時俱進,不斷調整和修正估值參數。
估值選股方法
所謂估值選股方法,其實就是尋找價值低估的公司,但問題是普通投資者如何找到這類公司。
大機構有龐大的研發機構,但我們只是單兵作戰,要長期跟蹤數千家上市公司無疑是天方夜談,而且也不可熟悉所有行業。因此我們要放棄自己尋找公司的想法,從現有的公開信息中尋找。
目前權威的證券報或營業部都會提供一些研究報告,為我們大大縮小了選股的范圍。但並不是所有報告提到的公司都是可以投資的,以下是幾個必須的估值選股過程:
1、 盡量選擇自己熟悉或者有能力了解的行業。
報告中提高的公司其所在行業有可能是我們根本不了解或者即使以後花費很多精力也難以了解的行業,這類公司最好避免。
2、 不要相信報告中未來定價的預測。
報告可能會在最後提出未來二級市場的定價。這種預測是根據業績預測加上市盈率預測推算出來的,其中的市盈率預測一般只是簡單地計算一下行業的平均值,波動性較大,作用不大。
3、 客觀對待業績增長。
業績預測是關鍵,考慮到研究員可能存在的主觀因素,應該自己重新核實每一個條件,直到有足夠的把握為止。
4、 研究行業。
當基本認可業績預測結果以後還應該反過來自己研究一下該公司所處的行業,目的仍然是為了驗證報告中所提到的諸如產品漲價之類的可能有多大之類的假設條件。這項工作可以通過互聯網來完成。
5、進行估值。
這是估值選股的關鍵。不要輕信研究員的估值,一定要自己根據未來的業績進行估值,而且盡可能把風險降低。
6、 觀察盤面,尋找合理的買入點。
一旦做出投資決定,還要對盤中的交易情況進行了解,特別是對盤中是否有主力或者主力目前的情況做出大致的判斷,最終找到合理的買入點,要避免買在一個相對的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