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美國除了巴菲特索羅斯還有哪些是靠炒股賺取上百億美元的
巴菲特和索羅斯到底誰最厲害?
索羅斯名義上退休了,我們都很難在明處看到他的投資動作了。
惜乎?惜哉!
索羅斯的投資成就無與倫比,事實上他比另一個大師巴菲特更加偉大。表面上,巴菲特個人財富更多,但是只要我們深通背後的邏輯,我們就發現索羅斯比巴菲特的成績高很多。
首先:起點大不一樣。
巴菲特是地道的美國人,家庭背景比索羅斯好。巴菲特的爺爺歐內斯特﹒巴菲特曾擔任奧馬哈扶輪俱樂部主席,是地方名流。巴菲特的爸爸霍華德﹒巴菲特是美國議員,交友甚廣,而且他還是一名出色的股票經紀人。霍華德﹒巴菲特曾在1963年,即去世的前一年立遺囑,把他的財富中33萬投到小巴菲特的公司。
在此之前,1957,也就是索羅斯剛到美國的第二年,巴菲特就掌管50萬美元的資金;1962年,巴菲特個人已經擁有100萬美金,而此時索羅斯剛到美國第6個年頭,還是個為混飯而發愁的分析師呢。
與巴菲特的家世比起來,索羅斯相見形拙。就在巴菲特還是學生時代就可以拿出一萬一千美金買股票得時候,而彼時索羅斯和他父母天天還在躲避希特勒的迫害,索羅斯在英國倫敦商學院讀書的時候還不得不申請貧窮救濟才能糊口。
索羅斯1956年到美國的時候,身上攜帶的全部家當只有5000美金,生存和生活只能全能靠5000元,而此時巴菲特個人資產已經幾十萬美金。當索羅斯1969年剛剛成立雙鷹基金的時候,巴菲特的個人財富已經達到6500萬。起點大不一樣,這是一個屌絲和貴族之間的差別,初始財富差距以萬倍來計。
其次,資金分配天壤之別。
巴菲特是有名的摳門,每天就喝可樂吃麵包,對於子女也是十分摳門,比爾蓋茨到巴菲特家造訪,發現他簡朴的不得了。巴菲特在給比爾蓋茨慈善基金捐錢之前,是有名的吝嗇鬼,基本上很少捐款。巴菲特的錢只用一個用處:繼續投資,復利賺錢。
而索羅斯就大不一樣了。索羅斯有偉大的社會目標,他一生致力於開放社會,為此他捐了很多錢,在比爾·蓋茲和沃倫·巴菲特開始捐款前,索羅斯的捐款金額多年蟬聯第一。
索羅斯在最近發表的一篇文章中稱,在過去30年時間里,他捐贈了80多億美元資金來促進民主、培育言論自由、改善教育和消滅全球范圍內的貧窮現象。
雖然巴菲特也把錢捐出去了,但那是後來一次性捐出去的,之前一直是積累,本金沒有縮小。而索羅斯捐款是在投資過程中不斷捐出去的,每捐出去一筆錢,都縮小本金。
蘇聯解體的時候,索羅斯個人曾經出資養活蘇聯一半的科學家,索羅斯害怕這些科學家被極端獨裁分子和恐怖分子拉攏,所以出手很慷慨。巴菲特是賺到錢等老來一起捐,索羅斯是邊捐款邊賺錢,這是兩種模式,當然巴菲特積累的更多了。如果索羅斯把捐出的80億美金也加在他的基金上面,按照他本人的收益率,索羅斯的總財富要翻一番還不止。
第三,巴菲特通過控制波克夏哈維公司來控制投資,而索羅斯通過基金來控制投資。
本質上,巴菲特是作為股東,用經營企業的方法來投資,而索羅斯則是基金經理,通過拿提成和管理費來投資。這兩種企業組織形式,當然巴菲特更容易積累錢。說白了,巴菲特更接近企業家,而索羅斯更充滿金融投資家的色彩。
這么一比較就知道,索羅斯和巴菲特個人財富差別是有很多原因的。但我說索羅斯比巴菲特偉大,還源於:
第一,投資收益。據復旦大學孫飛舟博士的博士論文《喬治索羅斯金融投資思想研究》統計,從1969到2002,巴菲特的復合收益率24.31%;而索羅斯是30.23%。關於這兩個大師的收益率比較,媒體有不同版本,但是記者的寫法都不嚴謹,我採用博士論文的數據,這比我們經常在媒體上看到的數據嚴謹多了,也比證券公司的數據客觀真實。
根據孫飛舟博士的統計,我把索羅斯和巴菲特的年度收益率和累計收益率用兩個圖表來直觀對比,如圖1和2 。從圖上我們可以看到,年度收益率巴菲特比較穩定,索羅斯比較波動大,但整體上索羅斯比巴菲特收益高。這點在後面的累計收益圖就更明顯了,索羅斯的收益總是遙遙領先於巴菲特。這是用數據說話,索羅斯比巴菲特更能賺錢。
Ⅱ 為什麼美國股市散戶這么少,真的跟注冊制有關嗎
散戶是股票市場重要角色,股市是絕對離不開散戶的,但由於美國股市是非常成熟,以及走的是價值投資路線,美國股市散戶相對比較少,都是以機構投資者為主。
但可以肯定一點,美國股市同樣有散戶的,但美國股市散戶少,佔比比例低;美國股市散戶少其實跟注冊制是沒有任何關系的,預計跟以下三點因素有關:
第一,美股也許不適合散戶投資,只適合機構投資;
第二,美國股市是全球各大股市最成熟的,成熟制度對機構更有利;
第三,美國股市走價值投資,價值投資更適合機構,不適合散戶。
當然美國股市散戶這么少,重點也是經歷過「去散戶化」的過程,逐步地讓散戶內心接受和面對股市去散戶化的決定,散戶只有配合美股去散戶化,從而大幅減少散戶的數量。
綜合通過上面分析得知,美國股市散戶這么少,都美國股市經歷過去散戶化的過程,以及其他各大因素等影響,讓美國股市散戶特別少,散戶少與多跟注冊制是沒關系,希望大家知悉。
總之還要明白一點,任何國家的股市都離不開散戶的,股市沒有散戶就沒有活躍度,缺乏資金流動性,整個股市死水一潭,所以散戶在股市永遠不可能消失的,散戶將會與股市常存。
Ⅲ 美國股票市場是不是沒有散戶
美國證券業及金融市場協會 (Securities Instry and Financial Markets Association)在他們的每年年報中,記錄著這些信息。
美國3億人,散戶有9000萬左右,佔比人口總數的30%,是我國散戶佔比的三倍多。
。美國人將股票投資作為儲蓄的主要方式,他們可以把日常收入大量地、直接地、長期地投入進去,即便股市震盪,他們也足夠信任這個系統。這種觀念在中國卻沒有形成。美國一半以上的家庭是股票持有者。但由此說美國「全民炒股」,卻是一個誤判。「全民持股」不等於「全民炒股」。
Ⅳ 美國股市的股市名人
彼得·林奇(Peter Lynch,1944年1月19日),是一位卓越的股票投資家和證券投資基金經理。他是富達公司的副主席,富達基金託管人董事會成員之一,現居波士頓。在彼得·林奇出任麥哲倫基金的基金經理人的13年間,麥哲倫基金管理的資產由2,000萬美元成長至140億美元,基金投資人超過100萬人,成為富達的旗艦基金,基金的年平均復利報酬率達29.2%。
Ⅳ 美國股民有多少人2021
美國股民有大約有8500萬人,約占總人口的百分之三十。
對資本市場歷史略有研究的人都不難發現,股票市場發展的歷史,既是不斷開發股民的歷史,也是不斷消滅股民的歷史,這個進程的催化劑就是開放式基金的出現和發展。到了今天,歐美股市最終都變成以機構投資者為絕對主流。一般小散戶股民則大都依賴專業的基金經理為其搏擊股市。
普通股民投資股票往往逃脫不了「七二一」的最終結局,那就是七成的人賠錢,兩成的人平本,一成的人賺錢。而美國自從1924年第一隻開放式基金面世以來,絕大多數基金都是賺錢的,並且平均年復利投資收益率為10%-12%。
股民的嚴格定義應是:傾力投資國內股票市場,希望通過股票交易些許盈利以養家糊口,但不得不或長或短地擔任股東,在交易大廳中曾經汗流浹背,曾經瑟瑟發抖,被社會另眼視為賭徒,被大股東視為小豬,且屢受絕望煎熬,無力自救,只能寄希望於政府那樣的一個弱勢人群。
Ⅵ 美國的散戶究竟佔比多少
在前幾年,經常有人說:美國的機構投資佔比在90%以上,散戶的投資佔比已經低於10%,並且認為這是美國為什麼在過去有長達十年的牛市的原因。美國過去十年處於牛市,機構投資增加是重要原因之一,但是機構投資佔比沒有他們所說的那麼誇張。
實際上的美國投資者構成如下:
2018年末,美國散戶和機構投資者總共持有的美國股票投資的市值近43萬億美元。其中,散戶持有16.13萬億美元,佔比37.6%,機構投資者則持有42.87萬億美元,佔比62.4%。美國的機構投資者占據主導地位,但是散戶的投資佔比仍然在30%以上,完全不是所謂的10%以下。
2019年末,機構投資者仍然占據主導地位,佔比近7成,其中養老金和保險金佔比13.5%,散戶佔比3成。如果把散戶和養老金等加在一起,佔比接近50%。
而我國的投資者構成呢?
2020年末個人投資者為1.77億戶,2021年11月末為1.95億戶,新增1千8百萬戶。在上交所披露的投資者構成中,2020年末,流通市值中散戶持股市值為8.70萬億,佔比22.93%,一般法人持股市值為21.24萬億,佔比55.97%,專業機構持股市值為6.74萬億,佔比17.77%。
由於一般法人是公司的大股東,交易次數少。因此在日常交易中,主要是散戶和機構投資者參與。
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2021金融街論壇年會上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個人投資者持股比例超過30%,交易佔比達到7成左右。即使在過去兩年裡,基金成為了90後熱衷的產品,散戶依舊還是我國證券市場中進行交易的主要力量。
Ⅶ 美國股票市場的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各佔多大的比例
從國外市場來看,證券市場的潮流應該是機構佔主導。美國、英國等是保險資金、共同基金和養老基金等穩定持有股市絕大部分股份;日本等則是法人機構相互持股,也是機構占據主導地位。而且隨著證券市場的發展,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有增無減。美國機構投資者佔美國總股本的比重由1950年的7.2%上升到2001年三季度末的46.7%-。其中,養老基金由0.8%上升到19.8%,共同基金由2%上升到17.9%,保險公司由3.3%上升到7.3%。
Ⅷ 境內股票市場投資者數量已達1.777億!這具有什麼意義
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最新數據顯示,境內股票市場投資者數量已達1.777億。去年全年新增投資者數量逾1800萬,這個增長數量較2019年的投資者新增數量增長了36%。從全年數據變化來看,去年7月新增投資者數量在全年處於最高水平,當月新增投資者數量達242.63萬,同比增長達123.64%。這一變化對於中國股市來說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下面具體分析:
三、金融市場參與人數和投入資金的大幅增長,得益於國家對市場的規范和監管,也和理財意識在國民心目中的提升、金融科普在民間不斷滲透和普及離不開干係,還與浮華時代追求財富的迫切心理相關。股票市場的前身起源於1602年荷蘭人在阿姆斯特河大橋上進行荷屬東印度公司股票的買賣,而正規的股票市場最早出現在美國。股票市場是投機者和投資者雙雙活躍的地方,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和金融活動的寒暑表,股票市場的不良現象例如無貨沽空等等,可以導致股災等各種危害的產生。股票市場唯一不變的就是:時時刻刻都是變化的。中國有上交所和深交所兩個交易市場。雖然散戶在市場中越來越勢單力薄,股票市場彷彿成了機構和大戶的天下,但一個個致富傳奇、一段段金融佳話在口耳相傳中吸引著大量的人投身其中。
Ⅸ 聽說90%的人炒股賠錢,那具說普遍投資者投美國股市,一年回報率是30%多,那他們為什麼就能都賺錢
不可信。
股市是一個理性的市場,一個專業的市場,市場也只是眷顧那些有扎實的技術和豐富經驗的投資者。然而現在有很多散戶風聞股市能賺錢就蜂擁而入,自己有一定的資金,但是不具備技術分析能力和操作經驗,而市場是殘酷的,沒有這些技能你不可能應對這些問題,所以大多數散戶是虧錢的,只有少數經驗技術都到位的人才能賺錢,這是永恆的真理。
至於美股,遠在海外,基本面消息的考證對於普通人來說非常困難,國內的投資者想要操作賺錢不會比國內股票容易,更別說每個人都能賺,還穩定在30%的回報率。每個人都能賺從事情本質上來說就是一個謊言,可信度不高,很可能是托,要謹慎。
Ⅹ 美國人多少資產在股市
智通財經APP獲悉美國家庭凈資產在二季度達141.7萬億美元,美國居民持有的股票市值達到49.6萬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