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主力排名 > 攜程股票業績

攜程股票業績

發布時間:2022-11-19 03:42:32

① 攜程集團一季度凈營收41億,旅遊業迎來回暖

攜程集團一季度凈營收41億,旅遊業迎來回暖

攜程集團一季度凈營收41億,旅遊業迎來回暖,對於攜程集團而言,該集團第一季度業績整體呈現出了前高後低的姿態。攜程集團一季度凈營收41億,旅遊業迎來回暖。

攜程集團一季度凈營收41億,旅遊業迎來回暖1

6月28日,攜程集團(納斯達克:TCOM及香港聯交所:9961)公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業績。財報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攜程集團凈營業收入為41億元,經調整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為9100萬元。

受開年以來及3月中下旬疫情波動影響,攜程集團國內業務承壓嚴重。從主營業務來看,今年一季度,攜程住宿預訂收入15億元,交通票務收入17億元,旅遊度假業務收入1.24億元,商旅管理業務收入2.22億元。

在此背景下,攜程集團依然通過強化多邊合作,為復甦蓄勢。今年一季度,攜程平台高星酒店套餐訂單佔比環比提升超30%。疫情之下,攜程持續與酒店合作夥伴共建聯合會員體系。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末,攜程平台的聯合會員較2021年同期增長近3倍。密集的促銷活動助力合作酒店間夜量和交易額同比增長超1倍。

此外,在旅遊度假方面,一季度,攜程國內門票訂單較2019年同期呈現兩位數增長。攜程租車的一季度銷售額較2019年同期增長54%,通過持續擴大長尾目的地供應鏈覆蓋,合作夥伴數量環比增長兩位數。攜程周邊及短途私家團訂單量較2019年同期接近全量恢復。

受益於海外旅遊市場的強勁復甦,攜程集團在海外酒店、交通、門票、商旅等業務方面,迎來全面回暖。從攜程住宿業務來看,一季度國際平台整體酒店預訂量較2019年同期增長約25%。在國際機票業務方面,一季度攜程國際平台整體機票預訂量同比增長超270%。

海外度假和商旅業務也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數據顯示,攜程海外目的地玩樂產品訂單量在2021年全面反超2019年的基礎上,今年第一季度繼續保持超過三位數的同比增長。隨著國際商旅業務的復甦,攜程商旅已加速布局海外市場。例如,今年攜程與日本TMC合作夥伴正式聯合打造國際地區的本地化方案解決能力,提供一站式國際化差旅解決方案。

一季度,攜程集團立足於用戶服務體系與內容生態,在「旅遊營銷樞紐」戰略上持續深化,並取得了顯著成效。在內容生態方面,今年一季度,攜程平台上的日均用戶創作內容環比增長140%,KOL數量環比增長10%,用戶平均內容瀏覽量也同比增加約40%。

攜程集團一季度凈營收41億,旅遊業迎來回暖2

6月28日,攜程集團(TCOM,09961.HK)公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財報。

財報顯示,報告期內,該集團實現凈營業收入為41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0.02%,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營業虧損3.59億元,但經調整EBITDA為0.91億元。

今年一季度,由於國內旅遊市場受到疫情影響,各大旅遊企業不同程度地遭受到沖擊。對於攜程而言,該集團第一季度業績整體呈現前高後低的姿態。對此,攜程集團董事局主席梁建章認為,「1月和2月,我們的國內酒店預訂好於市場表現,同比增長超20%。」

具體來看,今年一季度,攜程住宿預訂、交通票務、旅遊度假和商旅管理業務分別實現收入15億元、17億元、1.24億元和2.22億元。

這其中,住宿預訂、旅遊度假和商旅管理業務收入同比均有所下滑,但交通票務業務收入同比上升。

不過,短途、周邊游的熱度依舊對旅遊度假業務帶來了一定的貢獻。

在旅遊度假方面,今年第一季度,攜程露營業務簽約露營地數量逐月增長3位數,訂單量和交易額的增長趨勢延續至今;攜程國內門票訂單較2019年呈現兩位數增長,攜程聯合國內知名景區共同打造的門票VIP商品產量和交易額同比增長50%;

攜程租車的季度銷售額較2019年同期增長54%,通過持續擴大長尾目的地供應鏈覆蓋,合作夥伴數量環比上季度增長兩位數;攜程周邊及短途私家團訂單量較2019年同期接近全量恢復。

值得一提的是,攜程的國際業務自2020年疫情暴發後也受到沖擊,但今年一季度,其國際業務部分表現反超疫前。

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發布的《世界旅遊晴雨表》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旅遊目的地的國際入境人數幾乎是2021年同期的三倍。受益於海外旅遊市場的強勁復甦,攜程集團在海外酒店、交通、門票、商旅等業務方面,迎來了回暖。

從住宿業務來看,一季度,攜程國際平台整體酒店預訂量較2019年同期增長約25%。其中,Trip.com海外市場的本地酒店預訂,較2019年同期增長超200%。

在國際機票業務方面,一季度,攜程國際平台整體機票預訂量同比增長超270%,其中Trip.com品牌達到約400%的同比增長。在海外市場,Trip.com品牌的本地機票預訂已經較2019年同期增長超150%,在主要市場均超過行業平均水平。

此外,海外度假和商旅業務也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數據顯示,攜程海外目的地玩樂產品訂單量在2021年全面反超2019年的基礎上,2022年第一季度繼續保持超過3位數的同比增長。

「在國際市場,我們很高興看到許多國家的旅遊需求強勁,尤其是歐洲和亞太地區的表現亮眼,全球市場正從疫情中恢復。這些國家決定大幅取消旅行限制後,我們國際平台的業務表現亮眼」。針對國際業務的復甦,梁建章表示。

此外,攜程高管團隊對於今年二季度的國際業務表現釋放出了較為積極的信號,「國際市場的上升趨勢在二季度繼續增強。」

值得注意的是,自疫情發生以來,攜程集團公布了「旅遊營銷樞紐」戰略深化和轉型方案,而截至今年6月,相關戰略成果有所顯現。

據攜程集團介紹,在會員營銷方面,截至6月底,該集團為全體會員增加10餘項權益升級,其中黑鑽會員權益增加至近40項,以激發旅行消費需求;疫情之下,攜程持續與酒店合作夥伴共建聯合會員體系,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攜程平台的聯合會員較2021年同期增長近3倍。

在內容營銷方面,今年一季度,攜程平台上的日均用戶創作內容環比增長140%,KOL數量環比增長10%,用戶平均內容瀏覽量也同比增加約40%。今年一季度,攜程官方直播的交易額環比提升近20%,攜程直播平台的'主播數環比增長近4成。攜程星球號旗艦店一季度粉絲量環比增長近50%,商家營銷交易額環比提升超100%。

「盡管二季度國內市場受到疫情影響可能會相對疲軟,短期內旅遊業仍有波折,但隨著疫情形勢的好轉,用戶信心和出行意願將不斷增強,過去幾周攜程的國內酒店預訂已經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隨著旅行限制的進一步解除,中國市場恢復趨勢可期,旅遊業未來依然大有可為。」梁建章認為。

攜程集團一季度凈營收41億,旅遊業迎來回暖3

北京時間2022年6月28日,攜程集團(納斯達克:TCOM及香港聯交所:9961)公布了截至2022年3月31日第一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業績。

財報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攜程集團凈營業收入為41億元,經調整EBITDA為9100萬元,同比基本持平。

分業務板塊來看,今年一季度,攜程住宿預訂收入15億元,交通票務收入17億元,旅遊度假業務收入1.24億元,商旅管理業務收入2.22億元。

在旅遊度假方面,攜程國內門票訂單較2019年同期呈現兩位數增長,攜程聯合國內知名景區共同打造的門票VIP商品產量和交易額同比增長50%。攜程租車的季度銷售額較2019年同期增長54%。攜程周邊及短途私家團訂單量較2019年同期接近全量恢復。

在住宿業務方面,攜程平台高星酒店套餐訂單佔比環比提升超30%。

受3月國內疫情的影響,攜程一季度業績整體呈現前高後低的態勢。梁建章在財報發布會後的電話會上表示,「中國市場前兩個月的表現令人感到鼓舞。1月和2月,我們的國內酒店預訂好於市場表現,同比增長超20%。」

攜程方面強調,經過二季度的「至暗時刻」,近期國內本地游和跨省游已迎來回暖。

孫潔介紹,華南和華西地區的酒店預訂量在最近一個月已超過了2019年同期水平。隨著疫情形勢的緩解,在過去兩周,攜程國內酒店預訂量也超過2019年水平。

相比之下,攜程在海外市場的表現更為亮眼。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發布的《世界旅遊晴雨表》顯示,在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旅遊目的地的國際入境人數幾乎是2021年同期的三倍。受益於海外旅遊市場的強勁復甦,攜程集團在海外酒店、交通、門票、商旅等業務方面,迎來全面回暖。

在住宿方面,攜程國際平台今年一季度整體酒店預訂量較2019年同期增長約25%。其中,Trip.com海外市場的本地酒店預訂,較2019年同期增長超200%,而中國香港、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英國和阿聯酋等市場增長更快。

在國際機票業務方面,一季度攜程國際平台整體機票預訂量同比增長超270%,其中Trip.com品牌同比增長達400%左右,Trip.com的海外市場本地機票預訂量較2019年同期增長超150%,在主要市場均超過行業平均水平。

此外,攜程在海外度假和商旅業務也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數據顯示,攜程海外目的地玩樂產品訂單量2021年便超過了2019年,2022年第一季度在此基礎上繼續保持超過3位數的同比增長。

攜程方面表示,隨著國際商旅業務的復甦,攜程商旅已加速布局海外市場。例如,今年攜程與日本TMC合作夥伴聯合打造國際地區的本地化方案解決能力,提供一站式國際化差旅解決方案。

2022年一季度,攜程集團持續深化 「旅遊營銷樞紐」戰略,發力用戶服務體系與內容生態。

財報顯示,今年一季度,攜程平台上的日均用戶創作內容環比增長140%,KOL數量環比增長10%,用戶平均內容瀏覽量同比增加約40%。

攜程官方直播的交易額環比提升近20%,攜程直播平台的主播數環比增長近4成。攜程星球號旗艦店一季度粉絲量環比增長近50%,商家營銷交易額環比提升超100%。

② 攜程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攜程旅遊整合了交通,住宿,餐飲等系列產業的系統旅遊服務資源,為廣大旅遊者提供了優質的服務,實現了自由價廉的旅遊產品開發讓每個客戶感到了攜程的旅遊產品極具吸引力,提升了攜程的核心競爭力。所以攜程的核心競爭力歸根結底是忠誠旅遊事業,竭誠為旅客服務。供參考。

③ 連續三年,攜程穩居全球旅企第一,攜程與其他旅企相比有何優勢

我覺得,之所以攜程能夠在全球排到這么晚的一個成績,其實和他的經營理念還有背後的一些服務啊之類都分不開的。雖然攜程起於1999年,總部是在上海,但是呢它的整個擁有的這個會員酒店啊之類的,其實在國內外都是非常的有名氣的。

而且攜程的服務態度真的超級好,我每次出差買票啊或者是穩定酒店啊之類的,在微信裡面點這個攜程的訂單。其實都能夠找得到,像大城市啊之類的,選擇性的空間非常大,像一些小城市啊之類的。比方說地州啊,縣啊之類的縣城之類的,其實它也有在合作。

其實我特別喜歡他們公司來的一個原則,就是以客戶為中心,所以為什麼這件事為什麼人家能做得這么好。其實同樣是服務行業,有的時候確實是就是以服務的這種比較小的一個細節,然呈現出非常大的一個業績量。而且他們的話連續每一年都會獲得示範性的企業。有的時候就是一家公司做的好,能夠跑遠的長久,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不僅僅和他公司的業務量有關。更多的時候和員工的這種責任心,公司的企業文化,其實都是息息相關。

④ 百度熱搜股票一般會躍到底嗎

網路(BIDU)股價今天上漲2.21%。據彭博社報道,網路將出售其30%攜程網的股份。該股份價值10億美元。網路可能會用這筆錢來應對廣告業日益激烈的競爭和國內經濟放緩。

該報告稱,「攜程周四宣布,網路將增發3130萬股美國存托股票。根據攜程目前的股價,這約占攜程股份的30%,相當於10億美元左右。「

2015年,網路投資攜程網時,該公司持有攜程網19%的股份。

網路市值下跌

網路投資者在去年損失了大量財富。自2018年10月以來,該股已下跌53%。自2018年5月以來,網路的股價已經下跌了60%以上。國內經濟放緩和中霉毛衣占對該公司產生了影響。

雖然國內經濟依然疲軟,但網路在6月份的季度業績超過了分析師的預期。盡管第二季度銷售額僅增長6%至37.3億美元,但仍高於分析師36.6億美元的預期。

該公司每股盈利1.43美元,比0.86美元的預期高出66%。每股收益越高,股價在8月19日上漲了8%。分析師預計,2019年網路的銷售額將下降0.7%,至151億美元。不過,他們預計2020年的銷售額將增長13.7%,至171.5億美元,2021年將增長13.8%,至197億美元。

分析人士預計,網路的盈利將在2019年下降54%。然而,隨著2020年營收恢復增長,網路的盈利可能會增長42.6%。將收益與該股16.5的預期市盈率進行比較,你可以看到它有顯著的上漲潛力。

⑤ 訂機票用哪個app比較便宜比較好

攜程。
攜程集團是中國綜合性旅行服務公司,創辦於1999年,總部設在上海,於2003年12月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於2021年4月19日在港交所掛牌上市。該集團提供集無線應用、酒店預訂、機票預訂、旅遊度假、商旅管理及旅遊資訊在內的全方位旅行服務,曾被評為「中國最大旅遊集團」。2022年6月28日,攜程集團公布了截至2022年3月31日第一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業績。財報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攜程集團凈營業收入為41億元,經調整EBITDA為9100萬元,歸屬於公司股東的凈虧損為9.89億元人民幣(約合1.55億美元)。

⑥ 巨頭攜程立於危牆之下


而經歷過2020年疫情的巨大沖擊波之後,一些攜程的員工也開始在社交媒體上吐槽,內卷了。

對攜程而言,內外交困,危牆之下,是不卷不行了。

OTA巨頭的誕生

1999年,正值青年的梁建章、季琦與沈南鵬三人湊在一起討論創業。

彼時互聯網風起雲涌,梁建章在甲骨文擔任中國區咨詢總監,季琦創辦了一家系統集成業務公司,沈南鵬在德意志摩根負責中國資本市場業務。三人合計著要創辦一家 旅遊 網站。

沈南鵬出資60萬,占股40%;梁建章和季琦各出資20萬,分別占股30%。早期,只有季琦是全職參與,其他兩人兼職上班,這是攜程的起步。

三人的結盟關系中,沈南鵬與季琦是上海交大的師兄弟,梁建章與沈南鵬少年時則相識於一場全國計算機編程大賽,梁獲一等獎,沈獲三等獎。

這個管理團隊中,梁建章擅長企業戰略、季琦擅長銷售和管理、沈南鵬擅長財務,是一個互補的組合。但對於 旅遊 行業,三人並不精通。

季琦發動了他的銷售磨人技能,把在上海旅行社擔任總經理的范敏拉了進來。於是就有了後來的「攜程四君子」。梁建章曾總結攜程四君子的特點:季琦激情、范敏專注、南鵬嚴謹,而建章呢?是純真。


(攜程四君子,圖源攜程二十周年慶)

拿著網站的demo,這支精英團隊獲得了IDG資本章蘇陽的青睞,天使輪投資50萬美金。

解決了人和錢,從零開始搭建一個在線 旅遊 平台,還有兩個難題:供應商和客源。

精準的流量轉化來自線下地推。當時攜程拿到了上海有名的龍華寺千禧年敲鍾門票網路分銷權,但尷尬的是網上沒有訂單,梁建章只好帶著人馬去現場發小卡片。

梁建章還把呼叫中心的模式引入攜程,60%的交易其實是用過電話完成。

而供應端的拓展,攜程走了一條捷徑:融資拿錢收購大酒店。

憑著互聯網的發展概念,攜程以小魚吃大魚的方式,竟然吞掉了每月有3萬間酒店預定數的商之行,不僅充盈了供應端,還由此拿到了軟銀的投資。

據說到這,商業模式打通,資金也到位了,梁建章、沈南鵬和范敏三人才由兼職轉為全職。

2003年,成立短短4年多時間,攜程便登錄納斯達克上市,梁建章、沈南鵬四人由此成為億萬富翁,賺得第一桶金。

作為上市背後的操盤手,沈南鵬稱過程很「easy」:新加坡路演恰逢周末,他與梁建章約上投行一位人士,再喊上後者的好友,打了一個下午的橋牌。

從創辦到上市,在攜程發展的第一個階段,資本運作起到了關鍵作用。

盈利之後,認為「攜程優勢很強,看不到競爭對手,沒多少挑戰。」幾位合夥人陸續離開,沈南鵬加盟紅杉資本,季琦辦了酒店,梁建章則跑去讀博士研究經濟學,留守CEO的是范敏。

事實上,市場永遠處於變化之中,沒有什麼企業能夠真的躺贏。

幾年之後,由於缺乏創新,競爭加劇,攜程業績大幅下滑,董事會緊急召回了正在北大教學的梁建章。

2011年,梁建章復出之後,做了三件事情。其一是內部改革:權力下放,把整個公司打散成很多個小的創業公司,激發出員工的創新力,能夠更加靈活地決策和狙擊競爭對手。

其二,是全面轉型移動互聯網。

有一個場景,能夠論證梁建章徹底轉向移動端的決然。有部門負責人向其匯報PC端業績不錯雲雲,梁建章打斷了他,開這種會就不要叫我了。

其三,對外,是大舉發起「價格戰」,用攜程雄厚的資金優勢搶奪市場。

最慘烈的是與去哪兒網的血拚,後者來勢洶涌,且拒絕被並購。

令人意外的是,梁建章直接繞過去哪兒網創始人,說服了大股東李彥宏,用攜程的25%股份置換了網路在去哪兒網45%的持股。

因為這一單,梁建章被媒體稱之為一個斯文的「狠角色」。攜程也藉此穩住了它OTA龍頭的地位。

但,那依舊只是暫時的。通過並購來消滅對手,業務重合度高,想要實現1+1 2的效應很難。

而新的對手總是從別的地方冒出來。


拿王興沒辦法

美團與攜程的交戰始於2011年。

王興擅長「等待」,像一頭獅子看準了獵物,伺機而動。

正好是攜程在和去哪兒、藝龍燒錢廝殺的時候,美團悄悄瘋狂入侵中低端酒店市場,一個月簽下6000多家酒店。去哪兒網被收購之後,許多酒店銷售也在高薪的召喚下,「投奔」了美團酒旅,帶去不少資源。

王興自己在接受《 財經 》采訪時就說,「 我們有積極的耐心。 比如酒旅,在我們入場之前,攜程只有小幾萬家酒店,還有幾十萬家還沒去簽,我們去了。」

緊緊抓住用戶從PC向移動互聯網遷徙的關鍵節點,美團自己的地推團隊,利用邊際成本更低的優勢,拿下了中低端酒店的市場。

2015年,美團就超過了藝龍成為OTA酒店市場第二,直追攜程。2018年3月,美團酒店又以2270萬的單月間夜量首次超過攜程、去哪兒、同程藝龍的總和。

四年前,梁建章與王興之間有一場著名的論戰。王興主張多元化,引出「美團沒有邊界」的討論。而梁建章則撰文反駁道,專業化才有利於創新。


(梁建章王興論戰,圖源網路)

多元化與專業化的爭辯背後,是兩家公司核心戰略的選擇。而現在,專業化的攜程被逼到了角落,不斷在收縮。

根據美團財報數據,2020年,美團到店、酒店及 旅遊 業務收入213億元,經營溢利為82億元,經營利潤率為38.5%。

而攜程,受到疫情黑天鵝影響劇烈,全球化也難以施展,2020財年凈虧損32.47億人民幣元,同比下降146.31%;營業收入為183.16億人民幣元,同比下跌48.65%。

資本市場對二者的評價反映在市值上,截至發稿前,2021年7月30日,攜程市值1139億,美團市值過萬億,是攜程的十倍了。

顯然,攜程已經沒辦法再用吞並去哪兒網的辦法來收拾美團了。

更危險的事在於,王興的野心還在膨脹,對攜程賴以生存的根本——高星酒店虎視眈眈。

去年,美團就推出高星酒店超級團購,一邊用低傭金挖大酒店,一邊用低團購價掃客。今年戰火再度升級,美團首次以10億元占股20%抄底中高端酒店東呈國際,直插攜程腹地。

為了守住高端酒店大本營,梁建章還親自上場為高星酒店Boss直播帶貨,據攜程公布的官方數據,40餘場直播中,累計貢獻的GMV超11億元。

這一舉動被分眾傳媒的江南春評價為:「身段很軟」。而梁建章自己在接受媒體采訪的視頻中開玩笑地說,「沒有錢請其他人」,「做任何事情,臉皮要厚一點。」

藉助餐飲高頻帶動酒店低頻,美團攻勢越來越猛,而原本把關著機票酒店交易環節的攜程,不得不面臨流量紅利消失的困窘。 就算是梁建章再怎麼「催生」人口,短期內也是沒辦法消解攜程的難題。


內容為解葯?

流量飢渴是共通的,從攜程,到上游酒店供應商。

52歲的梁建章,作為大佬直播帶貨也並不見得是一件可以持續的事情。他出面的更大意義在於,在2020疫情導致 旅遊 全面停滯的情況下,帶頭尋找水源,提振起行業與公司的信心。

讓內容導流這件事常態化,才是攜程更實際的戰略。

2020年,在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攜程為自己的新定位做了總結。

其一,是直播帶貨。

2020年全年攜程通過在線直播平台推出超過60000種產品,攜程直播+特賣頻道實現商品交易總額超過50億元人民幣。


(梁建章直播帶貨,圖源網路)

其二,是產品內容化。

發布了「 旅遊 營銷樞紐」戰略,以「星球號」作為載體,把流量、內容、商品三個核心板塊聚集起來,打造一種開放的營銷生態。

在交易平台傭金模式之外,攜程試圖通過營銷賦能找到新的增量途徑。

但是在這條路上,抖音小紅書「跨界打劫」的跡象也越發明顯。

2020上半年,小紅書就已經開始在上海、廣州、西安、成都4座城市及其周邊開展「種草周邊游」直播,推出Red City城市計劃。後來,小紅書又與小豬短租達成戰略合作引入大量民宿商家,並通過與「訂單來了」聯手實現平台內直連民宿預訂。到今年3月,小豬短租的官方數據顯示,小紅書渠道帶來的交易額已經突破1000萬。

此前被抖音帶火的網紅城市就不少。今年5月,抖音也上線了「山竹旅行」的程序業務,包含門票預訂、酒店預訂等功能。


(抖音旅行,圖源網路)

對於企業而言,永遠有新的挑戰。

可是最近,梁建章又忙著為三胎政策搖旗吶喊去了。

⑦ 攜程股價是多少

2013年9月30日按當天收盤價29.18美元買入攜程,並持有到現在,收益率幾乎為0。

股價沒漲,並不意味著攜程是一家差公司。因為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攜程幾乎都符合價值投資者對好公司的定義。

2018年中國在線旅遊市場規模14812億,攜程是這個市場的絕對龍頭。同時,從2013年到2018年,攜程非美國通用會計准則下的凈利潤從14.36億元增長到43.12億元,年復合增長率24.6%。

而放眼整個互聯網領域,攜程管理層的能力不說頂級,至少也算得上優秀。從PC時代到移動互聯網,攜程打跨了一個又一個對手,同程、去哪兒、芒果網、途牛、藝龍……即使強如王興,也沒能撼動攜程在高端酒店上的絕對優勢。

看到這里,你可能要問,為什麼這樣一家看上去很優秀的公司,6年後的股價還在原地踏步呢?

原因就是股本擴張。從2014年2月28日到2019年2月28日,攜程通過增發將股本從3291萬股擴張到6948萬股,增長111%。但增發股本並未帶來相匹配的業績增長,這直接導致了攜程股東的權益被稀釋。


⑧ 藝龍對標Booking,換帥有用嗎

攜程系江浩出任藝龍CEO:藝龍對標Booking,換帥有用嗎?
今年5月,攜程以4億美元的價格閃電並購了藝龍37.6%的股份,成為最大股東,彼時攜程CEO梁建章在內部郵件描繪了藝龍未來的發展目標:

「藝龍將繼續專注於做中國人的全球酒店預訂專家,酒店專家的定位,在世界上造就了一些非常成功的電子商務公司,比如Booking.com。在中國,這個酒店專家的定位未來也一定前途無量。藝龍繼續保持獨立上市,獨立運營。」

在內部郵件中,梁建章提出了藝龍對標Booking的發展規劃。在藝龍CEO崔廣福發布的內部郵件中同樣表達了延續對標Booking的目標:

「我們既有的住宿專家定位,既有的移動住宿預定戰略不會改變。酒店專家的定位,在世界范圍內有許多成功的案例,比如Booking、Agoda、Hotels.com。」

一如所有的並購一樣,被並購方難逃裁員及管理層出局的境地,之前的91、土豆都是一樣,藝龍也免不了同樣的命運。7月8日,藝龍CEO崔廣福出局,取而代之的是攜程高管的進入,攜程原副總裁及無線事業部總經理江浩出任藝龍CEO(對,你沒看錯,就是被八卦的攜程四君子之一季琦的親妹夫,攜程1999年成立之初即加盟的骨灰級高管),攜程副總裁兼天海郵輪執行副總裁周榮任CSO(首席戰略官)。

攜程的戰略是:一站式旅行服務提供商。在此定位的基礎上攜程已有14個一級頻道,在旅遊市場也通過並購,合縱連橫,幾乎所有的大型旅遊公司都和攜程有千絲萬縷的關系,攜程的股價也翻了3倍增長到70美元,市值突破100億美元。這說明一站式的戰略是非常成功的,而且國內去哪兒、同程、途牛等大型OTA也都是沿用的這個戰略。

那為什麼攜程對藝龍的定位不是一站式的旅遊服務,為什麼攜程期望將藝龍對標Booking?

1、攜程對標Priceline,期望類Booking業務對市值的提升

攜程CEO梁建章在多個場合表達了攜程對標Priceline的想法,同時對標Priceline的估值認為攜程仍有有較大的潛力,其表示:全球前四大互聯網公司,Google市值排第一,亞馬遜和Facebook不相上下,Priceline第四,簡單地代入中國互聯網公司,網路相當於Google,阿里巴巴相當於亞馬遜,騰訊相當於Facebook,那麼攜程就相當於Priceline。

Priceline的產品布局和市值支撐體系中,Booking是最重要的部分。2015年Q1,Priceline集團總預訂量達到138億美元,毛利達到17億美元,同比增長19%,酒店間夜量超過1億,其中超過78%是Booking帶來的,Booking也是Priceline最主要的利潤來源,而且Booking增長超過40%。Booking已經占據全球酒店業買賣近1/10的市場份額,歐洲更是有超過50%的酒店是通過Booking預訂。自從2005年以1.33億美元收購Booking以來,Priceline年度營收已增長了兩倍,股價也已增長了20倍,達到630億美元,成為美國市值第五大互聯網公司。

而藝龍2015年Q1總營收為2.258億元,虧損1.807億元,酒店間夜量為930萬,酒店覆蓋量28萬,市值僅4.6億美金,占攜程市值的4.55%。若藝龍能成為攜程的Booking,那對攜程的價值具有巨大的想像空間。

2、酒店行業盈利能力強,增長空間大

縱觀旅遊行業,酒店仍然是目前盈利能力最強的業務,其次是度假、機票等。而機票由於上游供應商集中,議價能力強,所以機票的代理傭金從2007年前的11%降為2015年的0傭金,這意味著代理機票產品本身幾乎無利可圖。

同時酒店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行業遠遠未飽和。根據勁旅智庫監測數據,我國酒店在線滲透率為27.3%,無論從現有存量還是未來市場增量來看,都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這就得感嘆崔廣福的遠見,早早的將業務聚焦於傭金較高的酒店行業。

mp22874923_1436949203710_2.png

3、應對愈演愈烈的價格戰和吸引低端、價格敏感型用戶

中國市場太大了,用戶太多了,直接導致了價格戰屢試不爽!根據易觀國際2015年4月App月活數據,排名前10位的App月活都超過9000萬,最高的微信突破4億,要知道布局全球市場,市值2600億美金的Facebook才8億月活,對標Facebookd的用戶來計算,日活排名前10位的App市值都應超過290億美元。

市場大導致競爭激烈,競爭激勵導致用戶選擇多,用戶選擇多加之企業不斷的習慣,導致產品不能有非常明顯的區隔,產品區隔不強就導致價格戰成了唯一的利器,所以才有了打車軟體的補貼、外賣的補貼。OTA也一樣,一元門票,一元海外游,補貼返現等。攜程作為服務商旅等高端用戶的OTA,本身價格不具優勢,導致對價格敏感型用戶及三四線市場吸引度和競爭力不及競爭對手。

藝龍作為與攜程PK了10餘年的競爭對手,一直秉承的是比攜程便宜的價格戰打法,所以在低端酒店市場可以是攜程的補充,攜程完全可以用控股的藝龍發起酒店的價格戰來搶佔去哪兒、同程、美團的市場和價格敏感型客戶,而價格敏感型客戶會隨著收入的增加而提升自己的消費品質,之後從子品牌轉移至大的母品牌相對更容易,這個很容易理解,小米為什麼要做高端Note系列?就是希望用小米的用戶收入增長後仍然投入到自己的懷抱,而不是三星或者蘋果。

盡管崔廣福從2007年入主藝龍,定位酒店對標Booking也獲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有較大差距,原因何在?

有哪些Booking具有的優勢,是中國市場或者崔廣福時代的藝龍所不具備的?

1、Booking是一家技術公司,藝龍是一家零售公司

Booking本質是一家技術性搜索平台,領先的演算法技術是其迅速成長的基礎,Booking結合多種因素演算法對結果排序進行展示,Booking的演算法會不斷演變,比如2013年整合了點對點交通方式的搜索技術等,最終會使那些沒有對酒店服務提供全面信息的酒店處於「不利」地位,某種意義上說,Booking就是旅行行業的網路、谷歌。

Booking大中國區總經理賴軍在采訪中也曾提到,Booking所有的功能和設計,都是以數據作為支撐的,什麼東西在什麼時候出現,不是憑個人判斷的,完全是根據用戶行為來決策的,非常科學。即使是CEO的主意,如果得不到數據上的支持,一樣也辦不了。

Booking前全球CEO,現任Priceline CEO Darren Huston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

「我是一個親力親為的人,我有軟體方面的背景。他們就在我門外做網站,我們網站上任何一個部分都做過A/B測試。」

唯數據論、唯技術論帶來的結果是Booking的轉化率是行業平均水平的兩到三倍,而且它在競爭中憑借「結構性優勢」勝過了其他OTA對手。

國內技術性公司,做的最好的就是攜程和去哪兒,去哪兒成立之初就是一家技術型公司,攜程自技術出身的梁建章回歸後,也轉變成了一家技術性公司,外在表現是晉升的VP大多都有較強的技術背景。

而藝龍一直以來技術都是薄弱環節,從528攜程系統崩潰後為藝龍導流居然導致藝龍網站快速崩潰可見一斑,藝龍的網站此前在2011年7月、2012年9月、2012年12月、2013年2月、2014年12月等時段也曾多次出現崩潰,技術薄弱不僅帶來用戶體驗差,新業務發展受制,更會導致用戶流失。崔廣福在2012年9月宕機26小時後曾微博發起了投票,「藝龍網伺服器宕機時間長達26小時,你還會用藝龍嗎?「結果明確表示不會再使用的佔11%,持觀望態度的也佔40%。.

藝龍的技術薄弱的致命缺陷一直未得到解決,崔廣福營銷和零售的工作經歷,也導致其對價格戰過分的的推崇,對技術重視程度不夠,藝龍一步步走向勢微的現狀。

2、Booking是一家創新公司,而藝龍創新能力匱乏

Booking成立之時,不是採用Expedia等OTA現有的預付模式,而是創造性的主要採用現付模式。這直接成就了Booking和Priceline,要知道現付模式之初也存在客戶入住後OTA得不到返佣的問題,但相較預付而言,可具有節省2-3%信用卡手續費,分銷成本更加低廉,再加上其靈活的訂房取消政策等優勢,銷售優勢極為顯著。

2012年Booking還創新性的推出了Last-minute預訂模式,對當晚尾單酒店進行低價打折處理,2015年Booking創新性的推出了類Uner的Booking Now服務,利用用戶的GPS位置為其聯系附近提供最後一分鍾交易的酒店。

反觀藝龍,我們很難看到其在產品或模式上的創新,即使2012年模仿Priceline推出酒店殺價頻道,也很快無疾而終。

3、Booking全球布局,分銷強大,藝龍布局低端酒店

Booking成立之初就不是一個區域性公司,而是一家布局全球的住宿公司。目前Booking已在全球215個國家和地區提供超過69萬個酒店住宿,要知道現在全球才224個國家和地區,意味著Booking已經布局了幾乎全球所有的國家。Booking的產品也從早餐旅館到五星酒店,從沙發客到樹屋。

在2005年Priceline收購Booking時56.3%的資產是商譽,另外收購的核心資產是供應商關系,由此可見Booking分銷的強大。正因為Booking的產品布局之廣,導致了成為其供應商除了常規拓展酒店業務的OTA外,更重要的是要要拓展國際酒店業務的公司。目前Booking已擁有了9000家網站合作夥伴,分銷商越多,Booking的業務發展就越迅速,所以才有了2015年Q1業績增長40%的良好表現,國內就有攜程、藝龍、去哪兒、馬蜂窩、天涯、窮游等多家旅行相關公司是Booking分銷商。

而藝龍在國內盡管低端和高端酒店都有布局,海外酒店也和Booking合作,但不得不說藝龍的酒店優勢在低端酒店,高端和海外酒店遠遠不是攜程、去哪兒的對手,低端酒店也受到美團、大眾點評的強勢挑戰。藝龍傭金較低的低端酒店佔比較高也就導致了預定量占攜程的60%多,但營收比例只有40%。

4、Booking得到充分授權,藝龍不過是一個職業經理人打理的外國生意

Booking在被Priceline收購後迅速成為其最大的業務,也直接引領Priceline的業績超過競爭對手Expedia,所以Booking一直以來都得到了Priceline的充分授權,2013年11月,時任Booking CEO的Darren Huston晉升為Priceline CEO,薪資創新高就是最好的佐證。

而藝龍是Expedia控股的公司,崔廣福只是一個職業經理人,和其他跨國企業一樣,崔廣福從來沒有獲得總部充分的授權,在新業務拓展上被束縛了手腳,很多工作並不能完全的施展,最終導致Expedia喪失了對其的信心,將股權出售給了攜程和鉑濤集團。

5、Booking是一家盈利公司,藝龍是一家持續虧損公司

前面我們講到,2015年Q1,Priceline毛利達到17億美元,其中超過78%是Booking帶來的;2014年,Priceline凈利潤24億美金,利潤主要來源的Booking全年收入增長32.5%。所以,Booking就是Priceline的「金蛋母雞」。

藝龍2015年Q1虧損1.807億,2014年全年虧損2.69億,虧損有進一步增大的趨勢,在國內OTA全部負利潤的情況下,藝龍更沒有扭虧的可能性。

當然,除了以上差異外,Booking更好的用戶體驗、更高效的Google廣告投放和更大的流量導入、更強大的公關和品牌打造能力等(筆者之前曾2014年9月撰文分析《藝龍坐困「千年老二」,難見轉機》,更多細節請參考該文)。

當然,攜程和鉑濤聯合接收了原Expeidia持有的藝龍全部62.4%股份,要知道鉑濤的CEO鄭南雁和攜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其曾是攜程營銷副總裁,7天創立前也獲得攜程投資,7天退市成立鉑濤又獲得紅杉資本投資,紅杉中國合夥人沈南鵬可是攜程創始四君子之一。從某種意義上說,攜程不僅控股37.6%,更獲得了對藝龍絕對的話語權。

攜程的江浩入主藝龍,在實現藝龍對標Booking的目的上有哪些轉變的可能性?

1、零售公司轉型為技術公司

團隊領導的靈魂決定團隊的靈魂,攜程的梁建章就是一個技術至上的CEO,無論是在研發部樓層設置辦公室、晉升技術背景VP、邀請矽谷技術背景的葉亞明做CTO,重視無線等都是攜程重視技術的表現。作為攜程成立之初就加盟的江浩本身曾是CTO,並負責無線業務,也見證了攜程從營銷公司轉型技術公司對市值提升的意義和價值,並作為直接相關責任人見證了宕機帶來的不良影響。可以預見的是,江浩入主藝龍必然會將藝龍轉型為技術公司,通過技術來獲取用戶,提升藝龍的核心競爭力。

2、獲得股東攜程的充分授權

攜程並購藝龍花了4億美元,是攜程目前最高的並購金額,而第一個派出的CEO是江浩,充分說明了攜程董事會對CEO江浩和CSO周榮的認可,而江浩本身是梁建章的肱骨之臣,從1999年進入攜程一直工作到現在,是攜程最資深的員工,用開八的話就是「這是價值觀非常正確的老同志,派這種老同志去接管藝龍,面對那麼錯綜復雜的現狀,只有兩個字,放心!」所以江浩獲得的授權將比自己在攜程工作獲得的授權更高,這是崔廣福時代的藝龍遠遠不能相比的。

3、提升藝龍的盈利能力

梁建章在並購藝龍後的內部郵件要求「藝龍要迅速提升盈利能力」,所以江浩進入藝龍後最迫切的需求就是將藝龍帶回到盈利的方向上來,藝龍的盈利能力是否有迅速的提升,可能是江浩面臨的最大挑戰,也將是攜程對藝龍最重要的考核指標,但將一個持續虧損的企業拉回到盈利上來談何容易,要在保證營收不下滑的情況下提升盈利能力,更是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筆者在之前撰文曾講到,業務聚焦於酒店會割裂用戶的預訂需求,因為用戶訂完機票/車票後訂酒店,訂完酒店訂旅遊或周邊,用戶都很懶,很難想像用戶機票一個APP,酒店一個APP,門票一個APP......同時旅行本身是一個低頻的應用,獲取單個用戶成本非常高,這也是為什麼幾乎所有國內的OTA都是一站式的服務的原因。所以賣鞋子死掉的樂淘才發出了垂直電商是一個偽命題的無奈,聚焦於酒店本身就是旅行行業中的垂直電商,盡管酒店行業本身是一個非常有潛力的行業,但在中國市場依靠酒店來保證持續的盈利,恐怕是一個非常艱巨的任務。

⑨ 「神童」梁建章:16歲考入復旦,卻主張一個女人生四個娃,為啥

「一個讓女性輕松躺贏職場的配備,我說沒有帶不了的貨,你就說信不信吧。」

2月24日,自信滿滿的才子李涎,直播帶貨翻了車。帶貨文案中,充溢對女性赤裸裸的凌辱。

彷彿女性在職場,不靠努力和才智,有一件內衣就夠了。言論發酵,李涎不得不馬上抱歉,停息風雲。但是,相比梁建章來說,李誕顯得有點慫。作為一個男人,梁建章屢次公開發表重要行動,誓死保衛「大男子主義」。

他以至聲稱生孩子是女人的義務,請求每個女人都必需生3到4個孩子。他屢次惹起女性不滿,被言論罵死,卻堅持不抱歉。他有兩個微博ID,一個是「攜程梁建章」,一個是「梁建章-關注人口問題」。他從小被稱做神童,創立攜程,身價千億,卻天天催人生孩子。

2011年,攜程與藝龍打起了價錢戰。藝龍忽然崛起,攜程節節潰退,連續7個月藝龍的買賣額都搶先於攜程,攜程連續五個季度都處於虧損狀態。攜程的股票也從30美圓跌到10美圓,當年的老大哥被後起之秀吊打,前景著實堪憂。老朋友這時也給梁建章打來電話,說藝龍跟攜程比起來,的確價錢廉價,效勞又好。

2013年,在國外留學的梁建章回來了。他馬上拿出5億對打價錢戰,轉守為攻。他發現攜程銷售形式的缺陷,開啟了手機端的業務,把「滑鼠+水泥」換成了「拇指+水泥」。每天早上八點准時開會,梁建章主動帶頭加班,把大團隊分紅一個個小團隊,一個目的一個目的逐一擊破。

在他的帶動下,員工就像打了雞血一樣,創新力十足,那個最初的攜程又回來了。很快,攜程就收買了同程30%的股份,接著又收買了藝龍、去哪兒,穩穩地保住了行業龍頭老大的位置。知乎上有個發問:「攜程的中心競爭力是什麼?」有人這樣答復:「說呼叫中心說技術壓服務說資源的,我覺得都不如說是梁建章,每次攜程危殆的時分梁建章就上線了,而且每次都能率領攜程走出泥沼繼續保住老大位置,不管是多棘手的問題。」

雖說攜程是四君子一同創業,被冠以「創業圓滿組合」的稱號,各司其職,各有所長,但不能承認的是,關鍵時辰梁建章才是攜程的主心骨。除了商業上的才幹,梁建章還是個人口學家。2005年,梁建章35歲,他辭掉攜程一切職務,隱退江湖,去美國斯坦福大學讀經濟學博士。在課題研討中,他發現日本經濟衰退問題與「人口老齡化」有關,於是聯想到中國的現狀。他確信:中國人口構造正在呈現越加嚴重的問題。

於是他轉學到芝加哥大學,師從諾貝爾獎取得者加里·貝克爾,研討起了人口問題。經過研討他發現,雖說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度,但人口密度卻排在全世界80位以外,限制生育的政策,曾經沒有任何存在的理由。梁建章發現了這些問題後,一度變得十分焦慮。當時中國還沒有開放二胎政策,鼓舞生育是個敏感話題,他自費拍攝了紀錄片也沒有人看。

2012年,他又與北大教授李建新協作一同出書,書名《中國人為什麼能夠生!》,由於書名太激進,被改成《中國人太多了嗎?》後來,經過他的多方奔波,2015年10月,中國全面放開了二胎政策。與許多人口專家不同的是,梁建章還給出了許多處理問題的施行計劃。他以為:」進步生育率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直接給補貼,普通國度都會花GDP的2%-5%在這個補貼上。「

所以,梁建章提出一系列倡議:能夠依照孩子的數量抵消家庭的個人所得稅;能夠縮短高中學年,讓女孩更早工作,更早結婚;孩子能夠跟媽媽姓,這樣讓女性更願意去生小孩;能夠給每個未成年孩子發放一萬元的現金補貼……

為了中國人口的增長,梁建章真是操碎了心。從」攜程開創人「轉變為」人口專家「,梁建章義無反顧。他在采訪中屢次提到」義務」二字,在中國人口的開展上,他以為本人有義務這樣做。

在商海中熟能生巧的人物數不勝數,但能把本人的義務與祖國將來嚴密相連的人,卻屈指可數。從這一點來看,梁建章特別難能可貴。目前來看,他會不斷在這條路上堅持走下去。無論未來結果如何,梁建章那顆難得的初心,都值得被大家肯定。

⑩ 關於攜程網的市場分析

導語:國外媒體今天發表分析文章稱,由於攜程網的存在,那些試圖進軍中國網路旅遊服務市場的國外公司必須小心謹慎,包括美國億萬富翁巴里·迪勒(Barry Diller)旗下的Expedia。

攜程網保持高速增長

攜程網是中國最大的網路旅遊服務提供商,過去幾年一直高速增長,而且吸引了龐大的用戶群體。一些投資者擔心,隨著國外公司大舉進入中國市場,攜程網的領先優勢可能不保。但美國投資公司Piper Jaffray的分析師亞倫·凱斯勒(Aaron Kessler)表示:「現在的問題並不是攜程網能否與Expedia競爭,而是Expedia能否與攜程網競爭。」

不計入股權獎勵支出,過去11個季度,攜程網每股收益的年度增幅均達到了兩位數百分比。自2003年中期以來,攜程網銷售額的年度增幅至少也達到了46%。今年第二季度,攜程網的銷售額為3780萬美元,同比增長59%。美國《投資者商報》為攜程網美國存托憑證確定的相對實力評分為90分,過去12個月排在所有股票的前10%。攜程網每股收益排名為96位。

分析師看好中國旅遊市場

Gilford證券公司分析師阿西什·塔哈尼預計,2006年到2009年之間,攜程網營收的年均增長速度將達到43%。他表示,在關鍵業績數據方面,例如銷售的酒店客房天數和機票數量,攜程網總是能超過他的預期。攜程網的主要業務是通過網路銷售酒店預訂服務、機票預訂服務和度假旅遊服務,其客戶大多是中國新興的中產階級。

摩根大通預計,2006年中國共有1.37億名互聯網用戶,到2010年將增至1.9億人,因此中國網路旅遊服務市場還有著巨大的增長空間。此外,隨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臨近,中國酒店和旅館的數量將繼續高速增長,航空公司也將增加更多飛機和航線。花旗中國投資銀行部門高級顧問羅伯特·勞倫斯-庫恩(Robert Lawrence Kuhn)表示,中國政府一直在推動消費支出,而要實現這一目標,最佳途徑就是鼓勵更多人在國內旅遊。

國外競爭者虎視眈眈

由於美國旅遊市場趨於飽和,Expedia等美國旅遊服務巨頭紛紛尋求向新興市場擴張。例如,Expedia通過收購獲得了中國網路旅遊服務公司e龍的控股權;Travelocity於2006年1月收購了新加坡旅遊網站Zuji;Priceline.com與合作夥伴和黃共同運營著一個旅遊網站,主要面向中國香港和新加坡旅遊者。有消息稱,Priceline.com計劃增加在中國市場的投資。

但要在中國市場有所作為,Expedia等美國公司必須面臨攜程網的激烈競爭。目前,攜程網的市值已經達到24億美元,達到主要競爭對手e龍的十倍以上。除攜程網和e龍之外,中國還有很多網路旅服務提供商,它們在本地旅遊市場展開了激烈的爭奪。由於e龍業績增長乏力,本月有消息稱,Expedia可能會將持有的e龍股份出售給攜程網。盡管成立僅9年時間,但攜程網在中國已經有了非常高的知名度,這也是其主要競爭優勢之一。

攜程網的優勢所在

攜程網創建於1999年,啟動資金只有25萬美元,創始人為梁建章和其它三名合夥人。梁建章目前在攜程網擔任董事會主席,今年37歲,畢業於喬治亞理工學院,曾經在矽谷工作多年。在其它旅遊服務公司專注於大城市的星級酒店時,攜程網則將注意力轉向了中檔酒店領域,並因此大獲成功。

分析人士表示,同國外競爭對手相比,攜程網的主要優勢在於更熟悉地區市場、法律和政策。凱斯勒表示:「攜程網比任何一家國外公司都了解中國消費者。攜程網了解中國消費者的需求,並更加關注地區市場。」當然,攜程網並非忽視了大城市。今年6月,攜程網宣布將在北京開設一家線下旅遊代理機構,同傳統旅行社競爭。

凱斯勒同時表示,中國網路旅遊服務行業目前還處於初級階段,未來還有著巨大的增長空間,因此足以同時容納多家勝利者。他說:「這並不是一個勝利者拿走一切的行業。中國網路旅遊服務行業有足夠的空間,可以容納多家勝利者。」

閱讀全文

與攜程股票業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數據股票中的次新股 瀏覽:750
女主一路逆襲投資賭石股票黑道等 瀏覽:182
成長型股票財務指標選股 瀏覽:443
海量數據qq股票 瀏覽:458
信用賬戶的股票和現金 瀏覽:44
慧球科技股票2018 瀏覽:196
中國銀行的股票分析 瀏覽:832
股票資產存貨 瀏覽:559
衡量股票投資價值的標准 瀏覽:656
普瑞醫療投資集團股票 瀏覽:643
股票資金流出是好還是壞 瀏覽:230
華天科技股票今日大單 瀏覽:23
怎樣玩股票賺錢基礎知識 瀏覽:326
股票賬戶買基金還是其他途徑 瀏覽:213
天馬科技股票目標價位 瀏覽:423
股票市場杠桿找大牛證券 瀏覽:229
漲停股票能做t 瀏覽:789
股票中科技型公司 瀏覽:365
短線股票主要指標 瀏覽:87
輝瑞制葯股票跟中國股票 瀏覽: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