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員工持股會計分錄怎麼做
員工持股會計分錄,
一般如果股份是內部轉讓,就不用做分錄;
到工商局做股權變更,變更後實收資本設明細賬。
雙方最好簽訂書面的協議,說明以下贈送條件、數量、金額,兌現條件等。
如果是作為股份支付獎勵的話: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借:銀行存款,
貸:庫存股,
貸:資本公積-股本溢價(或借記)。
2. 員工股權激勵會計分錄怎麼做
股權激勵會計處理分錄,
行權前,
借:管理費用,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行權時,
借:銀行存款,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貸:股本、資本公積--資本溢價。
股權激勵是對員工進行長期激勵的一種方法,屬於期權激勵的范疇。是企業為了激勵和留住核心人才,而推行的一種長期激勵機制。有條件的給予激勵對象 部分股東權益,使其與企業結成利益共同體,從而實現企業的長期目標。
3. 企業授予員工股份如何記賬
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換取職工提供服務的,應當以授予職工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計量。授予後立即可行權的換取職工服務的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在授予日按照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計入相關成本或費用,相應增加資本公積。
【例】2009年4月1日,甲公司向其1000名職工每名授予100股,當日股份公允價值為6元/股。股權授予日職工即可行權。
借:管理費用等 6000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600000
行權時: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600000
貸:股本 600000
如果所授予的權益性工具只有在對方完成了某一特定期間的勞務以後才能行權,在等待期間內,企業應在對方提供勞務時對其進行會計處理,並相應增加權益。
【例】2009年1月1日,甲公司向其1000名辦公室人員每人授予100股,當日股票價格6元/股。授予的條件是要求職工必須自授予日起在公司工作三年。
(1)2009年1月1日:
借:長期待攤費用 6000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600000
(2)等待期內,甲公司在以後三個資產負債表日(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年末):
借:管理費用 200000
貸:長期待攤費用 200000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200000
貸:股本 200000
(3)2012年1月1日,1000名員工均行使了權利,購買了股票,則甲公司不作任何會計處理。
4. 員工持股計劃,公司如何進行會計處理呢
在等待期內的每個資產負債表日,應當以對可行權情況的最佳估計為基礎。
以現金結算的股份支付,應當按照企業承擔的以股份或其他權益工具為基礎計算確定的負債的公允價值計量。授予後立即可行權的以現金結算的股份支付,應當在授予日以企業承擔負債的公允價值計入相關成本或費用,相應增加負債。
完成等待期內的服務或達到規定業績條件以後才可行權的以現金結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內的每個資產負債表日,應當以對可行權情況的最佳估計為基礎,按照企業承擔負債的公允價值金額,將當期取得的服務計入成本或費用和相應的負債。
(4)員工股票賬務處理擴展閱讀:
員工持股計劃要求規定:
1、企業員工通過購買企業部分股票而擁有企業部分產權,並獲得相應的管理權;員工購買企業全部股權而擁有企業全部產權,使其職工對本企業具有完全的管理權和表決權。
2、實施ESOP詳細的計劃程序主要體現在員工持股的章程上面。章程應對計劃的原則、參加者的資格、管理機構、財務政策、分配辦法、員工責任、股份的回購等作出明確的規定。
3、由公司每年向該計劃提供股票或用於購買股票的現金,職工不需做任何支出。由員工持股信託基金會持有員工的股票,並定期向員工通報股票數額及其價值。當員工退休或因故離開公司時,將根據一定年限的要求相應取得股票或現金。
5. 員工股權激勵會計處理怎麼做
員工股權激勵會計處理怎麼做,具體如下:
1、員工行權前,其具體會計分錄為:
借:管理費用,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2、員工行權時,根據實際行權情況,確認股本和股本溢價,同時結轉等待期內確認的其他資本公積。其具體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
借:資本公積一其他資本公積,
貸:庫存股,
貸:資本公積一股本溢價。
6. 員工低於市場價值購買公司股票如何記賬
購買股票時,應盡興的賬務處理為,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投資收益,應收利息,應收股利,貸,銀行存款。
7. 股權激勵的會計處理
1、股權激勵的會計如何處理?
如果上市公司給予員工股權激勵,那在授予當年的年末,應該按照授予期權的公允價值,在員工行權等待期內平攤確認管理費用。
比如:上市公司在21年年初授予A員工10股,授予價5元,等待期2年,23年可行權。則21-22年底,應分別確認管理費用。預估21年底股票公允價值6元,則當年會計確認管理費用30元。預估22年底股票公允價值為10元,則當年會計確認管理費用50元。
2、股權激勵在授予時為什麼要確認為管理費用?
因為100%的現金薪酬結構和現金+股權的薪酬結構在本質上是等效的。所以會計上,對於公司授予員工股權激勵時,也要在財務上確認對應的管理費用。說句大白話,就是,如果不給期權,給的現金薪酬要更好。既然已經給了期權,現金薪酬低了,但實際就要把這個機會成本也要在會計上確認出來,從而實現不同薪酬構架公司的財務核算結果具有可比性。
所以,會計上的核心就在於,在授予期權當時,要評估期權公允價值,作為會計在整個期間確認管理費用的金額。
3、股票期權的內在價值?
股票期權的價值分為內在價值及時間價值,內在價值為股票期權的行權價與市場價之間的差值。
比如:員工行權時,股票市價為10元,行權價為9元,1元收益就是全部為內在價值,因為行權期已到,時間不會給帶來市價的波動,所以時間價值0元。如果期權還在等待期內,時間還可能會造成市價的波動,那就肯定還是會存在時間價值。
4、會計應如何評估股票期權的價值?
財政部會計准則講解提到,期權評估應按照布萊克-斯科爾斯-莫頓模型(BSM模型)、二叉樹-蒙特卡洛模擬來計算。無哪個模型,都需要有一系列變數需要評估。
所以,對於時間價值的評估,不是財務能夠完成的,需要找專業評估公司予以評估。
5、上市公司對於股權激勵價值評估的實施情況如何?
由於股權激勵評估過程實施成本較高,且評估模型所依賴的指標難以獲得,99%的上市公司股票期權價值評估不準確。
8. 上市公司建立的職工股權激勵計劃怎麼做會計處理
對於上市公司建立的職工股權激勵計劃,其會計處理有以下幾種情況:
1、上市公司授予股權激勵時,不做會計處理,但必須確定授予股票的公允價格(該價格是採取會計上規定的期權定價模型計算)。
2、等待期間,根據上述股票的公允價格及股票數量,計算出總額,作為上市公司換取激勵對象服務的代價,並在等待期內平均分攤,作為企業的成本費用,其對應科目為待結轉的「其他資本公積」。如果授予時即可行權,可以當期作為企業的成本費用。會計分錄為:
借:營業成本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3、職工實際行權時,不再調整已確認的成本費用,只根據實際行權情況,確認股本和股本溢價,同時結轉等待期內確認的其他資本公積。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貸:股本
資本公積金—股本溢價
4、如果股權激勵計劃到期限,職工沒有按照規定行權,以前作為上市公司成本費用的,要進行調整,沖回成本和資本公積。
股權激勵計劃是通過經營者獲得公司股權,讓企業經營者得到一定經濟權利,使他們能夠以股東的身份參與企業決策、分享利潤、承擔風險,從而勤勉盡責地為公司的長期發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