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主力排名 > 三胞集團股票投資

三胞集團股票投資

發布時間:2022-12-06 18:03:05

1. 上市公司老闆在集團公司的那家公司

上市公司老闆,一般公司總部辦公
1.屬於私人公司。
2.上市公司是指所發行的股票經過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證券管理部門批准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種,這種公司到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除了必須經過批准外,還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公司法》、《證券法》修訂後,有利於更多的企業成為上市公司和公司債券上市交易的公司。

2. 養老服務產業股票有哪些

為分享政策紅利,上市公司加速布局養老服務產業。雅戈爾(14.63 -2.4%)3月7日披露,公司及下屬公司決定投資10億元設立健康產業基金,主要針對大健康產業具有並購價值的企業進行股權投資;並關注優秀上市公司的定增機會,以及醫療健康產業國有大中型混合所有制改制重組的投資機會。申萬宏源(15.48 +0.98%)王立平認為,未來大健康、養老領域是重點投資方向。雅戈爾成立健康產業基金,打造"醫療健康產業+養老地產"結合模式,投資大健康產業符合未來社會發展趨勢,預計未來地產業務也將向養老地產轉型。
南京新百(23.97 -1.52%)2月28日披露,公司擬與三胞集團下屬公司Natali Seculife Holding Ltd公司共同出資3000萬元設立Natali(中國)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南京新百出資1050萬元,股權佔比35%。南京新百參與投資設立Natali(中國),也正是順應了養老服務產業即將爆發的產業趨勢。Natali是以色列領先的提供遠程醫療、緊急救助及社區健康服務的服務商,這一合作將有助於南京新百充分利用Natali的海外資源以及社區醫療服務和養老服務等多方面優勢發展養老服務業務。
華業地產(11.7 -0.26%)今年1月22日公布修訂後的收購方案,計劃21.5億元收購重慶捷爾醫療設備有限公司100%股權。本次交易完成前,華業地產主要從事房地產開發以及礦業開發業務。本次交易完成後,公司將在開展原主營業務的同時,新增醫葯 商業和醫療服務業務。華業地產已經提前布局養老地產,2013年設立北京華業康年經營管理有限公司,負責養老事業及托老所的運營與管理。公司正逐漸完成轉型布局,由房地產跨入醫療+養老領域。根據公司的戰略規劃,醫療健康和養老產業將作為重點投資領域。

3. 【WeNews】三胞債務重組方案出爐 650億元金融債務如何化解

信達提供百億資金支持、南京地方政府給予三胞集團的土地變性政策支持,將是撬動重組的重要杠桿;袁亞非仍有機會東山再起

【本文來自財新傳媒在微信平台的新媒體單品  WeNews  「 金融人·事 」 ,獨家可靠,配置專業音頻,工作日更新,線上訂閱後可獲每日特快價值專遞】

債務危機爆發兩年多後,南京民企三胞集團的債務重組進度有所加快(參見財新我聞|金融人·事2018年9月28日 「三胞集團袁亞非的激進擴張失敗  什麼樣的困境企業值得救? | 債市爆雷調查之六」 )。

據財新記者了解,三胞集團債務重組的第一稿方案已經出爐,並在近期發給三胞集團的主要債權銀行和機構進行了一輪反饋。

「一稿方案出來以後可能根據債委會反饋的主要情況,還會有些微調,但大體應該不會變了。銀行普遍的反饋挺好。」一位接近三胞集團的知情人士稱。

按照債務人三胞集團在重組方案中提供的數據,截至2020年3月31日,三胞集團及控股的兩家上市公司南京新百、宏圖高科等關聯方的整體金融有息負債規模合計約712.43億元,其中南京新百(600682.SH)負債約16.57億元、*ST宏圖(600122.SH)負債約44.82億元,三胞集團需解決的金融有息負債總額為651.07億元,本次重組針對的是三胞集團層面的債務。

根據此次重組方案披露,三胞集團的金融債務涉及到了130餘家各類金融機構。根據財新記者此前報道,2018年6月,由於此前幾年激進收購了數百億零售和醫葯健康資產,疊加金融去杠桿和資本市場的多輪下挫,三胞集團的債務危機全面爆發。其中債權本金較大的有中信系(中信銀行、中信證券、中信信託)約70億元,此外本地銀行南京銀行約有50億元。

據稱由於當地的省市政府對於紓困重組方案比較支持、同時方案有圍繞著土地變性開發作為撬動以及近期資本市場回暖,令三胞旗下的股票資產市值回升,主要的債權銀行和機構對重組方案還比較認可。

「我們看下來感覺是還可以,債權是足額清償不打折,至少比徹底爛掉的一些企業好。」一位三胞集團債券的高收益債投資人對財新記者稱。

不過前述接近三胞的人士也稱,針對後續調整過的方案可能還將在8月底開一次債權人大會進行溝通,並給債權機構一定的決策時間,真正落定的時間還未可知。

財新記者就三胞的債務重組情況聯系了三胞集團金融債委會的主席行南京銀行,對方表示還不方便對這一方案發表意見。三胞集團實際控制人袁亞非則對財新記者稱,債委會對重組方案有保密要求,暫時不能接受采訪。

I.  分8年還清約465億債務

根據財新記者看到的此次重組方案,三胞集團的全部金融債權中普通債權有464.59億元(包括債券類債權47.06億元),按照重組方案將分8年至2028年才能全部還清,而且還款安排主要集中在後四年。不到14億元的個人債務將優先得到償付。超過160億元的有抵押的債權,以相應資產處置償債;不足部分按照普通債權的方案執行。

重組方案還提到,償債資金來源主要為四個方面:一是聯合紓困方提供的紓困資金,「資金紓困方」直接提供的紓困資金和「土地紓困方」實施四塊土地開發後形成相應開發收益。上述聯合紓困方就是中國信達和南京地方政府。方案的實質,是地方政府提供土地變性的政策支持,而中國信達提供紓困資金,用於土地收購和開發。二是處置三胞集團及關聯方資產的回籠資金。三是三胞集團存量業務和新增業務經營的盈餘資金。四是持續運營資產的價值。

「還款期限上基本是分成三條線,一部分是個人的,10萬元以下部分先全額清償,剩餘的部分之後24個月清償;第二個就是有抵質押的債務;第三個就是普通債權。」前述債券投資人形容。

根據財新記者看到的重組方案,三胞集團651.07億元的債務被分為三類(10.71億元共益債務和重組費用在下文未體現):第一類是涉個人敏感債權組,涉及11個金融產品,合計債權約13.76億元,償還期限是在紓困資金到賬後一個月內,十萬元以下本金全部清償,剩餘超出部分將在首期款支付之日起兩年內,每六個月還25%逐步還清。

這部分涉及到個人的債權整體規模不大。據財新記者此前了解,主要是三胞曾通過包括立馬理財、鳳凰金融等一些互金平台發過理財產品。

第二類有財產擔保債權組合計債權約 162.02億元(本金不調整,利息調整為2%的年利率)。其中涉三胞集團持有南京新百公司或宏圖高科股票質押擔保的債權約101.92億元,這部分被稱為是「留待增值後處置財產對應債權」,約定是在8年內處置,同時可以按照普通債權受償方案獲得受償;剩餘的60餘億則為可處置財產對應債權,約定是三胞在3年內完成處置,不足部分按照普通債權在8年內清償。

第三類債權為464.59億元的普通債權(本金不調整,利息調整為2%的年利率)。償債方案約定是在8年內還清,其中重組計劃實施三年內(2021年-2023年)

「統一償債資金額」不得低於25億元,實施第五年至第七年(2025-2027),每年「統一償債資金額」 分別為50億元、75億元和150億元,實施第八年(2028年),三胞集團清償全部剩餘本金。 

II.   償債資金何來?

從重組方案和財新記者的采訪情況來看,三胞集團最主要的償債資金將來源於四塊土地的運作開發和三胞集團存量資產處置。

2020年5月,此前重組進展一直波瀾不驚的三胞集團突然頗為高調地對外表示,中國信達江蘇省分公司與三胞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中國信達將向三胞集團提供規模近百億元的流動性支持,債務重組啟動在即。

據財新記者了解和重組方案顯示,中國信達的流動性支持集中在三胞集團對南京四塊土地的收購開發。這一圍繞著四塊土地的收購開發項目和信達的資金支持被視作是對整體方案的撬動。但重組方案也披露,地方政府的「土地紓困政策」需要以各債權人就重組達成一致意見為前提 ,而信達資產的資金提供則需要以土地紓困政策支持為保障。

「核心就是三胞有個土地改制的機會。它本來有塊科研用地,當初債務危機發生的時候先把它給了政府,然後政府給了三胞約20多億元,結果當時三胞也沒救回來。現在政府想先讓它把這錢還回來,政府再把這塊科研用地還給三胞,然後幫它改製成住宅造房子賣,就是這個邏輯。」前述高收益債投資人說道,現在信達相當於就是給錢讓三胞把土地買過來,剩下的錢再用來開發。

據了解,這一土地紓困的計劃最晚在2019年9月就已開始在投資者人中流傳,之前據稱是一直卡殼在「三胞沒錢把地買回來」,三胞方面也找過不少資金提供方接洽。

重組方案顯示,紓困方案中的房地產項目公司將對應開發四塊土地,分別位於南京板橋、江寧、(三胞)總部和湯山,四塊土地將都會涉及到土地變性的操作。前述投資人所提到的科研用地據稱是其中位於板橋地區的土地,是四塊土地中最大最主要的一塊,面積約有750畝。

重組方案還提到,四塊土地運作回款扣除戰投(即信達)融資本息以及政府投資本息後的剩餘價值將用於三胞的整體債務清償,方案預計到2024年土地開發項目可以進入集中回款期。

從重組方案來看,處置存量資產是三胞集團償債的另一塊主要來源。按照重組方案所稱,資金來源之一是清理處置南京國際金融中心(IFC)物業、王府井(600859.SH)股票等在內的非主業資產38項,該等資產初步估值總價值約199.30億元。非主業資產包括不動產、金融資產、長期投資等。

「對於三胞來說,這個方案的核心就是保留一部分核心資產——南京新百和宏圖三胞兩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和對應的醫療資產,其他的像不動產等資產都是列在出售計劃里的。」前述接近三胞集團的人士說道。

受益於「免稅概念」,三胞集團子公司為第二大股東的王府井股票上半年曾一度被熱炒,股價從2020年4月份的11元/股左右漲至最高的接近73元/股,目前在54元/股左右。截至一季度末,三胞持有王府井8732.59萬股(持股比例11.25%),為後者的第二大股東,以此計算,所持股票市值約為47億元。

從重組方案以及財新記者此前對袁亞非的采訪來看,兩家上市公司的控股權以及中國臍帶血庫(CO.US)的65.4%股權、natali(三胞此前收購的位於以色列的一家遠程養老服務公司)、丹瑞公司、徐州腫瘤醫院、安康通等醫療資產都為「非賣品」。重組方案甚至還暢想了將中國臍帶血庫等資產注入上市公司以提升股票價值的計劃,不過這些醫療資產經營前景還未可知。

2018年12月的一次采訪中,財新記者曾問過袁亞非是否考慮過出售醫葯資產,畢竟這是過去幾年三胞集團對外收購投入最大的板塊。而袁亞非則斬釘截鐵地表示,沒想過賣這塊資產,「它是我們的主業,賣了那今後做什麼呢?」■

主播: 李明明

圖片: 視覺中國

線索: [email protected]

4. 南京新百股吧分析討論社區

南京新百(600682)股吧,股民朋友可以在這里暢所欲言,分析討論股票名的最新動態。
南京新百公司於2021年12月8日收到股東銀豐生物關於其所持公司部分股份解除質押及再質押登記的說明,此次解質股份3843.58萬股,此次質押股數3843.58萬股。安康通是南京新百下屬的一家護理機構,是南京首批定點護理單位之一。
2021年年報顯示,南京鑫百的主營業務為醫葯製造業、健康養老服務業、專業技術服務業、商品流通業和科研服務業,佔比分別為32.91%、30.26%、21.51%、分別占收入的9.11%和1.12%。南京新百董事長翟凌雲,男,49歲,具有碩士學位。總統,張璇,男,51歲,碩士學位。
8月8日,南京新街口百貨有限公司發布了關於控股股東自願延長解除股份出售限制的咨詢通知。2018年8月14日,南京謝口百貨股份有限公司以180738946股向控股股東三胞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購買資產,股份出售期限為36個月。南京新白向三胞集團增發股份,收購世鼎生物科技(香港)有限公司100%股權。
截至2020年10月31日,宏圖地產交易目標凈資產賬面價值4.06億元,評估價值19.65億元。在虧損狀態下,公司評估增值率達到384.34%。
同日,在三胞集團官網,創始人袁亞非發布「89.91% pass!」謝謝你!向政府、債權人、供應商、客戶、債委會、華融及全體員工表示感謝。但這兩家上市公司的股價在12月1日表現不同,ST Hongtu上漲10%,收於每股1.75元,而南京新白下跌9.84%,收於每股12.37元。作為回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兩家上市公司,但沒有得到回應。
拓展資料
根據《關於做好三胞集團債務風險化解有關工作的通知》(銀保監辦便函),三胞集團金融債委會於2018年9月26日成立。在三胞集團金融債委會的協調、指導下,三胞集團制定了《三胞集團有限公司重組計劃(草案)》,並於近期正式提交三胞集團金融債委會第四次全體會議表決

5. 大盤點!年度最坑投資者的十家公司,你踩中了哪個

當潮水退去後才知道誰在裸泳!歷經風雨飄搖的2018,多少人、多少企業在大浪淘沙中被債務的巨浪推倒、淹沒……

微債科技小微為您梳理2018年10大企業債務危機案例(精簡版如下)!

危機一:海航集團

負債:6574億元(截止2018年上半年)

2018年上半年財報顯示:海航集團總資產1.14萬億,負債總額6574億,一年內到期的流動負債2551億!

海航過去幾年到處大手筆舉債爆買,其在全球各項收購交易金額超過500億美元(約超3000億元人民幣)。

包括希爾頓酒店、英邁和德意志銀行等歐美知名企業,均被海航收入囊中。

6千多億債務,2018上半年只賺了41.71億凈利潤,財務費用卻高達162.77億!每天支付利息近1億,但只能掙到2千多萬。

評: 從大舉借錢買買買!到「賣賣賣」還錢!明明是天上飛的,偏偏要下地「體驗生活」,生活沒體驗夠,倒把自己弄一身傷。一架飛機已經沒有了翅膀和尾巴,可別機頭都沒了。

危機二:潞安集團

負債:近2000億元

潞安集團2017年營收1607.5億元,總資產為2417.79億元,潞安集團2017年總負債1921.91億元,資產負債率為79.49%。

潞安集團屬國有特大型企業,山西煤企巨無霸,山西省五大煤炭集團之一,連續五年位居世界500強,聽起來很有裝逼的資本。

然而近幾年的財報卻暴露出這家歷史悠久的煤炭巨頭正處於江河日下的悲慘近況。

評: 身體很虛,「大而不強」,積累負債水平過高,潞安集團困局也反映整個中國煤炭業的現狀。

危機三:渤海鋼鐵

負債:1920億元

2016年3月,渤海鋼鐵集團突然爆出負債1920億元的消息,讓這家國企一夜成名。

渤海鋼鐵集團為大型國有鋼業,金融危機時期「四萬億」計劃大背景下,由天津四家國有鋼企組建而成,曾兩次榮登世界500強榜單!

2015年國內鋼鐵行業陷入整體低迷期,渤海鋼鐵集團債務危機隨之爆發。

2018年8月24日,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正式裁定受理渤海鋼鐵集團破產重整的申請,其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共涉及105家債權方,多家上市公司、大半個金融圈踩雷!

渤海鋼鐵破產應該是2018年最大的企業破產案。

評: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簡單重組拼接出來的「速成世界500強」,僅僅存活了6年,猶如曇花一現,海市蜃樓!

危機四:永泰能源

負債:791億元(截止三季度財報)

2018年三季度財報顯示,永泰能源負債達791億元,比當年年初的784億元有所增加。

只做煤炭的永泰能源,從2015年開始貪心了起來,相繼涉足頁岩氣勘探開發,並在資本市場上動作頻繁,加速布局電力、能源、醫療、物流、投資、物聯網等多個領域。

快速擴張,讓永泰能源的資產規模迅速膨脹,7年資產爆增634.25%。

盲目借款,帶來了巨額債務壓頂!這家山西最大的民營焦煤企業,在這個冬天裡債務違約纏身,備受煎熬,30家以上大銀行被套。其股價暴跌到地板,快成仙股!

評: 欲速則不達,出來混總算是要還的,過去容易借錢的時候想一步登天,盲目轉型擴張,借來的錢當摘來的樹葉一樣拿去花,到處撒網,未見一條魚,最受傷的還是投資者、債權人。導致這位曾身價370億的「煤老闆」王廣西,也負債累累!害人又連累自己。

危機五:三胞集團

負債:503億元(截止三季度財報)

2018年三季度報顯示,三胞集團總資產779.10億元,負債總額503.59億元。

三胞集團是江蘇南京明星企業,連續第15年入圍「中國企業500強」,旗下有多家上市公司。

2014年之後,三胞集團加入海外跨國並購熱潮,高杠桿收購運作,資產從300多億,一度達到逾1200億。

2018年11月,三胞集團資金鏈緊張,無法歸還理財平台所融資金,同年12月,其持有的上市公司宏圖高科(600122)股份被輪候凍結,巨額債務危機凸顯。

三胞業績大幅下滑,截至2018年6月末,集團虧損-20.93億元,同比下降超8倍;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29億元,同比下降逾71倍。

三胞開始實行「100億瘦身計劃」,做「減法」賣賣賣,出售或清理現有資產。

評: 並購擴張不斷加大了杠桿融資。而部分企業的業績不理想又加速帶來了擴張的後遺症。品牌競爭不足,經營業績江河日下!

危機六:盾安集團

負債:超450億

盾安集團向浙江省政府的求助報告顯示,其各項有息負債超過450億元。

盾安集團是全球製冷配件行業龍頭企業,集團旗下擁有眾多子公司。

其曾計劃在十三五期間完成「十個業務板塊上市、百億元利潤和千億元年銷售收入」的目標。

為了達成目標,瘋狂舉債擴張,自2013年開始發行各類債券高達38隻,累計融資規模309.0億元。

擴張過快,盈利能力不強,拆東牆補西牆,資金收緊,致使其發債難、成本不斷提高,最終超450億元有息負債產生了兌付危機。最後只能求救於政府的援手!

評:夢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十個業務板塊上市、百億元利潤和千億元年銷售收入」,一味貪多、貪快,暴飲暴食,消化不良。當潮水退去後才知道誰在裸泳!會哭的孩子有糖吃,求政府幫助,你要永遠只吃糖嗎?

危機七:金立手機

負債:281.7億(金立重組顧問富海銀濤給的數據)

去年11月28日的債權人會議上,金立重組顧問( 富海銀濤 )給出的債務數據為281.7億元,比劉立榮給出的數據高出110多億元。

金立手機,曾作為國產手機老大哥,年產量突破8000萬台。其市場佔有率位曾居第三,僅次於當時的諾基亞和摩托羅拉,成為中國第一大國產手機廠商。

有報道金立董事長豪賭輸掉100億的傳言!後來債務纏身的金立手機失去了最後一張「安全牌」,裁員、破產!

2018年12月10日,深圳法院公告稱已接受金立的破產清算申請,至於破產清算還是破產重組,都使金立身陷泥潭之中。

評: 時代拋棄你,不會打招呼!劉立榮承認參與了賭博,但輸了多少是個迷!另外其過度營銷「燒錢傷身」,2016—2017年金立營銷費用投入60多億元,陶醉於銷量,陶醉於市場或許不如擁有創新、過硬的好產品走得更穩、更遠!大浪淘沙,創新者進,創新者成,創新者勝。

危機八:堅瑞沃能

負債:超200億

截至2018年9月30日,堅瑞沃能負債總額超200億元,已到期債務達109.73億元。

堅瑞沃能原是一家消防器材公司,在2016年由堅瑞消防收購沃特瑪(曾被業內稱為國產鋰電池三強之一)改名而來,主要做新能源汽車電池。

動力電池行業利潤普遍下滑,疊加行業競爭淘汰加劇,還有排名前幾位的巨頭瓜分,堅瑞沃能競爭不足。

另外,盲目擴張導致債務纏身,2017年,堅瑞沃能虧損嚴重,營業利潤為-36.37億元,較上年同期降低788.83%。

股價暴跌,大規模債務逾期導致大量銀行賬戶被凍結、經營性資產被查封,面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

評: 曾幾何時新能源被冠上高大上的代名詞而被資本瘋狂圍獵,燃鵝,但看到一塊肉就一窩蜂沖上去,撞傷踩死難免,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在經歷了風雨沉浮之後,行業發展會更健康和穩健。

危機九:樂視網

負債:80億

截至2018年9月底,樂視網面臨的有息債務大約為80億元。樂視系負債累累,又面臨著退市危機。

幾年前,曾榮登創業板第一妖股的樂視網,躋身中國五大互聯網企業之列。但隨著兩年前樂視危機的爆發,樂視系的公司無不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2015年股價高峰期樂視網市值高達1526.57億元,超過當時地產巨頭萬科A!如今樂視網市值大約100億元附近,上演了「地板——到天堂——再到地獄」的生死時速!約30萬投資者踩雷。

有關樂視股權回購責任、被法院採取財產保全等報道撲面來。

評: 打江山易守江山難,曾經超越地產巨頭萬科A位列創業板市值第一的樂視網,如今成為了面臨退市風險加劇的一隻「黑天鵝」,背後是過分的「夢想」和「野心」所壓垮!「用音速融資,用光速花錢」,講故事、忽悠式重組,最終引火燒身。上帝欲讓你滅亡,必先讓你瘋狂!

危機十:中弘股份

負債:114億

截至2018年12月17日,中弘股份及下屬控股子公司的逾期債務本息攀升至114.64億元,全部為各類借款。

以房地產為主業的中弘股份,於2010年借殼ST科苑登陸A股上市,初期在資本市場順風順水。

過去幾年來,中國房地產迎來史上最火爆的上升期。中弘股份非但未能借機做大,反而深陷債務泥潭。

隨著樓市調控加大,債務問題最終成為壓倒中弘的最後一根稻草。

接著股價也遭到了血洗,持續暴跌成為仙股!不光彩的是,其亦是A股第一隻因為收盤價連續20個交易日低於1元面值而退市的上市公司。

中弘運轉8年終謝幕A股,8年之癢令人慨嘆。

評: 過去幾年,房地產曾被譽為中國最賺錢的香餑餑行業,燃鵝隨著資金瘋狂流入,迅速推高房價,泡沫危機盡顯。曾經「中國房產總市值達65萬億美元超美國+歐盟+日本總和」的報道一度刷屏。中弘股份的倒下,成為A股史上首個因股價連續20個交易日低於面值而退市的公司,記入史冊!

近來,從企業到個人,債務違約、債務糾紛危機四伏,投資者要學會舉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6. 三胞集團債務重整方案出爐,為什麼要遵從「四不」原則

渾水調研·挖掘上市公司價值,揭開資本市場真相

撰稿|渾水研究院市值研究中心 何離


綜合昨晚媒體報道,江蘇三胞集團債務重組方案業昨天正式出爐, 渾水調研 注意到,這次方案將遵從「四不原則」,即不破產不逃廢債不打折不賴帳。


據了解,三胞集團債務重整將採用「地方政府+央企戰投」的模式,中國華融江蘇省分公司作為「紓困資金方」為三胞集團提供增量紓困資金80億元,提供流動性支持。


2018年9月,在中國銀保監會、江蘇省人民政府的牽頭下,三胞集團金融債委會正式組建,經過近兩年的談判和協調,債務重組方案終於成型, 這也意味著,三胞集團債務風險化解工作即將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


據了解,與此前有些困難企業獲得債務削減有所不同的是,三胞集團債務重組將不對債權本金進行調整,將全部納入「留債清償本金」。


根據方案的精神,三胞集團的債務清償有兩種途徑,一是通過清理處置留存業務資產白名單以外的非主營業務資產,這些資產處置所得款項或資產價值將全部用於清償債務,實現債務削減。


二是引入有實力的戰略投資者,積極盤活主業優質資產,紓困資金方將提供相應紓困資金,其中 中國華融江蘇省分公司作為「紓困資金方」提供增量紓困資金80億元,緩解公司流動性危機, 以保證公司部分運作正常的業務能夠持續經營下去,如三胞集團近年來布局的生物醫療和康養產業有較好盈利前景。在這些優勢主營業務重回正常發展軌道後,就可以以業務現金流清償債務。


據此前澎湃新聞報道,5月13日上午,中國信達資產江蘇省分公司與三胞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前者將向三胞集團提供規模近百億元的流動性支持。但是在這次重組方案的報道中未有提及。


這種以「地方政府+央企戰投」的模式創新,若能夠順利推進,將為國內企業企業紓困提供有益借鑒。



而渾水調研觀察到,三胞集團債委會採用了「協議重組」的創新方式,並 遵從「四不」原則,即不破產不逃廢債、不打折不賴帳。


這無疑為其他企業債務重組樹立了一個標桿。


聯想到今年以來,信用債市場頻頻爆雷,甚至有多個地方大型國企出現出人意料的違約現象。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完善債券市場法制,打擊各種逃廢債行為。 這一部署也向市場傳遞出明確的「建制度」「零容忍」信號。


11月21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以下簡稱「金融委」)召開第四十三次會議也明確提出,依法嚴肅查處欺詐發行、虛假信息披露、惡意轉移資產、挪用發行資金等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嚴厲處罰各種「逃廢債」行為,保護投資人合法權益。


雖然這些會議被外界認為是被劍指近期國企債券違約事件,但對於民企也同樣適用,這也可能為以後的企業債務重組設定了基本原則,以防止部分企業借機逃脫債務,損害債權人和投資者的合法利益。

因此,通過以上措施,三胞集團債務重組方案按照市場化、法治化方式,充分兼顧了各方合法利益,獲得了三胞集團債權人的初步認同。


三胞集團債務重組進入實操階段


根據該重組方案,三胞集團債務風險化解工作將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三胞集團將盡最大努力盡早完成債務清償, 且債務重組後三胞集團法律主體不變,仍將是一家紮根於南京的有限責任公司。

三胞集團成立於1993年,是國內知名民營企業,旗下擁有*ST宏圖、南京新百兩家上市平台,旗下資產眾多,還擁有宏圖三胞、宏圖地產、廣州金鵬、南京富士通等重點企業。業務涉及零售、養老、醫療、地產、金融等多個領域。


2018年6月,三胞集團資金鏈突然斷裂,多筆債務出現逾期,並被部分金融機構要求要求提前償債,三胞集團及關聯企業被金融機構起訴,資產被查封、凍結。


在三胞集團陷入困境後,中國銀保監會、江蘇省人民政府在南京市牽頭召開系列會議,研究部署和推進三胞集團債務風險化解工作。三胞集團金融債委會於2018年9月5日正式組建。


2018年10月10日,三胞集團金融債委會召開第二次全體會議暨債務風險化解工作座談會。會議強調,各債委會成員要步調一致、統一行動,不得隨意抽貸、壓貸、斷貸,不單獨採取訴訟、查凍賬戶、強行處置資產和平倉質押股票等不利於風險化解的措施;要穩定存量融資,並切實研究新增流動資金支持的措施,在發展中化解債務風險。


此次會議進一步明確,三胞集團要切實履行債務風險化解的主體責任,積極開展自救,規范做好信息披露工作,積極配合債委會開展工作。


會議還建立了以中國銀保監會、江蘇省人民政府牽頭,南京市人民政府、人民銀行南京分行、江蘇省金融辦、江蘇銀監局、江蘇證監局、江蘇省銀行業協會、南京市金融辦、相關金融機構共同組成的工作機制。


三胞集團創始人袁亞非也表示,要肯定和支持中央的去杠桿政策,中央的大政方針是正確的。對於三胞集團的流動性危機,「我個人教訓深刻,也時常反思。我當時說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希望你們給我時間,現在我有信心完成重組,將後三胞集團將深耕大 健康 業務。」


(草媒公社成員自媒體,原創內容轉載引用請註明出處!)

閱讀全文

與三胞集團股票投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期權有漲停嗎 瀏覽:8
股票漲停什麼階段賣出 瀏覽:931
財務造假退市的創業板股票 瀏覽:43
600909華安證券股票走勢 瀏覽:242
股票主力偷雞 瀏覽:127
洪水影響股票基金 瀏覽:182
有股票賬戶開通科創板要幾天 瀏覽:205
2021年買什麼股票比較穩定賺錢 瀏覽:231
股票分鍾周期指標 瀏覽:487
正准備退市的是什麼股票 瀏覽:135
科技產業股票 瀏覽:875
股票軟體裡面怎麼查找疊加股票 瀏覽:823
st股票b是啥意思 瀏覽:527
退市股票重新上市幾率大嗎 瀏覽:102
股票漲停板下午打開又封住為啥 瀏覽:594
st在股票 瀏覽:736
股票投資組合python案例 瀏覽:633
國海證券的股票成交額 瀏覽:802
北京用友軟體股票 瀏覽:73
泰豪科技股票歷史記錄 瀏覽: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