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業績巨虧的沃森生物為什麼股價那麼高
300142沃森生物
股票(投資)市場資金是唯一源動力
該股在2017年中炒作一波,股價翻倍
目前下跌趨勢,遠離。估值過高
Ⅱ 2017年年報中有望摘帽的股票有哪些
帽概念股指的是連續3年虧損ST股票所代表的公司實現了扭虧為贏的目標,成為摘帽。摘帽概念股存在題材催化劑。眾所周知的是,摘帽題材股大多是在年報公布後的一段時間,而此段時間大多是春天,正是各路機構資金大展「一年之計在於春」的投資計劃之高潮期。
摘帽概念股個股一覽
協鑫集成:摘帽概念股「新神話」。
*ST南鋼:預計全年凈利潤30000萬元左右。
*ST賢成:預計2014年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有大幅增長。
*ST精功:預計2014年凈利潤1200萬元至2000萬元。
*ST三毛:預計公司2014年凈利潤為5900萬元左右。
*ST商城:預計2014年凈利潤2600萬元~3600萬元。
*ST海化:預計2014年凈利潤為1.55億元-1.75億元。
*ST昌九:預計2014年凈利潤1500萬元至3500萬元。
*ST常鋁:預計2014年01-12月凈利潤為2300萬元-2500萬元。
*ST天威:預計2014年度累計凈利潤實現扭虧為盈。
*ST派神:2014年三季度扭虧,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607萬元。
*ST東安:預計2014年凈利潤1000萬元至4000萬元。
*ST三鑫:預計2014年凈利潤700萬元至1300萬元。
ST金泰:2014年一季度即已扭虧,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1077.5萬元。
*ST新民:預計2014年全年凈利潤為800萬元-1600萬元。
ST宏盛(600817):2014年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29.75萬元。因擬籌劃重大事項,自2015年1月22日起停牌
*ST中富(000659):預計全年凈利潤1000萬元至5500萬元,基本每股收益0.008元至0.043元。
*ST廣夏(000557):定增購買資產完成後的連續三個會計年度凈利潤合計不低於10億元。
ST生化(000403):預計公司2014年01-12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2650萬元-16164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0%-130%。
Ⅲ 從「第一股「到退市邊緣,飛樂音響(600651.SH)路在何方
從真正意義上新中國第一家公開發行股票的明星公司,到最終因為財務造假、巨額股東資金佔用,瀕臨退市緣。飛樂音響(600651.SH)30年的A股歷程可謂大起大落,讓人唏噓感慨。
這個故事的起點源於2014年底,飛樂音響的跨界轉型並購,留給股民的不只是思考,還有無數的疑問。
不得不進行的改革
2009年開始,飛樂音響剝離旗下除了亞明以外幾乎所有業務,作為上市公司平台,飛樂音響裝的是有著近百年 歷史 的亞明燈泡廠,這是飛樂音響在這之後選擇申安集團進行重組的誘因之一。
2009—2013年,飛樂音響的營業收入為13.13億、14.88億、19.75億、20.14億、21.42億,同比增長率為13.33%、32.73%、1.97%、6.35%;扣非後凈利潤為6186萬、7518萬、8424萬、9499萬、3589萬,同比增長率為21.53%、12.05%、12.76%、-62.22%;經營現金流為1.026億、1.060億、-438萬、1.469億、1816萬,同比增長率為3.31%、-104.13%、3454.08%、-87.64%。
上述數據中我們不難發現一些規律,在2009年開始,飛樂音響的經營就較為不穩定,營業收入也在2011年開始,增長乏力,現金流也陷入窘境,大多數老國企普遍出現類似問題,即:經營效率低下、資源利用能力差、業務場景拓展能力低。
申安集團正是在這個節骨眼上,進入飛樂音響的改革視野。
2014年,上海國資國企改革全面推進。結合20條改革意見,各大集團制定各自改革方案。上海儀電集團制定了一系列改革計劃,這裡面就包括了飛樂音響。
原因很簡單:屬於老八股的飛樂音響業務萎縮,很有可能被「ST」,尤其是飛樂音響早在2009年就剝離了亞明以外的業務,如果亞明經營不善,壓力傳導到飛樂音響,很有可能保殼都困難。
所以當時的改制最有意思的點,就是引入民營企業,庄申安和他的申安集團因此入局。
由於這次並購重組的標的是申安集團,我們看一下在此之前申安集團的股權架構及 歷史 沿革,線索。
通過觀察,不難發現並購重組的標的——北京申安集團主要有兩個股東:持股85%的大股東申安聯合和庄申安直接自持15%的北京申安集團股權。
這里比較讓人費解的是,北京申安聯合本身也是庄申安自己100%控股的企業,為什麼庄申安要將自己原本100%控股的北京申安集團,拆成85%的公司股東和15%的法人股東?
同時該公司注冊於2014年4月9日,可以說這個公司就是相伴著飛樂音響的重組而生。
我們再看北京申安集團 歷史 沿革,成立於2003年10月20日的北京申安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發起人同樣是申安食品和紫陽商貿兩個公司股東,這兩個公司的股東又屬於庄申安及其家族成員,換句話說,這種策略一直延續著,通過公司股東作為第一層級,而不通過自然人直接擔任公司股東。這種做法益處也顯而易見:對公司分紅實現了節稅。
深層次原因,是根據《公司法》第三條規定的人格獨立原則,一般情形下,公司股東僅以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也就是說,公司股東一般只在出資范圍內對公司債權人承擔責任。
善於利用公司法的規則,申安集團報表上疑點重重,從數據上看,申安集團2012—2014年1—5月營業收入為1.37億、4.19億、3.93億,凈利潤為2036.59萬元、7071.19萬元、5891.23萬元,凈利潤率為14.87%、16.88%、14.99%。而在2013年年底,飛樂音響凈利潤率僅為1.68%。
兩者的凈利潤率相差近9倍。
可是這裡面疑點頗多,首先是申安的應收帳款,2012—2014年1—5月間,其應收帳款為6449.60萬元、3.7億元、5.9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比重為47.08%、88.27%、151.37%。
這是一個很不好的現象,應收帳款占營業收入比重過高,會導致企業資金回收效率低下,飛樂音響在重組前自身現金流就不佳,這種重組未免過於冒險。
其次是存貨,照理來說,公司應收帳款占營業收入比重如此之大,本身就存在有較大額的存貨減值風險,根據公開信息披露,2012—2014年1—5月,申安集團的存貨為1億元、9362.14萬元、2.3億元,這些存貨尤其是需要進行存貨測試,然而公司居然以一句「本公司的存貨經測試未發生減值,故無需就存貨計提任何跌價准備。」敷衍搪塞。
更為致命的是,公司真實的經營現金流可以說是捉襟見肘,根據公開數據顯示,2013、2014年1—5月公司股東還款帶來的現金流為2.54億元、2.99億元,占當期經營現金流流入41.60%、92.16%。
這個數字之大,說明在這之前,申安集團內部存在嚴重的股東佔用資金,這也是令上市公司擔心的風險。
不過,這點風險也只算是「毛毛雨」。
財務報表出現大問題
2014年12月18日飛樂音響發布公告,公司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方案獲得中國證監會核准。
證監會核准飛樂音響向北京申安聯合有限公司發行1.68億股股份購買相關資產,同時核准飛樂音響非公開發行不超過7771.26萬股新股募集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配套資金。
值得關注的是,這次申安集團被飛樂音響收購,意味著庄申安套現4.4億現金,並得到飛樂音響17.55%股份,僅獲得的現金部分已經超過申安集團的賬面價值。
問題是申安集團僅僅借殼上市就完了嗎?
答案是當然不夠,上市不到一年,申安集團再次進行了又一次的跨境並購重組。
2015年12月11日,飛樂音響就在申安集團的操持下在英國設立了SPV,以現金預計1.38億歐元收購Havells Malta Limited(簡稱「Havells Malta」、或者「HML」)經整合的80%股份;同時,又擬通過全資子公司飛樂投資以現金預計1040萬歐元收購Havells Exim Limited(簡稱「香港Exim」或者「Exim」)的80%股份。
跨境並購,看來夢境更美了,尤其是Havells喜萬年集團是一家有著一百多年 歷史 的全球性光源及照明產品生產商,早年被歐司朗買下北美等核心部分;而此番飛樂音響的收購,意味著今後飛樂音響將成為喜萬年集團唯一的股東。
這個故事不錯,2015、2016年,飛樂音響營業收入達到50.72億、71.78億;凈利潤達到3.88億元、3.28億元。
但是這個數據有些「失真」。
飛樂音響的在2015、2016年存貨周轉率分別為3.19、2.25,開始出現下降,然而這兩年的存貨跌價准備分別為2.37%、2.74%,一直未有很明顯加大減值計提的力度。
同時根據飛樂音響2018 年 4 月 28 日披露的《關於前期會計差錯更正的公告》顯示,公司子公司北京申安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從事的部分工程項目,存在確認收入後被取消、未在當期及時履行招投標程序即確認收入、對完工進度估計存在偏差而多計收入的情形,導致公司 2017年半年度報告、2017年第3季度報告存在重大會計差錯。
從飛樂音響收入構成來看,2017年國外收入27.09億元,佔全年54.45億元總收入的49.75%,意味著境內總收入約為27.36億元。
國外收入主要以產品銷售為主,而國內則以照明設備安裝工程、音響工程等工程服務為主。
根據公司披露的數據,2017年收入中LED產品、傳統燈具、節能系列、HID光源等產品銷售實現的收入共計30.24億元,扣除境外銷售數據,大概可以估算出國內收入中銷售產品類收入在3億多元,其他境內收入則為工程類收入。
由於境外銷售部分現金中不涉及增值稅,而國內收入部分2017年其產品銷售業務的增值稅稅率為17%,工程服務類收入按照11%繳納增值稅,因此我們可以估算出其2017年包含增值稅的收入約為57.64億元。
飛樂音響2017年期末產生的預收賬款相比期初,減少了5400多萬元,因此在2017年的收入現金中,除了44.04億元的「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外,還應包括這部分減少的預收賬款,這意味著在扣除當年收到的現金和預收的貨款變化影響後,飛樂音響當年含稅營業收入還有超過13億元沒有獲得現金流入。
需要注意的是,飛樂音響2017年實現的凈利潤僅有3000多萬元,如果剔除這虛增的11.7億元的收入,則意味著其2017年業績很可能是虧損的。
這是不是飛樂音響2017年年報的真實情況?
也就是說,飛樂音響如果通過上述演算法還原,真實虧損可能已經維持了三年。
重組救得了企業?
到了2019年三季報時,飛樂音響已錄得巨額虧損,公司瀕臨退市,申安集團這條路看來走不下去了,怎麼辦?
老方法,還是並購重組。
2019年12月13日,飛樂音響協國泰君安披露了重組預案,擬以3.53元/股的發行價格購買自儀院、儀電 汽車 電子及儀電智能電子的100%股權;並擬向儀電集團、臨港科投以及上海華誼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8億元。
本次重組標的資產的評估值及交易作價均尚未確定,重組後飛樂音響的實際控制人不會發生變化。
不但如此,作為此次並購重組的標的提供方的上海儀電,還向飛樂音響提供了共計6次財務資助,分別為2億元、7.86億元、6.28億元、3.5億元、0.4億元、1.15 億元,共計21.19億元。
截至披露時,儀電集團向飛樂音響提供的財務資助余額為17.09億元,仍處於合同約定的借款期限內。
不僅如此,飛樂音響還積極參與剝離當年溢價並購的申安集團。
將面臨交易所*ST處理的飛樂音響,選擇拋售這項「不良資產」。近日,飛樂音響發布公告,擬通過上海聯交所公開掛牌方式出售標的資產,摘牌方需為北京申安對飛樂音響的全部債務清償承擔連帶擔保責任及提供相應的資產擔保。
貌似,什麼都又向好方向發展了,是吧。
飛樂音響此前的主營業務已經剝離,多年來都只是殼資產,長達10年以上的資本運作,已經讓股民對公司的經營喪失了信心。此外,財務問題的「黑 歷史 」並非僅靠並購重組就足以解圍的。
如果注冊制落地,保殼必然就會失去意義。
Ⅳ 2021年A股中報業績預虧名單新鮮出爐,8股預虧超億元,小心「踩雷」
6月,A股上市公司半年報業績進入密集披露期!截止到6月10日,滬深兩市近500家上市公司已披露上半年業績預告,其中共有91家上市公司中報業績預虧,合計業績虧損、下降比例超過18%。
根據數據顯示,91家上市公司中報業績預虧當中,有8股虧損金額在1億元以上,它們分別是*ST眾泰、和輝光電、美年 健康 、天齊鋰業、紫鑫葯業、*ST索菱、達華智能、*ST利源。整體來看,中報預虧的個股多數集中在ST板塊、醫葯板塊以及次新股板塊,其中*ST眾泰預虧金額最多,高達6.25億元,緊跟隨後的和輝光電和美年 健康 分別預虧4.97億元和3.51億元。
*ST眾泰2020年業績快報,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5.05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49.61%;2020年全年凈虧損102.4億元,比上年同期減虧8.52%。近期該公司經營情況尚未得到明顯改善,公司在2020年報報告中披露,公司股東鐵牛集團尚未履行其業績對賭承諾, 2020年12月鐵牛集團已被永康市人民法院裁定宣告破產,目前,公司自2019年缺乏流動資金,生產車間幾乎處於停滯眾泰,經營能力重大不確定性風險尚未消除。
和輝光電2021年一季度營收8.09億元,同比去年增長190.32%;2021年上半年扣非凈利潤虧損4.60億元至5.55億元,同比去年虧損減少1.74%至18.56%。該公司近年來現金流量凈額一直處於負值,從2017年到2020年分別為-5.67億元、-3.29億元、-4.09億元、-1.79億元,而這4年來歸母凈利潤也是一直處於負值,累計虧損金額高達38.89億元,負債壓力過大,缺乏盈利能力,經營不確定因素太多。
美年 健康 2021年一季度業績實現營收13.32億元,同比增長148.92;實現凈利潤為虧損4.24億元。該公司近年來毛利率逐年下降,從2018年到2020年公司毛利率由47.56%下降到37.05%,今年一季度毛利率更是跌到15.83%,持續虧損的風險沒有得到改善,自去年阿里巴巴大幅減持美年 健康 的股份開始,公司機構持有數逐漸下降,從二季度406家下降到68家,「美年不美」股價一路下滑。
當然,業績虧損不代表股價就一定下跌,在過往數據顯示,有業績虧損個股出現股價持續走高的現象,所以在目前行情震盪的背景下,投資者更應以趨勢為主,留意布局機會。
最新A股中報業績預虧公司名單: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
Ⅳ 中字頭股票有哪些
中字頭股票有:
上證A股:
600568 中珠控股 600038 中直股份 600428 中遠航運 600645 中源協和
600020 中原高速 600745 中茵股份
600610 中毅達 600280 中央商場 601608 中信重工 600030 中信證券
601998 中信銀行 600329 中新葯業 600373 中文傳媒 600528 中鐵二局
600522 中天科技 600158 中體產業 600088 中視傳媒600138 中青旅
600084 中葡股份601098 中南傳媒600195 中牧股份601898 中煤能源
600818 中路股份600737 中糧屯河600110 中科英華603019 中科曙光
600872 中炬高新600489 中金黃金600053 中江地產600634 中技控股
600500 中化國際600675 中華企業600252 中恆集團600705 中航資本600765 中航重機600760 中航黑豹600893 中航動力600372 中航電子601808 中海油服601866 中海集運600896 中海海盛600026 中海發展601989 中國重工601618 中國中冶601390 中國中鐵601766 中國中車601919 中國遠洋601988 中國銀行600056 中國醫葯601106 中國一重601179 中國西電600118 中國衛星601186 中國鐵建601601 中國太保601857 中國石油600028 中國石化601088 中國神華600536 中國軟體601628 中國人壽601965 中國汽研601318 中國平安601600 中國鋁業600050 中國聯通600176 中國巨石601800 中國交建601668 中國建築600877 中國嘉陵601117 中國化學601985 中國核電600007 中國國貿601888 中國國旅601111 中國國航600730 中國高科601669 中國電建600150 中國船舶600595 中孚實業600890 中房股份600520 中發科技600292 中電遠達600764 中電廣通603988 中電電機600685 中船防務600787 中儲股份603126 中材節能600970 中材國際600654 中安消
深圳A股:
000042 中洲控股002423 中原特鋼002448 中原內配000544 中原環保300018 中元華電300327 中穎電子000982 中銀絨業000063 中興通訊000715 中興商業000099 中信海直000839 中信國安000657 中鎢高新300364 中文在線300270 中威電子000957 中通客車000540 中天城投002659 中泰橋梁002092 中泰化學300435 中泰股份002511 中順潔柔000798 中水漁業000685 中山公用000758 中色股份000506 中潤資源
300078 中瑞思創300052 中青寶300062 中能電氣002445 中南重工000961 中南建設
000930 中糧生化000031 中糧地產000157 中聯重科002323 中聯電氣002309 中利科技300393 中來股份002738 中礦資源000970 中科三環002657 中科金財300035 中科電氣300496 中科創達002579 中京電子000060 中金嶺南002021 中捷資源002779 中堅科技300308 中際裝備000039 中集集團002129 中環股份002542 中化岩土
000979 中弘股份002364 中恆電氣002145 中核鈦白000777 中核科技002163 中航三鑫002013 中航機電002179 中航光電000768 中航飛機000738 中航動控300114 中航電測000043 中航地產002401 中海科技300177 中海達000951 中國重汽000996 中國中期000797 中國武夷000035 中國天楹002116 中國海誠000009 中國寶安300414 中光防雷000018 中冠A000931 中關村002051 中工國際002057 中鋼天源000928 中鋼國際300489 中飛股份000736 中房地產000887 中鼎股份300172 中電環保000151 中成股份002471 中超電纜002080 中材科技000759 中百集團
Ⅵ 慘烈退市!14年保殼功虧一簣,連續多年財務造假
導讀
上海普天最後一次扣非凈利潤為正值還得追溯到遙遠的2003年,當年上海普天取得營業收入20億元,獲得5300萬的扣非凈利潤和5150萬的歸母凈利潤。
1
A股中罕見的「高風亮節」
日前,A股發生了一件異常轟動的大事,竟然有公司要主動退市了!
3月21日晚間,*ST上普(600680.SH)發布公告稱, 公司擬以股東大會方式主動撤回A股和B股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交易 ,並在取得上海證券交易所終止上市批准後,轉而申請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兩網及退市公司板塊(俗稱老三板)掛牌。
這條公告一經發出,立刻引起了所有的媒體的關注報道。因為這在A股市場里,實在是太罕見了,罕見到自從有A股以來,這是第二家主動退市的公司, 上一家主動退市的公司叫二重重裝 ,於2015年退市。
由於在A股上市門檻比較高,上市以後估值也非常高,融資較為方便,所以很多公司一旦上市成功以後,輕易不會退市,就算要退市了,也要想辦法把「殼」找個下家賣個好價錢。
所以說像*ST上普這么有覺悟,要主動退市的公司實在是不多見。
實際上,因在 2015年、2016年和2017年連續三年虧損,*ST上普股票已於2018年5月底被暫停上市 。目前,*ST上普2018年年度報告尚未披露,但其預計,公司2018年的經營業績為虧損。
根據相關規定,即便不主動退市,在2018年年報披露以後,*ST上普也將觸發強制終止上市情形。
一般來說,很多公司遇到這種情況,基本上都是採取能拖就拖,拖到最後一刻再走。而*ST上普走得這么乾脆,公司給出的原因是為保護投資者利益,避免退市整理期股價波動給中小股東造成影響。
聽到這個理由,小券真的是感動了,好久沒有遇到這種能為小散考慮的良心上市公司了,要知道一旦公司進入退市整理期,十個八個跌停那是止不住的,就像*ST吉恩,30個交易日的退市整理期累計下跌77.27%,其中連續18個交易日跌停後才打開。
雖說如此,*ST上普目前的股東總數為 3.65萬戶 ,在這種情況下,*ST上普能不能主動退市成功還要聽一下其他3萬多股東的想法
為了解除其他股東的困擾,*ST上普還很貼心地為中小股東提出了退出方案。
按照*ST上普提出的方案,除控股股東中國普天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普天股份)外,*ST上普的其他全體股東將擁有現金選擇權,行權價格為: A股每股6.74元;B股每股0.416美元 。
不過小券注意到,*ST上普股票暫停上市前 最後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為每股7.37元 。股東現金選擇權的行權價格要比收盤價低上6.81%。
對此*ST上普解釋稱,本次現金選擇權選擇了董事會審議通過主動終止上市事項前30個交易日公司股份的平均交易價格,考慮到上海普天停牌及暫停上市期間相關指數及大盤的下跌情況,實際上該現金選擇權已經給予了一定程度的溢價。
據公告,本次現金選擇權的提供方為*ST上普控股股東普天股份。資料顯示,普天股份是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普天集團)旗下的全資子公司,而普天集團是國資委直屬的全資國有企業。
如果說其他股東不同意這個解決方案,那麼*ST上普的其他股東將不能獲得現金選擇權,且待年報披露以後,*ST上普將面臨被強制終止上市的命運。
也就是說*ST上普將進入前面提到的退市整理期,這樣看來的話,*ST上普的現金選者權還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當然也有股東覺得,像*ST上普這樣有著央企背景的上市公司就算退市了,以後回來的可能性也很大。
但是股民們可不要想得太簡單了,按照現行政策規定,重新上市必須具備「最近3個會計年度凈利潤均為正數且累計超過人民幣3000萬元,凈利潤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較低者為計算依據」的條件。
也就是說,就算*ST上普退市以後業績能夠改善,最快也得三年以後,更何況以*ST上普目前的實際情況來說,想要重新回來,希望真的不大。
2
真心不想退市,保殼14年
*ST上普是國內最早的通信設備製造企業之一,1993年登陸A股,之前的名字是上海普天。
小券在扒過上海普天的過往業績之後發現,這個公司能夠撐到現在簡直就是個奇跡,現在主動退市實在是明智之舉。
小券注意到,上海普天已經 連續14年扣非凈利潤為負 了,說白了就是主業已經連續14年虧損了。
上海普天 最後一次扣非凈利潤為正值還得追溯到遙遠的2003年 ,當年上海普天取得營業收入20億元,獲得5300萬的扣非凈利潤和5150萬的歸母凈利潤。
到了2004年,隨著營業收入下降到16億元,同比下降20%,上海普天扣非凈利潤開始出現虧損,當年扣非凈利潤虧損1900萬元。
隨後上海普天的業績一直保持著扣非凈利潤為負,十幾年不變,所以誰要說上海普天能在三年後回到A股上市,小券真的不相信。
那上海普天是怎麼一直堅持到現在才退市的呢?
自然是用的是A股里公開的保殼絕招,「一年盈利一年虧,虧損一年再盈利」。
當然在個別年份可能會有誤差,不過上海普天這么多年基本上就是這么過來的。
舉個例子來說,在2009年,上海普天為了避免虧損,並表了一個叫做上海普天網路的公司,而普天網路之所以能夠在當年取得較大額的凈利潤,也不是因為經營業績好,而是因為 它當年賣了廠房 。
看到了沒有,在2009年就已經到了需要子公司賣廠房才能活下去的地步了。
很多人可能會有疑問,上海普天過去那麼多年都過來了,保殼這么成功,怎麼近幾年就撐不下去了呢?
3
保殼失敗,功虧一簣
實際上,上海普天也不是不想保殼,實際上真的是功虧一簣。
2017年上市公司業務業績欠佳,因此早就部署了出售資產的計劃。2017年8月26日上海普天發布公告稱,公司准備以土地出資外加通過關聯交易出售子公司來保殼。
此外,上海普天還通過其他方式增加非經常性收益,本來是萬無一失的,只可惜問題出在了多年前的一筆舊賬上。
2012年底上海普天以特別重大公告的形式,發布了公司全資子公司普天能源與浙江大衛共同簽訂的《能源管理建設合同》的公告,建設的核心內容是位於台州市仙居縣仙居新區「大衛世紀城」的能源中心項目。
根據公告, 該項合同總共價值9.73億元 。
按理說公司能接手這么大的一個項目是好事,可以說上海普天就指望這個項目翻身了。
但是,這筆合同存在隱患,根據該合同, 浙江大衛只需要給普天能源3000萬的技術資訊服務費,其餘9.43億元的巨款將在未來分期支付,其中合同最晚一筆回款要到2019年12月31日才支付 。
可以說問題就出在這個合同上了,到了2017年,由於合同的合作方浙江大衛房地產公司資質欠佳,在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出現滑坡的時候出現了資金問題。這導致上海普天幹了活,卻拿不到錢。
於是上海普天一紙訴狀將浙江大衛告上了法庭, 根據2017年半年報,此訴訟金額高達5.9億元 。可是對方沒錢就是沒錢啊,告上法庭也還不起錢啊。
這就造成了上海普天在2017年年報中需要計提資產減值損失,直接導致了公司當年財報虧損,被迫暫停上市,由此保殼失敗。
4
其實不想走,其實我想留
如果說上海普天的問題僅僅就是業績問題的話,以它往常的保命絕招,估計還能挺一挺,可是屋漏偏逢連陰雨,公司遇到了更大的麻煩。
2018年3月,*ST上普收到證監會上海監管局《行政處罰決定書》,稱 公司在 2014年年報中造假,虛增利潤總額998萬元 ,占*ST上普2014年合並財務報表利潤總額1354.96萬元的73.68%,隨後大批投資者開始維權索賠。
蓋子揭開後,上交所調查發現,*ST上普竟然連年造假。
*ST上普共虛增2013年度以前未分配利潤約6408.88萬元,並 分別虛增2013年、2015年、2016年歸母凈利潤約647.15萬元、304.31萬元、103.49萬元 ,占同期公司凈利潤絕對值的42%、3.2%和0.2%。同時,上述違規行為導致公司2017年度內部控制審計報告被中審眾環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否定意見。
2018年12月,因虛增利潤等導致公司存在多項信批違規問題,*ST上普及公司近20名相關責任人收到上交所紀律處分。
就算被上交所發現財務造假,依然沒有打消*ST上普要保殼的決心。
*ST上普2018年11月公告顯示,公司擬轉讓子公司山崎公司73.2%的股權,轉讓後公司持有山崎公司5%的股權,以緩解公司現金流緊張的局面。
不過截至目前尚無人接盤。
從*ST上普的過往可以看出,公司此次主動退市實在是無奈之舉,就像周華健的一首歌里唱的那樣,「其實不想走,其實我想留。」
Ⅶ A股中,有哪些股票,成為了仙股
「仙」(仙:cent)的音譯是香港人對英語「cent」(分)的譯音。仙股就是指其價格已經低於1元,因此只能以分作為計價單位的股票。在美國股市上如果股票的價格長期低於某一價格就會被摘牌。 在大陸是指低於1元的股票。 在香港是指低於1角的股票。 用貨幣單位指稱一類股票,這在中國股市中也有類似說法,比如說某某股票為百元股,或說某某股票為十元股。
很多接觸過股票市場的人應該都聽說過仙股,那麼仙股是什麼意思呢?仙股就是指其價格已經低於1元,因此只能以分作為計價單位的股票。
*ST海潤(600401)再度跌停,股價報0.97元,跌破1元成為兩市當中第一隻仙股。仙股就是指其價格已經低於1元,因此只能以分作為計價單位的股票。在美國股市上如果股票的價格長期低於某一價格就會被摘牌。 在大陸是指低於1元的股票。 在香港是指低於1角的股票。 用貨幣單位指稱一類股票,這在中國股市中也有類似說法,比如說某某股票為百元股,或說某某股票為十元股。
目前兩市股價低於3元的個股共35家,多數為業績虧損的個股,在價值投資風格盛行的市場背景下,這些低價股多數處於下降通道當中,2018年大概率會出現新一批仙股。
1月30日晚間*ST海潤公告稱,公司2017年預計虧損23.7億元-28.4億元,公司預計將在2017年年度報告披露後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其實作為光伏行業的代表性企業,*ST海潤曾有過風光的時候,那是在2010年以前,國家曾大力扶持光伏行業,光伏也曾被視為朝陽產業。但隨著行業紅利時代的結束,以及歐美紛紛出台相關政策,導致大的光伏行業出現了資金困難,其中就包括了*ST海潤。
李迅雷近日就曾表示,2017年A股市場中行業龍頭股的成交額佔全市場的比重接近10%,這一佔比是歷史最高的。由此推理,未來A股港股化的趨勢真有可能出現,即那些小市值股票由於失去了「殼資源價值」,流動性越來越差,最後變為「仙股」。
Ⅷ 自去年以來,股價下跌三分之二股票的有多少
我們都知道今年A股又出現了大幅度的下跌,單今年三大股指的最大跌幅都超過了25%,個股跌幅就更大了,腰斬的個股不在少數。如果從去年開始算的話跌幅就沒有這么大了,去年年初的時候滬指也只有3100點左右,如今滬指在2700點附近下跌了12%左右,雖然從去年算股指沒有跌多少但是個股跌幅超過三分之二的並不少。跌幅超過六成的股票多出現在以下幾種股票中。
三,創業板。創業板近三年都在下跌中,不管是15年的大跌還是16,17年的慢牛創業板都在下跌中。自去年到現在創業板的跌幅已經超過了25%,近兩年的時間創業板基本都在下跌中,創業板指數下跌了25%個股跌幅就更不用說了,創業板個股超過七成的股票出現了腰斬。創業板有700多家上市公司自去年到現在跌幅超過三分之二應該有一半。
Ⅸ 278隻次新股近3成「變臉」 中石科技扭虧為盈成增幅王
中報披露季,是騾子是馬都得拉出來遛遛,尤其是對去年以來新上市的次新股而言,更加具有檢視意義。《金融投資報》記者統計發現,2017年以來上市的次新股中,有278隻披露了中報業績預告,其中近三成「變臉」,更有12隻預虧,而最能賺錢的當屬「獨角獸」工業富聯。
國科微:虧了又虧是典型
數據顯示,2017年以來上市的A股共有506家,截至7月19日,有278家披露了2018年半年度業績預告,超過半數;其中有82家預計今年1-6月凈利潤同比下降,佔比為29.50%。另外還有30家預計凈利潤同比增長下限為負。
舉例來看,業績降幅最大的屬朗新科技。公司預計今年1-6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7500萬元-8000萬元,同比下降8457%-9014%。公司解釋稱,凈利大幅下降主要是受到業績季節性波動因素、股權激勵股份支付費用增加以及公司加大創新業務投入等因素影響。
剛上市,業績就下降,「變臉」比翻書還快。然而,還有部分公司上市就宣告虧損,更加觸目驚心。《金融投資報》記者統計發現,今年中報預減的82家中有9家預虧,其典型包括朗新科技、國科微、熙菱信息等。此外,科創信息、安達維爾、柯藍軟體預計減虧,預虧公司累計達到12家。
去年7月12日上市的國科微,上市之後4個多月股價上漲逾6倍,成為次新明星股。然而業績「變臉」之快也成為典型。公司預計今年1-6月凈利潤虧損5300萬元-5800萬元,而去年同期虧損2554.77萬元,屬於續虧。公司稱主要原因是公司廣播電視系列晶元產品銷售收入大幅下降以及繼續加大研發投入所致。
中石科技:扭虧為盈成增幅王
有上市就「崩壞」的次新股,自然也有業績靚麗的次新股。
數據顯示,有166家2017年以來上市的公司,預計今年上半年的凈利潤同比上漲,佔比59.71%,接近六成。其中,有13家預計凈利至少增長1倍以上,35家凈利增長50%以上,61家凈利增長30以上。
暫時摘得半年度業績增幅王的是中石科技,屬於扭虧為盈。公司預計今年上半年的凈利潤在4000萬元-4500萬元,同比增長15676.32%-17623.36,去年同期虧損了25.68萬元。
從盈利金額來看,次新股中最賺錢的還是大體量的次新股,如排名第一的「獨角獸」工業富聯,以及排名第四的「獨角獸」寧德時代,排名二三的分別是中信建投和合盛硅業。
公告顯示,工業富聯、中信建投、合盛硅業、寧德時代預計上半年實現的凈利潤分別在53.80-56億元、15.80-20億元、13-15億元、8.84-9.38億元。但除了合盛硅業是同比實現翻番增長之外,其餘3家同比並不好看,工業互聯同比僅增長0.90%-5.10%,中信建投同比增長-14.83%至7.81%,寧德時代則同比下降48.19%-51.20%。
市場表現:業績與股價正相關
盡管今年以來市場萎靡,但《金融投資報》記者梳理發現,次新股股價穩定性與業績還是存在正相關關系,往往業績「變臉」的次新股成為暴跌的「重災區」。
如上半年業績大幅預減的前20隻次新股,其中有17股年初至7月19日股價下降,且有11股降幅超過20%,更有聚燦光電、精研科技、德新交運等3股年初至今跌超40%,分別達到46.54%、44.41%、68.65%。從業績來看,聚燦光電預計今年中報虧損800-1200萬元,去年同期盈利5576.53萬元;精研科技預計虧損800-1300萬元,同年同期盈利7674.63萬元。
再將范圍擴大至全部82隻中報預減的次新股來看,今年來股價下降的達到56隻,佔比達到68.29%;刨除其中的寧德時代等11隻今年上市的公司,則今年以來股價下降的佔比達到78.87%。
再來看預增的前20隻次新股,其中僅8股年初至今股價出現下跌,且跌幅明顯很小,除了杭州園林年初至今跌幅為22.56%外,其餘6股跌幅均在20%以內。
對於業績與股價穩定的正相關,分析人士指出,IPO審核趨嚴功不可沒。中信證券(港股06030)市場人士陳慕林就認為,隨著新股IPO審查趨嚴成為大趨勢,次新股有望大浪淘沙後出現一批績優「金子」股,其投資機會值得投資者關注。
華泰證券也表示,次新股相比於創業板,未來更有望成為新經濟先鋒,並且商譽減值、股權質押等問題較少,估值、營收增速均優於創業板。
Ⅹ 2017年哪只股票連續跌跌停最厲害
ST眾合(002070):ST眾合(002070)以70.89%的跌幅當之無愧奪得2017年的冠軍。就在剛剛過去的一段時間里,其股價創下了18連跌停,上周五在它的19連跌停板上,被大資金瞬間拉到漲停,顯然是有人試圖抄底,不過今日又再吃一個跌停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