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主力排名 > 上海醫葯股票投資分析報告

上海醫葯股票投資分析報告

發布時間:2022-12-13 10:37:42

A. 求高人分析上海醫葯600849和陝天然氣002267這兩支股票!

600849不參與操作
002267短期震盪整理,向上反彈需果斷離場!

B. 上海醫葯股票怎麼樣

上海醫葯短期不要買已經見頂了,等下調在買,太原剛玉,時代科技短期還可以

C. 上海醫葯這家公司的財報咋樣

上海醫葯最近動作頻頻。先是旗下上葯雲健康獲注資超過10億元;接著,又入股了威斯克生物,這是一家主攻疫苗研發生產和免疫治療公司;後來,旗下的惠永葯物公司完成了A輪融資,金額高達2億人民幣。第一則和第三則是個好消息,畢竟都是錢進來,但第二則的效果如何,投資收益咋樣,還待市場檢驗。

寫在最後

這兩個月,上海醫葯花招頻頻,各種資本運作非常六六六,但最後結果怎麼樣,咱們先不說,只說它本身的實力也就這點,得努力加強啊!希望這通操作真的能夠猛如虎,讓它更上一層樓。

D. 上海醫葯股票怎麼樣,大家談談自己的看法。

被低估了,合理PE在18左右,內在價值在27以上。可以長期持有。

E. 第三批帶量采購落實,醫葯股利空出盡!關注這些公司布局機會

認真研究,明白講話,金融科普,有我九方!九方智投擁有一支強大的投研團隊——九方金融研究所,為大家分享投資相關的知識和技巧。

一、第三批葯品帶量采購落地,集采周期進入常態化

近日,采購規模達數百億元的第三批國家組織葯品集中采購在上海開標,並產生擬中選結果。本次采購共有189家企業參加,產生擬中選企業125家,擬中選產品191個,擬中選產品平均降價53%,最高降幅95%。擬納入56個品種、涉及300多個品規——第三批國家集采最終有55個品種采購成功,葯品品種數量接近前兩批之和,備受業界矚目。在國家醫療保障局等相關部門組織和指導下,國家組織葯品集中采購逐步走向制度化、常態化。與第二批國家集采相比,第三批采購規則僅做微調優化,最大可中選企業數量從原來的6家,進一步增加到8家。

本次集採的56款葯品中,抗病毒葯物拉米夫定片未公布中選廠家,石葯歐意、齊魯制葯、揚子江葯業成為本次集采入選品種最多的三家葯企,成為國內仿製葯頭部企業。

二、醫葯行業整體基本面依舊向好,優質研發項目有條不紊

首先,創新葯/改良葯研發進展(獲批上市/申報上市/獲批臨床)方面, 8月18日,海思科醫葯發布公告稱,2款1類創新葯迎新進展:HSK7653片III期臨床試驗獲得倫理批准,HSK3486乳狀注射液臨床申請獲得國家葯監局受理;此外,6類仿製葯注射用醋酸卡泊芬凈獲批生產;8月17日,國內創新葯絕對龍頭恆瑞醫葯啟動了一項SHR-1702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或急性髓系白血病的I期臨床研究;8月15日,國內中葯龍頭片仔癀發布公告稱,1類新葯PZH2109膠囊申報臨床獲得CDE受理,該葯品主要用於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美國和中國暫無相同靶點相同適應症的葯品獲批上市。

其次,仿製葯及生物類似物上市、臨床申報方面, 8月19日,上海醫葯公告,公司及其全資子公司開發的「糠酸莫米松富馬酸福莫特羅吸入氣霧劑」收到國家葯監局核准簽發的《葯物臨床試驗批准通知書》,公告顯示,上述葯物主要用於12歲以上哮喘患者的治療;8月18日,科倫葯業3類仿製葯復方氨基酸(16AA-Ⅱ)/葡萄糖(48%)電解質注射液獲得國家葯監局批准上市,為國內首家,科倫葯業提交的4類仿製葯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結合型)獲得國家葯監局批准上市,視同通過一致性評價;8月17日,華海葯業發布公告,收到國家葯監局核准簽發的奧美沙坦酯氫氯噻嗪片的《葯品注冊證書》,按照新4類獲批視同通過一致性評價。奧美沙坦酯氫氯噻嗪片由第一三共(DAIICHISANKYO)研發,主要用於治療高血壓,最早於2003年在美國上市。

最後,重要研發管線進度方面, 8月21日,國際醫葯巨頭安進(Amgen)公司和強生公司旗下楊森(Janssen)公司分別宣布,美國FDA已批准安進的Kyprolis(carfilzomib,卡非佐米)與楊森的Darzalex(daratumumab)+地塞米松聯合使用(DKd)的兩種給葯方案(每周一次和每周兩次),用於治療既往接受過1-3線治療的復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R/RMM)患者,這是首次由抗CD38抗體和carfilzomib構成的組合療法獲得FDA批准治療這一患者群體。

另外,8月20日,國內創新葯新貴君實生物(1877.HK,688180.SH),一家以創新為驅動致力於創新療法的發現、開發和商業化的生物制葯公司,與英派葯業,一家致力於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靶向抗癌新葯的制葯公司,宣布雙方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將成立合資公司,主要從事PARP抑制劑小分子抗腫瘤葯物的研發和商業化。Senaparib(IMP4297)是英派葯業自主研發的PARP抑制劑,已在中國和澳洲分別進行了臨床I期研究,覆蓋晚期卵巢癌、晚期小細胞肺癌等適應症。

由此可見,優質研發項目的不斷涌現意味著醫葯行業的中長期整體基本面依舊精彩,短期利空出盡或意味著絕佳的中長期布局機會!

1、葯明康德:二季度業績恢復明顯,毛利率保持穩定。 單二季度收入40.44億,同比增長29.4%,相比一季度15.1%的增速明顯回升;經調整後的Non-IFRS歸母凈利潤9.42億元,同比增長43.1%,相比一季度10.8%的增速提升32.3pct。一季度受疫情影響收入利潤增速有所下滑,二季度迅速恢復,顯示出公司強大的業績穩定性。 中國區實驗室服務及CMO業務保持高速增長,競爭力持續提升。 上半年公司中國區實驗室服務實現收入37.8億,同比增長26.47%,毛利率41.42%,同比下降2.13pct,經調整後的Non-IFRS毛利率45.4%,同比微降0.2pct。長期來看,隨著覆蓋客戶的提升和服務能力的提升,板塊仍將保持穩定增長。 美國區實驗室服務及臨床CRO業務受疫情影響,後續有望恢復。 上半年美國區實驗室服務收入7.8億,同比增長10.12%,毛利率23.97%,同比下降2.88pct,經調整後的Non-IFRS毛利率25.2%,同比下降1.7pct。二季度美國區實驗室運營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增長放緩,後續隨著美國區的逐漸復工,增速有望恢復。

2、邁瑞醫療:海外疫情繼續發酵,持續催化公司業務增長。 由於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圍的爆發,公司生命信息與支持業務的監護儀、呼吸機等產品需求量大幅增長,對業績拉動作用尤為顯著。並且由於二季度海外疫情持續發酵,多個人口大國對疫情尚未有效遏制,持續催化市場出口新冠抗體試劑,彌補了疫情對體外診斷產線造成的部分影響。 國內醫療市場持續恢復,公共醫療衛生能力建設加速推進國內疫情已基本平息,復工復診已有序進行,預計三季度隨著後續國內醫學診療的徹底恢復,公司三大業務線仍有望保持目前的增長態勢。 有明確的政策指導,將直接擴容相關業務市場。公司作為綜合醫療器械龍頭,有望更加受益於本輪「醫療新基建」的行業發展。 進一步實現高端市場突破,降本增效下經營效率繼續提升。 在疫情下,公司在國內和國際市場的品牌影響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實現了眾多高端市場的客戶群突破。同時公司持續加強內部管理,改善經營效率,並且受到疫情期內營銷推廣和差旅減少的影響,經營業績呈現 健康 良好的增長態勢。

3、華海葯業:20Q2單季凈利潤創 歷史 新高,經營情況持續向好。 以中值計算,20Q2單季凈利潤為3.65億元,相比19Q2同比增長83.5%,相比20Q1環比增長65.6%,創 歷史 新高。公司業績高增長主要原因是:(1)集采中標品種的市佔率迅速提升,帶動成品葯業務快速增長。公司在「4+7」集采中有厄貝沙坦片、帕羅西汀片等6個品種中標,在聯盟地區集采中又中標了福辛普利片,在第二輪集采又中標了鹽酸多奈哌齊片、安立生坦片2個品種,這些集采品種未來仍可進一步放量。(2)沙坦類原料葯產品恢復歐盟CEP證書,帶動公司原料葯收入的大幅增長。另外,公司的主要業務收入來自海外,美元匯率上升、寬松的貨幣政策以及資金情況改善等對公司經營產生積極影響,公司經營情況繼續向好。 創新轉型持續推進。海外製劑方面,公司通過自主研發、兼收並購等方式,美國制劑產品梯隊不斷豐富;截至2019年底,公司已經擁有65個美國ANDA文號,有8個品種市佔率第一,其中6個產品市佔率超過50%;日本和歐洲產品研發立項工作正在穩步推進中。 生物葯和創新葯方面,HB002.1M和HB002.1T處於臨床II期階段,HHT-101完成臨床II期試驗,公司與上海君實生物達成HOT-1010項目的合作開發協議,對加快公司開拓抗腫瘤治療領域具有重要意義,創新轉型穩步推進。

參考資料:

20200818-東北證券-葯明康德(603259.SH):二季度業績恢復明顯,CRO高景氣持續

20200716-萬聯證券-邁瑞醫療(300760.SZ):半年報點評報告,疫情催化業績提升,上半年業績預增超預期

20200720-光大證券-華海葯業(600521.SH):2020年中期預告點評,20H1業績超預期,經營情況繼續向好

20200821-東吳證券-東吳證券醫葯生物行業研究報告:第三批帶量采購落地,醫葯行情回調見底

本報告由九方智投投資顧問邵華(登記編號:A0740618030001)撰寫,本文所涉個股僅為案例分析,不作為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F. 上海醫葯(600849-CN)重組獲批,啟動換股合並。對散戶來說是利還是弊

公司重組於股市來講,就是一件常見的事情,很多人投資者喜歡買重組的股票,那麼今天我就讓大家知道重組的含義和對股價的影響。開始之前,不妨先領一波福利--【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重組是什麼
重組其實就是企業制定和控制的,能夠將企業組織形式、經營范圍或經營方式的計劃實施行為顯著改變。企業重組是針對企業產權關系和其他債務、資產、管理結構所展開的企業的改組、整頓與整合的過程,就這樣然後再從整體上和戰略上改善企業經營管理狀況,強化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推進企業創新。

二、重組的分類
企業重組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一般而言,企業重組有下列幾種:
1、合並:意思是把兩個或更多企業組合在一起,然後建立起一個新的公司。
2、兼並:意思是將兩個或更多企業組合在一起,不過其中一個企業仍然保留原有名稱。
3、收購:指一個企業將另一企業的所有權以購買股票或資產的方式獲取了。
4、接管:說的是公司原控股股東股權持有量被超過而失去原控股地位的這樣的情況。
5、破產:指企業長期處於虧損狀態,不能扭虧為盈,最終因為喪失了償還債務的能力,企業失敗了。無論是何種重組形式,都會對股價產生一定的波動,因而要及時的接收各種重組消息,推薦給你這個股市播報系統,及時獲取股市行情消息:【股市晴雨表】金融市場一手資訊播報
三、重組是利好還是利空
公司重組一般不是壞事,一個公司發展得較差甚至虧損進行重組,更有能力的公司為該公司投入優質資產,並置換不良資產,或者通過資本注入的方式促進公司資產結構得到改善,不斷的加強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公司一旦重組成功,一般就意味著公司會脫胎換骨,能夠把虧損或經營不善的公司拯救回來,成為一家優質的公司。
中國股市,關於重組題材股的炒作全都是炒預期,賭它有沒有成功的機會,一旦傳出公司重組的消息,在市場上普遍會爆炒。如果原股票資產重組後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又新增了可以炒作的新股票板塊題材,股票漲停的現象會在重組之後不斷發生。反之,若是重組但沒有新的大量資金來注入,換一句話說,就是沒有將公司經營完善,這就是股票利空,股價的價格將會衰弱。不知道手裡的股票好不好?直接點擊下方鏈接測一測,立馬獲取診股報告:【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應答時間:2021-09-2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G. 請各位幫我分析一下600849上海醫葯這支股票!

上海醫葯(600849)08年三季報顯示,公司7-9月實現營業總收入43.8億元,同比增長29.6%;前三季度營業總收入增長26.1%,達到122.3億元;7-9月實現凈利潤3464萬元,同比增長63.8%;前三季度凈利潤達到7981萬元,同比增長31.0%;單季度實現每股盈利0.06元,前三季度累計實現每股盈利0.14元。前三季度凈利潤中包括鈴謙滬中合資項目股權轉讓所得7731萬元,實際業績依然處於較低的水平。公司的毛利率呈現上升的趨勢,7-9月的毛利率為8.8%,前三季度累計的毛利率為9.0%。我們認為公司毛利率之所以上升,主要是因為年初合並的華氏大葯房的毛利率較高。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經營性現金較差。前三季度的經營性現金流為-5145萬元,同比下降117.6%。公司方面解釋為:公司的銷售規模增長,以及市場開發鋪底資金的增加。另外,高達20億元的負債,也可能對公司的未來發展產生一定的障礙。不過,隨著我國逐漸進入降息周期,我們預計公司資金面有望逐步迎來轉機。
看好醫葯商業的發展前景。醫葯商業行業近年來出現了諸多的變化。首先,行業的集中度逐漸提高。我們認為受招標政策以及現代物流手段運用的影響,小商業公司的命運岌岌可危,市場份額將逐步向區域龍頭集中。其次,行業的運用效率逐步提高。雖然整個行業的毛利率仍然呈下降的趨勢,但凈利率從05年開始已呈上升趨勢,說明整個行業的運行效率在逐漸提高。不過,我們認為醫葯商業受醫改的影響相對較小。我們預計,隨著醫改進入深水區,醫葯原先的利益格局或多或少將會受到影響;特別是基本葯物制度的實施,對原有的生產格局會造成一定的沖擊,使未來醫葯生產企業的盈利模式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但我們估計醫葯商業行業在醫改中的沖擊較小,行業的前景依然向好,預計未來幾年行業應能保持18%的增長水平。
上海已將醫葯產業確立為未來幾年重點發展的產業。公司作為參與其中的重要一員,我們認為公司將從中受益匪淺。上實集團前期正式入駐上葯集團,原來持有上葯集團各30%股權的華誼集團和工投集團將股權劃轉給上實集團。這次股權劃轉,意味著圍繞上葯集團的股權爭奪已有結果。我們認為這次股權劃轉,主要影響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它將對上葯集團的未來發展有利,因為原來的股權之爭使公司一直處於無序狀態,新的領導力量進入將有助於使工作逐步走上正軌。同時,上葯集團或將重啟耽擱已久的整體上市計劃;但我們預計,如果整體上市,在上市之前可能會先進行內部重組,這將需要一些時間。再次,為能在將來的上葯集團整體上市中處於有利地位,我們相信上海醫葯和上實醫葯的管理層將會努力改善現有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認為公司08年的經營狀況肯定會比07年要好,預計公司08年和09年的每股盈利分別為0.2元和0.3元。同時,公司的股價經歷前期的大跌後,已經逐步進入安全區域,因此,我們給予公司"增持"的投資評級,並給予公司未來12個月6元的目標價位。
背景:上海醫葯今年第三季度實現凈利潤為3463.733793萬元,基本每股收益為0.0609元,均較去年同期增長63.80%。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7980.931227萬元,每股收益為0.1402元。公司今年第三季度的毛利額同比增加47.74%,銷售費用同比上升59.28%,原因是銷售規模大幅增長和合並范圍的調整。此外,公司的投資收益同比上升231.56%,主要原因是鈴謙滬中合資項目股權轉讓所得。

H. 重組資產評估分析報告

一、引言:資產評估是上市公司並購重組中的核心要件

2009年度,滬、深兩市參與並購重組的上市公司總數及交易資產總量均創下了歷史記錄。並購重組整體呈現出涉及行業廣、交易金額大、熱點領域集中等特點,市場涌現出多起控股股東藉助上市公司平台整合核心資產實現整體上市,以及跨滬深市場換股吸收合並等影響力空前的並購重組案例,體現了證券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

資產評估在並購重組中的應用也呈現出新的趨勢和特點。2009年是《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實施後的第一個完整會計年度,資產評估在更高的監管要求下,在並購重組中的定價功能和應用效果得到了更廣泛的認可和關注,市場實踐也促使資產評估在理論、規范、實務操作以及執業監管方面不斷加強。

為進一步加強資產評估行業自律監管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監管,中評協與上交所編寫本專題報告,對2009年滬深兩市的並購重組與資產評估情況,以實證論述的方式,進行全景式統計、分類別梳理和系統性分析,總結問題,提出建議。該報告對於促進上市公司並購重組的有序推進和深度發展,促使上市公司提高信息披露質量,促使評估機構以更好的執業水準服務於並購重組,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二、2009年度並購重組資產評估的整體狀況分析

(一)2009年重大資產並購重組整體狀況

1.並購重組總體概覽與重點行業分述

以將相關議案提交股東大會審議為標志,2009年度,滬、深兩市共有95家上市公司啟動重大資產重組,涉及的資產交易規模總計達3,205.96億元,其中滬市60家,交易規模2,471.11億元,深市35家,交易規模逾734.85億元。

95家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方案中,重組後導致公司主業發生重大變化的有49家,佔51.58%,未發生變化的46家,佔48.42%.注入資產最多的行業是房地產開發與經營業,有29家,佔30.53%;其次較多的行業是電子信息、航空航天、電子等。

上市公司並購重組的熱點集中在與產業整合、產業轉型和產業升級需求較密切的電力、鋼鐵、房地產、航空航天和醫葯等行業。

行業評述:電力行業是2009年資本市場並購重組中的交易規模最大、產業整合和升級力度最強的行業;產業結構性調整仍是鋼鐵行業的主基調,地方政府在兼並重組中起重要作用,整體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重組方式不斷創新;對資金需求極大的房地產企業依然是資本市場重組並購的積極參與者;醫葯行業並購進一步加速,整合集團系統內部業務、優化資源配置,逐步實現整體上市的趨勢明顯;隨著國家能源戰略的布局和實施,以煤炭為代表的資源類行業仍然以“注資整合”和“區域整合”為主,也不缺乏通過借殼上市實現公司價值的整體提升。除此之外,零售業、軍工航空航天、一般製造業都隨著市場的變化,也加入到資本市場並購重組行列。

從六大行業置入資產的平均增值率來看,房地產行業最高,為133.02%,鋼鐵和醫葯行業都超過80%,最低的行業當屬航空航天,為33.32%.在電力、鋼鐵、煤炭和航空航天等行業中,國有資本在並購重組擔當主導者,較高資產的增值率同樣顯示出,在資產證券化的過程中可以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提高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整體競爭力和運行效率。

2.2009年並購重組的主要特點

央企和地方國資委所屬上市公司仍然成為資產重組的主力軍,以產業戰略調整為目的的重組增多,並且在比例上占絕對優勢,尤其在鋼鐵、資源類及能源等基礎類產業的重組依然體現了國家產業調整的意志和以市場化手段構築國有資產高地的趨勢,國有及國有控股在這些產業保持了絕對的控制力。

以省為界的區域性的資產整合和業務整合增多,體現了某些國有資產重組的行政性,也體現了地方國資迫切希望做大做強的願望。如上海醫葯(601607)作為上海市國資委整合旗下醫葯資產的代表,唐鋼股份作為河北省國資委整合旗下鋼鐵資產的代表。

房地產企業“借殼上市”盛行,其中又以民營企業為主要力量。2009年重組標的為房地產的交易總數和交易總金額分別為29宗和556.09億元,分別占市場重組類交易總量的30.53%和17.35%.主要案例包括*ST商務、德棉股份、交大博通、中南建設、萬方地產、方向光電等。

3.2009年經並購重組委審核的並購重組概況

2009年度滬、深兩市共計62家上市公司提交證監會並購重組審核委員會審核,除5家未獲得通過外,通過的57家目前已基本完成並購重組事項,總交易金額高達2323億元,超過了2009年滬深A股首發籌資的1831.38億元總金額。

根據對這57家過會重組方案進行分析研究,發現2009年度的並購重組在交易類型、交易目的、行業特點、實施效率、主體性質等方面呈現出以下特點:

(1)定向增發、吸收合並、資產置換等多種方式結合,其中定向增發成為並購重組的主導方式,股份支付的手段創新給並購重組打開了新的空間。

可以看出,定向增發,包括有資產置換情況下的定向增發,從家數上占整個樣本的比例為87.71%,從發行規模上占整個樣本的比例為74.79%.吸收合並,包括含有定向增發的吸收合並,合計6家,交易規模576.33億元,在家數上所佔的比例為10.52%,在規模上所佔的比例高達34.94%.吸收合並雖然家數不多,但交易規模卻較其他方式高。單純的資產置換家數2家,交易規模7.85億元。

按業務類型的平均交易規模來看,吸收合並平均值超過80億元,資產置換僅3.93億元,而占並購重組主導地位的定向增發平均值為20億元左右。各交易類型的評估值及平均增值率差異也很明顯。

(2)以挽救危機為交易目的的被動式並購重組,已逐步轉向行業整合、產業升級為交易目的的積極式並購重組。

現階段我國上市公司並購重組交易目的主要有行業整合、產業升級、挽救危機、國企重組等。上述57家重組過會上市公司中,挽救危機為交易目的上市公司家數為22家,佔全部的38.60%,緊隨其後的是行業整合21家,佔比36.84%,產業升級11家,佔比19.30%,後兩類佔比已達到56.14%.並購重組肩負著多重目標,交易目的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和積極進取的態勢。

(3)有較多的房企加入並購重組大潮,或實現借殼上市,而部分機械製造、化工行業的企業則選擇退出上市公司。

2009年通過並購重組委審核的57家企業中有16家與房地產行業相關。例如,ST耀華、ST天香、ST雅礱、ST華源、ST東源和方向光電等。有19家製造類的企業進行了並購重組,有6家在並購重組後主業變為其他行業。另外,近年我國航空、航天行業整合力度加大,也通過並購重組進入到上市公司行列。合理規劃上市公司行業和產業分布在國際化的競爭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意義。

(4)重大資產重組從發布籌劃公告並停牌到並購重組委審核的時間總體較短、效率較高、成效明顯。

2009年,在提交證監會並購重組委審核的62家上市公司中,共47家上市公司以擬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為由申請停牌,其中滬市有25家,在規定時間內披露預案並復牌的有16家,佔比為64%,深市有22家,在規定時間內披露預案並復牌的的有15家,佔比為68%.

從發布籌劃公告並停牌、披露預案並復牌、股東大會審議重組方案到上重組會審核的時間統計,滬市30家公司最短為5個月,最長的達20個月,80%的企業在一年內完成;深市32家公司最短為4個月,最長的達32個月,65%企業在一年內完成。

總的來看,企業通過並購重組的方式,把優質資產經評估後置入公眾公司,通過評估發現資產的潛在價值,通過資產證券化來提升全體股東的共同價值,所用時間總體相對較短,效率較高,成效明顯,充分體現了並購重組對於合理配置資源的效力。新的高效的監管審核流程支援了企業在較短的時間內通過並購重組來改善資產質量、提升盈利能力,成為新的監管辦法下的亮色。

(5)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主導的上市公司重組比例較高

按照重組主體的所有制經濟成分分類,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主導的上市公司重組比例較高。從資產購買方(被重組方)角度分析,其控股股東主體為民營性質的佔27.3%,國有性質的佔72.7%,其中央企佔36.3%,國有性質的企業比民營企業高45.4%,表明國有資本在並購重組中扮演主要角色;從資產出售方(重組方)角度看,主體性質為民營、國有和央企的比例分別為23.6%、74.6%和14.5%,表明具有國有性質的企業向上市公司置入資產的家數所佔比例遠遠高於民營企業。地方國有企業比央企高60.1%,表明某些國有資產重組的行政性取向,體現了地方國資迫切希望做大做強的願望,同時也提示市場化的道路與國家的調控布局需要更加緊密和切合實際的結合。

(二)並購重組資產評估業務整體狀況

1.提交股東大會審議的95家上市公司並購重組涉及的資產評估業務的總體情況分析

滬深兩市2009年度共有95家上市公司的重大資產重組事項提交股東大會審議,涉及注入資產的有87家,賬面值合計1,727.89億元,經評估後的資產價值為2,748.77億元,評估增值率平均為59.08%,其中注入資產價值最大1家是長江電力,賬面值835.63億元,評估後資產價值1,073.15億元。若不計長江電力,其餘86家的資產經評估後平均增值率為87.79%.其中最大增值率3446.03%,最小是-8.05%.

涉及置出資產的有34家,賬面值合計76.66億元,經評估後的資產價值為130.83億元,評估增值率平均為70.66%.最大的增值率為610.25%,最小增值率-937.50%.置出資產價值最大的是錦江股份,評估值為30.67億元,增值率452.70%,其目的是該公司控股股東錦江酒店集團為避免同業競爭、減少關聯交易而進行的經營業務整合,與通常借殼上市而置出資產目的不同。若不計錦江股份,其餘33家的資產經評估後平均增值率為40.85%,不到置入資產增值率的一半。

置出凈資產評估價值與注入凈資產評估價值相比,僅為4.76%,說明通過增發股份將優質、盈利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實現資產上市是重大資產重組的主要推力和重要構成。

注入資產的評估方法中,均採用兩種方法進行了評估,其中主要採用成本法和收益法兩種方法結合,並多以成本法評估結果定價;而置出資產採用了一種方法成本法,或成本法與收益法兩種方法相結合進行評估,並均以成本法進行定價。

2.經並購重組委審核通過的57家上市公司並購重組涉及的資產評估業務的主要特點分析

(1)以資產評估結果作為並購重組交易定價基礎是交易各方主要的選擇。

2009年過會的57家重大資產重組上市公司,有49家以評估結果定價,佔比85.96%;屬上市公司之間吸收合並而採用交易價格定價的4家,佔比7.02%;另有4家企業置入資產定價在評估結果的基礎上進行了下調,其中:世榮兆業(SZ.002144)下調比例為15%,閩閩東(SZ.000536)下調比例為12%,另2家企業下調金額為1000萬元。對於上市公司的置出資產,除個別公司外均按評估價出售。

(2)並購重組中購買、出售資產的評估方法仍以成本法和收益法二種方法結合為主,評估結果以成本法結果為主,但收益法結果定價的比例顯著提高。

置入資產基本上採用了二種及二種以上評估方法進行,其中以成本法和收益法二種方法結合為主。同時採用成本法和收益法二種方法的企業有44家,同時採用成本法、市場法和收益法的企業有1家,單獨採用成本法評估的企業有8家。

單獨採用成本法的這8家企業置入資產主要類型7家為房地產、1家為礦產資源。究其原因在於,房地產如土地採用了市場比較法、基準地價系數修正法、成本逼近法、假設開發法等其中一種或多種方法結合進行評估,礦業權評估主要是現金流量評估法,從整個企業價值角度看採用的是成本法路徑,但單項資產實際上採用市場法或收益法。

對於上市公司之間的吸引合並有4家,合並方無一例外採取決議公告日前二十個交易日的公司股票交易均價作為股票發行價格,被合並方採取公告日前二十個交易日的公司股票交易均價再加上一定的風險溢價作為換股價格。

對於上市公司的置出資產,已從單一採取成本法,轉向採取成本法和收益法或市場法二種方法結合評估,但定價全部採用了成本法的評估結果。這種轉變有利於重組各方了解置出資產的真實獲得能力和價值。

(3)並購重組中上市公司購買資產的增值率顯著高於出售資產的增值率

過會的57家並購重組評估結果較原賬面值增幅較大,上市公司購買大股東資產的平均評估增值率與增值額均顯著高於大股東購買上市公司資產時的平均增值率與增值額,含有無形資產的評估增值率、增值額遠高於其他類資產。注入到上市公司的`資產評估增值平均132.48%,而置出上市公司的資產增值平均不到10.57%.注入資產類型為房地產、礦產資源的溢價率較高,並多以成本法結果定價,但其中主要資產則採用收益法或市場法評估;而其他溢價率高的資產類型,均採用收益法結果定價。如,深圳華強(SZ.000062),溢價率為1315.29%,注入資產類型為商業地產,雖整體採用成本法定價,但商業地產採用的是收益法評估。又如,中材國際(SH.600970),溢價率為626.07%,注入資產主要業務為水泥工業工程建設,採用了收益法和市場法進行評估,最終採用收益法的評估結果。

(4)並購重組評估市場集中度較高,同時“屬地”色彩相當明顯

上述57家過會上市公司購買、出售資產共涉及77家企業進行了資產評估,其中51家是由注冊地在北京的評估機構承做的,佔比66.23%;其餘26家由注冊地非北京的評估機構承做,佔比33.77%,均為企業當地的評估機構。而北京的評估機構涉及17家評估單位,各家承做的項目數差異很大,最多的一家資產評估公司承做了12家,最少僅1家。承做數排前兩名的評估機構完成了21家企業的評估,佔全部數量的27.27%,排前五位的評估機構完成了33家企業的評估,佔全部數量的42.86%.

3.並購重組與資產評估實務操作中較為突出的問題

2009年度資產評估執業環境和執業過程中仍存在值得重視的問題。例如,並購重組中作為交易方之一的上市公司往往處於劣勢、弱勢或不平等地位,對資產的交易定價、交易方式沒有對等的話語權;上市公司購買資產的評估增值率顯著高於出售資產的評估增值率;少數評估機構對於整體資產的評估結論以及單項資產的具體評估政策方面選擇性地使用評估方法;部分項目評估方法的選用以及評估結果的取捨受制於交易各方在博弈中的主動權、交易的目的、資產的性質、交易的關聯性、重組方案設計的局限性等多種因素,這些因素大大影響最終的評估增值率和增值額,影響了交易定價機制的正常運作。

上述問題一方面反映出並購重組定價機制中存在的人為因素對評估執業的不當干預;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個別評估機構和執業人員獨立性和專業性的欠缺,損害了市場的公平和效率,需要引起執業機構的警覺和監管機構的重視。

I. 有關上海醫葯股票的事情

醫葯股最近都表現不好,如果有耐心就拿著,應該會風水了輪流轉的。

J. 上海醫葯601607漲到頂了嗎什麼時候和價位能進這只股票非常感謝

放量上攻中,多頭市場,後市有望繼續上行

閱讀全文

與上海醫葯股票投資分析報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四元股票二十個漲停 瀏覽:84
立昂微股票可以長期持有 瀏覽:418
科技有哪些白馬股票 瀏覽:346
中國人壽股票股 瀏覽:753
中山金馬的股票分析軟體 瀏覽:357
長期持有股票如何計算 瀏覽:476
同花順財富先鋒抄股票軟體如何 瀏覽:160
香港贛鋒鋰業股票 瀏覽:554
000066股票最新 瀏覽:340
股票中簽率跟證券公司有關系嗎 瀏覽:702
股票收盤後的委比有什麼影響 瀏覽:349
啟富股票最新利好 瀏覽:32
浙大銀行股票 瀏覽:670
股票開戶流程綁定銀行卡 瀏覽:198
股票里的雙資金指的是 瀏覽:750
股票賬戶的盈虧能清零嗎 瀏覽:394
公務員要填寫股票賬戶 瀏覽:732
股票什麼時候引入中國 瀏覽:609
洛陽鴻業科技股票 瀏覽:571
中國軟體股票最新 瀏覽: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