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拆彈專家2劇情深度解析
電影開篇的潘乘風是一位優秀、專業、正能量滿滿的拆彈專家。他會耐心安撫、引導情緒激動的小女孩配合轉移手榴彈。他會主動承擔掃尾工作,讓同事董卓文先離開拆彈現場。
一次任務中,這位完美的拆彈專家被炸斷了左腿。不過,他並無懼怕、抱怨拆彈工作,反而穿義肢積極復健,想盡早回到拆彈崗位。
誰料,警方拒絕了潘乘風的歸隊申請,不願承擔殘障人士從事拆彈工作的風險。警方提議潘乘風去其他部門做文職。潘乘風殘疾復健後仍有超標準的體能表現,卻仍不獲錄用,深受打擊,充滿憎恨。
警隊表彰他受傷前的功勞,他卻在表彰會上拉橫幅指責警隊對他用完即棄。同事兼朋友董卓文勸他,他卻說對方不站在他這一邊,且與之鬧翻。女友龐玲勸他放棄偏執,他覺得女友誤解自己,便與之分手。
再之後就更誇張了,他竟然加入了恐怖組織,走到了人民和警方的對立面。已經殘疾了,潘乘風卻還這么作,弄得失去更多,莫非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他的不理智行為,雖可部分歸咎於吃了加巴噴丁(治療神經痛的葯物)的副作用,但主要還是源於他個人的想法。
影片中沒表現他的家人,他單身一人,是拆彈工作陪伴他多年。在與女友龐玲交往的兩年裡,他都沒加把勁求個婚,生個娃,過上美滿生活。他的生活重心就是在拆彈事業上。生活dry些沒關系,反正有拆彈工作充實;生活滋潤不強求,但拆彈工作要保證。
我們欣賞潘乘風對工作的追求,同情他因傷下崗的遭遇,也惋惜他下崗後的不理智。如果能重選,他可以花點時間和耐心,畢竟人生還可以愛上其他工作,探索其他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