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員工持股的好處和弊端
把員工的利益與公司的利益捆綁在一起,提高了員工找工作的積極性,為公司創造更多的利潤。公司基本面變好,投資者才願意去購買,變相告訴投資者企業對未來看好,讓投資者也堅定信心。但員工持股計劃的股份是新發行的股份,增加了流通中的股本,短期內股價可能下跌。
拓展資料:
股票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普通股是指在公司的經營管理和盈利及財產的分配上享有普通權利的股份,代表滿足所有債權償付要求及優先股東的收益權與求償權要求後對企業盈利和剩餘財產的索取權。普通股構成公司資本的基礎,是股票的一種基本形式。現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上進行交易的股票都是普通股。股票收益即股票投資收益,是指企業或個人以購買股票的形式對外投資取得的股利,轉讓、出售股票取得款項高於股票賬面實際成本的差額,股權投資在被投資單位增加的凈資產中所擁有的數額等。
股息:股票持有者憑股票從股份公司取得的收入是股息。股息的發配取決於公司的股息政策,如果公司不發派股息,股東沒有獲得股息的權利。優先股股東可以獲得固定金額的股息,而普通股股東的股息是與公司的利潤相關的。普通股股東股息的發派在優先股股東之後,必須所有的優先股股東滿額獲得他們曾被承諾的股息之後,普通股股東才有權力發派股息。股票只是對一個股份公司擁有的實際資本的所有權證書,是參與公司決策和索取股息的憑證,不是實際資本,而只是間接地反映了實際資本運動的狀況,從而表現為一種虛擬資本。股票分紅:購買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對該公司進行投資,同時享受公司分紅的權利,一般來說,上市公司分紅有兩種形式:向股東派發現金股利和股票股利。上市公司可根據情況選擇其中一種形式進行分紅,也可以兩種形式同時用。
B. 員工持股到期股價僅為一半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沒有什麼影響。員工持股到期股價僅為一半對股市沒有什麼影響。由於增發價比市場價低,所以實施員工持股,股價短期不會有上漲和下跌所以沒有什麼影響。員工持股計劃是一種新型股權形式。公司員工在該公司(或一組公司的母公司)中擁有股份的位置。員工通常通過購股權計劃獲得股票。
C. 內部職工股如何計算股份,對公司有什麼影響呢
給員工發股票是一種獎勵分紅措施,也是對員工一種促進。你拿到本公司的股票到年底你持有的股票可以參加公司的分紅,你這樣也是公司的一名管理者參與者,也是股東也是老闆。這樣一來你就感覺公司就像自己開的一樣,你就會加倍的工作一心一意對待公司。是一種管理和促進員工的手段。
拓展資料
1、公司職工股,是本公司職工在公司公開向社會發行股票時按發行價格所認購的股份。按照《股票發行和交易管理暫行條例》規定。公司職工股的股本數額不得超過擬向社會公眾發行股本總額的10%。公司職工股在本公司股票上市6個月後、即可安排上市流通。
2、內部職工股和公司職工股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在我國進行股份制試點初期,出現了一批不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只對法人和公司內部職工募集股份的股份有限公司血稱為定向募集公司,內部職工作為投資者所持有的公司發行的股份被稱為內部職工股,1993年,國務院正式發文明確規定停止內部職工股的審批和發行。
3、所謂內部職工股,是國內上市公司股本結構中又一頗具中國特色的「遺留問題」。目前關於股權分置改革的總體安排中,對內部職工股應屬何種性質、具有何種權利與義務(是作出補償的主體還是接受補償的對象),並沒有明確的說明。
4、按照有關上市公司發行與上市的法律法規,合法的內部職工股在公司上市滿三年後,可以上市流通。有關權威人士認為,一個簡單和直觀的分析結果應該是:這部分內部職工股,在其獲准上市流通後,應視作是流通股,在股權分置改革過程中,具有參與流通股股東對改革方案的表決並獲得非流通股所支付的「對價」的權利。
D. 員工持股計劃對股價的影響
員工持股計劃是一種新型的股權形式,也是上市公司的一種融資方式,企業推出員工持股計劃是為了利益捆綁,激勵員工提升企業競爭力。員工持股長遠來看,對股價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股價未來上漲的概率大,但是短期股價不一定上漲。
【拓展資料】
員工持股計劃是一種新型股權形式。企業內部員工出資認購本公司部分或全部股權,委託員工持股會(或委託第三者,一般為金融機構)作為社團法人託管運作,集中管理,員工持股管理委員會(或理事會)作為社團法人進入董事會參與表決和分紅。包括兩種類型:企業員工通過購買企業部分股票而擁有企業部分產權,並獲得相應的管理權;員工購買企業全部股權而擁有企業全部產權,使其職工對本企業具有完全的管理權和表決權。
ESOP(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s)即員工持股計劃,又稱之為員工持股制度,是員工所有權的一種實現形式,是企業所有者與員工分享企業所有權和未來收益權的一種制度安排。員工通過購買企業部分股票(或股權)而擁有企業的部分產權,並獲得相應的管理權,實施員工持股計劃的目的,是使員工成為公司的股東。
非杠桿型的員工持股計劃是指由公司每年向該計劃貢獻一定數額的公司股票或用於購買股票的現金。這個數額一般為參與者工資總額的25% ,當這種類型的計劃與現金購買退休金計劃相結合時,貢獻的數額比例可達到工資總額的25%。
在實際中,ESOP被廣泛用於各種各樣的公司重組活動中,包括代替或輔助對私人公司的購買、、挽救瀕於倒閉的公司以及反接管防禦。便是因瀕於倒閉而實施ESOP,並起死回生的。有些公司甚至將ESOP作為公司融資的一種手段。
E. 股權激勵對股價有何影響
股權激勵是針對員工進行的一種長期激勵方式。公司以公司股票紅利為承諾給予員工相應的回報,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對於公司股票價格的上漲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什麼是股權激勵?股權激勵如何操作?)
1、股權激勵對於股價的刺激作用大於運用限制性方式的股票
股權激勵作為一種業績獎勵手段,有利於企業經營業績的提升,從而提高上市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這是股權激勵計劃影響股票價格的內在邏輯。因此,實施股權激勵計劃對股票價格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影響投資者關於上市公司業績提升的預期,另一方面影響上市公司的實際業績。因此,在股權激勵計劃的不同階段,投資者的預期不同,其對股價的影響就會不同。不同的股權激勵方式,激勵作用不一樣,對公司業績的影響也不一樣。
2、股權激勵不同階段對股價的影響不同
一般來說,在上市公司准備並實施股權激勵計劃的初期階段,對股價的影響較為積極。因為投資者預期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計劃會提高公司業績即股票內在價值,因而股票價格是逐漸走高的。等到股權激勵計劃實施一定階段以後,由於投資者的預期已經穩定,且公司股價已經充分反應了股權激勵計劃帶來的業績提升預期,這時候,股權激勵計劃對公司股價的影響要看股權激勵計劃產生的真實效果,即對公司業績的影響程度。
我們從當前已經公布股權激勵計劃董事會預案的公司股票價格走進行分析。數據顯示,從公布董事會預案到公布或實施股權激勵計劃的公司,其股價升幅多數是大於同類或同板塊公司股價的平均升幅。只有萬科、華僑城、雙鷺葯業三隻股票低於比較基準。因此,我們可以認為,實施股權激勵計劃初期對公司股票價格確有積極影響。但是,我們無法確定這種影響到底有多大。實際上,影響股票價格走勢的因素很多。
在公布實施股權激勵計劃的上市公司中,影響股價走勢的因素有些可能是實施股權激勵計劃,有些可能是自身業績的提升,有些可能是行業周期景氣回升,有些可能是並購重組等。在上述因素中,我們根本沒有辦法將股票價格上漲與其影響因素單獨分離出來。我們無法確定股價上漲中多大的成份是因為該公司了股權激勵計劃,盡管我們可以直觀地感覺到一些公司的股價上漲確實是因為該公司了股權激勵計劃。
3、股權激勵可能引發的風險
同時,應該注意到,實施股權激勵計劃可能引發兩種風險,一種是所謂的「壓緊彈簧」現象,即在股權激勵計劃預備實施之前,公司經營者通過某些手法降低公司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壓低股價;而在實施股權激勵計劃之後,使公司的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上升,促使股價回升,從而獲得超額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另一種是直接進行「會計造假」,在會計帳簿上使公司經營業績「達到」原本沒有實現的業績標准,從而獲得並兌現數額巨大的股票股權。無論哪種情況發生,都是對公司與股東利益的傷害。
F. 員工持股的利與弊
對高增長的互聯網企業、高新技術企業來說,員工持股是一種經常被採用的激勵方式,這種方式也被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所採用。
這種激勵方式在美國股權激勵模型中,被稱之為「員工持股計劃」(ESOP),它既被視為是一種激勵手段,也被看作是一種退稅策略,還被當作是一種退休福利,總之,如同其他大多數股權激勵模型一樣,員工持股有著股權激勵的諸多好處。
1、激發員工的股東意識,能起到長期激勵作用
在這一點上,它分享了股權激勵的一般價值。通過員工持股使得員工不僅獲得了利益,分享了企業的增值收益,而且,更為重要的是讓員工獲得了股東身份,這種身份激發員工的股東意識,潛在的讓員工以股東身份來打工。
2、能留住優秀人才
顯而易見,越是優秀的人才,在企業獲得的股權份額會更大,當企業價值不斷提升時,優秀人才對其股權利益的想像空間將會被「持股」這一事件放大,進而,會強化優秀人才對企業未來的認同,和對企業的忠誠和盡責。
3、為企業進行民主管理,提供股權基礎
再獨裁的企業,也需要適度的民主,因為,企業管理上的獨裁和民主從來都是一種矛盾,不同的企業無非是平衡點位不同而已。員工持股意味著股權的適度開放和分散,這些持有股份的員工基於股東身份,就會產生股權意識和股東責任,會對公司的發展和管理提供自己的意見和建議,這就為股權民主和民主管理的前提。
員工持股的有點是「抽象的」,而且是「深遠的」,對其價值的理解是要超越「大股東意識」和「股權獨裁思想」的!
1、容易產生公司與員工的股權糾紛
股權激勵改變了員工單一的雇員身份,成為公司股東。一旦因為員工跳槽或者員工被解聘而引發勞動糾紛,情況就會變得復雜,因為在勞動糾紛之外,不可避免的就會產生公司與員工之間的股權糾紛。對於上市公司來講,情況要樂觀很多,因為員工只是股票二級市場的一員,但是對於有限責任公司,就必須要慎重處理。因此,公司在制定員工持股方案時必須將與員工產生勞動糾紛後的退股方案設計完善,否則極易陷入股權糾紛的泥沼之中。
這一問題的解決之道:善用持股平台!
2、防止股權激勵減損大股東對公司的控制力
如果不注意控制,極有可能造成公司被經理層控制或者產生董事會股東會僵局的情形,從而影響公司運營,作為公司創始股東來講,產生這樣的情形也是極其悲哀的。黃光裕與陳曉之爭應該成為企業家進行股權激勵的警鍾。股權激勵方案中,如何保證原始股東的控制權應當排在整個股權激勵方案的首位。
這一問題的解決之道:控制員工持股的比例!
來源:網路
G. 員工持股的股票好嗎
員工持股在短期內來看是利好,上市公司進行員工持股計劃,勢必會從二級市場上回購一部分股票,把這一部分股票作為激勵獎勵,派發給員工,這在短期內能為市場帶來增量資金,但是,從長期來看,他不能長期提高員工的生產積極性,完善公司的治理結構,員工絕大多數是以低於市場價格獲得公司的股票,有些甚至是無償方式購買該公司的股票,相對於那些以市場價格購買的投資者而言,他們有更多的虧損空間,在一定程度上不利於股票的健康發展。
H. 員工持股是利好還是利空
員工持股計劃的事情是積極的。原因如下:
1.上市公司推出ESOP,勢必會從二級市場回購大量股票,短期內可以為市場帶來增量資金。
2.從長遠來看,員工持股計劃的主要意義在於改善公司治理結構,提高員工積極性。員工持股計劃著眼於公司的長遠發展,不應過分強調其對資本市場的短期刺激作用。
擴展信息:
1.好與壞應用於股票,是股票市場的語言,是能夠刺激股價變化的信息。
2.利好信息是指刺激股價上漲的信息,如上市公司經營業績改善、銀行利率下調、社會資金充裕、銀行信貸資金放鬆、市場繁榮等。,以及其他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有利於股價上漲的信息。嚴格來說,利潤是指能夠刺激股價上漲的信息披露。負面的,股票市場術語。指能夠導致股價下跌的信息,如上市公司經營業績惡化、銀行緊縮、銀行加息、經濟衰退、通貨膨脹、天災人禍等。、以及其他可能導致股價下跌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不利消息。
3.員工持股計劃是一種新的股權形式。企業內部員工認購公司部分或全部股權,委託員工持股會(或委託第三方,一般為金融機構)作為企業法人進行託管和集中管理,員工持股管理委員會(或董事會)作為企業法人進入董事會投票和分紅。有兩種:(1)員工通過購買企業的部分股份,擁有企業的部分產權,並獲得相應的經營權;(2)員工購買企業的全部股份,擁有企業的全部產權,使其員工對企業擁有完全的管理權和表決權。
4.員工持股計劃的主要功能:
(1)奠定企業民主管理的基礎。
(2)擴大資金來源,增加員工收入。
(3)留住人才,為員工提供保障。
(4)調整企業收益權,改變企業約束機制。
I. 員工持股計劃對股價的影響解析
是否員工持股計劃的公司就值得買入?答案並不如此簡單,盡管同為員工持股計劃,但不同方案之間還是存在不小的差異,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既有計劃就漲停的公司,也有計劃之後股價出現下跌的現象。J. 為了員工持股計劃,而打壓股價嗎
資管機構在執行員工持股計劃的建倉期打壓股價應屬正常現象,原因如下幾點:
1、任何資管機構在為持有人進行資產管理時有一個信託責任在里頭。最大限度維護持有人利益是其根本出發點。低價建倉,顯然對持有人是極端有利的。
2、公司出台員工持股計劃的目的是將員工和公司利益進行捆綁,持股成本越低,越能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提高公司的治理水平,長遠看能實現員工和股東的雙贏。
3、如果資管機構不控制持股成本,員工持股計劃將無法實現預期目標,持股計劃存在期一結束,員工紛紛退出,無法達到長期激勵作用。而如果持股成本過高,1:1杠杠將員工置於高危險的境地,不僅起不到激勵,反而起反作用的效果,所以西王在員工持股計劃通過的時候就發了一個三季度業績修正公告,應該是有意為之。
當然,為了降低時間成本,特別是大盤高歌猛進的時候,暫時的退出也是可以的,等計劃建倉完畢再回來。但問題是,回來時,還能不能以這么低的股價介入,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