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三天漲十倍的股票有哪些
第一名,中潛股份,工業機械類,近兩年最大漲幅超19.93倍
第二名,誠邁 科技 ,軟體服務板塊,近兩年最大漲幅超18.2倍
第三名,堅朗五金,建材板塊,近兩年最大漲幅超17.53倍
第四隻,英科醫療,醫療保健板塊,近兩年最大漲幅超15.03倍
第五名,興齊眼葯,醫葯類,近兩年最大漲幅超超14.15倍
第六名,春風動力, 汽車 板塊,近兩年最大漲幅超11.5倍
第七名,聖邦股份,半導體板塊,近兩年最大漲幅超11.23倍
第八名,百潤股份,釀酒板塊,近兩年最大漲幅超10.4倍
接下來,就讓我們逐一分析這幾只股票,看看其共同點是什麼
中潛股份,2016年上市,主要是做潛水用品,業績表現在這兩年間平平無奇。這是一隻比較明顯的庄股。股本2.04億。
誠邁 科技 ,2017年上市,主營是軟體外包服務,在其大漲的2019年業績也同比大漲超9倍。上漲期間,其股本在8000萬。
堅朗五金,2016年上市,主營是門窗等五金產品,19年和20年業績都出現了大幅上漲。股本3個多億。
英科醫療,2017年上市,主營醫療手套,受益於疫情,業績巨幅增長。股本2個多億。
興齊眼葯,2016年上市,主營眼科葯品,業績這兩年也是呈現大幅上升。股本8000多萬。
春風動力,2017年上市,拳頭產品是全地形車,業績最近兩年是逐年大增。股本1.3個多億。
聖邦股份,2017年上市,主營是模擬晶元,業績最近兩年也是逐年遞增的。股本當時是1個多億。
百潤股份,2011年上市,主營產品是雞尾酒,業績兩年都是大增。股本5個多億。
以上,就是這些十倍股的一個概況。
㈡ 業績最好的半導體股
半導體股票的龍頭股如下:
1、中芯國際
中國內地規模大、技術先進的集成電路晶元製造企業。中芯國際主要業務是根據客戶本身或第三者的集成電路設計為客戶製造集成電路晶元。中芯國際是純商業性集成電路代工廠,提供 0.35微米到14納米製程工藝設計和製造服務。
2、韋爾股份
全球CIS龍頭,主營半導體分立器件和電源管理IC等半導體產品的研發設計以及被動件、結構性、分立器件和lC等半導體產品的分銷業務。投資的韋豪創芯投資了包括景略半導體、愛芯科技、普諾飛思、新光維醫療科技以及地平線等半導體企業。
3、紫光國微
國內最大的集成電路設計上市公司之一。 公司以智慧晶元為核心,聚焦數字安全、智能計算、功率與電源管理、高可靠集成電路等業務,是領先的晶元產品和解決方案提供商,產品廣泛應用於金融、電信、政務、汽車、工業互聯、物聯網等領域。
㈢ 十倍股有哪些特徵
炒股如果能夠做到十倍股,不僅需要實力,更需要一些運氣。不過,我們也可以通過總結一些特徵,來提高我們抓到十倍股的概率,這樣就算抓不到十倍股,抓到一些翻個兩三倍的股票也是不錯的。
在股市裡面沒有新鮮事,過去發生的事情,在未來還會繼續發生。
所以,我們總結一下,最近兩年漲幅達到甚至超過10倍的股票,看看它們都有什麼共性。而後續的十倍股,就有可能出現同樣的特徵。
雖然最近兩年,行情普普通通,但也還是出了一些十倍股的,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是哪些。
第一名,中潛股份,工業機械類,近兩年最大漲幅超19.93倍
第二名,誠邁 科技 ,軟體服務板塊,近兩年最大漲幅超18.2倍
第三名,堅朗五金,建材板塊,近兩年最大漲幅超17.53倍
第四隻,英科醫療,醫療保健板塊,近兩年最大漲幅超15.03倍
第五名,興齊眼葯,醫葯類,近兩年最大漲幅超超14.15倍
第六名,春風動力, 汽車 板塊,近兩年最大漲幅超11.5倍
第七名,聖邦股份,半導體板塊,近兩年最大漲幅超11.23倍
第八名,百潤股份,釀酒板塊,近兩年最大漲幅超10.4倍
接下來,就讓我們逐一分析這幾只股票,看看其共同點是什麼
中潛股份,2016年上市,主要是做潛水用品,業績表現在這兩年間平平無奇。這是一隻比較明顯的庄股。股本2.04億。
誠邁 科技 ,2017年上市,主營是軟體外包服務,在其大漲的2019年業績也同比大漲超9倍。上漲期間,其股本在8000萬。
堅朗五金,2016年上市,主營是門窗等五金產品,19年和20年業績都出現了大幅上漲。股本3個多億。
英科醫療,2017年上市,主營醫療手套,受益於疫情,業績巨幅增長。股本2個多億。
興齊眼葯,2016年上市,主營眼科葯品,業績這兩年也是呈現大幅上升。股本8000多萬。
春風動力,2017年上市,拳頭產品是全地形車,業績最近兩年是逐年大增。股本1.3個多億。
聖邦股份,2017年上市,主營是模擬晶元,業績最近兩年也是逐年遞增的。股本當時是1個多億。
百潤股份,2011年上市,主營產品是雞尾酒,業績兩年都是大增。股本5個多億。
以上,就是這些十倍股的一個概況。
共同特徵是什麼呢?
1.以上八隻股票,其中七隻股票上市時間都在5年以內。
2.以上八隻股票,其中七隻,在近兩年,業績都出現過大幅上升。
3.以上八隻股票,其中七隻總股本都不超5個億,這其中又有六隻股本不超三個億。
這幾個特徵裡面,我覺得最重要,也最有辨識度,對我們選擇十倍股,最關鍵的就是第一條
即, 絕大部分十倍股,都是上市五年以內的股票,
這一條很重要,因為這種股票上市不久,沒有什麼 歷史 包袱,成本也比較單純,如果配合再有一些業績大增的情況就很容易走出牛股。
這就給了我們一個選股思路和可操作的空間,下面就是十倍股選股步驟
首先第一步,
我們每天找出當天創 歷史 新高的個股
第二步
然後看看它是否是五年以內上市的股票
第三步
看看它的股本是不是很小,最好三個億以內
第四步
如果是,看看它是否業績大增或者明顯好轉
剩下要做的事情就是找個機會買入,突破或者回調買入就好。
這裡面操作難度最大的應該就是怎麼找當天創 歷史 新高個股,因為如果一個個去看,那麼工作量非常大,
所以我們可以用選股公式來進行這一步驟,整個過程下來就一兩分鍾,
H>=HHV(H,100);就是這個公式。
下一個通達信軟體,
然後將這個公式,用公式管理器,導入到條件選股裡面,然後周期選擇周線即可。
這樣每天收盤後用這個公式跑一遍就可以找出當天,創了100周新高的股票,然後再按照上面的選股步驟進行選股即可。
以上,就是十倍股有哪些特徵,以及以什麼方式來選擇可能的十倍股。
祝大家都能夠選到大漲的股票,賺個盆滿缽滿!
第一,市值小,這是必須的,如果你現在找一個市值已經上千億的,即便公司運作再怎麼好,再漲十倍的可能性很小
第二,業績穩定上漲,比如格力電器,從2013年到現在,7年時間已經上漲了10倍以上,與股價持續上漲同步的是公司的業績不斷增長。
第三,在風口的行業,像一些沒有太大的炒作空間的,比如,煤炭,鋼鐵,銀行等等,周期性比較明顯,基本很難會連續大漲,而一些新興行業,比如5G,新能源 汽車 ,新基建,都是屬於新的行業方向,有政策扶持,很容易就會受到資金追捧,但是追風口,收益大的同時也會伴隨高風險
相對來說一些漲了十倍的股,就是因為公司不斷發展,成為行業龍頭,並持續分紅給投資者回報,股價與公司基本面同步,而且都是漲起來之後才逐漸為世人所知,只有堅定的持股的投資人,才能真正達到這十倍的收益,普通人要發現,買到,並且持股拿到十倍收益,太難了
十倍股有哪些特徵?
十倍股可以說是可遇不可求,對於很多投資者來說,投資一生中能夠拿到一隻或者兩只十倍股就已經是了不起的一件事情了,那麼十倍股到底有哪些特徵呢,咱們接下來聊一聊:
1、十倍股要有穩定的盈利增長,業績和各項指標都優秀的股票才有可能成為十倍股,例如茅台的業績和基本面都是什麼樣的,我們前面的文章中也講過怎樣通過財務指標來選擇優質的股票,該如何看存貨,三大報表等等,這里就不在做過多的介紹了,有興趣的投資者可以自行翻閱我的文章進行查看。
2、十倍股有些方面是靠政策方向推動的,例如前兩年的兆易創新,完全是受益於政策方面對 科技 股的支持,以及國家 科技 發展戰略對晶元產業的支持等多方面的政策導向才把股價推升起來的,所以十倍股一般是受益於政策導向給出的支持態度決定的。
3、十倍股還會受到市場環境的刺激,例如全球疫情來臨後,短短不到兩年的時間里造就了英科醫療這只牛股,回首看一下,這完全是受益於疫情後對業績和基本面有了較大的改善,最終才把股價推升起來的。
綜上所述,對於投資者來說既是選到了十倍股也未必能有持股的定力拿到10倍,就想當時的中國國旅一樣,我自己的經歷是28塊錢拿到了50多就覺得已經很成功了,結果得益於2020年免稅的政策,這與咱們第二點說的基本一致,政策方面推動,國旅站上風口,最終在2020年實現翻了幾倍的行情,可以說我自己本身對股票的認知度已經很高了,但是依然沒有拿住,差的是定力,持股的耐心,不過還好,股市投資就是逐步的在這個市場中通過學習,實踐以及總結經驗才能更好的完善自己的交易系統,我也相信後面會有更多的投資者通過自己的努力選出和拿住十倍股的。不過這里還是要提示一下,投資股市是有風險的,入市需謹慎,投資者應該在投資股市之前先考慮如何保住自己的本金才是上上策!
十幾年能漲十幾倍的股票不少,幾年內漲十倍的就比較難得了,但總體上來說,十倍股都需要有以下特徵:
1、十倍大牛股通常都在大的行業賽道中
一家公司的成長空間,首先取決於所在的行業,以及行業中的細分賽道。
這個賽道的市場空間越大,就越容易出十倍股,比如:如果是一個萬億市場的賽道,現在公司的規模即便是做到了幾百億市值,那做為龍頭也仍然有十倍的空間,但如果只是一個市場規模幾百億的賽道,做到幾十億市值想再增長十倍都很難了。
2、要成為細分行業中的龍頭
任何行業,龍頭公司的市場份額一定是最大的,這樣才能有最大的成長空間。
同時龍頭公司具有先發優勢,可以積累自己較深的護城河,讓後來者難以和其競爭,或者後來者只能去更細分、競爭更激烈、利潤更低的細分領域去賺錢。
所以投資人都喜歡投龍頭公司,即便是抱團也喜歡去抱龍頭,競爭優勢明顯,業績更有保證,未來增長的空間也足夠大。
3、成長期行業中更容易出十倍大牛股
大家都知道,處於成長期行業的公司,由於行業快速發展,增長空間也更大,相對於處於業績下滑階段的夕陽行業,肯定更容易出十倍大牛股。
比如 科技 類行業、互聯網行業等等,通常一旦行業的爆發點來臨,處於領先地位的公司都會增長得超級快,很容易股價翻很多倍。
正所謂一旦風來了,豬都能飛上天。
但朝陽行業如果行業格局還不清晰,那選擇的難度其實很大,因為很多公司可能最終都活不下去。
而一旦行業格局清晰,龍頭公司的競爭優勢明顯,那麼很可能在市場的追捧下快速幾年就能走出十倍的行情。
4、成熟期的行業護城河深的公司長期也能走出十倍行情
成熟期的行業,公司的增長率一定比不過朝陽期的行業,所以通常即便有十倍的增長,所需的時間一定更長一些。
但只要不是技術要不斷更新換代的行業,通常到了成熟期,龍頭公司的優勢非常明顯,每年的業績和增長率都趨向於穩定,對公司的估值也相對容易,所以從中選擇出十幾年十倍的股票,難度相對來說要小得多。
5、周期性行業有能力踩准周期節奏也容易出十倍股
和成長期、成熟期的行業不同,周期性行業周期波動很大,非常容易大漲大跌,漲的時候速度非常快,所以如果有能力在周期啟動前就布局,那在周期上漲階段也很容易有十倍的漲幅。
但這個難度是非常大的,需要有對行業周期非常敏銳的把握能力,必須要提前布局才能收獲到最大漲幅,畢竟周期來的快去的也快,一旦在周期反轉下跌前沒有及時離場,或者對周期的上漲幅度判斷有誤,都很難有大的收益,甚至很容易虧錢。
6、有靠譜的管理層
管理層的誠信,對一家上市公司來說是最重要的,畢竟再好的公司,如果管理層想的是如何從市場上圈錢,而不是公司未來如何長期發展,那這樣的公司一定不會成為優秀的公司。
其次是管理層的認知和能力,越有格局、執行力越強的管理層,才能有機會帶領公司做大做強,但這個判斷難度挺大的,尤其是對於沒有辦法直接接觸到管理層的散戶來說,很多時候只能主觀判斷,只能見仁見智了。
所以想找出十倍大牛股,得在高速增長的大賽道,或者能穩定做很長時間的賽道中找,然後篩選出具有明顯競爭優勢、護城河深、管理層誠信的龍頭股,逢價格合適的時候買入,然後長期持有,才有機會享受到十倍增長的紅利。
這個沒有具體特徵!就看有沒有庄願意拉十倍的意思!
隨便舉個例子像當年的寒銳鈷業,我記得當年還打中過這只簽,當時上市一口氣從12.45拉到109塊,漲幅8倍多,開板當日換手率達到百分之73,大部分打中的股民都跑光了,一看這么多人都跑了,我也跟著跑路了。這種情況下誰都不會看好此股還會繼續漲!結果事實相反,後來看很明顯當時有庄高位接盤了,用了一年的時間把股價拉高到343元。最終這只股總漲幅達到27倍多。我相當於在這股票上少賺了10多萬!不過我這個人心不貪,只賺到手的錢,誰也不可能從頭到尾把錢都賺了!
人人都想拿到十倍股,畢竟這是巨大的收益,十倍股一般稱為「ten bagger」,那麼哪些股票能成為「ten bagger」,他們有沒有共性呢?其實共性還是有的,但十倍股的機會只屬於少數人,要不然所有人都能在股市發展,就不會有人虧錢了。
根據我長期投資的經驗,十倍股一般有三種形成方式:
第一種,新股上市後狂漲 ,直接漲十倍。這樣的十位股,一般只有上市公司的創始人、PE投資、大股東、董監高能夠享受,當然還有公開IPO發行上市時打新中簽的幸運兒,比如當年的暴風 科技 ,上市後就漲了幾十倍,還有中科曙光也是,上市後無數個漲停,直接成為「ten bagger」。
但也有些公司上市後表現不理想的,比如浙商銀行,上市後就破發,那麼為什麼有些股上市後能連續爆炒成為十倍股,有些卻直接破發呢?這是由投資者預期決定的,一般 科技 股、小盤股上市後容易成為十倍股,就算沒十倍也會有很多個漲停。而傳統行業或大盤股,則上市後表現較差,甚至可能出現上市就破發的情況。
第二種,風口上炒作 ,想必很多人都聽過一句話:「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這句話用在股市裡是很貼切的。很多股票沾上熱點題材,就踩上了風口,主力資金會瘋狂炒作熱門股票,然後吸引散戶跟風買入,有些股票就會在風口上達到癲狂,直接成十倍股。
比如說在2018年11月的時候,當時5G成為風口,我國的5G開始加速建設,主力炒作其中的東方通信,股價從四塊不到連續拉升,最高漲至41.88元,成為名副其實的「十倍股」,但實際上這家公司與5G根本沒什麼關系,就因為在風口上,「豬也飛了起來」。再比如沾上網紅概念股的星期六,也是連續暴漲。
但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在風口上炒起來的十倍股,其實都只是概念炒作,這些概念可以讓它們變成明星股,但並不會真正改變公司的基本面,最後從哪裡炒起來又跌回哪裡去,風停了,「豬也會摔死」!
第三種,業績驅動上漲 ,除了新股爆炒和主力炒作外,還有一類十倍股,是最為堅實的十倍股,就是依靠公司業績驅動,股價的高低,最終還是需要基本面支撐,只有公司不斷發展壯大,持續為投資者創造新增價值,股價才能長期上漲。真正持久的十倍股,都是與業績同步增長的。
比如格力電器,從2013年的前復權5元,到現在漲到60元,7年時間上漲了10倍以上,與股價持續上漲同步的是公司的業績不斷增長。
還有包括美的集團、海康威視、立訊精密等公司,長期股價早都已上漲十倍以上,這些公司能長期持續上漲成為十倍股,就是因為公司不斷發展,成為行業龍頭,並持續分紅給投資者回報,股價與公司基本面同步,雖然中途也有下跌,但長期保持了震盪上漲,成為十倍股。
綜上所述:
十倍股一般由新股上市估值提升、踩中風口資金炒作、業績持續增長驅動三種方式,第一種方式需要運氣打中新股,第二種風險很大,炒作完還是一地雞毛,第三種是適合大多數人的方式,但非常考驗投資者的眼光,因為很多十倍股都是成了十倍股你才發現他的好,如果人人都能抓住十倍股,那股市賺錢也太難了,我們能做的就是不斷提升自己的分析能力,盡可能尋找到第三類十倍股進行投資。
莊家在底部來來回回折騰了好多年,直到我失去耐心,把手裡的股票全部清倉。
我空倉後,以為這只股票沒有莊家時,它發布業績虧損公告,我開始慶幸自己已經清倉,這時它的股價卻開始逐步上漲……
我看著它不斷上漲,想不明白它上漲的理由是什麼。我開始後悔自己為什麼那麼沒有耐心,幾乎把股票賣在地板價上了。
突然,上市公司再次出現利差消息,股價也再次大跌,我慶幸自己扛住了誘惑,沒有追高買入。
我心裡暗自得意:任你妖股興風作浪,我自巋然不動,自然不會成為接盤俠。[呲牙]
某一天,股價突然快速上漲,當天封死在漲停板上。接著是第二天,第三天……第N天,每天一開盤就漲停,我想買也買不上了。
我萬分後悔,我為什麼不捂緊股票,如果股票還在手裡,賣了就能再買好幾套房子。
終於,連續n個漲停後,它打開漲停板了,股價橫盤或者緩緩上漲。此時,股吧里不斷出現上市公司的利好消息。
我果斷拿了一套房子的首付款買入,想著說不定可以賺回一套房子。
我想賣時,發現已經浮虧20%以上,實在是不忍心下手了,這時上市公司也沒有出現什麼利差消息,想必震倉後,會繼續創新高。
股價慢慢一路下跌,不斷創新低,我浮虧的比例越來越高,超過30%了,已經達到40%多了……,我不忍心看著虧損比例越來越大,不斷加倉攤低成本價,積蓄滿上,私房錢押上,每個月房租買進……
經過大半年時間,終於跌不動了,此時,股價再次回到起點,我也已經滿倉,沒有更多的錢補倉了。
我翹首以盼它再次回到最高點,這樣我不僅不用虧損60%多,還能賺回好幾套房子。於是我等啊等……
本來我在深圳有9套房子,炒股虧了2套,目前只有7套了[流淚]。我現在覺得,十倍股就一個特徵:讓我賠錢。[捂臉]
以後我再也不炒股票了,有錢了老實在國內買房子。
10倍大牛股有哪一些特徵?我們要知道,10倍大牛股分為幾種:
成長股的長期向上,導致的10倍大牛股,就好比茅台,伊利,平安等。他們是一個成長性業績,成長性股價的走勢,所以,持有的時間越長,10倍的概率就越高。
而這個時間短則5年多,長則10年多。
這些個股的特點就是每一個行業里的龍頭,有壟斷地位,並且利潤都是可以保持10~30%的年化復合增長。
周期股,在牛市裡誕生的10倍股!這些個股往往是在牛市泡沫下產生的10倍行情,特徵有:
1、市值非常小,處於100億以下,以30~80億為主;
2、題材和概念往往是當下的熱點,容易引爆追捧;
3、前期底部區域里震盪洗盤的時間非常充分,主力拿到了足夠多的籌碼;
4、游資抱團非常緊湊;
這些個股往往會在一輪大級別的牛市裡產生10倍的行情,並且是一個快牛,瘋漲的模式,啟動1年左右就可以看到10倍的漲幅!
妖股!所謂的妖股就難以判斷了,因為他們可能會因為一個小小的導火索就引爆一個10倍的行情。
但是這種妖股在平時很難看到,鳳毛菱角,難以把握。
結論:所以,從上面的幾種情況來看,成長股的10倍行情比較容易找到,但是抓住需要耐心。
牛市裡的10倍大牛股,找到比較難,抓住也需要定力。
而妖股,基本放棄吧,找不到,也抓不住!!
十倍股,那是絕對牛股,按我的經驗這類股大多數主要有以下特徵:
1.流通盤小,流通市值小,大多在100億以下
2.股價低,起步大多在20元以下
3.處於風口,行業有發展前景
4.有高的壁壘或者 科技 創新能力,市場佔有率高,龍頭企業
5.毛利率高,年符合增長率穩定,資產負債率低,現金流為正向穩定增長。
6.股息分紅高 穩定
技術圖形上特徵:
1.股價底部持續放量
2.DDX紅燭持續增多
3.股價延30 或者45 角穩健爬升,不破趨勢線
關於一般10倍股有哪些特徵?我個人在股市當中才有兩年時間,雖然期間沒有選到過10倍股,但是兩三倍的股票還是有選到的,這里我可以給出一些自己的建議。
第一,十倍股的市值一般不大。
我選擇的條件是一般在50億到200億之間,因為市值過小的股票一般是剛剛興起的公司,這種公司雖然有可能盈利,但是它的基本條件不太好,如果不是遇到好的市場的話,它是根本漲不到10倍的,一般長到兩三倍也就達到了高估值的地步,然後進行市場回落。然市值過大的話,我們都知道100億的10倍和1,000億的10倍,肯定是100億的10倍,更容易達到,所以市值需要大,但也不能過大,經過我這些年的研究,一般是指在50億到200億之間的公司,比較有可能達到10倍股。
第二,股東人數不宜多也不宜少。
我選擇的條件一般是在8千到4萬人之間,這個你只要去研究那些經歷過的10倍股,就可以發現他們在剛剛上漲期間的股東人數的一般在這個期間,當然我說的也只是一般只是大部分是在這個期間你也不要抬杠。
第三,市盈率在20~80之間。
我們都知道市盈率是指股票每股市價與每股盈利的比率,它反映了在每股盈利不變的情況下,當股息率為100%時所得的股票沒有進行投資的條件下,經過多少年投資可以通過股息回收的狀態,是我們投資股票所參考的一個重要條件,至於為什麼選擇20~80之間,因為一般情況下低於20的股票處於低估狀態,這樣的股票在以後是有可能會大幅度上漲,但是並不是一個短期的時間,而且也有可能是公司過度低估嚴重虧損的體現,之所以選擇最大為80,是我根據茅台的市盈率去推算出來的,僅供參考。
第四,近一個季度業績穩定上漲。
我們都知道股票上漲有一個潛伏期,我個人認為以一個季度的業績為准,上漲的幅度在10%~30%之間最為可靠,這樣的股票都是經過前期蓄力的體現,如果行業處於風頭浪尖,那它上漲到10倍股的可能性非常大。
第五,近一個月的成交量變大。
第六,處於行業熱點。
這個不用我多說了,一般設備股的股票必須是處於行業熱點的股票,即使不是處於行業熱點的股票,在它漲起來的時候也會成為一個行業熱點的焦點。
好了,以上是我個人關於10倍股的觀點,如有不足歡迎大家在下面提出共同討論。
㈣ 電力板塊龍頭股有哪些
長江電力、華能國際、中國核能、浙能電力、國投電力、國電電力、川投能源、桂冠電力等。
1.長江電力:電力行業龍頭股。 長江電力是中國三峽集團控股的上市公司,主要從事水力發電業務,現擁有三峽、葛洲壩、溪洛渡和向家壩四座電站的全部發電資產,年設計發電能力1918.5億千瓦時。
2.華能水電:國內大型流域水電開發企業和「西電東送」骨幹企業,是業內領先的大型流域、梯級、滾動、綜合水電開發企業。公司是國內第二大流域水電開發公司,是雲南省最大的發電企業和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最大的水力發電公司
3.華能國際:公司是發電裝機容量居國內行業 第一,公司可控發電裝機容量火電佔比90.2%,風電佔比7.2%,光伏佔比2.2%,水電佔比0.3%,生物質佔比0.1%
拓展資料
①明星電力據了解,明星電力主營水力發電、電力銷售和自來水生產、銷售。明星電力近日發布2019年半年度業績快報,2019年上半年營業總收入為8.0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7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016.25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8.04%;基本每股收益為0.155元,上年同期0.168元。
②長源電力長源電力於2019年8月28日披露中報,公司2019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34億,同比增長17.7%;實現歸母凈利潤2.5億,同比增長955.2%;每股收益為0.23元。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為15.3%,同比提高7.5個百分點,凈利率為7.6%,同比提高6.8個百分點。公司2019半年度營業成本28.8億,同比增長8.2%。
③西昌電力西昌電力主要業務為發電、供電、電力工程設計安裝。其中,發電、供電是公司的核心業務;發電包括水力發電和太陽能光伏發電。西昌電力近日發布2019年半年度報告,公告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收4.41億元,同比增長0.5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88.52萬元,較上年同期下滑189.20%。
桂東電力公司屬於電力行業,主營業務主要為水力發電和供電,是廠網合一、發供電一體化的企業。
㈤ 科技股票穩不穩,其中有哪些種類屬於優質股
過去十年,產業升級和技術迭代在大洋彼岸不斷發酵,成就了納斯達克的漂亮K線,科技行情引領了美股十年牛市。
在全球都在拼科技的階段,過去十年,是中國科技的黃金十年,這背後是經濟結構的轉型。2009年,我國將電子信息技術,定義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發放3G牌照,創業板開板。一系列重大事件的發生,讓一批批科技股成長了起來。
科技股大概率會擴散,所以大家可以繼續尋找一些沒有漲的科技股,盯緊!有些科技股,不會硬碰硬,也就是說不會鋒芒畢露,悶聲發大財,這種企業往往都是隱形冠軍股票。比如近期大漲的603737(三棵樹),業績持續增長,很多股民都不知道他是做什麼的。
繼續精選個股,市場不一定有大機會,但個股的幾乎足夠我們賺錢,怎麼來找?兩種方法,一種是跟著北上資金干,另外一種就是選擇創歷史新高的股票。當下老股票里,能創歷史新高的並不多,可以分散關注。
㈥ 「優質成長股名單」請收好 三大角度擇選「成長新星」
2019年上半年A股迎來盈利復甦的同時,上市公司業績也加速分化。41家上市公司營收和凈利潤均實現同比翻番,依靠內生或外延式增長實現了業務擴張,利潤大增,另一方面,99家上市公司營收和凈利潤均同比腰斬,主營收入大幅萎縮。
技術的革新、行業拐點的出現和供需關系的大幅改變會帶來一段時期內公司業績的爆發式增長,但長期來看,上市公司持續經營更是一場耐力戰,多少昔日牛股只是曇花一現, 在A股走勢兩級分化加深的背景下,持續穩定的業績增長才是保證個股穿越牛熊的關鍵。
環比成長: 僅16股連續3季度營收和凈利潤環比雙增
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剔除上市未滿一年的次新股,去年四季度以來僅有16家上市公司連續3季度實現營業收入和扣非凈利潤的雙增長,其中6股來自化工行業,行業景氣度的回升直接提振了相關個股的業績。
營收和凈利潤環比連續增長的個股中,9股連續3季度扣非凈利潤復合增速超過50%, 星源材質、南華儀器和萬業企業扣非凈利潤復合增速超過100%。
其中, 星源材質 是國內干法隔膜龍頭企業,上半年業績的增長主要源自於控股子公司合肥星源濕法隔膜產能逐步釋放和公司鋰離子電池隔膜產品銷量的快速增長。
南華儀器 主要從事機動車環保和安全檢測系統的生產銷售,公司具有與今年兩項 汽車 排放新標准實施相關新產品的技術和成本優勢,相關的兩項產品報告期內均取得良好銷售業績。
16隻連續3季度營收和凈利潤環比雙增的個股中,除萬業企業、三孚股份和江山股份外,其餘13股在2019年二季度的單季營業收入和歸屬於母公司凈利潤均達到了近五年來的最高值。隨著業務版圖不斷擴大,未來業績進一步增長可期。
長線成長: 14股連續五年扣非凈利潤增速大於30%
將時間周期拉長來看,扣除次新股影響,337股連續五年扣非凈利潤均實現正增長,14股連續五年扣非凈利潤增速均超過30%(2019年增速為中報數據,其餘年份為年報數據),業績穿越經濟周期,實現了長線成長。
從行業分布來看,14隻連續五年業績穩增的股票分布在10個申萬一級行業,來自醫葯生物行業的個股有3隻,其餘行業分別有1至2隻,行業較為分散。
市值方面,14股中 瀘州老窖 最新總市值超過1400億元, 億聯網路、健友股份 等5股為市值介於100億元至500億元的中盤股,其餘8股最新總市值均不足100億元。
從長期股價表現來看,業績長期穩健增長特徵的大中盤股走勢顯著優於小盤股,市值排名前三位的瀘州老窖、億聯網路和健友股份近5個交易日的股價均創下 歷史 新高,除了這三股外, 普利制葯和建設機械 今年以來股價漲幅也已超過60%且最新收盤價距離 歷史 最高價不足30%。
高盈利成長: 14股兼備高盈利能力和高成長性
在近三年扣非凈利潤增速均超過50%的短期爆發式高增長非次新股中,14股展現出了優異的盈利能力,最新中報年化凈資產收益率(ROE)超過20%,而在全部A股上市公司中,年化ROE超過20%的個股尚不足200家。
14隻高盈利成長股中,百億以上市值個股佔到10隻, 三一重工、中公教育、智飛生物 等個股均為細分行業龍頭。在今年以來市值加速向核心資產集中的大趨勢下,高盈利成長股成為了市場資金的寵兒,14股今年以來的平均股價漲幅達76%,滬電股份、深南電路、同策醫療、中公教育四股年內股價翻倍且近三個交易日的股價創下 歷史 新高。
本文源自數據寶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㈦ 炒股是買低價股好,還是高價股好,到底怎麼選擇更好
根據我股市實戰10多年以來的炒股經驗,我的觀點是買股票不能以股價高低來決定,低價股有低價股的好,高價股有高價股的好,並沒有絕對性的買低價股好還是高價股好。如果真要二選一的話,我個人還是會支持買高價股好。
低價股
低價股一般分為三類,其一就是真正的垃圾股,股價才會非常低;其二就是金融股,由於盤子太大了,股票波段太小,股價長期處於低價;其三就是被錯殺的優質股票,比如說某優質股票上市公司出現短暫利空,股價短期出現大跌,股價跌到低價股系列。
如上圖,這是當前A股市場的高價股,截止當前股價為202.12元,2019年才上市的,上市時間不足1年,股價自從上市不斷的被炒高,上市之後這家公司業績出現大幅虧損,截止2019年三季度公司虧損,每股收益虧0.56元,這只股票明顯就是垃圾股,這種股票絕對不能碰。
總結
通過上面對於高價股進行分類,以及對於高價股和低價股進行實際案例分析,低價股有垃圾股,也有潛力股;另外高價股有泡沫股,也有優質股;所以可以告訴我們,低價股和高價股都是有優劣之處。
從這里也告訴我們,到底買低價股還是高價股,應該要因個股情況而定,針對不同的高低價股票就有不同的價值,能不能買入都是否定的。如果要講究概率的話,我個人還是支持買入高價股,高價股優質股票多,成功概率大,買低價股買到垃圾股概率大,這就是我炒股十幾年以來的實戰經營得到的啟發。
㈧ 最高年股息率35%創造A股歷史!13股股息率超過10%(附名單)
數據是個寶
數據寶
炒股少煩惱
以去年末收盤價為基準股價,2018年共有895家A股上市公司的股息率超過一年期銀行定期存款利率1.5%,370家上市公司的股息率超過3%,13家上市公司股息率超過10%。
股息率是投資者判斷上市公司長期投資價值的重要指標。數據寶統計顯示,滬深兩市共有2603家公司公布2018年度分配方案,分配方案中包含現金分紅的有2577家,合計派現金額1.15萬億元。1072家的分紅方案已實施完成,1097家分紅方案已獲股東大會通過。
13股股息率超過10%
以年內已實施完成和年報公告已獲股東大會通過的分紅方案的總金額為每股派現額基準,以去年末收盤價為基準股價,2018年共有895家A股上市公司的股息率超過一年期銀行定期存款利率1.5%,370家上市公司的股息率超過3%,13家上市公司股息率超過10%。其中,來自房地產、化工和 汽車 行業的高股息率上市公司數量最多,各有超過30家上市公司2018年的股息率超過3%。通信、計算機、休閑服務行業高股息率上市公司數量最少。傳統行業依然是派現大戶。
蘭州民百、康力電梯、方大特鋼、曠達 科技 、三鋼閩光和英力特 2018年的股息率均超過15%。其中,康力電梯、英力特和曠達 科技 2018年的扣非凈利潤分別下滑83%、77%和45%,股息率卻創近年新高。據統計,這三家公司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分別為44.96%、51.25%和45.65%,股權集中度較高。
在股息率超過10%的13家上市公司中, 三鋼閩光和萊克電器 2018年扣非凈利潤增速超過30%,業績增長性最高。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13隻股票中,蘭州民百、康力電梯、安記食品和迪馬股份2019年以來的股價漲幅超過40%,走勢最好。
蘭州民百股息率創造 歷史 大股東分得8.7億
蘭州民百 2018年股息率高達35.09%,不僅為兩市最高,也創下了A股股息率最高的記錄。 2018年度公司分配方案為10派16元(含稅),較去年同期的分紅標准每10股派1元增長1500%。此外,公司在2018年已進行過10派1元和10派3元兩次現金分紅,三次分紅共計派發現金15.59億元,占當年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凈利潤的98.45%。通過三次分紅派現,蘭州民百持股比例高達55.6%的第一大股東紅樓集團2018年累計可獲得公司分紅收益8.7億元。
從業績表現來看,2018年蘭州民百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凈利潤15.84億元,同比增長超10倍,扣非凈利潤1.35億元,同比增長24.58%。 公司的高分紅資金主要來自於公司年內出售資產所帶來的非經常性損益的大幅增長,業績增長缺乏持續性。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以前公司上市以來的累計分紅率僅為22.07%,排在兩市第兩千餘位,而經過2018年的大手筆分紅後公司上市以來分紅率迅速攀升至70.93%,躋身兩市前100。
39股連續三年股息率超3%
結合前兩年已實施完成的分配方案來看,兩市共有39家公司連續三年的股息率超過3%(以該年末股價為基準股價)。 中國石化、中國銀行、農業銀行、上汽集團、長江電力 等權重股均榜上有名。在大盤遭受重挫的5月,連續多年保持高股息率的個股普遍抗跌性較好,三分之二的個股跑贏大盤,長江電力股價創 歷史 新高。
業績方面,39隻連續三年股息率超過3%的個股中,28股2018年的扣非凈利潤實現增長,17股連續三年的扣非凈利潤增速均大於0,整體來看業績增長的可持續較高。 方大特鋼、龍蟒佰利、寶鋼股份 等11股近三年的凈利潤復合增長率超過30%。
數據寶
㈨ 尋找反彈急先鋒:資金偏愛大消費 龍頭股迎反彈契機
編者按: 昨日A股市場全線反彈,白酒股領漲,大消費板塊成為反彈急先鋒。分析認為,大消費是典型的本土優勢產業,亦是外資長期增持的主要方向,未來外資對大消費板塊的青睞仍將持續。
A股全線反彈 大消費領漲
周三,A股三大指數全線反彈,滬指上漲1.91%,上探10日線。兩市全日呈單邊上漲走勢,成交量有所放大。截至當天收盤,滬指收報2938.68點,漲1.91%,成交額2263億。深成指收報9259.03點,漲2.44%,成交額2865億。創業板收報1528.69點,漲2.28%,成交額816億。昨日兩市共114隻個股漲停,16隻個股跌停。
盤面上,人造肉概念再度走強,雙塔食品(002481)、豐樂種業(000713)、艾普股份、維維股份(600300)、金健米業(600127)悉數漲停。白酒板塊成全日領漲中軍,板塊漲幅高達5.97%,瀘州老窖(000568)午後漲停,五糧液(000858)、洋河股份(002304)、古井貢酒(000596)、今世緣(603369)等均大漲7個點以上,五糧液報收109.9元,創 歷史 新高。種植業與林業板塊熱度不減,豐樂種業再次漲停,短期內已漲停8次。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時間5月14日上午5時,MSCI 5月半年度指數審議結果正式出爐。MSCI宣布將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的中國大盤A股納入因子從5%提高至10%。分析人士指出,隨著A股納入MSCI比例提升至20%的計劃落地實施,全年有望為A股帶來4600億元增量資金,外資持有比例高的消費股將直接受益於這一利好。
從MSCI披露的進度來看,將分三步提升A股納入因子。其中,今年5月份擴容是第一步,半年度指數審議時將大盤A股納入因子從5%提升至10%;隨著8月份、11月份「三步走」實施執行後,屆時MSCI新興指數成份股預計包含253隻大盤A股和168隻中盤A股。機構預測,疊加富時羅素納入如期落地,今年外資增量資金約在5000億元左右。國盛證券表示,大消費是典型的本土優勢產業,亦是外資長期增持的主要方向,未來外資對大消費板塊的青睞仍將持續。
大消費龍頭有望跑出
今年以來,食品、家電等大消費板塊相對穩健,成為市場寵兒。Wind數據顯示,年初至5月8日,食品飲料、家用電器、電子、醫葯生物分別上漲44.70%、34.30%、23.17%、22.80%,紛紛跑贏同期上證指數漲幅,在28個申萬一級行業板塊中也處於上游水平。在近日的劇烈市場震盪中,上述板塊也都展現出一定韌性,相對抗跌。
國泰君安表示,外資在行業偏好上比較固定,持續偏好家用電器、食品飲料、醫葯和電子等板塊;在個股選擇層面,外資未來或仍將繼續流入大市值、高ROE的個股。
廣發基金認為,我國消費行業是全球最具有競爭力的行業之一,居民人均收入增長、需求提升、消費者結構改變等將成為消費企業持續成長的長期動力。諾德基金認為,大眾品行業受益於消費升級,龍頭公司憑借品牌、規模、渠道等優勢有望繼續提高市場份額。
有分析指出,消費行業歷來是牛股的集中誕生地,不僅A股市場顯示出了這個趨勢,美國市場也證明了這個趨勢,消費板塊是標普500近三十年來表現最好的板塊之一。
公募基金偏愛大消費
在一季度中,公募基金持倉也有變化。在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重倉持倉中,食品飲料、非銀金融和農林牧漁等行業增倉幅度較大,行業配比分別增加2.94%、1.30%和1.26%;銀行、建築裝飾、公用事業等行業減倉幅度較大,倉位分別下降1.71%、1.40%和0.87%。
從一季度股票型、混合型基金的重倉持倉佔比來看,食品飲料、醫葯生物、非銀金融為公募基金重倉的前三大行業,佔比分別為14.19%、11.51%、10.92%。鋼鐵、綜合、紡織服裝為公募基金重倉的後三大行業,佔比分別為0.16%、0.29%、0.39%。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員雷昕認為,今年一季度,股混型基金規模增長的幅度較大,股混型基金整體偏好食品飲料、醫葯生物、非銀金融、農林牧漁等大消費板塊,中國平安、貴州茅台、五糧液依舊是公募基金重倉股。在債券型基金方面,可轉債的倉位整體有所增加,同業存單比例有所下降,中長期純債型基金的杠桿率呈現小幅上升態勢。
在具體板塊上,1月份受政策面刺激影響,大消費板塊成為市場熱點,家用電器全月領漲;2月份5G概念持續發酵,TMT板塊行情火爆,電子、計算機、通信、傳媒行業漲幅居前;3月份在豬價上漲的帶動下,農林牧漁成為表現最佳的行業板塊。從整個第一季度看,計算機、農林牧漁和食品飲料行業漲幅居前三,指數收益率分別為48.46%、48.42%和43.58%。
為什麼公募基金青睞大消費板塊?廣發基金國際業務部副總經理、廣發消費升級擬任基金經理李耀柱認為,我國消費行業是全球最具有競爭力的行業之一,居民人均收入增長、需求提升、消費者結構改變等將成為消費企業持續成長的長期動力。自2017年3月份以來的最近兩年,外資偏好流入的行業呈現高度的集中性,食品飲料、家用電器、醫葯生物等大消費最受青睞。在二級行業上,白電、白酒的持倉比重在各自一級行業中占絕對優勢。
展望未來,國泰融安多策略基金經理高楠表示,長期看中國經濟是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盈利能力的過程,繼續看好農業、TMT和消費龍頭。李耀柱認為,今年5月份將迎來MSCI第二次擴容,從中長期來看,外資參與A股的程度會繼續提高,機構對消費龍頭企業的持續偏愛,有望進一步提升消費板塊的估值水平。
掘金點
五糧液(000858)
5月10日,五糧液在宜賓總部正式召開2018年度股東大會,通過此次股東大會,五糧液從經營目標、經銷渠道、品牌建設等多個方面,向外界傳達出上市公司的具體規劃和布局。據介紹,五糧液2018年完成營業收入400.30億元,同比增長32.61%;實現凈利潤134億元,同比增長38.36%;超出2017年經營計劃,即「2018年收入力爭26%增長」。2019年五糧液的營收目標再增百億元,為500億元。
二級市場上,在A股近期持續下跌的情況下,五糧液股價卻持續收紅,不少券商分析師密集給出「買入」、「推薦」評級。招商證券發布五糧液的研報指出,改革加速推進,重視渠道正循環紅利,上調目標價至130元。公司自年初營銷組織變革推動以來,改革進入關鍵期,強力執行支撐下,方向上切中關鍵要點,改革循序落地,渠道信心回升,需重視渠道正循環後的紅利釋放。上調19-20年EPS預測至4.47和5.49元(前次4.24、5.08元),估值折價有望逐步改善,給予20年24倍PE,上調目標價至130元。
瀘州老窖(000568)
瀘州老窖業績再創新高。4月25日,瀘州老窖公布了2018年年報及2019年一季度報。公司2018年營業收入130.55億,同比增長25.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4.86億,同比增長36.27%。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收41.69億,同比增長23.7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15億,同比增長43.08%。
這是瀘州老窖自創立至今獲得的最好成績。這家公司上次創造的營收峰值是2012年的115.6億元,在那之後行業進入下行周期,瀘州老窖業績也一路走低,直到2017年,其營收才再次回升至百億。
目前,瀘州老窖正在對品牌進行清理和提價,其產品條碼刪減幅度已超過90%,公司將資源集中在國窖1573、瀘州老窖、窖齡酒等幾個大單品上。進入2019年以來,瀘州老窖還對前述幾個大單品做了提價,希望藉此進一步提升產品的利潤空間,並樹立品牌整體的高端化形象。
二級市場上,5月15日,瀘州老窖漲停。龍虎榜數據顯示,深股通席位買入3.48億元同時賣出2.72億元,並同時位居買一、賣一席位。三個機構席位合計買入1.51億元,銀河證券紹興營業部買入5516萬元。
伊利股份(600887)
4月25日,伊利股份發布2019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伊利股份一季度營業總收入231.3億元,同比增長17.1%;凈利潤22.8億元。
正如伊利股份董事長潘剛所言,持續高增長的業績得益於伊利股份 健康 生態圈的構建。伊利股份通過匯聚全球的創新、市場、人才、自然等各方優質資源,成為橫跨大 健康 領域內多品類的布局者、帶動 健康 食品行業發展的引領者、更值得消費者信賴的 健康 食品提供者,實現了 健康 領域的新生態、新價值。
在伊利股份業績持續走高的背後,其品牌滲透力正不斷增強。根據凱度消費者指數中國城市戶內樣組數據,2019年第一季度伊利股份市場滲透率為64.3%,遠高於行業滲透率增速。同時,伊利股份的綜合市場佔有率穩步提升,已達到25.6%,穩居亞洲榜首,持續領跑行業。
其中,伊利股份主要單品金典、安慕希營收增長率為20.5%、25.5%,而各自主要競品特侖蘇、純甄增長率則分別為10.0%、11.7%。新產品布局與新營銷渠道在2019年繼續發力,為企業營收、利潤做出相當程度的貢獻,增長動能強勁。
格力電器(000651)
格力電器日前披露2018年年報,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000.24億元,同比增長33.33%;實現歸母凈利潤262.03億元,同比增長16.97%。在2017年暫停分紅之後,格力電器2018年年報重啟年度分紅方案,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5元(含稅),合計派發現金紅利90.23億元。若加上2018年半年報36.1億元的分紅方案,2018年格力累計分紅超過126億元,刷新公司年度最高分紅紀錄。自1996年上市以來,至今累計分紅將高達544.25億元。
空調行業的頭部效應不斷加強。格力電器在營收、凈利潤增速方面,雙雙大幅領跑行業數據。據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數據,2018年家電行業主營業務收入為1.49萬億元,同比增長9.9%;利潤為1225.5億元,同比增長2.5%。
在新能源方面,公司將推進新能源技術研究的創新,提升光伏產品可靠性,掌握工業儲能系統核心的集成及能量調度控制技術,進一步發力海外市場。擴展再生資源業務領域,深耕再生資源技術研究,集中資源和技術優勢,推動高質量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
本文源自投資快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㈩ 最近股票漲的最好的個股有哪些
1、美亞光電
現在行情火熱,有些人嫌棄它漲得慢,但熊市的時候,美亞光電卻是那種讓我能安心入睡的股票。不僅是股價漲得穩,每年的業績也很穩。主要在20日均線以上慢慢上漲。如果跌破20日均線,可能意味著會轉入震盪。但對於美亞光電,不到那種瘋狂的大牛市後期,不要輕易賣出。
2、寧德時代
在整體新能源行業出現下滑趨勢的時候,寧德時代憑借產品技術、客戶資源、產能規模等多方面優勢實現逆市上漲,2019年動力電池出貨量達32.32GWh,同比增加37.4%;動力電池市場佔有率首次超過50%,同比增加10.5個百分點。
3、中國平安
綜合個各項業務,平安極端的營運利潤保持穩定增長,且分紅逐步與營運利潤掛鉤,未來的價值增長將帶來穩定持續分紅,有利於估值提升。
4、貴州茅台
此次疫情雖然對短期白酒公司的財務報表有沖擊,但是中期來看優質的白酒股龍頭具備較強的抗風險能力,仍然不失為中長期戰略配置的重點,尤其是白酒龍頭:茅台、五糧液。
5、信維通信
這個股票是作為5G股票池中的一個重點個股。信維通信的業務重點布局在天線、無線充電、射頻前端等業務,在5G時代有很大發展空間。該公司的2條技術路徑:傳統天線技術將受益MIMO技術帶來的市場增量;而LCP天線技術有望受益於毫米波天線模組的規模化應用。
此外,無線電充電業務,切入大客戶供應鏈,將持續提升市場份額,並且隨著手機配備無線充電發射端的趨勢的明確,這項業務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