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主力排名 > 投資組合包括全部股票則投資

投資組合包括全部股票則投資

發布時間:2022-12-20 02:12:50

『壹』 根據分散化投資的原理,一個投資組合中,所包含的股票越多,風險越小。對嗎

本身股票就是有很大風險的投資品種,投資組合可以有股票、基金、黃金、債卷、儲蓄等許多品種,當然越分散,相對說風險小一些,同樣道理,如都買股票,買一隻股票相對風險較大,如公司經營不好,虧損或倒閉,你就要承受很大風險,但你如買了多隻股票,即使某家公司虧損、倒閉;但其它公司都能贏利,可以把這家虧損或倒閉的公司的損失彌補過來,你就不會有什麼風險了,這樣回答你滿意嗎?

『貳』 什麼是 完全投資組合

現代資產組合理論是研究在各種不確定的情況下,如何將可供投資的資金分配於更多的資產上,以尋求不同類型投資者所能接受的收益和風險水平相匹配的最適當、最滿意的資產組合的系統方法。在現代資產組合理論中,若考慮某單個投資者的決策,可進而探討各種資產市場價格的決定,再進一步考慮到價格變動時資產選擇決策的反作用,就成為資本市場的均衡理論,即資產價格決定理論。現代資產組合理論在財務領域中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一、現代資產組合理論的演變軌跡
(一)從馬科維茨模型到單指數模型
現代資產組合理論的發端可以追溯到哈瑞·馬科維茨於1952年發表的題為《資產組合》的文章,及其後(1959) 出版的同名專著。在上述文章和專著中,馬科維茨詳細闡述了「資產組合」的基本假設、理論基礎與一般原則,從而奠定了其作為「資產組合」理論開創者的歷史地位。
1 、馬科維茨「資產組合」理論的基本假設
(1) 投資者的目的是使其預期效用 最大化,其中 , 和 為預期收益率和方差,被用於刻畫預期收益率的大小以及風險程度狀況,是投資者進行投資決策的重要參考變數。
(2) 投資者是風險的厭惡者,風險用預期收益率的方差來表示。
(3) 證券市場是有效的,即市場上各種有價證券的風險與收益率的變動及其影響因素都為投資者掌握或者至少是可以得知的。
(4) 投資者是理性的,即在任一給定的風險程度下,投資者願意選擇預期收益高的有價證券,或者選擇預期收益一定,風險程度較低的有價證券。
(5) 投資者用有不同概率分布的收益率來評估投資結果。
(6) 在有限的時間范圍內進行分析。
(7) 摒除市場供求因素對證券價格和收益率產生的影響,即假設市場具有充分的供給彈性。
2 、馬科維茨模型的結構簡述
馬科維茨首先對個別資產的收益及風險給予了量化,且認為單個資產的預期收益率為: , 為某實際收益率, 為某收益率出現的概率。風險可以用收益率的變動幅度(即方差) 表示,變動幅度越大,方差越大,風險則越大。
(2) 資產組合的收益率和風險分別由以下兩個等式給出: 其中 為資產組合的預期收益率, 為構成資產組合的這種資產的預期收益率, 表示這種資產在整個資產組合中的權重。
資產組合的風險可以用方差表示,其公式為: 。資產組合的構成,知道了個別資產以及按不同比例組成的資產組合的收益和方差的計算以後,就可以按風險一定時利潤最大的原則確定每種資產在整個資產組合中的比重。
單指數模型對馬科維茨模型的簡化。運用馬科維茨模型選擇資產組合,需要進行大量繁復的計算。為了解決馬科維茨模型存在的這一缺陷,威廉.夏普(Villian. F. Sharpe ,1963) 在《對於「資產組合」分析的簡化模型》一文中,提出了單指數模型。這一模型假設每種證券的收益因某一種原因並且只因該種原因與其他證券收益相關,而且每種證券收益的變動與整個市場變動有關。較之於馬科維茨模型,單指數模型大大簡化了,但是這種簡化是以犧牲一部分精確性為代價的,因此其應用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二)現代資產組合理論的必然延伸:兩種資產定價模型
1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Capital. Asset . Pricing.Model - - CAPM) 的基本假設:
(1) 投資者是厭惡風險的,其目的是使預期收益達到最大。
(2) 所有的投資者對所有證券的均值、方差都有相同的估計。
(3) 不考慮稅收因素的影響。
(4) 完全的資本市場,即:
a、無交易市場;
b、所有資產完全可分;
c、投資者是價格制定者;
d、所有資產數目一定。
(5) 存在無風險資產,投資者可在無風險利率下進行無限制的借貸。
(6) 資本市場處於均衡狀態。
在上述假設的基礎之上,夏普研究後認為,所有的投資者面臨同樣的投資條件,這樣他們就都會按馬科維茨模型作出完全相同的決策。這時構成的資產組合點一定是有效前沿上( Efficent set) ( E(rp) - rf) /δ(rp) 值最大的點。而這一點正是市場資產組合M點,這條經過rf 與市場資產組合M 點的線稱為資本市場線。所有的投資者都必然處於這條資本市場線上。知道某種資產的β值,再從這條資本市場線上我們也就找到了該種風險資產的證券市場線,從這條證券市場線上我們就可以找到證券預期收益率與風險的關系
2 、套利定價模型
CAPM 模型一直在金融定價模式領域占統治地位,然而,史蒂芬. A. 羅斯( Stephen. A. Ross) 認為,事實上找不到實際的證券來證明這個模型,並在《經濟理論》(1976) 雜志上發表了題為《資本資產定價的套購理論》的文章,在該文中,他提出了「套利定價理論」,簡稱APT 模型。資本資產定價模型與套利定價模型的主要區別在於:資本資產定價模型依賴於均值——方差分析,而套利定價模型則假定收益率是由一個要素模型生成的。後者不需要像前者那樣對投資者的偏好作出很強的假定,即套利定價模型並不依據預期收益率和標准差來尋找資產組合,而是僅要求投資者是一個偏好擁有財富多多益善者。
二、對現代資產組合理論的簡要評析
由上述討論我們不難看出:馬科維茨分散投資理論的主要貢獻在於應用數學上的二維規劃建立起一套模式,系統地闡明了如何通過有效的分散化來選擇最優資產組合的理論和方法。正是由於在分散投資理論方面的卓越造詣,馬科維茨獲得了1990 年度頒發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夏普的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為資產選擇開辟了另一條途徑,他應用對數據的回歸分析去決定每種股票的風險特性,從而把那些能夠接受其風險和收益特性的股票,結合到一個「組合」中去的做法,大大簡化了馬科維茨模型的計算量。而羅斯的「套利定價理論」則從假設條件上做文章,比較而言,套利定價模型在內涵和實用性上更具廣泛意義。總之,現代資產組合理論通過以馬科維茨、夏普、羅斯等為首的眾多經濟學家的努力,在基本概念的創新、理論體系的完善、研究結論的實證和結論應用的拓展上都取得了重大進展。但時至今日,現代資產組合理論仍然存在方方面面的問題。
1 、馬科維茨分散投資理論的缺陷
在理論方面,馬氏認為大多數有理性的投資者都是風險的厭惡者這一論點,其真實性值得懷疑。例如,投資者在遇到一種證券能得到7 - - 23 %的收益,和另一種證券的收益為9 - - 21 %時,他願意接受前者而放棄後者顯然是不理智的,因為兩種證券的平均收益都是15 %。按馬氏的理論設想,預期收益和風險的估計是一個組合及其所包括證券的實際收益和風險的正確度量;相關系數是證券未來關系正確的反映概念;方差是度量風險的一個最適當的指標等,這些觀點難以讓人信服。因為:第一、歷史的數字資料不大可能重復出現;第二、由於一種證券的各種變數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經常變化,因此證券間的相互關系不可能一成不變。第三、理論上,按照馬氏的理論,應用價格的短期波動去決定一種證券的預期收益,應有一個高的或者一個低的預期方差。可是,在實踐中,如果投資者受了有限流動性的約束,或者他們確實是一些證券的保存者,那麼,短期價格的波動本身並不對他們產生什麼實際意義的風險。在實際應用上,馬氏的理論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首先,產生一個組合要求一套高級的而且相當復雜的計算機程序來進行操作。實際上許多執業的投資管理人員並不理解其理論中所含的數學概念,且認為投資及其管理只是一門藝術而不是科學。其次,利用復雜的數學方法由計算機操作來建立證券組合,需要輸入若干統計資料。然而,問題的關鍵正在於輸入資料的正確性。由於大多數收益的預期率是主觀的,存在不小的誤差,把它作為建立證券組合的輸入數據,這就可能使組合還未產生便蘊含著較大幅度的偏誤。再次,困難還在於大量不能預見的意外事件的發生,例如,一個公司股票的每股贏利若干年來一直在增長,但可能因為股票市場價格的暴跌,其股價立刻隨之大幅度下降。從而導致以前對該公司的預計完全失去其真實性。此外,證券市場變化頻繁,每有變化,就必須對現有組合中的全部證券進行重新評估調整,以保持所需要的風險- - 收益均衡關系,因此要求連續不斷的大量數學計算工作予以保證,這在實踐中不但操作難度太大,而且還會造成巨額浪費。
2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局限
按照CAPM 模型的構思,應用beta 分析法的投資者願意接受與市場相等或接近的收益率,排除了投資者比市場幹得更好的可能性。這種方法否定了證券的選擇性和分析家識別優良證券的投資能力。事實證明建立在大量調研基礎上的選擇性投資能夠取得優異的收益成果。同時市場指數不一定真正反映全部股票的市場情況,一個投資者完全有可能將其資產組合做得和市場指數一樣,但在實際市場上的投資卻未必能取得預期的收益。CAPM 模型假定股票市場是均衡的,而且所有投資者對於股票的預期都是相同的。事實並非如此,在證券投資中,有所謂「最後樂觀的投資者」和「最後悲觀的出賣者」,這類現象用CAPM 模型很難加以闡釋。隨機遊走理論家們從根本上反對資產組合理論,他們認為未來的收益率是不可能預計的,因為股票的短期波動全然無法預測。在他們看來,確實的輸入資料是不存在的,所以,組合的構建只不過是一種有趣的數學游戲而已。
3 、套利定價理論的不足
套利定價理論本身沒有指明影響證券收益的是些什麼因素,哪些是主要的因素,以及因素數目的多寡。一般而言,象諸如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通貨膨脹率、利率、公司資信、付息等均屬影響證券收益的基本因素,但重要因素大致在10 個左右。然而,這一問題還有待理論與實務界的進一步探索。概而論之,現代資產組合理論尚存在理論研究假定太多、風險分散方式有限、風險觀念判斷機械、實際應用操作困難等方方面面的缺陷,要改進完善之,絕非一日之功,未來還有不斷探索的慢慢長路。
三、對現代資產組合理論的現實思考
應當說,通過持有資產的多元化來分散投資風險對任何國家在任何階段的資本市場都實用,但這只是樸素的資產組合思想。現代資產組合理論是通過建立數學模型進而精確地計算各種資產的持有量來分散投資風險的,因而其合理運用決不是一蹴而就之事。結合我國實際,我們認為在我國借鑒現代資產組合理論應注意如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1 、實用性
在我國,由於資本市場特別是證券市場出現的時間較短,目前至少還存在下述問題: (1) 有關管理部門對證券市場的宏觀調控隨意性較大,證券市場的大起大落時有發生。(2) 政策法規尚不健全,已頒布的法規也尚未完全落到實處。(3) 證券商及其他機構投資者的自律不足,存在不同形式的違規經營行為,市場投機氣氛較濃。(4) 一些上市公司參與炒作本公司股票,且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不規范,甚至存在財務報表的弄虛作假現象。(5) 缺乏機構投資者,等等。以上諸方面原因,致使我國現階段的證券市場遠未達到中強有效性(1991 ,沈藝峰;1996 ,吳世農;1996 ,楊朝軍、邢靖) 。因此,現在還不宜大力提倡用現代資產組合理論來指導我國已設立的投資基金的運作。
2 、有效性
客觀而論,在證券市場上進行組合投資,是依照現代資產組合理論的方式還是採用傳統經驗的辦法,本身就存在不少爭議,恐怕沒有一個投資管理者能夠說自己是唯一的依靠資產投資組合理論來進行投資組合管理的。而且,由於現代資產組合理論的應用成本巨大,任何一個投資者都不可避免地要在其應用成本和應用效益之間進行比較權衡。因此,現代資產組合理論在我國的應用應以有效性為判別標准,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地作出運用抉擇。
3 、局限性
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我國證券市場已完全具備了現代資產組合理論運用的環境,其運用的局限性仍然存在。第一,就投資需求而言,我國的證券投資具有典型的散戶特徵與投機性特性(這一點前已述及) ,由於資金規模和專業水平的限制,加之缺乏理性的投資理念,散戶幾乎不可能科學規范地運用現代資產組合理論進行證券組合的投資;第二、從投資管理來看,我國非常缺乏高水平的投資管理專門人才,因此,在我國還需要經過一定時間的理論研習與實踐磨練,才能鍛造出理解和掌握現代資產組合理論並賦與實際運用的投資家;第三、從投資市場考慮,我國證券市場信息來源和質量、市場規模和結構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毫無疑問投資市場現存的這些問題肯定會給現代資產組合理論的運用帶來不少困難。
當然, 通過持有資產的多元化來分散投資風險對任何國家在任何階段的資本市場都適用, 但這只是樸素的資產組合思想。現代資產組合理論已通過建立數學模型進而精確地計算各種資產的持有量來分散投資風險, 實現了質的飛躍。現代資產組合理論的成功運用以資本市場具備有效性為前提。由於資本市場特別是證券市場, 在我國出現的時間較短, 目前還存在著下述問題:
1.有關管理部門對證券市場的宏觀調控還存在著一定的隨意性, 證券市場大起大落時有發生。
2.有關政策法規尚不十分健全, 已頒布的法規也未落到實處。
3.證券商及其他機構投資者的自律不足, 存在超規模自營、超比例持有同種股票、操縱股價等違規經營行為, 市場投機氣氛較濃。
4.一些上市公司參與本公司股票的炒作, 甚至有的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資收益已成為其利潤的主要來源; 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不規范, 一些上市公司和證券商聯手利用內幕消息進行交易, 甚至存在上市公司為了自身的利益, 財務報表作假的現象。
5.缺乏機構投資者(在發達國家, 機構投資者持有的證券一般占市場份額的50% 以上)。資金巨大的保險基金、養老基金不能進入股市, 致使證券市場缺乏有理性的投資者和有力的支撐。以上諸方面的原因, 致使我國現階段的證券市場不具備中強有效性。一些研究者的實證分析也證明了這一點。因此, 現在尚不宜用該理論模型來指導我國已設立的投資基金的運作。事實上, 我國目前的投資基金也不是按該理論模型來運作的, 對上市公司的股票的投機多於投資, 也是「炒作」行為, 與證券商或其他機構投資者的「炒作」行為無異。
當我國證券市場發展到滿足下列條件時,則可用現代資產組合模型來指導投資基金的運作:1.對證券市場的宏觀調控得當。2.有關政策法規得以建立健全並監管得力。3.機構投資者嚴於自律, 理念從投機轉為投資。4.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規范, 精力集中在如何發展生產上。5.較多的投資基金進入證券市場, 對證券市場起到支撐作用。

『叄』 進行合理的投資組合能降低投資風險, 如果投資組合包括市場上全部股票, 則投資者()

選擇D

『肆』 投資組合能降低風險,如果某基金的投資組合包括市場全部股票,則其

A.
財務管理理論認為,投資組合能降低非系統風險,但對系統風險無能為力。組合中的數量越多,對非系統風險的抵消效應越強。財務管理中一般認為20種以上就幾乎能抵消全部的非系統風險。現在組合中包括了市場全部股票,所以非系統風險被全部抵消,只存在系統風險。
題中所說的個體特有的特有風險就是指非系統風險。

『伍』 什麼是投資組合分析

投資組合是根據經典投資學理論不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原則,為了充分分散個股風險,並盡量追求投資收益波動更加平穩,選擇更多的相關性小股票進行投資,而不是把資金全部或者大部投入給某些或某個公司。這樣當某個公司或行業爆發較大的風險時,該組合可以較為平和的抵禦風險。

『陸』 企業為什麼要進行投資組合投資組合有哪些方式

投資組合(Portfolio):由投資人或金融機構所持有的股票、債券、衍生金融產品等組成的集合。投資組合的目的在於分散風險。
基金投資組合的兩個層次
第一層次是在股票、債券和現金等各類資產之間的組合,即如何在不同的資產當中進行比例分配;第二個層次是債券的組合與股票的組合,即在同一個資產等級中選擇哪幾個品種的債券和哪幾個品種的股票以及各自的權重是多少。
投資者把資金按一定比例分別投資於不同種類的有價證券或同一種類有價證券的多個品種上,這種分散的投資方式就是投資組合。通過投資組合可以分散風險,即「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這是證券投資基金成立的意義之一。
為了保障廣大投資者的利益,基金投資都必須遵守組合投資的原則,即使是單一市場基金也不能只購買一兩項證券。有些基金的條款就明文規定,投資組合不得少於20個品種,而且買入每一種證券,都有一定比例限制。投資基金積少成多,因而有力量分散投資於數十種甚至數百種有價證券中。正因為如此,才使得基金風險大大降低。
如何選擇基金投資組合
市場持續震盪,風險凸顯。在選擇基金理財投資時,秉承「一堆雞蛋多個籃子」的理念,優選基金做投資組合,更助你抗風險。基金組合應結合自身所處生命周期,承受風險能力與投資期限而投資多隻各類型基金,均衡風險管理,增強投資的穩定性,使基金投資在各個階段都能獲得較好的收益,而不能簡單地將股票基金累計相加。
那麼,投資人應如何選擇基金作為自己的投資組合呢?
一、要有自己的投資理念。許多投資人盲目地跟著市場、他人買賣基金,哪只基金漲幅居前就追買哪只,完全沒有把資金的安全邊際放在第一位。建議入市之前,好好學一學基金理財知識,權衡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同時了解國家的經濟動向或趨勢,然後把握投資策略。
二、明確目標持續性投資。各類股票基金各有其特色,各有其特點。如果你正處於生命的積累階段,要投資未來購房、孩子上學費用,那麼,你就首選成長型股票基金為主;如果你正處於生命周期的分配階段,既要供孩子上學,又要自己養老,那麼,你就選收入型股票基金(價值型基金)為主。總之,一定要清楚自己持有基金組合所期望達到的目標,堅持持續性地投資。
三、投資一定要有核心組合。你的投資組合的核心部分應當有哪些主流基金組成?我非常認同股票投資的「核心——衛星」策略,在投資基金時也同樣適用。你應從股票基金中(主動型、偏股票型、平衡型)選擇適合自己的、業績穩定的優秀基金公司的基金構成核心組合。年輕的可占你基金組合資金的80%,年老的可佔40%——50%,另用10%投資防守型基金(債券基金和貨幣基金),用10%投資在市場中業績表現出色的為你的衛星基金,獲得較高收益。
四、「不投資指數基金是你的錯。」借用巴菲特的話來指導自己的投資技巧。今年的市場也證明了他的經驗。因而,在每種組合投資中,應擁有1——2隻股票市場的指數基金。如嘉實300和中小板ETF,這種擁有整個市場法不失為明智的方法。
五、不要將同類型基金做組合。盡管各基金的名稱不同,但注意「不管切得多薄,香腸片也還是香腸。」將同類型基金做組合是無效的。如果持有同類基金只數過多,會使你的組合失衡,不知不覺中讓你放大了市場風險,阻礙了你的投資目標的實現。有效的基金組合應是不同類型如股票型(主動型、偏股型和平衡型)、債券型、貨幣型等不同類型。
六、投資的期望值不要過高。市場經歷了2005年的股改,助推了基金翻番的業績,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對股改前市場的補漲。這樣的業績在成熟市場是不可遇見的。投資者應降低對市場的投資收益。針對我們的新興市場,把預期收益調整約為30%左右就行了。

『柒』 相關性對風險影響有哪些

證券報酬率的相關系數越小,機會集曲線就越彎曲。風險分散效應也就越強。證券報酬率之間的相關性越高,風險分散化效應就越弱。完全正相關的投資組合,不具有風險分散化效應,其機會集曲線是一條直線。

在兩個股票的投資比例相同的前提條件下,如果兩種證券完全負相關,投資組合的風險被全部抵消掉;當兩種股票完全正相關時,組合的風險既不減少也不擴大。

不同股票的投資組合可以降低風險,但是不能完全消除風險。,一般而言,股票種類越多風險越小。如果投資組合包括所有股票,則該組合只承擔市場風險,而不承擔公司特有風險。

只要兩種證券的相關系數小於1,證券組合報酬率的標准差就小於各證券報酬率標准差的加權平均數。

當相關系數=1,兩種股票A、B權重相同時,

投資組合標准差=(A的標准差+B的標准差)/2

當相關系數=-1,兩種股票A、B權重相同時,

投資組合標准差=(A的標准差-B的標准差)/2

(其中A的標准差>B的標准差)。

『捌』 股票投資組合如何建立

股票投資組合,是指投資者在進行股票投資時,根據各種股票的風險程度、獲利能力等方面的因素,按照一定的規律和原則進行股票的選擇、搭配以降低投資風險的一種方法。其理論依據就是股市內各類股票的漲跌一般不是同步的,總是有漲有跌,此起彼伏。因此,當在一種股票上的投資可能因其價格的暫時跌落而不能盈利時,還可以在另外一些有漲勢的股票上獲得一定的收益,從而可以達到迴避風險的目的。應當明確的是,這一種方法只適用於資金投入量較大的投資者。

一、分散風險

股票與其他任何金融產品一樣,都是有風險的。所謂風險就是指預期投資收益的不確定性。我們常常會用籃子裝雞蛋的例子來說明分散風險的重要性。如果我們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萬一這個籃子不小心掉在地上,那麼所有的雞蛋都可能被摔碎;而如果我們把雞蛋分散在不同的籃子里,那麼一個籃子掉了不會影響其他籃子里的雞蛋。資產組合理論表明,證券組合的風險隨著組合所包含的證券數量的增加而降低,資產間關聯性低的多元化證券組合可以有效地降低個別風險。

我們一般用股票投資收益的方差或者股票的p值來衡量一隻股票或股票組合的風險。通常股票投資組合的方差是由組合中各股票的方差和股票之間的協方差兩部分組成,組合的期望收益率是各股票的期望收益率的加權平均。除去各股票完全正相關的情況,組合資產的標准差將小於各股票標准差的加權平均。當組合中的股票數目N增加時,單只股票的投資比例減少,方差項對組合資產風險的影響下降;當N趨向無窮大時,方差項將檔近0,組合資產的風險僅由各股票之間的協方差所決定。也就是說,通過組合投資,能夠減少直至消除各股票自身特徵所產生的風險(非系統性風險),而只承擔影響所有股票收益率的因素所產生的風險(系統性風險)。

二、實現收益最大化

股票投資組合管理的目標之一就是在投資者可接受的風險水平內,通過多樣化的股票投資使投資者獲得最大收益。從市場經驗來看,單只股票受行業政策和基本面的影響較大,相應的收益波動往往也很大。在公司業績快速增長時期可能給投資者帶來可觀的收益,但是如果因投資者未觀察到的信息而導致股票價格大幅下跌,則可能給投資者造成很大的損失。因此,在給定的風險水平下,通過多樣化的股票選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股票價格的過度波動,從而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獲得最大收益。

股票的投資組合時的基本原則

1.在風險水平基本相同的情況下,投資者應當選擇相對利潤率較高的股票。

2,在利潤率水平基本相同的情況下,投資者應當選擇相對風險較高的股票。

3.在選擇股票組合時,應當使股票可能造成的損失盡可能減小到最低限度。我們可以用數學公式表示為:式中:

n表示所選股票的總個數

i表示所選股票中的第i種股票

Fi表示第i種股票的風險概率

Gi表示第i種股票在發生風險時可能造成的損失

當然,在考慮減小損失的同時,也應當考慮要使股票帶來的利潤盡可能地大,用數學公式表示即為:式中:

n表示所選股票的總個數

i表示所選股票中的第i種股票

Hi表示第i種股票的獲利概率

Li表示第i種股票在市場條件有利時可能獲得的利潤

股票投資組合應當注意的幾個問題[1]

1.在購買股票時,應注意不要購買同一公司或企業的股票,即使該企業經營有方、業績優良時也要將資金留出一部分投入到其他種類的股票上去。這樣做可以使投資者不會因某一種股票的突然性暴跌而造成慘重的損失。

2.股票投資組合時,應選擇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行業的股票進行投資,即不要只購買同一行業或同一板塊中的不同股票。這樣做可以使投資者避免在碰到行業性不景氣,所有同行業股票全部跌落時,可能產生的風險。

3.投資時要注意盡量不購買同一地區的股票。同樣,這類股票同漲同跌的可能性較大一些。因此,如果購買同一地區的股票就無法起到躲避風險的作用。

4.購買股票時,應當購買具有不同題材的股票。這樣可以使投資者避免在某一種題材股遇到利空消息時所產生的風險。

5.對購進股票的時間上要注意合理安排,不要集中在同一時期將所有的投資全部投入股市中,要留有一定的後續力量。有時,投資者認為某一股票已跌至極限而放心買入,卻不想該股票的價格繼續下跌,而此時投資者手中若留有一部分資金,還可以進行低價補進,以攤平成本的操作;否則,只有無可奈何地等待該股票漲潮期的到來,這就可能使投入的資金積壓很長一段時間,從而減緩了資金的周轉速度。

股票投資組合的幾種方式

1.保守型投資組合。採用這種類型的投資組合方式,其資金的分配情況應當是,將80%或全部的資金用於購買不同的具有中、長期投資價值的股票,而只將約20%或20%以下的少量資金用於對短線股票的炒作。這種投資組合方式需要投資者選擇那些有較高股息的股票作為投資對象,這可以使投資者在經濟呈現穩定增長的情形下,從那些經營情況良好、投資回報安全穩定的公司的股票中,獲取較為滿意的投資回報。

但是,採用這種保守型的投資組合方式,也要求投資者時刻注意公司的經營情況的變化和國家有關的政策動向,因為任何一種股票都絕對不可能永葆青春,常勝不衰,它完全有可能在國家方針政策轉向、產業結構調整、市場環境變化等因素的影響下由盛轉衰,由盈轉虧。所以,保守型投資組合雖然可以較大限度地降低投資風險,但也並不是說就能夠完全消除風險。

2.投機型投資組合。這種投資組合方式正好與保守型投資組合方式相反;是將大部分或全部的資金都用於投機性股票炒作的一種資金組合方式。採用這種方式的盈利情況,基本上取決於投資者對各種股票漲跌形勢的准確判斷。如果投資者有較強的分析判斷能力、充裕的時間以及敏銳的洞察力,則採用這種投資組合方式往往能夠獲得比其他形式的資金組合方式更為可觀的利潤和收益,但同時它也比其他的資金組合方式有著更大的風險性。

3.隨機應變型投資組合。這是投資者根據市場的具體情況來決定採用何種投資組合方式的一種投資方法。這種方法認為,在股市不太活躍的情況下,應採用保守型投資組合,即將資金投入到長線昅中,以獲取較為穩定的收入;而在股市十分活躍的情況下,應採用投機型投資組合,以便能從各種股票的跌漲差價中獲取更大的收益。這一投資組合方式因能夠較好地適應股市的變化,而被多數投資者所採用,採用這一方法的關鍵一點,是投資者要有能力對股市的大勢有一個比較准確的形勢判斷。

4.市場分散型投資組合。這是投資者根據不同的市場情況採用不同投資組合方式的一種投資方法。這種方法認為,在有新股上市時,即將資金投入到一級市場上進行炒作;在大勢上漲時,即將資金投入到二級市場上進行炒作;在無新股上市、大勢下跌的情況下,即將資金投入到一級半市場上進行炒作。這樣,分散市場投資的組合型式,已被實踐證明是可行的,而且已被好多投資者所採用

『玖』 如果投資組合中包括全部股票,則投資者( )。

C 交易性、預防性、投機性需要

『拾』 《財務成本管理》每日一練-2020年注冊會計師考試(5-8)

《財務成本管理》每日一練-2020年注冊會計師職稱考試

單選題

1.某人從銀行借款100萬,投資於壽命期為10年的項目,折現率為10%,每年至少應當回收的現金是()。(第三章.價值評估基礎)

A. 16.27

B. 18.93

C. 22.36

D. 33.86

2.某股票報酬率的標准差為0.8,其報酬率與市場組合報酬率的相關系數為0.6,市場組合報酬率的標准差為0.4。則該股票的報酬率與市場組合報酬率之間的協方差和該股票的β系數分別為()。(第三章.價值評估基礎)

A. 0.192和1.2

B. 0.192和2.1

C. 0.32和1.2

D. 0.32和2.1

3.某企業採用償債基金法計提折舊。若甲設備的原值為200萬元,使用年限為5年,預計凈殘值為20萬元,假定平均利率為10%,則甲設備的年折舊額為()萬元。(第三章.價值評估基礎)

A. 40

B. 32.76

C. 36

D. 44

4.下列關於投資組合的風險和報酬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第三章.價值評估基礎)

A. 單純改變相關系數,隻影響投資組合的風險,而不影響投資組合的預期報酬率

B. 當代投資組合理論認為不同股票的投資組合可以降低風險,股票的種類越多,風險越小,包括全部股票的投資組合風險為零

C. 資產的風險報酬率是該項資產的貝塔值和市場風險報酬率的乘積,而市場風險報酬率是市場投資組合的期望報酬率與無風險報酬率之差

D. 在證券的市場組合中,所有證券的貝塔系數加權平均數等於1

5.下面關於證券市場線的說法中,錯誤的是()。(第三章.價值評估基礎)

A. 無風險報酬率是證券市場線的截距

B. 市場風險補償程度是證券市場線的斜率

C. 預計通貨膨脹率提高時,會導致證券市場線向上平移

D. 風險厭惡感的加強,證券市場線向上平移

參考答案及解析

1.參考答案:A題目詳解:投資回收系數為1/(P/A,10%,10),通過查年金現值系數,得出為1/6.1446=0.1627,所以每年至少應當回收的現金=100×0.1627=16.27(萬元)。

2.參考答案:A題目詳解:該股票的報酬率與市場組合報酬率之間的協方差=0.6×0.8×0.4=0.192,該股票的β系數=0.6×(0.8/0.4)=1.2。

3.參考答案:B題目詳解:年折舊額=償債基金系數×固定資產原值=固定資產原值/年金終值系數=200/(F/A,10%,5)=200/6.1051=32.76(萬元)

4.參考答案:B題目詳解:當代證券組合理論認為不同股票的投資組合可以降低公司的特有風險,股票的種類越多,承擔公司的特有風險就越小,但投資組合不能分散市場風險。對於包括全部股票的投資組合,只要進行合適的投資組合,則全部股票的投資組合就只承擔市場風險,而不承擔公司的特有風險。所以選項B不正確。

5.參考答案:D題目詳解:證券市場線的斜率為市場平均風險報酬率,如果投資人對於風險的厭惡感增加,則其承擔單位風險要求的收益率提高,而投資資產的風險是既定的,所以要求的風險報酬率提高,所以市場平均風險報酬率提高,證券市場線斜率提高,直線更陡峭,而不是向上平移,因此選項D的說法不正確。

閱讀全文

與投資組合包括全部股票則投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誰可以參與退市整理期股票 瀏覽:501
南京證券的股票市值 瀏覽:804
全世界買中國股票 瀏覽:392
銀行卡舊卡換新卡後股票 瀏覽:10
華神科技股票最新消息 瀏覽:830
開元股份股票行情歷史交易數據 瀏覽:952
股票開戶了沒資金賬戶 瀏覽:106
海通證券股票真的假的 瀏覽:255
stata股票設置時間 瀏覽:616
股票基金買的多能影響漲幅嗎 瀏覽:656
從股票賬戶里轉出資金 瀏覽:241
股票賬戶停用多少時間會注銷 瀏覽:421
中國龍頭消費品股票 瀏覽:402
握有退市股票怎麼辦 瀏覽:671
股票減持對股價的影響 瀏覽:581
證劵賬戶除股票外還 瀏覽:524
正虹科技股票中國網 瀏覽:87
創金合信醫療保健股票a凈值 瀏覽:159
四大行業股票 瀏覽:464
保險基金股票債券 瀏覽:266